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配施对木薯饲用产量的动态影响
1
作者 肖明昆 宋记明 +5 位作者 姜太玲 白丽娜 段春芳 熊贤坤 刘光华 严炜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探明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不同饲用部位产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为木薯规范化施肥和保障木薯粮饲化原料供应提供依据。采用“3414”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量不同时间点木薯饲用部位产量,进行肥效互作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筛选出最优施... 探明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不同饲用部位产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为木薯规范化施肥和保障木薯粮饲化原料供应提供依据。采用“3414”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量不同时间点木薯饲用部位产量,进行肥效互作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筛选出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在不同时间点对木薯饲用部位产量的影响不同。氮素在木薯茎叶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钾素对地下块根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木薯对磷素的吸收较为稳定,植后3~8个月,施入中低水平的磷均能保证生长所需。收获全株木薯或地上部分饲用应补充充足的氮素,氮肥用量75~150 kg/hm^(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后8个月,木薯的生长逐渐由地上部分转向地下部分,继续维持较高生物量需补充适量的钾肥,N2P2K1(N 150 kg/hm^(2),P 150 kg/hm^(2),K 150 kg/hm^(2))处理具有最高的增产率(较空白处理增产27.02%)。不同施肥处理对木薯鲜薯产量的影响不同,且不同时间影响也不同。收获木薯块根饲用应在植后6~8个月,补充钾肥150~450 kg/hm^(2)更有利于提高木薯产量。氮肥虽能促进木薯茎叶生长,但后期高氮不利于块根淀粉积累,在木薯饲用的施肥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生产目标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氮磷钾配施 饲用产量 肥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rip irrigation modes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rabica coffee under different N levels 被引量:3
2
作者 HAO Kun LIU Xiaogang +4 位作者 HAN Zhihui WU Helin YU Ning LIU Yanwei YANG Qili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20,共9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mode of Arabica coffee. The effects of three drip irrigation modes,conventional drip irrigation( CDI),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ADI)...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mode of Arabica coffee. The effects of three drip irrigation modes,conventional drip irrigation( CDI),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ADI) and fixed drip irrigation( FDI) on growth,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rabica coffe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ree nitrogen levels,high nitrogen( NH),middle nitrogen( NM) and low nitrogen( N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ogistic curve between the plant height,the stem diameter of Arabica coffee and growth days. Compared with CDI,ADI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of Arabica coffee,while FD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DI and FDI increase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50. 59% and 32. 85%,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NH,with the reduction of N application rate,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decreased by 6. 81%-12. 30%,13. 70%-22. 69%,9. 61%-16. 67% and 9. 78%-15. 64%,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DINH,ADINHdecreased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nd the stomatal conductance not significantly,other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9. 16%-19. 22%,14. 49%-32. 91%,and decreased 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by 8. 26%-27. 34% except ADINH,and increase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16. 46%-60. 95% except CDINMand CDINL. Therefore,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under high N level( ADINH) is the best water and nitrogen coupling mode of young Arabica coffee tree for water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ca coffee drip irrigation modes nitrogen fertilize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accumulation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硅肥对稻飞虱取食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10 位作者 程学江 庞兴东 吴锋 李成 罗翠萍 宁紫月 黄芊 凌炎 龙丽萍 侯茂林 黄凤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7,共7页
