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配电故障下直流偏置电压形成及电压互感器熔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温伟杰 胡铁伟 +2 位作者 陈晓龙 王磊 李斌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40,共15页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高压侧保护用熔断器频繁熔断问题广泛存在于10~35 kV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增加了电网的运维负担,威胁供电可靠性。为分析PT高压侧熔断器频繁熔断的深层机理,该文基于叠加原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典型故障...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高压侧保护用熔断器频繁熔断问题广泛存在于10~35 kV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增加了电网的运维负担,威胁供电可靠性。为分析PT高压侧熔断器频繁熔断的深层机理,该文基于叠加原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典型故障下的系统空载暂态电压,发现该电压呈现交直流复合的特殊形态——工频电压附加直流偏置电压,归纳总结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形成条件和机理为:故障消失时,三相杂散电容的净电荷不为零(Qn≠0),且Qn无泄放路径而形成直流偏置电压。在线路长度、PT阻抗、负载及无功补偿装置等不同因素影响下,研究了Qn泄放路径对直流偏置电压的影响规律,发现直流偏置电压作用下PT深度饱和是触发熔断器熔断的最终原因。最后,通过PSCAD/EMTDC中的10 kV配电网模型和380 V/150 V的实物动态模拟试验平台进行了仿真与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配电网 熔断器 瞬时性接地故障 直流偏置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分类器的充油变压器潜伏性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5
2
作者 彭宁云 文习山 +2 位作者 王一 陈江波 柴旭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7-151,共5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判别变压器内部绝缘状况及发现内部潜伏性故障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线性分类器、以DGA数据为特征参数的充油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识别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分析,并将识别结果与BP神经...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判别变压器内部绝缘状况及发现内部潜伏性故障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线性分类器、以DGA数据为特征参数的充油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识别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分析,并将识别结果与BP神经网络法以及IEC三比值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H_2、CH_4、C_2H_2、C_2H_4、C_2H_6、CO、CO_2七种特征气体作为特征参数时,该方法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充油变压器 故障诊断 线性分类器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电压互感器损坏的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林莉 王军兵 +2 位作者 唐凤英 胡宗军 牟道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1-55,共5页
针对近年来提出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调节参数避免铁磁谐振的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得出并联谐振电路能更好地反应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中,按JDZJ-10电... 针对近年来提出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调节参数避免铁磁谐振的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得出并联谐振电路能更好地反应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中,按JDZJ-10电压互感器的试验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减小10kV系统中的对地容抗参数不能避免谐振,只是谐波的次数更低,还会导致单相故障发生瞬间故障相电容上冲击电流增大和故障消失瞬间故障相的电压互感器的过电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暂态仿真及行波传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超 何正友 罗国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9,共6页
传统上认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PT)不能有效传变高频行波信号,因此铁路自闭贯通线在利用既有设备进行双端电压行波测距时还需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章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JDZ10-10型PT等效模型,并植入自闭贯通线路... 传统上认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PT)不能有效传变高频行波信号,因此铁路自闭贯通线在利用既有设备进行双端电压行波测距时还需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章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JDZ10-10型PT等效模型,并植入自闭贯通线路中进行系统的仿真研究,利用小波模极大值法检测线路故障时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行波波头。仿真研究发现,自闭贯通线上常用的JDZ10-10型PT在0~125kHz的低频段有较好的传变特性,能准确、无时延地传变行波波头信号和极性;但故障后1~2ms二次侧存在一个振荡过程,因此1个一次侧波头传变到二次侧会产生多个波头。在准确识别二次侧行波第1个波头的情况下,可利用电压行波进行自闭贯通线路故障测距。该结果证明电压行波测距原理在铁路自闭贯通线路中具有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PT) 行波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传变特性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能量谱在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赵海龙 王芳 胡晓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48,58,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进行处理的新方法,应用小波包–能量谱分析得到各尺度上的能量百分比作为特征参量对高压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包变换能将已知信号按任意时频分辨率分解到更加精细频带,且提高了信...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进行处理的新方法,应用小波包–能量谱分析得到各尺度上的能量百分比作为特征参量对高压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包变换能将已知信号按任意时频分辨率分解到更加精细频带,且提高了信号处理的频率分辨率,小波包正交分解后的信号具有各频带信号独立、能量守衡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能量谱用于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中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机械故障 故障诊断 小波包 能量谱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分析诊断变压器潜伏性故障 被引量:14
6
作者 彭宁云 文习山 陈超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23,48,共3页
介绍了运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诊断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 ,由实例分析及吊罩检查证实其预测。
关键词 气相色谱分析 诊断 变压器 潜伏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位势理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柳纲 郭基伟 唐国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54-57,共4页
