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a highly scalable synthetic strategy for 5-amino-4-nitrobenzo[1,2-c:3,4-c']bis([1,2,5]oxadiazole)1,b-dioxide(CL-18)an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crystal engineering and positional isomerization on its safety and laser ignition performance
1
作者 Lei Yang Zhenqi Zhang +2 位作者 Wei Du Jinshan Li Qing M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3-21,共9页
5-amino-4-nitrobenzo[1,2-c:3,4-c']bis([1,2,5]oxadiazole)1,6-dioxide(CL-18)exhibits significant potential as an initiating explosive.However,its current synthesis process remains non-scalable due to low yields and ... 5-amino-4-nitrobenzo[1,2-c:3,4-c']bis([1,2,5]oxadiazole)1,6-dioxide(CL-18)exhibits significant potential as an initiating explosive.However,its current synthesis process remains non-scalable due to low yields and safety risks.In this study,we have developed a simple and safe synthetic route for CL-18.It was synthesized from 3,5-dihaloanisole in a four-step reaction with an overall yield exceeding 60%,surpassing all reported yields in the literature.Subsequently,recrystallization of CL-18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by carefully selecting appropriate solvents and antisolvents to reduce its mechanical sensitivity.Ultimately,when DMF-ethanol was employed as the recrystallization solvent system,satisfactory product yield(>90%)and reduced mechanical sensitivity(IS=15 J;FS=216 N)were obtained.Additionally,CL-18 is derived from the rearrangement of oxygen atoms on i-CL-18 furoxan,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as conducted.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both compounds is similar,with onset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recorded at 186 and 182℃respectively.Similarly,they exhibit 5 s breaking point temperatures of 236 and 237℃.Additionally,we present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positional-isomerization-laser-ignition performance of CL-18 and its isomer i-CL-18 using laser irradiation for the first time.Remarkably,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CL-18 exhibits enhanced laser sensitivity,as it can be directly ignited by a 1064 nm wavelength laser,whereas CL-18 lacks this characteri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ting explosive synthetic method Crystal engineering Positional isomerization Laser i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 LC+Mo M-based G^0 distribu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with application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arget detection
2
作者 朱正为 周建江 郭玉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207-2217,共11页
The accuracy of background clutter model is a key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G0 distribution is one of the optimal statistic models in the syn... The accuracy of background clutter model is a key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G0 distribution is one of the optimal statistic models in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 background clutter modeling and can accurately model various complex background clutters in the SAR images. B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is greatly limited by its disadvantages that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is complex and the local detection threshold is difficult to be obtain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a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CFAR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using the logarithmic cumulant(Mo LC) + method of moment(Mo M)-based G0 distribution clutter model is proposed. In the method, G0 distribution is used for modeling the background clutters, a new Mo LC+Mo M-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coupled with a fast iterative algorithm is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parameters of G0 distribution and an exquisite dichotomy method is used for obtaining the local detection threshold of CFAR detec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CFAR dete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AR CFAR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has good target detection performance in various complex background clutter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arget detection statistical model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of logarithmic cumulant (Mo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去的十年: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
3
作者 连玉君 李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人均GDP处理效应由1987年的188.48国际元增加到1991年的2302.95国际元。然而,在此过程中,过度金融自由化和货币政策不稳定,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金融市场缺乏稳定性。这些变化导致传统主银行制度部分失效,并进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表现为人均GDP处理效应自1992年开始不断下降至1996年的787.16国际元。以史为鉴,我们认为中国的应对措施——逐步释放金融市场风险,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协议 合成控制法 金融市场稳定 中美贸易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扩容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4
作者 王智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5,159,160,共17页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群正经历着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因此其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同时,城市群的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而不断变化,扩容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一种...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群正经历着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因此其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同时,城市群的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而不断变化,扩容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城市群扩容对区域创新能力有何种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2010年长三角扩容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新进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扩容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新进城市的促进作用大于原位城市的促进作用。然而,城市群扩容之后“虹吸效应”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原位城市和中心城市集聚,从而保持了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新进城市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外溢和市场规模来努力提升创新水平。此外,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探究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政策的实施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在政府扶持和创新环境方面还需大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群扩容 区域创新能力 合成控制法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摩擦下数字经济的出口效应研究——兼论市场搜寻与信息沟通成本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金镕 郑涵茜 +1 位作者 李显越 蔡宏波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5,共21页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出口增长产生何种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从信息摩擦下的市场搜寻成本与信息沟通成本双重视角综合考察了数...