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se of shaped charge jet as transient antennas for radiat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s
1
作者 Jiahui Guo Bin Ma +2 位作者 Zhengxiang Huang Yong Peng Xin Ji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260-274,共15页
In this study,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shaped charge jets as transient antennas for electromagnetic signal transmission was explored and an electromagnetic pulse radiation system with a shaped charge jet as a tran... In this study,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shaped charge jets as transient antennas for electromagnetic signal transmission was explored and an electromagnetic pulse radiation system with a shaped charge jet as a transient antenna was proposed.During the research,cru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ent antenna formed by a shaped charge with a 30 mm diameter,such as resonant frequency,radiation pattern,and radiation efficiency,were evaluated.The typical shaped charge jet morphology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in which it could insight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haped charge jet selected.An equivalent model experiment was employed to test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and it showed that a shorting pin loading method could increase the relative bandwidth of the jet antenna to 32.8%,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rrelate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half-wave dipole antennas reasonably well.Additionally,variations in the diameter of the shaped charge jet were found to affect the input impedance and impedance bandwidth,while the length of the jet influence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antenna.This suggests that altering these parameters can achieve reconfigurability of the jet anten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d charge Transient antenna Electromagnetic pulse Radiated power Reconfigurable anten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t的核数据获取平台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懿格 张怀强 +1 位作者 张佳俊 张玉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为加强核数据获取系统的兼容性,方便快捷地获取多种核数据,基于Qt Creator开发了一套核数据获取平台。平台包括文件操作、模式选择、采集控制、图像绘制四个功能模块。其中模式选择支持原始核脉冲数据、数字成形数据和核能谱数据的获取... 为加强核数据获取系统的兼容性,方便快捷地获取多种核数据,基于Qt Creator开发了一套核数据获取平台。平台包括文件操作、模式选择、采集控制、图像绘制四个功能模块。其中模式选择支持原始核脉冲数据、数字成形数据和核能谱数据的获取,通讯方式涵盖了串口、USB与以太网三种。根据需求编写相应槽函数,使用Qt的信号槽机制和CustomPlot图形库实现设计的功能;利用高速ADC+FPGA+ARM的核数据高速采集与数字化处理系统测试,平台功能在不同的通讯模式下可分别获取信号发生器与NaI探测器系统输出的原始核脉冲信号、数字尖顶成形与三角成形数据、^(137)Cs与^(60)Co的γ能谱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现多种核数据的获取,研究成果可进一步用于核数据获取与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 核数据获取平台 原始核脉冲数据 数字成形 核能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塑性与超弹性机制研究
3
作者 殷海琛 黄金城 +3 位作者 张欣 王广春 刘闪 李建辉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1,共9页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电流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诱发的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协同提升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是一种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最优工艺参数为:50%轧制变形配合50μs/250 Hz电脉冲处理,最优脉冲电流的作用温度为550℃。与铸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相比,经过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的合金塑性提高50%,超弹性及其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塑性和超弹性的协同提升主要归因于脉冲电流对轧制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缺陷的靶向作用和对微观组织的均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形状记忆合金 电脉冲处理 微观组织 塑性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反卷积的冲激成形方法
