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E优化的VR座椅转轴盖弯管/差速滑块脱模机构注塑模设计
1
作者 杨安 裘旭东 +2 位作者 崔学广 丁波 杨少增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VR座椅转轴盖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采用玻纤(15%)改性的聚酰胺成型,浇注系统采用单个浇口直接浇注,型腔冷却管道采用?8 mm内径且通入80℃冷却水,型芯冷却管道采用Ф12 mm内径且通入25℃冷却水,使内外壁模温ΔT_(w)≤45℃。模具结构设计为... VR座椅转轴盖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采用玻纤(15%)改性的聚酰胺成型,浇注系统采用单个浇口直接浇注,型腔冷却管道采用?8 mm内径且通入80℃冷却水,型芯冷却管道采用Ф12 mm内径且通入25℃冷却水,使内外壁模温ΔT_(w)≤45℃。模具结构设计为两板模结构,但是存在塑件外壁上2处圆弧弯管特征脱模及塑件内壁上深圆环凹槽的脱模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油缸驱动、铰链构件传动的弯管抽芯机构,有效地缩减了模具厚度尺寸及模具制造成本。结合塑件内壁上2层深圆环槽的脱模,对已有的6个差速滑块机构进行了改进,将已有的6个差速滑块机构中的六面体中心驱动块同步驱动2组不同驱动斜角差速滑块的向心收缩机构改为不同步结构形式,其中一组差速滑块由斜顶杆驱动做斜向顶出和向心收缩抽芯移动,另一组继续采用六面体中心驱动块驱动,可以使6个差速滑块机构的2组差速滑块均能实施较大抽芯距离的向心抽芯,塑件内壁上的深环槽实现脱模,同时机构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座椅转轴盖 差速滑块机构 结构改进 注塑模 模具 脱模 弯管抽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th预估下的注塑机料筒多区间温度解耦控制
2
作者 胡丰收 李宁 +1 位作者 马文魁 张志显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5,共5页
引入Smith预估控制器,提出Smith预估下的注塑机料筒多区间温度解耦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一阶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阶跃响应法估计系统参数;其次,引入Smith预估控制器预测温控系统未来行为,并补偿纯滞后环节影响;然后,改进Smith预... 引入Smith预估控制器,提出Smith预估下的注塑机料筒多区间温度解耦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一阶时滞环节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阶跃响应法估计系统参数;其次,引入Smith预估控制器预测温控系统未来行为,并补偿纯滞后环节影响;然后,改进Smith预估控制器,结合估计温度和实际输出温度,计算温度偏差,通过一阶滤波环节进行处理;最后,采用前馈解耦法对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实现注塑机料筒各区间温度控制相互独立。结果表明:该方法耦合性降低程度达90%~100%,稳态误差为±0.2℃,无震荡,显著降低了区间耦合影响,实现了多区间温度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预估控制器 注塑机加热系统 多区间温度 前馈解耦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和Moldflow的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 被引量:39
3
作者 蔡厚道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某塑料外壳为例,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注塑成型分析,得到了优化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对塑件翘曲变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应用UG Moldwizard模块进行注塑模设计,并利用UG CAM模块对模具型腔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生... 以某塑料外壳为例,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注塑成型分析,得到了优化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对塑件翘曲变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应用UG Moldwizard模块进行注塑模设计,并利用UG CAM模块对模具型腔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生成刀路轨迹仿真并进行联机加工。该方法实现了模具CAD/CAE/CAM的一体化设计,缩短了开发周期,改善了塑件质量,对指导企业生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 moldFLOW软件 注塑模 数控加工 塑料外壳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优化的注塑机注射速度模糊PID控制器
4
作者 张绍坤 沈加明 +2 位作者 胡燕海 傅挺 王舟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8,共10页
针对一类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油泵的注塑机液控系统,工业界通常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但其控制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为了改进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对模糊PID算法参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 针对一类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油泵的注塑机液控系统,工业界通常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但其控制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为了改进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对模糊PID算法参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繁琐、难以找到最优参数组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算法(GAPSO)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对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惯性因子随S函数变化的改进PSO算法(SDIF-PSO),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将改进PSO算法与GA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GAPSO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对注射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模糊PID控制器以及分别采用改进PSO算法和GA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基于GAPSO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稳态精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注塑机 