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uckling of composite cylinders with reinforced circular hole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1
作者 Zhun Li Xinhu Zhang +3 位作者 Kechun Shen Jing Liu Jian Zhang Guang P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231-247,共17页
In this paper,a type of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and through hole is presented.The experimental tests for the composite shells without hole,with single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with t... In this paper,a type of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and through hole is presented.The experimental tests for the composite shells without hole,with single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with through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 subjected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designed experimental test system.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the composite shell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are obtained by the high-speed camera and strain measure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ir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hel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uniform compression,"buckling mode formation"and buckling.The"buckling mode formation"process is captured and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For the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hole,the proposed reinforcing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reinforcement effect on the shell and the buckling capacity of the shell is not weaker than the complete composite shell.For the composite shell with through hole,seal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the proposed reinforcing structure,but the buckling capacity of the shell after reinforcement can only reach 77%of the original buckl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Circular ho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BUCKLING hydrostatic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ling of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ovality and thickness variation subjected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被引量:3
2
作者 Zhun Li Ke-chun Shen +1 位作者 Xin-hu Zhang Guang P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62-875,共14页
The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 is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buckling behaviors of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In this study,ovality and thickness variations as two repres... The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 is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buckling behaviors of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In this study,ovality and thickness variations as two representative types of the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are considered.After measuring the geometric imperfections,a typic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cylindrical shell is tested to obtain the buckling pressure.The buckling behaviors of the shell sample a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rain responses.By using the nonlinear numerical analysis,the buckling shapes of the CFRP cylinder shells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ovality and thickness variation are firstly discussed.The rules of influence of such imperfections on the buckling pressure are then obtained by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Finally,an empirical formula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buckling pressure of the composite cylinder shells,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the formul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BUCKLING hydrostatic pressure IMPERFE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下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密封性能分析
3
