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de deployment strategy optim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mobile base st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龙军 桂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53-458,共6页
Th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performance in a movement-assisted data gathering scheme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node uniform distribution. A theoretically analytica... Th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performance in a movement-assisted data gathering scheme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node uniform distribution. A theoretically analytical method for avoiding energy hole was proposed.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densities of sensor nodes working at the same time are alternate between dormancy and work with non-uniform node distribution. The efficiency of network can increase by several times and the residual energy of network is nearly zero when the network lifetime 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alancing density ratio of sensor node network life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ileIP的无线/有线网络通信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书民 汤彬 孙亚民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108,111,共3页
采用NS对MobileIP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含有5个有线结点、2个基站和1个移动结点的拓扑结构,对移动结点的通信路径和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模拟中,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如TCP的数据包大小、网络队列... 采用NS对MobileIP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含有5个有线结点、2个基站和1个移动结点的拓扑结构,对移动结点的通信路径和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模拟中,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如TCP的数据包大小、网络队列的类型选择,来获得不同网络方案的对比资料。通过模拟反过来也能为系统的布置、配置提供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IP NS 移动结点 家乡代理 外部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ec在Mobile-IP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勇康 王循 张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主要论述了IPSec在Mobile-IP中的应用,先分析了Mobile-IP的安全弱点,随后从移动结点的注册请求、隧道通信数据的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校验等角度给出了基于IPSec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IPSEC mobile-IP 认证 宿主代理 移动结点 外部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ile Agents在Mesh网络中的最大净化模型
4
作者 邱俊 邱杰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讨论了有限数量Mobile Agents在Mesh网络中最大净化问题,得出了最大净化子网的边界主要由斜边构成的结论.发现当基点位于Mesh不同位置时,最大净化子网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净化 移动代理 网格 污染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 被引量:2
5
作者 WANG Jian xin 1,HUANG Guo sheng 2,CHEN Song qiao 1,CHEN Jian er 1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The mobile IPv6 proposed by the IETF aims at providing mobility support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First, 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bile IPv6 in brief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 The mobile IPv6 proposed by the IETF aims at providing mobility support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First, 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bile IPv6 in brief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 presented a new idea of allocating a specific address space for mobile node (MN) and developed a new extension header and two ICMP message types for mobile IPv6. Lastly the authors proposed an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mobile IPv6 based on these extensions of protocol,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manage the MNs because MN can be judged from its IP address; 2) When the correspondent node (CN) is not actively communicating with a MN, the MN and its home agent (HA) need not send Binding Update to the CN, and the CN need not send Binding Request to the MN. Only when the CN really wants to send a packet to the MN, will the CN voluntarily send a MN Discovery Request message to acquire the MN′s care of address. In this way,the transmission of Binding Update and Binding Request is greatly reduced, consequently the network overhead is also decreased; 3) While sending packets, the CN simply uses a MN Home Address Extension Header without using IPinIP encapsulation and routing header, which can reduce the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the packet and the message delay; 4) All the packets sent by the CN can be directly routed to the MN and the triangle routing can be completely avoided. By using these protocol extensions, the overhead of the network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s (QoS)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IP HOME agent mobile node care-of ADDRESS BI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n 3D mobile ad-hoc networks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三城 王国军 +1 位作者 胡忠望 陈建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44-1152,共9页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air defense systems.The impact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due to node behaviors was presented,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n survivability was developed in 3D MANETs by modeling node behaviors and analyzing 3D network connectivity.Node behaviors were modeled by using a semi-Markov process.The node minimum degree of 3D MANETs was discussed.