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帽变换和toggle算子组合的图像增强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扬 郑宾 刘珊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9-172,共4页
针对灰度图像对比度较低而难以识别目标区域的问题,对形态学中传统的高帽变换算子和toggle算子进行组合,提出了基于高帽变换和toggle算子组合的图像增强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高帽变换算子增大原始图像灰度值的动态范围,同时利用toggle... 针对灰度图像对比度较低而难以识别目标区域的问题,对形态学中传统的高帽变换算子和toggle算子进行组合,提出了基于高帽变换和toggle算子组合的图像增强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高帽变换算子增大原始图像灰度值的动态范围,同时利用toggle算子锐化图像,使图像清晰。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算子相对单个算子来说,对灰度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效果更好,目标识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帽变换 toggle算子 对比度 图像增强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之美——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三级toggle增力机构的压力机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睿 秦培亮 钟康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79,共2页
利用直径不同的两只气动肌腱与三级toggle增力机构进行巧妙的对称组合,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三级toggle增力机构的压力机,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压力机的大直径气动肌腱用于压头的... 利用直径不同的两只气动肌腱与三级toggle增力机构进行巧妙的对称组合,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三级toggle增力机构的压力机,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压力机的大直径气动肌腱用于压头的工作行程,而小直径气动肌腱用于压头的返回行程。该压力机适应了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机 气动肌腱 toggle增力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way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通 陈前斌 +1 位作者 唐伦 张力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97-2699,2703,共4页
通过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可以达到提高two-way中继系统总速率的目的。综合考虑中继节点处的接收信噪比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信道增益,提出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策略(BRS);同时,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建立了two-way... 通过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可以达到提高two-way中继系统总速率的目的。综合考虑中继节点处的接收信噪比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信道增益,提出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策略(BRS);同时,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建立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优化功率分配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求解,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OPA)。仿真结果证明两种策略均能提高系统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way中继 AF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way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通 陈前斌 +1 位作者 唐伦 张力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8-1110,共3页
为了降低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提出了一种Two-way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推导了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最小化中断概率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OPA),通过... 为了降低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提出了一种Two-way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推导了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最小化中断概率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OPA),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way中继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磨损存内计算的多状态逻辑门综合
5
作者 赵安宁 许诺 +4 位作者 刘康 罗莉 潘炳征 薄子怡 谭承浩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32,共13页
通过融合布尔逻辑和非易失存储的功能,忆阻状态逻辑电路可以消除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移动,实现在存储器中计算,打破传统冯·诺依曼计算系统的“存储墙”和“能耗墙”.近年来,通过构建条件转变到数学逻辑关系之间的映射,已经有一系列存... 通过融合布尔逻辑和非易失存储的功能,忆阻状态逻辑电路可以消除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移动,实现在存储器中计算,打破传统冯·诺依曼计算系统的“存储墙”和“能耗墙”.近年来,通过构建条件转变到数学逻辑关系之间的映射,已经有一系列存内状态逻辑门被提出,功能覆盖IMP,NAND,NOR,NIMP等多个逻辑运算.然而,复杂计算过程到存内状态逻辑实现的自动化综合映射方法仍处于萌芽阶段,特别是缺少针对器件磨损的探讨,限制了设备维修不便的边缘计算场景应用.为降低复杂存内状态逻辑计算过程的磨损(翻转率),实现了一种面向低磨损存内计算的多状态逻辑门综合映射过程.与领域内熟知的SIMPLER MAGIC状态逻辑综合流程相比,该综合映射流程在复杂计算过程的翻转率上实现了对EPFL,LGSynth91的典型基准测试电路分别平均35.55%,47.26%以上的改进;与最新提出的LOSSS状态逻辑综合流程相比,在复杂计算过程的翻转率上实现了对EPFL,LGSynth91的典型基准测试电路分别平均8.48%,6.72%以上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状态逻辑 翻转率 逻辑综合与映射 低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高层钢结构住宅震振双控设计
6
作者 方博 杨凯 赵昕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本论文旨在探讨超高层钢结构住宅在沿海地区面临的风振舒适度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黏滞阻尼技术在地震和风振双激励下的振动控制方法。本文以一座地上44层、地下3层住宅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概况和风洞气动弹性试验结果,分析了黏... 本论文旨在探讨超高层钢结构住宅在沿海地区面临的风振舒适度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黏滞阻尼技术在地震和风振双激励下的振动控制方法。本文以一座地上44层、地下3层住宅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概况和风洞气动弹性试验结果,分析了黏滞阻尼减振系统在提高结构舒适性和实现风振/地震双控方面的效果。通过对超高层结构的设计和振动控制手段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研究发现,黏滞阻尼减振系统不仅能改善风振下的舒适性,还能提高地震时的冗余度,实现了双重振动控制的性能目标,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钢结构住宅 震振双控 黏滞阻尼器 肘节支撑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power control and relay selection scheme for cognitive two-way relay networks 被引量:1
7
作者 Dingcheng Yang Lin Xiao +1 位作者 Jisheng Xu Weng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4期571-578,共8页