作者 郑娆 胡鼎国 +3 位作者 刘志远 宋子锋 张江腾 李双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87,共11页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失效问题,建立了密封面间气膜仿真分析模型及动静环变形模型,分析了转速及隔离介质压力变化对动态开启特性的影响以及运转工况下密封端面的变形程度,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密封在不同转速和隔离介质压力下的泄漏量。研究结果表明:双波纹管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开启不依赖转速,泄漏量几乎不随转速发生变化,转速发生变化时仍具有稳定的密封性能;随着隔离介质压力的提高,气膜刚度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但在0.5~0.6MPa时存在趋于平稳的趋势,表明隔离密封气膜刚度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存在刚度极限;密封能够通过膜压、膜厚与波纹管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自适应调节静环轴向位置来建立新的平衡;在隔离介质压力变化时,稳压槽内压力与隔离介质压力变化趋势一致,密封能够迅速响应压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静压隔离密封 泄漏量 压力变化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储层中氟迁移的多因素影响研究
4
作者 赵丽 胡鸿博 +2 位作者 张庆 邢明飞 刘亦菲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该研究以新近系明化镇组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静水压力和多离子共存条件下F^(-)在砂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F^(-)穿透曲线右移,开始穿透时间及峰值到达时间均延长。双点位模型对... 该研究以新近系明化镇组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静水压力和多离子共存条件下F^(-)在砂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F^(-)穿透曲线右移,开始穿透时间及峰值到达时间均延长。双点位模型对不同静水压力下F^(-)的穿透曲线拟合效果较好,拟合结果显示,弥散系数和阻滞系数均随静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弥散作用和吸附能力均得到了增强。常压下F^(-)的吸附过程是受速率限制的,而高静水压力下F^(-)的迁移则处于瞬时吸附平衡状态,符合局域平衡假设。对于高静水压力下不同注入方式对F^(-)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NaF合加NaCl或Na_(2)SO_(4)溶液的穿透曲线相较于单加NaF溶液的穿透曲线呈右移趋势,开始穿透时间和峰值到达时间均有所延迟,尤其在NaF合加Na_(2)SO_(4)溶液条件下延迟最为显著。对流弥散方程对多离子共存条件下的F^(-)穿透曲线拟合度较高,拟合结果表明土柱实验主要由对流作用主导,弥散作用则以机械弥散为主。尽管弥散系数相差不大,在相同Na^(+)浓度条件下,阻滞系数仍差异显著,具体为R_(NaF+Na_(2)SO_(4))>R_(NaF+NaCl)>R_(NaF),Na^(+)并非直接导致氟吸附性增强的原因,而Cl^(-)和SO_(4)^(2-)的存在能显著增强砂土对F^(-)的吸附能力,且SO_(4)^(2-)的影响大于Cl^(-)。该研究为理解不同静水压力和多离子共存条件下F^(-)的迁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通过实验和模型拟合深入揭示了相关机制,对环境水文地质和污染物迁移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型地热储层 氟离子 共存离子 静水压力 迁移规律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钢闸门支臂受冲击荷载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5
作者 董静 白宇航 +1 位作者 裴多菲 张俊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支臂不同位置受冲击时的冲击力、位移及闸门整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闸门破坏过程为受冲击的支臂或其斜杆首先发生面外失稳,随后靠近失稳支臂侧的闸门向铰支座方向移动,导致另一支臂承担的水压荷载瞬间增大而被压溃,最终导致闸门整体失稳破坏。随着浮木质量和冲击能量增加,受冲击位置受到的力和位移随之增大。当冲击能量较小时,即使支臂受冲击部位应力超过钢材屈服应力,闸门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闸门支臂不同部位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能量差异较大,冲击支臂近铰支座处位置易引起闸门结构失稳破坏;堰上水头越高,闸门支臂受冲击时越容易失稳。研究结果可为闸门受冲击时的安全性和闸门较易失稳构件的评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钢闸门支臂 动力响应 静水压力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高压预处理对热风脱水胡萝卜片质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元东 徐玉娟 +4 位作者 吴继军 余元善 李璐 彭健 肖更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3,共9页
为探究超高压预处理对热风脱水胡萝卜片质构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超高压(100、300、500 MPa)对热风脱水胡萝卜质构、复水比、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考察了胡萝卜在热风脱水前后微观结构、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 为探究超高压预处理对热风脱水胡萝卜片质构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超高压(100、300、500 MPa)对热风脱水胡萝卜质构、复水比、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考察了胡萝卜在热风脱水前后微观结构、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活性,分析了热风脱水后胡萝卜水溶性果胶(water-soluble pectin,WSP)、螯合性果胶(chelator-soluble pectin,CSP)和碱溶性果胶(sodium carbonate soluble pectin,NSP)组分特性。结果表明,与未经超高压预处理样品相比,300、500 MPa处理后热风脱水胡萝卜片硬度分别上升了11.55%和12.25%,当超高压力≥300 MPa时会导致胡萝卜组织的塌陷,经热风脱水后组织结构变得更为致密。所选100~500 MPa压力均能激活PG和PME活力,且在300 MPa时活力最高分别达118.76%和128.36%;超高压力≥300 MPa时能有效促进CSP向NSP的转化,改变果胶组分比例,降低果胶组分支链化程度和甲酯化度;WSP、CSP和NSP分子质量会随超高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对果胶分子链有解聚作用。综上,超高压预处理导致的胡萝卜细胞组织结构和果胶物质的变化是引发热风脱水胡萝卜硬度升高的重要途径,研究为阐明超高压预处理诱导的脱水果蔬质构变化解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超高压 热风脱水 质构 果胶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拉曼声子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王艺佳 吴彬彬 +3 位作者 刘静仪 房雷鸣 刘本琼 雷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很难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探测高压下铀氧化合物中U-O键合的细微变化。