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漠公路阻沙措施优化及防护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良英 李琦 +2 位作者 王旭 辛国伟 王振强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80,共8页
阻沙栅栏作为沙漠公路防护的第一道屏障,对公路安全至关重要,采用CFD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阻沙栅栏改进前后防风阻沙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阻沙栅栏高度2.5 m、布设间距20 m改进方案时,相较改进前,第一、二道阻沙栅栏间近地表水平风速和平均... 阻沙栅栏作为沙漠公路防护的第一道屏障,对公路安全至关重要,采用CFD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阻沙栅栏改进前后防风阻沙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阻沙栅栏高度2.5 m、布设间距20 m改进方案时,相较改进前,第一、二道阻沙栅栏间近地表水平风速和平均防风效率变化不大;第二、三道阻沙栅栏间和第三道阻沙栅栏至高立式大网格沙障间,近地表水平风速分别降低了13.63%和17.63%,平均防风效率分别提高10.26%和18.46%;三道阻沙栅栏后方区域积沙厚度分别增加了15.79%、50%和40%。采用改进方案时,沙粒沉积范围完全覆盖整个积沙区间,路堤顶面积沙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防风阻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公路 防护措施 阻沙栅栏 数值模拟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库铁路应急防沙措施防护效果及优化研究
2
作者 景文宏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格库铁路应急沙障的防沙功效,基于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已有防护体系的防沙时效性及失效后所需应急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有防护体系在初始阶段可拦截过境大部分沙粒,但在较...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格库铁路应急沙障的防沙功效,基于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已有防护体系的防沙时效性及失效后所需应急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有防护体系在初始阶段可拦截过境大部分沙粒,但在较长时间后,沙粒易越过防沙体系在迎风侧形成积沙。在路基迎风侧设置应急措施能显著减少轨道积沙。实体式应急沙障作用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最少,孔隙率60%应急措施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最多,孔隙率15%和30%应急措施下集沙仪中积沙量次中。应急沙障的孔隙率增大并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沙效果,在实体式沙障顶部1/3处设置孔隙后,较实体式沙障减少路面积沙约20%,较孔隙率15%和30%应急沙障减少约38%和56%,可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沙障优化 试验研究 应急防沙措施 防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浩特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伟璇 王彤彤 +3 位作者 沈浩伟 李岳 高天 王明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4-2224,共11页
有效的排土场植被重建会有利于矿区及周边生态功能的恢复,不同措施植被恢复效果不同。以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西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开始进行修复工作,本研究对排土场恢复第13年3种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 有效的排土场植被重建会有利于矿区及周边生态功能的恢复,不同措施植被恢复效果不同。以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西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开始进行修复工作,本研究对排土场恢复第13年3种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其中,3种不同措施分别为生物笆覆盖措施(简称SW)、沙障覆盖措施(简称SZ)和人工条播措施(简称RT)。不同措施坡面同时分为坡上(PS)、坡中(PZ)、坡下(PX)和平台(PT)4个高度。结果表明:(1)覆盖措施恢复效果明显,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RT措施,其中SW措施效果较好。(2)同一措施下各高度中,PT恢复效果最好,坡度对于植物生长存在一定影响。(3)一年生草本植物芸薹(Brassica rapa var.oleifera),多年生草本植物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灌木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对于胜利煤田矿区排土场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盟 露天煤矿 排土场 生物笆措施 沙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岸防风固沙工程效益 被引量:22
4