注射速度 模糊PID 遗传粒子群算法 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和MoldFlow的卷发机外壳注塑模设计与数控加工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勇强 李小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7-29,共3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卷发机外壳注塑模进行工艺分析,得到最佳浇口位置及最佳工艺参数,并运用UG Mold-Wizard模块设计其注塑模。利用UG/CAM模块分析该模具型腔的数控加工工艺,生成刀具加工轨迹并进行加工过程仿真,生成数控程序,从而实现... 采用MoldFlow软件对卷发机外壳注塑模进行工艺分析,得到最佳浇口位置及最佳工艺参数,并运用UG Mold-Wizard模块设计其注塑模。利用UG/CAM模块分析该模具型腔的数控加工工艺,生成刀具加工轨迹并进行加工过程仿真,生成数控程序,从而实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模 UG软件 moldFLOW软件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动态注塑信号调节器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建 李钰 蔡国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7,49,共6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芯片与UCOSIII操作系统的动态注塑信号调节器。采用DDS芯片AD9833与数字电位器MCP41010配合实现了P/Q信号的发生与调幅;采用运算放大器OP07组成的加法器实现P/Q振动信号与P/Q静态信号的合成;基于RS485接口与Mod...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芯片与UCOSIII操作系统的动态注塑信号调节器。采用DDS芯片AD9833与数字电位器MCP41010配合实现了P/Q信号的发生与调幅;采用运算放大器OP07组成的加法器实现P/Q振动信号与P/Q静态信号的合成;基于RS485接口与Modbus通讯协议实现动态注塑信号调节器与上位机的实时通讯;基于emWin图形库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在触摸屏上设定选定注塑参数。试验测试表明:动态注塑信号调节器能够根据上位机反馈的通讯信息在不同工序下输出不同波形、频率与幅值的P/Q动态注塑信号,满足泵控液压激振系统与动态注塑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注塑机 动态注塑 液压激振 UCOSI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扭矩对抱箍式锁模力仪测试结果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胡美君 颜幸尧 +2 位作者 邓俊文 陈潘布衣 聂德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0-1257,共8页
注塑机锁模力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在三板式注塑机中对锁模力的实时监测,以控制产品质量和防止设备的损坏。其中抱箍安装方式的锁模力实时监测仪由于价格低,安装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在实际使用中,抱箍式注塑机锁模力传感器信号的准... 注塑机锁模力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在三板式注塑机中对锁模力的实时监测,以控制产品质量和防止设备的损坏。其中抱箍安装方式的锁模力实时监测仪由于价格低,安装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采用。在实际使用中,抱箍式注塑机锁模力传感器信号的准确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所施加的抱紧力(安装扭矩)有一定相关性,对后期维护会有较大影响。对抱箍式传感器在使用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硅胶需要满足和格林柱之间无滑移的测试条件,分析了硅胶上的拉伸摩擦力以及正压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并根据传感器头的安装结构,推导了满足硅胶受力条件时,抱箍收紧时所需的理论最小扭矩公式,最后基于自行研发的抱箍式注塑机锁模力监测仪,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扭矩较小时(100%理论最小扭矩),抱紧力的大小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当抱紧力达到一定阶段后(150%最小理论扭矩),测试结果趋于稳定;当抱紧力达到一定值后(≥200%最小扭矩),测试结果的精度基本不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锁模力测试仪 抱箍式 安装扭矩 硅胶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塑化微注射成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金胜祥 赵南阳 +3 位作者 许忠斌 叶如清 林增荣 胡高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简述了超声塑化中界面摩擦生热、黏弹性生热和空化效应3种生热机理及其研究现状,从超声塑化微注射成型(UPMIM)工艺参数的影响效果和成品性能的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分析概括了UPMIM工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UPMIM装置的结构及加工步骤,概... 简述了超声塑化中界面摩擦生热、黏弹性生热和空化效应3种生热机理及其研究现状,从超声塑化微注射成型(UPMIM)工艺参数的影响效果和成品性能的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分析概括了UPMIM工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UPMIM装置的结构及加工步骤,概括了UPMIM在精密药物输送装置、智能定制植入物和微流控设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UPMIM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对UPMIM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射成型 超声塑化 生热机理 工艺研究 精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解耦策略的小型注塑机料筒温度F-PI复合控制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绍坤 沈加明 +1 位作者 傅挺 胡燕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108,共6页
