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id Forming Process and Device of Small-size Booster Explosive Pellet
1
作者 马贵春 张树生 +1 位作者 张景林 支海波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调压器 炸药 压制过程 成型工艺 火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HX-1不敏感传爆药的起爆与传爆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波 黄亚峰 +4 位作者 田轩 杨雄 杨惠 王永顺 赵东奎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聚黑烯-1(JHX-1)是一种新型的不敏感传爆药。采用水悬浮工艺制备了JHX-1,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尺寸的炸药药柱,利用电测法测试了JHX-1的爆速、临界爆轰直径以及爆轰增长距离。结果表明:JHX-1具有较低的机械感度,摩擦感度最高为8%... 聚黑烯-1(JHX-1)是一种新型的不敏感传爆药。采用水悬浮工艺制备了JHX-1,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尺寸的炸药药柱,利用电测法测试了JHX-1的爆速、临界爆轰直径以及爆轰增长距离。结果表明:JHX-1具有较低的机械感度,摩擦感度最高为8%,撞击感度最高为4%;97%理论最大密度时的爆速为(8432±25)m/s;临界爆轰直径小于5 mm,在临界起爆压力下,爆轰增长距离不大于18 mm。JHX-1在保持不敏感性的同时,具备了良好的起、传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敏感传爆药 JHX-1 临界爆轰直径 爆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条件对钝化RDX快速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智小琦 胡双启 +2 位作者 肖志华 徐双培 李娟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37,共4页
为评估传爆药的易损性,设计了密封状态不同的多种烤燃弹结构。用快速烤燃实验方法,研究了壳体密封条件对RDX基传爆药的烤燃响应特性,分析了影响传爆药大火烤燃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壳体密封结构是影响钝化RDX烤燃响应的关键因... 为评估传爆药的易损性,设计了密封状态不同的多种烤燃弹结构。用快速烤燃实验方法,研究了壳体密封条件对RDX基传爆药的烤燃响应特性,分析了影响传爆药大火烤燃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壳体密封结构是影响钝化RDX烤燃响应的关键因素。相同条件下,随着壳体密封条件的减弱,传爆药快速烤燃响应的剧烈程度增加,认为壳体的密封条件影响传爆药的易损性,壳体采用一定的泄漏方式能够降低传爆药的火烤易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钝化RDX 快速烤燃 密封 传爆药 响应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TATB基高聚物粘结传爆药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保国 张景林 +1 位作者 陈亚芳 柴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1,15,共4页
为解决传爆药品种少,安全性不能满足现代战争要求的矛盾,运用混合粘结技术和主体炸药的粒度级配技术,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新传爆药的配方奥克托今(HMX)细43.25%,粗43.25%,三硝基均苯三胺(TATB)10%,氟橡胶(VitonA)2.5%,聚硝基苯撑(PNP)1.0... 为解决传爆药品种少,安全性不能满足现代战争要求的矛盾,运用混合粘结技术和主体炸药的粒度级配技术,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新传爆药的配方奥克托今(HMX)细43.25%,粗43.25%,三硝基均苯三胺(TATB)10%,氟橡胶(VitonA)2.5%,聚硝基苯撑(PNP)1.0%。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该传爆药的造型粉,测试了该造型粉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该传爆药不仅具备了PBXN-5传爆药流散性和成型性好的特点,而且能量、体积膨胀率、耐热性、安全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钝感 传爆药 HMX TA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kinson杆技术分析典型传爆药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子敏 许碧英 +2 位作者 贾建新 吕永柱 李公法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作为动态加载手段,对压装型JH-14C、JHB-1C传爆药及浇注型PBXN-110传爆药进行了冲击加载作用,利用高速摄影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进行了传爆药的宏观破坏过程及状态观察,分析了试样的微观损伤模式,并得到了三...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作为动态加载手段,对压装型JH-14C、JHB-1C传爆药及浇注型PBXN-110传爆药进行了冲击加载作用,利用高速摄影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进行了传爆药的宏观破坏过程及状态观察,分析了试样的微观损伤模式,并得到了三种典型传爆药高应变率动态响应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明,压装传爆药和浇注传爆药的动态力学性能存在明显不同。所得结果可作为过载载荷环境下侵彻战斗部设计中比较选择传爆装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传爆药 动态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抗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HNIW基传爆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健 王晶禹 +1 位作者 白春华 黄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用水悬浮分散包覆工艺制备了ε-HNIW造型粉,利用FT-IR及SEM和DSC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剂Estane可有效包覆ε-HNIW,包覆表面光滑且棱角减少;Estane与ε-HNIW的相容性为1级;与ε-HNIW原料相比,包覆样品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有... 