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出口增长产生何种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从信息摩擦下的市场搜寻成本与信息沟通成本双重视角综合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出口贸易增长及出口市场扩张,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模式和欠发达出口目的地的影响更为突出。影响渠道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减少出口过程中的市场搜寻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且增加城市的研发投入和提高其创新产出水平有利于放大数字经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本文进一步从政策视角基于合成控制法拓展分析了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对城市出口贸易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贸易 信息摩擦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春晓 何爱珍 +2 位作者 姚光源 潘杰 陈建新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马来酸酐作为一种不饱和二元酸酐,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物。本文对马来酸酐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综述了其聚合物在水处理、环保、纺织和树脂合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马来酸酐聚合... 马来酸酐作为一种不饱和二元酸酐,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物。本文对马来酸酐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综述了其聚合物在水处理、环保、纺织和树脂合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马来酸酐聚合物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合物 合成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沿线生态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蒋自然 陈奕杰 +4 位作者 庞金萍 张建珍 朱华友 肖光年 胡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839-5852,共14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不仅有效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也深刻影响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综合使用超效率SBM模型、D...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不仅有效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也深刻影响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综合使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双重差分法以及合成控制法等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规律,评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省市生态效率的政策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效率逐渐上升,低值区发生等级跃迁,高值区数量不断增加,空间集聚现象显著。(2)政策时点往后,生态效率增长速率明显加快,尤其是中游和下游地区表现为跨等级大幅提升,呈现出深绿色“H”型空间结构。(3)生态效率差异逐渐扩大,从程度上具体表现为区域内下游、中游、上游,区域间下游-上游、下游-中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发展格局,整体差异主要由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共同决定。(4)政策评价模型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提升沿线省市的生态效率,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安慰剂检验,科技创新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关键中介作用;从驱动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同样对生态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对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合成控制法表明,长江经济带内部11个省市的政策效应异质性显著,生态效率发展同步性较弱;战略较大幅度增加了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和重庆的生态效率,对安徽、江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作用较小,整体上表现为生态效率的提升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为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长江经济带 多维演进 双重差分法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参数定标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田家奇 梁维斌 +2 位作者 钱方明 陈刚 林梓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通过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干涉处理可以获取高精度三维地表信息。InSAR系统测制精度依赖于干涉基线和干涉相位等干涉参数的精度,干涉参数定标技术通过雷达观测参考目标推算并校准干涉参数系统误差,能够有效提升干...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通过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干涉处理可以获取高精度三维地表信息。InSAR系统测制精度依赖于干涉基线和干涉相位等干涉参数的精度,干涉参数定标技术通过雷达观测参考目标推算并校准干涉参数系统误差,能够有效提升干涉处理精度,是InSAR干涉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文中对InSAR原理和干涉参数误差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干涉参数定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梳理出基于干涉参数敏感度方程和基于干涉参数偏差方程的干涉参数定标方法并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两种定标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最后展望了干涉参数定标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参数 定标方法 敏感度方程 偏差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广颖 张龙力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内外用于驱油领域的四种类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这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理化性质,包括表面性质、界面性质、润湿性能以及耐温耐盐性等,最后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方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氧化物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倪绎杰 许林成 李钒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7-1523,共7页
综述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最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改性方式以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制备方法和改性方式对尖晶石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这将为高性能尖晶石型电... 综述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最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改性方式以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制备方法和改性方式对尖晶石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这将为高性能尖晶石型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电催化剂 合成方法 改性 新能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多糖基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星燕 胡文梅 +3 位作者 徐薇 李宇亭 马廷鸿 陈山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41-449,共9页
凝胶多糖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一种天然三螺旋多糖,因其安全性和独特的链构象转变,受到了食品领域的广泛关注。与其他天然三螺旋多糖相比,凝胶多糖多羟基、无支链的线性结构,使其更适合与其他功能性物质形成复合材料。通过不同方法构建的凝... 凝胶多糖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一种天然三螺旋多糖,因其安全性和独特的链构象转变,受到了食品领域的广泛关注。与其他天然三螺旋多糖相比,凝胶多糖多羟基、无支链的线性结构,使其更适合与其他功能性物质形成复合材料。通过不同方法构建的凝胶多糖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安全、高效、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通过综述凝胶多糖的基本结构与特性,论述凝胶多糖基复合材料的物理交联、化学交联、双网络交联、自组装作用等构建方法,同时讨论了构建方法与其结构、性能和应用之间的关联,并概述凝胶多糖基复合材料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凝胶多糖基复合材料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多糖 复合材料 构建方法 功能特性 食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税改革的合成控制法分析——基于沪渝视角
13
作者 董书慧 汪洋 黄开兴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8,共13页
利用2006—2021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1年沪渝房产税改革试点作为自然实验,从居民收入分配和政府公共服务两个维度,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房产税改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总体上,房产税对社会公平存在异质性影响,重庆税改方... 利用2006—2021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1年沪渝房产税改革试点作为自然实验,从居民收入分配和政府公共服务两个维度,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房产税改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总体上,房产税对社会公平存在异质性影响,重庆税改方案的公平性较强,上海相对较弱;(2)“重庆模式”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上海模式”则相反,但两种模式都显著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优化税改方案,扩推房产税改革;规范公共服务,稳定财政收入来源;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注重“差异”与“适用”,突出地方税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收入分配差距 公共服务均等化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的有效性及空间效应——来自交通运输部门的经验证据
14
作者 曾庆华 何凌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5,共10页