为探明增施硅肥在水稻田稻飞虱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蜜露测定、田间盆拍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在广西代表性土壤条件下增施硅肥对稻飞虱蜜露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和白背飞虱So... 为探明增施硅肥在水稻田稻飞虱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蜜露测定、田间盆拍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在广西代表性土壤条件下增施硅肥对稻飞虱蜜露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在施硅量为15 kg/hm^(2)和45 kg/hm^(2)水稻上的平均蜜露量均显著低于不施硅对照。在水稻分蘖期,与不施硅对照相比,15 kg/hm^(2)施硅处理下两个试验点稻飞虱发生量均显著减少;45 kg/hm^(2)施硅处理下宾阳试验点的稻飞虱发生量显著减少,而合浦试验点在水稻分蘖盛期稻飞虱发生量虽未显著减少,但水稻分蘖后期稻飞虱发生量极显著低于不施硅对照,减少了51.03%。在水稻灌浆期,与不施硅对照相比,宾阳试验点15 kg/hm^(2)和45 kg/hm^(2)施硅处理稻飞虱的发生量均极显著减少,而合浦试验点稻飞虱发生量没有显著变化。15 kg/hm^(2)和45 kg/hm^(2)施硅处理的稻谷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不施硅对照,产量比不施硅对照提高1.88%~9.05%。增施硅肥可明显降低水稻田稻飞虱的取食量和田间种群发生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稻谷产量,因此,水稻增施硅肥有助于广西稻飞虱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稻飞虱 取食量 种群动态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蔗梢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彩锋 刘治华 +2 位作者 姚慎刚 赵红葵 唐亮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5-1777,共13页
作为甘蔗糖业的大宗副产物,甘蔗梢叶产量大且营养活性成分丰富,是优质的可再生资源。然而我国甘蔗梢叶综合利用率低,且高附加值产品少,未能充分发挥其优质资源优势。因此,文章结合甘蔗梢叶营养与肥效等特性,概述我国目前主要开发及产业... 作为甘蔗糖业的大宗副产物,甘蔗梢叶产量大且营养活性成分丰富,是优质的可再生资源。然而我国甘蔗梢叶综合利用率低,且高附加值产品少,未能充分发挥其优质资源优势。因此,文章结合甘蔗梢叶营养与肥效等特性,概述我国目前主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的甘蔗梢叶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制备反刍动物饲料、作锅炉燃料、粉碎还田或与滤泥混合堆沤还田、制备甘蔗梢叶饮料及提取活性物质等工作原理、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高营养价值饲料仍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利用产值低;锅炉燃料化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关键理论与技术支撑;粉碎还田可能会增加甘蔗病虫鼠害风险;甘蔗梢叶饮料规模化生产缺乏适宜清净方法;活性物质的提取率低等。同时介绍近年新兴的甘蔗梢叶综合利用技术,如作中药材、畜禽养殖发酵床垫料及生产水产动物饲料、制备活性炭及其功能材料等。认为未来我国甘蔗梢叶发展应结合我国糖业主要发展趋势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完善甘蔗梢叶制备发酵蛋白饲料、高腐质化肥料、中药材、活性炭及功能材料、饮料,以及活性物质提取等综合利用技术的关键理论研究并实现技术升级,加快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强化甘蔗梢叶新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开发甘蔗梢叶新的应用途径,为早日实现我国甘蔗梢叶高端化利用打下理论基础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叶 综合利用 肥料 饲料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竹产业发展及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珍梅 雷裕 +2 位作者 李春燕 陆烝 郑开斌 《竹子学报》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福建省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林资源丰富,竹笋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在竹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笋壳、笋蔸等固体废弃物,不加以利用将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文旨在摸清福建省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方法】从福建省竹产业发... 【目的】福建省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林资源丰富,竹笋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在竹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笋壳、笋蔸等固体废弃物,不加以利用将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文旨在摸清福建省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方法】从福建省竹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福建省竹笋加工业现状,重点综述了笋壳饲料化、基质化和肥料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结果】福建省笋壳利用技术研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存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一般等问题。【结论】因此还需要加大笋壳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重点应突破笋壳饲料化、基质化和肥料化综合利用技术的落地和推广,及开发笋壳内含物的深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笋壳 饲料化 基质化 肥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江 侯琤 +1 位作者 沈峥 张亚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5,共12页
近年来,饲料、饵料产量不足和化肥、农药大量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微藻因其含有能够促进动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的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且能同化氮、磷等污染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业、畜... 近年来,饲料、饵料产量不足和化肥、农药大量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微藻因其含有能够促进动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的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且能同化氮、磷等污染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业、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该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微藻在土壤改良、农作物保护、直接刺激农作物生长、畜禽和水产养殖废水处理、饲料和饵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特征和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发现,通过优化微藻培养技术降低其规模化应用的采收成本和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系统增强其在农业应用中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未来微藻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微藻肥料 微藻饲料饵料 农业废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高效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爱华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粪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种植业生产出来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也亟待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中,作为粗饲料来源以解决牲畜营养所需。