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ar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ional filling model of Upper Permian——Lower Triassic i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被引量:7
1
作者 YUAN Yong CHEN Jian-wen +3 位作者 ZHANG Yin-g ZHANG Yu-xi LIANG Jie ZHANG Peng-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910-2928,共19页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strata are generally well developed with large thickness,and no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Through research,it is belie...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strata are generally well developed with large thickness,and no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Through research,it is believed that the Upper Permian–Lower Triassic can be regarded as a long-term base-level cycle.Based on drilling data,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hology–electric property combination cyclicity,and the special lithology,the long-term base-level cycle was divided into five medium-term base-level cycles(MC1–MC5).On this basis,the Permian–Triassic sedimentary systems and their filling model were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 of base-level cycle and transi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illing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eismic fac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six sedimentary systems(fluvial,delta,tidal flat,open platform,restricted platform,and continental shelf)developed in the Upper Permian–Lower Triassic,the sedimentary systems were distributed such that the water was deep in the northwest and shallow in the southeast,and there were two base-level cycle filling models(a relatively stable tidal flat facies and a rapidly transgressive continental shelf facies to stable platform facies)developed in the Upper Permian–Lower Triassic.These model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evaluation of the Mesozoic–Paleozoic hydrocarbon geology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base-level cycle sedimentary system depositional filling model upper Permian–lower Triassic South Yellow Sea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上下层温差监控方法探讨
2
作者 黄耀英 付雨晨 +2 位作者 庄维 涂月彤 胡昱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1,187,共10页
针对现有规范关于大体积混凝土上下层温差的定义不便于计算和现场监控的问题,基于计算方式和监控指标相配套的原则,首先设计了4种上下层温差的计算方式,然后结合不同间歇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仿真计算结果,获得不同计算方... 针对现有规范关于大体积混凝土上下层温差的定义不便于计算和现场监控的问题,基于计算方式和监控指标相配套的原则,首先设计了4种上下层温差的计算方式,然后结合不同间歇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仿真计算结果,获得不同计算方式下混凝土上下层最大温差和最大拉应力样本,进而确定最大拉应力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基于混凝土容许拉应力计算获得最大拉应力失效概率,最后通过确定上下层最大温差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一种上下层容许温差拟定方法。结合某大型船闸工程进行了上下层温差分析,拟定了4种不同计算方式下的上下层容许温差,建议采取便于现场监控的上下层温差计算方式,现场上下层温差试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上下层温差 计算方式 失效概率 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
3
作者 许勇 丁明松 +2 位作者 江涛 李鹏 傅杨奥骁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DTS法具有2阶时间精度,无条件稳定格式使物理时间步可取任意值,其取值仅须考虑时间精度要求,而定常虚拟时间导数趋于零,虚拟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要求,由此放松了通常显式方法和网格对物理时间步长的限制。全隐格式的前后向LU-SGS算法采用大库朗数计算,并取消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占用。典型二维、三维和复杂外形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物理时间步长、最大子迭代步数、子迭代收敛判据的合理选取,隐式DTS-FVTD方法能保证数值模拟精度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步(DTS)方法 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U-SGS) 时域有限体积(FVTD)法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4
作者 田继先 石正灏 +5 位作者 李剑 沙威 蒋峥文 杨磊 鱼雪 蒲永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5,共9页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岩气勘探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基于露头、钻井、地震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对侏罗系煤岩分布、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生气能力、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及含气性4个方面对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其成藏模式...