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排水管网的海甸岛城市淹没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广晨 江文胜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共9页
为探究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对海甸岛城市复合淹没的影响,采用ADCIRC-SWMM耦合模型,建立了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型,通过模拟极端天气事件下的城市淹没过程,分析排水系统在极端事件下对海甸岛城市复合淹没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排水系统... 为探究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对海甸岛城市复合淹没的影响,采用ADCIRC-SWMM耦合模型,建立了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型,通过模拟极端天气事件下的城市淹没过程,分析排水系统在极端事件下对海甸岛城市复合淹没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排水系统增加了海甸岛内部系统与海洋的连通性,正常情况下可以起到防洪排涝作用,降低城市的淹没风险;而当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随着外海水位上升,排水口可能会受到潮位顶托的影响,导致排水效率降低。这表明,排水系统对城市防洪排涝具有双重作用,既有利于平时的防洪排涝,但是在极端事件发生时,也会增加城市的淹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漫滩 城市淹没 数值模拟 耦合模型 海甸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鸿”台风风暴潮过程波流耦合效应数值研究
2
作者 楚栋栋 李梦雨 +4 位作者 朱勇辉 元媛 何子灿 车助镁 张继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基于FVCOM水动力模式和FVCOM-SWAVE海浪模式,构建了1509号台风“灿鸿”过境期间的波流耦合风暴潮模式;在对风暴潮增水和有效波高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开展了波流相互作用对增水的影响及风暴潮增水动力要素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近岸浅水海... 基于FVCOM水动力模式和FVCOM-SWAVE海浪模式,构建了1509号台风“灿鸿”过境期间的波流耦合风暴潮模式;在对风暴潮增水和有效波高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开展了波流相互作用对增水的影响及风暴潮增水动力要素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近岸浅水海域,波流耦合作用对水位影响显著,在风暴潮增水极值时刻,其对水位的贡献率达14%左右,并且高潮位时刻波流耦合作用倾向于引起减水,低潮位时刻波流相互作用倾向于引起增水;考虑波流耦合后,有效波高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加吻合;风场对风暴潮增水起主导作用,影响范围集中在浙江近岸海域和杭州湾海域,最大风暴潮增水可达2 m;在开阔海域,气压对台风中心范围风暴潮增水作用显著,而在近岸海域特别是杭州湾湾顶,天文潮-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波流相互作用对风暴潮增水的作用增强,最大增水分别可达1.2 m和0.5 m。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海岸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波流相互作用 耦合模式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沿海风暴潮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3
作者 黄宝霞 李希茜 罗军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3,共11页
基于ELCIRC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珠海市海域的风暴潮模型,以1713号台风“天鸽”路径为基础,通过改变台风入射角、台风登陆点、台风移速等方式构建登陆或者影响珠海市的台风路径,并进行风暴潮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珠海市沿海风暴潮特征。结果表... 基于ELCIRC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珠海市海域的风暴潮模型,以1713号台风“天鸽”路径为基础,通过改变台风入射角、台风登陆点、台风移速等方式构建登陆或者影响珠海市的台风路径,并进行风暴潮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珠海市沿海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改变台风入射角时,珠海市沿海不同岸段的风暴潮将出现较大差异性;距离台风中心约15~100 km且位于台风右半圆的沿海地区将是风暴潮的重灾区;在珠海市的香洲区和斗门区沿岸,风暴增水总体随着台风移速变慢而呈现增大的趋势,但金湾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当台风移速为15~30 km/h时,在沿着台风“天鸽”的移动路径上会产生较强的风暴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CIRC模型 台风“天鸽” 数值模拟 风暴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及舟山海域可能最大台风风暴潮增水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楚栋栋 李梦雨 +3 位作者 车助镁 元媛 栾华龙 张继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8,102,共8页
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构建了一个覆盖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型,模拟了1509号台风“灿鸿”引发的风暴潮事件,风暴潮水位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基于最佳台风路径集数据集提供的风场和气压数据,建立了中国... 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构建了一个覆盖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型,模拟了1509号台风“灿鸿”引发的风暴潮事件,风暴潮水位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基于最佳台风路径集数据集提供的风场和气压数据,建立了中国近海台风最大风速和最低中心气压的线性回归联系,相关系数达到0.96。