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prediction and field validation of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in asphalt pavem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嘉祺 李亮 汪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872-4881,共10页
This work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predict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asphalt pavement.The governing equation for heat transfer was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radia... This work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predict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asphalt pavement.The governing equation for heat transfer was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An innovative time-dependent function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pavement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solar radi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us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omplex heat exchange on the pavement surface.The parameters for the time-dependent pavement surface temperature function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ield measurement data.Assuming that the initial pavem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as linea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ase course materials 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asphalt layers was negligible,a close-form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in asphalt layers was derived using Green's function.Finally,two numerical examples we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solutions with fiel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accuracy is in agreement with field data and the relative errors at a shallower depth are greater than those at a deeper one.Although the model is not sensitive to dramatic changes in climatic factors near the pavement surface,it is applicable for predicting pavement temperature field in cloudless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pavement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heat transfer dimensional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Green’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副材料非静态接触热导对多锥形摩擦副温升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雨薇 孙园植 +3 位作者 陈昌辉 原彦鹏 衣超 石嘉炜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6-57,66,共13页
目的 摩擦副温度对湿式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材料配副下多锥摩擦副在接合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温升特性,有助于新型离合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理论,考虑摩擦副接触面间非静态接触导热的影响... 目的 摩擦副温度对湿式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材料配副下多锥摩擦副在接合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温升特性,有助于新型离合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理论,考虑摩擦副接触面间非静态接触导热的影响,分析多锥形摩擦副的热边界条件。通过推导各节点的瞬态传热方程,建立多锥形摩擦副的瞬态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其进行求解。结果 多锥形摩擦副的温度场数值解与试验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5%。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径向尺寸和输出转矩下,多锥形摩擦副的轴向尺寸比盘式摩擦副减小了14.29%,但其表面平均温升增加了约40%。相对速度和接触压力对于多锥形摩擦副表面温度具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材料导热率会影响多锥形摩擦片内部温度场。随着多锥形摩擦片导热率的增大,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温差增大。摩擦片锥顶与锥底的温差减小,摩擦片温度梯度下降。结论 相较于盘式摩擦副,多锥形摩擦副需要高导热系数材料来提升其在高能量密度下的传热能力,在降低径向尺寸条件下,避免热应力引起的离合器热失效。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湿式离合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非静态接触热导 瞬态温度场 有限差分 多锥形摩擦副 温升特性 离合器热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气井多级压裂温压耦合套管应力演化规律
3
作者 李辉 李军 +3 位作者 连威 张辉 刘金璐 张俊成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1-789,共9页