该文通过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粪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种植业生产出来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也亟待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中,作为粗饲料来源以解决牲畜营养所需。该文通过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在畜牧养殖场中应用的途径进行分析,制定了实施方案,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中的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黑土地得到了保护,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饲料化 肥料化 畜牧养殖场 种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及生殖生长关键期氮磷肥配施对老芒麦产草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正辉 俞慧云 +8 位作者 杨浩 俞联平 李新媛 李智燕 张贞明 潘正武 安耕 任越 杜笑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7-145,共9页
为探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关键期氮磷肥配施对高寒区本土老芒麦产草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分蘖-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设计不同氮磷配肥组合,观测不同施肥组合对本土老芒麦分蘖、产草量及产草量动态、茎叶比、牧草养分含量、总可消化养分... 为探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关键期氮磷肥配施对高寒区本土老芒麦产草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分蘖-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设计不同氮磷配肥组合,观测不同施肥组合对本土老芒麦分蘖、产草量及产草量动态、茎叶比、牧草养分含量、总可消化养分(TDN)、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标(GI)的影响,为高寒区本土老芒麦优质高产提供合理的配肥方案和参考。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追施尿素(Urea)或磷酸二铵(DAP)均能促进老芒麦分蘖,且前期效果较好。拔节~抽穗期老芒麦生长最快,产草量增量最大,期间各施肥组合干物质积累占39%~44%,2和3龄老芒麦均以Ⅴ、Ⅰ和Ⅱ组产草量及产草量增幅较大,2龄老芒麦Ⅴ、Ⅰ和Ⅱ组分别增产鲜草1759.59、1707.16、1148.38 kg/hm^(2);3龄Ⅴ、Ⅰ和Ⅳ、Ⅱ组分别增产鲜草1769.14、1755.81、1100.08、901.13 kg/hm^(2)。两生长期追施Urea均可降低老芒麦茎叶比,改善牧草品质,而SSP改善草品质的作用较低。Ⅴ、Ⅰ和Ⅱ、Ⅳ组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本土老芒麦粗蛋白质(CP)含量和TDN、RFV值,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改善其草品质和营养价值,依据GI将各施肥组合老芒麦饲草分为Ⅰ组(2.34)和Ⅴ组(2.06)、Ⅱ组(1.85)和Ⅳ组(1.87)、Ⅲ组(1.59)和Ⅵ组(1.42)三个等级。综上所述,分蘖-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追施Urea或DAP均能促进老芒麦分蘖,采用DAP+DAP(Ⅴ组)、Urea+Urea(Ⅰ组)和Urea+SSP(Ⅱ组)的施肥组合,可提高2龄和3龄本土老芒麦鲜、干草产量和CP含量,以及TDN、RFV和GI值,降低NDF和ADF含量,改善其饲草品质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老芒麦 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期 氮磷肥组合 产草量 养分含量 总消化养分 相对饲喂价值 饲料品质分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长吻鱼危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9
作者 杨明 谢永德 +2 位作者 施永海 税春 徐嘉波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长吻鱼危的繁育流程,2021—2023年对上海地区池塘养殖3龄及以上长吻鱼危成鱼进行了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单独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对长吻鱼危亲本进行催产:雌鱼分2次注射,第1针催产剂量为2μg/kg,第2针剂量... 为进一步优化长吻鱼危的繁育流程,2021—2023年对上海地区池塘养殖3龄及以上长吻鱼危成鱼进行了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单独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对长吻鱼危亲本进行催产:雌鱼分2次注射,第1针催产剂量为2μg/kg,第2针剂量为15~20μg/kg,2针间距12~14 h;雄鱼采用1次注射法,在雌鱼注射第2针的同时进行,注射剂量为雌鱼第2针剂量的一半。3年累计催产雌性亲本230尾,其中成功催产雌性亲鱼186尾,催产率80.9%。受精卵在水温24~26℃条件下孵化,于50 h左右开始出膜。出膜仔鱼在室内水泥池静水充气条件下经8~14 d培育,3年累计培育获得体长1 cm以上的苗种21.41万尾。相比以往长吻鱼危人工繁殖大多采用野生捕捞亲本,本研究采用人工养殖亲本可确保亲鱼数量和进行质量控制,使用单一催产剂和静水孵化方法简化了过去使用混合催产剂和流水孵化的繁琐操作流程,较易实现规模化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鱼危 全人工 繁育 催产 授精 开口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徐敏云 谢帆 +3 位作者 李运起 李建国 伊霞 曹玉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为研究施肥种类、施肥量等农业技术措施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施肥模式,于2008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了青贮玉米肥料效应试验。采用再裂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底肥(牛粪厩肥和无机复合肥)、种肥(锌肥... 为研究施肥种类、施肥量等农业技术措施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施肥模式,于2008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了青贮玉米肥料效应试验。采用再裂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底肥(牛粪厩肥和无机复合肥)、种肥(锌肥)和追肥(氮肥)的不同配比与施用量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底肥、种肥和追肥均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饲用价值;2)底肥为厩肥、追施氮肥更能有效提高青贮玉米营养成分含量和饲用价值。基施50 000 kg/hm2的牛粪厩肥、15 kg/hm2ZnSO4.6H2O拌种、播后25 d追施尿素300 kg/hm2,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厩肥 锌肥 氮肥 营养品质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饲料和畜禽粪便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调查分析 被引量:105
