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nce-based fingerprint distance adjustment algorithm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Xiaolong Xu Yu Tang +1 位作者 Xinheng Wang Yun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1191-1201,共11页
The multipath effect and movements of people in indoor environments lead to inaccurate localization. Through the test,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and the variance of R... The multipath effect and movements of people in indoor environments lead to inaccurate localization. Through the test,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and the variance of RSSI, we propose a novel variance-based fingerprint distance adjustment algorithm (VFDA). Based on the rule that varianc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SSI mean, VFDA calculates RSSI variance with the mean value of received RSSIs. Then, we can get the correction weight. VFDA adjusts the fingerprint distances with the correction weight based on the variance of RSSI, which is used to correct the fingerprint distance. Besides, a threshold value is applied to VFDA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further. VFDA and VFDA with the threshold value are applied in two kinds of real typical indoor environments deployed with several Wi-Fi access points. One is a quadrate lab room, and the other is a long and narrow corridor of a buil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 that in indoor environments, both VFDA and VFDA with the threshold have better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than the current typical positio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and the 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with similar computational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localization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variance fingerprint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 detection from visual band of satellite image based on variance of fractal dimension
2
作者 TIAN Pingfang GUANG Qiang LIU X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485-491,共7页
Cover ratio of cloud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 satellite image, therefore cloud detection from satellite images is a necessary step in assessing the image quality. The study on cloud de... Cover ratio of cloud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 satellite image, therefore cloud detection from satellite images is a necessary step in assessing the image quality. The study on cloud detection from the visual band of a satellite image is developed. Firstly, we consid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loud and ground including high grey level, good continuity of grey level, area of cloud region, and the variance of local fractal dimension (VLFD) of the cloud region. A single cloud region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Secondly, by introducing a reference satellite image and by comparing the variance in the dimens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reference and the tested images, a method that detects multiple cloud regions and determines whether or not the cloud exists in an image is described. By using several Ikonos imag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detection VISUAL IMAGE satellite IMAGE variance of local FRACTAL DIMENSION (VL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混沌映射与差分进化改进人工蜂群优化水下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嘉兴 刘扬 +1 位作者 刘晓茜 刘志华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7,共11页
水下节点定位时通常采用距离估算法,在节点之间利用点到点的距离来估计或基于角度估计来完成节点定位。然而,这种算法存在较大的定位误差。为了提升定位的精确度,引入了人工蜂群(ABC)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节点定位结果优化问题转化为... 水下节点定位时通常采用距离估算法,在节点之间利用点到点的距离来估计或基于角度估计来完成节点定位。然而,这种算法存在较大的定位误差。为了提升定位的精确度,引入了人工蜂群(ABC)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节点定位结果优化问题转化为对节点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水下节点的定位精度。尽管如此,ABC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仍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Logistic混沌映射与差分进化改进的人工蜂群优化水下定位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underwater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y Logistic chaos mapping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LDIABC)。首先,在算法种群初始化阶段,引入了Logistic混沌映射,利用该映射函数产生的混沌序列代替随机数生成器,从而使种群在初始化分布时蜜源位置更均匀,并从理论上证明了Logistic混沌序列的互异性,从而避免由于种群分布过于密集导致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其次,提出了适应度方差这一标准来验证在算法迭代过程中未陷入局部最优,进一步证明其有效性;然后,在引领蜂搜索阶段,基于差分进化的变异策略,提出了权重因子改进引领蜂邻域搜索方式,提高了引领蜂的全局搜索效率,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LDIABC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ABC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相较于Tent-IABC算法、ELOABC算法、CODEGWO算法以及SAPSO算法,LDIABC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节点定位成功率上均有显著提升,并且优化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6.36%、13.33%、14.16%和16.88%。这些结果证明LDIABC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水下节点定位精度,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优化 水下定位 LOGISTIC混沌映射 适应度方差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通信光缆Φ-OTDR扰动定位
