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供与乏血供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射频消融疗效比较
1
作者 何佳艺 张明博 +5 位作者 井好雨 李欣洋 阎琳 肖静 杨振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治疗富血供与乏血供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长期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375例T1N0M0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消融参数...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治疗富血供与乏血供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长期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375例T1N0M0 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消融参数、术后复查指标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共212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的消融参数、消融灶体积、肿瘤消失率、肿瘤局部进展与无进展生存期。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富血供与肿瘤局部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术前超声造影显示的峰值强度,将病灶分为富血供组129例和乏血供组246例。平均随访(84.48±14.44)个月后,富血供组的肿瘤消失率为87.74%,乏血供组的肿瘤消失率为8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P=0.831)。富血供组10例出现肿瘤局部进展(残留癌6例,新发癌4例),乏血供组6例出现肿瘤局部进展(残留癌2例,新发癌4例),两组肿瘤局部进展率分别为9.43%和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298)。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经校正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富血供与肿瘤局部进展无关(HR=1.54,P=0.409)。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富血供的T1N0M0 PTC可实现有效消融,其长期疗效与乏血供者相似,可成为不同血供T1N0M0 PTC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射频消融 治疗结果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热处理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康妤 杨萍 +4 位作者 马俊坤 舒文静 杨凤 谢伊莎 刘庆庆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研究超声(200、400、600 W)协同热处理(25、60、90℃)改性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粒径从1188.18 nm增至5630.00 nm,溶解度从8.6%降至5.6%,并伴随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蛋... 研究超声(200、400、600 W)协同热处理(25、60、90℃)改性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粒径从1188.18 nm增至5630.00 nm,溶解度从8.6%降至5.6%,并伴随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蛋白构象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热处理协同超声处理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展开,肽键断裂,疏水性基团暴露,与仅25℃热处理相比,协同超声(600 W)促进蛋白聚集体破裂,粒径降至1155.27 nm,暴露出更多极性基团,带电残基增多,表面疏水性增加,二级结构发生相互转化,蛋白的溶解度得到显著改善(升至57.31%)。本研究结果可为菜籽蛋白复合改性及溶解性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菜籽蛋白 协同作用 蛋白结构 热处理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Wastewater via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Enhanced by Ultrasound Coupl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 被引量:3
3
作者 Qin Yuejiao Yu Lisheng +2 位作者 Luo Shuai Jiao Weizhou Liu Youzh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4期72-81,共10页
The zero valent iron/granular active carbon(ZVI/GAC) micro-electrolysis enhanced by ultrasound(US) coupl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H_2O_2)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deep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he zero valent iron/granular active carbon(ZVI/GAC) micro-electrolysis enhanced by ultrasound(US) coupl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H_2O_2)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deep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s analysis(SEM-EDS) demonstrated that continuously accelerated regeneration of ZVI and GAC in situ by US could improve the process for converting nitrobenzene(NB) to aniline(AN). H_2O_2 was decomposed catalytically by the byproduct Fe^(2+) ions generated in the micro-electrolysis process to hydroxyl radicals an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wastewater were finally mineralized to CO2 and H2O. Effects of the ZVI dosage, the ZVI/GAC mass ratio, the initial pH value and the H_2O_2 dosage on the efficiency for degradation of NB were studied in these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covered a ZVI dosage of 15 g/L, a ZVI/GAC mass ratio of 1:2,an initial pH value of 3 and a H_2O_2 dosage of 4 mL. In this case, the NB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97.72% and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73.42% at a NB concentration of 300 mg/L. The reduction of NB by USZVI/GAC followed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 and 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constants were given at different initial pH values.