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岩气勘探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基于露头、钻井、地震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对侏罗系煤岩分布、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生气能力、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及含气性4个方面对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其成藏模式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岩主要分布于中—下侏罗统湖西山组、小煤沟组和大煤沟组,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从山前地表到盆地腹地埋深近10000 m均有分布,生气能力强,为煤岩气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煤岩以半亮煤—亮煤为主,镜质组含量高,平均体积分数为65.5%,具有高挥发分、特低水分特征,煤岩品质好。(2)研究区侏罗系煤层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岩为主,煤岩厚度为1.0~80.0 m,TOC平均为57.60%,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79.9 mg/g,氢指数最高达165 mg/g,盆地腹地埋深在4500 m以上,Ro普遍大于1.5%,最高可达3.5%或以上,整体生气能力强;发育气孔、微裂隙、残留组织孔和矿物晶间孔等4种孔隙类型,中、宏孔占比高,具有高含游离气的储集条件;湖沼沉积环境下形成了煤泥和煤砂2种储-盖组合。(3)研究区侏罗系煤层发育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2类成藏模式,初步估算煤岩气资源量达2.32×1012m^(3),勘探潜力大,鱼卡—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和牛东—冷湖地区下侏罗统是深层煤岩气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游离气 煤泥组合 煤砂组合 自生自储 下生上储 侏罗系 鱼卡—九龙山地区 牛东—冷湖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工况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君明 张作伟 +3 位作者 龚元峰 吴云志 高伟周 胡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70,共9页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PLC程序开发和上位机VC++人机界面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对PC-PL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车轮转速、刹车状态的工况数据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为自走式植保机的实车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植保机 动力分配 工况监控 上位机 下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变形指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上尿路损伤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常冉 靖华芳 +3 位作者 高轶 张思雨 王越 吴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评估膀胱变形指数(BDI)在判断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上尿路损伤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7例NB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肾积水分为上尿路损伤组和上尿路正常组。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生化... 目的评估膀胱变形指数(BDI)在判断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上尿路损伤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7例NB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肾积水分为上尿路损伤组和上尿路正常组。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生化参数和影像尿动力学(VUDS)数据,计算BDI。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和VUDS参数,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87例患者中,上尿路损伤组54例,上尿路正常组33例。两组病程、肌酐水平和BDI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836和0.928。结论NB患者病程、肌酐水平和BDI与上尿路损伤有关,BD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可能对定量膀胱造影和诊断上尿路损伤有一定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下尿路功能障碍 上尿路 膀胱变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限解的膨胀土边坡首次滑动区域分析
7
作者 贺伟明 石胜伟 +1 位作者 蔡强 梁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受膨胀土胀缩性、裂隙性及超固结性的影响,膨胀土滑坡灾害易发、频发,而传统的计算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失稳破坏的特点,并有效估算其首次滑动的区域。为揭示膨胀土边坡的成灾特性,量化膨胀土边坡的阶段性成灾规模,... 受膨胀土胀缩性、裂隙性及超固结性的影响,膨胀土滑坡灾害易发、频发,而传统的计算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失稳破坏的特点,并有效估算其首次滑动的区域。为揭示膨胀土边坡的成灾特性,量化膨胀土边坡的阶段性成灾规模,基于膨胀土吸水膨胀变形而引起部分土条底切向力方向可能改变的特性,根据Morgenstern-Price静力平衡分析法,严格地导出了膨胀土边坡滑动趋势临界点的位置,分析了边坡首次滑动区域的上限解与下限解,并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计算说明,同时分析了抗剪强度对上下限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膨胀作用影响,按经典分析方法判定为稳定的边坡仍有可能发生局部失稳渐进破坏,其首次滑动区域的上限解受有效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小,而残余抗剪强度对下限解的影响尤为显著;上限解及其变化速率随有效黏聚力与有效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下限解及其变化速率则随残余内摩擦角与残余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可基于上下限解的大小关系,判定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滑坡的成灾规模评价及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首次滑动区域 边坡稳定性 上下限解 Morgenstern-Pric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页岩成烃演化与保存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及有利区总有机碳含量下限探讨
8
作者 马中良 崔海骕 +2 位作者 宋振响 王远 何川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8,共12页
