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定喷-行喷混合喷灌模式研究
1
作者 李红 韩世昌 +1 位作者 蒋跃 李玥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1,共9页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立了定喷模式下的径向水量分布拟合曲线;根据移动叠加定喷模式水量分布,构建了行喷模式的水量计算模型;基于定喷水量分布和行喷水量计算模型,建立了以喷灌强度、喷灌均匀系数和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优化目标,以喷灌点间距、相邻行程间距、机组运动速度和喷灌点灌水时间为决策变量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NSGA-I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生成Pareto前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额定灌水量45mm条件下,系统压力为0.5MPa,喷灌点间距为1.4倍喷头射程,相邻两次行程间距为1.2倍喷头射程,喷灌点灌水时间为0.7h,机组运动速度为100m/h时,喷灌强度为23.69mm/h,喷灌均匀系数为85.81%,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12.1W·h/(m^(2)·mm)。对比不同喷灌模式的工作性能,混合喷灌模式作业效率为367.4m^(2)/h,较双喷头模式提高约34%。研究结果可为自走卷盘式喷灌机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水量分布 卷盘式喷灌机 定喷-行喷混合模式 水量计算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送风模式对层装蜜桃差压预冷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谌英敏 令狐博祥 +1 位作者 赵茗彰 宋海燕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2-302,共11页
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构建了不同预冷工况条件下的层装蜜桃差压预冷传热传质数值模型。通过实验和仿真数据分析,发现所构建数值模型与实验组间的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7967℃,最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74%,表明该建模方法具有可行性和... 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构建了不同预冷工况条件下的层装蜜桃差压预冷传热传质数值模型。通过实验和仿真数据分析,发现所构建数值模型与实验组间的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7967℃,最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74%,表明该建模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真实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送风模式下的预冷效果,发现与恒速相比,采用变速ΔP_(1)+ΔP_(2)的送风模式进行预冷时可改善果实预冷均匀性,也可缩短预冷时间,且ΔP_(2)与ΔP_(1)存在7倍的阈值关系。当ΔP_(2)>7ΔP_(1)(ΔP_(1)<35 Pa)后,果实预冷均匀性可稳定提高10%~20%,且预冷时间可缩短50%~75%,但能耗成本会至少增涨7倍以上,且与ΔP_(2)呈幂函数递增关系。由此可知,在选择送风模式时,若更注重预冷品质和冷藏转移时间,应选择变速送风模式,其中(15+105)Pa是变速模式中蜜桃预冷效果较优的环境参数组合;若更追求节能预冷,应选择恒速送风模式。本研究可为中小型果园合理选择送风模式以及精准掌控果实预冷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桃 差压预冷 送风模式 计算流体热力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预测方法
3
作者 董恒磊 李东风 +1 位作者 蔡庆森 王代玉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目前有关带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粘结性能的研究不足。收集粘结纤维肋FRP筋(简称粘结肋FRP筋)和机械刻槽肋FRP筋(简称刻槽肋FRP筋)的试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肋FRP筋的宏观破坏模式都是拔出破坏,在... 目前有关带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粘结性能的研究不足。收集粘结纤维肋FRP筋(简称粘结肋FRP筋)和机械刻槽肋FRP筋(简称刻槽肋FRP筋)的试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肋FRP筋的宏观破坏模式都是拔出破坏,在细观上粘结肋FRP筋主要为FRP筋肋的剪切剥落,而混凝土损伤较轻微,大部分刻槽肋FRP筋表现为混凝土肋剪切破坏,二者的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保护层厚度可增强混凝土对FRP筋的约束效果,有助于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但对刻槽肋FRP筋几乎没有影响;增加相对肋高hrd和FRP筋肋宽比FR可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而刻槽肋FRP筋几乎不受hrd的影响,主要受混凝土肋宽比C_(R)的影响,其粘结强度随C_(R)的增加而增大;建立的粘结强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高于设计规范,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式准确考虑了FRP筋肋成型工艺和几何特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肋FRP筋 肋成型工艺 肋几何特征 粘结破坏模式 粘结强度 理论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不锈钢复合管海水海砂柱轴压行为
4
作者 黄哲 魏洋 +2 位作者 周思源 郑开启 丁明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未来的工程建设项目面向远洋,传统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上不具备价格优势,使用海水海砂配制混凝土具有经济潜力。为充分发挥不锈钢高延性、碳纤维布(CFRP)轻质高强的特性,设计24根圆形CFRP-不锈钢复合管海水海砂柱并开展轴压试验,研究... 未来的工程建设项目面向远洋,传统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上不具备价格优势,使用海水海砂配制混凝土具有经济潜力。为充分发挥不锈钢高延性、碳纤维布(CFRP)轻质高强的特性,设计24根圆形CFRP-不锈钢复合管海水海砂柱并开展轴压试验,研究不锈钢管厚度和CFRP层数对试件破坏形态及荷载-应变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与FRP-碳素钢约束混凝土柱相比,不锈钢的应用使组合柱的极限应变提升23.6%~43.6%;CFRP断裂后,不锈钢厚度较大的组合柱多呈现局部鼓曲破坏,反之呈现剪切破坏;CFRP-不锈钢复合管海水海砂柱的荷载-应变曲线包含弹性、过渡、强化、平台4个阶段,且走势与含钢率相关;组合柱的初始刚度受不锈钢厚度影响较大,残余刚度受CFRP层数影响较大;不锈钢厚度增大和CFRP层数增加,都会提升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应变,提升幅度与两种材料在约束中的贡献度相关:不锈钢厚度由3.0 mm增加到4.5和6.0 mm,组合柱极限荷载分别提升11.0%~20.2%和8.3%~22.0%;CFRP层数由2层增加到4层,组合柱极限荷载提升35.5%~38.6%。