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such as AN, benzoquinonimine, p-benzoquinone, p-nitrophenol and other organic acids were detected and a probable pathway for NB degradation has be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ultrasound hydrogen peroxide NITROBENZENE wastewater treatment DEGRADATION mechani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珍 张圆圆 纵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旨在为杜仲籽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500 W、35 kHz超声波对杜仲籽仁蛋白处理不同的时间(0、10、20、30 min和40 min),探究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粒径、Zeta-... 旨在为杜仲籽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500 W、35 kHz超声波对杜仲籽仁蛋白处理不同的时间(0、10、20、30 min和40 min),探究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改变杜仲籽仁蛋白的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和荧光强度;超声处理2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溶解度达到75.35%;超声处理1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乳化性最大,达到72.12 m^(2)/g;超声处理4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大,分别达到4.32 g/g、3.46 g/g、23.12%和21.12%。综上,超声处理可改善杜仲籽仁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仁蛋白 超声处理 微观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超声为应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在高原性肺水肿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袁灵 钟静怡 +4 位作者 江兵 熊明 虞莲会 康厚乐 钟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4-97,104,共5页
目的探索以肺部超声为应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在高原性肺水肿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2年在甘孜州稻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疑似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确诊的115例患者按照平衡序贯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以肺... 目的探索以肺部超声为应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在高原性肺水肿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2年在甘孜州稻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疑似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确诊的115例患者按照平衡序贯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以肺部超声为应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n=56)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方式,n=59),比较两组的诊疗效果。结果在早期诊断高原性肺水肿中,肺部超声的灵敏度、正确指数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检查结果(P<0.05),而与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诊疗时效性、抗生素使用率、心衰发生率、无创呼吸机上机率、康复期恢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肺部超声为应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在高原性肺水肿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正确指数及阴性预测值,可促进患者愈后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水肿 肺部超声 诊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冻干柠檬片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胡云峰 马畅 +2 位作者 白亚辉 陈君然 路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柠檬片进行预处理,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护色剂及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冻干柠檬片色泽、营养物质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护色剂配方为普鲁兰多糖质量分数0.9%、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质量分数0.2%、CaCl_(2)质量分... 采用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柠檬片进行预处理,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护色剂及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冻干柠檬片色泽、营养物质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护色剂配方为普鲁兰多糖质量分数0.9%、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质量分数0.2%、CaCl_(2)质量分数0.1%、柠檬酸质量分数1.0%,最佳超声处理时间为10 min。与未超声处理组相比,超声处理10 min的冻干柠檬片亮度、复水比、维生素C含量、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总体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柠檬片 超声辅助处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时间对莲藕淀粉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廖雪勤 汪楠 +3 位作者 胡荣 薛冰洁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1,共9页
以莲藕淀粉(lotus root starch,LS)为对象,探究不同超声时间(0、10、20、30、40、50 min)对LS糊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片层结构、结晶结构、短程有序结构、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时间处理后LS分子链溶胀和缠结增加,糊化黏... 以莲藕淀粉(lotus root starch,LS)为对象,探究不同超声时间(0、10、20、30、40、50 min)对LS糊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片层结构、结晶结构、短程有序结构、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时间处理后LS分子链溶胀和缠结增加,糊化黏度最大增至(6059±31)mPa·s;淀粉颗粒表面出现裂缝、塌陷及坑洞,利于水分子进入,黏弹性增加。在超声作用下LS的α-1,6-糖苷键被破坏,部分支链断裂,形成淀粉短链,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短程有序结构增多,R_(1047/1022)值升高了3.20%;较短时间的超声处理(30 min)增强了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双螺旋结构变得有序和紧密,使T_p和ΔH值分别增大了11.09%和89.21%。长时间超声处理(40~50 min)不利于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超声技术在淀粉理化特性及多尺度结构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淀粉 超声处理 黏弹性 糊化特性 短程有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及血清SERPINA1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8
