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terbrand模型的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价研究
1
作者 许菱 廖人燕 +1 位作者 郑婧然 钟少君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7,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文章基于Interbrand模型从消费者视角、市场视角和财务视角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及361度四家主营运动品类的纺织服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消费者评价数据与... 为了深入探究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文章基于Interbrand模型从消费者视角、市场视角和财务视角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及361度四家主营运动品类的纺织服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消费者评价数据与公开财务数据评估其品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在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中占据最大权重,在具体的三级指标中品牌覆盖率是提升品牌价值最为关键的指标。综合评价表明,安踏体育品牌价值评价得分最高,其财务维度优势显著。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品牌管理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的品牌价值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行业 品牌价值 消费者认知 市场表现 财务表现 主客观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长江上游山洪风险评估——以嘉陵江流域为例
2
作者 张文婷 廖婷婷 +3 位作者 张行南 刘永志 张涛 曹雨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2,99,共8页
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嘉陵江流域的山洪风险。结果显示,4种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洪水危险性分布总体相似,但不同方法的风险等级面积占比略有差异,CRITIC权重法识别出更多的高危险性区域。故选择CRITIC权重法、层次分... 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嘉陵江流域的山洪风险。结果显示,4种客观赋权法得到的洪水危险性分布总体相似,但不同方法的风险等级面积占比略有差异,CRITIC权重法识别出更多的高危险性区域。故选择CRITIC权重法、层次分析法和博弈论相结合,形成组合权重评估得到嘉陵江流域山洪综合风险的空间分布。整体而言,嘉陵江流域的山洪风险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高危险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涉及四川、重庆等22个县区,而低危险性地区则主要位于流域西北部山丘区。影响山洪风险的因素中,年平均降雨、径流深等致灾条件对山洪风险贡献最大,其次是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因素,而坡度、地形起伏度等下垫面条件的贡献最低。研究结果对包括嘉陵江流域在内的长江上游流域的山洪管理和应对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风险评估 主客观赋权法 博弈论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信息量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3
作者 刘波 李诗浓 +3 位作者 李伟 王文鹏 鲁程鹏 束龙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929,共11页
地面沉降风险诱发因素复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为科学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提出栅格信息量法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各栅格化评价指标与地表形变量之间的信息量值,定量表征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然后构建包含危... 地面沉降风险诱发因素复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为科学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提出栅格信息量法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各栅格化评价指标与地表形变量之间的信息量值,定量表征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然后构建包含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度3个方面共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再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确定权重并计算风险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的可靠性检验后进行风险评价;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脆弱性评价指标,危险性和暴露度评价指标的栅格信息量值偏高。危险性评价指标中,年平均地面沉降速率为高风险指标,当年平均地面沉降速率为-127~-17 mm/a时,信息量值为1.538,对地面沉降风险的危险性最大;暴露度评价指标中,人口密度为高风险指标,当人口密度>5430人/km^(2)时,信息量值为1.923,对地面沉降风险的暴露度最高。沧州市1 km空间分辨率下地面沉降风险等级为高、较高、中、较低、低五个等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9.90%、24.91%、31.12%、23.05%、11.02%;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沧州市主城区、肃宁县、黄骅市等区域,中风险地区主要分布于沧州市西部区域。栅格信息量法对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的可靠性较好,准确度达到0.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栅格信息量法 地面沉降 主客观组合赋权 河北省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体的“反叛”与主体的“末路”——基于Sora事件对鲍德里亚“客体策略”的再思考
4
作者 崔健 沙晓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5,332,333,共14页
从ChatGPT、Sora、DeepSeek到Manus,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涌现,人类进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其中,AI视频模型“Sora”的问世,既能加速人类迈入“AI文明”“世界模拟器”时代,亦激起人类对未来人机协... 从ChatGPT、Sora、DeepSeek到Manus,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涌现,人类进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其中,AI视频模型“Sora”的问世,既能加速人类迈入“AI文明”“世界模拟器”时代,亦激起人类对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忧思。由此引发的关涉主客体关系的再思考,某种程度与鲍德里亚提出的“客体策略”不谋而合。基于对高科技媒介技术的敏锐观察,被誉为“极端性预言家”的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早在40年前已然预见“人工智能换人”的可怖景象,并试图“以退出游戏的方式参与游戏”,即抛弃“平庸策略”的传统思维,提出激进且具批判色彩的“客体策略”,以“客体逻辑”取代“主体逻辑”。鲍德里亚基于“物”的逻辑揭示了不同阶段“客体”瓦解主体的存在样态,并借助“诱惑”“迷狂”“灾难”等手段颠倒主客体地位,以期探寻主客体命运重构的可能性。虽然,这一理论构想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但却为人类思考技术风险予以深刻警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鲍德里亚 客体策略 SORA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主客观赋权法的茄衣质量评价