首先介绍灰色位势理论 ,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位势理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算法 ,给出了利用该算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 。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算法 灰色位势理论 灰色理论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新原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祥君 李理 +3 位作者 喻锟 倪砚茹 王沾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53-2965,共13页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特性,由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系统固有线电压相量,对电源电势进行相序重组,通过注入变压器升压反馈输入至配电网中性点,并调节注入变压器变比调控故障相电压,降低故障相电压至接地故障点燃弧电压以下,实现接地故障主动降压消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接地变压器二次侧非全相反馈输入与配电网接地故障持续期间,系统内各序分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电源电势反馈机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并研发了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成套装置。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与真实的10kV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对所提主动降压消弧方法的效果及序分量特性进行了验证与测试。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电源馈入型消弧装置能够主动抑制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残流,实现接地故障的快速、可靠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 主动降压消弧 接地变压器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装置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祥君 王沾 +3 位作者 喻锟 彭红海 卓超 周犊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56-3366,共11页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不能完全抑制间隙性弧光过电压及故障相转移装置在发展性故障情况下存在引发严重相间接地短路过电流的风险,提出一种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不能完全抑制间隙性弧光过电压及故障相转移装置在发展性故障情况下存在引发严重相间接地短路过电流的风险,提出一种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与故障相相电势相反的线电压向量,通过注入变压器升压馈入至配电网中性点,强迫故障点电压至电弧重燃电压以下,实现熄弧并阻止电弧重燃,有效抑制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和不停电处理可恢复性绝缘故障,并研制出由接地变压器、单相注入变压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主动降压消弧装置。在10kV真型配电网试验场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和挂网运行验证了所建议方法和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与现有同类技术比较,该装置具有性能好、兼容性强、造价低、短路电流风险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 主动降压消弧 接地变压器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故障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索南加乐 谢雯洁 +2 位作者 沈黎明 姚永峰 田宏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56-61,共6页
分析了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两点接地故障对电压的影响,得出TV二次侧两点接地只影响零序电压,从而影响接地距离保护的正确动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距离保护原理。该原理基于输电线路R-L模型,采用准确测量的零序电流在系统阻抗上... 分析了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两点接地故障对电压的影响,得出TV二次侧两点接地只影响零序电压,从而影响接地距离保护的正确动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距离保护原理。该原理基于输电线路R-L模型,采用准确测量的零序电流在系统阻抗上的电压降代替受影响的零序电压,有效地解决了TV两点接地故障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ATP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了该原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零序参数 距离保护 TV两点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内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波 吴锦鹏 +3 位作者 肖红 范荣全 朱健 黄晓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0-728,共9页
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真正带来安全问题的是入地故障电流,而变压器和架空线路会影响电流分布,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对分流系数的影响。鉴于此,基于相分量的回路电流法,计算分析了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分流系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真正带来安全问题的是入地故障电流,而变压器和架空线路会影响电流分布,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对分流系数的影响。鉴于此,基于相分量的回路电流法,计算分析了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分流系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压器及变电站相关参数和架空线路相关参数对分流系数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变电站接地电阻与地电位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电流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情况下对影响分流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工程参考价值;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增加虽减小了分流系数,但提高了地电位升。因此,在计算分流系数时应当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同时变电站接地降阻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站内短路 分流系数 相分量模型 回路电流法 变压器 架空线路 地电位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受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影响的零序方向元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福锋 魏曜 王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4,共5页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出现两点接地情况(简称"两点接地")下再发生单相故障,若引起零序方向元件误判,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相位差较小,而正常情况下故障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一般较大,文中据此提出了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出现两点接地情况(简称"两点接地")下再发生单相故障,若引起零序方向元件误判,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相位差较小,而正常情况下故障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一般较大,文中据此提出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的实时识别方法。根据两点接地再故障时附加电压分量对各相电压影响的特点,提出用健全相相间电压替代零序电压的零序方向算法。将两点接地的实时识别和零序方向新算法结合形成一种不受两点接地影响的零序方向元件,可有效防止纵联零序保护不正确动作。现场事故录波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二次回路 两点接地故障 零序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小波在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邰能灵 尹项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提出了基于正交小波的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 ,即利用经小波变换后机端和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的局部模极大值符号特性是否相同来识别定子接地故障。