作者 苏国玲 王亚萍 孙世强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峰值收缩期/舒张期流速(S/D)]及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SERPINA1)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峰值收缩期/舒张期流速(S/D)]及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SERPINA1)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临床保守治疗,根据治疗3个月时不同临床疗效情况分为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患者;对比两组入院时PSV、EDV、RI、S/D及血清SERPINA1水平,对比不同临床疗效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时各指标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治疗3个月时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不同水平患者发生治疗无效的危险度。结果研究组入院时PSV、EDV、SERPINA1均高于对照组、RI、S/D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无效患者治疗3个月时PSV、EDV、SERPINA1均高于治疗有效患者,RI、S/D表达低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治疗3个月时PSV、EDV、RI、S/D及血清SERPINA1水平联合预测治疗无效的AUC为0.763、0.836;治疗3个月时高水平PSV、EDV、SERPINA1及低水平的RI、S/D患者发生治疗无效的危险度较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及血清SERPINA1水平与宫肌瘤保守治疗临床疗效相关,检测其表达可有效预测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阴道超声血流参数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庭成员1 保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文冠果种粕蛋白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卢秋玲 李琅 +1 位作者 杨敏 魏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7,共9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幅、超声时间、pH等因素对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文冠果种粕蛋白的结构及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法提取文冠...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幅、超声时间、pH等因素对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文冠果种粕蛋白的结构及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质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振幅40%,超声时间9~15 min, pH值为11,提取温度45℃,该条件下文冠果种粕蛋白质提取率最大,其主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5、38 kDa。0~12 min超声处理使文冠果种粕蛋白粒径降低,净负电荷增加,亲水性增强。超声处理15 min时,文冠果种粕蛋白的溶解性达到最大值,为(81.37±1.61)%;该条件下文冠果种粕蛋白的发泡性、乳化性、持水性和持油性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提取率和各功能性质,12~15 min超声处理可用于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及性质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文冠果种粕蛋白高效提取及性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粕 超声处理 蛋白质结构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联用处理对青稞β-葡聚糖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丽雅 石梦梦 +5 位作者 王月琴 周明 曹洪伟 张春红 宋洪东 管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2,共8页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联用提取青稞β-葡聚糖,并对其提取效果、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进行探究。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微波增强了α-淀粉酶活性。青稞β-葡聚糖提取效果与超声的功率和时间有关。提取青稞β-葡聚糖的超声功率600 W、...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联用提取青稞β-葡聚糖,并对其提取效果、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进行探究。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微波增强了α-淀粉酶活性。青稞β-葡聚糖提取效果与超声的功率和时间有关。提取青稞β-葡聚糖的超声功率600 W、时间30 min,微波加热60℃、时间30 min,β-葡聚糖得率最大,可达(6.30±0.38)%。理化性质结果显示,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延长,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时,青稞β-葡聚糖溶解度和起泡能力显著增加(P<0.05),但浊度和乳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粒径分布结果显示,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延长,提取的青稞β-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超声改变了β-葡聚糖的流变行为,溶液黏度降低并出现剪切稀化现象;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超声处理未改变β-葡聚糖的官能团,但使部分糖苷键发生断裂。微观结果显示,超声处理使青稞β-葡聚糖结构变得更加松散,有利于提高青稞β-葡聚糖提取效果。综上所述,微波超声联用提取的青稞β-葡聚糖为其开发新食品类型和功能性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联用处理 青稞Β-葡聚糖 提取率 理化性质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刘成力 苏小红 +2 位作者 杨敏 季伟 魏玉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3,共8页
大黄素是一种天然疏水性物质,常通过一定的基质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以酪蛋白胶束为载体,通过超声技术(频率20 kHz,振幅30%)制备了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微胶囊,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技术表征了复合物的结构... 大黄素是一种天然疏水性物质,常通过一定的基质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以酪蛋白胶束为载体,通过超声技术(频率20 kHz,振幅30%)制备了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微胶囊,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技术表征了复合物的结构;分析了复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和抗氧化特性,并评估了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当大黄素添加量为8~10μg/mg时,1~3 min超声处理对复合物荧光值影响不大。另外,超声处理对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表面形貌影响不大。然而,同一大黄素添加量下,超声1 min时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低,但其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而且,1 min超声处理改善了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速率,5 min超声处理后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率最低。研究结果可为超声处理技术在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结构及性能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酪蛋白胶束 超声处理 表面形貌 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蒸汽处理对壳鸡蛋表面大肠杆菌的杀菌机理及动力学分析
