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3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的可视化分析——基于《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超华 闫守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5,共6页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进行分析表明:多元文化教师培养、教师知识基础、教师教育改革、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是美国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领域。在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各大前沿主题中,教师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演进趋势。以视频分析和量化研究为代表的新型研究方法正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前沿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教师培养 教师知识基础 教师教育改革 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 视频分析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Path Expression of the Integrative Model of Teacher Education
2
作者 Feng Jianr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government-school collaboration model,then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emise,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government-school collaboration model,then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emise,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teaching ability to guide 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 teacher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础 教师教育 一体化模式 路径 评价标准 教学能力 合作模式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使命、践行困境及纾困之策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健 卓贞梅 +1 位作者 何毅 黄爱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体育教师践行健康教育使命的困境主要有:健康教育乏力,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素养相对偏低;资格认证缺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性、合法性存疑;角色认同危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保障机制缺失,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落实;权责范围模糊,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等。提出:优化职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在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以“课程本位”的资格认证为突破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角色认同,搭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学习与发展平台;重视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明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岗位职责,积极探索长效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特征、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7
5
作者 荀渊 潘岳林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政策目标。当前,我国在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过程中面临教师教育机构与制度体系衔接相对不足、教师教育院校分布不均、教师供给体系和培养层次偏低、各教师教育参与主体协同乏力和教师培养与培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优化职前教师供给体系,加强教师协同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价值·实践: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先亮 廖粤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 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写照,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指引与动力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是何-为何-如何”为主线,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而塑造教育家型体育教师,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衔接、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协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呼应的特征。研究发现,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价值在于为体育教师自我师德修养提供目标指引,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路径支撑,为社会公众认同体育教师提供正面符号。据此,提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实践路径: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深化体育教师专业认同;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培育体育教师专业道德;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拓展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革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明确体育教师专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师 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4
8
作者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横跨22年。根据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1096篇纳入效应量的元分析,被试总人数573609名。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问题、强迫问题、焦虑问题;小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强迫问题、抑郁问题、躯体化问题和焦虑问题;中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大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为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焦虑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打好“组合拳”,即国家层面政策先行、学校层面适度减负、家庭层面期望合理,以此扼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趋势,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固本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群体 检出率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师的常态化教学画像测诊技术接受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林浩 李晓兰 胡钦太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6,共9页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与统一模型、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理论,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小学教师对常态化教学画像测诊技术的使用意愿及其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习惯、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和实际使用行...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与统一模型、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理论,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小学教师对常态化教学画像测诊技术的使用意愿及其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习惯、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和实际使用行为,享乐动机可以通过使用意愿间接作用于实际使用行为;(2)绩效期望、使用意愿直接正向影响实际使用行为,努力期望、促进条件直接负向影响实际使用行为;(3)课时工作量对习惯作用于使用意愿具有调节效应。研究建议:打破信息茧房,建立高校、企业、中小学三位一体的长效反馈机制;警惕技术异化,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情感培育;跨越技术藩篱,加强人机之间的互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化教学 教师教育 智能测诊 教育数字化 技术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正 黄镜彬 +1 位作者 靳帅贞 王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心议题,系统探讨数字教育在教、学、管、评、研等方面的创新进展,深度审思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转型 智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嬗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兴洲 刘徐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6,共7页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育生态”;二是认知方式由“具身认知”转向“实践理性”;三是实践表现由“熟练应对教学情境”转向“价值与能力相统一”。教师到教师教育者从“经验主体”到“伦理主体”的身份嬗变,彰显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教师教育者这一身份的本质。在现实中,将教师教育者视为卓越教师身份的自然延伸忽视了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重构的质变过程,好教师就是好的教师教育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教育者的培养理应纳入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者 实践智慧 教学机智 身份转型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社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的主体力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报国理想抱负的精神坐标,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范导。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的主体力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报国理想抱负的精神坐标,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范导。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价值的参照性、理念的精准性和时代的适切性。打造教育家型教师队伍,要围绕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等三维目标,通过加强制度设计、优化资源整合、建立协同机制、推动数字转型的一体推进,走好新时代重师、严师、强师、优师之路,以教师队伍之强厚植教育强国之本,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家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何以调适 被引量:5
15
作者 饶爱京 万昆 李荣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探究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如何,从而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技术赋能教师工作效能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122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教师数字压力现状、不同维度教师数字压力差异、教师数字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探究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如何,从而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技术赋能教师工作效能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122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教师数字压力现状、不同维度教师数字压力差异、教师数字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时代教师存在着一定的数字压力,技术时代教师数字压力表现为“内升”和“外载”两种形态,教师工作负担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压力,且工作负担均能通过数字压力间接影响教师行为意向。为此,调适技术时代的教师压力,需要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保障体系,从加速理论和驯化理论理解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推动构建良好的教育数字化生态。该研究结果为理解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提供了循证依据,也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压力 调适 教育数字化转型 加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主要任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勇 储招杨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1,共12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队伍改革是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支点。在本体论上,依照新时代教师队伍的...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队伍改革是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支点。在本体论上,依照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战略定位,巩固和提升“强教必先强师”的时代战略地位。在价值论上,从教师规模需求、结构需求、层次需求和质量需求4个维度阐释新时代应该建设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在方法论上,需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工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高教师地位、统筹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行动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家精神 战略地位 主要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本体、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鹏 徐思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6,共7页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具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它基于“教育家”到“教育家精神”的普遍主义、“教师角色”到“教师角色共相”的内涵建设及“精神实体”与“角色具体”的实践弥合,有助于彰显人民教师本色,回归教育普遍命...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具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它基于“教育家”到“教育家精神”的普遍主义、“教师角色”到“教师角色共相”的内涵建设及“精神实体”与“角色具体”的实践弥合,有助于彰显人民教师本色,回归教育普遍命题;创造新质生产力,推动角色内涵式发展;加快精神实体转化,引领教师实践行动。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应以教育家精神蕴含的“至诚信念与报国理想”涵育教师角色政治共相、以“言行示范与启智育人”探赜教师角色专业共相、以“躬耕态度与仁爱之心”彰显教师角色伦理共相、以“胸怀天下与以文化人”臻美教师角色人文共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角色共相 精神实体 角色具体 教师实践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全国 张赵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理念蕴含以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位的专业逻辑,以师范生、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诉求反拨培养体系的市场逻辑,以高校、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发挥专业逻辑与国家逻辑的互为效应,构建动态质量监控体系。在认证理念指导下,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可强化专业逻辑的实践性,彰显教师教育的核心旨趣;突出专业逻辑的动态性,推动教师教育者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通过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共生的培养目标认证体系以及内外联动的认证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完善以国家为主导、高校和学生为主体、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认证生态,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逻辑 教师教育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生全 董照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以“高质量”为核心,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形成系统,夯实教师综合管理改革的质量监测系统,形成支持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保证系统。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经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为此,要依托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以优化治理效能为杠杆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教师队伍发展,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根本捍卫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德国本硕连读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菊 夏冬梅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 职业教育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教师资作为其核心要素直接关涉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系列问题。德国的三种主流本硕连读课程模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连续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职教师范生实践反思能力、形成阶梯式技术与实践融合的课程;补充型课程模式,旨在打造职教师范生的跨学科能力、形成专业技术与跨学科能力融合的课程;混合型课程模式,旨在培养跨界-研究能力、形成跨学科知识与研究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模式虽有差异,但突出体现了职业导向性、实践融合性、灵活适应性。借鉴德国的课程模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应注重“构建‘立交桥’式课程”“凸显实践性”“提升兼容性”“人文性”,从而培养职教教师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课程模式 本硕连读 职教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