A joint power control and relay selection scheme is considered for a cooperative and cognitive radio system where a secondary network shares spectrum with the primary network. In the secondary network, two secondary u... A joint power control and relay selection scheme is considered for a cooperative and cognitive radio system where a secondary network shares spectrum with the primary network. In the secondary network, two secondary users (SU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via an assist relay. The main point is to provide the best system performance to SUs while maintaining the interference power at primary user (PU) under a certain level. Using convex optimization, a closed-form solution is obtained when optimizing the power allocation among the two nodes and relay. Based on this result, a joint power control and relay selection scheme with fewer variable dimensions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achievable rate of the secondary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um rate of the cognitive two-way relay network increases compared with a random relay selection and fixed power al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two-way relay power control relay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SE-based optimal beamforming design and simplification on AF MIMO two-way relay channels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梓斌 向良军 +1 位作者 郑林华 丁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65-470,共6页
An optimal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for the amplify-and-forward (AF) MIMO two-way relay channels was designed. Supposing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as perfectly known by the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as well a... An optimal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for the amplify-and-forward (AF) MIMO two-way relay channels was designed. Supposing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as perfectly known by the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as well as the relay, optimal beamforming vectors (matrices) of all nodes were joint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minimizing the sum mean square errors (MSMSE).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eamforming pairs is to maximize the receiv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t two communication nodes, and the rank of the optimal relay beamforming matrix is no larger than two when there is only one data stream at each source node. A simplified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to accomplish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conclusions.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bit error rates (BER),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plified method is not only very close to the optimal one but also with faster iteration speed and much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FORMING two-way relay channels AMPLIFY-AND-FORWAR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two-way amplifier forward relaying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被引量:1
9
作者 师晓晔 葛建华 +1 位作者 李靖 张沉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87-992,共6页
In order to sa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wo-way amplifier forward(AF) relaying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an energy efficiency enhancement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Firs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way A... In order to sa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wo-way amplifier forward(AF) relaying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an energy efficiency enhancement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First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way AF relaying mode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the resultant instantaneous SNRs at end nodes is obtained. Then, by using a high SNR approximation, outage possibility is acquired and its simple closed-form expression is represented. Specially, for using the energy resource more efficiently, a low-complexity power allocation and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policy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wo-way AF relay system. Finally, relay priority region is identified in which cooperative diversity energy gain can be achieve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our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policy outperforms direct transmission by an energy gain of 3 dB at the relative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less than 0.001.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two-way AF relaying transmission loses the two-way AF relaying transmission loses its superiority to direct transmission in terms of energy efficiency when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reaches 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FY-AND-FORWARD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cooperative energy gain energy efficiency outage probability two-way r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Way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化总功率的功率分配策略
10
作者 刘翔 刘通 罗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58-3860,共3页
