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跨距猫道泵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
1
作者 何倍 郑鹏鹏 +2 位作者 张乙彬 汤宇祺 蒋正武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5-645,共11页
为解决高山峡谷地区大跨径桥梁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通过配合比基本参数优化、骨料优化、矿物掺合料优化及外加剂组分优化等技术制备出满足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了其泵送施工应用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高山峡谷地区大跨径桥梁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通过配合比基本参数优化、骨料优化、矿物掺合料优化及外加剂组分优化等技术制备出满足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了其泵送施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0 m以上超长跨距猫道结构作为泵送施工平台,可满足高山峡谷桥梁混凝土远程泵送施工的技术要求;研制出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为250 mm、扩展度为605 mm、初凝时间大于12 h,成功应用于贵州古牛河特大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优化 泵送施工 超长跨距 猫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分布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峰 曾超 +1 位作者 薛春林 温作铭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掌握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空间分布特性,以JLHA1/G6A-500/280型特强钢芯铝合金导线为研究对象,采用铝股丝表面激光刻槽,内嵌高灵敏、超大复用容量超弱光纤光栅,搭建了大跨越输电导线铝部应力试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张力条件下大... 为了掌握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空间分布特性,以JLHA1/G6A-500/280型特强钢芯铝合金导线为研究对象,采用铝股丝表面激光刻槽,内嵌高灵敏、超大复用容量超弱光纤光栅,搭建了大跨越输电导线铝部应力试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张力条件下大跨越架空输电导线铝部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大跨越导线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铝股应力分布特征,并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导线承受张力作用时,外层铝股和次外层铝股应力不同,外层铝股应力小于次外层铝股应力,导线同层铝股应力基本相同;铝股应力随导线张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张力每增大1%,铝股应力增大约10%。不同导线张力作用时钢股和铝股应力均呈现环状分层特性,铝股平均应力小于钢股平均应力,铝部和钢股应力比约为3∶7;外层和次外层铝合金股丝应力沿圆周向分布不均匀,建议大跨越导线线型设计时考虑铝股丝分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输电导线 超弱光纤光栅 铝部应力 分层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超低频调谐液体质量阻尼器研发及应用
3
作者 毛伟琦 柴小鹏 +2 位作者 汪正兴 王波 尹康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大跨度桥梁在运营过程中易发生较为明显的超低频振动问题,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进行控制时,由于箱梁内部空间有限,常规TMD在结构上无法满足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浮力和流固耦合作用的超低频调谐液体质量阻尼器(TLMD)。为研究TLM... 大跨度桥梁在运营过程中易发生较为明显的超低频振动问题,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进行控制时,由于箱梁内部空间有限,常规TMD在结构上无法满足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浮力和流固耦合作用的超低频调谐液体质量阻尼器(TLMD)。为研究TLMD对结构的阻尼减振效果,进行模型试验,分析安装TLMD前、后主结构加速度幅值和阻尼比;将该新型超低频TLMD在贵州龙里河大桥上进行实桥应用,测试主梁频率特性和阻尼比。模型试验及实桥应用结果表明:TLMD减振技术可实现0.283 Hz乃至更低频率的超低频阻尼减振;采取TLMD控制后,模型试验主结构的阻尼比从0.038%提高至2.2%,主结构的加速度幅值从减振前的0.41 m/s2降低至0.01 m/s2;贵州龙里河大桥超低频TLMD当采用0.31%的质量比时,主梁一阶竖弯模态实测阻尼比从0.20%提高至0.82%,阻尼比提高了3.1倍。超低频TLMD参数稳定、性能可靠,有效降低了阻尼器的安装高度,显著提升了结构阻尼比,增强了桥梁的抗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超低频 调谐液体质量阻尼器 阻尼比 室内模型试验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径单向预应力UHPC连续箱梁桥概念设计与初步实验 被引量:56
4
作者 邵旭东 詹豪 +1 位作者 雷薇 张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9,共7页
提出一种超大跨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续箱梁桥新体系。新体系梁桥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密集横隔板薄壁箱梁和部分体外预应力有机结合,变传统三向预应力为纵向单向预应力结构,不仅提升了梁桥跨径,而且可消除传统大跨径PC梁桥的... 提出一种超大跨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连续箱梁桥新体系。新体系梁桥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密集横隔板薄壁箱梁和部分体外预应力有机结合,变传统三向预应力为纵向单向预应力结构,不仅提升了梁桥跨径,而且可消除传统大跨径PC梁桥的主梁过度下挠和梁体开裂两类病害,通过对跨径400m的UHPC连续箱梁桥试设计,结果表明,新体系箱梁桥各种板件的厚度大幅度减小,密集横隔板有效降低了箱梁的横向应力,上部结构自重可减轻约50%,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单向预应力完全可行。进行了UHPC梁的徐变性能和腹板抗剪性能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UHPC梁的徐变变形仅为常规梁的20%,密集横隔板进一步提高了腹板的抗剪能力。超大跨径UHPC连续箱梁桥是一种在安全、经济、耐久各方面极具竞争力的梁桥方案,可适用于400m级跨径的连续体系梁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薄壁箱梁 超大跨径梁桥 单向预应力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径UHPC连续箱梁桥接缝设计及模型试验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策 邵旭东 张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8,共7页
