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块面积和形状的土地整治机械旋耕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慧慧 杜宁 +2 位作者 魏宸博 张超 徐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240,259,共10页
为量化不同面积与形状的地块机械耕作效率差异,科学评价土地整治在机械旋耕效率提升方面的潜力,设计一套标准田块,选取69.83 kW东方红LX950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耕作,工作宽幅为200 cm,采用田间实验法对不同面积梯度和形状的地块进行... 为量化不同面积与形状的地块机械耕作效率差异,科学评价土地整治在机械旋耕效率提升方面的潜力,设计一套标准田块,选取69.83 kW东方红LX950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耕作,工作宽幅为200 cm,采用田间实验法对不同面积梯度和形状的地块进行机械旋耕效率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尺度建立地块面积、形状与机械旋耕效率的耦合关系及函数模型,修正后得到区域尺度机械旋耕效率。结果表明:地块形状的规则程度影响机械旋耕效率,形状越规整,机械旋耕效率越高。在相同的面积梯度上,矩形地块机械旋耕效率最高,梯形地块次之,直角三角形地块最低。随着地块面积的增大,机械旋耕效率不断增加,当地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机械旋耕效率趋于稳定。当地块面积超过7 000 m^(2)时,机械旋耕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矩形、梯形地块机械旋耕效率较高,维持在0.25 s/m^(2),其他形状地块机械旋耕效率较低,维持在0.30 s/m^(2)左右。案例区地块单元水平的机械旋耕效率为0.27 s/m^(2)。其中,中低效地块单元数量最少,占比7.10%;高效地块单元数量最多,占比58.24%。案例区西部机械旋耕效率大于东部,主要由于东部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高于西部区域,地块单元面积较小,形状也不尽规则,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区域机械旋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面积大于7 000 m^(2)地块是大型机械化耕作的适宜耕作规模,地块面积与形状规则程度均影响机械旋耕效率,土地整治工程在扩大地块面积的同时也需保证地块形状的规则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旋耕效率 地块面积 地块形状 地块单元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3
2
作者 张科利 蔡永明 +1 位作者 刘宝元 江忠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87-1695,共9页
通过回顾已有的成果 ,分析评价了我国土壤可蚀性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研究中的标准小区定义。运用野外观测资料 ,研究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指标值。结果表明 ,陕北和晋西北一带黄土可蚀性 K值变化于 0 .3... 通过回顾已有的成果 ,分析评价了我国土壤可蚀性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国土壤可蚀性研究中的标准小区定义。运用野外观测资料 ,研究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指标值。结果表明 ,陕北和晋西北一带黄土可蚀性 K值变化于 0 .3~ 0 .7之间 ,并且有以陕西子洲、绥德一带为最大 ,以此为中心 ,向南、向北和向东都减少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侵蚀预报 可蚀性 标准小区 土壤侵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界定与可蚀性因子改进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洪超 谢永生 +3 位作者 赵暄 吴媛媛 丁新辉 戎玉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坡长;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堆积体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办法,并引用相关数据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6大区域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及坡面物质组成均与USLE中规定的标准小区相差较大;为了尽量消除误差,建议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坡度采取众数35°,坡长采取平均值5m;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更名为土石质因子Tr,并将单位体积土石混合体中石砾总表面积Cs,作为石砾因素指标纳入堆积体土石质因子Tr中,与堆积体物质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共同构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函数。验证结果表明,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改进办法是可行的。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的界定及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对提高基于USLE模型的堆积体侵蚀预报精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侵蚀预报 USLE 标准小区 可蚀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小区在土壤可蚀性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瑛娜 刘宝元 +1 位作者 张科利 郑袁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土壤可蚀性反映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是评价土壤侵蚀程度和预报土壤流失量的重要指标。方便可行且可信的土壤可蚀性测定与估算方法在土壤可蚀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型小区对黑土、褐土、黄土、紫色土和红壤5种土壤可蚀性K值... 土壤可蚀性反映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是评价土壤侵蚀程度和预报土壤流失量的重要指标。方便可行且可信的土壤可蚀性测定与估算方法在土壤可蚀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型小区对黑土、褐土、黄土、紫色土和红壤5种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估算,并基于标准小区天然降雨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判断微型小区能否代替标准小区进行土壤可蚀性的估算。