中国海相页岩沉积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保存条件复杂,原有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未考虑页岩成烃演化的动态过程,不能有效地反映页岩气的真实生成能力。为此,基于四川盆地JY2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高演化页岩沉积... 中国海相页岩沉积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保存条件复杂,原有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未考虑页岩成烃演化的动态过程,不能有效地反映页岩气的真实生成能力。为此,基于四川盆地JY2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高演化页岩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提出了一种针对海相高演化页岩气生成与保存能力动态评价的方法,并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排油效率控制下的页岩生气能力,再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排滞的角度对页岩气生成与保存的全过程开展(半)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页岩气有利区的总有机碳含量(TOC)下限。研究结果表明:①正演热模拟实验可以明确干酪根和滞留油对页岩气的生成贡献,可建立不同排油效率下页岩的生气潜力图版;②热模拟实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生油阶段最大排油效率为68.79%,与固体沥青反演计算得到JY2井的平均排油效率66.52%相近;③四川盆地JY2井海相高演化页岩气保存比例为10%~40%,总体上散失了60%~90%;④TOC对页岩气的保存有一定控制作用,残余TOC大于1.50%的页岩散失了60%~80%的天然气,残余TOC小于1.50%的页岩散失了70%~90%的天然气;⑤当页岩气散失效率为70%、排油效率为50%~80%时,有机质成熟度为2.00%的有利区页岩TOC下限为1.77%~3.00%,有机质成熟度为3.00%的有利区页岩TOC下限为0.95%~1.70%。结论认为,海相高热演化阶段的页岩气评价既要重视后期改造页岩气的散失,也要关注早期油的排出,从动态演化角度来确定页岩气有利区的页岩TOC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海相高演化页岩气 模拟实验 排油效率 TOC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地层特征及页岩气富集段分布
9
作者 王红岩 施振生 +2 位作者 赵群 周天琪 汪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9,共18页
【目的】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不仅保留重要的原始沉积海洋信息,更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已展示出巨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方法】基于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通过系统地层划分和对比,开展页岩地层和分布,明确页岩气甜点段... 【目的】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不仅保留重要的原始沉积海洋信息,更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已展示出巨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方法】基于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通过系统地层划分和对比,开展页岩地层和分布,明确页岩气甜点段。【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划分为,筇一段(筇一1至筇一4亚段)和筇二段(筇二1至筇二4亚段)。(2)麦地坪组和筇一段主要发育于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内,而筇二段在裂陷外亦有广泛分布。裂陷内部地层结构表现为麦地坪组至筇一段东西两侧终止于灯影组灰岩,西侧厚度变化较缓,东侧地层快速尖灭;南北方向上,筇一段由北向南减薄,筇二段中部薄而南北厚。裂陷外部则以筇二段全区发育为特征,其中筇二1亚段直接超覆于筇一段或灯影组灰岩之上。(3)筇二1亚段页岩具有优越的生烃、储集以及垂向和侧向封堵条件,为页岩气的富集段。内裂陷北段天星1井筇二1亚段页岩微孔隙和微裂缝发育,测井孔隙率为4.93%~6.57%,平均5.08%;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槽中部的威页1井筇竹寺组筇二1亚段页岩有机质孔发育,测井孔隙率为4.20%~4.70%,平均4.51%;内裂陷南部的云南曲靖地区钻井井位有曲页1井、曲地1井等,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孔隙发育,高压压汞孔隙率为1.59%~11.33%,平均5.0%。(4)相比之下,尽管筇一段页岩在生烃和储集条件上表现良好,但其生成的页岩气易侧向沿岩溶带或断层逸散,不利于原地聚集成藏。如,内裂陷北段的川深1井,筇一3亚段厚约40 m,测井TOC含量平均3.5%,测井孔隙率平均6.4%,均为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不利于原位聚集成藏。综上,筇二1亚段页岩因其高孔隙率和良好的封堵条件,为页岩气勘探的“甜点段”,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富集段 地层划分 筇竹寺组 下寒武统 上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变形规律研究
10
作者 王祥 王顺然 +2 位作者 刘宪永 宋战平 吴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0,共5页
[目的]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浅埋地铁车站施工难度较大,易引起地面沉降、车站变形等工程问题。拱柱法作为一种新型工法,其工序相对简单,安全风险较小,施工效率较高。有必要研究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变形规律。[方法]对施工... [目的]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浅埋地铁车站施工难度较大,易引起地面沉降、车站变形等工程问题。拱柱法作为一种新型工法,其工序相对简单,安全风险较小,施工效率较高。有必要研究上软下硬地层拱柱法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变形规律。[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隧道水平收敛及拱顶沉降,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模拟结果显示,拱柱法施工时车站中线上方地面沉降最大值为13.91 mm;拱部净空收敛最大值为0.66 mm,下部直墙断面净空收敛为1.85 mm;中导洞的拱顶沉降值为0.66 mm,边导洞的拱顶沉降值为0.07 mm。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地面沉降最大值为19.75 mm;中导洞净空收敛值为3.25 mm;中导洞的拱顶沉降值为7.07 mm,边导洞拱顶沉降值为3.8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上软下硬地层 拱柱法施工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价不同灌溉处理对长绒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杜亚隆 付秋萍 +3 位作者 艾鹏睿 马英杰 祁通 潘洋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目的】探究新疆南疆机采长绒棉不同土壤水分上下限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长绒棉田间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绒棉为研究对象,设置2年大田试验,2021年3个灌水下限分别为50%、60%和70%田间持水量(FC),3个灌水上限80%、90%... 【目的】探究新疆南疆机采长绒棉不同土壤水分上下限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长绒棉田间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绒棉为研究对象,设置2年大田试验,2021年3个灌水下限分别为50%、60%和70%田间持水量(FC),3个灌水上限80%、90%和100%FC及其不同组合的8个处理(Wa-1~Wa-8);2022年设置灌水上限为90%FC,在蕾期设置3个灌水下限分别为55%、65%和75%FC,花铃期设置3个灌水下限为60%、70%和80%FC完全组合的9个处理(Wb-1~Wb-9)。基于不同灌溉方案下生长指标、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差异,采用AHP-EWM-RSR综合评价法选取较优的试验处理。【结果】增大蕾期灌水下限长绒棉株高和茎粗显著提升;花铃期70%FC的灌水下限有利于提高长绒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收获密度差异不显著,其中Wb-5处理(蕾期灌水上下限65%FC~90%FC,花铃期灌水上下限70%FC~90%FC)籽棉产量为6.33 t/hm^(2),较CK-2提高10.86%,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17%。【结论】蕾期灌水上下限为65%~90%FC,花铃期灌水上下限为70%~90%FC,可促进生长并提高长绒棉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灌水上下限 产量 AHP-EWM-RSR综合评价法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狮子沟深层富钾卤水成钾物质来源研究
