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耦合装药系数对岩体爆破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瑞 曹晓睿 +3 位作者 周文海 楼晓明 胡才智 王树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7,共12页
在爆破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装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炸药利用率,从而改善爆破效果。基于RHT(Riedel-Hiermaier-Thomamodel)动态响应力学关系,采用ANSYS/LS-DYNA软件研究了偏心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耦合系数K对岩体爆破荷载的影响,以及爆破过程... 在爆破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装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炸药利用率,从而改善爆破效果。基于RHT(Riedel-Hiermaier-Thomamodel)动态响应力学关系,采用ANSYS/LS-DYNA软件研究了偏心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耦合系数K对岩体爆破荷载的影响,以及爆破过程中岩体的损伤情况。通过建立单孔偏心不耦合爆破模型,分析了不耦合系数K为1.0、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有效应力、振动速度、爆破地震波能量和损伤状况。同时,研究了不同不耦合系数K条件下爆心距(l)与损伤度(D)、质点振动速度(PPV)与爆心距(l),以及振动速度(vpp)与损伤度(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不耦合系数K的增大,耦合侧与不耦合侧有效应力和峰值振动速度、地震波峰值能量略微减小;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逐渐减小,且粉碎区损伤半径较裂隙区减小速率更大。岩体损伤程度和质点振动速度(vpp)均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点振动速度越大损伤程度也越大,当vpp=50.4 cm/s时,岩体中的损伤变量达到损伤破坏阈值(D=0.19);当vpp>140.6 cm/s时,损伤度D>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损伤 质点振动速度 有效应力 装药结构 爆心距 不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拓扑变量非耦合映射的ICM方法
2
作者 彭细荣 隋允康 郑勇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8-2481,共14页
文章提出了节点拓扑变量一种非耦合映射的ICM方法,对于结构拓扑优化问题予以建模和求解:首先将基结构划分为由较小单元组成的网格,取节点独立、连续的拓扑变量,建立了一种双线性形函数插值的变量非耦合映射,替代了单元独立连续拓扑变量... 文章提出了节点拓扑变量一种非耦合映射的ICM方法,对于结构拓扑优化问题予以建模和求解:首先将基结构划分为由较小单元组成的网格,取节点独立、连续的拓扑变量,建立了一种双线性形函数插值的变量非耦合映射,替代了单元独立连续拓扑变量,使单元的“有”或“无”连续化近似,实现了节点拓扑变量过滤识别与物理量的单元内插值,推导建立了节点拓扑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变量可分离的二阶对偶规划算法求解,并且改进了最优拓扑构型的圆整技术.接着以常见的位移约束下结构重量(或体积)极小拓扑优化问题为例,演示了上述建模及求解过程.最后分别给出了单载荷工况和多载荷工况下的位移约束拓扑优化的算例,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有如下优点:克服了以往基于单元拓扑变量研究的缺陷,即最优结构边界为锯齿形,得到的最优结构的拓扑边界光滑清晰;给出了节点拓扑变量和单元拓扑函数场定义,提炼出构造该场必须遵循的5点准则,克服了节点拓扑ICM方法有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得到节点设计变量不再是耦合关系,可以方便地求出结构物理量的二阶导数,从而利用变量可分离对偶优化算法进行高效的寻优;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ICM方法的内涵,推动了其发展,而且对变密度的节点拓扑方法也有参考的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ICM方法 变量非耦合 节点拓扑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不耦合装药爆破下页岩的动态应变分布及损伤分形特征
3
作者 杨国梁 邹泽华 +1 位作者 张赫 李峰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42,共8页
为研究径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对炸药能量的传递和爆破效果的影响,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增强岩体破碎效果,通过将直径为50 mm,高度为100 mm的标准页岩试件钻孔后装填二硝基重氮酚,控制45 mg的小药量,同时设置1、1.5、2、2.5四种径向不耦合装... 为研究径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对炸药能量的传递和爆破效果的影响,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增强岩体破碎效果,通过将直径为50 mm,高度为100 mm的标准页岩试件钻孔后装填二硝基重氮酚,控制45 mg的小药量,同时设置1、1.5、2、2.5四种径向不耦合装药系数,进行爆破模型实验。通过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处理试件轴向各测点应变波形,分析试件不同段应变规律,并基于计盒维数理论,计算比较应变变化以及各测点处截面的损伤分形维数,对比试件不同区段裂纹开展情况,结合应变曲线对四种径向不耦合系数爆炸能量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应变曲线,总体上拉应变峰值大于压应变峰值,试件受到较大且反复的拉、压应力后,最终发生破坏。实验表明径向不耦合系数为1.5时显著提高炸药能量利用,能延长爆生气体作用时间。不耦合装药结构试件截面的损伤分形维数从上至下呈n型变化,当系数为1.5时试件各段损伤分布最均匀,裂隙区能充分扩展,爆破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耦合装药结构 爆炸应力波 动态应变 爆破损伤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摘钩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刘治权 韦蕾蕾 +1 位作者 倪文波 王雪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19,共6页
