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吉祥 毛盼 +1 位作者 柏松 刘志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采用拉伸试验、晶间腐蚀测试、电化学腐蚀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从5min增加到120min,残余第二相逐... 采用拉伸试验、晶间腐蚀测试、电化学腐蚀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从5min增加到120min,残余第二相逐渐溶解,Ω相尺寸和数量逐渐增大,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但抗晶间腐蚀性能显著降低。晶界无沉淀析出带(PFZ)与基体的电位差是增大晶间腐蚀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PFZ宽度对抗晶间腐蚀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固溶处理 Ω相 无沉淀析出带 晶间腐蚀 残余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东海 刘杰 +7 位作者 李志华 张玲 罗洁 张晓东 庞明禹 陈琛 刘美晨 纪超宇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31-33,37,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AZA)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AZA-HAG...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AZA)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AZA-HAG)治疗,对照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DAC-CAG)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缓解率(OR)为66.7%,对照组OR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11.0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9.5个月,两组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4度骨髓抑制7例(58.3%),骨髓抑制恢复天数(13.50±2.84)d;对照组12例均发生4度骨髓抑制(100.0%),骨髓抑制恢复天数(17.67±2.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不适合强化疗的新诊断老年AML患者疗效肯定,且安全性更高,经济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阿扎胞苷 Hag方案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元素和时效时间对T6态Al-5Cu-0.8Mg-0.15Zr-0.2Sc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莹 陈立佳 +2 位作者 车欣 张浩宇 张思倩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了明确Ag元素的添加对Al-Cu-Mg系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针对T6态(固溶+时效处理)的热挤压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进行了室温和高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5%Ag元素可显著提高T6态Al-5Cu-0.8Mg-0.15Zr-0.2Sc合金的... 为了明确Ag元素的添加对Al-Cu-Mg系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针对T6态(固溶+时效处理)的热挤压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进行了室温和高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5%Ag元素可显著提高T6态Al-5Cu-0.8Mg-0.15Zr-0.2Sc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峰时效态及该合金在150~300℃范围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会降低该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塑性。断口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及高温拉伸加载条件下,T6态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的拉伸断口上大部分存在韧窝和撕裂棱,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系合金 拉伸性能 T6处理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 of Pd/Ag composite membrane on a porousα-alumina tube by sequential electroless plating technique for H_2 separ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E.Navaei Alvar M.Reza Golmohammadi +4 位作者 M.Rezaei H.Navaei Alvar A.Mardanloo S.Habibzad Nouhian M.Didari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1-326,共6页
Pd/Ag/α-Al2O3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sequential electroless plating technique. The prepared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 Pd/Ag/α-Al2O3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sequential electroless plating technique. The prepared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ICP-AES). Effects of annealing time, Ag content, and air treatment on the hydrogen permeation flux and morphology of the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prepared type of tube had a good potential as substrate for membrane preparation. In addition, a uniform defect-free alloy was prepared by annealing at 550 ℃ in H2 atmosphere. The permeation resul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H2 permeation flux by increasing the Ag content and the annealing time. In addition, the air treatment of the prepared membranes at 400 ℃ for 1 h chang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alloy and substantially enhanced the hydrogen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g composite membrane electroless plating thermal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超声处理对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5
作者 毛盼 王吉祥 +1 位作者 柏松 刘志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3,共5页
利用超声波处理Al-Cu-Mg-Ag合金熔体,研究了熔体超声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超声处理的铸态合金,熔体超声处理90 s和180 s所得铸态合金硬度分别提升了12.7%和11.2%。熔体超声处理降低了合金成分偏析,加快200℃... 利用超声波处理Al-Cu-Mg-Ag合金熔体,研究了熔体超声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超声处理的铸态合金,熔体超声处理90 s和180 s所得铸态合金硬度分别提升了12.7%和11.2%。熔体超声处理降低了合金成分偏析,加快200℃/2 h时效过程中Ω相的析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熔体超声处理虽然能减小铸态合金的晶粒尺寸,但细晶强化效果有限;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分别提高了铸态和T6态合金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超声处理 硬度 微观组织 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 T6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国产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
