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验表征与关系特征联合推理的潜艇防御鱼雷智能决策方法
1
作者 杨静 陈丽 +1 位作者 吴金平 陆铭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5-1293,共9页
针对现有战术决策方法人工依赖程度较高、难以有效应对水下不确定决策环境的现状,本文围绕潜艇防御来袭鱼雷的智能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被动声呐工作方式对鱼雷距离探测缺失问题,构建了基于经验表征的缺失信息表征与预测方法;同时,... 针对现有战术决策方法人工依赖程度较高、难以有效应对水下不确定决策环境的现状,本文围绕潜艇防御来袭鱼雷的智能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被动声呐工作方式对鱼雷距离探测缺失问题,构建了基于经验表征的缺失信息表征与预测方法;同时,提出通过挖掘对抗系统混合属性的关系,将其提取为多变量时序分类问题,构建能够对抗不确定信息的综合策略选择方法;结合经验信息表征与关系特征挖掘,形成综合经验趋势与关系特征的联合推理智能防御决策框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关键信息缺失条件下决策精度达到了94%,远高于其他策略选择方法.与人在回路线上推演相比,该框架在无人为干预条件下,策略选择时间相比于人类指挥员平均快27~36 s,且防御成功率相比于人在回路提高了8%~16%,可以有效缓解水下关键缺失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广至水下战术决策的各类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防御 关键信息缺失 经验信息表征 混合属性挖掘 智能联合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DAF和SysML的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描述方法
2
作者 何小二 魏征 +1 位作者 夏凯 张文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随着UUV等水下无人装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作战领域逐渐深入,探索潜艇与UUV协同的作战概念对于牵引水下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和Sys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随着UUV等水下无人装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作战领域逐渐深入,探索潜艇与UUV协同的作战概念对于牵引水下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和Sys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立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描述方法,对潜艇与UUV协同反舰的作战概念进行了顶层、规范化的描述,可为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V 协同 作战概念 DODAF SYS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水下抗爆防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振华 朱锡 +2 位作者 黄玉盈 王乘 刘润泉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在文献[1]朱锡等人关于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模型抗爆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各层防护结构在舷侧遭受水中兵器接触爆炸时的破坏模式,从能量的角度计算了各个防护层的吸能率。提出能量流的概念,揭示了水面舰艇... 在文献[1]朱锡等人关于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结构模型抗爆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各层防护结构在舷侧遭受水中兵器接触爆炸时的破坏模式,从能量的角度计算了各个防护层的吸能率。提出能量流的概念,揭示了水面舰艇舷侧防雷舱的防护机理,从而为防雷舱的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水面舰艇 水下爆炸 防雷舱 防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林杰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陈鹏宇 田万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9-726,共8页
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近自由面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根据实验模型的破坏结果和压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水下爆炸产物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水下爆炸产物的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防雷舱舷侧空舱... 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近自由面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根据实验模型的破坏结果和压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水下爆炸产物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水下爆炸产物的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载荷可分为冲击波载荷、准静态压力载荷和负压载荷3种,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破坏主要由冲击波载荷和准静态压力载荷造成,并且准静态压力载荷的比冲量是冲击波载荷的数倍,而负压载荷对防雷舱舷侧空舱破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舷侧空舱 防护结构 载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林杰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陈鹏宇 阚于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在水下爆炸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约3倍时间范围内,利用LS_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气泡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对仿真结果...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在水下爆炸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约3倍时间范围内,利用LS_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气泡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对仿真结果及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水下爆炸气泡膨胀或收缩,爆炸产物气体从外板破口处流入或流出舷侧空舱,外板也相应地向里凹陷或向外凸出运动;舷侧空舱内部空间被外板花瓣隔成两个区域,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在花瓣前面和花瓣背面具有不同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评估舷侧空舱外板的最大破坏程度时,可将计算时间取为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水下爆炸 防护结构 载荷特性 气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攻防对抗体系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伟 杨萌 龚俊斌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9,共9页
