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UFLS响应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耀东 刘军福 +5 位作者 刘磐龙 雍少华 陈金 刘财华 周霞 刘懿诗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2-1359,共8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在受到大功率缺额扰动后,电网会出现频率骤降,而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控制是防止频率失稳的有效手段。首先,基于含UFLS的改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Model,SFR),研究了新型电力... 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在受到大功率缺额扰动后,电网会出现频率骤降,而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控制是防止频率失稳的有效手段。首先,基于含UFLS的改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Model,SFR),研究了新型电力系统受到大功率扰动下的频率特征,基于经典频率响应模型建立改进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考虑火电、风电联合调频控制策略,并引入UFLS频率控制;然后,根据所建立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参数进行整定,并建立多资源参与调频下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频率特征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UFLS控制策略参与调频的可行性及UFLS控制参数对频率调制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并网 频率响应模型 低频减载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扰动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概率指标初探
2
作者 李卫东 王祥旭 +1 位作者 于瀚林 葛延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19,共8页
系统运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强,导致现有的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确定性指标已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表征频率安全程度。为此,以频率最低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概率指标。通过对系统受扰后频率动态变化的初始条件,包括扰动所引起的有功功... 系统运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强,导致现有的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确定性指标已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表征频率安全程度。为此,以频率最低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概率指标。通过对系统受扰后频率动态变化的初始条件,包括扰动所引起的有功功率缺额、扰动初始频差与系统频率响应能力等的概率分布特性及其对频率动态特性影响的分析,揭示了频率动态过程的概率分布形态。基于分析结果,遵循频率安全指标设计原则,依据低频减载损失和受扰后频率与低频减载阈值的距离,设计了两种频率安全概率指标,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及流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做的频率动态过程概率特性剖析的正确性,所设计的指标可以较为全面而准确地表征系统频率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频率安全 频率动态过程 概率分布 概率指标 低频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就地-集中联合减载策略
3
作者 徐昂 魏繁荣 琚兴宝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5-1647,共13页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 低频减载是应对舰船电力系统战损下频率跌落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与陆地电网相似的就地减载策略。但与陆地电网不同的是,舰船电网的负荷优先级会随着战斗、机动等工况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就地减载难以对工况变化进行适配。更为灵活的集中式减载是一个潜在解决方案,但其对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很高要求。由于战损下部分信道可能失效,以及存在不确定而又不可忽视的通信/执行延时等因素,集中式减载可能出现部分负荷切除失败或延迟,导致电网垮塌。为结合就地和集中二者优势,该文提出采用就地-集中联合模式、具有多工况适应性的战损舰船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首先,定义了舰船在不同工况下的负荷优先级;然后,对存在部分通信失效、通信/执行时延情况的远程减载负荷响应过程进行建模,以量化分析集中式减载命令的执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集中式和就地式减载联合模式下的舰船电力系统时-频域动态分析模型,以预测不同减载组合下的频率演化曲线,从而寻找最优的就地-集中减载组合方案;最后,以典型舰船电力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策略的多工况适应性、信道受损/不确定性延时下的可靠性,以及相对于当前减载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战损 就地-集中联合减载 多工况适应性 时频域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
4
作者 陈汹 刘东洋 +2 位作者 李祝昆 曹永吉 陆心彤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7,共9页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低频减载策略并未充分考虑负荷惯量的作用,在出现大功率缺口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减载量不合理,从而引发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负... 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低频减载策略并未充分考虑负荷惯量的作用,在出现大功率缺口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减载量不合理,从而引发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惯量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频减载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分析负荷侧惯量的频率响应特征以及源荷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其次,考虑负荷侧惯量的机会约束和系统频率响应的安全运行约束,建立切负荷总量最小的低频减载优化模型;再次,针对灰狼优化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集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布谷鸟算法和速度辅助策略提高其收敛速度和搜索能力,精确地求解低频减载优化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策略可使负荷切除量更小,能更好地适应于新能源系统低频减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惯量 新能源 低频减载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细化频率恢复要求的受端电网响应驱动自适应减载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浩 金博 +5 位作者 孙正龙 李宁 刘铖 蔡国伟 王晓辉 张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715-8729,I0003,共16页