5
作者 张友杰 薛野 +4 位作者 王以慧 徐继磊 仇京范 时向东 刘鹏飞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71,共13页
为了构建1个雪茄茄衣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国内外40份茄衣样品为研究对象,以茄衣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组合客观赋权法(CRITIC权重法、变异系数法、标准差法)与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构建1个雪茄茄衣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国内外40份茄衣样品为研究对象,以茄衣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组合客观赋权法(CRITIC权重法、变异系数法、标准差法)与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雪茄茄衣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观赋权法中,外观质量权重为47.56%,物理特性权重为20.31%,化学成分权重为10.75%,感官质量权重为21.38%。组合客观赋权法与3种单一客观赋权法之间的一致性和相容性较好,且处理过程更为简单。组合主客观赋权法权重较大的指标为平衡含水率(4.89%)、拉力(4.54%),权重较小的指标为钾含量(0.53%)、还原糖/总糖(0.58%)。茄衣样品综合得分中,得分最高的为来自多米尼加的Primero E1(MSumatra)样品(0.79),得分最低的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HH1/MM1和来自巴西的WRB/CA/PFS-S样品(均为0.67);多米尼加产地茄衣综合得分最高(0.75),中国福建省产地最低(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 质量评价 权重 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车辆驾驶性评估
6
作者 莫易敏 王相 +2 位作者 王哲 蒋华梁 李琼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并且使用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IHHO)算法优化了Stacking集成模型,提高了预测性能。最后通过道路试验表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性能均优于单个机器学习模型,IHHO-Stacking集成模型预测合格率达95%,能够更有效完成驾驶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性 主观评价 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 STACKING 集成模型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包围下的技术论突围——破除教师“主体性困境”幻象的中国“器道”哲学进路
7
作者 林敏 宋萑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5,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普遍的教师“主体性困境”忧虑,使人们陷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技术为中心”的典型讨论。这一争辩暗含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人本主义”技术伦理的影响,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从而生产出一种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普遍的教师“主体性困境”忧虑,使人们陷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技术为中心”的典型讨论。这一争辩暗含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人本主义”技术伦理的影响,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从而生产出一种人是“主体”,技术物为“客体”的幻象。这种技术论视角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加深了对“主体性困境”的担忧,实则蕴含了更本质的“主体—客体”二分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器道”观是一种动态共生、整体融通的技术理解方式,亦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技术论的一种可能方案。复现“器道合一”的宇宙技术论,不仅可以回应教师“主体性困境”问题,也提供了一条回归教育人文主义的进路,更是一份重构世界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秩序,推动技术多元主义的中国式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困境 主体性困境 器道合一 人类中心主义 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系特征强化的全景场景图生成方法
8
作者 李林昊 王逸泽 +2 位作者 李英双 董永峰 王振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全景场景图生成(PSGG)旨在识别图像中所有对象并自动地捕获所有对象间的语义关联关系。语义关联关系建模依赖目标对象及对象对(subject-object pair)的特征描述,然而现行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采用边界框提取方式获取的对象特征较模糊;仅... 全景场景图生成(PSGG)旨在识别图像中所有对象并自动地捕获所有对象间的语义关联关系。语义关联关系建模依赖目标对象及对象对(subject-object pair)的特征描述,然而现行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采用边界框提取方式获取的对象特征较模糊;仅关注对象的语义和空间位置特征,忽略了对关系预测同样重要的对象对的语义联合特征和相对位置特征;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对(如前景-前景、前景-背景、背景-背景)进行差异化特征提取,进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系特征强化的全景场景图生成方法(RFE)。首先,通过引入像素级掩码区域特征,丰富对象特征的细节信息,同时有效地融合对象对的联合视觉特征、语义联合特征和相对位置特征;其次,根据对象对的不同类型,自适应地选择最适合本类型对象对的特征提取方式;最后,获得强化后更精确的关系特征用于关系预测。在PSG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以VCTree(Visual Contexts Tree)、Motifs、IMP(Iterative Message Passing)和GPSNet为基线方法,ResNet-101为骨干网络,RFE在具有挑战性的SGGen任务上召回率(R@20)指标分别提高了4.37、3.68、2.08和1.80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方法在PSGG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场景图生成 对象对联合特征 关系特征强化 语义关联关系 自适应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户主客观生计韧性偏差对气候变化适应举措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智 张枫琬 +1 位作者 刘邵权 徐定德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72,共7页