11
作者 王飞 邱凌 +2 位作者 沈玉君 葛一洪 候月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1-267,共7页
为加强重金属的源头控制,进一步形成农产品产地有机肥源重金属阻控体系,该文对华北地区畜禽饲料和粪便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畜禽粪便超标以Cu、Zn为主,Pb、Cr和As次之,Cd、Ni和Hg不超标。各种畜禽粪便以... 为加强重金属的源头控制,进一步形成农产品产地有机肥源重金属阻控体系,该文对华北地区畜禽饲料和粪便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畜禽粪便超标以Cu、Zn为主,Pb、Cr和As次之,Cd、Ni和Hg不超标。各种畜禽粪便以猪粪和肉鸡粪的超标情况最为严重,肉牛粪、蛋鸡粪次之,奶牛粪不超标。猪粪的Cu、Zn超标率分别高达100%、91.67%,肉鸡粪主要以Cr、Cu、Zn污染为主,超标率分别为50%、66.67%和50%,而蛋鸡粪仅有Cu超标,超标率为11.11%。不同畜禽饲料中重金属的超标情况以猪饲料和肉牛饲料最为严重,肉鸡饲料及奶牛饲料次之。按照农业部1224公告对Cu、Zn的标准,猪饲料中Cu、Zn超标率为66.67%、80.00%,肉鸡饲料中Zn超标62.50%;按照饲料卫生标准对Cr、Pb的标准,肉牛中Cr、Pb超标83.33%、66.67%,奶牛饲料中Cr超标60.00%,蛋鸡饲料中Pb超标53.85%,不同畜禽饲料中Cd的质量分数均不超标。畜禽粪便中重金属Cd、Cr、Cu、Zn的质量分数与饲料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b、As与饲料中重金属呈显著相关性(P<0.05)。该调查研究有助于掌握华北地区重金属饲料-畜禽粪便污染现状,揭示了对于畜禽粪便或有机肥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应从源头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重金属 肥料 华北地区 畜禽饲料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胡春花 张吉贞 +2 位作者 孟卫东 林力 肖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7-853,共7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量的提高及青贮玉米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较小。建立了氮、磷、钾肥和青贮玉米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4号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最佳收获期是籽粒乳熟中期;预测出了获得青贮玉米最大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时所需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 收获期 施肥 产量 品质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糟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田波 赵顺华 +1 位作者 张俊红 余永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醋糟是固态食醋酿造过程的下脚料,呈酸性且含有纤维、蛋白、脂肪、无机盐等成分,随意堆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实现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是食醋酿造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了许多醋糟资源化... 醋糟是固态食醋酿造过程的下脚料,呈酸性且含有纤维、蛋白、脂肪、无机盐等成分,随意堆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实现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是食醋酿造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了许多醋糟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该文系统阐述了醋糟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并对其进一步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醋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醋糟 综合利用 饲料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紫云英肥饲兼用的技术与效益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建富 张美良 +1 位作者 刘经荣 张德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3-56,共4页
紫云英不仅是稻田的优良绿肥,而且是养猪的优质青饲料。实行紫云英肥料兼用,是提高绿肥的经济效益,促进稻区农牧业发展,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 稻田 紫云英 青贮饲料 肥饲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沙地燕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乐 张玉霞 +2 位作者 于华荣 郭园 朱爱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6-1521,共6页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蘖数、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70~280kg·hm-2氮肥均促进沙地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以追施210kg·hm^(-2)氮肥效果最佳;追施70、140、210、280kg·hm^(-2)氮肥,沙地燕麦干草产量分别较N0增加56.96%(P>0.05)、74.93%(P<0.05)、121.32%(P<0.05)、99.58%(P<0.05)。因此,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地种植燕麦追施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草地 饲用燕麦 氮肥 生长特性 生物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晓东 赵斌 +2 位作者 顾江涛 王瑞 季昌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280-283,共4页