用水悬浮分散包覆工艺制备了ε-HNIW造型粉,利用FT-IR及SEM和DSC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剂Estane可有效包覆ε-HNIW,包覆表面光滑且棱角减少;Estane与ε-HNIW的相容性为1级;与ε-HNIW原料相比,包覆样品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有所降低,特性落高H50由17cm升至44cm,摩擦爆炸概率P由100%降至68%;包覆后ε-HNIW的爆速为8923m/s,是一种新型高能钝感传爆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传爆药 撞击感度 摩擦感度 HNI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密度与壳体约束对钝化RDX慢速烤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双启 解朝变 智小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8,60,共4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慢速烤燃装置测定了钝化RDX在不同装药密度和约束条件下的慢速烤燃特性。结果表明,装药密度为最大理论密度的80%-94%时,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大,钝化RDX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小;当壳体材料相同时,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耐烤燃时... 利用自行设计的慢速烤燃装置测定了钝化RDX在不同装药密度和约束条件下的慢速烤燃特性。结果表明,装药密度为最大理论密度的80%-94%时,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大,钝化RDX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减小;当壳体材料相同时,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耐烤燃时间增长,但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当厚度相同时,采用热导性低的材料可以降低慢烤响应的剧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慢速烤燃 装药密度 RDX 易损性 传爆药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起爆能力的新结构传爆药柱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双启 曹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在分析炸药冲击起爆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了凹球形和半球形传爆药柱装药结构。利用主装药变组分实验方法对新结构传爆药柱与常规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威力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表明 ,新结构传爆药柱较常规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威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 起爆能力 传爆药柱 冲击起爆 钝感弹药 装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悬浮法制备-εHNIW基传爆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健 王晶禹 +1 位作者 王保国 黄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获得高能低感传爆药,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主体炸药,用水悬浮法制备了ε-HNIW为基的传爆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并对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撞击感度测试等... 为获得高能低感传爆药,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主体炸药,用水悬浮法制备了ε-HNIW为基的传爆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并对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撞击感度测试等手段对包覆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温度>搅拌速度>加料速度>真空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温度70℃、真空度0.05MPa、搅拌速度700r/min、加料速度0.725mL/s。包覆过程中ε-HNIW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包覆后样品撞击感度的特性落高H50比原料ε-HNIW提高了2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CL- 20 造型粉 传爆药 水悬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105/EPDM造型粉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董军 王晶禹 +2 位作者 梁磊 李丹 安崇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LLM-105为主体炸药,EPDM(乙丙三元橡胶)为黏结剂,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LLM-105/EPDM造型粉,并将其压制成药柱。用SEM对包覆前后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机械感度、热分解特性、热安定性和爆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LLM... 以LLM-105为主体炸药,EPDM(乙丙三元橡胶)为黏结剂,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LLM-105/EPDM造型粉,并将其压制成药柱。用SEM对包覆前后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机械感度、热分解特性、热安定性和爆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LLM-105和其他传爆药相比,EPDM/LLM-105造型粉的机械感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当传爆药柱的装药密度为1.518g/cm3时,爆速可达791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LLM-105 造型粉 溶液-水悬浮 传爆药 黏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N-5装药侵彻混凝土过载力学响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文峥 王晶禹 +1 位作者 李小东 黄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72,共5页