6
作者 许彬 吴雨 +3 位作者 吕旭晨 仝奋飞 李慧星 罗建成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为研究威士忌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将威士忌新酒投加橡木片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在冰浴条件下采用超声功率720 W、超声频率20 kHZ、超声处理4 min-停歇6 min的间歇处理方式,每天处理60 min,连续处理7 d。以... 为研究威士忌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对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影响,将威士忌新酒投加橡木片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在冰浴条件下采用超声功率720 W、超声频率20 kHZ、超声处理4 min-停歇6 min的间歇处理方式,每天处理60 min,连续处理7 d。以未超声波处理酒样作为对照,测定陈酿过程中酒样色度、澄清度、团簇平均粒径、总酚、橡木浸出物、总酯和高级醇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快速感官分析比较陈酿90 d酒样与新酒、成品酒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未超声处理酒样比较,超声处理酒样色度提高了6.4%,澄清度降低了8.9%。超声波作用使得酒中团簇平均粒径的增加提前出现,并提高了酒样中丁香酸、香草酸、松柏醛、芥子醛及高级醇含量,降低了总酯含量。超声处理酒样在香气上相比于未超声处理酒样更接近成品酒。因此,在新酒的浸泡阶段偶联超声波处理能够起到催化威士忌新酒陈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士忌 新酒 超声波处理 浸泡阶段 催化陈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热铝合金Al-Cu-Mg-Ag棒材固溶处理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海龙 王健农 +1 位作者 肖代红 丁冬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DTA差热分析、显微组织分析的方法 ,对新型耐热铝合金Al-Cu -Mg -Ag挤压棒材的过烧温度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该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对不同温度固容处理后的拉伸性能的研究 。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实验 DTA差热分析 显微组织 Al-Cu-Mg-ag铝合金 过烧 固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峰时效处理后Al-Cu-Mg-Ag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晶间腐蚀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冠华 刘志义 +2 位作者 柏松 曹靖 王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19,132,共5页
通过维氏硬度试验、拉伸试验、晶间腐蚀试验、极化曲线试验以及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峰时效状态(165℃/16 h、180℃/6 h和190℃/2 h)下Al-Cu-Mg-Ag合金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峰时效... 通过维氏硬度试验、拉伸试验、晶间腐蚀试验、极化曲线试验以及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峰时效状态(165℃/16 h、180℃/6 h和190℃/2 h)下Al-Cu-Mg-Ag合金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峰时效状态下,180℃/6 h时效状态合金的Ω相和θ′相总数量密度最高,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513.6 MPa和463.4 MPa。当时效温度达到190℃时,θ′相迅速粗化从而抑制Ω相的析出,降低了Ω相的数量密度。另外,不同峰时效状态的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80℃/6 h>190℃/2 h>165℃/16 h。由于在晶间腐蚀过程中,PFZ作为阳极优先被腐蚀,因此180℃/6 h时效状态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差,而165℃/16 h时效状态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Al-Li-Cu-Mg-A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华 尹登峰 +2 位作者 余鑫祥 何岸青 金一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2,共5页
通过力学性能、电导率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能谱分析(EDX)及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Li-Cu-Mg-A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时间为30 min时,随固溶温度升高,... 通过力学性能、电导率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能谱分析(EDX)及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Li-Cu-Mg-A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时间为30 min时,随固溶温度升高,合金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先升高后降低,520℃固溶温度下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520℃下,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力学性能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20℃/30 min固溶处理的合金能获得最佳时效组织模式,T1相数量多、尺寸细小、弥散分布,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在此固溶制度下合金的断裂机制呈现穿晶断裂和沿晶分层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固溶温度为525℃时合金有局部过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Al-Li—Cu—Mg—ag—Zr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含Ag的Al-Cu-Mg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智伦 潘清林 +3 位作者 陈琴 曹素芳 刘晓艳 何运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O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含Ag的Al-Cu-Mg合金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为:515℃/1.5 h。185℃时效处理4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 采用金相显微镜(O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含Ag的Al-Cu-Mg合金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为:515℃/1.5 h。185℃时效处理4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503 MPa,伸长率为12.3%。在510~525℃进行固溶处理,随固溶温度升高和固溶时间延长,合金的强度先逐渐升高,当固溶温度超过515℃(保温2 h)或固溶时间大于1.5 h(固溶温度为515℃)时,合金强度逐步降低。固溶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不利于过剩相回溶,使合金强度降低,而固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容易过烧。合金的过烧温度为525.9℃。固溶温度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要比固溶时间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固溶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u-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吴跃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140,143,共5页
