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2.5-D直流电阻率自适应有限元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24
1
作者 汤井田 王飞燕 任政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8-716,共9页
2.5-D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模型的剖分及加密主要通过手动实现.另外,采用的单元类型比较规则如矩形单元等,不易实现复杂模型的模拟.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有限元算法.算法中采用稳健的后验误差估计来自动预测下一... 2.5-D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模型的剖分及加密主要通过手动实现.另外,采用的单元类型比较规则如矩形单元等,不易实现复杂模型的模拟.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有限元算法.算法中采用稳健的后验误差估计来自动预测下一次网格的单元尺寸,直到设定的迭代条件满足为止.另外,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单元实现了任意复杂模型的灵活剖分.基于此,利用垂直接触面模型分析和对比了不同自适应策略的效率.通过对比发现,点源附近的单元得到了加密以消除源的奇异性.另外,对于任意一种策略,有限元结果均能最终收敛到精确解.最后,模拟了两个模型:2-D单个异常体模型和2-D地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有限元 后验误差估计 非结构化网格 2.5-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和极化介质的2.5维CSAMT正演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胜红 唐新功 熊治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92,共21页
传统的CSAMT在进行正、反演数值模拟时通常假设地下介质为电各向同性且无IP效应的介质,而实际的地下介质往往同时存在电各向异性和IP效应,因此开展各向异性和IP效应共同作用下的CSAMT电磁场响应特征的研究势在必行。文中基于含源的Maxw... 传统的CSAMT在进行正、反演数值模拟时通常假设地下介质为电各向同性且无IP效应的介质,而实际的地下介质往往同时存在电各向异性和IP效应,因此开展各向异性和IP效应共同作用下的CSAMT电磁场响应特征的研究势在必行。文中基于含源的Maxwell方程组,推导了2.5维各向异性介质的电磁场偏微分方程,采用伽辽金有限元法实现了各向异性的2.5维CSAMT数值模拟,进而讨论了欧拉角和各向异性系数对2.5维CSAMT响应的影响。通过引入Cole-Cole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极化参数对CSAMT响应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各向异性和IP效应同时存在时的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和IP效应均会对CSAMT的响应结果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当各向异性和IP效应同时存在时,根据欧拉角和主轴电阻率的取值,二者的效果将相互叠加或抵消。文中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CSAMT资料处理与解释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各向异性 激发极化 有限元 2.5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介质有限元法2.5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86
3
作者 底青云 Martyn Unsworth 王妙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3-730,共8页
利用有限元 2 .5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简称CSAMT)数值模拟方法 ,对 10 0Ωm均匀半空间介质中有限长度的电偶极源产生的电场、磁场及视电阻率、相位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场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一个象限中 ,场的特征存在双叶现... 利用有限元 2 .5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简称CSAMT)数值模拟方法 ,对 10 0Ωm均匀半空间介质中有限长度的电偶极源产生的电场、磁场及视电阻率、相位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场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一个象限中 ,场的特征存在双叶现象 ,当收发距大于 4个趋肤深度时 ,电阻率较接近介质真实的电阻率 ,这些结果为观测系统和收发距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波数域场的特征表明 ,低波数对源的贡献占较大的比例 .有限元法 2 .5维CSAMT数值模拟的优势在于能较准确地获得复杂介质结构的波场特征 .本文结合直立异常体、倾斜异常体及断陷模型对CSAMT电阻率、相位剖面特征及频率曲线特征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数值模拟结果直观地给出了异常体的剖面异常形态 .通过对比研究异常体的剖面异常形态和半空间场的特征进一步说明本文方法和软件在模拟复杂介质结构场特征时是可靠的 .这为认识观测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 2.5d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二次插值的2.5维FCSEM有限元正演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柳建新 汤文武 童孝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482,共9页
首先给出2.5维频率域可控源电磁的有限元方程,并详细推导基于矩形剖分及双二次插值的有限元方程的刚度矩阵的求解过程;接着重点研究波数的选取并得到一组精度较高的波数选取方案;然后利用本文基于双二次插值的有限元算法对一个均匀半空... 首先给出2.5维频率域可控源电磁的有限元方程,并详细推导基于矩形剖分及双二次插值的有限元方程的刚度矩阵的求解过程;接着重点研究波数的选取并得到一组精度较高的波数选取方案;然后利用本文基于双二次插值的有限元算法对一个均匀半空间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对比,验证本文算法的正确性;最后对2个二维地电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别得到TE及TM模式下的视电阻率及相位等值线断面图,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模拟结果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异常体,从而进一步说明本文算法能够对2.5维频率域可控源电磁进行有效地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维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 有限元 双二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演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双侧向测井对裂缝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史謌 何涛 +2 位作者 仵岳奇 柳建华 马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9-363,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裂缝的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与裂缝孔隙度、泥浆电阻率、裂缝倾角和基岩电阻率的关系进行了计算 .