采取适宜的气候变化适应举措是农户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较优方式。但农户的适应举措不仅依赖客观生计韧性,还受到主观生计韧性的制约,农户主客观生计韧性偏差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举措。该文以四川省540户农户为例,基于可持... 采取适宜的气候变化适应举措是农户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较优方式。但农户的适应举措不仅依赖客观生计韧性,还受到主观生计韧性的制约,农户主客观生计韧性偏差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举措。该文以四川省540户农户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生计韧性→生计策略”研究路径,探讨了农户主客观生计韧性偏差及气候变化适应举措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农户主客观生计韧性偏差普遍存在,57.78%的农户表现出主观生计韧性高于客观生计韧性的特点。这种偏差对主动型气候变化适应举措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对被动型适应举措无显著影响。此外,农户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受灾经历也会显著影响其采取主动型气候变化适应举措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主客观 生计韧性 气候变化 适应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主客观成功老化及老化悖论研究
10
作者 郑翩翩 宋新明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推动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已成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定义和测量成功老化,采用潜在剖面方法分别将主观和...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推动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已成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定义和测量成功老化,采用潜在剖面方法分别将主观和客观老化区分为“成功”和“未成功”两类,采用多因素Logit回归模型和多项式Logit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主客观成功老化的关联因素,验证和解释老化悖论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与客观成功老化呈现负向关联,而与主观成功老化呈现正向关联,存在明显的老化悖论现象,社会经济状况不仅是影响主观和客观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老化悖论现象的重要解释变量。研究结果提示成功老化可在某种程度上与功能减退和失能共存,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于老年人积极适应和应对功能减退和失能、实现主观成功老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成功老化 客观成功老化 老化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驾驶安全的商用车车载软件人机交互测评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杨 罗冰洁 +4 位作者 唐帮备 苏梦月 华锋 刘佳林 陈胜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4,共9页
目的针对商用车驾驶过程车载软件交互容易引发驾驶风险的问题,提出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商用车车载软件人机交互测评的方法。方法招募22名被试对车载软件人机交互进行体验测评实验,借助眼动仪、手指运动追踪系统采集被试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 目的针对商用车驾驶过程车载软件交互容易引发驾驶风险的问题,提出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商用车车载软件人机交互测评的方法。方法招募22名被试对车载软件人机交互进行体验测评实验,借助眼动仪、手指运动追踪系统采集被试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过程的眼动、手指运动等客观数据,应用心理量表采集被试的主观评价值。对客观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主观评价相关的客观行为数据指标,建立基于客观行为数据的商用车车载软件人机交互体验评价回归模型。结果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准确率为0.782。结论通过客观行为数据能够对车载软件人机交互体验进行综合评价,测评结果可为车载软件的交互设计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对商用车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软件人机交互 客观生理数据 主观心理量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政策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协同视角
12
作者 吴佳纯 董克 马廷灿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20,共12页
[目的/意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政策是一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数据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 [目的/意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政策是一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数据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执行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量化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跨境数据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逻辑与实施途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我国跨境数据治理政策执行主体相对单一,第三方机构参与较少;在工具维度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环境型工具内容结构两极分化;在目标维度协调性不足,聚焦数据跨境安全、效率和规范管理,忽视了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研究认为,应当从工具平衡配置、多元主体协同以及优化目标组合角度完善政策体系,以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助力我国数据资源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执行主体 协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基于平阴队列的横断面研究
13
作者 张露艺 于瑞洪 +4 位作者 王琪 张小宇 李响 王仲璇 朱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481-2490,共10页