然而拉曼光谱对高压下U-O键合变化非常敏感,它能揭示物质在高压下包括键合或者化学计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目前对U_(3)O_(8)高压结构相变的研究通常聚焦于静水压环境,而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高压拉曼散射技术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正交α-U_(3)O_(8)高压相变与声子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静水压(8.1 GPa)和非静水压(8.2 GPa)条件下α-U_(3)O_(8)高压相变起始压力很接近。但由于非静水压环境中样品内的微区偏应力较大,因此非静水压环境中U_(3)O_(8)高压相变结束压力(16.4 GPa)比静水压环境中相应压力(18.5 GPa)约低2~3个GPa。同时本文给出了两对比实验中主拉曼模的一阶压力系数与Mode-Grüneisen参数γ。对比分析可知,高压相变前静水压条件下各主模零压下的一阶压力系数绝对值|dω/d P|几乎均大于非静水压条件下的相应值,这表明相变前非静水压环境中各拉曼模对压力响应不明显;一旦高压相变开始,由于较大微区偏应力的存在极大程度增强了铀氧原子外层电子的耦合作用,故相变后非静水压下压力系数绝对值显著增大。零压下B_(2)^((6))模的γ值最小,因此对外部扰动有更积极的响应。此外室温加压时A_(2)^((3))和A_(2)^((4))模(代表沿a轴氧原子的振动)的一阶压力系数通常小于B_(2)^((4))和B_(2)^((6))模(代表bc面内氧原子的位移),这表明α-U_(3)O_(8)高压相变前a轴比b、c轴更难被压缩。该工作深入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α-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为了解α-U_(3)O_(8)高压相稳定性和晶格动力学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_(3)O_(8) 高压拉曼光谱 高压相变 非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与水煮处理对热带海参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武玫怡 焦文娟 +7 位作者 赵甜甜 刘俊 周芳 刘伟峰 张业辉 南海军 陈晓瑛 黄利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时间延长,热带海参质量损失率、总糖含量减少,而硬度、咀嚼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HHP后水煮的热带海参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黏性增加,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先经100 MPa HHP处理后再进行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先水煮后HHP处理的样品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降低,硬度、黏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经500 MPa HHP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以水煮30 min的热带海参作为对照,先HHP处理后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水分由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移动,而先水煮处理再HHP处理热带海参的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减少,自由水增加。先HHP处理的热带海参肌原纤维会更加紧密、孔隙变小,咀嚼性和蛋白稳定性更好。不同加工顺序对热带海参的质构特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评价营养和品质指标,先经HHP处理后经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营养和感官品质更好。研究结果为热带海参在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参 高静水压 水煮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压诱导三倍体勃氏雅罗鱼的研究
9
作者 于涵 郭贵良 +6 位作者 牛小天 王桂芹 陈秀梅 邵云龙 宋健 孔祎頔 李民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1,共7页
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筛选静水压诱导三倍体勃氏雅罗鱼的最适条件。研究表明:(1)受精后5min的组织切片,可见第二极体明显突出于受精卵卵膜,准备排出第二极体。(2)诱导起始时间5min的受精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筛选静水压诱导三倍体勃氏雅罗鱼的最适条件。研究表明:(1)受精后5min的组织切片,可见第二极体明显突出于受精卵卵膜,准备排出第二极体。(2)诱导起始时间5min的受精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起始时间4min和5min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起始时间5min的三倍体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3)静水压压强60 MPa的受精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65 MPa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0、55和60 MPa之间的孵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0 MPa的三倍体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4)诱导持续时间4min与5min之间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4min的孵化率和三倍体率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实验条件下,当水温(17±1)℃时,三倍体勃氏雅罗鱼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受精后5min,静水压强60 MPa,持续处理时间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水压 三倍体 倍性鉴定 诱导条件 勃氏雅罗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联合DMDC和Nisin处理对杨梅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盛周杨 邹波 +6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程丽娜 温靖 安可婧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6-308,共13页
