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inement of austenite grain using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for AISI H13
1
作者 张斌 柳建韬 +1 位作者 张鸿冰 阮雪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4期240-245,共6页
The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optimizing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grain size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ch technology param... The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optimizing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grain size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ch technology parameter on final grain size of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t has been verified that the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final grain size can be determined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with the aid of the uniform desig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intermission time after de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affect the final grain size remarkably. For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the final grain size can be refined notably when de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first stage are set as follows: a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1?025 1?085 ℃; a true strain of above 0.26 and the interpass tim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ge of deformation less than 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REFINEMENT deformation parameter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I马铃薯软式面包的配方及工艺优化
2
作者 李玲玲 廖雅萱 +4 位作者 董浩 任红松 刘易 罗鹏 陈国刚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58-61,67,共5页
基于Design Expert混料设计试验优化马铃薯面包的主料和甜味剂配比,以面团发酵性能和面包感官评价、容重及预测血糖生成指数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马铃薯软式面包最佳配方为马铃薯全粉25 g,高筋粉35 g,谷朊粉40 g,菊粉5 g,麦芽糖醇2.5... 基于Design Expert混料设计试验优化马铃薯面包的主料和甜味剂配比,以面团发酵性能和面包感官评价、容重及预测血糖生成指数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马铃薯软式面包最佳配方为马铃薯全粉25 g,高筋粉35 g,谷朊粉40 g,菊粉5 g,麦芽糖醇2.5 g,赤藓糖醇2.5 g,饮用水40 g,鸡蛋20 g,黄油10 g,酵母粉1.5 g,面包改良剂0.5 g,食盐0.25 g,中种发酵工艺使马铃薯面包的综合评分达到(93.50±0.84)分;马铃薯面包与对照组相比,硬度和弹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测血糖生成指数为49.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GI 马铃薯软式面包 混料设计 中种发酵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ratio变换与PSO-BP神经网络在多目标混料设计药物处方配比优化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一汀 乔宇超 +6 位作者 王旭春 任家辉 崔宇 赵执扬 刘静 赵瑞青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研究Logratio变换、PSO-BP神经网络及改进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Ⅱ)在药物处方配比优化中的应用,为药物混料设计的优化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针对复方甘草微乳混料试验数据,先对数据进行Logratio变换,之后以微乳粒径和有... 目的研究Logratio变换、PSO-BP神经网络及改进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Ⅱ)在药物处方配比优化中的应用,为药物混料设计的优化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针对复方甘草微乳混料试验数据,先对数据进行Logratio变换,之后以微乳粒径和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两个评价指标为输出构建PSO-BP神经网络模型,再以PSO-BP为适应度函数采用NSGA-Ⅱ进行多目标寻优,最后将本文优化方案与原文优化方案进行比较。结果以粒径和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作为输出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7298和R^(2)=0.96334,且与原文使用的Scheffe多项式模型相比拟合效果更好。采用NSGA-Ⅱ优化目标函数所得3、4、6、7、10、11等方案的复方甘草微乳制备效果均优于原文方案,其中3号方案与原文方案相比,微乳粒径减小了3.02 nm,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提高了18.31μg。结论将Logratio变换和PSO-BP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于混料设计所得试验数据的模型构建中,并采用NSGA-Ⅱ获得最佳的药物处方配比,理论是可行且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Logratio变换 PSO-BP神经网络 改进非劣分类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4
作者 宁欣强 彭微 +5 位作者 兰露聆 李华志 唐棠 罗惠波 郑佳 甘元甲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9-279,共11页