12
作者 张雅琪 迟玉杰 迟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为了探究超声蒸汽协同处理对蛋壳表面大肠杆菌的预测杀菌效果以及细菌损伤和死亡的机制,本研究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超声蒸汽协同处理对蛋壳表面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模型。通过控制蛋壳表面细菌液的浓度,讨论超声、蒸汽和超声... 为了探究超声蒸汽协同处理对蛋壳表面大肠杆菌的预测杀菌效果以及细菌损伤和死亡的机制,本研究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超声蒸汽协同处理对蛋壳表面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模型。通过控制蛋壳表面细菌液的浓度,讨论超声、蒸汽和超声与蒸汽协同作用对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并与商业化杀菌中常用的次氯酸钠浸泡法进行比较。采用线性模型、Weibull模型、Log-Logistic模型和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了超声辅助蒸汽处理大肠杆菌的灭活曲线,对灭菌前后细胞形态的破坏程度和细胞内容物的泄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80 s的150 W超声预处理和3 s的蒸汽处理后,大肠杆菌总数的对数值从6.26下降到2.04,死亡率达到67%。超声辅助蒸汽处理的灭菌过程更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且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加和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Weibull模型更适合描述灭菌的动态过程。此外,协同处理会破坏大肠杆菌的超微结构以及菌体细胞的外部结构,使菌体细胞质溢出,从而改变膜的通透性。因此,超声协同蒸汽处理会加剧细菌的变形和损伤,导致细菌死亡。实验结果可为蛋壳表面大肠杆菌的灭活提供理论依据,综合贮藏期鸡蛋品质分析结果,该方法在禽蛋洁蛋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超声协助蒸汽处理 杀菌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瑜 薛雨舒 +2 位作者 沈乙杰 宋凯若 王丰俊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以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进行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7时,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持油率(OBC)在95%以上,具有光滑稳定的表观形态;在... 以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进行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7时,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持油率(OBC)在95%以上,具有光滑稳定的表观形态;在一定剪切应变范围内,所有核桃油凝胶均呈现出类固体的弹性性质,且经100 W-30 s超声处理所制备的核桃油凝胶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超声处理可改善核桃油凝胶的晶体结构,产生更致密、细小的晶体形态,有效提高核桃油凝胶的OBC和热稳定性;搅打核桃油凝胶可获得裱花性能优异的油泡沫,且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核桃油凝胶的起泡率。综上,超声处理可改善核桃油凝胶的结构与性质,使其成为人造奶油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凝胶 蜂蜡 单甘酯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牡蛎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逍燕 左硕静 +3 位作者 刘晓涵 张晴 怀向前 桑亚新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4,共7页
选择牡蛎肌原纤维蛋白为对象,以功率200W、频率20~22 kHz的超声为处理条件,分别设置不同超声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通过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 选择牡蛎肌原纤维蛋白为对象,以功率200W、频率20~22 kHz的超声为处理条件,分别设置不同超声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通过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内源性荧光、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含量、游离巯基含量和二硫键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超声处理时间对牡蛎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一定时间的超声处理后,SDS-PAGE的肌球蛋白重链条带明显加深,但蛋白条带无明显变化;肌原纤维蛋白的内源性荧光强度降低;此外,肌原纤维蛋白内部埋藏的巯基基团暴露并转化为二硫键。这些变化均显著提高了牡蛎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然而,过长时间的超声处理也会导致蛋白改性过度,从而降低其功能性质。本研究结果为牡蛎肌原纤维蛋白超声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拓展了其在食品溶解性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牡蛎 肌原纤维蛋白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对三氯蔗糖溶液结晶及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兰宽 王宁 +1 位作者 黄承都 张晨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58-63,共6页
三氯蔗糖的生产工艺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成熟,但如何提高三氯蔗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仍需不断探索。提高三氯蔗糖产量的关键,在于反应后的结晶及提纯。课题主要通过改变原有方法的条件,引入超声,寻求更利于三氯蔗糖结晶且经济的结晶路线,... 三氯蔗糖的生产工艺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成熟,但如何提高三氯蔗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仍需不断探索。提高三氯蔗糖产量的关键,在于反应后的结晶及提纯。课题主要通过改变原有方法的条件,引入超声,寻求更利于三氯蔗糖结晶且经济的结晶路线,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三氯蔗糖颗粒。结果表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三氯蔗糖的成核速率快速提高,晶体数目稳定、粒度在一定范围内颗粒较为均匀。超声处理可控制三氯蔗糖粒径在110μm,得到更细腻、纯度更高的三氯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蔗糖 结晶 超声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肌骨超声的序贯疗法在Neer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志伟 程桥珍 +3 位作者 曹学兵 程伟 方志强 张瑾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0-15,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肌骨超声的序贯治疗在Neer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4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组各20例,... 