12
作者 王冀洺 樊馥 +1 位作者 赵为永 侯献华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7-1018,共12页
【目的】狮子沟背斜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其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赋存着丰富的卤水资源,钾、硼、锂等含量较高,具开发前景。【方法】通过系统分析该套卤水、石盐常、微量元素、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究富钾卤水来源及成矿模... 【目的】狮子沟背斜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其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赋存着丰富的卤水资源,钾、硼、锂等含量较高,具开发前景。【方法】通过系统分析该套卤水、石盐常、微量元素、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究富钾卤水来源及成矿模式。【结果】(1)研究区卤水中K^(+)含量为1.06~15.87g/L,其中70%超过了3g/L;卤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为主;(2)经计算卤水特征系数,并结合水盐体系相图分析,发现溶滤盐层为该套高矿化度卤水的主要成因;(3)与此同时,卤水与石盐层锶同位素特征关系以及K^(+)与Li^(+)的相关性特点,反映深部热流体来源钾也有一定贡献。【结论】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卤水钾的成矿模式,即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狮子沟地区处于弱拉张环境,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沉积了晚始新世下干柴沟组上段石盐及其他盐类沉积;后期构造活动加剧,富钾热流体沿张性断裂上升入湖,提供了部分深部物质来源钾,同时造成已有含钾盐类矿物和部分石盐沉积的溶解,进而为该区卤水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溶滤钾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深层卤水 下干柴沟组上段 地球化学特征 岩盐溶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皖江地区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13
作者 邵威 刘桃 +3 位作者 叶隽 李建青 方朝刚 吴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698-9712,共15页
下扬子皖江地区古生界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是区域潜在的页岩气有利目标层,过去对其内部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的比较研究较少。为评价这三个组的页岩气勘探潜力,优选勘探层系,根据钻井岩芯和露头岩样的地化、岩石学分析数据及野外... 下扬子皖江地区古生界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是区域潜在的页岩气有利目标层,过去对其内部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的比较研究较少。为评价这三个组的页岩气勘探潜力,优选勘探层系,根据钻井岩芯和露头岩样的地化、岩石学分析数据及野外调查等资料,通过地质-地球化学方法综合研究了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特征。结果表明:皖江地区中上二叠统富有机质页岩在热演化程度差别较大,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由东向西逐步升高,平面上具有东北部成油,西南部成气的特征;其中孤峰组和大隆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在皖江地区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富和热演化程度适中,具有形成页岩气的良好物质基础,而且页岩有机质孔、无机质孔隙和微裂缝发育,油气显示活跃;其中大隆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和Ⅲ型为主,普遍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页岩气勘探潜力高于龙潭组和孤峰组,埋深适中,泥页岩与硅质岩伴生,利于人工压裂,有较大勘探潜力。但皖江地区后期发生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对早期形成的页岩气藏有一定破坏作用,寻找相对构造稳定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 皖江地区 中上二叠统 页岩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推力线位置的边坡线性规划模型与极限平衡上下限解
14
作者 江沂键 李焕焕 +1 位作者 朱大勇 凌道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5-1754,共10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将安全系数求解转化为确定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的线性规划问题。除正应力凸性特征、摩尔−库仑准则等约束外,该模型还将推力线位置约束纳入线性规划模型中,进一步缩减了边坡极限平衡求解的上下限范围,提高了计算准确性。该研究通过设定合理的条间力分布假设,对推力作用点的范围进行有效地约束,实现了推力线位置的快速求解,指导了边坡加固措施。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安全系数上下限解范围较小,虽然安全系数与改进的Morgenstern-Price法的结果接近,但推力线位置更加合理。该方法可以避免局部破坏,排除应力突变,保证推力线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推力线位置 严格极限平衡 安全系数 上下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和爆炸压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5
作者 栾婷婷 黄俊 +2 位作者 杨国梁 任常兴 吕鹏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7,共9页
随着掺氢天然气的发展,混合气体爆炸事故逐渐引起重视,为减少混合气体爆炸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整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梳理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探讨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气体成分、试验容器及点火条件等... 随着掺氢天然气的发展,混合气体爆炸事故逐渐引起重视,为减少混合气体爆炸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整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梳理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探讨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气体成分、试验容器及点火条件等因素对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和爆炸压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混合气体爆炸极限有较明显的影响,且二者耦合作用下的影响更大;混合气体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相对来说,爆炸上限受到的影响更大;混合气体爆炸压力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略高于理论当量浓度时,且受到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受混合气体成分的影响较大,氢气、乙烯等可燃气体的加入会提高甲烷等主要气体的爆炸压力;数值模拟技术可为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和爆炸压力的研究提供很好的重要补充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爆炸压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变指数源项的Petrovsky方程解的爆破性质