针对超大跨径UHPC连续箱梁桥,提出悬臂拼装法施工的牛腿式UHPC节段间接缝,并对其倾角、深高比、齿梁高之比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接缝牛腿最优水平倾角为0°~45°,深高比≥1/10,齿梁高比为1/3~2/3。利用优化结果设计制作一个双悬臂... 针对超大跨径UHPC连续箱梁桥,提出悬臂拼装法施工的牛腿式UHPC节段间接缝,并对其倾角、深高比、齿梁高之比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接缝牛腿最优水平倾角为0°~45°,深高比≥1/10,齿梁高比为1/3~2/3。利用优化结果设计制作一个双悬臂梁接缝模型,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薄壁箱梁拼装节段腹板接缝的抗剪性能及横隔板对腹板接缝性能的影响。静力试验的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都表明:薄壁箱梁腹板接缝抗剪性能强,密集横隔板能提高接缝抗剪承载力,接缝角趾开裂应变达到455με,相应计算应力达14.71MPa,远大于普通混凝土的接缝强度,抗裂安全度可达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径 超高性能混凝土 悬臂拼装 接缝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泵浦功率的遥泵放大在超长跨距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帆 张巍 +1 位作者 冯雪 彭江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8-1362,共5页
针对长跨距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喇曼放大入纤泵浦功率过大的问题,将遥泵放大器(RPEDFA)引入到系统中,通过对共纤RPEDFA的噪音性能及其优化设计的研究,在理论上计算比较了RPEDFA系统和后向喇曼放大系统在不同泵浦功率水平下的光信噪比和... 针对长跨距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喇曼放大入纤泵浦功率过大的问题,将遥泵放大器(RPEDFA)引入到系统中,通过对共纤RPEDFA的噪音性能及其优化设计的研究,在理论上计算比较了RPEDFA系统和后向喇曼放大系统在不同泵浦功率水平下的光信噪比和非线性相移,表明遥泵放大技术有效降低了入纤泵浦的功率水平,更适合长跨距应用.运用遥泵放大技术,对一个典型的长跨距系统进行系统Q值的模拟,结果表明:在220mW泵浦功率水平下可以实现跨距为167km的40×11.6Gbit/s系统1000km传输,Q值裕量4.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泵放大 长跨距传输 中继系统 波分复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1km超长站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董振华 印新达 +3 位作者 黄丽艳 雷学义 祁劭峰 周晓栋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 文章介绍了利用新型SMF-28ULL超低损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相位啁啾、前向拉曼、增强型前向纠错(FEC)以及前置随路远程泵浦光放大(ROPA)技术,实现了2.5Gbit/s系统无中继521km的超长站距传输,这也是迄今所报道的使用前置随路ROPA技术所实现的距离最远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站距光传输系统 远程泵浦光放大 拉曼放大 前向纠错 超低损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损耗光纤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樊宏 王勇 陈皓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1,共3页
介绍了美国康宁公司新型ULL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在国内首次使用ULL光纤的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的技术性能研究,提出了能满足较为复杂工程条件的典型超长距无中继传输方案,对其光功率预算、OSNR(光信噪比)进行了验算,并进行了经济性和... 介绍了美国康宁公司新型ULL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在国内首次使用ULL光纤的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的技术性能研究,提出了能满足较为复杂工程条件的典型超长距无中继传输方案,对其光功率预算、OSNR(光信噪比)进行了验算,并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损耗光纤 电力通信 超长距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N的10Gbit/s单跨段超长距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强 魏田田 孙睿頔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6,共5页
基于光传送网OTN的10Gbit/s长距离传输作为当前通信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节约传输成本,适应大规模、大跨度的组网模式,总线路长度达数千千米的超长距传输技术在当前传送网中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主要通过对铁路光... 基于光传送网OTN的10Gbit/s长距离传输作为当前通信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节约传输成本,适应大规模、大跨度的组网模式,总线路长度达数千千米的超长距传输技术在当前传送网中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主要通过对铁路光传送网单跨段160km的传输性能进行试验与分析,为整个光传送网络的单跨段超长距传输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实现多跨段n×160km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搭建与铁路光传送网相吻合的实际测试环境,在不使用拉曼放大器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光传送网中3个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得到实现单跨段超长距传输在整个光传送网络OTN应用中存在的限制条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大程度提高超长距的传输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N 10GBIT/S 单跨段 160km 超长距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钢桥UHPC-TPO超薄铺装新体系力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嘉 曾玉 +1 位作者 李杰 李树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6-792,共7页