作者 薛智德 刘世海 +3 位作者 许兆义 王连俊 沈宇鹏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抵至拉萨市,线路全长1140km。铁路沿线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线路长约260km,风蚀严重影响着铁路的安全运营。以西藏安多县境内措那湖沿岸布设的以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碎石压沙...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抵至拉萨市,线路全长1140km。铁路沿线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线路长约260km,风蚀严重影响着铁路的安全运营。以西藏安多县境内措那湖沿岸布设的以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碎石压沙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风固沙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降低风速和输沙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风沙流活动前沿的高立式沙障具有显著的降低输沙率和风速的功效,和对照区相比,第1、2,第2、3排高立式沙障中间的输沙率分别降低了72.00%和99.30%;障后的风速降幅也较大,第1排沙障后降低风速的范围为35.54%~92.82%,第2排沙障后降低风速的范围为8.66%~92.98%,第3排沙障后降低风速的范围为26.84%~90.13%。高立式沙障障后不同距离的石方格和碎石压沙防护区的输沙率降幅更大,在距离第3排高立式沙障50和150m处石方格沙障区,其输沙率分别是0.59%和0.24%。距离第3排高立式沙障100和200m处的碎石压沙区,其输沙率分别是0.53%和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高立式沙障 石方格沙障 碎石压沙 防护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屈建军 凌裕泉 +3 位作者 刘贤万 雷加强 李芳 于志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和通风两种形式 ,是一种比木质栅栏更优良的防沙材料 .其最佳孔隙度为 4 0 %~ 4 5 % ,保护区达 30 H以上 ,积沙效率在中速时超过70 % ,在特大风时也超过 5 0 % .尼龙网栅栏具有导沙性能 ,其临界角为 4 5°,如果超过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网栅栏 防沙效应 风洞模拟实验 防沙工程 积沙效率 导沙效率 风沙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及防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1 位作者 谭立海 李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程度与栅栏高度有关,栅栏总体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下风向变化趋势相近。其中,60和70cm高度阻沙栅栏风沙堆积量最大,防沙效果最佳,但二者积沙方向存在差别。70cm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积沙较多;60cm高度阻沙栅栏下风向积沙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防护对象合理配置阻沙栅栏并适时加高,避免阻沙栅栏过低或过高,进而影响防沙效果。此外,依据断面形态、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将栅栏前后分为风沙堆积区、风蚀区和蚀积平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沙栅栏 蚀积过程 防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抑尘网应用于沙漠铁路风沙防治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立群 许振海 +1 位作者 董捷 隋孝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7-963,共7页
沙漠铁路风沙地段常用的风沙防治措施主要是PE网,虽然风沙防治效果较好但耐久性不足。而防风抑尘网耐久性好,尝试将防风抑尘网应用于沙漠铁路风沙防治工程,并对其截面特征开展优化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为0和低开孔率(<20%)... 沙漠铁路风沙地段常用的风沙防治措施主要是PE网,虽然风沙防治效果较好但耐久性不足。而防风抑尘网耐久性好,尝试将防风抑尘网应用于沙漠铁路风沙防治工程,并对其截面特征开展优化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为0和低开孔率(<20%)在近网处有较好遮蔽效果,风速最高降幅可达93%;高开孔率(40%和50%)具有较好遮蔽距离,但遮蔽效果不理想;综合考虑遮蔽效果和遮蔽距离的影响,孔隙率为20%和30%的网板优于其他孔隙率的网板;有折角的蝶形网板比平面网板的遮蔽效果更好,最优折角度数为30°~50°;折角50°上部25 cm孔隙率为40%,中部100 cm孔隙率为30%,下部25 cm孔隙率为50%的蝶形网板兼顾遮蔽效果和遮蔽距离的优点且底部导沙能力也优于其他截面形式,因此,该孔隙率不均一的功能型网板为最佳截面形式;当设置双层防风抑尘网的时候,理论的设置间距为26h(h为防风抑尘网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抑尘网 沙漠 风沙防治 截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阻沙栅栏对垄间新月形沙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生宇 雷加强 +5 位作者 徐新文 王海峰 谷峰 邱永志 李中全 许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0-917,共8页
阻沙栅栏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防沙形式,在发挥阻沙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周边的风沙地貌的发育。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垄间新月形沙丘的实地测量表明,受阻沙栅栏影响,其迎风侧低矮新月形的几何形体和走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沙丘形态的变化模式... 阻沙栅栏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防沙形式,在发挥阻沙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周边的风沙地貌的发育。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垄间新月形沙丘的实地测量表明,受阻沙栅栏影响,其迎风侧低矮新月形的几何形体和走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沙丘形态的变化模式与其自身形体大小、栅栏的水平垂直距离、当地风信、栅栏的设置走向以及栅栏已有的阻沙量大小等因素有关。阻沙栅栏对迎风侧沙丘影响的临界距离是15H(H为栅栏高度),当阻沙栅栏走向与当地的主导风向夹角α<45°时,栅栏对沙丘移动有侧导作用。栅栏迎风侧沙丘的形态变化与栅栏对迎风侧近地表风场的扰动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沙栅栏 新月形沙丘 形态变化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格拉段高立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世海 冯玲正 许兆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全长1 140 km,沿线冻融侵蚀、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出现,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路段长约260 km。