16
作者 陈静 王建 廖梦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8-1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变指数源项的Petrovsky方程解的爆破性质。在初始能量有界的情况下,作者运用能量泛函、构造辅助函数等方法,证明了解在有限时刻发生爆破,并得到了爆破时间的上下界估计。
关键词 解的爆破 变指数源项 爆破时间 上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研究
17
作者 岳强 陈新 +7 位作者 杨馨茹 张琳 左言华 兄广为 丁红军 刘浩 杨永军 于广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7,94,共7页
[目的]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具有较大难度,盾构机对软岩与硬岩的切削效果与盾构机推进受到的阻力不同,将使地层受到较大扰动,引起较大地面沉降,影响城市建(构)筑物安全与隧道安全施工,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某市隧道工程为... [目的]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具有较大难度,盾构机对软岩与硬岩的切削效果与盾构机推进受到的阻力不同,将使地层受到较大扰动,引起较大地面沉降,影响城市建(构)筑物安全与隧道安全施工,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某市隧道工程为例,进行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研究。引入地层复合比,推导隧道断面软硬岩不同占比施工引起的地面最大沉降值计算公式;以地层复合比为变量,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复合比分别为0、25%、50%、75%和100%的隧道开挖模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地层复合比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将地面最大沉降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作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最终研究成果可为上软下硬地层中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盾构施工 地层复合比 地面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移动环境的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周期强迫波的存在性
18
作者 王国正 史振霞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92,共14页
该文主要研究具有移动环境的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在二维格上的周期强迫波的存在性.首先,证明Lotka-Volterra系统的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建立了比较原理.其次,构造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的一对上下解,通过单调迭代技巧并结... 该文主要研究具有移动环境的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在二维格上的周期强迫波的存在性.首先,证明Lotka-Volterra系统的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建立了比较原理.其次,构造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的一对上下解,通过单调迭代技巧并结合上、下解方法证明了与栖息地移动速度相一致的周期强迫波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性 周期强迫波 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 单调迭代技巧 上下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非齐次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19
作者 程虎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和上下解方法,研究带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弹性梁方程{u″″(t)=f(t,u(t)),t∈(0,1),u(0)=0,u′(0)=b,u″(1)=u(1)=0正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其中b>0,f∈C([0,1]×ℝ+,ℝ+),且f(t,s)关于s单调递增.当非线性项f满... 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和上下解方法,研究带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弹性梁方程{u″″(t)=f(t,u(t)),t∈(0,1),u(0)=0,u′(0)=b,u″(1)=u(1)=0正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其中b>0,f∈C([0,1]×ℝ+,ℝ+),且f(t,s)关于s单调递增.当非线性项f满足适当条件时,证明存在一个正数b*,使得当0<b<b*时,该问题至少有两个正解;当b=b*时,该问题恰有一个正解;当b>b*时,该问题没有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解 非齐次 LERAY-SCHAUDER度 上下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浅埋大盾构近距离下穿市政隧道控制技术
20
作者 温晓虎 高天增 +2 位作者 吴彬 吴飞 杨建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2-328,共7页
以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云溪公园站—小金钟站区间左线大盾构下穿金园路隧道为例,研究了在上软下硬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盾构近距离下穿对既有市政隧道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采取不同阶段的保护对策及技术方案,对大盾构下穿金园路隧道设计和施工... 以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云溪公园站—小金钟站区间左线大盾构下穿金园路隧道为例,研究了在上软下硬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盾构近距离下穿对既有市政隧道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采取不同阶段的保护对策及技术方案,对大盾构下穿金园路隧道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指导。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通过对金园路隧道保护设计方案的比选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在变形缝位置设置混凝土箱涵的方案。在大盾构下穿金园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掘进控制、径向孔注浆、管片壁后深孔注浆及加密监测频率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沉降变形控制技术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盾构 近距离 下穿 上软下硬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