页岩油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管柱处于多轮次压力冲击和热应力循环载荷的复杂力学环境,明确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套管受力情况对预测套管寿命至关重要。文中基于井筒流动理论和传热学原理,以及多级压裂过程中压力循环次数及温度交替变化规... 页岩油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管柱处于多轮次压力冲击和热应力循环载荷的复杂力学环境,明确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套管受力情况对预测套管寿命至关重要。文中基于井筒流动理论和传热学原理,以及多级压裂过程中压力循环次数及温度交替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套管-水泥环-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应力演化规律,预测了非射孔段和射孔段套管应力随压裂时间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呈周期性波动递减变化,30级压裂后,套管跟端温度由122.0℃降到81.5℃,降低了33.2%;套管应力随压裂液注入排量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压裂液注入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减小,随压裂级数的增加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30级压裂后,套管射孔段比非射孔段最大Mises应力增大了87.45%;随套管屈服强度的降低、射孔孔眼直径的增大以及射孔密度的增加,套管孔间应力干扰明显增强,压裂后,套管屈服裕度降低,射孔相位角为60°时套管屈服裕度最大。该研究结果对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射孔参数优化、套管变形分析及套管剩余寿命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裂 井筒温压场 瞬态热-力耦合 应力预测 屈服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火灾爆炸的瞬态高温场检测系统设计
4
作者 肖菊 郝志勇 +1 位作者 周蔓兰 胡伟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86-1991,共6页
温度场的瞬态分布是评估爆炸毁伤程度的重要指标。火灾过程中的爆炸、爆燃等现象会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的风险,故研究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毁伤范围等对提高消防灭火安全性十分必要。为了对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分布范围及... 温度场的瞬态分布是评估爆炸毁伤程度的重要指标。火灾过程中的爆炸、爆燃等现象会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的风险,故研究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毁伤范围等对提高消防灭火安全性十分必要。为了对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分布范围及温度值进行定量分析,搭建了一种基于光谱归一化的辐射测温系统。现有文献中主要利用辐射测温的方式测量爆炸火焰,多采用单一波长计算爆炸区域内的亮温场,但这样无法解算真温值。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分区采集的图像获取结构,提出了一种光谱归一化辐射测温算法。系统由成像透镜组、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和多光谱相机构成。成像透镜组用于收集待测区域的爆炸辐射,并实现准直与聚焦。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是将4个不同特征波长的窄带滤光片拼接在一起,使面阵CCD感光面上可以同时获取图像。该设计以牺牲1/4的空间分辨率的代价换取同时获取4个特征波长的测试图像。最后由多光谱相机同时获取4个特征波长条件下的多光谱图像,再通过处理模块完成基于辐亮度的温度反演,最终获得爆炸区域内的温度场及瞬态变化过程。实验采用S16型热电偶传感器标定爆炸区域实际位置上的瞬时温度,采用M20型红外热像仪的测试结果标定爆炸区域的温度场瞬态范围。热电偶传感器温度测试结果显示距离1.0与5.0 m处,最高温度分别为1625和810℃。本系统的反演结果分别为1602和783℃,相对误差均值为3.1%。热像仪的范围测试结果显示,最大范围为6.9 m×6.0 m。本系统为7.2 m×6.3 m,相对误差均值小于5%。验证了本系统采用4个特征波长分区图像反演爆炸区域瞬时温度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瞬态温度反演精度高,且具备三维温度场重建能力,支持爆炸范围动态识别能力。在火灾爆炸等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测温 瞬态温度场 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 光谱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销盘载流摩擦平台的电磁发射轨道表面防护 被引量:1
5
作者 鲁军勇 贾顺凯 +1 位作者 李白 谭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避免电磁发射轨道表面转捩烧蚀损伤,对轨道表面防护工作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实验室自研的销盘试验机开展了极端工况载流摩擦实验;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分析了实验过程瞬态温度场的特征;最后,考虑在盘试样表面采用耐高温的钼涂层,仿... 为避免电磁发射轨道表面转捩烧蚀损伤,对轨道表面防护工作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实验室自研的销盘试验机开展了极端工况载流摩擦实验;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分析了实验过程瞬态温度场的特征;最后,考虑在盘试样表面采用耐高温的钼涂层,仿真对比了处理前后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因失接触产生的高能电弧是影响滑动电接触瞬态温度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对无处理的盘试样表面造成可达20μm深的烧蚀坑;进行钼涂层处理后的表面温度更高,处理前后的表面温差最高可达数百摄氏度,主要因为钼的热导率较低;在轨道表面处理选材时,要统筹考虑耐高温性能和导热性能。该研究成果对于延长轨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 滑动电接触 瞬态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场与D-Kalman参数估计的光学电压传感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胜硕 李岩松 +3 位作者 陈东旭 康世佳 许智光 刘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6,共20页
光学电压传感器在温度稳定性方面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电光晶体在温度变化时存在温度梯度,导致表面温度与光路温度不等;二是晶体物性参数也会受到温度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与双卡尔曼滤波(Dual Kalman, D-Kalman)参数估计的... 光学电压传感器在温度稳定性方面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电光晶体在温度变化时存在温度梯度,导致表面温度与光路温度不等;二是晶体物性参数也会受到温度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与双卡尔曼滤波(Dual Kalman, D-Kalman)参数估计的温度补偿方法。以锗酸铋晶体为研究对象,在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交直流分离的基础上,先利用半解析法建立晶体暂态温度场模型,再分别通过卡尔曼滤波与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实现对晶体内部温度和初始温度下晶体折射率的状态估计,最后将修正参数与传感器输出信号高频分量相结合计算补偿电压。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外界温度为[20℃,40℃]以0.5℃/min速率不断升高的环境下,暂态温度场解析式的仿真精度在0.02%以内,实验测量精度在0.2%左右,补偿输出电压测量精度优于0.52%。