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聚合物混凝土薄层铺装(thin polymer overlay,TPO)超薄铺装体系在不同的车辆轴载、水平力大小、TPO铺装层厚度、荷载位置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有限元计算.... 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聚合物混凝土薄层铺装(thin polymer overlay,TPO)超薄铺装体系在不同的车辆轴载、水平力大小、TPO铺装层厚度、荷载位置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表明:随着轴载增大,UHPC最大拉应力、TPO最大拉应力、UHPC与TPO层间最大剪应力均显著增大;水平力大小对UHPC-TPO层间最大剪应力影响显著;增大TPO厚度对结构受力有利;考虑超载230%且紧急制动的不利工况,UHPC最大拉应力和TPO最大拉应力均小于各自的开裂强度、UHPC与TPO层间最大剪应力远小于界面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钢桥 桥面铺装 力学计算 有限元分析 超高性能混凝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斜拉桥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仁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以伶仃洋大桥伶仃西航道主桥950m斜拉桥方案设计为背景,阐述了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所应考虑的各项因素,并对该结构的静力、动力、地震力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验算和安全性评估。
关键词 斜拉桥 超大跨度 混合式 设计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通信中超长距离光传输无中继的应用
12
作者 吕勇 王凤娟 《广东电力》 2005年第9期51-56,共6页
针对2.5 Gbps速率超长距离传输中所出现的光纤衰耗、光接口的色散容限问题和10 Gbps速率SDH超长距离传输中出现的光纤衰耗、线路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和光接口的色散容限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效果显著。
关键词 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 光传输 超长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恒 范伟 +1 位作者 刘彪 刘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189,共6页
针对沈阳有轨电车项目结构设计进行全面总结,详细介绍大跨库房的结构选型、计算及有关特殊问题的处理;对超长车库进行计算分析,采取预应力及其他施工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介绍正线车站的设计情况,总结施工配合中存在问题,以期为后... 针对沈阳有轨电车项目结构设计进行全面总结,详细介绍大跨库房的结构选型、计算及有关特殊问题的处理;对超长车库进行计算分析,采取预应力及其他施工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介绍正线车站的设计情况,总结施工配合中存在问题,以期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大跨 超长 预应力 施工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长跨距光纤传输链路监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沌华 张谱 李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了解决超长跨距光纤传输的损耗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数字线性调频-光时域反射(DLFM-OTDR)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能解决最大测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之间的矛盾。DLFM-OTDR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直接调制和直接检测,结构简单,不需... 为了解决超长跨距光纤传输的损耗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数字线性调频-光时域反射(DLFM-OTDR)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能解决最大测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之间的矛盾。DLFM-OTDR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直接调制和直接检测,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光学器件,并且引入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进行信号处理和噪声滤波。使用DLFM-OTDR开发板在实际光纤传输链路中进行了实验测试,以光纤链路长度为2×150 km的测量结果为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LFM-OTDR特别适合在单跨段很长的情况下,实现超长光纤链路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跨距光链路 光时域反射仪 数字线性调频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钢-混结合段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怀臣子 杨纪 +1 位作者 罗军 王洁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为探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征,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3的主梁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长×宽×高:6.0 m×1.722 m×2.0 m),并进行了四点弯曲负弯矩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荷载加载工况作用下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情况和... 为探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征,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3的主梁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长×宽×高:6.0 m×1.722 m×2.0 m),并进行了四点弯曲负弯矩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荷载加载工况作用下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情况和传力机理,基于模型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钢-混结合段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加载和超加载工况下,钢-混结合段各构件应力水平较低,结合段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结合段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钢箱与混凝土之间共同受力性能良好,钢-混结合段钢顶板、底板和UHPC层所承担的弯矩由钢梁过渡段经承压板向钢-混结合段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小,传力流畅.试验模型钢-混结合段主要由承压板承担荷载,荷载分担比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梁 钢混结合段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弯性能 承载能力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拉曼和一阶遥泵组合的超长距技术在特高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常安 姚庆 黄丽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45,共5页