在此基础上,以可能最大热带气旋参数为基础,构造了多种假想台风路径,计算了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结果表明,沿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登陆的台风在杭州湾和舟山海域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极值最高。杭州湾湾顶可能最大风暴潮水位达8.76 m,舟山海域可能最大风暴潮水位达2.62 m。结果可为杭州湾和舟山海域海洋工程的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FVCOM 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 数值模型 杭州湾 舟山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opula-LM-HMS耦联的台风情境下大坝洪水漫顶风险率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佳 傅志敏 王亚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气候变化下台风风暴潮出现频次增加,形成的暴雨洪水对水库大坝安全产生极大威胁。由于部分地区实测流量资料缺少,基于雨量资料的随机模型与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洪水过程线的研究亟待发展。针对现有小流域流量资料缺少问题,研究了基于降雨... 气候变化下台风风暴潮出现频次增加,形成的暴雨洪水对水库大坝安全产生极大威胁。由于部分地区实测流量资料缺少,基于雨量资料的随机模型与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洪水过程线的研究亟待发展。针对现有小流域流量资料缺少问题,研究了基于降雨随机模型与水文模型的Copula-LM-HMS耦联模型,来模拟入库洪水并计算水库大坝洪水漫顶风险率。该模型通过Copula函数与拉丁超立方-蒙特卡罗抽样(Latin Hypercube-Monte Carlo Simulation)生成流域多组7日降雨数据,并通过变倍比放大法缩放处理得到相应降雨序列,利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洪水过程线并结合调洪演算得到坝前最高水位,同时考虑风浪作用来模拟台风情景下的库水位变化情况,计算大坝洪水漫顶风险率,并分析不同组合条件对洪水漫顶风险率的影响。余姚市四明湖水库实例分析表明,构建的Copula-LM-HMS耦合模型计算得到的拦河坝在未来台风情境下无漫顶风险,自溃坝最小漫顶风险为0.22%,最大漫顶风险达到2.68%;洪水漫顶风险与降雨分布及起调水位有关,同时风浪作用对洪水漫顶风险影响较大。基于耦合模型进行中小流域洪水漫顶风险率计算,不仅能考虑降雨系列之间的相关性、流域地形特征与实际调洪规则,还可延长无流量资料地区水库大坝应对台风情境下洪水风险的预报期,为保证水库大坝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运行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洪水漫顶风险率 随机降雨模拟 HEC-HMS水文模型 调洪演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轨道交通水害致灾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江雨潮 高燕 +2 位作者 史天根 孙可天 施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9,共10页
近年来,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多种极端天气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洪涝事件对城市及轨道交通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沿海城市洪涝事件为例,研究了轨道交通水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极端降雨和台风风暴潮)及相关特征参数,揭示了其时... 近年来,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多种极端天气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洪涝事件对城市及轨道交通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沿海城市洪涝事件为例,研究了轨道交通水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极端降雨和台风风暴潮)及相关特征参数,揭示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近年来,广州市降雨量、降雨强度均明显增加,但降雨历时减少,降雨整体呈现增多且趋于集中的极端化趋势。广州市降雨时间分布在年内存在两个极值区间,第一极值区间与广州市“龙舟水”相关,第二极值区间主要受台风影响。广州市降雨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季风及地理位置影响。②近10 a影响广东省的29场台风风暴潮灾害集中发生在7~10月,该时间与降雨第二极值区间重合。在对近年广东省典型轨道交通水害事件进行总结后发现,水害高发期与两个极值区间重合。虽然广东省台风强度存在缓慢降低趋势,但由于广东省沿海城市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频次不断上升,且粤中地区密集分布有广东省全部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未来广东省轨道交通系统水害风险将随着极端天气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进一步加大。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水害致灾特征研究提供依据,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洪涝灾害 致灾因子 极端降雨 台风风暴潮 特征参数模型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过境期间辽河口滨海湿地水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煜嘉 孙振宇 +4 位作者 赵学凯 赵梓宇 弓耘 许慧 张明亮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究区域实测的潮位、流速、流向等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潮滩盐沼植被对台风过境期间的潮位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对流速具有显著的衰减作用,且芦苇对潮流的衰减作用大于盐地碱蓬植被,芦苇区的速度最大衰减率达81.43%。此外,台风路径变化对辽河口湿地海域的增减水及流速影响较大,台风强度越强,局部区域造成的风暴潮增水和流速也相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FVCOM 参数化台风模型 风暴潮 盐沼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风暴潮数值模拟的优化应用
8