为给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生产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连续2年以盐丰1号和扬饲麦1号2个饲料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与运筹比例对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增加使2个品种的产量随之增加,施氮... 为给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生产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连续2年以盐丰1号和扬饲麦1号2个饲料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与运筹比例对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增加使2个品种的产量随之增加,施氮量从A1(90 kg/hm2)增至A2(210 kg/hm2)时,盐丰1号、扬饲麦1号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6.4%,31.6%,施氮量从A2增至A3(330 kg/hm2)时,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不同运筹比例对2个品种产量影响不明显;对于籽粒品质,施氮量从A1增至A2时,盐丰1号与扬饲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幅分别为8.6%~10.2%和8.8%~10.8%,施氮量从A2增至A3时,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有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使2个品种籽粒淀粉含量略有下降,但降幅不明显;相同施氮量不同运筹比例对2个品种籽粒品质影响不显著。氮肥处理下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用氮肥来调控大麦产量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穗粒数与穗数来实现增产。综合考虑,建议在江淮麦区生产上大麦氮肥施用方案为,总施氮量为210 kg/hm2,氮肥运筹比例为基肥∶拔节肥∶穗肥以5∶2∶3或6∶2∶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氮肥运筹 饲料大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醋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永平 辛嘉英 +3 位作者 郑洛昀 刘晓兰 艾瑞波 郭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共4页
醋糟是酿醋的下脚料,其酸性大、腐烂慢,易污染环境。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变废为宝,既可减少醋糟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实现醋糟资源的再利用。该文介绍了醋糟在发酵饲料、酶、益生菌、能源制备和有机肥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醋糟... 醋糟是酿醋的下脚料,其酸性大、腐烂慢,易污染环境。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变废为宝,既可减少醋糟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实现醋糟资源的再利用。该文介绍了醋糟在发酵饲料、酶、益生菌、能源制备和有机肥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醋糟资源的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 微生物 发酵 饲料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源 赵海明 +3 位作者 游永亮 刘贵波 翟兰菊 武瑞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9-377,共9页
为探讨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施肥量,研究以冀草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法,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N:0、90、180、270、360、450... 为探讨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施肥量,研究以冀草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法,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N:0、90、180、270、360、450kg·hm^(-2);P:0、45、90、135、180、225kg·hm^(-2))高丹草产量性状、饲用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施肥量的增加,不同氮肥处理下以N270P180(N:270kg·hm^(-2),P:180kg·hm^(-2))水平的全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对照(P<0.05),而不同磷肥处理下的全年干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高丹草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糖锤度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施氮会显著增加硝态氮含量,其硝态氮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了62.6%。不同氮肥处理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磷肥处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得出,海河低平原区高丹草合理的施肥量为,N:180~270kg·hm^(-2),P_2O_5:90~13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高丹草 干草产量 硝态氮含量 土壤养分 相对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29
19
作者 彭章普 王洁 +3 位作者 麻和平 张文齐 刘彩云 邵建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1,共6页
有效利用尾菜资源,有利于解决尾菜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尾菜处理利用技术是实现尾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原料化和能源化5个方面对国内外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有效利用尾菜资源,有利于解决尾菜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尾菜处理利用技术是实现尾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原料化和能源化5个方面对国内外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尾菜的种类、分级及来源,对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选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菜 饲料化 肥料化 基质化 原料化 能源化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常锋毅 潘晓洁 +2 位作者 沈银武 李伟 刘永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藻类是低等的光合自养生物,与农业生产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随着人们对藻类生理生态特性认识的深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藻类对农业环境的改善、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以及作为饲料或饵料等几个方面对... 藻类是低等的光合自养生物,与农业生产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随着人们对藻类生理生态特性认识的深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藻类对农业环境的改善、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以及作为饲料或饵料等几个方面对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化利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资源化利用 肥料 食品 饲料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