背景目前关于代谢综合征(MetS)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缺少有关昼夜节律综合征(CircS)与主观认知功能的研究。目的分析CircS和MetS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 背景目前关于代谢综合征(MetS)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缺少有关昼夜节律综合征(CircS)与主观认知功能的研究。目的分析CircS和MetS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平阴队列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平阴队列研究于2023年7月在山东省平阴县启动,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3个乡镇的7个村45~70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MetS使用协调标准定义,CircS包括MetS的成分以及短睡眠时间和抑郁。分别采用主观认知下降自测量表(SCD-Q9)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评估参与者的主、客观认知功能。通过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ircS和MetS与主、客观认知得分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ircS和MetS对主、客观认知得分异常的影响。结果队列基线共调查2187人,获得有效样本2165人。本研究采用基线调查数据,剔除缺失CircS诊断数据及协变量的个体后,最终纳入1939人。参与者MetS和CircS患病率分别为48.2%(934/1939)和31.5%(611/1939)。共有356名(18.4%)和33名(1.7%)参与者单独患有MetS或CircS,578名(29.8%)参与者同时患有CircS和MetS。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仅患MetS的女性SCD-Q9得分降低(β=-0.487,95%CI=-0.875~-0.099),仅患MetS的男性MoCA-B得分升高(β=1.097,95%CI=0.261~1.934),仅患CircS的全人群SCD-Q9得分升高(β=1.643,95%CI=0.765~2.521),仅患CircS的男性MoCA-B得分降低(β=-3.644,95%CI=-6.323~-0.9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患CircS的男性、女性出现SCD-Q9得分异常是健康人群的10.46倍(95%CI=1.87~196.20)和5.11倍(95%CI=1.85~18.03);仅患MetS的男性、女性出现SCD-Q9得分异常是健康人群的0.62倍(95%CI=0.40~0.97)和0.65倍(95%CI=0.47~0.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短睡眠时长与SCD-Q9得分异常有关(OR=1.79,95%CI=1.44~2.22),抑郁状况与SCD-Q9得分异常、MoCA-B得分异常均有关(OR=4.75,95%CI=3.41~6.72;OR=1.48,95%CI=1.06~2.08)。结论CircS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较为严重,无短睡眠和抑郁状况的MetS患者表现出更好的认知功能。CircS可能是预测我国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下降风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主观认知功能 客观认知功能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育因素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基于平阴队列的横断面研究
14
作者 付春迎 于瑞洪 +3 位作者 王琪 李美玲 王晓祎 朱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0-988,995,共10页
背景目前关于生育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缺少有关女性生育因素与主观认知功能的研究。目的探究女性生育因素与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关联,为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平阴队列于2023年7月在... 背景目前关于生育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缺少有关女性生育因素与主观认知功能的研究。目的探究女性生育因素与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关联,为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平阴队列于2023年7月在济南市平阴县3个乡镇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5~70岁的中老年人进行调研,获得有效样本2165例。自行编制一般信息问卷,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女性生育因素等信息。分别采用主观认知下降自测量表(SCD-Q9)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测量研究对象的主、客观认知功能。通过人体测量获得身高、体质量等信息,通过血液检测获得研究对象的载脂蛋白e4(APOE e4)等位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女性生育因素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局部加权回归(Loess)分析女性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期长度与MoCA-B得分的非线性关联。结果本研究基于基线人群,纳入1044例已绝经女性,其中SCD-Q9得分异常率为48.37%(505/1044),MoCA-B得分异常率为67.43%(704/1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3个及以上的女性比生育1个及以下的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风险更低(OR=0.59,95%CI=0.36~0.98);母乳喂养时长<6个月的女性比喂养时长6~12个月的女性主观认知下降风险更高(OR=3.69,95%CI=1.03~13.16)。初潮年龄>18岁(OR=1.91,95%CI=1.09~3.35)、绝经年龄≤45岁(OR=1.61,95%CI=1.00~2.62)、生育期≤30年(OR=1.56,95%CI=1.07~2.29)或>40年(OR=2.22,95%CI=1.05~4.72)均与较差的客观认知功能有关(P<0.05)。经Loess分析,可见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以及生育期长度与MoCA-B得分之间近似呈倒“J”形关系。结论子女数量较多(≥3个)的女性主观认知下降风险更低,较短母乳喂养时长(<6个月)的女性主观认知下降风险更高。初潮年龄>18岁、早绝经(≤45岁)、生育期过长或过短均与较差的客观认知功能有关。应关注女性生育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育因素 认知功能 主观认知功能 客观认知功能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结构-功能语义关联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
15
作者 江曼 杨思洛 魏家泽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2-534,共13页
识别和挖掘新兴技术的深层语义信息,对于精准捕捉技术发展机会和提升新兴技术战略导向性至关重要。本文聚焦技术要素层面,包括技术结构和功能。首先,构建技术结构-功能要素的抽取模型;其次,使用改良的SAO(subject-action-object)分析法... 识别和挖掘新兴技术的深层语义信息,对于精准捕捉技术发展机会和提升新兴技术战略导向性至关重要。本文聚焦技术要素层面,包括技术结构和功能。首先,构建技术结构-功能要素的抽取模型;其次,使用改良的SAO(subject-action-object)分析法提取技术要素内部语义结构;再其次,基于新兴技术的4个属性,构建全面多维指标来评估技术的新兴程度;最后,构建新兴技术结构-功能的多维关联图,以呈现新兴技术要素内语义结构和要素间的语义关联及趋势。通过数字医疗技术领域的实证,识别并解读其新兴技术结构-功能及关联趋势。研究发现,新的技术结构不一定会伴随新的技术功能,但新的技术功能大多数依赖于新的技术结构。本文方法能有效识别新兴技术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内外语义关联,并具备细粒度和多维度展现新兴技术内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识别 技术要素 SAO语义 多维关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专利文本结构信息提取方法
16
