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大循环与产业链韧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朝鲜 冉莉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韧性,需要正确认识国内大循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测算了2007—2021年中国行业层面的国内大循环程度和产业链韧性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国内大循环对产业链...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韧性,需要正确认识国内大循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测算了2007—2021年中国行业层面的国内大循环程度和产业链韧性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国内大循环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大循环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强化产业关联是国内大循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大循环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第三产业、非制造业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更大。因此,应加快推进国内大循环建设,并积极提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有效路径,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产业链韧性 产业关联 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少华 木鑫 +1 位作者 陈鑫 黎美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4.35%增长到17.76%,样本期增长幅度为同期GDP的两倍多,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存在坚实的赋能力量和融合基础;(2)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说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融合在加速;(3)数字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作用均以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效果不强,说明数字经济产业内部融合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深刻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 社会再生产过程 前后向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网络的物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郑洪方 王玉峰 +2 位作者 王光兴 王越先 国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网络管理已成为网络系统运行好坏的关键,而网络拓扑构造的自动发现是进行网络管理、性能分析、故障定位的前提条件.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层拓扑结构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本文依据标准的SNMP和ICMP等协... 网络管理已成为网络系统运行好坏的关键,而网络拓扑构造的自动发现是进行网络管理、性能分析、故障定位的前提条件.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层拓扑结构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本文依据标准的SNMP和ICMP等协议和相关的MIB信息,提出并证明了以太网设备连接判定定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物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与已有的物理拓扑发现算法相比,该算法不要求所有网络设备都支持SNMP协议,具有高效、实用的优点.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生成IP网络的物理拓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拓扑 SNMP MIB 地址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和系统实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国强 张国清 李仰耀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根据交换机通用地址转发表信息,提出了一种适应存在共享网段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克服了地址完整性限制的要求,能发现物理网络中交换机端口与交换机端口、交换机与Hub、交换机与主机、主机与Hub的连接.No... 根据交换机通用地址转发表信息,提出了一种适应存在共享网段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克服了地址完整性限制的要求,能发现物理网络中交换机端口与交换机端口、交换机与Hub、交换机与主机、主机与Hub的连接.NocView系统应用了该拓扑发现算法进行拓扑发现,其结果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址转发表 物理拓扑 拓扑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址转发表的交换式以太网拓扑发现方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延涛 吴志美 石志强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65-2576,共12页
提出一种称为连接推理技术(connectionsreasoningtechnique)的谓词逻辑推理方法推导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该方法把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翻译为一组谓词公式,把拓扑发现问题转变为一个谓词逻辑推理的数学问题,借助数学工具对拓扑发现问题进行研... 提出一种称为连接推理技术(connectionsreasoningtechnique)的谓词逻辑推理方法推导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该方法把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翻译为一组谓词公式,把拓扑发现问题转变为一个谓词逻辑推理的数学问题,借助数学工具对拓扑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连接推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拓扑发现算法,与现有方法相比(1)该方法能够更充分地利用不完整地址转发表的冗余信息,只需一小部分转发表就可以把整个网络拓扑构建出来;(2)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多子网交换域的拓扑发现.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开销很小的动态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该算法成功地应用在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管理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拓扑发现 交换式以太网 地址转发表 拓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网络节点业务转发能力快速恢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朴 丁明吉 +3 位作者 鞠涛 李和璋 罗青松 覃波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针对现有PTN网络特殊地理环境下网络受损后恢复时间久、无法快速恢复数据面业务转发能力的特点,提出基于网络存储标签转发表的业务转发能力快速恢复实现机制。
关键词 快速恢复 业务转发 标签转发表 标签分发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群路由器转发表同步框架及关键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晓哲 卢锡城 +1 位作者 朱培栋 彭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53,共9页