在大量正演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双侧向测井响应反演公式和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 ,提出更为精细的裂缝倾角的弹性划分模...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裂缝的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与裂缝孔隙度、泥浆电阻率、裂缝倾角和基岩电阻率的关系进行了计算 .在大量正演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双侧向测井响应反演公式和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 ,提出更为精细的裂缝倾角的弹性划分模型 ,用双侧向视电阻率值近似估算裂缝倾角的方法 ,提高了利用双侧向测井求裂缝产状与裂缝孔隙度 (裂缝宽度 )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裂缝 碳酸盐岩 有限元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海底地层可控源海洋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6
作者 沈金松 孙文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利用等参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偶极子源在二维海底地层上方产生的电磁场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构造走向进行Fourier变换,将全三维电磁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二维电磁问题,并在波数域求解,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导出了适用于二维海底地... 利用等参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偶极子源在二维海底地层上方产生的电磁场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构造走向进行Fourier变换,将全三维电磁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二维电磁问题,并在波数域求解,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导出了适用于二维海底地层中任意方向的电偶极子或磁偶极子响应的波数域电磁场方程,并在x-z平面内采用等参有限元方法求解,利用Fourier逆变换得到空间域海洋电磁响应;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伪δ函数表达源电流分布,提高了数值解的精度;利用层状含高阻油气储层和低阻水层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方向的电偶极子源和磁偶极子源的敏感性。模拟结果表明,水平电偶极子激发测得的两个电场分量和一个水平磁场分量,均对海底高阻层响应灵敏,适合于油气储层直接探测;水平磁偶极子激发的两个磁场分量和一个水平电场分量,尽管响应幅度较低,但在高阻储层能产生一定的异常,可以为水平电偶极子激发油气探测提供补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磁数值模拟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 偶极子源 等参有限元 伪δ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水压力对高铁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绍毅 高广运 顾晓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1-886,891,共7页
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孔隙水压力对饱和路基地面振动的影响。根据Biot理论建立饱和多孔介质控制方程,采用双重Fourier变换将控制方程转换为频率-波数域表达式。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饱和路基模型,列车荷载在频率-波数域表示,轨道... 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孔隙水压力对饱和路基地面振动的影响。根据Biot理论建立饱和多孔介质控制方程,采用双重Fourier变换将控制方程转换为频率-波数域表达式。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饱和路基模型,列车荷载在频率-波数域表示,轨道和路堤采用欧拉梁模拟,采用黏滞阻尼吸波边界减小有限元边界反射。分析列车速度、路基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对地面振动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较低时,由于饱和路基受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地面竖向振幅小于弹性地基;车速较高时,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对地面振动影响较大。列车运行速度较高时,饱和地基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对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2.5维有限元 饱和路基 动力响应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泵站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星梅 沈长松 刘远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中某大型泵站的设计、施工情况,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温度控制、混凝土超强、施工工艺及方案等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成果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出大型泵站容易产生裂缝...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中某大型泵站的设计、施工情况,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温度控制、混凝土超强、施工工艺及方案等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成果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出大型泵站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类型及原因,认为进水流道混凝土降温过程中出现的较大温度应力是早期裂缝出现的直接原因,采用的施工方案和泵送混凝土工艺是导致裂缝出现的间接因素。由于后期养护和保温措施不力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是引发中后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工程设计、原材料选用、温度控制、施工工艺及方案等方面采取综合防裂措施和处理裂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泵站 裂缝成因 裂缝处理 优化配合比 温度控制 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