作者 陈鸿生 林小刚 林晓珍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两套针对粤东遮浪海洋站点台风风暴潮增水的预报优化方案。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显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增水和主振过程中增水后报...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两套针对粤东遮浪海洋站点台风风暴潮增水的预报优化方案。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显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增水和主振过程中增水后报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改善幅度分别为7.1 cm、8.2%、74%和16.1 cm、34.7%、33%。进一步分析表明,利用台风信息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的订正值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网络方法的不稳定性,比直接预测风暴潮增水值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 神经网络 台风风暴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高分辨率的长江口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48
9
作者 端义宏 朱建荣 +1 位作者 秦曾灏 龚茂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9,共9页
利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式(ECOM Si)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区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对岸线有较好拟合能力的自然正交水平坐标系统和能分辨较复杂海底地形的垂直σ坐标系统.模式考虑了长江口径流量对风暴潮的影响,部分地考虑了天... 利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式(ECOM Si)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区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对岸线有较好拟合能力的自然正交水平坐标系统和能分辨较复杂海底地形的垂直σ坐标系统.模式考虑了长江口径流量对风暴潮的影响,部分地考虑了天文潮和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对风暴增水的影响.风暴潮预报的大气强迫场用模型气压场和模型风场.利用所建立的模式对长江口区台风风暴潮进行了8个个例模拟,模拟增水与实测增水的峰值相比较,平均绝对误差不足10cm.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式,就气象因子对风暴潮位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风中心气压降低(升高)20hPa可导致约100cm的风暴潮位升高(或降低).台风最大风速半径误差对台风增水的变化影响也较显著.试验还表明,长江径流量增加1倍(减半),可以造成风暴潮的平均增加25cm(减小13cm).天文潮位相变化对风暴增水的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当台风暴潮与天文潮在不同位相相互作用,可使风暴潮位最大增加达70cm或减小9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预极模式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超强台风作用下风暴潮增水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世昌 李玉成 +1 位作者 赵鑫 谢亚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4,共7页
基于河口海岸水动力二维数值模型,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式,通过三次强台风和二次超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模拟和分析,证实该模式可用于浙江沿海增水预测。以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 基于河口海岸水动力二维数值模型,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式,通过三次强台风和二次超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模拟和分析,证实该模式可用于浙江沿海增水预测。以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利用本模式计算分析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5个不同地点登陆遭遇大潮时可能出现的风暴潮增水过程和最大增水,该结果对于海岸工程的防护具有实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浙江沿海 数值模拟 风暴潮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风暴潮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翔 董剑希 +2 位作者 马经广 仉天宇 于福江 《海洋预报》 2009年第4期68-75,共8页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12年来袭击粤西最强的台风,由于它移动速度快、登陆强度强,给粤西沿海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珠江口至阳江一带有多个潮位站的高潮位超过历史极值。本文根据珠江口、粤西、雷州半岛等几个潮位...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12年来袭击粤西最强的台风,由于它移动速度快、登陆强度强,给粤西沿海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珠江口至阳江一带有多个潮位站的高潮位超过历史极值。本文根据珠江口、粤西、雷州半岛等几个潮位站资料探讨了"黑格比"台风的风暴增水特征;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的风暴潮集合预报模式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814台风 风暴增水特征 风暴潮集合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9号“威马逊”台风对铁山港海域的风暴潮增水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万康 杨青莹 +3 位作者 尹宝树 伊小飞 张峰 宋泽坤 《海洋预报》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1409号"威马逊"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本文首先以铁山港海域的潮位站和气象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对铁山港海域的风暴增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铁山港湾内最大风暴增水值要大于湾口处,通过对历史... 