为探究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代谢差异性,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多菌种混合发酵液态白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液态白酒发酵液中胞外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均匀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添加量∶毕赤酵母添加量=5.3∶1... 为探究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代谢差异性,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多菌种混合发酵液态白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液态白酒发酵液中胞外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均匀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添加量∶毕赤酵母添加量=5.3∶1、酿酒酵母接种量为0.0065 g/g、干酪乳酪杆菌接种量1.9%、酵母接种时间23.5 h、干酪乳酪杆菌在发酵开始时加入原料中为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最优产酯工艺条件参数组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均匀设计实验所得最优条件组,ZY组)及对照组(只添加酿酒酵母组,JM组)中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共计1261个,在KEGG数据库中共注释到82种代谢化合物,主要包含脂质类30种、核酸类12种,肽类11种,碳水化合物4种等。在HMDB数据库中共注释到1179个代谢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324种,脂质和类脂分子270种,有机杂环化合物156种,有机氧化合物92种。ZY组中天冬氨酸、L-天门冬酰胺、腺嘌呤、脱氧腺苷、鸟嘌呤、鸟嘌呤、L-丝氨酸、牛磺胆酸等与风味相关的关键代谢产物含量相较于JM组有所上升,表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对提高液态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有促进作用。均匀设计实验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为多菌种混合发酵提升液态白酒品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白酒 混菌发酵 毕赤酵母 干酪乳酪杆菌 均匀设计实验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xture与响应面法结合开发BHK-21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基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梁 刘旭平 谭文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78,共9页
采用Mixture与响应面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开发BHK-21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基。在实验室已知配方的6种培养基A-F的基础上,通过Mixture实验筛选出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A∶B∶C∶D∶E∶F=0∶0∶11∶0∶9∶0。利用响应面法针... 采用Mixture与响应面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开发BHK-21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基。在实验室已知配方的6种培养基A-F的基础上,通过Mixture实验筛选出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A∶B∶C∶D∶E∶F=0∶0∶11∶0∶9∶0。利用响应面法针对培养基中的几种关键组分进行浓度优化,确定谷氨酰胺、酪氨酸、牛血清白蛋白和钙离子的最优浓度分别为3 mmol/L、2.5 g/L、0 g/L和0 mmol/L。该无血清悬浮培养基能很好地支持BHK细胞悬浮生长,培养时细胞最大活细胞密度可达140.21×105个/m L,比商业培养基提高了1.95倍。采用Mixture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BHK-21细胞生长的无血清悬浮培养基,为采用BHK-21细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口蹄疫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K-21细胞 无血清悬浮培养基 mixture实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雪茄茄芯烟叶工业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云 郭思达 +6 位作者 张倩颖 胡婉蓉 朱贝贝 蒋忠荣 章征程 胡希 李东亮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探索不同发酵参数对雪茄品质的影响规律,确定不同产区雪茄烟叶适宜采用的工业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温度、初始水分、相对湿度和发酵时间对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德雪1号、德雪3号、德雪... 【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探索不同发酵参数对雪茄品质的影响规律,确定不同产区雪茄烟叶适宜采用的工业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了温度、初始水分、相对湿度和发酵时间对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德雪1号、德雪3号、德雪7号、海南9A、楚雪14)原料品质的影响。以致香成分总含量为衡量指标,通过均匀设计确定了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最优组合发酵参数。【结果】(1)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致香成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植物碱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温度为30℃时,致香成分含量最高(除楚雪14)。(2)随着初始水分的升高,还原糖、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致香成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初始水分为30%~35%,致香成分总含量较高。(3)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植物碱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当相对湿度为80%时,致香成分含量最高。(4)总氮和植物碱含量在发酵过程中逐渐降低,总糖、还原糖和致香成分总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发酵天数为21~28d时,致香成分含量最高。(5)均匀设计表明,德雪1号、德雪3号、德雪7号较适采用低温30℃低湿70%发酵37d,海南9A较适采用低温30℃低湿70%发酵22d,而楚雪14较适采用高温50℃低湿70%发酵21 d。【结论】温度、初始水分、相对湿度和发酵时间对国产雪茄烟叶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德雪系列原料采用低温发酵可在保留其香气丰富度的前提下,减少刺激性和杂气;海南9A原料采用低温发酵可以提升香气丰富度;楚雪14采用高温发酵可以提升成熟度,降低杂气和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雪茄 发酵参数 单因素优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新剂型——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魏方林 魏晓林 +1 位作者 刘迎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6,共8页