与同平台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效果以及不同平台下的补偿效果相比,该方法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压传感器 温度稳定性 暂态温度场 卡尔曼滤波 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层中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温度场发展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昊楠 夏才初 王兴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为了在冻结法施工前预先判断冻结壁的发展情况,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科学地指导工程施工,需要研究上海地铁联络通道在软土地层中冻结法施工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并提出检验指标及经济指标。[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某区间联络通... [目的]为了在冻结法施工前预先判断冻结壁的发展情况,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科学地指导工程施工,需要研究上海地铁联络通道在软土地层中冻结法施工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并提出检验指标及经济指标。[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某区间联络通道为背景,对冻结壁厚度、土层温度、盐水温度及冻结过程进行分析,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地层三维数值模型,预测冻结温度场发展特性,并与现场实测温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黏土层冻结帷幕平均发展速度为54.535 mm/d,粉质黏土层冻结帷幕平均发展速度为52.450 mm/d,黏土层比粉质黏土层冻结效果好;由于冻结管端头截面冻结效果较弱,以该截面处弱侧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作为冻结效果的检验指标,降低强度破坏可能性;盐水温度对冻结壁厚度发展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其中-35~-30℃时经济效益最高;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总体降温趋势一致,可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冻结法 数值模拟 联络通道 瞬态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化学烧蚀模型的身管寿命等效折算系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延泽 钱林方 +1 位作者 付佳维 陈龙淼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6-1435,共10页
针对当前等效全装药(Equivalent Full Charge,EFC)折算系数的国家军用标准预测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差距较大的问题,基于热-化学烧蚀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射击发数与EFC射击发数间的折算系数计算方法。射击一定发数后,假设身管内壁白层厚度... 针对当前等效全装药(Equivalent Full Charge,EFC)折算系数的国家军用标准预测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差距较大的问题,基于热-化学烧蚀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射击发数与EFC射击发数间的折算系数计算方法。射击一定发数后,假设身管内壁白层厚度及成分随射击发数呈周期性变化,由质量扩散定律建立膛线起始部热-化学烧蚀量与火药燃气侵蚀性、内膛表面瞬态温度的关系。通过经典内弹道模型获得弹后空间火药燃气平均温度及内壁面强制对流换热系数,在考虑后效期高温燃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身管内壁瞬态温度计算模型。以对内弹道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射速、药量和药温为重点,计算不同射速、不同药号和不同药温下的身管内壁烧蚀量,并据此获得不同工况下的折算系数。研究发现,射速越快,装药质量越大,装药初始温度越高,单发射击造成的身管烧蚀越严重,其对应的EFC折算系数越大,其中强装药的EFC折算系数可达2.131。以某型155 mm火炮身管实弹射击数据为例,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寿命 等效全装药折算系数 热化学烧蚀 瞬态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态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
9
作者 徐晓娟 李宗超 +1 位作者 邓明春 周建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过渡态热分析计算模型优化方法,实现了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的自动优化。以高压涡轮盘实际历程下壁温测点数据为基准,开展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热分析模型的节点温度计算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吻合良好,且在全时间域内高压涡轮盘典型位置处瞬态计算壁温与测试值的平均偏差为11 K,最大偏差为15 K,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算例表明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在提升温度场修正计算效率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分析 高压涡轮盘 温度场计算 测试修正 优化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宽长比的柔性LTPS TFT的电应力可靠性
10
作者 张之壤 朱慧 +3 位作者 刘行 张轶群 徐朝 郑文轩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9-595,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宽长比的柔性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的电应力可靠性,测试了器件的I-V特性,以表征器件在强电场直流应力下由于自热效应和热载流子效应带来的电学性能退化。通过瞬态电流法表征了器件在强电场直流应力下的时间常数谱... 为了研究不同宽长比的柔性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的电应力可靠性,测试了器件的I-V特性,以表征器件在强电场直流应力下由于自热效应和热载流子效应带来的电学性能退化。通过瞬态电流法表征了器件在强电场直流应力下的时间常数谱,并对其产生的新陷阱进行定位,分析了产生陷阱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强电场直流应力下宽长比为3/2.5的器件,其电学参数变化最大,自热效应以及热载流子效应带来的影响也最大。自热效应导致器件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较大的栅源电压导致Si/SiO2界面处和栅氧化层中的陷阱增多,而热载流子效应导致器件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较大的漏源电压使得漏极晶界陷阱态密度急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 自热效应 热载流子效应 瞬态电流 强电场直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三维数值模拟的瞬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谢宁 冯炼 +1 位作者 王婉娣 张发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2,共4页
