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法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秦丽娟 孙三峰 王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法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颅直流电刺激组)和治疗组(补中益气法针刺联...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法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颅直流电刺激组)和治疗组(补中益气法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组),每组30例。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线段等分实验(LBT)评分、Albert划消实验评分,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LBT及Alber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SE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补中益气法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能提高中风后单侧空间忽略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法针刺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中风 单侧空间忽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海英 刘威 +1 位作者 李雪娜 赵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影响。方法42例USN患者接受8周康复训练,疗程前后采用4种USN检查方法、Barthel指数及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8周后各检查法的异常数、Bar-thel指数及NIHSS评...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影响。方法42例USN患者接受8周康复训练,疗程前后采用4种USN检查方法、Barthel指数及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8周后各检查法的异常数、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艳明 付伟 +3 位作者 胡洁 马佳妮 曲斯伟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卒中后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rTMS组患者采用行为学训练方法 (包括视觉扫描训练、躯干旋转训...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卒中后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rTMS组患者采用行为学训练方法 (包括视觉扫描训练、躯干旋转训练、交叉促进训练,15 min/次,2次/d;常规训练30 min/次,2次/d)和rTMS治疗(刺激频率为0.5 Hz、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的90%,治疗15 min/次,2次/d),均为期2周。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行为学训练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直线二等分试验、线段划消试验、画钟试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①治疗后,rTMS组与对照组直线二等分试验评分中位数(M,范围)分别为8.17(0~48.31)、31.75(0~86.96);两组线段划消试验评分M分别为0.005(0~0.333)、1.333(0~5.667);两组画钟试验评分M分别为0(0~1)、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后rTMS组与对照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M分别为36(24~94)、21(6~63),两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分别为45(30~65)、40(1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经颅磁刺激对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治疗有显著作用,卒中后患侧单侧空间忽略的恢复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侧空间忽略症 经颅磁刺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初燕 张锡泉 +1 位作者 陈正威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并调查r TMS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额外的r TMS治疗,治...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并调查r TMS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额外的r TMS治疗,治疗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5%,频率10Hz,刺激点位于患侧右顶叶皮质区域(EEG 10-20标准的P4点),每次治疗10min,2次/d,连续治疗10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行为学表现和静息态f MRI改变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r TMS治疗后试验组USN症状明显改善(线段划销实验,P=0.038);图形删除测试,P=0.034;凯瑟琳-波哥量表,P<0.05);高频r TMS治疗可增强患侧脑区颞上回、额中回、顶上小叶、楔前叶及小脑前叶兴奋性,增强患侧半球的竞争抑制作用。结论:高频r TMS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USN症状,并且可以使功能脑网络发生可塑性改变,平衡左右大脑半球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空间忽略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FMRI ReHo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所致半侧空间忽略对偏瘫康复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何静杰 张通 +1 位作者 张小年 胡雪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2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USN)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USN阳性患者35例,USN阴性患者38例。两组患者均由指定专业康复治疗师统一进行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USN)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USN阳性患者35例,USN阴性患者38例。两组患者均由指定专业康复治疗师统一进行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手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进行详细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两组间的平衡功能、MBI评分、手功能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颅脑损伤所致USN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恢复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半侧空间忽略 康复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雨洁 朱毅 +2 位作者 程洁 郭佳宝 郭海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rTMS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rTMS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随机对照试验,搜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GRADE profiler 3.6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353例受试者。按照治疗组刺激频率分为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和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c TBS)组分别进行分析。共考察3个结局指标:二等分线段试验(LBT)、星形删除试验(SCT)、Albert线段划消试验(A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rTMS治疗的患者,在3项结局指标上均有较好表现,不同刺激频率均显示较好疗效(低频rTMS:SMD=-1.21,95%CI-2.17^-0.25。高频rTMS:SMD=-2.56,95%CI-3.54^-1.58。c TBS:SMD=-2.51,95%CI-3.66^-1.36)。