针对国内编组站驼峰的人工摘钩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机械臂协同作业的关节型列车自动摘钩机器人。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列车摘钩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机器人摘钩机械臂的摘钩大臂和摘钩小臂的位置... 针对国内编组站驼峰的人工摘钩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机械臂协同作业的关节型列车自动摘钩机器人。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列车摘钩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机器人摘钩机械臂的摘钩大臂和摘钩小臂的位置和力矩曲线。在试验室进行摘钩机械臂的阶跃响应试验以及提钩杆空载和负载200 N的摘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摘钩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在阶跃试验中,摘钩大臂的上升时间为0.62 s,超调量为0.08‰;摘钩小臂的上升时间为0.35 s,超调量为0.04‰,二者的超调量小,动作平稳。在带负载的摘钩过程中,当负载力在设计范围内,机器人能顺利完成摘钩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钩机器人 结构设计 动力学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时孔壁压力的理论分析和求算 被引量:25
5
作者 杜俊林 周胜兵 宗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炮孔装药结构分为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后者因不耦合介质不同由可分多种不耦合装药形式,较常用的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和水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爆轰波冲击压缩水介质激起水中冲击波,由水将爆炸压力传递给岩石,孔壁冲击压力降低;而空... 炮孔装药结构分为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后者因不耦合介质不同由可分多种不耦合装药形式,较常用的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和水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爆轰波冲击压缩水介质激起水中冲击波,由水将爆炸压力传递给岩石,孔壁冲击压力降低;而空气不耦合装药,爆轰产物则膨胀充满炮孔后再作用于孔壁,孔壁压力最小。且随着装药不耦合系数值增大,孔壁压力降低,空气不耦合装药时孔壁压力下降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药结构 空气不耦合装药 水不耦合装药 孔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彦斌 赵浥夫 +2 位作者 李跃松 王增辉 丁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5-332,316,共9页
为解决利用一般型综合方法得到的并联机构具有强运动学耦合性的问题,基于驱动力螺旋理论提出了一种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方法。首先建立了无耦合移动并联机构运动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构速度雅可比矩阵为对... 为解决利用一般型综合方法得到的并联机构具有强运动学耦合性的问题,基于驱动力螺旋理论提出了一种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方法。首先建立了无耦合移动并联机构运动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构速度雅可比矩阵为对角阵的条件推导出分支运动链驱动力螺旋和主动运动螺旋的形式;再根据互易积原理建立了分支运动链非主动运动螺旋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分支运动链型综合准则和步骤;最后将所综合的3条分支运动链按照指定的配置方式将动平台和静平台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具有预期运动特性的机构。本文共综合出60种具有对称结构的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其中非过约束机构有47种,含有惰性副的有29种。所得到的部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为单位阵,且其条件数恒等于1。这些机构具有较好的运动和力学传递性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型综合 驱动力螺旋理论 无耦合 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化学反应源项处理方法的胞格爆轰数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世杰 林志勇 +1 位作者 孙明波 刘卫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Euler反应流方程进行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离散,化学反应源项分别采用梯形公式和α-QSS拟稳态逼近两种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O2/Ar预混气的胞格爆...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Euler反应流方程进行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离散,化学反应源项分别采用梯形公式和α-QSS拟稳态逼近两种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O2/Ar预混气的胞格爆轰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两种处理方法都得到了合理的三波点结构,计算结果接近,但α-QSS拟稳态逼近处理方法的化学反应较完全,爆轰波传播速度较高;揭示了爆轰波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横波与横波、横波与壁面碰撞引起的二次起爆对爆轰波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了数值胞格结构,胞格长宽比与参考文献基本一致,验证了本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格爆轰 解耦方法 梯形公式 α-QSS拟稳态逼近方法 胞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鲁一兵 王华 +2 位作者 何戎华 马立隽 班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 3( U CP3)基因二核苷酸 ( CA) 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标记与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用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方法 ,检测 2 0 8例南京地区汉族人 ( 2型糖尿病 10 6例 ,正常对照 10 2例 )U CP3...