在保证系统QoS前提下,为了降低Two-Way中继系统的总功率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总功率的优化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对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在系统中断概率等于某一恒定值的条件下,建立了最小化系统总功率的... 在保证系统QoS前提下,为了降低Two-Way中继系统的总功率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总功率的优化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对Two-Way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在系统中断概率等于某一恒定值的条件下,建立了最小化系统总功率的优化模型。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证明了此策略能降低系统总功率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way中继 中断概率 最小化功率 拉格朗日乘子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way Markov random walk transductive learning algorithm
11
作者 李宏 卢小燕 +1 位作者 刘玮文 Clement K.Ki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70-977,共8页
Researchers face many class prediction challenges stemming from a small size of training data vis-a-vis a large number of unlabeled samples to be predicted. Transductive learning is proposed to utilize information abo... Researchers face many class prediction challenges stemming from a small size of training data vis-a-vis a large number of unlabeled samples to be predicted. Transductive learning is proposed to utilize information about unlabeled data to estimate labels of the unlabeled data for this condition. This work presents a new transductive learning method called two-way Markov random walk(TMRW)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uses information about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to predict the labels of the unlabeled data by taking random walks between the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where data points are viewed as nodes of a graph. The labeled points correlate to unlabeled points and vice versa according to a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 We can get the predicted labels of unlabeled samples 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way walks. Finally, ensemble learning is combined with transductive learning, and Adboost.MH is taken as the study framework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MRW, which is the basic learne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predict labels of unlabeled data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transductive learning two-way Markov random walk (TMRW) Adboost.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的驾驶舱拨动开关反应时研究
12
作者 靳慧斌 杨瑜 +1 位作者 常银霞 邹国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3-2420,共8页
针对飞行员操纵驾驶舱拨动开关的反应时问题,通过搭建飞行模拟实验舱,采集飞行员操纵驾驶舱拨动开关的反应时数据,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在多因素影响下,影响飞行员反应时的因素。结果表明:驾驶舱拨动开关位于飞行员正前方左侧水... 针对飞行员操纵驾驶舱拨动开关的反应时问题,通过搭建飞行模拟实验舱,采集飞行员操纵驾驶舱拨动开关的反应时数据,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在多因素影响下,影响飞行员反应时的因素。结果表明:驾驶舱拨动开关位于飞行员正前方左侧水平斜向下45°的面板,反应时最短;规定正确的操作开关方向为向前为正,相比方向为向后为正,飞行员的操纵反应时更短;高负荷因素下,飞行员反应时更长;有灯光引导条件下可以降低飞行员的反应时;面板位置、负荷处理、灯光引导3种因素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飞行员操纵驾驶舱拨动开关的反应时的影响显著。通过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有助于提升飞行员的飞行安全水平,也为操纵器件设计问题提供了基础实验研究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学 驾驶舱 拨动开关 反应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齿式电驱动水稻育秧盘起盘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宇霆 衣淑娟 +2 位作者 李渤海 李衣菲 田永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5,共6页
针对北方水稻棚式育秧移栽生产模式中秧苗移栽前的起盘过程不适宜于铺设大型龙门架起盘机械,创制了一种拨齿式电驱动水稻育秧盘起盘机。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阐明了机具拨起秧盘的基本原理,采用力学分析法对水稻育秧盘起盘机的拨... 针对北方水稻棚式育秧移栽生产模式中秧苗移栽前的起盘过程不适宜于铺设大型龙门架起盘机械,创制了一种拨齿式电驱动水稻育秧盘起盘机。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阐明了机具拨起秧盘的基本原理,采用力学分析法对水稻育秧盘起盘机的拨盘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影响起盘性能的拨盘装置结构参数及其取值范围。以拨盘装置转速、机具前进速度、拨盘装置离地高度为试验因素,以秧盘完整率和机具起盘效率作为性能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拨齿式电驱动水稻育秧盘起盘机较优的参数组合为拨盘装置转速为40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0.8km/h、拨盘装置离地高度为0mm,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其秧盘完整率为99%,效率为362盘/h,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起盘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 水稻育秧盘 起盘机 拨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合理取值和布置优化
14
作者 郭罗灿 李文斌 +4 位作者 陈永祁 赵大海 马良喆 张帆 郑久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5,共9页
针对刚度较大、层间位移较小的超高层剪力墙结构,黏滞阻尼器采用套索布置在避难层中,其放大系数的取值和布置方式仍存在不足。套索连接是位移放大装置,通过放大阻尼器轴向行程来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从几何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反向套索... 针对刚度较大、层间位移较小的超高层剪力墙结构,黏滞阻尼器采用套索布置在避难层中,其放大系数的取值和布置方式仍存在不足。套索连接是位移放大装置,通过放大阻尼器轴向行程来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从几何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反向套索连接阻尼器的结构减振率和布置优化进行探讨:推导了反向套索连接阻尼器轴线最大位移的解析式,对比不同布置高度、不同放大系数的套索连接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当布置框架跨度过大时,通过设置悬挑桁架的反向套索连接,对比设置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套索系统效率与布置框架的高度、跨度有关,按角度确定的理论放大系数与结构减振率并不成正比。与原方案布置相比,优化布置后的结构减振率更高。优化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均得到验证,即合理选取套索放大系数和布置方式能更大化地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黏滞阻尼器 放大系数 套索式安装 附加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拨动对辣椒幼苗株型调控效果研究
15
作者 李泳萱 李建设 高艳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36-40,共5页
