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X(X=Sc,Y,La,Ce,Eu)doped with two‑dimensional GaSe 被引量:3
1
作者 QIU Shenhao XIAO Qingquan +1 位作者 TANG Huazhu XIE Quan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0-2258,共9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magnetic,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2D)GaSe doped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X(X=Sc,Y,La,Ce,Eu)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plane wave method based on den-sity func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magnetic,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2D)GaSe doped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X(X=Sc,Y,La,Ce,Eu)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plane wave method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rinsic 2D GaSe is a p-type nonmagnetic semiconductor with an indi-rect bandgap of 2.6611 eV.The spin-up and spin-down channels of Sc-,Y-,and La-doped 2D GaSe are symmetric,they are non-magnetic semiconductors.The magnetic moments of Ce-and Eu-doped 2D GaSe are 0.908μ_(B)and 7.163μ_(B),which are magnetic semiconductors.Impurity energy levels appear in both spin-up and spin-down chan-nels of Eu-doped 2D GaSe,which enhances the probability of electron transition.Compared with intrinsic 2D GaSe,the static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doped 2D GaSe increases,and the polarization ability is strengthened.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doped 2D GaSe shifts in the low-energy direction,and the red-shift phenomenon occurs,which extends the absorption spectral range.The optical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doped 2D GaSe is improved in the low energy region,and the improvement of Eu-doped 2D GaSe is the most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principle two-dimensional GaSe 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y opt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ction of surface cutting defect on magnet using Fourier image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福亮 左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A magne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speaker,as it makes the coil move back forth,and it is commonly used in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s.Defects may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gnet while cutting it into smalle... A magne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speaker,as it makes the coil move back forth,and it is commonly used in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s.Defects may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gnet while cutting it into smaller slices,and hence,automatic detection of surface cutting defect detec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task for magnet production.In this work,an image-based detection system for magnet surface defect was constructed,a Fourier imag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magnet surfa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as proposed.The Fourier transform was used to get the spectrum image of the magnet image,and the defect was shown as a bright line in it.The Hough transfor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ngle of the bright line,and this line was removed to eliminate the defect from the original gray image;then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was applied to get the background gray image.The defect region was obtained by evaluating the gray-leve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image and the background gray image.Further,the effects of several parameters in this method were studied and the optimized values were obtained.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ct surface cutting defects in a magnet automatically an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ect detection image process magnet Fourier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itial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of 12/10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被引量:10
3
作者 XU Peilin DENG Zhiquan WANG Yu SONG Luc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4-I0014,共1页
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精度直接决定其启动运行时的性能。针对12/10极永磁磁通切换型电机,在验证其凸极性的基础上,采用注入脉振高频信号实现转子初始位置估计。通过对传统高频脉振正弦电压信号注入的分析,研究了基于高频方波或三角波... 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精度直接决定其启动运行时的性能。针对12/10极永磁磁通切换型电机,在验证其凸极性的基础上,采用注入脉振高频信号实现转子初始位置估计。通过对传统高频脉振正弦电压信号注入的分析,研究了基于高频方波或三角波的注入方法,再利用电流差值调制或直接信号调制方法得到位置误差信号,同时根据磁路的饱和效应,通过对d轴电流过零点时间差值的累加,实现了磁极方向辨识。分析了位置误差信号的系数与初始位置检测收敛性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磁通 初始位置检测 电机转子 切换 开关磁阻电动机 永磁 转子位置检测 永久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for Ground Moving Targets Based on Magnetic Sensors