结合试验数据采用3个指标对既有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计算模型进行评估,建议适用于CFRP-不锈钢复合管海水海砂柱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不锈钢复合管 海水海砂混凝土 轴压 约束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铝合金行人保护防撞梁焊接变形工艺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茂青 路广明 +3 位作者 孙志宾 韩明亮 贾志洁 王永彬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为了解决铝合金零部件焊接变形过大的问题,采取有限元的方法对焊接工艺进行仿真验证。基于Simufact.Welding焊接工艺分析软件,以汽车行人保护防撞梁为研究对象,探索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的求解方法找到一个兼顾效率和精度... 为了解决铝合金零部件焊接变形过大的问题,采取有限元的方法对焊接工艺进行仿真验证。基于Simufact.Welding焊接工艺分析软件,以汽车行人保护防撞梁为研究对象,探索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的求解方法找到一个兼顾效率和精度的仿真求解方法,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焊接反变形的设计,得到满足精度的焊接产品,并进行焊接工装夹具的优化设计的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imufact.Welding可以对焊接变形进行预测,并指导反变形设计来保证产品尺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变形 汽车防撞行人保护 仿真求解方法 工装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K-Modes蚁群聚类的本体映射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叶霞 许飞翔 +1 位作者 曹军博 王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1-237,共7页
指挥信息系统测试数据在利用本体技术进行数据集成时,现有的本体映射模型准确率不高,影响集成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K-Modes蚁群聚类(K-Modes Ant Colony Clustering,KMACC)算法... 指挥信息系统测试数据在利用本体技术进行数据集成时,现有的本体映射模型准确率不高,影响集成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K-Modes蚁群聚类(K-Modes Ant Colony Clustering,KMACC)算法的本体映射方法。在基于PCA算法的本体概念相似度综合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KMACC算法,实现批量本体概念映射关系的发现,进一步提高映射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基于Hownet的映射方法和RiMOM方法,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本体映射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较好地解决了本体概念集成中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映射 主成分分析 相似度计算 K-modes聚类 蚁群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中钢筋混凝土两端固结梁破坏模式变化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镯 邱昊 +1 位作者 徐天贵 李心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1,共10页
为了研究火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两端固结梁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梁内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确定其不同耐火时刻的分布规律,利用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对火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不同时刻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对上... 为了研究火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两端固结梁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梁内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确定其不同耐火时刻的分布规律,利用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对火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不同时刻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对上侧纵筋配筋面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为变换因素的三组固结梁试件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火灾过程中不同参数对钢筋混凝土固结梁破坏模式临界点ξ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侧纵筋配筋面积越大,ξ点对应受火时间T越提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ξ点对应受火时间T越滞后。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为保证梁在受火两小时内发生弯曲破坏,对梁的防火设计提供了思路。