为增强超高压处理对杨梅汁的杀菌效果,比较了热杀菌(Thermal sterilization,TS)(90℃,5 min)、超高压(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ing,HPP)杀菌(500 MPa,5 min)、HPP联合抑菌剂处理(HPP联合二烷酸二甲酯(Dimethyl dicarbonate,DMDC)... 为增强超高压处理对杨梅汁的杀菌效果,比较了热杀菌(Thermal sterilization,TS)(90℃,5 min)、超高压(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ing,HPP)杀菌(500 MPa,5 min)、HPP联合抑菌剂处理(HPP联合二烷酸二甲酯(Dimethyl dicarbonate,DMDC)处理、HPP联合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处理以及HPP联合DMDC和Nisin处理)对杨梅汁4℃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数量、色度、花色苷、聚合色素、褐变度、总黄酮、总酚、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PP处理对杨梅汁杀菌效果有限,在贮藏10 d后,杨梅汁中菌落总数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100 CFU/mL。TS处理与HPP联合抑菌剂处理的杨梅汁,4℃贮藏40 d,微生物数量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贮藏过程中,不同处理组杨梅汁的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聚合色素、褐变度呈上升趋势,总黄酮、总酚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色差变化不明显,其中TS处理组贮藏过程中聚合色素、总花色苷、褐变度、总酚含量均低于HPP处理组和HPP联合抑菌剂处理组,而4组非热杀菌的杨梅汁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在贮藏40 d后,各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相比于未杀菌杨梅汁均减少,其中热杀菌组和非热杀菌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非热杀菌更好地保留了杨梅汁中芳樟醇(玫瑰花香)与2-戊基呋喃(蔬菜味青香)这两种积极风味物质。贮藏40 d后的热处理组总香气活力值低于HPP处理组和HPP联合抑菌剂处理组,香气损失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区分原汁、热杀菌组与非热杀菌组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性,而4组非热杀菌杨梅汁彼此之间距离接近,表明抑菌剂的使用不会对贮藏后期的杨梅汁风味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HPP联合DMDC和Nisin可以提升HPP对杨梅汁的杀菌效果,延长杨梅汁货架期,且能较好地保留杨梅汁的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杨梅汁的非热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杨梅汁 DMDC NISIN 花色苷 挥发性化合物 香气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联合天然抑制剂处理对浑浊苹果汁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学智 曹智鸿 +3 位作者 江乃相 肖志剑 唐征 王永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探究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联合阿魏酸(ferulic acid,F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处理对浑浊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 g... 探究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联合阿魏酸(ferulic acid,F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处理对浑浊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 g/100 mL的FA或者0.2 g/100 mL的EGCG均能显著降低样品中PPO活性,并显著提高其亮度(P<0.05)。单独HHP处理(550 MPa、5 min)样品的PPO相对残余活性高达82.70%,而经过HHP+FA或HHP+EGCG处理后,样品的PPO相对残余活性分别降至66.35%和41.50%。在冷藏2周期间,样品的PPO活性持续下降,而颜色参数保持稳定。贮藏第14天,HHP+FA组的褐变指数最小,仅有4.37,而HHP+EGCG组的PPO相对残余活性最低(24.71%)。此外,两组样品都保留了80%以上的总酚和90%以上的抗氧化能力。综上,HHP与FA/EGCG的联合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浑浊苹果汁的酶促褐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天然抑制剂 浑浊苹果汁 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杀菌对果胶复合凝胶低糖蓝莓果酱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赵玮 毕金峰 +1 位作者 马有川 易建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3-1234,共12页
为提高低糖蓝莓果酱品质,本研究以蓝莓鲜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低糖蓝莓果酱中海藻酸钠、果胶、蔗糖和钙离子的组分比例,并分析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工艺下低糖蓝莓果酱贮藏期间(4℃贮藏68 d、25℃贮藏14 d)理化性质、营养功能物... 为提高低糖蓝莓果酱品质,本研究以蓝莓鲜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低糖蓝莓果酱中海藻酸钠、果胶、蔗糖和钙离子的组分比例,并分析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工艺下低糖蓝莓果酱贮藏期间(4℃贮藏68 d、25℃贮藏14 d)理化性质、营养功能物质、微生物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糖蓝莓果酱的最佳配方为低酯果胶和海藻酸钠质量分别占比7、3 g·kg^(-1),蔗糖添加量160 g·kg^(-1),CaCO3添加量6 g·kg^(-1)。与贮藏1 d相比,其他贮藏天数下所有样品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理化性质无显著变化,维生素C(VC)、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等营养功能成分含量下降。其中,超高压杀菌组的营养功能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在4℃贮藏68 d后,超高压杀菌组果酱VC、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4.17、1.15、4.77和0.45 mg·mL^(-1)。综上,基于果胶复合凝胶和超高压杀菌的非热加工工艺可用于制备高品质营养健康低糖蓝莓果酱。本研究可为传统果酱品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糖果酱 果胶 质构 凝胶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EFP水下成型及侵彻性能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王瑞聪 贾鑫 +2 位作者 王季鹏 黄正祥 刘昌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2,共10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时静水压力和非接触爆炸时水介质对环形EFP成型及侵彻性能的影响,利用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给出了一种新的静水压力的施加方法,并对环形EFP水下成型及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爆炸时,静水...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时静水压力和非接触爆炸时水介质对环形EFP成型及侵彻性能的影响,利用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给出了一种新的静水压力的施加方法,并对环形EFP水下成型及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爆炸时,静水压力会对环形EFP的成型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环形EFP侵彻靶板的开孔能力和侵深能力影响很小;非接触爆炸时,水介质对环形EFP的成型和侵彻过程影响很大,环形EFP在侵彻水介质时会出现严重的堆积现象,同时,与接触爆炸相比,环形EFP侵彻水介质后侵彻靶板的孔径会增大,而侵彻深度会急剧减小。该研究对于环形EFP应用于鱼雷战斗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EFP 接触与非接触爆炸 静水压力 水下侵彻 鱼雷战斗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杀菌对大黄鱼理化性质及滋味、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燕 刘韩欣 +4 位作者 朱麟 尚海涛 林旭东 陈曙颖 宣晓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5,共12页
