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非线性扰动的网络化随机系统鲁棒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小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3,共6页
针对具有非线性扰动的网络化随机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考虑到反馈控制环中由于实时通讯网络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丢失现象,建立了连续时间网络化随机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最终均... 针对具有非线性扰动的网络化随机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考虑到反馈控制环中由于实时通讯网络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丢失现象,建立了连续时间网络化随机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最终均方有界。利用广义系统变换和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得到了闭环系统最终均方有界的充分条件,证明了理想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该方法可推广到以双线性随机系统为受控对象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镇定控制器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随机系统 非线性扰动 最终均方有界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随机系统的一种均方有界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毅 李云骥 彭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4-530,共7页
针对状态时滞随机系统,应用事件驱动近似二次性能指标和随机均方有界理论,同时考虑控制输入和事件决策,设计了反馈控制器和相应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基于状态反馈的事件驱动策略同时使用当前状态和时滞状态进行事件的触发,并利用近似二... 针对状态时滞随机系统,应用事件驱动近似二次性能指标和随机均方有界理论,同时考虑控制输入和事件决策,设计了反馈控制器和相应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基于状态反馈的事件驱动策略同时使用当前状态和时滞状态进行事件的触发,并利用近似二次性能指标进行约束;基于输出反馈的事件驱动策略使用当前状态进行事件的触发.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仿真,对事件驱动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并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案可以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通信传输,延长无线传感网络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驱动控制 均方有界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双线性随机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启敏 焦贤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953,共5页
文章研究了不确定双线性随机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控制。通过构造线性滤波,利用代数里卡提不等式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使得系统状态均方有界,以及每个状态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对角元素不超过对应预先设定的对称正定矩阵元素上确界,从... 文章研究了不确定双线性随机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控制。通过构造线性滤波,利用代数里卡提不等式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使得系统状态均方有界,以及每个状态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对角元素不超过对应预先设定的对称正定矩阵元素上确界,从而双线性随机系统可达到较好的鲁棒性。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性随机系统 LMI方法 均方有界 Bernoull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卡尔曼一致性滤波算法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玉 孙书利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5,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卡尔曼一致性滤波算法。采用增量发送的传输机制,每个传感器仅在当前时刻观测值与最新触发时刻观测值之间的差值平方超出阈值时,才将观测值发送到相应的估值...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卡尔曼一致性滤波算法。采用增量发送的传输机制,每个传感器仅在当前时刻观测值与最新触发时刻观测值之间的差值平方超出阈值时,才将观测值发送到相应的估值器。而每个估值器都可以通过时间触发的规则从其邻居节点接收到估计值。为了避免估值之间互协方差矩阵的计算,通过局部最小化方差的上界提出了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算法在均方意义下的指数有界性。数值仿真验证了事件触发的阈值越小,通信率越高且滤波器的估计精度越高;否则,通信率越低且估计精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事件触发 分布式滤波 卡尔曼一致性滤波 均方意义下的指数有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分析转化元素分析计算式改进与回归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丁皓轩 吴震坤 +2 位作者 唐文 钱鹏 孟少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70-174,共5页
掌握燃煤机组入炉煤的煤质成分,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对煤质工业分析转化元素分析的计算进行研究,采集了100组煤质成分数据,分析了传统计算公式的不足,并逐一改进碳、氢和氮的计算公式,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元素分析回归模型... 掌握燃煤机组入炉煤的煤质成分,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对煤质工业分析转化元素分析的计算进行研究,采集了100组煤质成分数据,分析了传统计算公式的不足,并逐一改进碳、氢和氮的计算公式,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元素分析回归模型。此外,对比传统公式、改进公式和回归的计算效果。与传统公式相比,改进公式计算的碳、氢和氮计算的均方根误差R_(MSE)相对降低了16.05%、83.53%和36.36%;在测试集数据中,回归模型在碳、氮和氧的成分计算中R_(MSE)明显较低,分别为0.893、0.116和0.924,而改进公式所计算的氢元素成分R_(MSE)最低(0.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 支持向量机回归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