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气体组分方程描述隧道内气流流动状态,采用湍流粘性系数模型中考虑浮力影响的湍流模型方程(K-ε方程),对某实验隧道火灾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瞬态分析,研究隧道火灾特性和烟气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发展规律。... 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气体组分方程描述隧道内气流流动状态,采用湍流粘性系数模型中考虑浮力影响的湍流模型方程(K-ε方程),对某实验隧道火灾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瞬态分析,研究隧道火灾特性和烟气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横截面上先被加热的是拱顶,随着时间推移,高温烟气不断对其进行对流换热,整个横截面温度逐渐升高,且分布发生变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分布形式基本确定,并向稳态逼近。采用3 m.s-1的机械通风,隧道内没有出现烟气逆流区,很好地抑制了气流的回流,满足隧道火灾通风要求,为上游人员及车辆逃离提供了气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火灾 瞬态分析 气流 速度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暂态温升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羽 李晓萍 +6 位作者 罗思敏 文习山 陈楠 鲁海亮 蓝磊 安韵竹 姜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4-190,2,共7页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可以有效解决极址选择困难问题,但也将带来土壤温升过高,接地极散流不均匀等难题。为了对接地极运行时的暂态温升进行有效计算,建立了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计算首先基于场路耦合法,在考虑接地极自...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可以有效解决极址选择困难问题,但也将带来土壤温升过高,接地极散流不均匀等难题。为了对接地极运行时的暂态温升进行有效计算,建立了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计算首先基于场路耦合法,在考虑接地极自阻的情况下对接地极电流场进行计算,然后将电流场计算结果作为温度场的计算条件,依据Gurtin变分原理构造时空有限元模型,对接地极进行暂态温升计算。试验选取长9m、直径为30mm的圆钢作为接地极,加载113h的直流电流,分别采用热电偶传感器和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并记录接地极的温升规律以及散流特性。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 暂态温升 电流场 温度场 时空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纽春萍 陈德桂 +1 位作者 刘颖异 戴瑞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共7页
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考虑接触器内部传导散热和外表面的对流和辐射散热,建立了接触器的稳态热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瞬态磁路法计算电磁系统线圈和分磁环的功率损耗;考虑回路电阻、动静触头接触电阻、接线端以及连接导线的发热作... 通过对交流接触器的热学分析,考虑接触器内部传导散热和外表面的对流和辐射散热,建立了接触器的稳态热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瞬态磁路法计算电磁系统线圈和分磁环的功率损耗;考虑回路电阻、动静触头接触电阻、接线端以及连接导线的发热作用,利用热电耦合分析主回路的温度分布;基于流体相似理论和Stefan-Boltzmann定律计算接触器表面散热系数。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额定电流为100A的交流接触器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应用此热分析模型对主回路接线端拧紧力、主触头弹簧终压力以及连接导线截面对接触器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接触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温度场 瞬态磁路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家寨高产能气井测试井口压力异常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伟 段永刚 +2 位作者 刘柏峰 罗邦林 刘华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高产能气井测试时井口压力表现异常,开井压力“跳跃下降-上升-下降”,关井压力“跳跃上升-下降”,与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完全不同。罗家寨高产气井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井筒的温度效应是影响井口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Hasan&Kabir的非稳态... 高产能气井测试时井口压力表现异常,开井压力“跳跃下降-上升-下降”,关井压力“跳跃上升-下降”,与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完全不同。罗家寨高产气井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井筒的温度效应是影响井口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Hasan&Kabir的非稳态井筒温度模型,计算出非线性井温剖面,修正井筒流体压力计算,并将非线性温度剖面预测方法融合到井筒油藏耦合机制的测试模拟器中,模拟井口压力异常现象,发现高产气井的测压点在相当大的深度范围内均表现出“异常”,认识到利用温度数据校正压力,恢复出正常形态是提高解释分析技术重要途径,为高产气井的测试方案设计与压力校正方法的研究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井筒 温度场 非稳态 测试模拟 罗家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支承结构日照温度场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金晓飞 范峰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77,共7页
研究分析500m口径球冠状巨型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反射面支承结构的日照温度场效应。借助ANSYS热分析模块,建立FAST反射面结构和实测周边地形的整体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计算最不利气候... 研究分析500m口径球冠状巨型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反射面支承结构的日照温度场效应。