1409号"威马逊"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本文首先以铁山港海域的潮位站和气象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对铁山港海域的风暴增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铁山港湾内最大风暴增水值要大于湾口处,通过对历史增水值进行重现期推算可知1409号台风造成的最大增水强度达到了200年一遇。台风登陆期间铁山港海域发生先减水后增水的现象,是因为铁山港海域的风向发生了转变,先是吹离岸风,后改为向岸风。然后基于MIKE21和Holland台风风场建立二维风暴潮数学模型分析了1409号台风的最大增水空间分布规律,模型结果显示地形与风暴潮增水的关系十分密切,铁山港内部湾顶位置处最大风暴增水超过了3.2 m,比铁山港口门处增加了1.2 m,因此需要格外重视铁山港湾顶处的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路径 风暴增水 重现期 风暴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台风暴潮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亚楠 王智峰 +1 位作者 董胜 李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建立了精细化网格的渤黄海区域天文潮及台风风暴潮数学模型,对山东沿海天文潮进行了验算,得到K1,M2这两个主要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均方根分别为2 cm,3 cm和5°,3°;采用Jelesnianski-II台风风场模式建立了台风风暴潮模型,并以典... 建立了精细化网格的渤黄海区域天文潮及台风风暴潮数学模型,对山东沿海天文潮进行了验算,得到K1,M2这两个主要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均方根分别为2 cm,3 cm和5°,3°;采用Jelesnianski-II台风风场模式建立了台风风暴潮模型,并以典型台风为例,对影响山东海域的台风暴潮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验证;基于建立的模型,模拟了1960年至2011年经过山东省沿海的33场台风暴潮过程;应用Poisson-Gumbel分布,计算了100年一遇台风暴潮增水极值。研究结果可为山东沿岸地区的防潮减灾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IRC模式 台风 风暴潮增水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风暴潮异模式集合数值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培涛 于福江 +1 位作者 刘秋兴 董剑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4,共9页
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风路径预报和强度预报的精度以及风暴潮预报模型的计算精度。目前,国际上24/48h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约为120/210km左右[1],对于走向异常的台风误差更大;更有,根据单一的台风路径和... 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风路径预报和强度预报的精度以及风暴潮预报模型的计算精度。目前,国际上24/48h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约为120/210km左右[1],对于走向异常的台风误差更大;更有,根据单一的台风路径和单族的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并不能保证获得可靠的风暴潮预报结果。考虑多重网格法原理具有在疏密不同的网格层上进行迭代以达到平滑不同频率的误差分量,使得计算快速收敛,精度提高的特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业务化高分辨率(结构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和精细化(非结构网格/有限元算法)台风风暴潮集合数值预报模型构建多模型台风风暴潮集合数值预报系统。采用"非同族"模型进行集合预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误差相似遗传的可能性。应用该方法对典型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试应用,试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风暴潮增、减水预报效果高于单一集合预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潮 异模式 集合数值预报 多重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地区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杰 于福江 +1 位作者 李洋 史尧 《海洋预报》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选取了3个珠江口对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的南海西北向路径的台风作为个例,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的业务化的台风风暴潮模式进行风暴潮后报检验。将结果与珠江口地区三个验潮站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式的后报效果比较理想... 本文选取了3个珠江口对造成严重风暴潮灾害的南海西北向路径的台风作为个例,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的业务化的台风风暴潮模式进行风暴潮后报检验。将结果与珠江口地区三个验潮站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式的后报效果比较理想,对业务预报中最为关心的最大风暴增水值模拟较好,说明该模式对模拟这类型路径台风引起的风暴增水有较好的预报适用性。并且进一步发现:强度越大的台风,增水峰值模拟效果越好;该地区各验潮站的最大增水通常发生在台风中心距离验潮站最短的几个小时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数值模拟 风暴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沿岸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永平 于润玲 郑运霞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4-891,共8页