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rive the survivability of k-connected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nectivity of 3D MANETs caused by node misbehaviors,based on the model of node isolatio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de misbehaviors on the survivability in 3D MANETs is obtained through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verifi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from black and gray attack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is much severer than other mis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s) SURVIVABILITY node behaviors semi-Markov proc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节点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
7
作者 范兴刚 姜新阳 +3 位作者 谷文婷 徐骏涛 杨友东 李强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362,共9页
在车联网边缘计算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实施高效的任务卸载,是近年来车联网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异构节点模式下的任务卸载,设计了一种异构节点模式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TOS-HN。当车辆产生任务时,优先考虑移动节点卸载,将任务卸... 在车联网边缘计算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实施高效的任务卸载,是近年来车联网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异构节点模式下的任务卸载,设计了一种异构节点模式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TOS-HN。当车辆产生任务时,优先考虑移动节点卸载,将任务卸载到附近空闲车辆上。若移动卸载不能满足任务需求,则采用固定节点卸载策略。在移动节点卸载模式中,先根据任务处理时延和能耗构建代价矩阵,再通过匈牙利算法确定任务车辆和处理车辆的最优匹配。仿真实验证明,TOS-HN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具有显著优势,在时延、能耗、任务成功率和基站负载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异构节点模式 移动 代价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防移动干扰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
8
作者 孙子文 翟润华 杨晨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088,共8页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k节点抗干扰攻击问题,研究一种抵御移动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攻击节点效用函数中加入以能量消耗函数、信道损耗函数和奖励收益函数为成本的代价函数,以约束节点的攻击效率。将移动Sink节点与移动攻...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k节点抗干扰攻击问题,研究一种抵御移动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攻击节点效用函数中加入以能量消耗函数、信道损耗函数和奖励收益函数为成本的代价函数,以约束节点的攻击效率。将移动Sink节点与移动攻击节点之间的对抗交互行为建模为功率控制Stackelberg模型,通过求解博弈均衡解,给出节点移动位置下的最佳功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成本代价函数的其他博弈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能更有效地抑制移动攻击节点的干扰能力,同时提高移动k节点抵御干扰攻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 STACKELBERG博弈 成本代价函数 干扰攻击 移动攻击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邻域和方向双向蚁群算法的平滑路径规划
9
作者 齐款款 李二超 毛玉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采用传统的或经典的蚁群算法往往出现移动方向较少、视野范围较少,非最优路径和路径不平滑等问题。针对上述蚁群算法的固有缺陷,提出了并行双向24邻域16方向的蚁群算法。首先,24邻域16方向路径搜索方式能够扩大... 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采用传统的或经典的蚁群算法往往出现移动方向较少、视野范围较少,非最优路径和路径不平滑等问题。针对上述蚁群算法的固有缺陷,提出了并行双向24邻域16方向的蚁群算法。首先,24邻域16方向路径搜索方式能够扩大路径搜索视野范围,将24邻域16方向路径搜索方式与双向交替搜索策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到达终点,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启发函数包含起点、当前点、待选节点和终点信息以及自适应因子,同时引入改进转移概率公式,增强路径搜索的引导性;然后,引入路径交叉策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最后,采用路径节点转移策略平滑路径,得到的路径拐点少且路径最短。在不同复杂度的栅格地图中,将所提的改进蚁群算法分别与传统蚁群算法和其他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路径节点转移策略 双向交替搜索 栅格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
10
作者 甘泽楷 陈爱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5-1510,共6页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节点位置改变所致的信号因反射、折射引起的信号强度波动所导致的基于强度的距离估计偏差和定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分析节点特征,通过无向图模型捕捉节... 针对移动传感网络节点位置改变所致的信号因反射、折射引起的信号强度波动所导致的基于强度的距离估计偏差和定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强度估计下移动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分析节点特征,通过无向图模型捕捉节点间关联,并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评估节点能量。通过设定阈值,有效识别多径效应异常节点及其链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时间窗口方差分析筛选异常链路,采用权重链路最小误差定位技术,实现异常节点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异常节点的漏检次数为1次,在异常节点定位方面的性能明显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传感网络 异常节点定位 深度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强度估计 权重链路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活跃度的命名数据自组网包转发策略
11
作者 赖俊宇 朱俊宏 +2 位作者 郑小辉 刘哲 肖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7,共11页