4
作者 崔逊学 刘綦 刘坤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52-58,共7页
A novel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bnormal magnetic signals is proposed for ground moving targets which are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diverse targets on earth's magnetism,t... A novel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bnormal magnetic signals is proposed for ground moving targets which are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diverse targets on earth's magnetism,the moving targets are detected by a magnetic sensor and classified with a simple computation method. The detection sensor is used for collecting a disturbance signal of earth magnetic field from an undetermined target. An optimum category match pattern of target signature is tested by training some statistical samples and designing a classification machine. Three ordinary targets are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a low computation cost and a better sorting accuracy. T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ground reconnaissance and target intrusion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gnetic sensor abnormal magnetic signal target detection target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铁磁性奥氏体不锈钢管内氧化皮检测技术
5
作者 刘峰 张帅 +2 位作者 张双楠 蔡桂喜 李建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目的】为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和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超(超)临界机组已经逐渐成为国内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作为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部件,锅炉管大多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制作。锅炉管长期在高温高压和蒸汽的环境下服役,管道内壁因发生... 【目的】为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和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超(超)临界机组已经逐渐成为国内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作为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部件,锅炉管大多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制作。锅炉管长期在高温高压和蒸汽的环境下服役,管道内壁因发生氧化而产生氧化皮。机组的启停导致内壁的氧化皮易发生脱落并堆积在管内,当氧化皮的堆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管道局部堵塞,从而引发爆管事故。然而,现场氧化皮的定量检测一般采用磁性无损检测方法,但冷加工和长期老化等原因使得锅炉管具有弱铁磁性,导致现有的氧化皮磁性定量检测方法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方法】针对弱铁磁性奥氏体不锈钢管内氧化皮堵塞量检测的问题,通过扩大磁路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性检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将现有磁性检测方法与新型磁性检测方法的仿真结果作对比,分析了现有磁性检测方法无法应用于弱铁磁性锅炉管内氧化皮检测的原因。【结果】对于现有磁性检测方法,当锅炉管有弱铁磁性时,氧化皮堵塞面积比的绝对误差值范围为138%~474%;对于新型磁性检测方法,当锅炉管有弱铁磁性时,氧化皮堵塞面积比的绝对误差值范围为3.4%~6.7%,新型磁性检测方法绝对误差值远小于现有磁性检测方法,新型磁性检测方法受管磁性影响较小,可适用于弱铁磁性锅炉管内氧化皮的定量检测。利用新型磁性检测方法,通过不同壁厚标准试样内不同堵塞面积比氧化皮的检测实验,建立了检测信号值与不同壁厚标准试样内的不同氧化皮堵塞面积比之间的对应关系,验证了上述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对装有不同堵塞面积比氧化皮的现场管进行实验,验证了标定公式的正确性,并计算了新型磁性检测方法的检测误差值。试样标定实验测得弱铁磁性试样内氧化皮堵塞面积比的最大绝对误差值范围为1.2%~5.6%,最大绝对误差值小于5.6%,现场管实验测得弱铁磁性试样内氧化皮堵塞面积比的最大绝对误差值范围为1.5%~6.4%,最大绝对误差值小于6.4%。【结论】新型磁性检测方法受管壁磁性影响较小,误差值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该技术可实现对弱铁磁性奥氏体不锈钢管内氧化皮堵塞量的无损检测与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铁磁性 奥氏体不锈钢管 氧化皮 仿真 磁路 磁性检测 有限元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场均匀性优化的开放式磁粒子成像检测装置改进方法
6
作者 汤云东 丁宇彬 金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8-1728,共11页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 磁粒子成像(MPI)利用检测装置感应可视场内不同位置处磁纳米粒子(MNPs)的非线性磁化响应,并基于所获得的检测信号重建MNPs浓度分布。该文基于激励与接收线圈磁场强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论证了X-space和投影重建成像算法中MPI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一种由具有较高磁场均匀性的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所构成的改进开放式检测装置。此外,在零磁场点和零磁场线扫描移动两种情况下,基于不同装置下均匀分布MNPs所获得的检测信号,评估了两种传统开放式检测装置和所提改进装置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改进开放式装置的检测结果相比两种传统开放式装置显著接近理想情况,进而也证实了检测装置磁场均匀性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发现在改进装置基础上采用二次谐波检测方法相较于三次谐波检测,可获得更佳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子成像 开放式检测装置 检测信号 磁场均匀性 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径钢管内穿式磁化阵列涡流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涛 钱文烨 +3 位作者 吕程 张立红 邓志扬 宋小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5,40,共5页