随着传统体系结构路由器在可靠性和多维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下一代Internet发展的需要,集群结构的路由器将成为未来骨干网络的核心.如何保证集群路由器各个路由节点转发表的单映像性,对控制平面及转发平面的性能至关重要,是值得研究... 随着传统体系结构路由器在可靠性和多维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下一代Internet发展的需要,集群结构的路由器将成为未来骨干网络的核心.如何保证集群路由器各个路由节点转发表的单映像性,对控制平面及转发平面的性能至关重要,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分析现有的各种转发表同步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对称的路由同步框架——AREF(asymmetricalrouteselectingframework)路由同步框架,更适合于大规模异构的集群路由器系统的特点.在AREF路由同步框架上,进一步提出了AREF路由同步算法.算法针对每个路由前缀使用路由Cache来缓存次优路由,在全局最优路由被删除时,通过预测次优路由来减少同步开销.模拟实验表明,AREF同步框架与算法的性能远远优于其他路由同步机制,与理论最优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路由器 单映像 路由同步 路由项 转发表 路由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松 王珊 周明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77,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树的形式表示交换机拓扑连接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生成树集合演绎树的变化过程来完成拓扑发现,并结合一种典型的交换机连接关系进行了算法推导。理论分析和实际应...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树的形式表示交换机拓扑连接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生成树集合演绎树的变化过程来完成拓扑发现,并结合一种典型的交换机连接关系进行了算法推导。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拓扑发现算法在发现效率、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拓扑发现 地址转发表 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延涛 石志强 吴志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15,共8页
准确及时的拓扑结构信息是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故障发现与定位、资源分配与管理等一系列维护工作的基础.交换式以太网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组网方式,其拓扑结构被看做为一棵拓扑树,并把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分为直系关系和旁系关系,给... 准确及时的拓扑结构信息是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故障发现与定位、资源分配与管理等一系列维护工作的基础.交换式以太网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组网方式,其拓扑结构被看做为一棵拓扑树,并把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分为直系关系和旁系关系,给出一组判定定理用以确定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上述定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利用不完整的地址转发表构造出整个网络拓扑结构.该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管理系统(CBISNMS)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网络拓扑发现 交换式以太网 地址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交换网的物理拓扑搜索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培红 郭成城 +1 位作者 晏蒲柳 邹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7-89,92,共4页
局域网交换技术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但也增加了局域网内网络设备互连的复杂性,使得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现成为了拓扑发现重点。在对原有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发现算法的分析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生成... 局域网交换技术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但也增加了局域网内网络设备互连的复杂性,使得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现成为了拓扑发现重点。在对原有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发现算法的分析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生成树协议的自动拓扑搜索算法,实现了在异构交换式以太网中对网络设备的准确的自动物理拓扑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搜索 生成树协议 地址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N的多层卫星网络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迪 黄传河 +1 位作者 陈希 李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69-2778,共10页
多层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难以提供持续且稳定的端到端路径,导致高效路由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将卫星网络设计为封闭的体系结构,采用强管理或调度式控制策略会导致其无法自由、高效地实现与其它系统的协同组网.基于I... 多层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难以提供持续且稳定的端到端路径,导致高效路由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将卫星网络设计为封闭的体系结构,采用强管理或调度式控制策略会导致其无法自由、高效地实现与其它系统的协同组网.基于IP的网络体系结构在应用于多层卫星网络时又存在路由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命名数据网络NDN(Named Data Networking)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多层卫星网络分布式路由方法——SNDN(Satellite Named Data Networking).根据链路切换的周期性和可预知性,以时变图为建模工具,设计一个能自适应稠密和稀疏场景的路由算法来动态地计算时间相关的最快路径并附加为源路由信息,充分利用命名数据网络数据驱动的通信模式、数据包级的安全特性和逐跳转发的特点,由节点在包转发的过程中动态地完成转发表(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和请求状态表(PIT,Pending Interest Table)的构建.可为面向未来空、天、地一体化协同组网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验证了SNDN在路由效率和多播性能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路由 卫星路由 时变转发表 时变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层的拓扑发现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松 王珊 周明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38-2342,共5页
链路层拓扑发现是网络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难点,国内外有关拓扑发现的研究基本都是在贝尔实验室Yuri Breitbar等人提出的交换机连接关系判断算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在连接判断准确性、算法发现效率... 链路层拓扑发现是网络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难点,国内外有关拓扑发现的研究基本都是在贝尔实验室Yuri Breitbar等人提出的交换机连接关系判断算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在连接判断准确性、算法发现效率和算法有效性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提高,且解决了由于VLAN划分造成的设备端口与MAC地址无法对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发现 路由表 地址转发表 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存储系统中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田浪军 陈卫卫 +1 位作者 陈卫东 李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9-23,共5页
针对分布式哈希表(DHT)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负载不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动态前移(NDF)的负载均衡算法。通过过载节点动态前移,缩小节点存储分区,进而降低节点的存储负载。同时,过载节点向第3个后继节点复制相关数据,保证系统中数据的... 针对分布式哈希表(DHT)云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负载不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动态前移(NDF)的负载均衡算法。通过过载节点动态前移,缩小节点存储分区,进而降低节点的存储负载。同时,过载节点向第3个后继节点复制相关数据,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副本数量稳定。在NDF算法执行过程中,只需过载节点与第3个后继节点进行简单协调,多个过载节点可以并发地进行负载转移,适合在大规模集群中部署。在10个节点的小规模集群中进行功能测试,验证NDF算法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能力。在5 000个节点的大规模集群中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证明在系统总负载不超过60%时,与虚拟节点算法相比,NDF算法负载转移代价可以提升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哈希表 云存储 负载均衡 节点动态前移算法 虚拟节点 负载迁移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异构网络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泽林 傅明 刘翌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0,123,共3页