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案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均能取得很高的灵敏度 ,满足现代大型发... 提出了基于正交小波的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新方法 ,即利用经小波变换后机端和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的局部模极大值符号特性是否相同来识别定子接地故障。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案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均能取得很高的灵敏度 ,满足现代大型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单相接地保护 正交小波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厂和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总体方案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冬辉 史临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低频信号注入法的原理及存在的缺陷,针对其缺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案。发生接地故障后,向直流系统正负母线注入低频正弦电压信号,利用各支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出支路中的低频电流信号,通过小波变换从中提... 分析了低频信号注入法的原理及存在的缺陷,针对其缺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案。发生接地故障后,向直流系统正负母线注入低频正弦电压信号,利用各支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出支路中的低频电流信号,通过小波变换从中提取出与注入信号同频的正弦电流信号,计算某支路电流信号中的阻性分量即可求得该支路的接地电阻值,从而判断出故障支路。大量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直流系统接地 正弦电压 支路电流 阻性分量 发电厂 电流互感器 信号 同频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三角绕组任意连接的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新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少锋 李欧 +1 位作者 费彬 申洪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4,共6页
现有电压互感器(TV)断线闭锁措施没有考虑系统发生故障时TV断线的情况,因此在智能电网信息共享的大背景下,针对开口三角绕组任意连接的TV,提出短路故障时利用开口三角电压与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自产零序电压的关系对电压互感器的断线情况... 现有电压互感器(TV)断线闭锁措施没有考虑系统发生故障时TV断线的情况,因此在智能电网信息共享的大背景下,针对开口三角绕组任意连接的TV,提出短路故障时利用开口三角电压与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自产零序电压的关系对电压互感器的断线情况进行识别。对所提方法的识别盲区提出了解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结合选相元件,所提方法能够在线路故障的情况下发生TV断线时对相关保护进行有效闭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且没有发生TV断线的情况下,可利用故障报告预先判断接线极性,简化后续的TV断线识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断线 开口三角电压 故障 闭锁 选相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重构算法在配电网接地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戴剑锋 张艳霞 侯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7,共5页
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相电压过零点附近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中含有大量的暂态感应电流直流分量。文章提出了利用小波的分频特性和重构算法,分别求取各线路零序电流中直流分量和基频分量的重构信号,根据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零序... 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相电压过零点附近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中含有大量的暂态感应电流直流分量。文章提出了利用小波的分频特性和重构算法,分别求取各线路零序电流中直流分量和基频分量的重构信号,根据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中二者的能量比的不同,来确定故障线路的方法。应用电磁暂态程序(ATP)仿真也表明,用该方法实现配电网相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的故障选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选线 小波重构算法 仿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地TV烧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汉梅 龚祖春 俞文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56,共2页
针对三峡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5 k V、6 k V电压等级电磁式 TV烧损 ,分析、总结了 3方面原因 ,强调其主要原因是铁磁谐振 ,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TV 烧损 预防措施 铁磁谐振 熔断器 三峡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保护断线闭锁剖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建安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2期181-183,共3页
剖析了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线时的电压数值、相位变化以及几种微机保护断线闭锁装置工作原理、造成断线闭锁元件误动或拒动原因,提出了解决误动或拒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断线 断线闭锁 外部接地故障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同文 高喜成 +3 位作者 吕延防 付广 王海学 王浩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1021,共11页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 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势 砂体 渗透率 应力 侧向运移 垂向运移 转换斜坡 断裂转换带 油气运移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网电压互感器断保险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1
20
作者 姚玉海 朱勇 +3 位作者 陈凡 齐伟强 桂媛 任志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变电站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易引发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或低频非线性振荡等,导致PT熔断器频繁熔断,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为研究实际变电站PT断保险故障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文中统计了某供电公司1年内的3... 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变电站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易引发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或低频非线性振荡等,导致PT熔断器频繁熔断,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为研究实际变电站PT断保险故障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文中统计了某供电公司1年内的35次断保险及PT故障,分析了一起实际变电站发生断保险故障前后的录波数据,对比各种故障诱因的仿真波形找出该变电站发生PT断保险的原因。最后在已经验证了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找出有效抑制该种故障的措施。研究表明:文中研究的变电站发生PT断保险的原因是单相接地故障消失瞬间激发的工频铁磁谐振。提出的抑制措施是针对实际运行环境优化参数的一次消谐装置以及改进的PT接法,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分析 电压互感器 断保险 铁磁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