4
作者 沈伟 胡欣 +3 位作者 张泽 鞠玲 吴健 黄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搭建的相干探测型Φ-OTDR系统连接光纤与光缆进行舞动模拟实验,并采集背向瑞利散射信号,对其进行解调获得幅度信号曲线。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曲线数量与最优步长对幅度曲线进行移动方差平均处理,得到初步的扰动定位图。然后,针对定位区域外的环境噪声,使用谱减法进行降噪,实现定位效果增强。最后,将小波分解降噪与经验模态分解降噪2种方法与谱减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谱减法的定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降噪算法,经过谱减法降噪处理后的扰动定位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可超过20 dB,从采集原始信号到完成定位和降噪处理的计算时间低至0.5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监测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系统 扰动定位 幅度信号 移动方差平均 谱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
5
作者 熊培元 徐韶华 +4 位作者 黎恒 陈大华 陈聪 杨松 杜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 针对传统相位差分法在振动定位中因信噪比不足导致的定位精度低和信号恢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滑动方差变分模态分解(SV-VMD)振动定位及信号恢复方法。SV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相位差分方差,选取振动点前10 m的相位作为修正参考相位,有效抑制累积噪声;VMD通过多尺度分解分离有效信号分量与趋势噪声,消除正交解调引入的直流偏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相位差分法相比,SV算法使系统信噪比提升12 d B(从14 d B至26 d B),并在多振动源场景下清晰分辨了400 m和650 m处的干扰事件;经参数优化(惩罚因子α=100,模式数K=3)的VMD算法成功恢复了三角波信号,显著抑制了非振动相关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学时域反射仪 振动定位 滑动方差 相位解调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for spars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multi-locating messages 被引量:1
6
作者 Leigang Wang Tao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746-753,共8页
In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with spars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 agent maybe only receives part of locating messages from the other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receiver to utilize the part instead of global knowledge.... In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with spars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 agent maybe only receives part of locating messages from the other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receiver to utilize the part instead of global knowledge. Under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the utilization of the locating message is maximized by two aspects: the locating message generating and multi-locating messages fusing. For the former, the covariance upper-bound technique, by introducing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s, is employed to remove the dependency of locating messages on the global knowledge. For the latter, an optimization model is setup; the covariance matrix determinant of the receiver's state estimate,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the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s, is selected as the optimization criterion, under linear constraints on the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nectivity. Using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 the local optimal state of the receiver agent is obtained by the weighting fusion. Simulation with seven agents is shown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variance upper-bound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Global and Local Compensability Analysis
7
作者 Fan Jinp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Academia Sinica, 201800, P. R. China)Zhang Liming(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2期19-23,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our study of a novel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lobal and local compensability analysi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motion field is used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estimation computation and... This paper reports our study of a novel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lobal and local compensability analysi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motion field is used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estimation computation and extra bit rate for motion vecto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especially for temporal activity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 Frame difference contrast local variance contr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的声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坤 王集 于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7-2013,共7页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现对时延和方位的同时补偿,将定位问题转换为空间谱估计问题。通过添加虚拟源的方式改进了经典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权值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旁瓣更低的增强型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使得该算法在多目标情况下也不存在定位模糊现象,从而可以省去后续的数据关联等步骤。