以三唑磷为模式农药,研究了一种外观为颗粒状、用水稀释后成微乳液的农药新剂型——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以乳状液的中位径(D50)为因变量,各表面活性剂用量为自变量,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表面活性剂品种;... 以三唑磷为模式农药,研究了一种外观为颗粒状、用水稀释后成微乳液的农药新剂型——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以乳状液的中位径(D50)为因变量,各表面活性剂用量为自变量,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表面活性剂品种;用比例法与对分法优化各表面活性剂用量;采用旋转挤压造粒法造粒。将筛选获得的农乳500与农乳602号用于配制15%三唑磷微乳粒剂,其乳状液外观为淡蓝色透明状,分散相颗粒迁移速度为0,且不同水质(水硬度:0~3 420 mg/L,水温:10~50℃)下乳液稳定性均合格;乳状液D50为54.2 nm,粒径分布范围为15.7~122 nm,粒径增大速率为0.01%/min;乳状液在相对离心力10 730×g下离心5 min未发生相分离。结果表明:该三唑磷微乳粒剂的乳状液为微乳液,微乳粒剂可以成功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微乳剂 微乳粒剂 混料均匀试验设计 三唑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中参数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1
8
作者 周宇 钱炜祺 +1 位作者 邓有奇 马明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Menter的k-ω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在流体力学计算中有良好表现。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k-ωSST模型中八个参数在小攻角亚声速、跨声速和大攻角三种典型的翼型绕流流场计算中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附着流中参数a1是对流场... Menter的k-ω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在流体力学计算中有良好表现。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k-ωSST模型中八个参数在小攻角亚声速、跨声速和大攻角三种典型的翼型绕流流场计算中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附着流中参数a1是对流场的影响最大的参数;而在分离流中,参数a1对流场的影响与湍流产生与耗散等项的作用相当,模型中的四个参数:σω2、β2、β*和a1的取值都会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 翼型 均匀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均匀设计法研究二陈汤的配伍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超云 赵清超 +1 位作者 黄显章 席先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二陈汤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对二陈汤方中组成药味及药量进行加减拆方,并选择止咳、化痰两个药理指标,对所得11个处方分别进行药理实验,采用关联度分析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处方组成进行... 目的:研究二陈汤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对二陈汤方中组成药味及药量进行加减拆方,并选择止咳、化痰两个药理指标,对所得11个处方分别进行药理实验,采用关联度分析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处方组成进行处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二陈汤的配伍机制;结果:证明了方中以半夏为君、以陈皮为臣、佐以茯苓、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与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结论:本研究为探讨复方总要的配伍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混料均匀设计 配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条件下的混料设计在油品配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志强 王向中 +1 位作者 王毓民 徐慧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5,148,共4页
介绍了有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和无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的算法, 并运用基于均匀设计条件下推导出的混料设计表进行了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无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油品配方设计要求。该算法简单易行, 易于推广, 尽管精确度... 介绍了有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和无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的算法, 并运用基于均匀设计条件下推导出的混料设计表进行了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无约束条件的混料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油品配方设计要求。该算法简单易行, 易于推广, 尽管精确度稍差, 但从评价油品配方的角度来衡量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均匀设计 推导 约束条件 算法 推广 衡量 配方设计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用于研究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菊 刘树深 +1 位作者 高音旋 张亚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实验设计在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7种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硝基苯、邻氯硝基苯、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甲苯的-lgEC50值(EC50的... 