本研究方法可以简化分析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中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为火灾中构件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梁 破坏模式 火灾过程 简化计算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静载试验及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映梁 祝兵 崔圣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件(由混凝土弦杆、方形钢腹杆、节点板组成,原混凝土板简化为混凝土弦杆)并开展静载试验,分析外接节点试件静载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混凝土弦杆、节点板和钢腹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有效宽度法及撕裂面法与最大强度准则提出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外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板拉剪断裂失效,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5.71倍,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弦杆压应力沿加载方向逐渐减小,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节点板应力沿加载方向总体上先增后减,外露节点板是节点受力的关键构件;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由节点板和钢腹杆中较弱者控制,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 外接节点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预应力UHPC华夫桥面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龙 陈晖 +2 位作者 王泽辉 袁泉 王巍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钢纤维类型、预应力筋等因素对UHPC华夫桥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北京亦庄文昌桥为背景进行抗弯试验研究。设计制作了4组板肋梁试件,对比分析钢纤维类型(直线型、端钩型)、预应力筋等因素对试件破坏模式、裂缝发展以及抗弯承载力... 为研究钢纤维类型、预应力筋等因素对UHPC华夫桥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北京亦庄文昌桥为背景进行抗弯试验研究。设计制作了4组板肋梁试件,对比分析钢纤维类型(直线型、端钩型)、预应力筋等因素对试件破坏模式、裂缝发展以及抗弯承载力等性能的影响,并基于美国《UHPC华夫板设计指南》,提出考虑预应力筋的华夫桥面板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底部纵向受拉筋的屈服是试件进入破坏阶段的特征之一,试件最终为适筋梁受弯破坏;设置预应力筋能一定程度提升试件的强度和延性,并能有效增加初裂缝附近UHPC的应变;设置预应力筋能明显改善试件的耐久性,而且钢纤维为直线型时提升效果比端钩型更显著;提出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能准确计算UHPC华夫桥面板的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华夫桥面板 钢纤维 预应力 抗弯能力 裂缝发展模式 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太赫兹光谱的振动模式分析
10
作者 刘晓松 赵国忠 屈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5-1261,共7页
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种类,数量和排列直接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对维持机体功能有重要意义。氨基酸分子间振动模式(扭转,氢键和集体振动)大部分处于太赫兹(THz)波段,表现出独特的吸... 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种类,数量和排列直接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对维持机体功能有重要意义。氨基酸分子间振动模式(扭转,氢键和集体振动)大部分处于太赫兹(THz)波段,表现出独特的吸收特征,因此,对氨基酸进行THz光谱研究,能够更全面了解生物特性。总结前人实测的亮氨酸与异亮氨酸位于0.2~2.6 THz波段的吸收谱,同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解释其形成机理。使用Gaussian09软件对单分子构型模拟计算,模拟方法为半经验法(PM6),从头计算法(HF,MP2)和密度泛函理论(B3LYP,M06-2X)结合6-311+G(d,p)高斯型基组;使用Materials Studio 2019软件对晶胞构型模拟计算,模拟方法为广义梯度近似的PBE,PBEsol,RPBE和WC等四种密度泛函结合平面波基组。结果表明:单分子构型模拟均缺少吸收峰位,不同方法对同一振动模式的峰位计算不同,因此,对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的结构,进行单一方法的该构型模拟,很大程度不能正确匹配振动模式,且受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方法影响,与输入结构相比,输出结构由COO^(-)和NH_(3)^(+)基团变为COOH和NH_(2),无法体现实际振动模式;晶胞构型模拟对分子内和分子间振动模式描述,吸收峰位与实测值匹配较好,不存在质子转移情况,较好指认实测峰位的振动模式。亮氨酸与异亮氨酸使用PBEsol泛函计算结果最接近实测值,说明模拟计算需充分考虑结构与泛函的匹配性,即对结构交换关联能的描述,也说明同一泛函对异构体的普适性,此外,不能以结构优化后差异作为判断泛函是否适用的标准。晶胞构型计算结果包含分子间振动模式,是单分子构型无法得到的结果,且数据进行半峰全宽拟合,导致两种构型结果在某一实测峰位处的振动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吸收谱 氨基酸 量子化学计算 振动模式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复位U形连接件的装配式钢框架-复合墙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超 贾明明 刘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通过在两侧开缝的密肋复合墙-钢框架结构中设置可滑移连接,实现了节点的耗能作用。研究结构表明:U形连接件水平段长度对连接件极限位移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双折线理想弹塑性荷载-位移曲线描述U形连接件在竖向压力与水平剪切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采用耗能连接件的结构在加载前期残余变形小,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并且能满足结构的大变形要求。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基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出了耗能连接件的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连接件 自复位性能 受力模式 塑性损伤 滞回曲线 装配式结构 框架-复合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PMSM带速启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伊建辉 田久东 +2 位作者 矫利业 王鹏 李梁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1,共7页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带速启动问题,对传统滑模观测器进行了抗抖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观测器数学方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搭...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带速启动问题,对传统滑模观测器进行了抗抖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观测器数学方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搭建试验测试平台开展了试验验证。研究得出基于抗抖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可以有效解决静止启动、正向带速启动和负向带速启动等不同工况下的电机启动问题;滑模观测器可以以较高精度跟踪转子转速和位置,由于采用了低通滤波器,滑模观测器转子位置和实际位置会有一定的相位延迟;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抗抖滑模观测器的准确性以及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带速启动 滑模观测器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传输线理论的高压交流电缆输入阻抗和金属护套电压计算分析