依据三维斜压海洋环流模式POM建立了一个中国沿岸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风场模型考虑了台风移动和周围环境风场的影响,采用了较合理的强风情况下的风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稳定合理的模式海洋环流气候状态和模式边界条件。大... 依据三维斜压海洋环流模式POM建立了一个中国沿岸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风场模型考虑了台风移动和周围环境风场的影响,采用了较合理的强风情况下的风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稳定合理的模式海洋环流气候状态和模式边界条件。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重现历史台风风暴增水过程,对近2年台风风暴潮个例的预报结果表明,该业务系统对台风风暴增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文章同时分析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该业务系统实现了从资料采集、模式运行到预报结果输出的全自动化,显示采用图片和MICAPS两种方式,后者与现有气象业务平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 台风风场 风暴增水 数值预报 业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近岸围堤对风暴潮漫滩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玮 傅赐福 +1 位作者 于福江 刘秋兴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利用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且能计算海水漫堤溢流的超高分辨率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模拟由9417号台风特大风暴潮引起的漫滩,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此外,选取超强台风强度并以9417台风路径为南路径,往北每间隔30km为中路径和北路径设计了3条台... 利用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且能计算海水漫堤溢流的超高分辨率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模拟由9417号台风特大风暴潮引起的漫滩,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此外,选取超强台风强度并以9417台风路径为南路径,往北每间隔30km为中路径和北路径设计了3条台风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得出:近岸围堤加大了风暴潮、漫滩淹没对温州的威胁,而且由南路径引起的漫滩深度和中路径引起的漫滩面积影响最大。究其原因,近岸围堤对外海风暴潮在温州近海及瓯江口传播的阻隔和分流作用,两者综合变相加大了风暴潮往瓯江口北侧海域、瓯江北口、瓯江中上游的输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近岸围堤 高分辨率数值模型 溢流 台风风暴潮漫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风参数模型的江苏海域风暴增减水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仙美 翟剑峰 +1 位作者 东培华 范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正面袭击江苏的"达维"台风为例,运用台风参数模型、第三代波浪模型和基于浅水方程水动力模型对台风期间江苏沿海的风暴增减水进行模拟研究。首先,运用Je氏台风参数模型模拟了台风的梯度风场,并与NECP再分析风场数据对"... 以正面袭击江苏的"达维"台风为例,运用台风参数模型、第三代波浪模型和基于浅水方程水动力模型对台风期间江苏沿海的风暴增减水进行模拟研究。首先,运用Je氏台风参数模型模拟了台风的梯度风场,并与NECP再分析风场数据对"达维"台风场进行合成,与观测值进行比较,拟合结果良好;然后,以模拟的台风风场为驱动,模拟台风经过期间江苏海域的波浪场,同时计算台风期间江苏海域的天文潮;最后,运用浅水方程计算江苏海域的增减水,并研究了沿海增减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灌河口附近最大风暴增水达1.9 m左右,由于台风中心位置的影响,江苏沿海最大增水从北往南呈先增大后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参数模型 风暴潮 增减水 江苏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非对称风场对风暴潮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傅赐福 于福江 +1 位作者 刘秋兴 李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32,共7页
分析了Holland模型风场和四象限非对称模型风场的差异和适用性,基于ADCIRC模型建立了适合华南沿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式,将上述两种模型风场作为强迫场分别模拟1117号台风"纳沙"风暴潮过程,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琼州海峡岸段... 分析了Holland模型风场和四象限非对称模型风场的差异和适用性,基于ADCIRC模型建立了适合华南沿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式,将上述两种模型风场作为强迫场分别模拟1117号台风"纳沙"风暴潮过程,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琼州海峡岸段的风暴潮模拟有了较大的改进,究其原因是四象限模型相比Holland模型更灵活、能够更好刻画"纳沙"台风非对称风场结构,说明该风场模型可用于改进风暴潮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非对称风场模型 “纳沙” 台风风暴潮 ADCIR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典型寒潮风暴潮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鑫 章卫胜 +1 位作者 张金善 孔俊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6,共9页
建立了渤海及邻近海域天文潮与风暴潮的耦合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以2003年10月寒潮为例,分析了寒潮作用下渤海沿岸的增、减水及潮流场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寒潮作用下渤海湾沿岸增水幅度较大,水位振荡明显;潮流运动发生较大改... 建立了渤海及邻近海域天文潮与风暴潮的耦合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以2003年10月寒潮为例,分析了寒潮作用下渤海沿岸的增、减水及潮流场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寒潮作用下渤海湾沿岸增水幅度较大,水位振荡明显;潮流运动发生较大改变,局部海域的往复流转化为单向流,可能会影响渤海湾沿岸泥沙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寒潮风暴潮 增、减水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