4
作者 贾通慧 刘易 +2 位作者 王明 马英杰 王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6-933,共8页
能量范围是评定能谱探测系统性能的指标之一。为获取更宽的能量范围,提出了一种反卷积脉冲冲激成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测量到的脉冲信号写成冲激信号与系统的响应函数卷积的形式,通过贝叶斯公式推理冲激信号的公式,然后利用Z变换替换掉... 能量范围是评定能谱探测系统性能的指标之一。为获取更宽的能量范围,提出了一种反卷积脉冲冲激成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测量到的脉冲信号写成冲激信号与系统的响应函数卷积的形式,通过贝叶斯公式推理冲激信号的公式,然后利用Z变换替换掉公式中有关卷积的部分,最终将测量到的脉冲信号展开为冲激信号。该方法较好地抑制了反卷积带来的噪声扩大,保留了更多低幅值脉冲,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能谱的能量范围。X光管的管压设置为20 kV,管流设置为73.6μA,使用该方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当冲激脉冲的判别阈值降到30 mV时,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保留测量峰值的同时,对低能部分脉冲进行有效提取,从而完成对低能能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反卷积 冲激成形 核脉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Cs_(2)LiYCl_(6)∶Ce晶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美丽 孙涛峰 +4 位作者 高璠 宫红影 臧晓微 桂强 张春生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59,共7页
本文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生长出一系列直径3英寸(1英寸=2.54 cm)的掺铈氯铯锂钇(Cs_(2)LiYCl_(6):Ce,简称CLYC:Ce)晶体,LiCl摩尔配比为55%~60%。对晶体毛坯的顶端不透明部分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富Li的组分配比能有效抑制Cs_(3)Y... 本文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生长出一系列直径3英寸(1英寸=2.54 cm)的掺铈氯铯锂钇(Cs_(2)LiYCl_(6):Ce,简称CLYC:Ce)晶体,LiCl摩尔配比为55%~60%。对晶体毛坯的顶端不透明部分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富Li的组分配比能有效抑制Cs_(3)YCl_(6)相生成。LiCl摩尔配比为57%时得到的晶体中CLYC相的体占比最大,等径完整长度达80 mm。测试了该组分下获得的Ф76 mm×76 mm CLYC:Ce封装晶体的闪烁性能,其对^(137)Cs 662 keV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达到4.88%,^(241)Am-Be中子源的脉冲波形甄别(PSD)品质因子(FOM)值为4.18,表现出优异的中子-伽马甄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LiYCl_(6):Ce晶体 坩埚下降法 能量分辨率 脉冲波形甄别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核脉冲信号梯形成形堆积分离方法
6
作者 毛江尧 田犁 冯英奇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6,128,共8页
在核能谱分析领域,梯形成形因其成形波形窄、参数灵活可调、实现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成形处理。然而,传统的梯形成形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部分脉冲堆积的情况。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引入差分因子的改进算法。首先从传统梯形成形方法出... 在核能谱分析领域,梯形成形因其成形波形窄、参数灵活可调、实现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成形处理。然而,传统的梯形成形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部分脉冲堆积的情况。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引入差分因子的改进算法。首先从传统梯形成形方法出发,详细分析常见的脉冲堆积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堆积提出引入一阶和二阶差分因子的梯形成形方法。接着,文章推导成形算法在z域下的传递函数及其级联结构,并对成形系统的参数进行了时域、频域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分析。最后,文章进行模拟核脉冲信号和实测采样信号的成形实验,并获得3种梯形成形方法下的^(55)Fe能谱图。实验结果表明,在计数率和能量分辨率方面,引入二阶差分因子的成形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核脉冲信号 梯形成形 脉冲堆积 差分因子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脉冲信号数字cos成形的参数选取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付晶 张怀强 +1 位作者 张佳俊 张效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5-1021,共7页
核能谱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在核科学、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能谱获取中核脉冲信号的数字成形方法与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指标,数字cos成形具有参数调节便捷、成形效果良好等优点,被应用于核脉冲信号... 核能谱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在核科学、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能谱获取中核脉冲信号的数字成形方法与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指标,数字cos成形具有参数调节便捷、成形效果良好等优点,被应用于核脉冲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中。本研究从单指数、双指数衰减脉冲信号的数学模型出发,推导数字cos成形在Z域下的传递函数与递推公式,并从幅频响应、信噪比、脉冲堆积等方面对cos成形参数的选取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形参数k的大小影响成形脉冲的幅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脉冲宽度,成形参数n_s影响cos成形脉冲的峰位及宽度。信噪比随ns增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输出幅度随n_s增大逐渐增大、带宽与截止频率逐渐降低,数字cos成形测量^(137)Cs的γ能谱时能量分辨率(8.29%)、峰位计数(18 285)情况表现良好,在核脉冲信号数字化处理及核能谱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核脉冲信号 数字cos成形 堆积识别 成形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指数脉冲标准化高斯成形的Z域实现方法