采用弹载小尺寸PBXN-5装药和加速度传感器,并以相同初始速度侵彻两种不同强度混凝土靶板,获得弹体侵彻的过载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侵彻前后装药试样的细观结构和外部形状的变化,研究了装药在不同过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弹内... 采用弹载小尺寸PBXN-5装药和加速度传感器,并以相同初始速度侵彻两种不同强度混凝土靶板,获得弹体侵彻的过载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侵彻前后装药试样的细观结构和外部形状的变化,研究了装药在不同过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弹内装药着靶后发生了外形镦粗、密度降低的现象,随着过载峰值的提高这一变化更为明显;装药内部出现了沿晶裂隙以及黏结剂微孔隙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侵彻 过载特性 传爆药装药 动态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传爆药多点同步起爆网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双启 邰玲 曹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2-65,共4页
为了提高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提出将多点同步起爆网络用于起爆新型传爆药装药结构的方法,设计了"一入四出"、"一入八出"同步起爆网络,分析了"一入四出"、"一入八出"同步起爆网络的同步时间,并... 为了提高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提出将多点同步起爆网络用于起爆新型传爆药装药结构的方法,设计了"一入四出"、"一入八出"同步起爆网络,分析了"一入四出"、"一入八出"同步起爆网络的同步时间,并进行了起爆威力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将多点同步起爆网络用于起爆新型传爆药装药结构后,传爆药的起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爆药柱 爆炸逻辑网络 多点起爆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立双 胡双启 +1 位作者 曹雄 孙建兵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钝感主装药的出现,对引信爆炸序列中的传爆药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传统的圆柱形传爆药柱很难适应钝感主装药的可靠引爆要求。因此,本文中综合运用炸药冲击起爆理论、有效装药理论、聚能效应、拐角效应,设计了异形传爆药柱。利用主装药变... 钝感主装药的出现,对引信爆炸序列中的传爆药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传统的圆柱形传爆药柱很难适应钝感主装药的可靠引爆要求。因此,本文中综合运用炸药冲击起爆理论、有效装药理论、聚能效应、拐角效应,设计了异形传爆药柱。利用主装药变组分法和主装药轴向钢凹法研究了异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异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强于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异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受面积效应系数的影响,随着面积效应系数的增大,起爆能力增强。设计的异形传爆药柱能够满足钝感弹药爆炸序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起爆能力 起爆理论 异形传爆药柱 主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JH-14C传爆药的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子敏 许碧英 +1 位作者 仲凯 袁宝慧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63,共4页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JH-14C传爆药在不同应变率冲击过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观察该传爆药的宏观破坏形式并对回收试样细观损伤模式进行扫描电镜(SEM)观测,获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该传爆药的应力-应变...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JH-14C传爆药在不同应变率冲击过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观察该传爆药的宏观破坏形式并对回收试样细观损伤模式进行扫描电镜(SEM)观测,获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该传爆药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失效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失效应变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传爆药 动态响应 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条件及装药直径对HMX/F2641传爆药爆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作山 刘玉存 +1 位作者 张景林 张包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采用锰铜压力传感器法测量了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传爆药HMX/F2641爆压的影响,传爆药密度为90%的理论密度。装药直径小于5mm时,小型化传爆序列爆压随装药直径和约束条件阻抗的减小而降低,装药直径3~5mm范围内,约束条件及装药直径对传... 采用锰铜压力传感器法测量了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传爆药HMX/F2641爆压的影响,传爆药密度为90%的理论密度。装药直径小于5mm时,小型化传爆序列爆压随装药直径和约束条件阻抗的减小而降低,装药直径3~5mm范围内,约束条件及装药直径对传爆药爆压的影响较小;在装药直径1.5~3mm范围内,小型化传爆序列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传爆药爆压的影响较大。在装药密度一定时,通过装药尺寸及约束条件的匹配,可以控制并调整传爆药的爆压输出来满足不同主装药起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条件 装药直径 传爆药 HMX/F2641 爆压 爆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片冲击起爆原理的微起爆序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卫 褚恩义 +4 位作者 刘兰 任小明 解瑞珍 任炜 李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34,共29页