实验设计在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7种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硝基苯、邻氯硝基苯、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甲苯的-lgEC50值(EC50的单位为mol/L)分别为2.66,3.22,3.30,3.29,2.94,4.22和3.39;引入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在单个硝基苯衍生物剂量-效应关系基础上构建不同效应浓度下的10个混合物,同样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其对Q67的毒性,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原理建立了混合物毒性的评估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等效应浓度比法相比,均匀实验设计构建的混合物浓度配比,具有三维浓度分布特征,可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各种可能的混合物类型,更加接近于实际环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硝基苯 联合毒性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生长对水肥和IBA的响应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昂 李莲芳 +3 位作者 段安安 于国栋 苏柠 郭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2,共6页
对施有机肥、水分控制和IBA叶面喷施3因素采用U12(6×3×2)混合均匀试验设计,并置于裂区的温棚和松针覆盖下同时实施,苗龄210天时测定地径和苗高。结果表明,3个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温棚设施下的云南松苗木平均地径和苗高(1.36 mm... 对施有机肥、水分控制和IBA叶面喷施3因素采用U12(6×3×2)混合均匀试验设计,并置于裂区的温棚和松针覆盖下同时实施,苗龄210天时测定地径和苗高。结果表明,3个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温棚设施下的云南松苗木平均地径和苗高(1.36 mm和6.99 cm)极显著地大于松针覆盖的云南松苗木平均地径和苗高(1.17mm和5.95 cm)。施肥是影响温棚与松针覆盖小环境云南松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关键因子,其优水平组合温棚设施下为施肥4.0 kg·m-2,每2天浇水1次,不喷施IBA溶液的组合,松针覆盖下则为施肥5.0 kg·m-2,每2天浇水1次,叶面喷施0.2 g·L-1的IBA溶液的组合,平均苗高分别为9.34 cm和7.50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和水分控制分别对温棚云南松苗木的苗高生长表现出显著和极显著的影响(0.01<P施肥=0.039<0.05,P水分=0.005<0.01),IBA叶面喷施对松针覆盖的云南松苗木地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8<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均匀试验设计 施肥 水分控制 IBA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设计在花椒配肥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国桢 孙丙寅 +3 位作者 黄占斌 钱栓提 郝乾坤 弓有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混料设计中的单形重心设计在花椒氮、磷、钾配肥上的应用,测定了花椒的产量及其构成,配置了各因子的产量回归方程,并应用降维分析,绘制了2因素产量图。结果表明,当钾素的比例为0.00~0.29时,花椒产量递增,当钾素...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混料设计中的单形重心设计在花椒氮、磷、钾配肥上的应用,测定了花椒的产量及其构成,配置了各因子的产量回归方程,并应用降维分析,绘制了2因素产量图。结果表明,当钾素的比例为0.00~0.29时,花椒产量递增,当钾素的比例为0.29~1.00时,花椒产量递减;当磷素的比例为0.00~0.31时,花椒产量递增;当磷素的比例为0.31~1.00时,花椒产量递减;当氮素的比例为0.00~0.40时,花椒产量递增,当氮素的比例为0.40~1.00时,花椒产量递减。降维分析结果表明,花椒的最佳肥料配比为mN∶mP∶mK=(0.398~0.413)∶(0.298~0.313)∶(0.286~0.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混料设计 单形重心设计 降维分析 肥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和UDE试验设计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宝寿 邓益民 +2 位作者 陈哲 王利柱 刘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29,共4页
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UDE)方法,应用Moldflow对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分析处理,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并分析比较了Taguchi试验设计和UDE方法应用于注塑工艺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Faguchi试验设计和UDE均能满足注塑工... 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UDE)方法,应用Moldflow对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分析处理,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并分析比较了Taguchi试验设计和UDE方法应用于注塑工艺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Faguchi试验设计和UDE均能满足注塑工艺优化的要求,但对多因素多水平试验,UDE方法试验次数较少,效率较高,优化结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uchi试验设计 均匀试验设计 注塑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均匀设计法在灯盏花素骨架片处方配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清飞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采用有约束混料均匀设计方法优化灯盏花素骨架缓释片中填充剂乳糖及阻滞剂HPMCSH4000与Carbopol 71 G的处方配比。方法:分别以单一因变量与综合因变量为指标,对不同处方进行评价,建立回归方程,求出综合最优解,从而筛选出最优处方... 目的:采用有约束混料均匀设计方法优化灯盏花素骨架缓释片中填充剂乳糖及阻滞剂HPMCSH4000与Carbopol 71 G的处方配比。方法:分别以单一因变量与综合因变量为指标,对不同处方进行评价,建立回归方程,求出综合最优解,从而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两种方法筛选出的最佳配比较一致,所制得的片剂具有理想释药性能。结论:混料均匀设计较传统的均匀设计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分布更为均匀的特点,适用于辅料用量固定的处方配比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混料均匀设计 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表面的络合改性及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忠林 罗筑 +2 位作者 娄金分 向坤 洪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0,共5页