为顺应现代海战的演进趋势,水下攻防对抗正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综合了水下预警、侦察、探测、攻防等一系列行动。虽然单一领域的武器装备发展迅速,但水下攻防仍存在对抗体系的能力建设、作战样式、未来发展重点不甚清晰等问题。本文梳... 为顺应现代海战的演进趋势,水下攻防对抗正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综合了水下预警、侦察、探测、攻防等一系列行动。虽然单一领域的武器装备发展迅速,但水下攻防仍存在对抗体系的能力建设、作战样式、未来发展重点不甚清晰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军事强国水下对抗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基础,分析研判了未来水下攻防对抗体系的功能组成和典型作战样式,重点阐述了水下攻防对抗体系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提出了加强综合感知和导航、发展联合指挥控制、注重军民融合式发展等水下攻防体系与装备的建设举措。相关研究可为我国未来水下攻防对抗的顶层设计和装备论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攻防 对抗体系 协同作战 无人系统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水下防护结构舷侧空舱内部结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林杰 朱锡 +1 位作者 侯海量 陈鹏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利用LS_DYNA软件,对3种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下的破坏情况以及爆轰产物在舷侧空舱内的膨胀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舷侧空舱内部结构形式对爆轰产物在舷侧空舱内的膨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舷侧... 利用LS_DYNA软件,对3种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下的破坏情况以及爆轰产物在舷侧空舱内的膨胀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舷侧空舱内部结构形式对爆轰产物在舷侧空舱内的膨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舷侧空舱内,设置开孔竖隔板结构比设置无孔竖隔板结构更利于泄爆降压;设置"开孔竖隔板+平台"结构不仅利于泄爆降压,而且具有足够的静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防护结构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发展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夏佩伦 李本昌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共4页
对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潜艇防御作战的特点和对手情况出发,研究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担负的作战使命,提出了受迫式和主动式使用自航式声诱饵的概念,分析了各种反潜兵力、反潜兵器和海底反潜网所具有的反水声... 对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潜艇防御作战的特点和对手情况出发,研究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担负的作战使命,提出了受迫式和主动式使用自航式声诱饵的概念,分析了各种反潜兵力、反潜兵器和海底反潜网所具有的反水声对抗能力,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应具备的功能。指出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应具备声学、运动和尺度三维的诱骗能力,此外,潜用自航式声诱饵还应具备固定弹道射击控制模式、实时规划弹道射击控制模式等战术使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防御 声诱饵 水声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载荷下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谭海涛 王善 徐定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1-494,588,共5页
为研究舰船结构在遭受导弹等武器攻击下的抗爆能力,取导弹战斗部装药密度、舷侧防护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和极限强度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对较小数量的样本进行拟合的方法,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初始值,利用ANSYS/LS-... 为研究舰船结构在遭受导弹等武器攻击下的抗爆能力,取导弹战斗部装药密度、舷侧防护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和极限强度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对较小数量的样本进行拟合的方法,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初始值,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舷侧防护结构各层板的最大等效应力值;验证各层板最大应力值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检验得到了各层板应力分布函数,考虑战斗部爆炸点与舷侧防护结构板架加强筋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强度极限准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得到其破坏概率.该方法所用样本数量少,充分利用了样本信息,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载荷 防护结构 加筋板 破坏概率 舷侧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的编队水下多目标防御火力分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治河 宋保维 唐剑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547-4549,4554,共4页
结合舰艇编队对鱼雷防御作战的特点,建立了舰艇编队水下多目标防御火力优化分配模型。为了获得全局最优解,将遗传算法(GA)用于水下多目标防御火力分配优化研究中,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和步骤。经过实例分析与计算机MATLAB... 结合舰艇编队对鱼雷防御作战的特点,建立了舰艇编队水下多目标防御火力优化分配模型。为了获得全局最优解,将遗传算法(GA)用于水下多目标防御火力分配优化研究中,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和步骤。经过实例分析与计算机MATLAB仿真实现,得出编队抗击水下多目标的最优策略,取得了良好的目标分配效果,可为舰艇编队对水下多目标防御作战指挥自动化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编队 遗传算法 水下多目标防御 火力分配 鱼雷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负泊松比超材料防护结构抗爆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德庆 吴秉鸿 张相闻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33,共12页