在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注塑机料筒温度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对最终塑料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小型注塑机料筒温度的控制精度,针对料筒具有的惯性大、非线性、大滞后、强耦合等温度特性,在模糊控制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背景下,... 在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注塑机料筒温度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对最终塑料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小型注塑机料筒温度的控制精度,针对料筒具有的惯性大、非线性、大滞后、强耦合等温度特性,在模糊控制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背景下,提出了基于相邻加热段之间温差的模糊解耦策略,通过利用相邻加热段之间的温差信息,建立模糊解耦控制器,对各段料筒之间的温度耦合进行解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效果良好,达到目标温度所用时间为1092 s,最大超调量只有3%,但稳态性能较差。为解决稳态性能较差的问题,在模糊解耦的基础上建立F-PI复合控制器,通过引入积分环节消除系统在稳态下的偏差。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并在注塑机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PI复合控制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还具有更高的稳态精度,稳态偏差仅为±1℃。因此基于模糊解耦策略的F-PI复合控制方法不仅能对料筒的温度耦合进行解耦控制,还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料筒温度控制 模糊解耦 F-PI复合控制器 稳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快速自适应的电动注塑机的期望补偿自适应鲁棒控制
10
作者 李绍钻 周宏伟 +1 位作者 邬惠峰 廖建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4,共9页
为了提高电动注塑机模具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首先,针对由齿轮和滚珠丝杆结构组成的模具控制部分,建立了非线性动态模型。随后,提出了一种期望补偿自适应鲁棒控制器(desire compensate adaptive robust control,DCARC)。将参数估计过程和... 为了提高电动注塑机模具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首先,针对由齿轮和滚珠丝杆结构组成的模具控制部分,建立了非线性动态模型。随后,提出了一种期望补偿自适应鲁棒控制器(desire compensate adaptive robust control,DCARC)。将参数估计过程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分开,以提供更好的参数估计,并引入基于随机梯度下降法的模型补偿项以确保其瞬态性能,实现对其高精度的控制,并同时具备对参数的快速自适应能力。最后,设计了与传统控制器的对比实验,并在电动注塑机上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跟踪性能和较强的参数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自适应控制 鲁棒性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驱动的领域知识主动推送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乐承毅 代风 +3 位作者 吉祥 潘凯 顾新建 彭本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20-2727,共8页
针对需要的员工主动推送合适的知识可以提高企业员工获取知识的效率,促进企业知识应用与创新。从知识属性、流程、领域三个维度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流程的领域知识主动推送架构,提出了流程驱动的领域知识主动推... 针对需要的员工主动推送合适的知识可以提高企业员工获取知识的效率,促进企业知识应用与创新。从知识属性、流程、领域三个维度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流程的领域知识主动推送架构,提出了流程驱动的领域知识主动推送方式。根据知识推送系统的架构分析了员工、领域、知识、流程、子流程的概念及其数据结构,探讨了推送知识的匹配方法。以注塑机企业的知识推送平台为例,实现了基于流程驱动的领域知识主动推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流程驱动 领域知识 主动推送 知识匹配 注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机工艺参数的智能设置与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朋 周华民 +1 位作者 李阳 李德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54-2861,共8页
针对工艺人员的试模思路,混合使用实例推理、代理模型和模糊推理技术,建立一种描述注塑机工艺参数设置与优化全过程的混合智能模型。首先采用实例推理技术模拟工艺人员设置初始工艺参数时的"借鉴"思维,在实例推理失败的情况下... 针对工艺人员的试模思路,混合使用实例推理、代理模型和模糊推理技术,建立一种描述注塑机工艺参数设置与优化全过程的混合智能模型。首先采用实例推理技术模拟工艺人员设置初始工艺参数时的"借鉴"思维,在实例推理失败的情况下,采用代理模型模拟工艺人员的"直觉"思维设置初始工艺参数,然后将初始参数用于试模,最后利用模糊推理技术实现工艺人员不断修正缺陷、优化工艺参数的思维过程。基于上述智能模型开发出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并通过与控制器的通讯实现与注塑机的集成,实际案例验证表明该系统正确有效,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实例推理 代理模型 模糊推理 注塑机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占春 李志平 严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69,共3页
介绍聚合物材料的精密注射成型技术,论述影响精密注射成型的因素,包括模具的精度、注塑机的控制精度、精密注射工艺控制和其它一些计算机控制技术。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模塑成型技术。
关键词 精密注射成型技术 聚合物材料 模具 注塑机 注射工艺 计算机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与微分注射成型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攀攀 王建 +1 位作者 谢鹏程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8,共6页