13
作者 孙连明 杨成 +1 位作者 薛浩岩 富晓鹏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基于电缆外部精确电磁场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拓展传输线理论,能够计及广义大地参数和电磁暂态仿真的影响计算电缆输入阻抗。采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RV,利用拓展传输线理论对典型高压交流电缆开展输入阻抗和金属护套电压特性研究,研... 基于电缆外部精确电磁场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拓展传输线理论,能够计及广义大地参数和电磁暂态仿真的影响计算电缆输入阻抗。采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RV,利用拓展传输线理论对典型高压交流电缆开展输入阻抗和金属护套电压特性研究,研究当合闸于空载电缆时的金属护套暂态电压特性;通过对正序激励下的电缆输入阻抗模值-频率响应进行研究,分析由三相金属护套交叉互联产生的多种传播模态。采用拓展传输线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使用基于矩量法的改进数值电磁场分析方法(method of moments-surface admittanceoperator,MoM-SO)的计算结果基本拟合,与现有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ATP-EMTP、PSCAD/EMTDC和EMTP-RV)的CableConstants子程序计算结果出现显著性差异。当合闸于空载电缆线路时,受大地电阻率影响,采用Cable Constants子程序计算出的电缆金属护套最大暂态电压与采用拓展传输线理论所得出的结果相比,计算偏差位于1.8%至135%之间。考虑输入阻抗计算和暂态仿真的关键性差异,研究内容对今后开展高压交流电缆参数计算、模态分析、电磁暂态仿真、过电压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电缆 电磁暂态 参数计算 模态分析 数值电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优化周期参数的EMD-FFT-SARIMA光伏发电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川羽 廖晓红 +5 位作者 何诗英 陈然 王巍 臧楠 王瀛 肖梦涵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3,共7页
根据分布式能源工业园区的光伏电力单元特点,对园区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为后续的调度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针对经验模式分解(EMD)与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相组合的EMD-SARIMA预测模型中,原始数据经过EMD分解得... 根据分布式能源工业园区的光伏电力单元特点,对园区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为后续的调度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针对经验模式分解(EMD)与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相组合的EMD-SARIMA预测模型中,原始数据经过EMD分解得到的各固有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周期计算问题,提出加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周期计算方法,建立EMD-FFT-SARIMA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再将每个IMF对应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通过预测结果的误差计算可以发现,加入FFT环节后均方根误差(RMSE)从120.6 MW下降到19.3 MW,平均绝对误差(MAE)从52.87 MW下降到12.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周期计算 固有本征模态函数信号分量 快速傅里叶变换 光伏发电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模态分解的空化水射流非定常流场演化分析
15
作者 陈德开 唐文献 +2 位作者 陆亚琳 曹秀清 周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2-170,共9页
空化水射流具有流速高、湍流强等特点,其空化流动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准确、快速地从非定常流场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空化水射流的流动特性十分必要。基于FBDCM模型对RNG模型的湍流黏度进行修正,并考虑剪切应力对空泡形成的... 空化水射流具有流速高、湍流强等特点,其空化流动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准确、快速地从非定常流场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空化水射流的流动特性十分必要。基于FBDCM模型对RNG模型的湍流黏度进行修正,并考虑剪切应力对空泡形成的影响,对空化模型进行修正,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MD)方法对空化流场的空泡体积分数场进行模态分解。结果发现:1阶模态为平均流场,是流场的主要结构;2阶模态与空化云周期性脱落、溃灭的动力学行为有关;3、4阶模态表现出流场的高频行为;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大,空泡脱落与溃灭的演变程度越来越剧烈,空泡尺寸与空穴长度逐渐增加,而2阶模态的频率逐渐降低,使得空化射流的流动周期变长。最后,将DMD重构流场与真实流场进行对比发现,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DMD重构流场的误差增大,不过重构流场的最大误差仍低于1%,表明DMD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空化流场的流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射流 数值计算 动力学模态分解 重构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模变换的柔性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泰基 张坤 +1 位作者 许壮 郭彦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255,共9页