弹药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发展,对火工品提出了换能信息化、结构微型化、序列集成化的要求,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火工品技术孕育而生。近年来,随着微小型无人平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新型微毁伤形式,对微... 弹药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发展,对火工品提出了换能信息化、结构微型化、序列集成化的要求,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火工品技术孕育而生。近年来,随着微小型无人平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新型微毁伤形式,对微起爆序列这一系统级MEMS火工品的应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侧重于微起爆序列的应用及要求,在微换能元设计及能量控制、微起爆能量控制及器件化、微传爆能量传递与隔爆控制、微起爆序列设计与集成及序列可靠性评估5个方面,对基于飞片冲击起爆原理的微起爆序列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起爆序列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深化微起爆传爆机理的基础研究;推进数字化工程,提升正向设计能力;加强大批量生产能力;加强微起爆序列样机的应用验证,提升技术成熟度。通过对微起爆序列技术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同行继续深入系统地开展微起爆序列技术研究、推动其应用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火工品 微起爆序列 能量控制 微起爆器 传爆药 飞片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传爆药柱起爆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立双 胡双启 曹雄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为了适应钝感弹药对传爆序列提出的新要求,综合运用炸药冲击起爆理论、有效装药理论、聚能效应,设计了环形传爆药柱,并设计了适用于环形传爆药柱起爆的4点和8点同步起爆网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研究了环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并与圆... 为了适应钝感弹药对传爆序列提出的新要求,综合运用炸药冲击起爆理论、有效装药理论、聚能效应,设计了环形传爆药柱,并设计了适用于环形传爆药柱起爆的4点和8点同步起爆网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研究了环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并与圆柱形传爆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点起爆条件下环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高于圆柱形传爆药柱,8点起爆效果优于4点起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同步网路 传爆药 起爆能力 环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BX传爆药中HMX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逸群 张景林 姜夏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31-534,共4页
为了克服化学方法分析聚合物粘结炸药(PBX)检测速率慢、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PBX传爆药的组分含量。研究并选择了HMX可见光光谱法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测量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测定浓度为0.0018 ... 为了克服化学方法分析聚合物粘结炸药(PBX)检测速率慢、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PBX传爆药的组分含量。研究并选择了HMX可见光光谱法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测量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测定浓度为0.0018 mg·mL^-1的HMX溶液吸光度,回收率为98.9%~101.0%。根据此方法计算出HMX在PBX传爆药中的含量为95.47%,略高于化学分析结果(9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PBX传爆药 可见光光谱法 奥克托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爆药冲击波感度试验方法的简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家佳 王建灵 +2 位作者 张哲 李鸿宾 杨斐 《爆破器材》 CAS 2015年第6期52-54,60,共4页
尝试了一种用压装A-IX-I(RDX与钝感剂质量比为955)药柱替代纯RDX作为施主药柱进行冲击波感度试验(SSGT)的方法,通过零隔板试验,检验了施主药柱的爆炸能量输出性能。所得施主药柱的平均质量为1 195.5 mg,相对误差0.495%;鉴定块的平均... 尝试了一种用压装A-IX-I(RDX与钝感剂质量比为955)药柱替代纯RDX作为施主药柱进行冲击波感度试验(SSGT)的方法,通过零隔板试验,检验了施主药柱的爆炸能量输出性能。所得施主药柱的平均质量为1 195.5 mg,相对误差0.495%;鉴定块的平均凹痕深度1.769 mm,相对误差0.96%,说明压装法得到的施主药柱性能较好。利用该方法研究了JH-14传爆药经过高温加速老化前后的冲击波感度,结果显示,老化后的样品冲击波感度具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炸药安全性 传爆药 冲击波感度 小隔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挤注药剂配方与装药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凯 刘玉存 +2 位作者 刘登程 袁俊明 王建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针对起爆逻辑网络,探索采用奥克托今(HMX)基塑性粘结炸药作挤注型传爆药,运用分段挤压注入沟槽的工艺方式对直线微通道装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HMX粒度、Viton A含量、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对装药与传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塑性炸药... 针对起爆逻辑网络,探索采用奥克托今(HMX)基塑性粘结炸药作挤注型传爆药,运用分段挤压注入沟槽的工艺方式对直线微通道装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HMX粒度、Viton A含量、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对装药与传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塑性炸药挤注工艺用于小尺寸传爆沟槽装药可行,装药致密、均匀;细化HMX含量为97%的传爆药不适于挤注装药;粘结剂低于3%时,挤注药体成型变差;增塑剂用C2与C3的塑性炸药表面更平滑,柔韧性更强;达到可传爆密度的前提下,HMX中小粒度颗粒维持相当含量是沟槽传爆药可靠传爆的必要条件;E级HMX 47.5%、细化HMX 47.5%、Viton A 5%、增塑剂C32%(外加)为最优挤注型传爆药装药配方,装药平均密度1.44 g/cm3,1 mm×1 mm沟槽内平均爆速达6 959 m/s,直线传爆临界直径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沟槽通道 塑性挤注型传爆药 挤注工艺 爆速 装药密度 临界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