结果表明:微型小区估算的土壤可蚀性K值比标准小区估算K值小,但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可以进行校正。黑土、紫色土、褐土和红壤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微型小区计算的K值与标准小区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对微型小区条件下的K值进行修订以达到标准小区的要求;容易产生细沟的黄土不宜采用微型小区进行K值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人工模拟降雨 微型小区 标准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规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乔金友 韩兆桢 +4 位作者 李传磊 陈海涛 衣佳忠 姜岩 张东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收获作业是作物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研究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跟踪试验方法测取定距离条件下不同联合收获机组作业的各类时间消耗项目,进而建立不同... 收获作业是作物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研究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跟踪试验方法测取定距离条件下不同联合收获机组作业的各类时间消耗项目,进而建立不同地块条件下不同收获机组各类时间项目及时间利用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Mat Lab2012a编程计算,绘制出不同收获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长度、面积的变化规律图,从而得出不同收获机组机组适用的地块条件,为不同地块条件的收获作业提供选型依据。通过研究机组作业技术指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指导农业机器型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组 时间利用率 地块条件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机组加种加肥参数与地块长度关系建模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乔金友 万盈贝 +3 位作者 丛昕 郭长友 陈海涛 邵光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55,共13页
加种加肥是播种机组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研究播种机组加种加肥参数与作业单元地块长度间的定量关系,对客观分析加种加肥参数随地块长度变化规律、提高播种机组的时间利用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播种机组实际作业组织需求,提出... 加种加肥是播种机组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研究播种机组加种加肥参数与作业单元地块长度间的定量关系,对客观分析加种加肥参数随地块长度变化规律、提高播种机组的时间利用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播种机组实际作业组织需求,提出加种加肥行程比α_(w)的概念,建立了3种加种加肥方式及有、无α_(w)条件下,播种机组加种加肥点间距离、加种加肥量、加种加肥次数和加种加肥总时间等随作业单元地块长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数据采用Matlab计算,分别确定了4种典型播种机组以单侧加种加肥方式作业时4个加种加肥参数随作业单元地块长度的变化规律;明确了有、无α_(w)条件下播种机组加种参数随地块长度均呈“两段一点”式变化规律;确定了当地块面积为5 hm^(2)时,单侧加种加肥方式作业条件下4种典型播种机组的加种参数不同段与其相同段的分界点及其可作业的地块长度上限点:约翰迪尔7830播种机组的地块长度段分界点为575 m、可作业地块长度上限点为1151 m,维美德171播种机组的分界点为438 m、上限点为1031 m,常发504播种机组的分界点为457 m、上限点为1035 m,黄海254播种机组的分界点为517 m、上限点为1035 m。研究结果完善了农业机组运用的相关理论,为有效提高机组的时间利用率及作业效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播种机组作业规划、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组 作业单元地块长度 加种加肥参数 数学模型 作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GX-100型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改进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3 位作者 韩正晟 李兴凯 高爱民 刘小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96-202,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自行研制的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工作性能,降低和改进一代样机采用梳脱割台所造成的籽粒飞溅损失大,脱粒装置喂料口及其罩壳内部易滞种、堵塞等问题,对4GX-100型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进行改进设计。结合样机传动系统方案,对其... 为进一步提升自行研制的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工作性能,降低和改进一代样机采用梳脱割台所造成的籽粒飞溅损失大,脱粒装置喂料口及其罩壳内部易滞种、堵塞等问题,对4GX-100型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进行改进设计。结合样机传动系统方案,对其双层收获割台、伸缩拨指式锥型脱粒装置进行设计,确定锥型滚筒结构参数(喂入段、脱粒段长度,大、小段面尺寸),对脱粒元件结构参数、数量及周向分布进行计算,获得锥型滚筒转速在406~610 r/min之间,伸缩拨指长度为172.5 mm,其偏心距为40 mm。为降低样机收获作业时的滞种率,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脱粒物料颗粒模型(小麦籽粒、短茎秆),对锥型脱粒装置内脱粒物料的运动迁移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与特征解析,分析研究脱粒物料中小麦籽粒的平均速度、位移随脱输时间的变化规律。