为发现异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一种自底向上的拓扑发现算法。将子网内交换机子孙节点的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入队列,依次确定队首交换机的直接父节点,并逐步删除队首交换机直到队列为空,在发现过程中处理了Hub等哑节点。测试结果表明... 为发现异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一种自底向上的拓扑发现算法。将子网内交换机子孙节点的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入队列,依次确定队首交换机的直接父节点,并逐步删除队首交换机直到队列为空,在发现过程中处理了Hub等哑节点。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较真实的网络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 异构网络 交换域 地址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实用化改进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心海 王先甲 黄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45,共4页
充分考虑10kV配电网络的实际特点,基于动态链表存储技术,对10kV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常规前推回代法进行了实用化改进。改进方法采用动态链表存储技术描述并自动存储配电网络树状结构,无需对网络节点和支路进行任何预编号等处理;结合10kV配... 充分考虑10kV配电网络的实际特点,基于动态链表存储技术,对10kV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常规前推回代法进行了实用化改进。改进方法采用动态链表存储技术描述并自动存储配电网络树状结构,无需对网络节点和支路进行任何预编号等处理;结合10kV配电网络的两级电压特点,基于网络单线图,最小化迭代节点规模,使潮流迭代计算节点规模约减半;对多电源配电网中的PV节点,直接应用无功迭代法进行处理,无需其进行节点分裂。还考虑了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电阻压降的影响。改进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使用方便、网络拓扑功能强,可与目前广泛应用的10kV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实现网络参数的无缝连接。算例表明改进方法计算结果正确,收敛性稳定,计算存储量小,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潮流计算 前推回代法 节点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 ,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 ,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 ,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 ,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 ,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 ,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手 近台反冲 前冲弧圈球 乒乓球技术 孔令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分查找和Trie的IPv6路由查找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梅 黎仁国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2,共5页
分析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路由查找算法,并给出其在IPv6下的实现方案.由于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扩展性好、查找速度快,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实现灵... 分析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路由查找算法,并给出其在IPv6下的实现方案.由于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扩展性好、查找速度快,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实现灵活、转发表动态更新快,这使得所提算法具备路由转发表动态更新快、查找速度快、对前缀长度扩展性好等优点.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满足IPv6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路由查找算法 二分查找 路由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阀对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性能影响及控制参数自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贞云 李振宝 +1 位作者 纪金豹 马华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1期20-26,共7页
振动台控制系统设计时对物理系统进行了两个基本假设:伺服阀线性、台面和负载刚性。这样得到的控制系统频带较窄、时滞大,还有可能出现控制系统不稳定。本文通过系统建模,主要分析了伺服阀对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伺服阀频率特性限制了... 振动台控制系统设计时对物理系统进行了两个基本假设:伺服阀线性、台面和负载刚性。这样得到的控制系统频带较窄、时滞大,还有可能出现控制系统不稳定。本文通过系统建模,主要分析了伺服阀对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伺服阀频率特性限制了其控制精度。设计了前馈补偿环节、控制系统参数自整定算法修正系统控制性能,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算法扩宽了系统频带,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再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振动台 物理系统 伺服阀 前馈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NMP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楠 王勇 陶晓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为提高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将交换机间的连接网络用树形结构表示,自顶向下逐层确定每个交换机的连接关系。通过修改连接关系的判定条件,并结合线程池和哈希查找技术,提高拓扑发现的效... 为提高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将交换机间的连接网络用树形结构表示,自顶向下逐层确定每个交换机的连接关系。通过修改连接关系的判定条件,并结合线程池和哈希查找技术,提高拓扑发现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层 拓扑发现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地址转发表 线程池 哈希查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子网物理拓扑结构发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学锋 杨健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3,146,共4页
将IP子网的拓扑结构看做一棵拓扑树,对互连的交换机的地址转发表中的交换机的MAC地址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组判定定理用以确定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基于上述定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自顶向下的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利用地址转发表构造出整... 将IP子网的拓扑结构看做一棵拓扑树,对互连的交换机的地址转发表中的交换机的MAC地址进行了分析,给出一组判定定理用以确定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基于上述定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自顶向下的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利用地址转发表构造出整个网络拓扑结构。与已有的物理拓扑发现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高效、实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物理拓扑发现 IP子网 地址转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