随着电网中频率敏感性装备的大量接入,近年来电网安全导则中规定了更加精细化的频率恢复标准(frequency recovery criterion,FRC),旨在使频率敏感性装备能够在受扰后频率动态过程中安全穿越,保障系统频率安全运行。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 随着电网中频率敏感性装备的大量接入,近年来电网安全导则中规定了更加精细化的频率恢复标准(frequency recovery criterion,FRC),旨在使频率敏感性装备能够在受扰后频率动态过程中安全穿越,保障系统频率安全运行。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精细化FRC要求的受端电网响应驱动自适应减载控制策略。以FRC为控制导向设计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自适应减载控制器,并引入防止减载控制过切和欠切的推理机制,控制器可根据频率轨迹演变状态进行“判定-决策-控制”的实时自适应减载动作;为提升减载控制性能,进一步提出以频率恢复满足FRC要求为约束、减载代价最小为目标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模型及其优化求解方法;综合各负荷站点优化减载模糊控制器构成响应FRC要求的分散式减载控制策略,可完全实时自适应决策减载要素,使频率恢复满足FRC要求基础上有效减小减载控制代价。通过对单直流馈入的简单受端系统算例和多直流馈入的省级受端电网仿真分析,验证该文所提减载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恢复要求 响应驱动 自适应减载 模糊控制 参数优化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典型控制的风电场调频能力量化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阮益闽 宗启航 +3 位作者 姚伟 周泓宇 张鑫灏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52,共11页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风电场支撑功率,避免资源浪费,有必要量化评估风电场的调频能力。然而,风电场调频能力缺乏定义且难以评估,运行参数及边界约束对支撑能力的影响机理不明。为此,定义了多时间尺度、多能量形式、多评估层次的指标,从而精...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风电场支撑功率,避免资源浪费,有必要量化评估风电场的调频能力。然而,风电场调频能力缺乏定义且难以评估,运行参数及边界约束对支撑能力的影响机理不明。为此,定义了多时间尺度、多能量形式、多评估层次的指标,从而精准量化评估调频能力。基于所提评估指标,通过分析风电场运行参数对调频能力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转速是低风速和低减载工况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载荷与容量是高风速和高减载工况下的主要影响因素等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精确计算。最后,对四机两区域系统中下垂和减载控制下的单机聚合风电场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和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调频能力 下垂控制 超速减载 量化评估方法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构网型风电频率响应的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邹小明 李强 +2 位作者 汪成根 贾勇勇 汤奕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9-1095,共7页
大规模构网型风电机组并网会改变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而传统低频减载策略尚未计及构网型风电机组的影响,可能导致大功率缺额后的系统减载量不合理。文章提出一种考虑构网型风电频率响应的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首先,基于构网型风电... 大规模构网型风电机组并网会改变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而传统低频减载策略尚未计及构网型风电机组的影响,可能导致大功率缺额后的系统减载量不合理。文章提出一种考虑构网型风电频率响应的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首先,基于构网型风电虚拟惯量和一次调频控制模型,建立计及构网型风电频率响应的系统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其次,分析构网型风电的有功响应特性对系统不平衡功率量的影响,进而精细化估算用于指导电网多轮次减载的不平衡功率量,从而提出自适应低频减载实施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文章所提低频减载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风电机组 虚拟惯量 一次调频 功率缺额 低频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160 km/h列车通过隧道时侧向气动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贲晓东 房明 +3 位作者 徐成州 岳文志 申少杰 毕海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3,共5页
[目的]我国某动车组以160 km/h的速度在明线运行时列车平稳性良好,但通过单线隧道时尾车出现周期性横向晃动的问题,需要对该动车组过隧道时列车气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 [目的]我国某动车组以160 km/h的速度在明线运行时列车平稳性良好,但通过单线隧道时尾车出现周期性横向晃动的问题,需要对该动车组过隧道时列车气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带有转向架的某动车组的三维可压缩瞬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列车通过隧道时尾车表面压力变化情况;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列车侧向气动力特征的瞬态性质。[结果及结论]由于隧道壁面对空气流动的限制和列车尾绕流的作用,列车通过隧道时车体两侧存在压差并呈现出交替变化的特征,并且尾车侧向力交变特征更明显;列车所受侧向力具有低频周期性交变特点,主频约为2.2 Hz,且在尾车刚进隧道时气动效应最强,侧向力波动幅度最大;列车侧向力变化值可作为车辆横向平稳性分析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尾车横向晃动 隧道 气动载荷 侧向力主频 尾涡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载控制的光伏电站主动频率响应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平平 陆中来 +3 位作者 张征凯 谢毓广 李金中 马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2-978,共7页
传统光伏发电系统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不对电网频率改变进行响应,不能为抑制电网频率变化提供有功功率,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应具有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能力。文章采用减载控制,在... 传统光伏发电系统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不对电网频率改变进行响应,不能为抑制电网频率变化提供有功功率,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应具有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能力。文章采用减载控制,在不改变主电路结构、逆变器并网策略,不增设储能设备的情况下实现系统频率的响应。首先通过设置主从阵列得到当前最大功率运行点,实现减载控制;然后针对频率改变,通过设置频率-减载率对应关系,实现有功功率输出的改变,对系统进行有功支撑;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减载控制 频率响应控制 有功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侯玉强 方勇杰 +2 位作者 杨卫东 任先成 刘福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0,共6页