改进样机田间作业性能试验表明,当样机喂入量达到0.52 kg/s时,整机总损失率为1.18%,种子破碎率为0.13%,含杂率为0.64%,滞种率为0.02%,生产率可达0.18 hm2/h,仅需短暂空转便可快速清机;整机运行平稳,脱粒装置喂料口及罩壳内部无堵塞现象,伸缩拨指式锥型脱粒装置能够有效抓取、脱输喂入物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作业机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与技术标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育种 小麦 收获机 伸缩拨指式脱粒装置 双层收获割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夹式花生小区单粒精量播种单体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建军 秦家辉 +2 位作者 杨淑华 艾庆贺 马志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针对花生小区播种机播种尺寸差异较大种子时存在适应性差、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勺夹式花生小区单粒精量播种单体。采用先充种后投种的模式,利用夹持空间可调节的勺夹式排种器向双格盘播... 针对花生小区播种机播种尺寸差异较大种子时存在适应性差、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勺夹式花生小区单粒精量播种单体。采用先充种后投种的模式,利用夹持空间可调节的勺夹式排种器向双格盘播种总成内单粒排种,由STM32单片机控制光电传感器、增量式编码器以及步进电机等元件,实现有序充种和投种。根据播种时花生种子的运动轨迹,确定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参数为机具作业速度和投种口离地高度。以提高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降低播种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为目标,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单因素与双因素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机具作业速度、投种口离地高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播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0.9 m/s、投种口离地高度15 cm时的播种效果最佳:粒距合格率为96.20%、重播率为2.97%、破损率为0.50%、漏播率为0.33%,整机通过性和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小区育种试验要求。该研究可为花生小区精量播种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播种 试验 花生 小区育种 勺夹式播种单体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径流小区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左长清 郭乾坤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6期43-47,77,共5页
作为水土流失定量观测常用的技术方法,径流小区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我国也修建了众多径流小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在径流小区建设和观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径流小区规格不统一、选址及布设代表性... 作为水土流失定量观测常用的技术方法,径流小区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我国也修建了众多径流小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在径流小区建设和观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径流小区规格不统一、选址及布设代表性不强、修筑不标准、量水设施无校核率定、数据采集与取样操作不规范、记录整理与小区维护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也降低了研究成果的适应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四条应对措施及建议:完善技术规范,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小区标准,确立比较效应;以需求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编制操作规程,培训观测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小区 标准小区 技术问题 量水设施 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有效的整体性控制--转型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探索 被引量:31
10
作者 汪坚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8,共9页
面对控规运行的环境与对象不断改变的转型背景,控规似乎难以适应城市建设调控需要,控规技术理性不足与《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后控规地位空前提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引发了控规制度改革的需求。就技术体系而言,忽视城市整体调控、偏... 面对控规运行的环境与对象不断改变的转型背景,控规似乎难以适应城市建设调控需要,控规技术理性不足与《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后控规地位空前提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引发了控规制度改革的需求。就技术体系而言,忽视城市整体调控、偏重地块控制的现行控规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备受质疑。本文通过分析控规中整体性控制缺失的问题,探索整体性控制的思路和方法,倡导"宏观:城市整体性控制—中观:编制单元控制—微观:街区控制+地块控制"的分层控制体系,提出"控规纲要+单元控规"分级的控规编制体系改革,具体研究"控规纲要"内容,以期加强城市建设的整体调控,科学指导地块控制,更好地引导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整体性控制 控规纲要 编制单元控制 街区控制 地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简化Allan方差法的IMU误差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思浩 陆明泉 冯振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为了分析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随机误差项系数,采用了Allan方差分析方法,同时,针对大数据量情况,为了减小计算量并保持Allan方差分析的准确性,结合双对数曲线特点,给出了一种简化的Allan方差算法,并使用该算法对一种微机械(MEMS)惯性测... 为了分析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随机误差项系数,采用了Allan方差分析方法,同时,针对大数据量情况,为了减小计算量并保持Allan方差分析的准确性,结合双对数曲线特点,给出了一种简化的Allan方差算法,并使用该算法对一种微机械(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长时间静态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IMU各误差项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N方差 惯性测量单元 误差项系数 双对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利用率与地块条件的匹配模型与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金友 邵光辉 +5 位作者 李荣 陈海涛 王文富 李文华 朱胜杰 刘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共10页