为提升命名数据移动自组织网络服务质量,针对其拓扑动态时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活跃度的包转发策略。策略周期性地计算网络节点的活跃度,并利用高活跃度节点进行兴趣包和数据包的转发和存储。使用NS-3/ndnSIM开源框架开发了仿真程序... 为提升命名数据移动自组织网络服务质量,针对其拓扑动态时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活跃度的包转发策略。策略周期性地计算网络节点的活跃度,并利用高活跃度节点进行兴趣包和数据包的转发和存储。使用NS-3/ndnSIM开源框架开发了仿真程序,将这个策略与默认的洪泛和典型的最短路径路由策略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在中等和高动态性的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环境中,基于节点活跃度的数据包传输策略能通过适度增加节点的存储消耗,保持较低的平均请求延迟,同时取得更优秀的请求响应率,消耗更少网络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数据移动自组织网络 转发策略 节点活跃度 网络仿真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in-typ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scheduling strategy 被引量:9
12
作者 Guangzhu Chen Qingchun Meng Lei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203-210,共8页
In order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sensor nodes and extend network survival time in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sensor nodes are scheduled in an active or dormant mode. A chain-type WSN is fundamental y ... In order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sensor nodes and extend network survival time in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sensor nodes are scheduled in an active or dormant mode. A chain-type WSN is fundamental y different from other types of WSNs, in which the sensor nodes are deployed along elongated geographic areas and form a chain-type network topo-logy structu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ode scheduling prob-lem in the chain-type WSN. Firstly, a node dormant scheduling mode is analyzed theoretical y from geographic coverage, and then three neighboring nodes scheduling criteria are proposed. Sec-ondly, a hybrid coverage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dead areas are presented. Final y, node scheduling in mine tunnel WSN with uniform deployment (UD), non-uniform deployment (NUD) and op-timal distribution point spacing (ODS) is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de scheduling with UD and NUD, especial y NUD, can effectively extend the network survival time. Therefore, a strat-egy of adding a few mobile nodes which activate the network in dead areas is proposed, which can further extend the network survival time by balan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chain-type nodescheduling network survival time mobile no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ANET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霞 孙利民 +2 位作者 王建新 罗玉宏 陈建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90-195,共6页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ifies nodes into such three categories as ordinary node,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neighbor node of FG node according to their history forwarding information. The categories are distinguished with different weights by a weight table in the nodes. NC-ODMRP chooses the node with the highest weight as an FG node during the setup of forwarding group, which reduces a lot of redundant FG nodes by sharing more FG nodes between different sender and receiver pai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NC-ODMRP can reduce more than 20% FG number of ODMRP, thus enhances nearly 14% data forwarding efficiency and 12%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senders is more than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ULTICAST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利进 李强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7,共9页
针对传统快速随机搜索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收敛速率较慢,且不适用于动态场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偏置和冗余节点删除的改进RRT*算法,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快速找到无碰撞最优路径的问题。此算法... 针对传统快速随机搜索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收敛速率较慢,且不适用于动态场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点偏置和冗余节点删除的改进RRT*算法,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快速找到无碰撞最优路径的问题。此算法在RRT^(*)算法基础上,首先对采样点进行优化处理,保证路径最优的同时减少搜寻时间;其次引入路径节点最大值概念,删除扩展树冗余节点以提高算法效率;最后结合动态窗口(dynamic window approaches,DWA)算法提高路径的安全性和平滑性,实现对动态障碍物的避障。通过3种不同地图下的仿真验证,改进算法能有效提升路径质量,且大幅降低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动态环境 最优路径 RRT^(*)算法 动态窗口算法 冗余节点 安全性 平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声速预测的水下移动节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铎 查海音 +2 位作者 曹坚 张彦博 张明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7,共12页
本文旨在解决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因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的长时延问题,该问题显著影响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信息传播效率,进而增大了节点定位误差。为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CNN-LSTM声速预测的水下移动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通... 本文旨在解决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因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的长时延问题,该问题显著影响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信息传播效率,进而增大了节点定位误差。为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CNN-LSTM声速预测的水下移动节点定位算法。首先,通过K-折交叉验证法对声速数据集进行科学划分,随后构建并训练了一个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特征提取能力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序列建模能力的CNN-LSTM混合模型。此模型有效捕捉了声速数据中的空间与时间特征,显著提升了声速预测的准确度。在定位过程中,采用该模型预测的声速值进行到达时间差(TDOA)测距,并据此对测距结果进行精细修正。进而,针对不同节点密度条件下的未知节点,算法能够自适应地选择最适宜的测距定位方法,依据参考节点数量实现精准定位。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的SLMP、DMP、NDSMP及BLSM定位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MCLS定位算法在相同信标节点条件下,定位误差均值分别降低了46.96%、39.93%、27.64%和15.24%,显著提升了水下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声速预测 CNN-LSTM模型 距离修正 移动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供能和节点间合作的二进制计算卸载方案