随着互联大电网的电压、频率稳定问题日益复杂,其分析和控制应进一步在全局范围内协调考虑。传统的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方法,对分散安装在各地的控制装置缺乏协调,不利于实现系统整体控制的实时协调和优化。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技术... 随着互联大电网的电压、频率稳定问题日益复杂,其分析和控制应进一步在全局范围内协调考虑。传统的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方法,对分散安装在各地的控制装置缺乏协调,不利于实现系统整体控制的实时协调和优化。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技术实现多个就地减负荷控制装置协调动作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节点电压频率动态的空间分布特性,并计及当前工况及系统受扰程度自动调整减负荷控制策略。IEEE 14节点系统及国内某实际电网的时域仿真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减负荷 低压减负荷 多代理系统 协调控制 电压稳定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频率特性的低频减载方案研究 被引量:79
11
作者 熊小伏 周永忠 周家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48-51,共4页
低频减载是电力系统抑制频率下降、维持系统频率稳定的有效方法。该文针对目前低频减载方案中忽略了负荷频率特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计及负荷频率特性的低频减载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频率下降时,负荷自身吸收的功率也下降的特点,优... 低频减载是电力系统抑制频率下降、维持系统频率稳定的有效方法。该文针对目前低频减载方案中忽略了负荷频率特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计及负荷频率特性的低频减载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频率下降时,负荷自身吸收的功率也下降的特点,优先切除频率调节系数小的线路,此举有利于系统频率的快速恢复和系统稳定,文中对方案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采用单机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减载 负荷频率特性 频率调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电压频率动态交互影响的自动减负荷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玉强 方勇杰 +4 位作者 杨卫东 鲍颜红 徐泰山 刘福锁 李碧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基于单一的频率量测或单一的电压量测而独立动作的传统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装置,未计及受扰系统电压与频率之间的实时动态交互,难以完全适应系统初始工况、负荷特性或扰动形式的变化,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欠控制或过控制。文中提出... 基于单一的频率量测或单一的电压量测而独立动作的传统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装置,未计及受扰系统电压与频率之间的实时动态交互,难以完全适应系统初始工况、负荷特性或扰动形式的变化,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欠控制或过控制。文中提出一种在装置的实时控制算法中计及电压与频率动态交互影响的自动减负荷控制方法,其核心是测量装置安装节点的电压、频率以及负荷有功功率,并计及与当前系统初始工况、负荷特性或所发生扰动形式相对应的频率电压相关系数,实时计算综合状态量以触发自动减负荷控制装置的分轮次动作。对实际电网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适应系统初始工况、负荷特性或扰动形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减负荷 低压减负荷 动态交互 频率电压相关系数 综合状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频率安全稳定的低频切泵及减载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琳 周霞 +3 位作者 罗剑波 赵娟 宋锦海 李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6-31,共6页
基于轨迹的时域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在比较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性能及控制效果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了电网低频切泵和低频减载的整定方法,提出了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两者之间的协调优化方法。通过仿真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 基于轨迹的时域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在比较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性能及控制效果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了电网低频切泵和低频减载的整定方法,提出了低频切泵与低频减载两者之间的协调优化方法。通过仿真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低频减载 低频切泵 协调优化 频率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电参与低频减载协调配合方案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汤奕 邓克愚 +2 位作者 孙华东 易俊 贺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61-2867,共7页
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电表和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设备在用户侧的推广应用,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提供了丰富的动态响应信息。文章将智能需求响应技术与第3道防线中的低频减载措施相结合,利用负荷侧的快速响应资源与第3道防线进行协调控制... 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电表和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设备在用户侧的推广应用,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提供了丰富的动态响应信息。文章将智能需求响应技术与第3道防线中的低频减载措施相结合,利用负荷侧的快速响应资源与第3道防线进行协调控制,提出一种考虑智能家电响应的新型低频减载方案。基于智能电表与电网之间可双向通信的特点,控制智能家电主动提前响应系统的调控需求,通过与传统低频减载方案的协调,可阻止系统频率的大幅度跌落并尽快恢复至额定值附近,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时域仿真表明该低频减载方案能够适应电网复杂的运行环境,快速有效地抑制故障下的频率跌落,减少切负荷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电 智能电表 需求响应 低频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频低压切负荷决策优化协调的评述 被引量:35
15
作者 薛禹胜 任先成 +1 位作者 Q.H.WU 韦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107,共8页
从低频/低压切负荷优化问题的要素和研究内容出发,评述该时变非线性的时—空—物综合的风险优化问题的特点、求解技术、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涉及的要素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故障集、控制方式、控制地点、控制时间、搜索策略。传统... 从低频/低压切负荷优化问题的要素和研究内容出发,评述该时变非线性的时—空—物综合的风险优化问题的特点、求解技术、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涉及的要素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故障集、控制方式、控制地点、控制时间、搜索策略。传统的基于单机单负荷模型的低频切负荷和低压切负荷的整定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提出基于轨迹量化分析和风险控制的发展方向,用安全裕度对控制措施的性价比来指导搜索、迭代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切负荷控制的机理,实现低频与低压、前馈与反馈、暂态与中长期切负荷的综合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控制 第三道防线 低频切负荷 低压切负荷 风险优化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频率特性的低频减载方案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高学民 么莉 +3 位作者 张辉 王刚 王文杰 林济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8,共7页