为检测在役小径钢管内外壁裂纹缺陷,设计了一种内穿式磁化阵列涡流传感器。首先,利用COMSOL建立磁化阵列涡流仿真模型;然后,对内外壁裂纹在不同角度下的相对磁导率与电压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制作磁化阵列涡流探头实物,并对不同角度的15mm... 为检测在役小径钢管内外壁裂纹缺陷,设计了一种内穿式磁化阵列涡流传感器。首先,利用COMSOL建立磁化阵列涡流仿真模型;然后,对内外壁裂纹在不同角度下的相对磁导率与电压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制作磁化阵列涡流探头实物,并对不同角度的15mm×0.2mm×0.5mm的内壁缺陷与15mm×1mm×1mm的外壁缺陷进行实验验证,试件选择45#钢管,外径22mm,内径18mm。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3个主要通道的阵列配置能够有效弥补内壁裂纹检测的盲区,引入了信号处理算法,使得合成信号对任意角度的裂纹都产生相近的幅值;同时,能够检出外壁任意方向的外壁裂纹,然而随着裂纹取向与磁化方向夹角的减小,涡流信号幅值也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内检测 裂纹角度 磁化阵列涡流 磁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井下电缆故障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综合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闫孝姮 颜志鹏 +2 位作者 陈伟华 侯潇涵 赵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高瓦斯矿井下供电电缆发生故障导致采煤机等设备停工,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前,地面电缆故障检测常用的高压脉冲闪络法、行波反射测距法等均不适用于井下检测环境,因此提出了一种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矿用电缆故障井下综合检... 高瓦斯矿井下供电电缆发生故障导致采煤机等设备停工,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前,地面电缆故障检测常用的高压脉冲闪络法、行波反射测距法等均不适用于井下检测环境,因此提出了一种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矿用电缆故障井下综合检测新方法。在低频正弦激励源条件下,建立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电缆故障综合检测方法数学模型,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电缆开路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电磁场量求解,得到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的二维分布以及探测线圈感应电压的一维曲线,仿真及实验测定了所使用线圈开路和短路时的感应电压随提离高度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低频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综合方法进行矿用电缆故障井下检测具有可行性,在幅值1~20 V、频率范围1 kHz~20 MHz的激励下,在同一提离高度下对电缆沿线检测,可以检测长度在激励波长十分之一内电缆的开路和短路故障。为煤矿电缆故障井下检测以及产品研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感应电压 磁耦合谐振 井下检测 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F反变换的航空磁探测数据中方波干扰的剔除方法
9
作者 陶荣华 周春 +3 位作者 张宝强 于振涛 乔荷 刘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0-2118,共9页
航空磁异常探测数据中的方波干扰极易被磁异常信号检测系统误判为磁性目标信号,针对航空磁测数据中的方波干扰提出一直虚警剔出方法。在正交基函数(orthogonal basis function,OBF)分解实现疑似磁异常信号初检的基础上,通过预估磁性目... 航空磁异常探测数据中的方波干扰极易被磁异常信号检测系统误判为磁性目标信号,针对航空磁测数据中的方波干扰提出一直虚警剔出方法。在正交基函数(orthogonal basis function,OBF)分解实现疑似磁异常信号初检的基础上,通过预估磁性目标的斜距进行OBF反变换得到与探测场景适配的反演信号,进而采用比较两个时域信号的波形相似度来剔除方波干扰,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OBF检测相比,提出的对滤波信号和反演信号进行波形相似度比较方法能有效剔除方波干扰,满足磁探测数据处理的低虚警率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异常探测 磁干扰 斜距估计 信号反演 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输送管道微小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10
作者 胡青松 李飞 +3 位作者 单露露 刘许 李世银 孙彦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管道缺陷特征在管道漏磁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小目标甚至微目标,且与图像背景区分度弱,严重影响了智能检测的准确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输油管道缺陷小目标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管道漏磁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智能检测... 管道缺陷特征在管道漏磁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小目标甚至微目标,且与图像背景区分度弱,严重影响了智能检测的准确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输油管道缺陷小目标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管道漏磁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智能检测奠定基础。随后,构建管道缺陷智能检测网络,它以YOLOv4为基准网络,通过引入RFB模块增强感受野,提高不同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通过增加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对微小缺陷的关注度;通过对主干网络的轻量化,显著提升检测速度。最后,通过低质量漏磁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使得缺陷特征信息更丰富更明显,进一步提升检测精确度。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模型大小降低了79%,所有缺陷的实际检测准确度都在95%以上,部分缺陷的准确度达到了100%,能够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图像 缺陷检测 网络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设计
11
作者 胡博 邹子龙 +2 位作者 石文泽 陈宇 邱发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了实现高空壁面金属构件的自动化无损检测,设计了一套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采用负压吸附技术提高了机器人对不同材质表面的适应性;控制系统配备了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允许开发者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性能... 为了实现高空壁面金属构件的自动化无损检测,设计了一套搭载磁检测装置的爬壁机器人系统。采用负压吸附技术提高了机器人对不同材质表面的适应性;控制系统配备了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允许开发者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爬壁机器人系统操作流程顺畅,各项功能完备,能够满足高空壁面无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爬壁机器人 磁检测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谱分析与小波变换改进的弱磁检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伟 常青 王耀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地下弱磁信号检测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交叉验证增强的时间延迟嵌入奇异值分解(CV-TE-SVD)算法和小波变换改进的标准正交基(WT-OBF)磁异常检测方法。CV-TE-SVD算法通过时间延迟嵌入将实测磁场数据形成相应的轨迹矩阵,并...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地下弱磁信号检测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交叉验证增强的时间延迟嵌入奇异值分解(CV-TE-SVD)算法和小波变换改进的标准正交基(WT-OBF)磁异常检测方法。CV-TE-SVD算法通过时间延迟嵌入将实测磁场数据形成相应的轨迹矩阵,并结合交叉验证优化奇异值选择,使得重构结果既保留目标信号的主体特征,又对噪声做了滤波处理,提高了信号重构的精度。WT-OBF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能力,在不同尺度上分析信号,捕捉到不同频率成分,从而提升了磁异常信号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CV-TE-SVD算法在不同距离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平均重构误差约为0.08,改进的WT-OBF算法信噪比(SNR)平均提升4.85 dB,在3倍物径距下的SNR最大提升了7.20 dB,其检测性能显著高于OBF算法和实测数据,为地下弱磁信号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弱磁检测 奇异谱分析 正交基函数 小波变换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偏置磁场的多通道磨粒检测传感技术研究