[目的]揭示不同拨动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影响,为减轻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物理调控株型模式和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拨动次数、拨动频率对“娇龙2号”形态指标、光合特性、茎部力学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T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幼... [目的]揭示不同拨动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影响,为减轻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物理调控株型模式和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拨动次数、拨动频率对“娇龙2号”形态指标、光合特性、茎部力学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T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幼苗株高,增加幼苗茎粗,提升幼苗的壮苗指数、光合特性及茎部力学特性。[结论]经主成分分析后,最适宜调控辣椒幼苗株型的是T3处理,即每天拨动90次,于08:00、14:00各拨动4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幼苗 机械拨动 株型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拨动对番茄幼苗株型调控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泳萱 李建设 高艳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1-15,18,共6页
蔬菜育苗容易受高温高湿、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幼苗徒长,育苗期间通过机械拨动幼苗是防治幼苗徒长的有效措施。以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苗床自走式幼苗拨动装置为试验器械,选取拨动次数、拨动频率2个试验因素,研究了不同处理对... 蔬菜育苗容易受高温高湿、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幼苗徒长,育苗期间通过机械拨动幼苗是防治幼苗徒长的有效措施。以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苗床自走式幼苗拨动装置为试验器械,选取拨动次数、拨动频率2个试验因素,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茎部力学特性、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T2(t2)处理(每天拨动60次,8时、20时分别拨动30次)的综合评价最好,可有效调节和控制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防止徒长,提升茎秆硬度,能培育出更加适合机械化移栽的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幼苗 株型调控 机械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绷板干燥工序自动化装备的发展现状
17
作者 马云龙 任工昌 桓源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促进皮革绷板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应对传统手工绷板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绷板、装夹和拉伸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归纳出关键技术要点。对各技术方案的特性和潜在应用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多拉... 为促进皮革绷板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应对传统手工绷板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绷板、装夹和拉伸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归纳出关键技术要点。对各技术方案的特性和潜在应用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多拉伸方向绷板能更好地适应皮革生产的多样化需求,专用夹具和磁性体夹具在处理异形皮革方面展现出高效性,联动拉伸以简洁的结构和优异的作业效率受到关注,而单点拉伸通过定制化的拉伸力分配,有效提升了得革率和皮革品质。最后,对数字化技术在绷板关键步骤的应用以及绷板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提升皮革绷板装备的制革效率和皮革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绷板 自动化 联动拉伸 单点拉伸 数字化技术 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双肘杆机构尺寸参数优化
18
作者 李金炜 蔡吉飞 房瑞明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2,155,共9页
针对模切机双肘杆机构运动学性能优化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双肘杆机构平面坐标系,利用封闭矢量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利用迭代法求解Ⅲ级杆组的运动曲线。然后,以模切机动平台运动过程中两端纵向距离最小和动平台... 针对模切机双肘杆机构运动学性能优化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双肘杆机构平面坐标系,利用封闭矢量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利用迭代法求解Ⅲ级杆组的运动曲线。然后,以模切机动平台运动过程中两端纵向距离最小和动平台水平位移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以各个杆件间的几何约束和实际工作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基于Sobol敏感性分析和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杆件的参数变化和位移及加速度仿真曲线,选取最优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对双肘杆机构优化后动平台两端纵向最大距离降低1.22%,同时动平台水平最大位移降低17.65%,其模切速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肘杆机构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程设计约束的重载伺服压力机双曲柄肘杆机构优化
19
作者 李建 刘战胜 +1 位作者 王文博 宋清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70,共8页
针对伺服压力机重载和大滑块行程的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具有复合增力特性的双曲柄肘杆机构,以降低主驱动伺服电动机功率。综合考虑压力机工程设计和冲压工艺要求,建立了压力机力能边界、运动不干涉、机构成立及传动性能等多约束条件,以驱... 针对伺服压力机重载和大滑块行程的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具有复合增力特性的双曲柄肘杆机构,以降低主驱动伺服电动机功率。综合考虑压力机工程设计和冲压工艺要求,建立了压力机力能边界、运动不干涉、机构成立及传动性能等多约束条件,以驱动转矩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双曲柄肘杆机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复合形法求解该优化数学模型,获得了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的最优机构参数;设计和制造了一台25 000 kN重载伺服压力机,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证明提出的新传动机构和考虑工程设计约束的优化方法在重载伺服压力机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压力机 双曲柄肘杆机构 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约束 传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针固定与切口手术对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治疗效果、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20
作者 李薛强 张彬 陈灰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0期50-53,58,共5页
[目的]研究盲针固定与切口手术对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治疗效果、经济效益。[方法]选择1胎次发生真胃左方移位的荷斯坦牛72头,其中切口组34头,盲针固定组38头。统计每组牛治愈率、治疗天数、胎次奶量数据,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经济效益。... [目的]研究盲针固定与切口手术对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治疗效果、经济效益。[方法]选择1胎次发生真胃左方移位的荷斯坦牛72头,其中切口组34头,盲针固定组38头。统计每组牛治愈率、治疗天数、胎次奶量数据,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盲针固定对真胃移位的治愈率比切口手术低3.09个百分点,平均治疗天数比切口手术少5.12天。此外,盲针固定305天胎次拟合奶量比切口手术高1278 kg,经济损失比切口手术少6879.96元/头。[结论]综合分析,盲针固定在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治疗效果、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切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胃左方移位 盲针固定 治疗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