结论 rTMS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重复经颅磁刺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半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静杰 刘丽旭 +6 位作者 公维军 杨宇琦 毕晓辉 崔丽华 杨凌雨 山磊 胡雪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并对治疗组进行为期2周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半侧空间忽略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并对治疗组进行为期2周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半侧空间忽略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半侧空间忽略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半侧空间忽略程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异常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程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空间忽略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芹 陶静 +3 位作者 刘斐雯 宋海燕 梁小凤 陈立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SN组患者额顶网络与左额、颞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升高,与右扣带回、楔前叶、颞中/前回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且与行为学量表分数高度相关。结论: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USN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脑卒中后USN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额顶网络 功能性磁共振 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梁天佳 吴小平 莫明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USN综合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进行上肢康复机器...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USN综合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USN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USN评定均有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USN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USN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上肢康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分析(附5例临床病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静杰 王晓艳 张小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可能机制,分析其康复疗效。方法分析5例合并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且不伴有偏盲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测数据。结果5例患者均合并明显的左侧空间忽略,均为右利手,康复治疗前... 目的研究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可能机制,分析其康复疗效。方法分析5例合并重度半侧空间忽略症且不伴有偏盲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测数据。结果5例患者均合并明显的左侧空间忽略,均为右利手,康复治疗前后的半侧空间忽略检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项半侧空间忽略检测可了解残存视空间注意能力,其中Albent测验检出率最高;康复治疗对半侧空间忽略症有明确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半侧空间忽略症 检测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usher现象的症状学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世文 安晓芳 宋洪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脑中风时Pusher现象的症状发生规律。方法:调查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病灶、运动功能及半侧空间忽略等,将出现Pusher现象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作者提出的整体性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结果:脑中风... 目的:探讨脑中风时Pusher现象的症状发生规律。方法:调查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病灶、运动功能及半侧空间忽略等,将出现Pusher现象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作者提出的整体性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结果:脑中风Pusher现象发生率为23%,其中左侧瘫占62.5%,右侧瘫占37.5%。Pusher现象的责任病灶多与两个以上脑叶受损有关,其中均包括颞叶。Pusher现象有75%在发病1个月内出现。采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二组Rivermead运动指数有显著差异。Pusher现象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发生比率为56.3%。结论:大面积脑损伤时Pusher现象发生率增高,认为其产生原因与大脑整合障碍有关,半侧空间忽略症是否为独立存在的症状尚无定论。右脑损伤时出现Pusher现象机会多,可能与功能定位有关。整体性训练法有助于出现Pusher现象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Pusher症 症状学 整合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范虹 冯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7-1020,1070,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9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9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数字消去试验、线段删除试验、画钟表试验进行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其改善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程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空间忽略患者远空间忽略的表现与评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华珍 恽晓萍 +7 位作者 张慧丽 何泽佳 余杰华 祝剑虹 宋桂芸 李晞 李玫 李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右脑卒中后左侧空间忽略患者的远空间忽略特点和评定。方法2021年1月至10月,北京博爱医院30例右侧脑卒中后左侧空间忽略患者(n=30,患者组)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健康人(n=30,对照组)行近空间和远空间线段划销测验、星星... 目的探讨右脑卒中后左侧空间忽略患者的远空间忽略特点和评定。方法2021年1月至10月,北京博爱医院30例右侧脑卒中后左侧空间忽略患者(n=30,患者组)与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健康人(n=30,对照组)行近空间和远空间线段划销测验、星星划销测验、线段二等分测验。方便抽取对照组25例于第二天同一时间行远空间线段二等分测验。结果对照组近空间和远空间漏划线段数和百分比、漏划星星数均为零;患者组二等分测验偏离中点长度和百分比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4.319,P<0.001);患者组远空间除二等分测验的偏离中点长度显著大于近空间测验外(t=-4.994,P<0.001),其余指标与近空间测试无显著性差异(|Z|<1.638,t=-1.282,P>0.05)。二等分测验重测ICC>0.462(P<0.01)。结论左侧近空间忽略脑卒中患者可同时存在远空间忽略,二等分测验可以用于远空间忽略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空间忽略 远空间忽略 线段划销测验 星星划销测验 线段二等分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镜适应技术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晓霞 宋鲁平 +1 位作者 徐莹 公维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棱镜适应技术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并对治疗组进行每日2次,每周5次,为期2周的棱镜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半侧空间忽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棱镜适应技术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并对治疗组进行每日2次,每周5次,为期2周的棱镜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半侧空间忽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半侧空间忽略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偏侧空间忽略程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棱镜适应技术具有持久的较好的即时效应和后续效应。