以甬岱1号大黄鱼为对象,通过菌落总数、色泽、质构、保水性、脂肪氧化、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分析,并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系统探究了超高压(200... 以甬岱1号大黄鱼为对象,通过菌落总数、色泽、质构、保水性、脂肪氧化、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分析,并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系统探究了超高压(200、250、300 MPa,10 min)杀菌对大黄鱼理化性质及滋味、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可有效杀菌,200~300 MPa处理下,杀菌率达98.10%以上,而鱼体特征黄色区域体表色泽及脂肪氧化程度无变化。200 MPa下,肌肉色泽保持良好,ΔE值仅2.90;质构和保水性显著改善,回复性较对照组(常压处理)提高16.92%,蒸煮损失率则显著下降了14.35%;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无显著变化,巯基含量及Ca^(2+)-ATPase活性显著高于250、300 MPa组,蛋白变性程度相对较低。超高压显著提高了鱼体中的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味精当量值,鲜甜滋味明显提升改善。GC-IMS结果显示,超高压显著提高了鱼肉风味组分,尤其是醇、醛及酮类等特征挥发性物质,果香、花香、青香、甜香味增强。综合杀菌效果、理化特性及滋味、风味变化,200 MPa较适用于大黄鱼的杀菌。该研究为大黄鱼超高压保鲜加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超高压 杀菌 理化性质 滋味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初始静应力场的水下耐压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谢晓忠 赵勰 +2 位作者 冯士超 陈沙古 胡嘉骏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3,共9页
针对合拢端口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结构在形状矫正后装配产生的初应力场问题,在考虑由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研究初应力场对环肋圆柱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获得典型环肋圆柱壳在端口位移载荷下的结... 针对合拢端口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结构在形状矫正后装配产生的初应力场问题,在考虑由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研究初应力场对环肋圆柱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获得典型环肋圆柱壳在端口位移载荷下的结构应力;同时利用ANSYS软件构建含初始几何缺陷的环肋圆柱壳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得到初应力场;通过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数值仿真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弧长法对含初始几何缺陷及初应力场的水下耐压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进行求解。分析表明:受静水外压作用的水下耐压结构在考虑初始静应力场后,其极限承载能力出现小幅下降,结构失稳波形规则性降低,但破坏位置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几何缺陷 应力场 环肋圆柱壳 静水外压 强度 稳定性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深海环境的光纤水听器基元设计与测试
16
作者 孙晓园 光东 +1 位作者 邓草原 俞本立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50-1557,共8页
为了提高光纤水听器在深海环境中检测声波的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推挽式结构的深海光纤水听器基元,可以实现深海3000 m处10 Hz~2 kHz目标水声信号的有效探测。首先,基于Michelson干涉仪介绍推挽式深海光纤水听器的构成与声压灵敏度理论... 为了提高光纤水听器在深海环境中检测声波的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推挽式结构的深海光纤水听器基元,可以实现深海3000 m处10 Hz~2 kHz目标水声信号的有效探测。首先,基于Michelson干涉仪介绍推挽式深海光纤水听器的构成与声压灵敏度理论,接着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分析声压转换机理,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水听器探头的弹性筒结构尺寸参数对声压灵敏度的影响,并针对水听器在深水环境下工作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制作了5组不同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光纤水听器基元。最后,通过高静水压灵敏度系统测试,模拟5组光纤水听器在深海3000 m处的工作性能,验证水听器弹性筒的结构参数和制作工艺对其在深海环境中声压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纤水听器基元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可以显著地影响其在深海环境中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经过结构参数和制作工艺优化后的光纤水听器在深海3000 m处10 Hz~2 kHz频带范围下的水声信号的响应,其平均声压灵敏度可达到-127 dB re rad/µPa,相比优化前提高了7 dB re rad/µPa。综上所述,优化后的水听器基本满足深海高静水压下声波的高灵敏可靠探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水听器 推挽式结构 声波灵敏度 深水耐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栽培模式下银耳多糖的高静水压提取、初级结构及性能
17
作者 戴鑫 周亚楠 +3 位作者 董宇 雷剑 缪松 卢旭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9,共11页