交通运输部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为探讨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对交通运输部门产生节能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该研究以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为切入点,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 交通运输部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为探讨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对交通运输部门产生节能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该研究以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为切入点,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评估该制度对交通运输业的节能效果。研究发现:①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降低了交通能源消耗总量,但由于各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运输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节能效果呈现异质性。②浙江的用能权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交通能源消耗总量,使其交通能源消耗总量较合成值降低了20.23%,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③从空间滞后系数来看,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对邻近地区的交通能源消耗总量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④从中国用能权交易制度政策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来看,在距离权重矩阵下,若相邻地区是试点地区,则会降低已有试点地区的交通能源消耗总量,这可能是由于试点地区的节能效果对相邻地区形成了示范效应;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如果与已有试点地区经济互动程度较高的地区是试点地区,则会增加已有试点地区的交通能源消耗总量,这可能是由于“逐底竞争”策略的互动所致。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用能权交易制度,将有助于加快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能源消耗 用能权交易制度 合成控制法 空间杜宾模型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多糖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倩倩 刘雨 +2 位作者 满长森 张雅倩 田从魁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6-425,共10页
硒多糖是硒元素与多糖的结合物,较无机硒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在药物研究和保健品开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硒多糖的相关研究,针对硒多糖的合成及药理活性... 硒多糖是硒元素与多糖的结合物,较无机硒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在药物研究和保健品开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硒多糖的相关研究,针对硒多糖的合成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硒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多糖 合成方法 提取方法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防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沈行 梁智胜 +2 位作者 肖春霞 王晓莉 王玉峰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聚脲是一类由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快速发生聚合生成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聚脲在防水材料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脲的化学结构、特点、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 聚脲是一类由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快速发生聚合生成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聚脲在防水材料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脲的化学结构、特点、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其作为防水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对聚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和简化施工技术和设备,开发新型的聚脲结构和深入研究聚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规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防水材料 研究进展 合成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唐振强 蔡宗英 +1 位作者 曹卫刚 郑珑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3,共9页
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_(4))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容量大、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子电导率、离子扩散速率低等缺陷,制约了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有效的策略来改善... 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_(4))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容量大、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子电导率、离子扩散速率低等缺陷,制约了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有效的策略来改善磷酸铁锂的电池性能。基于此,系统阐述了高温固相法、水热/溶剂热及溶胶-凝胶法合成磷酸铁锂的具体过程及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表明不同方法对LiFePO_(4)的形貌及粒度影响不同。然后,分析了表面包覆、离子掺杂等改性方法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有效改善了离子间电导率及锂离子扩散速率,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性能。最后,对磷酸铁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未来仍需深入研究LiFePO_(4)的包覆掺杂技术,推动LiFePO_(4)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其在高性能锂电池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合成方法 表面包覆 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朱少帅 李忠武 +3 位作者 韩朝阳 丁培培 兰小平 余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99-707,共9页
针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变形监测并识别潜在失稳区域,同时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边坡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进而结合极限平衡法... 针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引大济岷工程渠首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变形监测并识别潜在失稳区域,同时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边坡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进而结合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开展潜在不利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计算捕捉的持续表面变形与卸荷岩体局部松动垮塌空间对应,现状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良好;地震和降雨作用将显著降低边坡安全系数并可能诱发中浅层的整体滑动,但由于研究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边坡仍将在极端工况下保持稳定状态。本研究星载雷达地表变形观测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大济岷工程 高陡边坡 稳定性分析 合成孔径雷达 极限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单晶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崇国 胡生勇 +1 位作者 金小容 徐兴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1,共9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NCM622)以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及稳定性备受关注。本文以NiSO_(4)·6H_(2)0、CoSO_(4)·7H_(2)0和MnSO_(4)·H_(2)O为原料按0.6:0.2:0.2化学计量比混合,通过共沉淀法制得...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NCM622)以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及稳定性备受关注。本文以NiSO_(4)·6H_(2)0、CoSO_(4)·7H_(2)0和MnSO_(4)·H_(2)O为原料按0.6:0.2:0.2化学计量比混合,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LiNi_(0.6)Co_(0.2)Mn_(0.2)(OH)_(2)后,将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作为熔融盐和锂源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短期高温烧结与低温保温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单晶NCM622正极材料;通过调节保温过程的温度,获得了NCM-L800、NCM-H750、NCM-H800、NCM-H8504种样品,并对其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CM-H800样品锂镍混排度最低,仅为2.37%,表现出完整的层状结构,在1C条件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3.19%,表现出最佳循环稳定性;在大电流条件下,NCM-H800样品表现出了优异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NCM622正极材料 单晶结构 性能优化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重金属的性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范晔 叶可阳 +2 位作者 鞠佳 李鹏翔 刘静静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61,共9页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型多元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分离去除领域备受关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相壳聚糖(CS)和无机相氧化石墨烯(GO)的优势,可用于吸附重金属。冷冻干燥、超声辅助和静电纺丝等新兴技术促进了基于CS/GO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其中,CS/GO气凝胶显著提高重金属的吸附量。同时,结合不同特性的材料包括磁性铁改性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可使CS/GO复合材料更具功能性。文章将对CS/GO复合材料的新兴制备方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吸附重金属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吸附重金属 气凝胶 磁性铁改性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