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方位估计的双基地定位算法,本文利用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的算法在单目标和双目标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定位误差较经典方法低5 dB。数值仿真和分析展示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双基地声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声呐 声源定位算法 空间谱估计 数据融合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 定位方程 旁瓣抑制 自适应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毫米波雷达多径假目标分析与消除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晶月 吴佩仑 +2 位作者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测角定位算法得到目标的初始定位结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多径假目标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并将初始定位点迹与多径假目标进行匹配消除,保留了真实目标定位点迹。实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假目标定位点,获得真实目标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毫米波雷达 多径消除 目标定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视觉定位方法
10
作者 周泽波 孙诗媛 +1 位作者 田学海 刘芮宏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4,120,共7页
针对视觉导航中存在成像特征点的非均匀误差会影响位姿计算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的视觉定位方法。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相机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其次,向双目相机视觉及视觉/惯性融合模型... 针对视觉导航中存在成像特征点的非均匀误差会影响位姿计算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的视觉定位方法。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相机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其次,向双目相机视觉及视觉/惯性融合模型添加随机模型优化模块,构建非线性优化系统;最后,使用KITTI数据集、EuRoC数据集进行测试,对数据进行基于划分的聚类处理,验证得到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精准地估计飞行目标的位姿信息,对随机误差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定位 方差分量估计 非线性优化 随机误差 聚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方差和信噪比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11
作者 韩郡郡 马骏 王博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3-1301,共9页
针对复杂场景下存在背景变化剧烈、杂波较多、信噪比低而造成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准确率低、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利用图像全局信息与局部对比度结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方差和信杂比对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统计分析,将图像做全局... 针对复杂场景下存在背景变化剧烈、杂波较多、信噪比低而造成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准确率低、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利用图像全局信息与局部对比度结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方差和信杂比对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统计分析,将图像做全局处理得到特征图,以适应灰度变化剧烈的复杂背景,同时抑制大量平缓背景杂波,提高目标的信杂比。针对特征图中主要存在的强背景边缘噪声和高亮像素点噪声,采用加权绝对方向平均差(weighted absolute directional mean difference,WADMD)算法,将目标与背景的强度差异作为加权系数,计算目标与各方向背景的绝对平均差,并使用判断门限抑制负对比度,抑制高亮度噪声的同时,提高目标的显著性。实验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适应多变的复杂背景,对目标信杂比提升更明显,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多尺度局部对比度 图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光电检测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静 叶玉堂 +2 位作者 谢煜 刘霖 常永鑫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针对金属工件外观缺陷检测存在光学照明不均、检测缺陷种类繁多、检测系统识别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了检测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方法。分析了局部二元模式(LBP)与局部图像方差强度(LVAR)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两者在金属纹理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具... 针对金属工件外观缺陷检测存在光学照明不均、检测缺陷种类繁多、检测系统识别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了检测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方法。分析了局部二元模式(LBP)与局部图像方差强度(LVAR)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两者在金属纹理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具体实现方法。采用LBP反应局部图形空间纹理模式,LVAR突出图像强度对比信息,然后用LVAR计算结果作为权重值来调整LBP的局部纹理提取和度量结果,实现了金属圆柱工件的自动缺陷检测。实验中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工件旋转,配合线阵相机采集圆柱工件的展开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有效克服了金属材质光照不均的缺点,对大量缺陷种类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其检出率高达95.1%,漏检率为0%,满足了工业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圆柱工件 缺陷检测 线阵CCD 局部二元模式 局部图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度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雷 罗长更 +3 位作者 张颖颖 李根全 杨兴强 王肖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8-431,共4页
为了提高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效果,采用支持度变换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支持度变换,低频系数采用局部能量比例调制加权的方法进行融合,高频系数采用局部方差比例加权的方法进行融合,最后通过重构算... 为了提高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效果,采用支持度变换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支持度变换,低频系数采用局部能量比例调制加权的方法进行融合,高频系数采用局部方差比例加权的方法进行融合,最后通过重构算法得到融合图像,并由理论分析得到融合图像的性能指标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同小波算法、Contourlet变换算法以及文献算法相比较,在图像细节信息、包含的信息量以及清晰度上都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支持度变换 局部能量 局部方差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方差的模糊小波阈值图像去噪 被引量:11
14
作者 关新平 刘冬 +1 位作者 唐英干 赵立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0-653,共4页
