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征对比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红春 周少奇 +3 位作者 姚俊芹 朱明石 胡永春 伍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98-2804,共7页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和99.9%只需要150d;1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220~300d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2--N∶生成的NO3--N=1:1.16:0.15,2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150~300d的平均三氮比为1:1.28:0.15;两台反应器的pH值先后都存在特征性变化,在稳定阶段反应器内活性污泥都由接种时的黑褐色转化为黄棕色颗粒污泥,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同样的负荷变化都对反应器的冲击越来越小;具有生物膜的2号反应器在提高ANAMMOX细菌的固定化、减少菌种的流失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uasb 厌氧氨氧化菌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4 位作者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2-947,共6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分别为1717~4393,91.8~158.7和64.4~276.8mg/L,废水中黄连素的ρ(CODCr)贡献率为7.5%~25.0%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可实现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2.5%~95.9%,67.0%~98.9%和99%以上,废水中黄连素主要通过UASB去除,去除率为95.2%~98.9%.在进水CODCr负荷为0.54~1.88kg/(m3·d),黄连素负荷为0.71~12.42g/(m3·d)的条件下,MBR可保证出水ρ(CODCr),ρ(黄连素)和ρ(NH4+-N)分别低于50,1.0和2.0mg/L;随着MBR进水ρ(黄连素)升至3.45~12.42mg/L,在黄连素的微生物毒性胁迫作用下,MBR中污泥呈由分散态向聚集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黄连素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膜生物反应器(MBR) uasb-MBR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厌氧反应器预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海锁 涂勇 +3 位作者 许明 吴伟 喻学敏 郭方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率为45.5%。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78倍,平均去除率为77.2%。印染废水B/C由0.29提高到0.46,提高了0.17,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UASB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立国 李建政 +1 位作者 班巧英 许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4-49,共6页
研究产甲烷互营菌群对pH变化的响应,对于寻求提高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处理制糖废水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运行为基础,考察不同pH对反应器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20 0... 研究产甲烷互营菌群对pH变化的响应,对于寻求提高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处理制糖废水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运行为基础,考察不同pH对反应器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20 000 mg.L-1、HRT 8 h的条件下,当进水pH分阶段由6.9降至5.4时,UASB系统的pH随之从6.8~7.4下降至5.7~6.7,导致COD去除率降低了23.3%,出水中残留丙酸提高了3.9倍.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菌群在UASB中的多样性显著低于产甲烷菌群,其分布和优势度受pH降低的影响显著.以Eub 19(Pelotomaculum)为代表的食丙酸产氢产乙酸菌在偏酸环境中的优势度明显减弱,而食乙酸产甲烷菌及部分食氢产甲烷菌对pH下降响应并不显著,且随着pH下降,耐酸的食氢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 ferruginis和Uncultured Methanobrevibacter的优势度逐渐增强.由此可见,与产甲烷菌群相比,UASB系统中的产氢产乙酸菌群对pH的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PH 运行效能 产氢产乙酸菌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脱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莉娜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宋燕杰 刘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ρ(NO3--N)分别为28,4,3.4和1.9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ρ(NO3--N)都小于10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兴元 余梅 +2 位作者 吕凌云 余宁 牛艳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4,60,共5页
采用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研究了试验性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和制革废水中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并用多媒体显微镜观察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和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废水中有机酸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 采用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研究了试验性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和制革废水中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并用多媒体显微镜观察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和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废水中有机酸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中温35~38℃的条件下,试验性UASB反应器能在50d内成功地启动;随着进水COD的提高,COD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并在5575mg/L左右时达到91.6%;之后随着进水COD的提高,COD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进水COD为10000mg/L左右时,COD的去除率为85%;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UASB反应器底部被产酸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酸,其中最多的是乙酸,其次是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小分子的有机酸通过整个污泥床被产甲烷菌利用,主要生成甲烷气和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厌氧处理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废水UASB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兴元 俞从正 +2 位作者 李小星 高忠柏 贾继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68,79,共4页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随着COD负荷的提高,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并趋于稳定;最适pH值在7.0 ̄7.2之间;最适温度在34 ̄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比启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傅金祥 陈敬新 +4 位作者 郜玉楠 范旭 张吉 于燕 姜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4,共4页