利用合适的溶剂配制成的氯化钙溶液浸渍活化芳纶纤维表面。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了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及处理时间对芳纶纤维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钙甲醇溶液浸渍芳纶纤维,再用甲醇清洗芳纶纤维是降... 利用合适的溶剂配制成的氯化钙溶液浸渍活化芳纶纤维表面。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研究了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及处理时间对芳纶纤维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钙甲醇溶液浸渍芳纶纤维,再用甲醇清洗芳纶纤维是降低纤维表面结晶度和提高表面粗糙度的最佳方法,溶液中氯化钙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获得最大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处理时间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对这2种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作用 芳纶纤维 天然橡胶 均匀设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可靠性容差设计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翟国富 胡泊 +1 位作者 张宾瑞 王淑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0,153,共7页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而恒流驱动电源中元器件的参数值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造成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正交试验、均匀试... 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而恒流驱动电源中元器件的参数值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会造成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正交试验、均匀试验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手段引入到可靠性容差设计的过程中。然后,采用Orcad/Pspice软件实现LED路灯恒流驱动电源的电路仿真,并对驱动电源进行了可靠性容差设计,从而保证了开关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种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小容差设计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恒流驱动电源 可靠性容差设计 正交试验 均匀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回填材料的室内制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明 张虎元 +1 位作者 贾灵艳 崔素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8-643,共6页
对缓冲回填材料的拌样、湿化、养护与压制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缓冲回填材料小尺度人工制样工艺(即采用分步搅拌法将石英砂均匀掺入膨润土,搅拌结束后,采用喷雾法湿化材料至目标含水率)及4种压(击)实方法(恒定击实能动力击实法、... 对缓冲回填材料的拌样、湿化、养护与压制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缓冲回填材料小尺度人工制样工艺(即采用分步搅拌法将石英砂均匀掺入膨润土,搅拌结束后,采用喷雾法湿化材料至目标含水率)及4种压(击)实方法(恒定击实能动力击实法、变击实能动力击实法、恒定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和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对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压制的试样进行检验后发现,试样中部的干密度略高于试样的干密度平均值.利用三变量正交试验设计对缓冲回填材料的岩土性质进行研究后认为,变压实能静力压实法可同时满足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回填材料 膨润土-砂 制样方法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及边缘变换技术的蒙特卡洛随机潮流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徐青山 黄煜 +1 位作者 刘建坤 卫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30,共8页
提出一种计及输入变量相关性的改进蒙特卡洛随机潮流方法。该方法针对系统输入变量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建立其混合高斯模型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蒙特卡洛仿真基础上,引入均匀设计抽样技术提高采样效率,并通过边缘变换和Chol... 提出一种计及输入变量相关性的改进蒙特卡洛随机潮流方法。该方法针对系统输入变量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建立其混合高斯模型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蒙特卡洛仿真基础上,引入均匀设计抽样技术提高采样效率,并通过边缘变换和Cholesky分解产生具有相关性的输入变量样本。采用多重线性化手段在加快计算速度的同时减小潮流方程线性化引起的截断误差。对IEEE 30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测试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潮流 混合高斯模型 相关性 均匀设计抽样 多重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解锰渣激发制备矿渣基胶凝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毅 周旻 +3 位作者 万沙 黄福才 侯浩波 徐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文章以电解金属锰渣(EMR)作为矿粉(GGBFS)的硫酸盐激发剂,并利用水泥熟料和生石灰作为碱性激发剂,制备了一种复合矿渣基胶凝材料。引入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以电解锰渣粉、熟料粉、石灰作为变量,固定矿粉百分比,以该材料体系的3、7、28 d... 文章以电解金属锰渣(EMR)作为矿粉(GGBFS)的硫酸盐激发剂,并利用水泥熟料和生石灰作为碱性激发剂,制备了一种复合矿渣基胶凝材料。引入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以电解锰渣粉、熟料粉、石灰作为变量,固定矿粉百分比,以该材料体系的3、7、28 d的抗压强度作为响应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对不同龄期的回归模型进行残差分析以及各项参数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参数可靠。通过对模型等值线图分析,各材料不同掺量与强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硫酸盐 混料设计 矿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