针对当前低频减载整定方案大都没有计及负荷重要性,及负荷切除对于系统频率恢复的灵敏性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上述两种负荷特性的低频减载优化新模型。该模型基于对系统负荷的分类、设置与每类负荷对应的低频减载方案。在保证全局... 针对当前低频减载整定方案大都没有计及负荷重要性,及负荷切除对于系统频率恢复的灵敏性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上述两种负荷特性的低频减载优化新模型。该模型基于对系统负荷的分类、设置与每类负荷对应的低频减载方案。在保证全局统筹切负荷的情况下,以系统切负荷量最小和频率偏移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基于机电暂态仿真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低频减载方案中各类负荷的各轮次切负荷比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的低频减载方案。实际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减载 负荷重要性 负荷切除对频 率恢复灵敏性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智能化微网频率紧急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顺 唐飞 +4 位作者 廖清芬 刘涤尘 赵红生 黄涌 蔡昌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0,共10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迅猛发展,未来电网将呈现出大型电网与微网协调并存的局面。传统频率紧急控制方法主要以大电网为研究对象,故该文针对微网特征提出一种智能化控制策略以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微网:通过合理设置频率阈值来避免故障...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迅猛发展,未来电网将呈现出大型电网与微网协调并存的局面。传统频率紧急控制方法主要以大电网为研究对象,故该文针对微网特征提出一种智能化控制策略以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微网:通过合理设置频率阈值来避免故障时急剧的频率偏移对微网稳定性的威胁;考虑对系统功率缺额实施动态估算,以准确选择负荷控制量;研究系统等效惯性常数的精确计算方法,从而降低策略的实施误差;计及需求响应的协调配置来减少策略控制代价。基于此,将所提策略设置为基于需求响应和基于低频减载两个主控制模块,并制定策略实施的具体流程。同时,在理论上对所提功率缺额动态估算的准确性进行证明。最后,在IEEE13节点微网中仿真,分析表明:在不同场景下,所提策略均能有效保障系统频率稳定;由于需求响应的合理应用,其控制代价也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频率稳定 频率紧急控制 需求响应 低频 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频率响应模型的低频减载方案优化 被引量:40
18
作者 蔡国伟 孙正龙 +2 位作者 王雨薇 杨德友 孔令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1-3136,共6页
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是防止电力系统频率崩溃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经典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的基础上,建立改进频率响应模型,考虑了旋转备用容量、静态负荷模型及水轮机组调速系统... 低频减载(under 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是防止电力系统频率崩溃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经典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的基础上,建立改进频率响应模型,考虑了旋转备用容量、静态负荷模型及水轮机组调速系统的影响,并引入低频减载模块。建立一种基于PV曲线和负荷频率特性的综合指标,指导减载地点的确定及减载量的分配。提出了基于改进频率响应模型及节点综合指标的低频减载方案优化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的频率响应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系统有功-频率动态过程,提出的低频减载方案优化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频率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切除负荷量及提高频率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 频率稳定 低频减载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和电压稳定的紧急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执超 王增平 方攀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紧急控制中的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策略作为第三道防线的重要内容,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加以采用,对防止系统稳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方面主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切负荷方案的优缺点,着重指... 紧急控制中的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策略作为第三道防线的重要内容,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加以采用,对防止系统稳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方面主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切负荷方案的优缺点,着重指出系统受到大的扰动时,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均受到威胁,仅考虑频率或电压单一变量的切负荷策略是不可靠的。因此,新提出的紧急减负荷策略还需要考虑系统网络拓扑的变化,以及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的相互影响,以实现切负荷的动态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不平衡 低频减载 低压减载 频率稳定 电压稳定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低压切负荷的控制负效应及其机理 被引量:23
20
作者 任先成 薛禹胜 +1 位作者 Q.H. WU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3,共6页
在有关文献研究功角稳定控制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发现切负荷对暂态频率及电压安全的控制负效应现象。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及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量化理论揭示其机理,探索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复杂性,提高了切负荷控制优化的强壮性。给出一... 在有关文献研究功角稳定控制负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发现切负荷对暂态频率及电压安全的控制负效应现象。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及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量化理论揭示其机理,探索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复杂性,提高了切负荷控制优化的强壮性。给出一个简单的3机9节点算例可用于重现该现象,并通过大系统中的仿真实例说明问题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切负荷 低压切负荷 控制的负效应 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