对比研究了2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采用2个15L UASB反应器A、B,A添加海绵填料,B无填料,在温度为(33±2)℃,进水pH为6.5~7.5的条件下启动反应器。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均经历了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A... 对比研究了2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采用2个15L UASB反应器A、B,A添加海绵填料,B无填料,在温度为(33±2)℃,进水pH为6.5~7.5的条件下启动反应器。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均经历了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A反应器在80d进入稳定期,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达99.8%和99.9%,B反应器在105d进入稳定期,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达98.1%和98.9%。A反应器污泥为褐色,并有红色颗粒污泥,B反应器污泥颜色为深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海绵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实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玉 程鹏 +1 位作者 台明青 宋建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介绍了河南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调节池综合进水COD≤3 g/L,BOD_5≤1.5 g/L,SS、NH_... 介绍了河南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调节池综合进水COD≤3 g/L,BOD_5≤1.5 g/L,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210、≤60 mg/L时,滤池出水COD≤90 mg/L,BOD_5≤16.2 mg/L,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27、≤7.2 mg/L,出水水质达到GB 21904-2008表2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高级氧化 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处理极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晓磊 胡勇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71,共6页
文中研究了极低浓度下UASB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 .在停留时间tHR为 5 .33h时 ,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为 5 7.2 1% ,BOD5去除率为 6 9.32 % ,产气率为0 .0 87m3·m- 3·d- 1;出水中悬浮物 (SS)和挥发性脂肪酸 (VFA)很小 ;反... 文中研究了极低浓度下UASB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 .在停留时间tHR为 5 .33h时 ,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为 5 7.2 1% ,BOD5去除率为 6 9.32 % ,产气率为0 .0 87m3·m- 3·d- 1;出水中悬浮物 (SS)和挥发性脂肪酸 (VFA)很小 ;反应器内已形成一定数量的颗粒污泥 ,有w =38.9%的污泥粒径大于 0 .2 2mm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污泥指数 (ISV)为 2 6 .5mL·g- 1.反应器对冲击负荷有一定抵抗能力 ,短时间的浓度冲击和 pH值降低均不会对反应器产生危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浓度 生活污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废水处理 反应器 污泥沉降 ua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UASB处理太湖富藻水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亚琴 吕锡武 吴义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太湖富藻水高有机物浓度特点,研究外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效能和运行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自然腐熟5~7d左右的太湖富藻水为原水,进水COD为1 050~2 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 针对太湖富藻水高有机物浓度特点,研究外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效能和运行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自然腐熟5~7d左右的太湖富藻水为原水,进水COD为1 050~2 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d,(32±1)℃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在32d内成功启动外循环UASB反应器并达到初步稳定运行.通过降低HRT,分阶段提高COD质量浓度的方法,逐步将外循环UASB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有机负荷提高到3kg COD/(m3.d),其C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75%左右,产气率为0.75L/(L.d),外循环UASB对太湖富藻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电镜观测,发现稳定运行期形成颗粒污泥,且污泥内生物相丰富,分别为丝状菌、杆状菌和球状菌等多种微生物共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富藻水 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UASB反应器污泥无载体颗粒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再兴 杨景亮 +2 位作者 刘春 郭建博 邢丽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以阿维菌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在工业化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经过189d运行成功实现污泥无载体颗粒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挥... 以阿维菌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在工业化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经过189d运行成功实现污泥无载体颗粒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挥发性悬浮固体(VSS)与悬浮固体(SS)的质量比由接种时的0.45提高到0.8;最大比产甲烷速率由57.3提高到299mL/(gVSS·d);胞外聚合物(ECP)与污泥质量比由31.4提高到58.3mg/g,同时发现ECP含量的增加对于促进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成熟颗粒污泥以灰黑色为主,粒径为1.0~2.0mm,密度为1.082g/cm^3,平均沉降速度为65.3m/h。颗粒污泥表面以丝状菌和杆菌为主,内部多为球菌和短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工业化反应器 阿维菌素废水 无载体颗粒化 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处理高浓度有机食品废水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乐辉 程鹏 +1 位作者 邱俊 孙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2,共3页