8
作者 徐鑫航 李孝哲 +2 位作者 黄洪全 陈闻 陈德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在特定核环境下,需要对含有噪声的双指数核脉冲信号的波峰值进行快速、精确地提取。高斯成形算法具有优越的信噪比;梯形成形算法输出脉冲宽度可调,有助于提升对堆积脉冲的识别能力。为保留高斯成形算法的优点,提升对堆积脉冲的识别能力... 在特定核环境下,需要对含有噪声的双指数核脉冲信号的波峰值进行快速、精确地提取。高斯成形算法具有优越的信噪比;梯形成形算法输出脉冲宽度可调,有助于提升对堆积脉冲的识别能力。为保留高斯成形算法的优点,提升对堆积脉冲的识别能力,输出脉冲宽度需要变窄。本文设计了一种输出脉冲满足标准高斯函数分布且宽度可变的数字化脉冲滤波成形算法,即Z变换标准高斯成形算法。对采集到的双指数核脉冲信号进行优化拟合算法处理,在拟合优度为99.8%左右的情况下得到拟合参数A、τ_(1)、τ_(2)的数值,代入Z变换标准高斯成形算法中提取波峰峰值。实验结果表明,当Z变换标准高斯成形算法中标准差取值为3Ts~5Ts(Ts为采样周期)时,对连续多个核脉冲信号波峰值的取值误差均小于1%。该算法运算公式简单,成形简便、快速,加强了成形算法对堆积脉冲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对核脉冲连续输出信号波峰数值提取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指数脉冲 优化拟合算法 Z变换标准高斯成形算法 脉冲宽度 脉冲堆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脉冲信号数字梯形合成成形参数优化选取
9
作者 张效泳 张怀强 +1 位作者 张佳俊 付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6,共6页
核脉冲信号的数字合成成形仅改变成形参数,可实现高斯成形、三角成形与梯形成形,其中梯形成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基于数字合成成形的方法推导了双指数信号的梯形合成成形传输函数;分析了数字梯形合成成形幅频响应特性;探究了成形参数... 核脉冲信号的数字合成成形仅改变成形参数,可实现高斯成形、三角成形与梯形成形,其中梯形成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基于数字合成成形的方法推导了双指数信号的梯形合成成形传输函数;分析了数字梯形合成成形幅频响应特性;探究了成形参数对波形、信噪比与堆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梯形成形上升沿时间的增加,成形输出脉冲更宽,幅度更大,可有效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平顶宽度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有限,考虑到堆积识别、噪声抑制、幅度提取、弹道亏损等因素,最优的梯形合成成形参数选取方案为近似三角的梯形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核脉冲信号 梯形合成成形 幅频响应 参数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音输入实现实时可重构射频任意波形产生方法
10
作者 周震 杨淑娜 +1 位作者 杨波 池灏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9,共9页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双并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多音输入的射频任意波形产生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并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取代时域脉冲整形系统中强度调制器对光载波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实现射频多音输入信号与输出脉冲的一一线性映射;...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双并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多音输入的射频任意波形产生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并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取代时域脉冲整形系统中强度调制器对光载波进行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实现射频多音输入信号与输出脉冲的一一线性映射;通过调整多音信号的中心频率和功率值,可对采样点进行独立控制,从而实时重构并产生用户自定义的任意波形。相较于传统时域脉冲整形方案,该方法突破了波形对称性和电子任意波形产生器的限制,具有输出波形带宽大、种类多、重构能力强且成本低等优势。此外,搭建实验平台并实验验证了采样率高达20 GSa/s的任意波形产生,详细讨论了三阶色散对系统输出波形保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波形产生 微波光子学 时域脉冲整形 多音输入 频率-时间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道亏损形状特征的堆积脉冲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明 周建斌 +3 位作者 王怀平 汪雪元 刘易 洪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8,共8页