目的:观察基于肌骨超声的序贯治疗在Neer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4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组各20例,最后完成全疗程治疗35例,序贯治疗组19例和常规康复组16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患者先行肌骨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随后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作为对照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周期均为6周,每周进行康复治疗3次。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评分以及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SPADI评分以及肩关节AROM均显著改善。序贯治疗组VAS评分、SPADI评分以及肩关节前屈、外展AROM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基于肌骨超声的序贯疗法能更有效的降低NeerⅠ、Ⅱ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显著提高其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肌骨超声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超声处理对羊酸乳品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李依诺 郭桔池 +4 位作者 芦倩 张晴 黎家仪 陈彦天 王毕妮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1期65-70,共6页
羊乳营养价值高,但由于凝乳能力差,加工出的羊酸乳容易出现乳清分离,品质较差。为提高羊酸乳凝乳性能,改善羊酸乳风味和品质,提高羊酸乳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本文采用热超声处理辅助生产羊酸乳,探究其对羊酸乳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 羊乳营养价值高,但由于凝乳能力差,加工出的羊酸乳容易出现乳清分离,品质较差。为提高羊酸乳凝乳性能,改善羊酸乳风味和品质,提高羊酸乳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本文采用热超声处理辅助生产羊酸乳,探究其对羊酸乳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风味物质、质构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感官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超声处理可以提高贮藏期内羊酸乳的持水性、硬度、黏附性和抗氧化能力,促进乙醛和双乙酰的释放并抑制其在贮藏期间的下降。其中,贮藏1 d时600 W/30 min处理组DPPH·清除能力较空白组显著提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600 W/20 min和500 W/30 min热超声处理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羊酸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酸乳 热超声处理 贮藏期 品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长超声波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贾尚羲 张怡雪 +2 位作者 石盼盼 王昱 李可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为了拓展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的应用范围,改善低油乳化液体系的稳定性,以CPI为乳化剂,将其应用于水包油(O/W)型CPI乳化液中,研究不同时长(0 min、3 min、6 min、9 min和12 min)超声波处理(20 kHz,450 W)对CPI... 为了拓展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的应用范围,改善低油乳化液体系的稳定性,以CPI为乳化剂,将其应用于水包油(O/W)型CPI乳化液中,研究不同时长(0 min、3 min、6 min、9 min和12 min)超声波处理(20 kHz,450 W)对CPI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超声波处理的CPI乳化液相比,超声波处理能显著改善CPI乳化液的稳定性,当超声波处理12 min时,CPI乳化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AI)和乳化稳定性指数(ESI)分别提升至(51.67±0.12)m^(2)/g和(99.32±0.13)min,平均粒径最小((3.52±0.25)μm),油滴变得更细小均匀,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52.57±1.31)mV),Turbiscan稳定性指数(TSI)最低,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均有所提高;经超声处理的CPI乳化液具有致密、规则的内部结构,且液滴及其之间的间距也更小。综上,一定时长的超声波处理能改善CPI乳化液的稳定性,超声处理12 min时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分离蛋白 水包油型乳化液 超声波处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萌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185-187,192,共4页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的消费需求,食品工业致力于采用温和的方法加工食品,而与热加工相比,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在有效杀菌与钝化酶的同时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颇受欢迎。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的消费需求,食品工业致力于采用温和的方法加工食品,而与热加工相比,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在有效杀菌与钝化酶的同时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颇受欢迎。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超声处理、冷等离子体、脉冲强光技术等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加工技术 超高压处理 超声处理 冷等离子体 脉冲强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手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瑞权 梁超 +1 位作者 赵闯 李志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接受PFNA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接受PFNA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术后2、6、12、24、48 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3 d研究组CAM-CR评分降低(P<0.05),术后1、2、3 d对照组CAM-CR评分升高(P<0.05),术后1、2、3 d研究组CAM-C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之眨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PFNA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谵妄和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超声 腰骶丛神经阻滞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手术 麻醉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