机械化播种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纯作业时间利用率是衡量播种机组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依据农业机组运行机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季节时间利用率概念,确定了播种机组的作业时间构成,建立了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转... 机械化播种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纯作业时间利用率是衡量播种机组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依据农业机组运行机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季节时间利用率概念,确定了播种机组的作业时间构成,建立了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转弯时间、加种肥时间的计算模型和3种加肥方式下的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利用率计算模型,明确各参数随地块面积、地块长度等条件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基础,在机组正常作业状态下,采用定距离多点多设备同步跟踪测的试验方法获取4种典型播种机组各类作业时间数据,并运用3σ原理剔除无效数据;依据所建模型及有效试验数据,采用Matlab 2012b对4种播种机组的纯作业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规律进行模拟仿真,并采用Sigmaplot 12.5软件直观表达试验结果;进而探索了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化的原因,确定了目标时间利用率条件下不同播种机组与其所适宜的作业地块面积和地块长度的定量关系:播种机组纯作业时间利用率大于0.6时,约翰迪尔7830机组适合作业地块面积大于等于6 hm^2、地块长度为1 200~1 400 m;维美德171机组适宜作业地块面积大于等于6 hm^2、地块长度为1 000~1 200 m;常发504机组适合作业的地块面积大于等于1 hm^2、地块长度为500~1 500 m;黄海254机组适合作业的地块面积大于等于0.3 hm^2、地块长度200~1 500 m。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地块条件的播种机组选型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模型 播种机组 纯作业时间利用率 地块条件 加种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地型”校园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曙婷 王越群 周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形式的学校建筑空间构成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国内外学校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大部分学校教学空间以"单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为主要特征,这种空间构成模式难以适应中国全面推进素质... 目的探讨新形式的学校建筑空间构成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国内外学校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大部分学校教学空间以"单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为主要特征,这种空间构成模式难以适应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而国外教育发达地区则多采用"主街连接功能单元"的空间构成模式,在适应新型教学方法、满足师生教学活动需要以及节约建设用地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结论 "主街连接功能单元"的空间构成模式对于中国学校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空间构成模式 主街连接功能单元 容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玉米机械化茬耕整地技术选择与机组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金友 吴广硕 +4 位作者 韩兆桢 李文华 陈海涛 张玉良 刘立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78,96,共9页
文章提出适宜规模化种植条件下3种玉米后茬耕整地工艺方案;选择5种典型玉米后茬耕整地机组,采用定距多点同步跟踪试验方法,测试各机组耕整地季节发生时间项目及其数值;建立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数学模型,分析规模化生产... 文章提出适宜规模化种植条件下3种玉米后茬耕整地工艺方案;选择5种典型玉米后茬耕整地机组,采用定距多点同步跟踪试验方法,测试各机组耕整地季节发生时间项目及其数值;建立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数学模型,分析规模化生产典型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规律。提供玉米茬机械化耕整地工艺方案,明确当地块长度不变时,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面积增加而增加,当地块面积不变时,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长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机组增加幅度不同。研究旨在完善农业机械运用理论,填补规模生产条件下耕整地机组无定量选型依据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整地机组 机械化耕整地工艺 时间利用率 地块条件 机器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单元划示与公共投资经济平衡方案研究
15
作者 杨琳 《技术经济》 2011年第7期77-79,102,共4页