以大丰(段木天然栽培)和益禾(代料人工栽培)干银耳子实体为原料,考察了高静水压(HHP)处理时间、压力以及料液比对这2种栽培模式下银耳多糖(TFP)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刚果红试验、低场核磁共振(LF-NMR)等方法... 以大丰(段木天然栽培)和益禾(代料人工栽培)干银耳子实体为原料,考察了高静水压(HHP)处理时间、压力以及料液比对这2种栽培模式下银耳多糖(TFP)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刚果红试验、低场核磁共振(LF-NMR)等方法表征银耳多糖的营养成分、初级结构、流变特性等,测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方法提取的多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丰银耳多糖的提取最佳工艺为时间27 min、压力350 MPa、料液比1∶120(g∶mL);益禾银耳多糖的提取最佳工艺为时间42 min、压力200 MPa、料液比1∶110(g∶mL),此条件下两种多糖得率分别为(23.59±1.29)%和(15.44±1.89)%,即天然栽培的银耳多糖得率更高。益禾多糖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大丰多糖,其中含多糖达到80.86%。2种多糖均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岩藻糖等单糖组成的含有β-糖苷键的吡喃型酸性多糖,其重均分子质量(M_(W))分别为2.035×10^(6)、2.167×10^(6)u,且具有高度有序的三螺旋结构以及剪切稀化特性。益禾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均一性和热稳定性更好,且其弛豫时间(T_(2))更短,表明固定水能力更强。质量浓度15 g/L时,益禾银耳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较高,分别为20.59μmol/g、57.35%;而大丰银耳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更强,清除率达65.46%。高静水压提取银耳多糖的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常规方法,而段木天然栽培或代料人工栽培模式下银耳多糖的流变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等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高静水压 初级结构 抗氧化活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腔参数下的静压轴承油膜载荷特性分析
18
作者 焦博文 王星洪 +2 位作者 高新华 赵春江 边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为了探究油腔对静压油膜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软件,提出静压滑动油膜轴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油腔厚度、转子转速、油腔夹角和壁面粗糙度对油膜压力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膜连续的前提下,随着静压滑动轴承... 为了探究油腔对静压油膜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软件,提出静压滑动油膜轴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油腔厚度、转子转速、油腔夹角和壁面粗糙度对油膜压力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膜连续的前提下,随着静压滑动轴承油腔厚度的增加,油膜压力峰值减小;随着油腔夹角的增大,油膜压力峰值先减小后增大;当轴承转速增加时,油膜压力峰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过大的转速会使得油膜的承载中心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轴承偏心,且可能导致供油不充足;油腔壁面是否粗糙对润滑特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油腔厚度 油腔夹角 粗糙度 油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圆管蜂窝构型的水下吸声结构研究
19
作者 冯昊珵 靳洋 +5 位作者 于国财 郭忠鑫 孟凡强 李典 朱子旭 林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26,共8页
声学覆盖层可供潜艇用于吸收声波,是对抗主动声呐探测的主要手段。随着水下探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当前的声学覆盖层正往适应大潜深环境下低频宽带吸声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空腔型覆盖层由于其吸声频带窄,抗水压性能差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应用需... 声学覆盖层可供潜艇用于吸收声波,是对抗主动声呐探测的主要手段。随着水下探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当前的声学覆盖层正往适应大潜深环境下低频宽带吸声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空腔型覆盖层由于其吸声频带窄,抗水压性能差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管蜂窝构型的新型吸声结构,根据等效介质分层理论,运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得到吸声系数理论解,建立COMSOL有限元模型,详细对比了理论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系统分析了吸声机理,发现蜂窝的引入导致了聚氨酯的剪切振动,增强了面板的振动和纵横波转换,它们的耦合作用增强了声能的耗散,实现了1091~10000 Hz的宽频吸声,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869。材料参数和蜂窝参数均会对结构的吸声性能产生影响,损耗因子和蜂窝壁厚越大吸声效果越好。最后研究了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在高达5.0 MPa的水压下,结构依然可以保持吸声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覆盖层 圆管蜂窝构型 传递矩阵法 吸声性能 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20
作者 胡航伟 申少华 +5 位作者 张成威 王嘉乐 谢亚敏 崔建涛 冯雯雯 游新侠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79-83,87,共6页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热处理,这一工序容易破坏原料营养物质,发生褐变、出现异味等,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高静水压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实践证明,高静水压处理能够起到杀灭腐败微生物、保留原料中热敏性生物活性成分...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热处理,这一工序容易破坏原料营养物质,发生褐变、出现异味等,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高静水压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实践证明,高静水压处理能够起到杀灭腐败微生物、保留原料中热敏性生物活性成分、改善产品的风味特性和质地等作用。以上优势符合健康营养安全的消费理念,有助于其在食品工业中规模化应用。综述了高静水压技术近年来在水果制品、谷物淀粉、酒类、乳制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高静水压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 风味 乳制品 非热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