识别与拒绝堆积脉冲是提升高辐射环境下X荧光光谱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堆积脉冲甄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脉冲成形为三角脉冲和梯形脉冲;然后计算其幅度比值,该比值称为时不变脉冲形状标签(TIPS);最后通过TIPS的大小判别脉冲... 识别与拒绝堆积脉冲是提升高辐射环境下X荧光光谱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堆积脉冲甄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脉冲成形为三角脉冲和梯形脉冲;然后计算其幅度比值,该比值称为时不变脉冲形状标签(TIPS);最后通过TIPS的大小判别脉冲是否堆积。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脉冲宽度,且不受脉冲幅度变化的影响。与逆锯齿波成形器相比,三角脉冲成形器能更有效地抑制TIPS展宽,从而有利于甄别堆积脉冲。在1.22×10^(6)s^(-1)通过率下,使用该方法识别铅黄铜样品中堆积脉冲。结果表明,当非堆积脉冲损失率为15%时,准确率、召回率及F1得分分别提升到73.55%、78.75%和76.06%,铜的Kα峰峰总比提高到76.60%。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堆积脉冲和提高能谱的峰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堆积 高计数率 脉冲形状甄别 弹道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伟正 黄川 +2 位作者 李劲 罗义军 高志帆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为便于野外测试,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的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采用ARM+FPGA的设计方案,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控制和用户交互。脉冲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由采样电路转为数字信号,并在FPGA中完成滤波成形等数字处理,最终由嵌入式系统... 为便于野外测试,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的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采用ARM+FPGA的设计方案,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控制和用户交互。脉冲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由采样电路转为数字信号,并在FPGA中完成滤波成形等数字处理,最终由嵌入式系统处理并显示能谱图。采用银粉样品测试,全能峰处能量分辨率为2.80%,道址漂移在2个道址以内,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 数字脉冲幅度分析器 调理电路 FPGA 梯形滤波成形 嵌入式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传输模式下电路探测激光回波信号增强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宇 许超 +2 位作者 黄兴 马伟哲 刘效禹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6-1372,共7页
激光回波信号是电路探测传输的常用信号,信号强度是保障集成电路探测效果的关键,因此提出大数据异步传输模式下的电路探测激光回波信号增强方法。利用多权重混合分布模型消除激光回波信号的背景噪声;根据异步传输模式的通信方式,建立激... 激光回波信号是电路探测传输的常用信号,信号强度是保障集成电路探测效果的关键,因此提出大数据异步传输模式下的电路探测激光回波信号增强方法。利用多权重混合分布模型消除激光回波信号的背景噪声;根据异步传输模式的通信方式,建立激光回波信号接收机,接收保留完整信号信元;利用整形脉冲信号处理方法完成信号累积和自适应匹配滤波,实现大数据异步传输模式下电路探测激光回波信号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信号增强结果在任意波长处的能量和光谱强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探测 激光回波信号 去噪 异步传输模式 整形脉冲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C-SLM与T-CFBG结合实现FCPA中光谱强度与啁啾控制
14
作者 谢苑淳 刘博文 +5 位作者 周凡 贾而穑 吴亚奇 毕根毓 谢辰 胡明列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
开发了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LC-SLM)与可调光纤啁啾布拉格光栅(Turnable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T-CFBG)的光谱整形与啁啾控制装置,并将其应用于飞秒光纤啁啾脉冲放大系统(Fiber Chirped... 开发了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LC-SLM)与可调光纤啁啾布拉格光栅(Turnable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T-CFBG)的光谱整形与啁啾控制装置,并将其应用于飞秒光纤啁啾脉冲放大系统(Fiber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FCPA)中,实现了脉冲的光谱整形与啁啾控制,获得宽光谱、窄脉宽的高能量飞秒激光输出。重点研究了光谱控制装置中整形参数对最终输出光谱宽度、形状以及脉冲宽度的影响,对后续使用LC-SLM与T-CFBG配合抑制增益窄化效应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啁啾脉冲放大系统 脉冲整形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
15
作者 吴丽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了满足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的应用要求,研制出一套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采用光强可编程技术,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输入一长脉冲电压波形,并将其加载到电光调制器上;通过对此电压脉冲波形的编辑,在实现时域... 为了满足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的应用要求,研制出一套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采用光强可编程技术,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输入一长脉冲电压波形,并将其加载到电光调制器上;通过对此电压脉冲波形的编辑,在实现时域上控制光强的同时输出多脉冲,且多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及脉冲波形均任意可调。结果表明,放大过程的波形畸变得到矫正,获得脉宽为110 ns的绿光单脉冲方波;脉宽为50 ns、时间间隔5μs的绿光双脉冲方波;脉宽为40 ns、50 ns和60 ns、时间间隔为2μs、1μs的绿光三脉冲方波。该研究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多脉冲 脉冲整形 任意波形 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F-CNN的n/γ甄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坤翔 张江梅 +1 位作者 王嘉麒 苏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70,共10页