将城市用地开发单元作为明确开发责任主体的最小实施单位,提出单元划示的方法,明确各类项目地块开发的建设主体;将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合理组合成若干开发单元,提出公共投资经济平衡方案,通过优先或同步建设环境、市政等非经营性... 将城市用地开发单元作为明确开发责任主体的最小实施单位,提出单元划示的方法,明确各类项目地块开发的建设主体;将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合理组合成若干开发单元,提出公共投资经济平衡方案,通过优先或同步建设环境、市政等非经营性项目来增加经营性项目的收益,以实现地区开发投融资的总体平衡。最后,提出城市用地单元划示中平衡公共投资经济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单元划示 公共投资 经济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评价及优选 被引量:34
16
作者 吕明针 林承焰 +1 位作者 张宪国 张江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0,88,共8页
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于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及认识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识别方法较多,且适用性存在差异。以珠江口盆地W油田为例,对比了4种不同的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并探索了其适用性。研究认为:修改... 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于定量刻画储层非均质性、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及认识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但其识别方法较多,且适用性存在差异。以珠江口盆地W油田为例,对比了4种不同的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并探索了其适用性。研究认为:修改的地层Lorenz图法和流动分层指标法均基于孔渗比值关系,难以识别致密层;孔喉几何形状法虽能识别致密层,但对质量较好的储层区分作用不明显,而对质量较差的储层划分又过细;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同时考虑了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定性参数和表征流体渗流特征的定量参数,将致密层单独划分为一类流动单元,有效区别于其他油水层,划分结果避免了异常点或过渡类型的影响,能够全面、合理地反映储层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修改的地层Lorenz图 流动分层指标 非均质综合指数 孔喉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两部中国民间故事史的首创精神与学术价值
17
作者 过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4,共4页
20世纪出版两部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和谭达先著《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两部史都是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大发现"时期的学术精品,都从古籍钩沉故事,以故事载于典籍的时期,对作品分期断代。两部史各有... 20世纪出版两部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和谭达先著《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两部史都是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大发现"时期的学术精品,都从古籍钩沉故事,以故事载于典籍的时期,对作品分期断代。两部史各有什么学术特色呢?谭达先以故事为纲,刘守华以古籍为纲。谭达先分13个时期,按时期列出每篇故事原文、注释,介绍搜集者,所引典籍及其作者,分析故事的思想性、艺术性,并对每一篇定一个故事"型",追求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刘守华分6个时期,引每部古籍的故事原文,或梗概,或译为白话文,进行述评,并进行古今、国内和中外故事比较,对道教故事、佛教故事、20世纪采录的口传故事作专题研究。两位资深学者对于对方作精到的评论,显示学术胸怀与眼光,值得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故事大发展 故事为纲 典籍为纲 故事“型” 故事类型 比较研究 母题 情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作物单产调查中的样本块
18
作者 胡桂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8-90,共3页
使用抽样法估计单产的准确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块的质量。样本块的抽选方式、样本块的面积。
关键词 农作物 样本块 抽样法 单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空调箱表冷器变工况分析数字化实现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强林 谷波 曾炜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79,共5页
以空调箱数字化设计选型软件为平台,以表冷器变工况分析为对象,在Visual Basic 6.0编译环境下,分别讨论了Matrix VB组件、MSChart控件和Picture Box控件在曲线图绘制方面的应用,针对变工况分析过程中数据量大、数据范围广、曲线图多的特... 以空调箱数字化设计选型软件为平台,以表冷器变工况分析为对象,在Visual Basic 6.0编译环境下,分别讨论了Matrix VB组件、MSChart控件和Picture Box控件在曲线图绘制方面的应用,针对变工况分析过程中数据量大、数据范围广、曲线图多的特点,分析了3种方式在曲线绘制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选用了Picture Box控件和Line()函数,采用了坐标变换的思想,实现了快速、动态、精确地绘制大量性能曲线。研究结果是对空调箱选型设计软件的完善,对提高空调箱设计开发效率和降低设计成本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箱 PICTURE Box控件 表冷器变工况分析 性能曲线 绘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组段运转特性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20
作者 丁修卓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1年第12期42-46,48,共5页
机组段是水电站运行的基本单元。从运行的需要出发,采用机组段运转特性曲线来指导运行,比用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方便。本文介绍机组段运转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其在水电站运行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水电站 机组段 特性曲线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