针对小波阈值去噪中的VisuShrink阈值(统一阈值)“过扼杀”细节系数和SUREShrink阈值(Stein无偏估计阈值)“过保留”噪声系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根据小波系数局部方差能体现信号受噪声影响程度的特点,... 针对小波阈值去噪中的VisuShrink阈值(统一阈值)“过扼杀”细节系数和SUREShrink阈值(Stein无偏估计阈值)“过保留”噪声系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根据小波系数局部方差能体现信号受噪声影响程度的特点,在局部方差之间引入模糊区域,通过模糊区域内局部方差的大小来计算相应小波系数的噪声隶属度。根据不同的模糊隶属度在VisuShrink阈值与SUREShrink阈值之间选取去噪阈值,并用软阈值函数消减。实验结果与仿真表明,提出的模糊阈值方法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小波阈值 模糊隶属度 局部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灰度-局部方差二维直方图图像分割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恢先 颜微 +2 位作者 谭正华 李淼 蔡勇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9-213,222,共6页
为了提高图像在受到高强度高斯噪声影响下的分割效果,针对传统的二维直方图灰度-平均灰度法,平均灰度-梯度法,二维Otsu斜分法等方法一致性低、对比度低和分割不够准确的情况,现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直方图灰度-局部方差的方法。局部方差... 为了提高图像在受到高强度高斯噪声影响下的分割效果,针对传统的二维直方图灰度-平均灰度法,平均灰度-梯度法,二维Otsu斜分法等方法一致性低、对比度低和分割不够准确的情况,现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直方图灰度-局部方差的方法。局部方差不仅综合考虑了各像素点与中心像素点数据的离散程度,而且降低了图像受噪声干扰的影响。为了提高分割速度,减少计算量,使用了快速递推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Otsu灰度-平均灰度法和平均灰度-梯度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一致性和对比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高强度高斯噪声 最大类间方差法 二维直方图 平均灰度-局部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郭贝贝 易三莉 +2 位作者 贺建峰 苗莹 邵党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7-231,共5页
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是一种能够较好保持图像纹理细节的降噪算法,但该算法不能自适应调节滤波参数且滤波结果易产生伪影。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自适应的且与各向同性算法相结合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通过改进的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的噪... 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是一种能够较好保持图像纹理细节的降噪算法,但该算法不能自适应调节滤波参数且滤波结果易产生伪影。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自适应的且与各向同性算法相结合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通过改进的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的噪声方差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的方差应用于滤波系数的计算中,实现滤波系数的自适应选择。以局部方差作为调整因子,将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与各向同性局部滤波算法相结合,减少滤波图像产生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留图像纹理细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减少伪影,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均值滤波 拉普拉斯算子 噪声方差 滤波系数 各向同性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指纹图像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文科 王玲 何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7-179,共3页
指纹图像分割是指纹识别预处理中重要的一步。在灰度方差法的基础上,针对人为选择阈值的困难和不准确性,以及因噪声带来的误分割,提出了一种灰度方差和灰度梯度结合的局部阈值分割方法。在实验中,通过和其他典型指纹分割方法的比较,该... 指纹图像分割是指纹识别预处理中重要的一步。在灰度方差法的基础上,针对人为选择阈值的困难和不准确性,以及因噪声带来的误分割,提出了一种灰度方差和灰度梯度结合的局部阈值分割方法。在实验中,通过和其他典型指纹分割方法的比较,该方法可以高效快速的对指纹图像进行分割,对噪声比较大的低质量指纹图像分割较好,特别对一些用全局阈值不易分割的指纹图像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分割 局部阈值 灰度方差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正红 潘学政 +3 位作者 周朝鸿 谷勇 刘秀贤 惠雅玲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54,共8页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 8551、-0 2374、0 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地方栽培群体 数量性状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方差与残差复杂性的医学图像配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振泰 张娟 +1 位作者 冯前进 陈武凡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0-2411,共12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方差与残差复杂性的相似性测度.传统的基于灰度的相似性测度易受噪声、灰度偏移场和造影剂的影响造成误配.残差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一难点,但该测度对初始参数非常敏感,参数设置不正确往往达不到好...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方差与残差复杂性的相似性测度.传统的基于灰度的相似性测度易受噪声、灰度偏移场和造影剂的影响造成误配.残差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一难点,但该测度对初始参数非常敏感,参数设置不正确往往达不到好的配准效果.文中利用图像的局部方差信息构造权重函数,在图像残差比较大的地方给予小的权重约束,在残差比较小的地方给予大的约束,计算约束后残差图像的残差复杂性作为新的相似性测度.新测度更平滑、鲁棒性更好,不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对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新测度对噪声、灰度偏移场、造影剂和初始参数具有更高的鲁棒性,更加适合于医学图像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方差 指数函数 残差复杂性 鲁棒估计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局部方差的雾天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45
20
作者 詹翔 周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0-51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局部方差的保持灰度级和亮度的雾天图像增强算法。即在对图像作局部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局部方差可以较好的体现图像细节信息的特性,通过计算并比较图像局部标准方差的大小来判断局部图像的增强程度,然后以灰度均值为...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局部方差的保持灰度级和亮度的雾天图像增强算法。即在对图像作局部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局部方差可以较好的体现图像细节信息的特性,通过计算并比较图像局部标准方差的大小来判断局部图像的增强程度,然后以灰度均值为基准进行局部灰度拉伸。该算法可以有效增强和保留图像细节,克服了传统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所造成的灰度级损失的缺点,保持了原图的灰度级和平均亮度,较好的抑制了噪声,图像视觉效果明显改善,因此特别适合于深度信息多变且对比度较低的雾天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增强雾天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方差 对比度增强 雾天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