铁路未通车前,在秀水河段已出现集沙掩埋轨枕的现象,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风蚀防治工程不仅保护铁路免遭风... 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全长1 140 km,沿线冻融侵蚀、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出现,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路段长约260 km。铁路未通车前,在秀水河段已出现集沙掩埋轨枕的现象,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风蚀防治工程不仅保护铁路免遭风蚀危害,同时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高立式沙障具有显著的防护效果,使路基免于风沙危害。特别是高立式沙障的多排布设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防风蚀效果显著,从阶梯式集沙仪的观测结果来看,它可使风蚀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路基 风沙危害 高立式沙障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栏式棉秆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瑞军 王继和 +3 位作者 李毅 刘虎俊 孙涛 马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9-102,119,共5页
通过对孔隙度为40%的栅栏式棉秆沙障内风速和风蚀风积量的观测,发现栅栏式棉秆沙障不仅可以减弱风速,而且还有很好的固沙效果.在格状沙障内,风速的降低率最大可达32%.受主风向的影响,栅栏式棉秆沙障可形成与草方格沙障不同的跨障式凹曲... 通过对孔隙度为40%的栅栏式棉秆沙障内风速和风蚀风积量的观测,发现栅栏式棉秆沙障不仅可以减弱风速,而且还有很好的固沙效果.在格状沙障内,风速的降低率最大可达32%.受主风向的影响,栅栏式棉秆沙障可形成与草方格沙障不同的跨障式凹曲面,沙障内积沙的最高点不在沙障部位,因此降低了沙障被沙埋的程度,延长了沙障的寿命,提高了防风固沙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栏式棉秆沙障 防风固沙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对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娜 张春来 +2 位作者 邹学勇 吴晓旭 张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6,共8页
选择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典型断面,利用野外风场观测与风洞模拟,讨论地形在道路防沙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前沿栅栏沙丘下风向10倍沙丘高度的水平范围内,地表摩阻风速通常小于临界值;风速递减系数随防护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地形... 选择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典型断面,利用野外风场观测与风洞模拟,讨论地形在道路防沙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前沿栅栏沙丘下风向10倍沙丘高度的水平范围内,地表摩阻风速通常小于临界值;风速递减系数随防护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地形倾斜和起伏对贴地层风力减弱的贡献占防护体系风速削弱程度的43%。自流沙区至铁路路基,潜在输沙率迅速波动降低,其中地形变化使得防护体系内潜在输沙率降低50%以上。这表明,地形是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发挥卓越功能的重要因素,栅栏沙丘已成为防护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体系 地形 栅栏沙丘 风场 潜在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障风荷载作用下嵌固端受力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浩 刘晋浩 黄青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4,共7页
该文应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孔隙度透过性沙障嵌固端受力变化及其周围流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非透过沙障在相同速度的促发气流下嵌固端受力远高于孔隙沙障,其嵌固端弯矩和剪力最大值分别为40%孔隙率沙障的2倍和1.5倍,为80%孔隙率沙障... 该文应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孔隙度透过性沙障嵌固端受力变化及其周围流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非透过沙障在相同速度的促发气流下嵌固端受力远高于孔隙沙障,其嵌固端弯矩和剪力最大值分别为40%孔隙率沙障的2倍和1.5倍,为80%孔隙率沙障的16.5倍和14.45倍,沙障嵌固端最大弯矩和剪力值随孔隙率增大而逐渐减小。在持续风力作用下,沙障嵌固端所受弯矩和剪力大大降低,沙障孔隙率为0时,其最大弯矩和剪力值约为其平均值的9.4倍和6.9倍,而沙障孔隙率为80%时,最大弯矩和剪力值分别约为其平均值的2.3倍与2.5倍。沙障孔隙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其周围流场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以50%孔隙率为分界点可以分为2组,每组沙障嵌固端受力各有其相似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为沙障设计插入深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流场结构 数值方法 透过性沙障 大涡模拟 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沙栅栏风洞实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3
作者 薄天利 郑晓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1,共5页
通过给出描述横条栅栏附近风场初边值问题基本方程,成功实现了对栅栏风洞实验结果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给出栅栏背风面的风场分布规律以及栅栏高度、孔隙度和空行数等对栅栏有效防护距离的影响.