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 3( U CP3)基因二核苷酸 ( CA) 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标记与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用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方法 ,检测 2 0 8例南京地区汉族人 ( 2型糖尿病 10 6例 ,正常对照 10 2例 )U CP3基因的 ( CA) 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标记 ,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U CP3基因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2 6 .12 ,P<0 .0 0 5 ) ;2型糖尿病组 UCP36、7、8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RR=4.49,P<0 .0 0 5 ;RR=7.14,P<0 .0 0 5 ;RR=14.2 3,P<0 .0 5 ) ;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与高加索人群 UCP3基因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亦有显著性差异 (χ2 =37.43,P<0 .0 0 5 )。结论  U CP3基因 ( CA) n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标记与中国汉族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解偶联蛋白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块度分布与控制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段宗银 施发伍 张良贵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8,83,共5页
岩石爆破块度除了受岩石和炸药性质影响外,还受到装药结构、爆破参数和爆破技术等的影响。在实际的爆破工程中,为了不同的爆破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和参数。采用砼和天然岩石试样,通过改变不偶合系数、炸药单耗、爆破参数和填塞... 岩石爆破块度除了受岩石和炸药性质影响外,还受到装药结构、爆破参数和爆破技术等的影响。在实际的爆破工程中,为了不同的爆破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和参数。采用砼和天然岩石试样,通过改变不偶合系数、炸药单耗、爆破参数和填塞条件等参数进行模拟爆破实验,对爆破后的块度进行筛分统计分析,以优化爆破参数和实现对爆破块度的控制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度控制 爆破参数 装药结构 不耦合系数 炸药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双向偏心框架结构弹塑性阶段扭平频率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忻良 邝羽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6-1083,共8页
为了探讨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在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变化规律,建立了带有双向抗侧力构件的多层双向偏心结构空间简化剪切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和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探讨了3层双向均匀偏心框架结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结构频率变化规律.结合由... 为了探讨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在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变化规律,建立了带有双向抗侧力构件的多层双向偏心结构空间简化剪切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和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探讨了3层双向均匀偏心框架结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结构频率变化规律.结合由非线性静力分析得到的结构等效层恢复力模型,展开了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前3阶频率随扭平频率比和偏心率从弹性阶段到弹塑性阶段整个过程中的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参数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于弹性阶段;结构弹塑性发展的不同程度对频率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有明显影响;结构弹塑性的发展削弱了扭平频率比和偏心率对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偏心结构 简化模型 弹塑性分析 扭平频率比 平扭耦联 偏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郜琨 杨历新 +1 位作者 王叶 许海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4-1279,共6页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脂肪细胞面积,利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PPAR-γ2)、PR结构域结合因子16(PRDM16)和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的表达及U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均降低,且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减小,且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PPAR-γ2、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378.495、102.061、322.443,P<0.05),肾周白色脂肪组织PPAR-γ2基因表达均降低(F=4.555,P<0.05),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24.387、163.660,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低温低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更低(P<0.05)。结论低氧/冷暴露可通过调控脂肪内PPAR-γ2、PRDM16通路使UCP-1高表达,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并影响大鼠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冷暴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 PR结构域结合因子 解偶联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方向具有循环双周期性的控制方程的解耦
12
作者 高磊 刘济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5-116,共2页
证明了应用U变换方法可使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循环双周期特性的系统控制方程组解耦,导出了解耦方程的基本形式,所得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循环双周期系统的静力与动力分析.