精确的短路故障电流计算对柔性直流电网的器件选型、参数设计以及继电保护研究十分重要。针对现有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线路极间耦合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相模变换的柔性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换流... 精确的短路故障电流计算对柔性直流电网的器件选型、参数设计以及继电保护研究十分重要。针对现有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未充分考虑直流线路极间耦合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相模变换的柔性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换流站与直流线路的故障等值模型;然后,利用相模变换实现柔性直流电网正极与负极的电气解耦,并获取柔性直流电网在模域内的节点阻抗矩阵;接着,结合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边界条件,计算出柔性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的复频域值,并利用矢量拟合得到故障电流的时域值;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所提故障电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直流电网发生故障且换流站尚未过流闭锁期间,所提故障电流计算方法能够精准描述直流故障电流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电流计算 换流站 相模变换 故障边界条件 故障等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闭塞方式下城轨列车追踪运行过程及其仿真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刘海东 毛保华 +2 位作者 何天健 丁勇 王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信号闭塞方式及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列车追踪运行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算例的设计。在算例中,通过对两列车在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方式下的追踪运行模拟,分析了不同闭塞方式下列车追...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信号闭塞方式及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列车追踪运行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算例的设计。在算例中,通过对两列车在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方式下的追踪运行模拟,分析了不同闭塞方式下列车追踪运行的效果,同时利用仿真系统对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进行了验算,并得出相同发车间隔情况下不同信号闭塞方式的列车追踪运行结果以及三种闭塞方式条件下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结果。该系统可以为科研、设计人员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间隔及通过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闭塞方式 追踪列车间隔 牵引计算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输特性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宁 殷宗敏 葛文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6-569,共4页
介绍了具有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光纤传输特性参量的计算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并分析了三种不同折射率分布的光纤的归一化传播常量、色散和模场直径等传输特性参量 .
关键词 光纤 传输特性 理论计算 色散 模场直径 折射率分布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05型柴油机曲轴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振型相关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小华 沈贝 +2 位作者 蔡忆昔 姜勇 张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55,I0001,共6页
为获得4105型柴油机曲轴振动特性,并验证有限元计算是否正确,对4105柴油机曲轴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对所获得各阶振型的内积相关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试验模型的各阶振... 为获得4105型柴油机曲轴振动特性,并验证有限元计算是否正确,对4105柴油机曲轴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对所获得各阶振型的内积相关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试验模型的各阶振型的内积相关度均大于0.7,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振型图对比发现曲轴振动最大变形位置多集中在曲轴两端。振型相关性分析对比确定了曲轴固有振动特性,为利用曲轴有限元模型进行曲轴优化设计、减振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曲轴 有限元计算 模态试验 振型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浩 秦大庸 +1 位作者 郭孟卓 王建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9-694,共6页
提出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与计算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理论与方法,保持水土平衡、水量平衡和水盐平衡,以空间配置、时间配置、用水配置、水源配置、管理配置为基本模式;从... 提出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与计算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理论与方法,保持水土平衡、水量平衡和水盐平衡,以空间配置、时间配置、用水配置、水源配置、管理配置为基本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水定发展指标,提高水土资源的匹配效率,以流域为单元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发展用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定量计算表明:其809亿m3的径流性水资源中,直接留给天然生态的水量有302亿m3,加上126亿m3回归水的间接支持,可供生态系统消耗的水资源达428亿m3,相对于385亿m3的现状生态需水,除黑河和石羊河流域外,生态系统的需水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配置 模式 计算方法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