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高浓度有机食品废水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进水COD、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碱度及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反应器的运行特性;并从反应动力学角度,得出进水COD(C0)与出水COD(Ce)的关系为Ce=C0e-0.0747t。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有机食品废水 运行特性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值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为底物制取高纯度氢气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永峰 吕云汉 +1 位作者 李巧燕 陈思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816,共7页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mg·L^(-1),HRT=8 h.系统运行20 d后,系统处于混合型发酵类型,随后停止投加碳酸氢钠.系统经过45 d的运行,乙醇和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79.39%,而丙酸的浓度只占总浓度的10.89%,形成了稳定的典型乙醇型发酵.第65天,乙醇和乙酸的浓度分别为840.56 mg·L^(-1)、403.12 mg·L^(-1),乙醇与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93.2%,氢气含量为86.97%.在出水p H=2.81时,系统产氢性能最佳.氢气产率为2.079 mmol·L^(-1)·h^(-1),氢气产量1.12 m3·m-3·d^(-1),氢气含量91.46%,是稳定期氢气含量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pH 乙醇型发酵 生物制氢 糖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与A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伟京 许明 +3 位作者 喻学敏 顾晓东 郭方峥 叶阳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74-77,81,共5页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6 mg/L,ρ均=755.4 mg/L),UASB和ABR出水平均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09.3 mg/L和420.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和43.9%。两种厌氧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分别78倍和80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和76.6%。印染废水B/C由0.29分别提高到0.46和0.43,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UASB较ABR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OD浓度对基于MFC的UASB生物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辉 杨光 +2 位作者 房宏艳 王捷 何志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0,共6页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3.83×10^-5x+0.25的线性增长关系,传感器的反馈时间为4h;随着进水COD质量浓度提升至4000-6000mg/L,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5.95×10^-5x+0.54的线性下降关系,系统内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积累导致pH降至4.6,反馈时间延缓至8.6h,系统长期处于酸化状态,产电微生物活性降低,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传感器反馈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传感器 反馈时间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UASB/A^2O工艺处理烘培食品废水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亚峰 魏春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为了使面包烘培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解决预处理设计不合理、气浮设备负荷太高、废水含淀粉过多、污泥脱水装置不适用等问题,将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并对现有处理工艺方案、处理设备等进行改进。该工程水处理量为500 m3... 为了使面包烘培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解决预处理设计不合理、气浮设备负荷太高、废水含淀粉过多、污泥脱水装置不适用等问题,将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并对现有处理工艺方案、处理设备等进行改进。该工程水处理量为500 m3/d,进水COD、BOD5、NH3-N和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15 000、6 230、132、500 mg/L,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83.48、8、11.6、0.26 mg/L。水解酸化/UASB/A2O工艺对高浓度的面包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所规定的一级水质排放标准,且运行费用低,水处理成本仅1.21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培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工艺流程 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R对UASB运行特性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演替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政 张立国 +1 位作者 班巧英 许一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57-1862,共6页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除速率分别由130 L CH4/(kg VSS·d)和0.3 kg COD/(kg VSS·d)提高到827 L CH4/(kg VSS·d)和1.8 kg COD/(kg VSS·d)。随着OLR的逐步提高,系统中丙酸氧化菌群发生明显演替,其中,具有较低比生长速率(μ)和最大比降解速率(Umax)的Syntrophobacter wolinii和Pelotomaculum propionicicum被先后淘汰,而具有较高μ、Umax的P.schinkii逐渐成为系统的优势菌,具有较高μ、Umax的丙酸氧化菌的逐步富集可显著提高系统降解丙酸的能力,促进产甲烷菌群的增殖和代谢,使系统的整体处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运行特性 有机负荷率(OLR) 丙酸氧化菌群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果汁生产废水的工程调试与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秀珍 解岳 +1 位作者 曾磊 韩晓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78,共3页
山西某果汁加工厂废水处理站采用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果汁生产废水,工程调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BOD5、SS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水质满足《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在此类工艺调试过程中... 山西某果汁加工厂废水处理站采用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果汁生产废水,工程调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BOD5、SS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水质满足《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在此类工艺调试过程中,要注意环境、进水水质对系统运行,尤其是UASB系统运行的影响,启动初期不能片面强调处理效率,容积负荷不高于0.5 kg/(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容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ASB不同启动方式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金发 胡金朝 +1 位作者 朱海峰 王姗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39-1443,共5页
本实验利用改装UASB(MUASB)装置在不同启动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实验1中投加活性炭后采用分层曝气,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大,活性强,水质处理... 本实验利用改装UASB(MUASB)装置在不同启动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实验1中投加活性炭后采用分层曝气,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大,活性强,水质处理效果较好。实验1中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最大为1.5~2.5 mm,MLSS最高为15 290 g/L。对COD负荷≥8000 mL/g的污水处理效率保持在90%以上,对NH4+-N的处理效率稳定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好氧颗粒污泥 处理效率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