中子探测是核能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由于中子闪烁体探测器往往会对中子和γ射线同时响应,因此有效分辨中子和γ射线是实现高精度中子探测的先决条件。为进一步提升n/γ甄别性能,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PSD)技术和格拉姆角场(GAF)图像转... 中子探测是核能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由于中子闪烁体探测器往往会对中子和γ射线同时响应,因此有效分辨中子和γ射线是实现高精度中子探测的先决条件。为进一步提升n/γ甄别性能,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PSD)技术和格拉姆角场(GAF)图像转换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模型应用到n/γ甄别中。通过GAF将n/γ脉冲数据转化为二维图像,之后将其输入到CNN分类模型中达到样本辨别的目的。为验证GAF-CNN甄别的准确性,与传统CNN甄别法和电荷比较法进行了甄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GAF-CNN甄别法具有更低的辨别误差率和较短的处理时间,且n/γ甄别品质因子(FOM)有着数量级上的提升。同时其具备网络轻量化的特点,有助于实现CNN PSD算法的嵌入式部署,为研制高性能n/γ复合探测能谱仪提供了一种可行的PSD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γ甄别 脉冲形状甄别 格拉姆角场 卷积神经网络 电荷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振荡器阵列的S型流道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士奇 邵冬 +3 位作者 罗斌 贾志刚 陆华伟 孔晓治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共11页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口压力的响应变化规律及其在大型阵列中的工作特性一致性。其次采用壁面压力采集、五孔探针等手段测量了不同激励条件下,S弯流道的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出口截面的总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脉冲型流体振荡器能够产生1 kHz以上,峰值速度高于300 m/s的高频高速振荡射流,且阵列中多个振荡器的流量、频率、振荡速度范围等工作特性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流体振荡器阵列在S弯流道上壁面一弯前缘形成了一排开孔率仅为10%的脉冲射流孔,在与主流成45°射流角度、进口马赫数Ma=0.15,激励速度比uR=4.31条件下,仅使用激励质量流量比Cm=0.39%的激励质量流量,就使S弯流道的出口平均总压损失改善了10.6%。本研究验证了流体振荡器阵列控制大尺寸分离流动的高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流道 流体振荡器阵列 脉冲射流 主动流动控制 非定常激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铥光纤激光器中台阶形脉冲的产生
18
作者 吴佟 朱光辉 +4 位作者 孙儒峰 龙润泽 张昆 张利明 赵鸿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PR)锁模的铥光纤激光器中台阶形脉冲的产生。通过在NPR锁模器件前后各引入一段长度分别为100 m和350 m长的SMF-28光纤以增强腔内非线性和积累负色散,得到底座宽度为50 ns,重复频率为615.6 kHz,信噪比为55 dB... 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PR)锁模的铥光纤激光器中台阶形脉冲的产生。通过在NPR锁模器件前后各引入一段长度分别为100 m和350 m长的SMF-28光纤以增强腔内非线性和积累负色散,得到底座宽度为50 ns,重复频率为615.6 kHz,信噪比为55 dB的双波长(波长分别为2025 nm和2034 nm)台阶形脉冲。发现仔细调节偏振控制器和改变泵浦功率可以精细调节台阶形脉冲的形态。通过研究发现台阶形脉冲是由两个矩形脉冲组合而成,且前后泵浦对两个矩形脉冲的影响不同,通过改变偏振态能实现能量在前后两个矩形脉冲之间的转化。本实验为研究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脉冲动力学和脉冲整形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偏振旋转 铥光纤激光器 锁模 台阶形脉冲 双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脉冲波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59
19
作者 郑重 谈克雄 高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7,20,共4页
根据局部放电特性,设计了测量电阻和测试回路。经检验,表明该回路具有灵敏度高、测量准确、对脉冲波形畸变小等优点,可用于测量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波形。采用此装置测量了空气中尖板电极电晕及火花放电、电机模型线棒中气隙放电、线棒... 根据局部放电特性,设计了测量电阻和测试回路。经检验,表明该回路具有灵敏度高、测量准确、对脉冲波形畸变小等优点,可用于测量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波形。采用此装置测量了空气中尖板电极电晕及火花放电、电机模型线棒中气隙放电、线棒端部表面电晕及滑闪放电和油中尖板电极放电的脉冲电流波形,并对各类放电脉冲的主要时间特征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脉冲电流 脉冲波形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核信号数字化脉冲成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建斌 王敏 +7 位作者 周伟 朱星 刘易 陈宝 鲁保平 岳爱忠 秦力 何绪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6,共5页
本文对理想核脉冲信号和实际探测器输出信号分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与分析,总结了不同成形时间的核脉冲信号的数字梯形成形参数的确定方法。在高计数率场合时提高了有效测量计数率,消除了部分脉冲的堆积并减少了系统死时间。同时,采用... 本文对理想核脉冲信号和实际探测器输出信号分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与分析,总结了不同成形时间的核脉冲信号的数字梯形成形参数的确定方法。在高计数率场合时提高了有效测量计数率,消除了部分脉冲的堆积并减少了系统死时间。同时,采用256点和512点数字三角成形方法测试了Si-PIN半导体探测器的性能,并与模拟电路成形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脉冲数字成形处理方法提高了探测器计数率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脉冲信号 数字成形 堆积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