综述了国外微注射成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内微注射成型设备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学者在微注射成型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微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提出了一种微型制品成型的新技术——微分注射成型技术,阐述了基于熔体泵的... 综述了国外微注射成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内微注射成型设备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学者在微注射成型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微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提出了一种微型制品成型的新技术——微分注射成型技术,阐述了基于熔体泵的微分注射成型的成型机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注塑机进行微制品高效注射成型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机 微分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雷刚 倪雪峰 +1 位作者 黄瑶 王匀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前景,重点分析了微注射成型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对成型设备的不同要求及研究状况,并介绍了当前微型模具制造技术,展望了微注射成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徽注射成型 徽型模具 徽型注塑成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机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炳炎 谢磊 杜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1,共6页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分析了微注射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对成型机的不同要求 ,介绍了当前微注射成型机的发展现状 ,并对微注射成型机进行了分类和说明 。
关键词 微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机 微细结构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成型领域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满仓 张巧丽 +1 位作者 王敏杰 赵丹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0,共5页
介绍了微成型技术产生的背景 ,探讨了微成型技术与常规注射成型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了微型注塑机、微型模具制造等技术的特点 ,以及各成型工艺参数对塑件成型质量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微成型 微型注塑机 微型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专家系统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力 杨继隆 +1 位作者 阮健 赵章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在注塑机方面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着重描述了注塑机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应用这些推理机制 ,能有效地推理出注塑机注塑过程中所需的参数。文中给出的推理实例 。
关键词 注塑机 专家系统 推理机制 注射成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注塑制品短射缺陷识别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文博 张云 +1 位作者 周华民 崔树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34,38,共5页
以注塑制品的常见短射缺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方法,克服了现有缺陷识别算法需手动提取特征、需要启发式方法的缺点。方法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大量改进,并优化网络参数,降低其算法消耗的时间。实验... 以注塑制品的常见短射缺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方法,克服了现有缺陷识别算法需手动提取特征、需要启发式方法的缺点。方法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大量改进,并优化网络参数,降低其算法消耗的时间。实验数据表明,网络对短射缺陷的识别率达到99.4%。另外,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方法识别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制品 缺陷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性能特点及锁模精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焦志伟 谢鹏程 +2 位作者 严志云 杨卫民 王兴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4,52,共4页
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型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的性能特点,并对合模机构的锁模性能进行研究。新型二板式注塑机采用内循环式的合模油缸,省去液压油外部循环过程并简化液压系统结构,节能、节材效果显著。移模和锁模动作分别采用不同油缸... 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型全液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的性能特点,并对合模机构的锁模性能进行研究。新型二板式注塑机采用内循环式的合模油缸,省去液压油外部循环过程并简化液压系统结构,节能、节材效果显著。移模和锁模动作分别采用不同油缸,解决了力与速度的关系,锁模特性优异,成型性能稳定性高。机器配备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泵的动力系统,节能降耗,噪音低。合模机构锁模力的测试结果表明:2000 kN试验机台的锁模力符合设计要求;新型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比同规格的肘杆三板机具有更优异的锁模性能,在最大锁模力情况时,前者比后者的锁模力重复精度高出0.33‰,为注射成型精密化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二板式注塑机 合模机构 锁模力 重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