随着特高压输电网工程建设,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10 Gb/s系统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在很多特高压工程中都有应用。根据10 Gb/s传输系统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国内外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情况和可用技术,结合南方电... 随着特高压输电网工程建设,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10 Gb/s系统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在很多特高压工程中都有应用。根据10 Gb/s传输系统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国内外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情况和可用技术,结合南方电网某多端直流工程给出了一段超长距光纤通信的试验电路方案。试验电路利用二阶拉曼和一阶遥泵组合方式的超长距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可实现470 km的传输距离,并给出了相应的设备配置方案和软件计算结论,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高压 超长距光传输系统 遥泵放大 拉曼放大 超低损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Gb/s 551km G.654.E光纤超长距离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淑娟 李伟华 +5 位作者 邓黎 李葵 林航 汪洪海 张磊 陈方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1,共3页
不断发展的电力通信网对大容量、无中继光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有效面积G.654.E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利用非线性抑制技术、二阶泵浦技术以及前后向随旁路遥泵放大器(ROPA)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系统传输实验,实现了100Gb/s系统551k... 不断发展的电力通信网对大容量、无中继光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有效面积G.654.E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利用非线性抑制技术、二阶泵浦技术以及前后向随旁路遥泵放大器(ROPA)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系统传输实验,实现了100Gb/s系统551km的单跨段超长站距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有效面积光纤 二阶泵浦 遥泵放大器 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
18
作者 迟荣华 王飞 +3 位作者 桂桑 袁渊 陶峰 孙小菡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为了提高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研究了基于遥泵和喇曼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以实验室测试的400km/(80.3dB)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为基础,将该系统技术应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距离380km的吐鲁番-巴州两个750kV变电站间... 为了提高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研究了基于遥泵和喇曼混合放大技术的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以实验室测试的400km/(80.3dB)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为基础,将该系统技术应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距离380km的吐鲁番-巴州两个750kV变电站间。为了获得高信噪比,系统运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抑制技术及遥泵喇曼混合放大配置技术,信号等效入纤功率达31.9dB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传输指标、可靠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跨距传输系统 遥泵放大 喇曼放大 SBS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异形管桁架屋盖提升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湘东 杨宏星 《中国铁路》 2022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以杭绍台铁路台州站为依托,采用“分区整体提升、桁架临时水平预张拉、分级卸载”的施工安装技术,对项目施工重难点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及屋盖桁架挠度变形控制措施,通过制定分区分步提升方案,辅以仿真模拟计算和提升过程... 以杭绍台铁路台州站为依托,采用“分区整体提升、桁架临时水平预张拉、分级卸载”的施工安装技术,对项目施工重难点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及屋盖桁架挠度变形控制措施,通过制定分区分步提升方案,辅以仿真模拟计算和提升过程变形监测技术,实现了大跨度异形钢桁架屋盖的安全高效提升,达到设计建筑美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绍台铁路 台州站 超长跨度 异形管桁架 水平预张拉 整体提升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非线性补偿算法的超长跨距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婷 崔力民 +5 位作者 王鑫 陈建新 张海波 徐健 龙函 郑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7,51,共5页
搭建一个双向拉曼放大超长跨距光纤传输系统,在接收端采用非线性补偿算法来补偿因传输距离长和入纤光功率高所带来的光纤非线性效应,并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10Gbaud/s 16正交幅度调制(QAM)信号的传输,传输距离为300km。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搭建一个双向拉曼放大超长跨距光纤传输系统,在接收端采用非线性补偿算法来补偿因传输距离长和入纤光功率高所带来的光纤非线性效应,并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10Gbaud/s 16正交幅度调制(QAM)信号的传输,传输距离为300km。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非线性补偿算法,接收端信号的性能相比未使用非线性补偿算法时提高了2dB。证明了非线性补偿技术在超长跨距光纤传输系统中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曼放大 超长跨距 非线性补偿算法 相干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