关键词 U变换 双周期系统 解耦 控制方程 循环双周期性 静力分析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双周期系统控制方程的解耦
13
作者 高磊 刘济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2期6-8,共3页
证明了U变换方法可使具有循环双周期特性的运动方程组(代数或微分方程组)解耦,给出了解耦方程的基本形式,所得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循环双周期系统的静力与动力分析.
关键词 双周期系统 U变换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结构对深水钻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伟才 张晓强 +2 位作者 郭铭芳 彭高峰 吴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166,共6页
为研究深水条件下不同耦合介质及不耦合系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以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炸礁工程为例建模,通过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数值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随后设计了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模拟试验,运... 为研究深水条件下不同耦合介质及不耦合系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以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炸礁工程为例建模,通过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数值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随后设计了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模拟试验,运用成熟的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耦合介质为水、不耦合系数为1.4时爆炸冲击波对岩石的作用时间最长,岩石破碎效果较好;水作为介质相对空气、泥土作为介质能显著延长冲击波对岩石的作用时间。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数值模拟合理设置不耦合系数,能提高爆破能量的利用率,降低岩石大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爆破 装药结构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耦合介质 不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煤层双孔预裂爆破增透有效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公忠 赵文彬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0,共6页
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效率。研究双孔不同间距、不同装药结构爆破增透对煤体破坏范围的影响对提高瓦斯抽采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安煤矿二1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双孔连续... 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效率。研究双孔不同间距、不同装药结构爆破增透对煤体破坏范围的影响对提高瓦斯抽采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安煤矿二1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双孔连续爆破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及对煤层影响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双孔连续爆破模型,不耦合装药粉碎圈半径小于耦合装药,裂隙圈半径大于耦合装药,有利于爆破应力波传播及裂纹扩展,裂纹密度均匀;采用耦合装药结构和不耦合结构,分别对炮孔间距为4m、6m和8m的两孔连续起爆模拟结果和现场验证比较,确定新安煤矿二1煤层预裂爆破两爆破孔的合理间距为6m,不耦合装药系数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预裂爆破 不耦合装药 爆破孔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形式优化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种玉配 熊炎林 齐燕军 《工程爆破》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改变某隧道平导爆破效果差、爆炸能量利用率低的现状,采用ANSYS/LS-DYNA模拟不同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形式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优化装药结构,以期达到增强爆破效果,降低粉尘量和岩石大块率的目的。合理的选择数值模拟中的材料模型和算法... 为了改变某隧道平导爆破效果差、爆炸能量利用率低的现状,采用ANSYS/LS-DYNA模拟不同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形式对爆破效果的影响,优化装药结构,以期达到增强爆破效果,降低粉尘量和岩石大块率的目的。合理的选择数值模拟中的材料模型和算法,是高效模拟分析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的关键,因此采用ALE算法对孔口空气填塞不耦合,孔口炮泥填塞、上部空气间隔不耦合,孔口水介质填塞、底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孔口炮泥填塞、上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孔口水介质填塞、中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和孔口炮泥填塞与中、上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的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以爆炸应力波云图和最大拉应力来评价炸药爆破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介质可以降低炮孔壁附近岩石的压力。