采用数值方法对星型宏观负泊松比效应夹芯结构的抗冲击响应过程以及抗水下爆炸过程中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星型负泊松比结构胞元壁厚、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爆炸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或超高... 采用数值方法对星型宏观负泊松比效应夹芯结构的抗冲击响应过程以及抗水下爆炸过程中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星型负泊松比结构胞元壁厚、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爆炸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或超高速弹体侵彻问题,单纯依靠结构性的被动防御无法应对;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防护结构相较常规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水下抗爆性能;等质量条件下,泊松比的变化对抗爆性能影响明显,层数3 层、泊松比为-1.63 的星型夹芯结构的抗爆性能相对更优;等壁厚条件下,其水下抗爆性能随蜂窝胞元层数减小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多孔夹芯结构 舷侧防护 侵彻 水下爆炸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效应防护结构抗爆抗冲击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德庆 张相闻 吴秉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9-387,共9页
研究了宏观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结构胞元壁厚、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抗爆等防护性能的影响.模拟弹体在空气中对宏观负泊松比蜂窝夹芯舰船防护结构的侵入和穿透过程,以及蜂窝夹芯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 研究了宏观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结构胞元壁厚、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等参数对弹体侵彻及水下抗爆等防护性能的影响.模拟弹体在空气中对宏观负泊松比蜂窝夹芯舰船防护结构的侵入和穿透过程,以及蜂窝夹芯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计算结果表明:单纯依靠结构性的被动防御无法应对高速或超高速弹体的侵彻问题;负泊松比效应蜂窝夹芯防护结构较传统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水下抗爆性能,且其水下抗爆性能随蜂窝胞元层数和胞元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效应 蜂窝夹芯结构 舷侧防护 数值模拟 侵彻 水下爆炸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鱼雷防御问题评述(三) 鱼雷防御系统中软杀伤器材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敬军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当水面舰艇遭受鱼雷攻击时,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要执行:尽可能快速有效地利用所有可用的措施和设备去避免此致命打击。在对抗鱼雷攻击的软硬杀伤两种手段中,软杀伤器材最早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目前仍然是大多数鱼雷防御系统的主要对抗... 当水面舰艇遭受鱼雷攻击时,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要执行:尽可能快速有效地利用所有可用的措施和设备去避免此致命打击。在对抗鱼雷攻击的软硬杀伤两种手段中,软杀伤器材最早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目前仍然是大多数鱼雷防御系统的主要对抗手段。随着鱼雷技术的快速发展,软杀伤器材防御鱼雷攻击的有效性在相对降低,需要研制更加有效的硬杀伤手段。由于研制一种新型有效的硬杀伤器材非常困难,各国海军依然会对软杀伤对抗器材持续改进来提高其有效对抗鱼雷攻击的能力。文章讨论了软杀伤器材的分类、实现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软杀伤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防御 软杀伤 水声对抗 干扰器 声诱饵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近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光测设备防护平台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安龙 高浩鹏 张姝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48-151,共4页
以水下爆炸试验光学测量为研究背景,在水下近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光学设备防护平台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理论经验计算与计算机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防护平台结构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并校核。结果表明平台结构的运动响应满足光测设... 以水下爆炸试验光学测量为研究背景,在水下近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光学设备防护平台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理论经验计算与计算机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防护平台结构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并校核。结果表明平台结构的运动响应满足光测设备和试验需求,验证了防护平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防护平台结构背爆面的密封位置可向中部偏移以提高平台结构遭遇冲击波作用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光测 防护平台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夹芯式防雷舱抗爆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海量 王克 +2 位作者 柴崧淋 李典 赵著杰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0-1561,共12页