结论棱镜适应技术是一种主动的适应过程,治疗卒中后偏侧空间忽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空间忽略 脑卒中 棱镜适应技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后综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桦 胡永善 +3 位作者 成巍 顾亚萍 何雯 范嘉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本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确定65例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22例在常规...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本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确定65例右大脑半球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22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予个体化作业治疗为观察组,23例常规康复治疗同时予针刺结合作业治疗为实验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予功能独立性评定(FI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①观察组和实验组治疗后FIM、FMA、MMSE评分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②3组治疗前后FIM、FMA、MMSE评分差值的平均效应不全相同,经过两两比较,实验组FIM、FMA、MMSE评分差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项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刺治疗和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空间忽略 针刺 作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静杰 张小年 胡雪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的发病率及其与损伤部位的关系,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对196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视空间忽略检测。结果半侧空间忽略的发生率为41.33%;顶叶损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颞顶枕交界区、颞叶...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的发病率及其与损伤部位的关系,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对196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视空间忽略检测。结果半侧空间忽略的发生率为41.33%;顶叶损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颞顶枕交界区、颞叶、基底节;Albert测试最敏感,其次为Shenckenberg测验、字母、图形删除试验、图形临摹画图、画钟试验及字体抄写试验。额叶损伤的患者对Albert测试最敏感,颞、顶叶或颞顶枕交界区损伤的患者对Shenckenberg测试最敏感。结论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的发病率较高,应根据颅脑损伤部位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半侧空间忽略 发病率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由丽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108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4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54例,采用无作业疗法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针对性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108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4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54例,采用无作业疗法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二等分线段、数字划销、临摹试验、填表盘测评对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测试的异常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作业组各项测试的异常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针对性作业疗法改善单侧空间忽略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单侧空间忽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叶出血后Pusher综合征的康复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晓霞 何静杰 +1 位作者 林煜凡 王晓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Pu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报道1例女性患者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患者存在中度同侧深感觉障碍,左侧空间忽略和失用。白质病变迅速发展。康复4周后,对侧倾斜量表评分从2.5分降为0.75分;手功能恢复为辅助手。... 目的探讨Pu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报道1例女性患者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患者存在中度同侧深感觉障碍,左侧空间忽略和失用。白质病变迅速发展。康复4周后,对侧倾斜量表评分从2.5分降为0.75分;手功能恢复为辅助手。结论Pusher综合征患者脑白质变性发展较快,身体运动功能恢复较慢,需要更长时间接受全面、早期、规范康复治疗。正确的运动疗法和体感刺激等对于患者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USHER综合征 知觉 姿势控制 平衡 单侧空间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视觉空间忽略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延京 潘钰 +1 位作者 王海玲 何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97-297,共1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视觉空间忽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脑损伤致单侧视觉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二等分线段、数字划销、画钟试验等方...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致单侧视觉空间忽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脑损伤致单侧视觉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二等分线段、数字划销、画钟试验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常规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单侧视觉空间忽略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单侧空间忽略 护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纠正干预对脑卒中后半侧空间忽略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学仕 张利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55-456,共2页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配合纠正干预对脑卒中伴半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伴USN患者3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17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USN早期康复干预纠正。结果...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配合纠正干预对脑卒中伴半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伴USN患者3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17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USN早期康复干预纠正。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SN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配合纠正干预可有效提高USN患者的ADL,改善USN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空间忽略 早期康复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