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了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形变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热处理促使Ag沉淀析出和晶格常数降低。中间热处理增大极限拉伸强度(UTS)与改善导电率。采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获得了由不同强度与导电... 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了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形变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热处理促使Ag沉淀析出和晶格常数降低。中间热处理增大极限拉伸强度(UTS)与改善导电率。采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获得了由不同强度与导电率组合的综合性能,典型的性能达到强度1500~1560MPa和导电率62%IACS^64%IACS。真实应变η=9.8的大变形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的再结晶温度约350℃,其性能直至300℃是稳定的。自然时效处理提高大变形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3.5%~5%,降低再结晶温度至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CU-ag合金 中间热处理 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TiO_2/SiO_2的制备及其深度处理酿酒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相彪 刘丽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光还原法制备了掺Ag的TiO2薄膜催化剂(Ag-TiO2/SiO2),再以经厌氧处理后的酿酒废水为对象,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和酿酒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g-TiO2/SiO2薄膜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酿酒废水经光催化...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光还原法制备了掺Ag的TiO2薄膜催化剂(Ag-TiO2/SiO2),再以经厌氧处理后的酿酒废水为对象,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和酿酒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g-TiO2/SiO2薄膜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酿酒废水经光催化降解5h后,其CODCr去除率达87.5%,出水水质达国家(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同时,样品表征结果说明Ag掺杂会促进TiO2由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转变,并使催化剂粒径更小更均匀,催化薄膜与硅胶载体结合更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2/SiO2薄膜 光催化降解 酿酒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及焊后时效处理对Al-Cu-Mg-Ag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俊霖 刘志义 +2 位作者 泊松 王建 应普友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通过拉伸测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镜(TEM)和金相显微镜(OM)等手段,研究了焊接速度以及焊后时效处理对Al-Cu-Mg-Ag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速度提高,焊接接头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焊... 通过拉伸测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镜(TEM)和金相显微镜(OM)等手段,研究了焊接速度以及焊后时效处理对Al-Cu-Mg-Ag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速度提高,焊接接头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焊接速度1 200 mm/min时获得最大值358 MPa;焊后时效处理可以提升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其中焊接速度为1 200 mm/min时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最大,可达412 MPa,为母材强度的77.6%。焊后时效合金性能的提高主要得益于θ'和X相的析出,而焊缝熔合区晶界处Cu元素的偏析抑制了Ω相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电子束焊接 焊接速度 时效处理 X相 焊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Ag/α-Al_2O_3的热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立义 费泰康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负载型银催化剂Ag/α -Al2 O3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热处理方法将影响成品催化剂中活性组份的分布 ,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性能。采用本文的转篮式热处理器进行热处理的催化剂 ,经扫描电镜分析证明 ,其中的活性组...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负载型银催化剂Ag/α -Al2 O3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热处理方法将影响成品催化剂中活性组份的分布 ,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性能。采用本文的转篮式热处理器进行热处理的催化剂 ,经扫描电镜分析证明 ,其中的活性组份分布均匀 ,并显示出良好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转篮式 热处理器 负载型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固溶对Al-Mg-Si-Sn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柳旭 刘春辉 +2 位作者 马培培 湛利华 尹焯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使用维氏显微硬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固溶温度对Al-Mg-Si-Sn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固溶处理(ST)温度从560℃提高到590℃(强化固溶温度)显著延缓了Al-Mg-Si-Sn合金的自然时效(NA),合金固溶淬火后... 使用维氏显微硬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固溶温度对Al-Mg-Si-Sn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固溶处理(ST)温度从560℃提高到590℃(强化固溶温度)显著延缓了Al-Mg-Si-Sn合金的自然时效(NA),合金固溶淬火后,自然时效硬度峰值时间从3 d延缓到13 d,然而,强化固溶没有明显改变人工时效(AA)样品的峰时效态析出相的尺寸和峰值硬度;空位占比大于1的Sn-空位复合体更加稳定,说明强化固溶通过同时提高空位浓度和Sn的溶解度,增强Sn元素对空位的束缚,从而延缓自然时效团簇的形成;人工时效强化相主要为在含Sn团簇上异质形核形成的β"/β'复合相;由于强化固溶只能略微增加Sn的溶解度,因此,对峰值时效析出的影响很小;Sn元素的不同作用机制导致强化固溶对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固溶处理 Sn元素 自然时效 时效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表面处理药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维 曾福林 李敬科 《电子工艺技术》 2018年第1期28-31,62,共5页