装药长度1.25m时,孔口炮泥填塞、上部空气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较孔口空气填塞不耦合装药结构,能提高爆炸能量的利用率;孔口水介质填塞、底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和孔口炮泥填塞、上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炸能量利用率基本相同;孔口水介质填塞、中部水介质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的炸药爆炸能量利用率较其余5种装药结构都大,能提高爆炸应力波对岩石的作用,使得爆炸应力波更加均匀作用于岩体,降低大块率产生。此数值模拟结果可为现场爆破方案设计与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 数值模拟 最大拉应力 爆炸应力波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裂爆破在水布垭枢纽趾板开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建勇 刘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3,56,共3页
趾板开挖采用预裂控制爆破技术,通过搭设钻机作业的钢管架和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严格控制钻孔方向、倾度和单孔装药量,避免了建基面出现欠挖和超挖量过大现象,预裂缝的形成降低了爆破震动影响,经爆破后检查,岩体完整性良好,无爆破裂隙,... 趾板开挖采用预裂控制爆破技术,通过搭设钻机作业的钢管架和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严格控制钻孔方向、倾度和单孔装药量,避免了建基面出现欠挖和超挖量过大现象,预裂缝的形成降低了爆破震动影响,经爆破后检查,岩体完整性良好,无爆破裂隙,坡面不平整度均小于15cm,残留炮孔痕迹分布均匀,保存率超过85%,爆破效果良好,确保了趾板开挖质量优良,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板开挖 预裂爆破 预裂缝 钻孔倾角 不耦合装药结构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螯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子琦 汪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镁螯合酶(magnesium chelatas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催化原卟啉IX与Mg2+螯合形成镁原卟啉IX。镁螯合酶由催化亚基H与AAA+亚基I、D组成。通过这3种亚基的协调配合,在ATP驱动下实现Mg2+与原卟啉IX的螯合,推动叶绿素的合成。在这... 镁螯合酶(magnesium chelatas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催化原卟啉IX与Mg2+螯合形成镁原卟啉IX。镁螯合酶由催化亚基H与AAA+亚基I、D组成。通过这3种亚基的协调配合,在ATP驱动下实现Mg2+与原卟啉IX的螯合,推动叶绿素的合成。在这一过程中,基因组解偶联基因4(GUN4)蛋白对其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镁螯合酶独特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一直吸引着研究者们的兴趣。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阐述镁螯合酶的结构、酶促反应动力学及其催化机制等。另外,对于GUN4蛋白对镁螯合酶的调控也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螯合酶 叶绿素合成 结构生物学 基因组解偶联基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裂爆破在白马铁矿边坡靠帮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超 《工程爆破》 CSCD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露天采矿终了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解决矿山前期开采过程中靠帮边坡质量不理想、半壁孔痕率低、预裂面破碎不完整、散块挂帮率高等一系列问题,白马铁矿在终了境界采用了大孔直径160 mm进行预裂爆破。根据开挖岩体的地质特征,对间隔... 露天采矿终了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解决矿山前期开采过程中靠帮边坡质量不理想、半壁孔痕率低、预裂面破碎不完整、散块挂帮率高等一系列问题,白马铁矿在终了境界采用了大孔直径160 mm进行预裂爆破。根据开挖岩体的地质特征,对间隔装药结构不耦合系数、线装药密度等先进行理论计算,然后试验对比分析,确定针对不同岩性部位设置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采用逐孔搭配导爆索排间分组联合起爆网路。这种大孔径深孔"预裂-缓冲"爆破方案在采场靠帮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边坡稳定性 不耦合系数 装药结构 半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光面爆破护壁装药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云龙 康永全 +2 位作者 孙崔源 孟海利 薛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对PVC管与聚氨酯泡沫新型护壁结构的不耦合装药和耦合装药2种工况的炮孔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耦合装药结构爆破过程中,炮孔周边单元测点应力的变化规律与不耦合装药结构大致相同;该新型护壁结构对爆... 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对PVC管与聚氨酯泡沫新型护壁结构的不耦合装药和耦合装药2种工况的炮孔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耦合装药结构爆破过程中,炮孔周边单元测点应力的变化规律与不耦合装药结构大致相同;该新型护壁结构对爆炸应力波具有衰减作用,可延长爆炸应力波的传播时间;炸药爆炸时高温高压使聚氨酯泡沫材料产生形变,消耗掉部分爆炸能量,导致传播到空气和岩体上的应力峰值衰减47.02%~5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施工 装药结构 数值模拟 光面爆破 不耦合装药 耦合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