关键词 防沙栅栏 流场分布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强度对沙地植被恢复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立山 王辉 +2 位作者 马维伟 王燕 王婷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3,共7页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以两种植被恢复状态良好的封育沙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利用强度试验,通过一个生长季的监测,研究了封育沙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各处理的优势种均为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以两种植被恢复状态良好的封育沙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利用强度试验,通过一个生长季的监测,研究了封育沙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各处理的优势种均为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DC.)或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其重要值在0.47~0.75之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因不同的封育措施而异,在同一封育措施下利用强度对群落的物种组成无显著影响。(2)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天然封育沙地>半刈割沙地>全刈割沙地,即随利用强度增加,两封育沙地灌木层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减少趋势,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使沙地植被所处的环境异质性增加,促使沙地植被向不同方向发展;但在不同的封育措施区利用强度对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不同。(3)相同封育措施不同利用强度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均很高,最大值可达到2,但不同封育措施各利用强度的相似指数均小于0.3。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主要受封育措施影响,而利用强度对其影响不大。(4)两种封育沙地全刈割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小于半刈割处理和对照组,而对照组和半刈割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封育沙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而适度降低盖度,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沙地 刈割利用 植被 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K1533路基风蚀防治措施效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世海 冯玲正 许兆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1,共4页
对青藏铁路K1533处高立式沙障和石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立式沙障可有效地降低防护区的风速,风速降幅范围在第1沙障后为14.63%~86.15%,第2沙障后为41.93%~97.91%,第3沙障后为22.80%~87.40%... 对青藏铁路K1533处高立式沙障和石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立式沙障可有效地降低防护区的风速,风速降幅范围在第1沙障后为14.63%~86.15%,第2沙障后为41.93%~97.91%,第3沙障后为22.80%~87.40%;同时降低了防护区的侵蚀量,高立式沙障后的侵蚀量和对照区相比,第1沙障后的侵蚀量仅占对照区的21.75%,第2,3沙障后的侵蚀量和对照区相比,其值缩小了数十倍到数百倍。石方格区的侵蚀量减幅更大,和对照区相比,相同高度的侵蚀量缩小了数十倍到数百倍甚至数千倍。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措施相结合使用,对于防治风蚀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对保护风沙区铁路工程免遭风沙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风蚀防治措施 高立式沙障 石方格沙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海岸风口区风障阻沙特征及初步治理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沙质海岸风口区风障配置和堆积沙丘治理模式,为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在沙质海岸前沿风口地段设置15%、30%、45%和60%4种不同透风率的风障,开展其风速变化规律及阻沙特征研究,并选择黄花月见草、厚藤和单叶蔓荆3种草本植物在... 为了研究沙质海岸风口区风障配置和堆积沙丘治理模式,为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在沙质海岸前沿风口地段设置15%、30%、45%和60%4种不同透风率的风障,开展其风速变化规律及阻沙特征研究,并选择黄花月见草、厚藤和单叶蔓荆3种草本植物在形成沙丘进行种植尝试。结果表明:1)透风率15%的风障最大防风效能达到89.23%,风速减半的防护距离为5H(H为风障高度),因堆沙效果显著,适合设置为堆沙风障;2)透风率30%与45%的风障最大防风效能分别为76.70%和71.53%,防护距离最大为6H,可在堆沙风障后设置为防风风障;3)透风率60%的风障最大防风效能为59.47%,由于堆沙能力较弱,防护距离较短而不适宜采用,在风障形成的堆沙上,种植的厚藤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蔓延速度,是闽东南沿海前沿裸露沙地固沙的先锋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海岸 风障 阻沙特征 防风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人工刺榆围栏生长及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宇 《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对彰武沙地4种典型立地条件下,6年生人工刺榆围栏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平缓沙地、丘间低地和固定沙丘下部,刺榆的生长比较稳定,造林保存率均在80%以上,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固定沙丘上部相比,刺榆的各主要生长... 