借助ANSYS热分析模块,建立FAST反射面结构和实测周边地形的整体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计算最不利气候之一即夏季晴天无云天气各时刻的空气对流换热、太阳辐射、周围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以及阴影遮挡等各种边界条件,在较为合理的结构初始温度场下,进行连续多天的时程分析,直至结构的任一点温度收敛于24h前的结果,并据此结果计算反射面结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给出日照下反射面形状拟合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构应力的变化范围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日照下结构的温度场较不均匀,局部温差最高达到了11℃,较大地影响了反射面形状精度,为将来结构的设计、施工、监测以及控制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日照温度场 时程分析 温度变形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红外热像检测中缺陷发热的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缪鹏程 米小兵 +2 位作者 张淑仪 张仲宁 洪毅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 ,高能量的超声波能使各种材料中的缺陷发热 ,通过红外热像仪监视样品的温度变化 ,可以观察到缺陷区在超声激发过程中温度异常升高 ,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 .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对脉冲超声波在缺陷 (裂纹 )处... 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 ,高能量的超声波能使各种材料中的缺陷发热 ,通过红外热像仪监视样品的温度变化 ,可以观察到缺陷区在超声激发过程中温度异常升高 ,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 .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对脉冲超声波在缺陷 (裂纹 )处激发的热源引起的瞬态温度场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 ,从而证明了超声波在缺陷处导致发热是一个平稳的物理过程 ,且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对样品的检测是一个无损检测过程 .还对材料热学参数与超声激发过程中缺陷中心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 ,为利用红外热像研究材料的各种性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超声无损检测 有限元 瞬态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电缆群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梁永春 李彦明 +2 位作者 李延沐 王正刚 李忠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38,共5页
利用有限差分法将地下电缆群暂态过程分为离散的时间步,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每一时间步的地下电缆群温度场分布,给出了土壤直埋电缆群的暂态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牛顿迭代法计算了土壤直埋电缆群的短时载流量。试验和计算结果表... 利用有限差分法将地下电缆群暂态过程分为离散的时间步,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每一时间步的地下电缆群温度场分布,给出了土壤直埋电缆群的暂态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牛顿迭代法计算了土壤直埋电缆群的短时载流量。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计算地下电缆群暂态温度场和短时载流量为工程实际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地下电缆群 暂态温度场 有限元法 短时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型模内塑料异型材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满仓 赵丹阳 +1 位作者 王敏杰 刘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3,126,共4页
离开挤出模头的塑料异型材通过定型模来冷却定型 ,型材冷却过程的温度场是解决定型模各种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型材冷却过程中的热传递方式 ,对计算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更符合生产实际的假设或赋值 ,利用 ANSYS软件完成... 离开挤出模头的塑料异型材通过定型模来冷却定型 ,型材冷却过程的温度场是解决定型模各种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型材冷却过程中的热传递方式 ,对计算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更符合生产实际的假设或赋值 ,利用 ANSYS软件完成了塑料异型材在定型模内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型材主壁的温降、型材功能块区域的温降、内筋的温降依次减小 ,这对定型模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型模 塑料异型材 冷却过程 挤出模头 内筋 瞬态温度场 热传递 温降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直流电压极性反转过程中瞬态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曦 王霞 +4 位作者 王增彬 吕泽鹏 吴锴 彭宗仁 成永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2-1227,共6页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为此,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聚乙烯板状试样在不同温度梯度场、50kV/mm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加压和极性反转过程中的空间电荷分布和最大瞬态场强。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场-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最大稳态电场出现在试样低温侧;而温度梯度场-电压极性反转协同作用下,最大瞬态电场却出现在高温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瞬态场强 极性反转 聚乙烯 电声脉冲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瞬态燃烧场测温实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苏铁 陈爽 +2 位作者 杨富荣 陈力 郑尧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0-1754,共5页
在复杂的燃烧流场等试验研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被用于特定气体分子浓度分布、火焰构造和温度分布的测量。基于双色激光诱导荧光测温原理,设计了双激发PLIF系统,选取两条合适的OH自由基激励线,定量测量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 在复杂的燃烧流场等试验研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被用于特定气体分子浓度分布、火焰构造和温度分布的测量。基于双色激光诱导荧光测温原理,设计了双激发PLIF系统,选取两条合适的OH自由基激励线,定量测量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二维瞬态温度场分布。实验中,通过对两个激光脉冲功率和激光轮廓分布监控以及双ICCD成像的空间位置校正,提高了测量的精细程度。给出了测量结果,并与稳态燃烧场火焰的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不确定度优于5%,这种二维瞬态测温技术能够满足超声速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OH 瞬态燃烧场 二维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