16
作者 秦娥 许方耀 +4 位作者 徐也淳 池凯凯 毛科技 李卫锋 何文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4-1024,共11页
针对性研究了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其中计算节点能够自主执行计算任务或将其卸载给空闲节点或边缘服务器,以最大化节点的总计算速率(Sum Computing Rate,SCR)。首先,将SCR最大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考虑到能量因果和任务因果... 针对性研究了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其中计算节点能够自主执行计算任务或将其卸载给空闲节点或边缘服务器,以最大化节点的总计算速率(Sum Computing Rate,SCR)。首先,将SCR最大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考虑到能量因果和任务因果等约束。接着,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解决方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输出近似最优的二进制卸载决策。最后,设计了高效算法来解决在给定卸载决策下的子问题。该方案具备在线学习能力,具有快速收敛和低计算复杂度的特点,实现了近似最大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供能 节点间协作 二进制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边缘云架构下的多任务卸载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尼俊红 臧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0-807,共8页
为在资源有限的终端设备上运行计算密集型与时延敏感型应用,同时降低系统时延和能耗,构建边缘云异构网络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H-PSOGA多任务卸载优化算法,并通过无人机、路边单元、车辆等边缘设备以及边缘云服务器进行多任务计算卸载。... 为在资源有限的终端设备上运行计算密集型与时延敏感型应用,同时降低系统时延和能耗,构建边缘云异构网络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H-PSOGA多任务卸载优化算法,并通过无人机、路边单元、车辆等边缘设备以及边缘云服务器进行多任务计算卸载。该算法以先串行再并行的方式将粒子群和遗传算法结合在一起,通过适应度值排序、种群选择、多点交叉、反向变异等操作,利用遗传算法对粒子群进行优选,弥补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6种标准测试函数的测试分析以及与基线方案进行仿真对比的结果表明:在用户数较多时,混合优化算法的系统平均开销可降低26%~43%,可以有效提高收敛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异构网络 边缘节点 任务卸载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标准测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安全光滑路径生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君 李忠伟 罗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0,共10页
在多障碍物复杂工厂环境中,针对快速探索随机树算法(RRT)生成的路径存在冗余点、贴近障碍物且存在锯齿状转折的问题,改进得到了安全-光滑RRT(Safe-SmoothRRT)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策略;其次,该算法利用融合目标点引力思想的... 在多障碍物复杂工厂环境中,针对快速探索随机树算法(RRT)生成的路径存在冗余点、贴近障碍物且存在锯齿状转折的问题,改进得到了安全-光滑RRT(Safe-SmoothRRT)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策略;其次,该算法利用融合目标点引力思想的新节点扩展方式以及改进的近邻点度量策略以减少树的盲目扩展,提高生长的目标性;随后,引入节点安全约束,将安全节点加入树中;改进路径简化方法,剔除冗余点的同时兼顾了安全性;最后通过B样条局部平滑来改善路径的平滑性。在MATLAB仿真实验中分别与标准RRT算法、自适应目标偏向性RRT算法和改进RRT算法相比,在平均路径长度方面最大下降了7.1%,在平均有效节点数方面最大下降了64.1%,且所得路径始终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提升了路径的光滑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RRT算法 近邻节点度量 节点安全约束 改进路径简化 局部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物联网环境下无线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快速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文雅 杨红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8-1453,共6页
为了提升无线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精度,提出一种移动物联网环境下无线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快速定位算法。通过高通图滤波器对网络信号展开处理后获取高频分量,利用高频分量划分异构哈希网络,确定子图对应输出信号的特征频率分量。通过对... 为了提升无线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定位精度,提出一种移动物联网环境下无线传感网络异常节点快速定位算法。通过高通图滤波器对网络信号展开处理后获取高频分量,利用高频分量划分异构哈希网络,确定子图对应输出信号的特征频率分量。通过对比疑似异常节点集合和子图节点集合进行异常节点检测。利用锚节点和未知节点之间的跳数展开区域划分,并选择对应跳距的锚节点估算展开距离。通过筛选方式排除异常因子并优化全局最优解,完成异常节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异常节点精准检测,检测概率高达99%以上,虚警概率最高仅为0.02%,针对不同数量的锚节点数、通信半径与未知节点数,其平均定位误差均处于5%以下,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物联网环境 无线传感网络 异常节点 快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仪巡检质控技术及软件研发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伟 张剑 +1 位作者 丁钢彬 张旭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91,407,共13页
近年来,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对于有缆地震仪器,节点地震仪在带道能力、排列布设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它无法实时获取采集的地震数据,给质量监控和数据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如何... 近年来,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相对于有缆地震仪器,节点地震仪在带道能力、排列布设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它无法实时获取采集的地震数据,给质量监控和数据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如何确保节点地震采集质量,保证节点地震仪工作状态良好成为采集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即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结合野外地震采集施工模式和作业流程,介绍了多类型节点质控手机APP及质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设计思路,开展了节点通讯、手机定位及导航、节点位置监控、多模式巡检、数据可视化及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基于Visual Studio 2022集成开发环境,采用MVC设计模式研发了多类型节点质控手机APP及质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解决了当前节点质控软件通用性不强,质控数据综合评价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软件性能稳定、运行流畅,大幅提高了节点地震仪质控效率及效果,可有效保障节点数据采集质量和资料品质,降低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节点仪 巡检质控 数据可视化 手机APP 综合分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