作者 吕国燕 戴佳呈 +1 位作者 吕学强 游新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2,共8页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一全新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语义的提取模型,通过词嵌入更好理解专利文本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捕捉长距离的上下文依赖关系,应用多头注意力对关键特征进行更精准的关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SAO提取方法F1值提升了5.15%,验证了高效提取SAO、F和E结构时,模型各部分的正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行为-客体结构 中文专利 技术方法 功能效果 词嵌入 双向长短期记忆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必然性、可行性及需把握的重大问题
17
作者 张淑娟 王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9,共9页
民族团结进步立法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厘清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必然性、可行性、前瞻性是有效立法的前提。加强民族团结不仅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引领,还需要法律保障的积极推进,对内使民族... 民族团结进步立法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厘清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必然性、可行性、前瞻性是有效立法的前提。加强民族团结不仅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引领,还需要法律保障的积极推进,对内使民族团结有法可依,对外则强力巩固中华民族主体性。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可行性在于国家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的根本制度保障、宪法奠定的根本法律依据以及各民族五个“相”涵养的深厚社会土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属于“目的模式的法律规范”,难以规定明确的构成要件,只规定法律所要达成的目的,因此在立法过程中需要对诸多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思考,积极回应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法律保障 中华民族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演化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18
作者 甘晓龙 向爽 +2 位作者 易雁 许沁钥 高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聚焦于121份关于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通过构建“目标—主体—工具”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深入探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目标呈现出明显的... 聚焦于121份关于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通过构建“目标—主体—工具”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深入探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目标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逐步涵盖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经济、生活和治理各维度,但总体焦点仍然明显集中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联合发文趋势日益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协作正在逐步提升,但合作网络的结构依然显得松散与扁平化,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疏远,核心主体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最后,数字乡村建设政策工具的种类与数量均不断完善,但整体结构仍显得不够合理,与既定政策目标的适配程度较低。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政策主体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主体路径的超越
19
作者 谌中和 宣博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1,共10页
从西方近代哲学来看,在关于人自身存在根据的全部思考中,“人的存在何以可能”构成了哲学本体论的重要维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必然内在地涉及人的主体性问题。从主体路径来看,“意识的内在性”构成了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探讨主... 从西方近代哲学来看,在关于人自身存在根据的全部思考中,“人的存在何以可能”构成了哲学本体论的重要维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必然内在地涉及人的主体性问题。从主体路径来看,“意识的内在性”构成了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探讨主体性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路。可以说,这一内在性困境内蕴于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问题的思考范式当中,即使在费尔巴哈谈论感性的、实践的主体时,也面临着主体“活动原则”空场的困境。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要消解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主体性立足点,把“我思”原则遮蔽的主体性真正地揭示出来,首先就要瓦解意识的内在性,并进一步把“存在何以可能”转变为“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这种思考不仅克服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路径囿于意识内在性的局限,也开启了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全新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客二元对立 现实的人 感性活动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藏品的“实”与“真”——作为博物馆学思维活动对象化的博物馆藏品
20
作者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132,共8页
博物馆藏品是取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和人工物,是具体的实物,是博物馆业务要素。“博物馆藏品”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主要术语和博物馆学核心概念,是博物馆学研究者认知和理解博物馆藏品的条件和规定的思维活动的对象化。博物馆藏品物质本体是... 博物馆藏品是取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和人工物,是具体的实物,是博物馆业务要素。“博物馆藏品”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主要术语和博物馆学核心概念,是博物馆学研究者认知和理解博物馆藏品的条件和规定的思维活动的对象化。博物馆藏品物质本体是客观实存,作为思维活动的对象化的博物馆藏品是藏品的自然本性、社会本质、社会关系和人认识藏品的思维活动的集合体,是人所认识的博物馆藏品“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自然物 人工物 主观能动性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