随着国产药水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PCB供应商选择国产药水进行批量生产。而Im-Ag表面处理本身容易发生贾凡尼效应及发黄变色等缺陷,故需要有一套系统的验证Im-Ag表面处理药水性能的方法。主要介绍了Im-Ag表面处理药水性能系统的测试方... 随着国产药水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PCB供应商选择国产药水进行批量生产。而Im-Ag表面处理本身容易发生贾凡尼效应及发黄变色等缺陷,故需要有一套系统的验证Im-Ag表面处理药水性能的方法。主要介绍了Im-Ag表面处理药水性能系统的测试方法,同时明确了Im-Ag表面工艺性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Im-ag 表面处理 药水 贾凡尼效应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QAl11-6-6合金挤压棒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17
作者 刘莹雪 刘鹏程 +2 位作者 胡克福 吕永生 林高用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硬度计,研究了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等热处理参数对QAl11-6-6铝青铜合金挤压棒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挤压态组织由α、κ(AlFe、AlFe_(3)、A... 采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硬度计,研究了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等热处理参数对QAl11-6-6铝青铜合金挤压棒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挤压态组织由α、κ(AlFe、AlFe_(3)、AlNi)、γ_(2)以及剩余的β′相组成;固溶+时效热处理可有效提高该合金挤压棒的硬度,4个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合金硬度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试样在910℃固溶45 min后采用水冷淬火,再经450℃×150 min时效处理,合金硬度由挤压态的33.4HRC提升到40.1HRC,呈现明显的时效硬化特性;较多的类马氏体β′相的析出是合金时效后硬度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l11-6-6 铝青铜合金 挤压棒 固溶 时效 硬度 热处理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ZnO微波辅助合成与微波增强光催化罗丹明B
18
作者 李莉 张秀丽 +5 位作者 李恩帅 于岩 段喜鑫 赵丽杰 白丽明 赵月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5-1583,共9页
本文通过微波辅助、程序升温溶剂热以及煅烧等不同方法制备了系列纳米复合材料Ag/ZnO,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测定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X-射线能量色散谱... 本文通过微波辅助、程序升温溶剂热以及煅烧等不同方法制备了系列纳米复合材料Ag/ZnO,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测定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对上述合成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辅以微波后其纤锌矿晶型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同时,其光的吸收性质以及粒子尺寸、形貌以及颗粒分布等方面则有较大改变。其中,经微波辐射、程序升温溶剂热以及煅烧三步处理的样品(mcd-Ag/ZnO)更多呈现规则的六棱柱结构。在紫外光照射和微波辐射下,合成产物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结果显示,经微波辅助合成的Ag/ZnO光催化活性较未经微波处理样品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且明显高于市售P25。同时,mcd-Ag/ZnO在微波辐射下的光催化活性也被有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程序升温溶剂热法 微波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CuCrSnZn/SnAgCu钎料接头界面及剪切性能影响
19
作者 苏娟华 张国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397,共4页
为了探讨引线框架铜合金与无铅钎料钎焊接头界面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实验机,分析了引线框架用CuCrSnZn合金与SnAgCu系无铅钎料钎焊接头,在160℃时效不同时间的过程中界面形貌及接头剪切性能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时效前,钎焊接... 为了探讨引线框架铜合金与无铅钎料钎焊接头界面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实验机,分析了引线框架用CuCrSnZn合金与SnAgCu系无铅钎料钎焊接头,在160℃时效不同时间的过程中界面形貌及接头剪切性能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时效前,钎焊接头界面处形成了一层长针状的Cu6Sn5;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接头界面IMC层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u6Sn5变长变粗,逐渐离开界面进入钎料内部,靠近铜合金片材基体的一侧会出现极薄的一层Cu3Sn层.无铅钎料钎焊接头时效25 h剪切强度可到27.3 MPa,其后逐渐降低.未时效、时效25 h和50 h断裂发生在钎料基体内部,时效至300 h,断裂位置向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处转移,剪切断口断裂形式逐渐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钎焊接头 时效处理 剪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223/Ag超导带材前驱粉与热处理的匹配问题
20
作者 刘奉生 李成山 +7 位作者 郑会玲 熊晓梅 郝清斌 王庆阳 刘国庆 卢亚峰 张平祥 周廉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7期27-30,共4页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前驱粉与后续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匹配问题。实验采用A,B,C3种不同的前驱粉。A粉是成分配比为2223的喷雾热分解单粉,B粉和C粉都是2212加CaCuOy组分的2223双粉。B粉和C粉的区别在于,2212加CaCuOy混合后的除...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前驱粉与后续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匹配问题。实验采用A,B,C3种不同的前驱粉。A粉是成分配比为2223的喷雾热分解单粉,B粉和C粉都是2212加CaCuOy组分的2223双粉。B粉和C粉的区别在于,2212加CaCuOy混合后的除碳处理工艺不同。B粉为800℃,3h,C粉为830℃,10h。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RSA)和扫描电镜(SEM)对这3种前驱粉的粒度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用这3种粉分别制成的带材经第1次热处理(HT1)后的2223成相率和相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各自对应的最佳HT1工艺。采用四引线法在77K,0T下测试经中间轧制和第2次热处理(HT2)后的临界电流(Ic),以确定其对应之最佳HT2工艺。RSA和SEM分析表明:A粉颗粒度明显细小,平均中径粒度为1.5μm,且粒径分布区域集中,B粉约3μm,粒径分布较分散,而C粉为4 ̄5μm。研究结果证明:前驱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超导带材的最终超导性能。一种特定的前驱粉,对应着一种特定的最佳HT1和HT2工艺。只有在二者匹配良好前提下,才能使前驱粉的性能得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BI-2223/ag 前驱粉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