为进一步提高防雷舱的水下防护能力,将夹芯结构应用于防雷舱。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防雷舱主要舱壁板典型时刻载荷承载特性及各部分结构吸能特性两方面对夹芯式防雷舱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下的防护效能与机理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提高防雷舱的水下防护能力,将夹芯结构应用于防雷舱。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防雷舱主要舱壁板典型时刻载荷承载特性及各部分结构吸能特性两方面对夹芯式防雷舱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下的防护效能与机理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柔性大变形式防雷舱中的平台结构,夹芯式防雷舱中的芯材结构对其前舱壁的支撑作用、对所传递载荷的缓冲能力及吸能效果都有明显的增强,可有效提高防雷舱的防护能力;泡沫铝置于弧形板间并不能充分发挥泡沫铝材料的变形吸能特性,弧形板置于液舱中将导致液舱水中的能量汇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防雷舱 夹芯结构 毁伤特性 防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特种防御作战中港口防御探测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万海 滕俊 王作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对水下特种防御作战的概念进行描述。重点分析港口水下防御的特点及难点,并对港口水下防御系统的战术应用进行研究,最后设计利用无人潜航器装备旁视声呐实现对港口水下防御探测。为发展符合水下特种防御作战要求的警戒装备,构建水下探... 对水下特种防御作战的概念进行描述。重点分析港口水下防御的特点及难点,并对港口水下防御系统的战术应用进行研究,最后设计利用无人潜航器装备旁视声呐实现对港口水下防御探测。为发展符合水下特种防御作战要求的警戒装备,构建水下探测系统全面实现水下特种作战防御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防御 蛙人 无人潜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鱼雷防御问题评述(五) 国外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纵览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敬军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6期528-533,共6页
装备有先进鱼雷的现代潜艇的增加已经使全世界的海军更加努力寻求保护水面舰艇免遭鱼雷攻击的方法。文章对国外在鱼雷防御方面的努力做了回顾。当前大部分反鱼雷防御系统多是软杀伤系统,但软杀伤只能对抗一些类型的鱼雷,因此,人们在对... 装备有先进鱼雷的现代潜艇的增加已经使全世界的海军更加努力寻求保护水面舰艇免遭鱼雷攻击的方法。文章对国外在鱼雷防御方面的努力做了回顾。当前大部分反鱼雷防御系统多是软杀伤系统,但软杀伤只能对抗一些类型的鱼雷,因此,人们在对软杀伤器材持续改进的同时,正更多地关注能够消除所有威胁的硬杀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舰艇 鱼雷报警 水声对抗系统 软杀伤器材 硬杀伤系统 鱼雷防御系统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舱段动态响应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卫东 孙逸 于诗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9-502,共4页
该文利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计算了舰船一个舱段的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给出了各层防护板的应力、应变、速度和位移等动态参数的时间历程,讨论水下接... 该文利用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应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计算了舰船一个舱段的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给出了各层防护板的应力、应变、速度和位移等动态参数的时间历程,讨论水下接触爆炸载荷对舷侧防护结构的破坏效应及影响。验证了加筋板对结构的加固作用。该文的研究工作对舰船舷侧的安全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舰船 舷侧防护结构 动态响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循环神经网络的水下防御态势预测方法
19
作者 杨静 陆铭华 +2 位作者 马洁琼 吴金平 刘星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8,共10页
时间序列在军事战术对抗等领域应用广泛,通过战场观测到的时间序列态势信息预测对抗目标的趋势是制定决策方案的重要前提。以潜艇防御声自导鱼雷攻击为背景,针对环境不明、目标不明、解算要素不明等导致水下态势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 时间序列在军事战术对抗等领域应用广泛,通过战场观测到的时间序列态势信息预测对抗目标的趋势是制定决策方案的重要前提。以潜艇防御声自导鱼雷攻击为背景,针对环境不明、目标不明、解算要素不明等导致水下态势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交替不完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融合单变量自回归横向趋势与外部趋势,对观测变量进行趋势预测。针对多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复杂关系的特点,将纵向多变量间关系特征提取与横向趋势预测相结合,采用插补数据集训练与趋势输出预测的方式实现纵向预测。最后,使用加权分配器对横向趋势预测和纵向预测结果进行融合,提高模型对不完全时序态势的学习能力,实现对未来态势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所提方法在缺失30%和60%数据、3种不同预测时间窗口长度条件下,在仿真数据集和电力公测数据集上的平均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达到了最优或次优结果,能够实现态势评估,为充分利用并融合多特征态势数据进行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循环神经网络 缺失数据 水下防御 注意力机制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及防护方法探讨
20
作者 吴雨强 张可玉 潘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0,共3页
潜艇在海战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鱼雷、水雷、导弹以及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的打击,因此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同时提高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能力也是提升潜艇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潜艇抗爆的研究现状及采用的常用... 潜艇在海战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鱼雷、水雷、导弹以及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的打击,因此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同时提高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能力也是提升潜艇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潜艇抗爆的研究现状及采用的常用抗爆方法,提出了3种最新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研究成果,为潜艇抗爆炸冲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冲击波 潜艇防护 复合壳体 抗冲击瓦 气泡帷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