对彰武沙地4种典型立地条件下,6年生人工刺榆围栏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平缓沙地、丘间低地和固定沙丘下部,刺榆的生长比较稳定,造林保存率均在80%以上,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固定沙丘上部相比,刺榆的各主要生长指标均差异显著,造林保存率为47%。在未经人工干预状态下,4种立地条件刺榆林分地径离散度均在1.0以上,小于平均地径累计株数均超过1/3,表明在现行密度条件下,刺榆林分的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立地条件的异质性和初植密度过大是林分发生分化的主要因素。各标准地刺榆林分普遍存在边行优势,但对林分生长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刺榆 生物围栏 立地条件 生长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煤矿排土场2种常用生物工程措施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迪 王占义 +3 位作者 陈国清 王亮 陈丽丽 王明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0-264,共5页
以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图嘎煤矿排土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物笆与沙障2种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状况(温度、湿度、有机质、pH值)和植被状况(种类组成、密度、盖度)的测定与分析,对其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分析表明,生物... 以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图嘎煤矿排土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物笆与沙障2种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状况(温度、湿度、有机质、pH值)和植被状况(种类组成、密度、盖度)的测定与分析,对其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分析表明,生物笆区的表土温度比沙障区低2~5℃,生物笆具有遮阴性;生物笆区的表土湿度比沙障区增加0.60%~1%,生物笆具有增湿性。在措施实施5a后,生物笆区的表土有机质比沙障区增加了2~5.80g/kg。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所占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生物笆区比沙障区多13.84%;生物笆区以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较大并占有绝对优势,沙障区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生物笆区的植被平均密度比沙障区多2.60株/m^2,盖度大18.50%。在锡林郭勒草原矿区目前常用的生物笆(单网格20cm×20cm)治理措施比沙障(行距30cm,株距10cm)更有利于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排土场 生物笆 沙障 土壤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插板式沙障插板倾角影响下风沙流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泊淞 高丽 +1 位作者 程建军 陈柏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优化既有沙障的结构形式,以发挥最大挡沙功效,揭示铁路沿线斜插板式沙障的风沙流特征和规律,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相关的设计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欧拉双流体非定常模型对具有不同插板倾角(15°,30°,45°和60... [目的]优化既有沙障的结构形式,以发挥最大挡沙功效,揭示铁路沿线斜插板式沙障的风沙流特征和规律,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相关的设计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欧拉双流体非定常模型对具有不同插板倾角(15°,30°,45°和60°)但孔隙率均为30%的斜插板式沙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①随插板倾角逐渐增大,沙障迎风侧减速区范围无明显变化,上方加速区和背风侧涡流区范围逐渐增大,迎风侧气流向下弯曲运动的趋势逐渐增强,背风侧向上运动的气流与水平风向夹角逐渐增大。②不同风速下,4种斜插板式沙障周围风速均呈“U”型分布,对同一风速而言,背风侧涡流区内风速极小值与插板倾角呈负相关。[结论]随插板倾角逐渐增大,沙障迎风侧积沙量逐渐增多,背风侧整体积沙量逐渐减少但背风侧1 H范围内积沙量逐渐增多,背风侧主要积沙分布范围与沙障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插板式沙障 插板倾角 风沙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广才 于卫平 +3 位作者 刘伟泽 王富伟 黄利江 张德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53-57,共5页
从群落数量结构与干物质生产方面对刘家窑头流域赵家塘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灌木林地植被恢复优于乔木林地,杨树纯林地效果较差;草方格固沙能使植被迅速恢复;喷撒化学固... 从群落数量结构与干物质生产方面对刘家窑头流域赵家塘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灌木林地植被恢复优于乔木林地,杨树纯林地效果较差;草方格固沙能使植被迅速恢复;喷撒化学固沙剂对迎风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治理措施 植被恢复效果 草方格固沙 围栏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