13
作者 刘勇 方胜勇 +2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志飞 孙光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电磁式磨粒检测传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机械装备磨损状态监测与评估领域,但检测灵敏度与大流量间的矛盾仍是阻碍该类传感器在大型机械装备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为同时保障传感器具有较大的允许流量以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提出了基于高频偏置磁... 电磁式磨粒检测传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机械装备磨损状态监测与评估领域,但检测灵敏度与大流量间的矛盾仍是阻碍该类传感器在大型机械装备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为同时保障传感器具有较大的允许流量以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提出了基于高频偏置磁场的多通道磨粒检测传感器结构原理,并建立了传感器磁特性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不同电流和频率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特性,探究了高频偏置磁场对磨损颗粒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表明:传感器在磁铁厚度为8 mm、外径为40 mm、磁铁间距趋于0时检测灵敏度最高,此时,传感器最高可有效检测到直径最小为60μm的磨粒,且多通道传感器结构的设计明显提高了传感器的最大允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磨粒检测 多通道 高频偏置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建模的磁瓦表面缺陷检测
14
作者 郭宏 李欣伦 +2 位作者 张德华 畅晨吕 焦士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传统视觉检测方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磁瓦表面缺陷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建模的算法用于分割磁瓦表面缺陷。首先,算法模型使用预训练模型与蒸馏学习训练策略,实现学生网络对磁瓦数据的特征提取;其次,在学生网络中... 传统视觉检测方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磁瓦表面缺陷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建模的算法用于分割磁瓦表面缺陷。首先,算法模型使用预训练模型与蒸馏学习训练策略,实现学生网络对磁瓦数据的特征提取;其次,在学生网络中插入CA注意力模块和自注意力模块,以增强特征对正常数据的表述;最后,提出一种自适应特征融合,改善特征数据结构,增加分布的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磁瓦数据集上的像素级AUROC为92.8%、PRO为87.1%,均优于RIAD、PaDiM等缺陷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瓦 缺陷检测 分布建模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氡-磁”法探测小窑自然发火技术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胡相明 洪海博 +4 位作者 董浩 吴佰谦 孙自超 王伟 张茜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山西小窑煤矿自然发火区域存在火源多且分布范围较广、火源位置隐蔽难以准确探测、漏风通道多、难以防治的实际问题。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首先,从自然发火区域探测手段的探测机理开展研究,基于测氡法与磁法探测火区基础理论,提... 山西小窑煤矿自然发火区域存在火源多且分布范围较广、火源位置隐蔽难以准确探测、漏风通道多、难以防治的实际问题。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首先,从自然发火区域探测手段的探测机理开展研究,基于测氡法与磁法探测火区基础理论,提出了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探测原理对小窑火源的位置与范围进行精确探测;其次,使用FD213α能谱氡测量仪和GSM-19T磁力仪现场采集小窑隐蔽火源数据,采用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对采集数据处理分析,综合圈定小窑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并利用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合初步探测结果和井下巷道分布情况,对火源位置进行了核实;最后采用钻孔注浆技术进行火区治理,并采取束管气体监测和复测氡法联合技术对火区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发现: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果成功验证“测氡-磁”联合技术圈定的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本次试验共圈定隐蔽火区面积约213 m^(2);钻孔注浆火区治理工作累积充填材料约1 862 m~3;治理效果检测表明圈定火区内部指标气体CO体积分数降为0,氡浓度趋于正常水平,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窑隐蔽火区 火源测探 磁法与测氡联用法 钻孔注浆技术 束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
16
作者 江胜华 李潇庆 +1 位作者 陈斌 李歆尧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8,共9页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 钢丝绳断丝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现有的自身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不需要励磁的优点,但存在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提出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法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并研发断丝检测的弱磁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丝绳断丝处,磁场梯度BTxz和BTyz曲线出现波谷和波峰的拐点,BTzz曲线出现波峰峰值。在断丝3根,6根,9根,12根,17根,22根,25根和30根时,通过磁场梯度曲线突变判断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相比,最大误差为5.36%,最小误差为2.26%,平均误差为3.57%,误差的标准差为1.22%。通过磁场梯度评估的断丝位置与实际断丝位置一致。随着断丝根数增加,磁场梯度曲线的波谷深度、波峰高度、波谷及波峰的宽度增加。钢丝绳断丝位置的磁场梯度的能量随断丝数增加而增加,证明基于磁场梯度和能量的检测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断丝 检测 磁场梯度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17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效率,采用动态调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降低数据采集的冗余性问题,采集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实现管道缺陷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磁场发生装置激励频率为10 Hz时的数据采集灵敏度最高;具有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准确性高、动态范围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管道缺陷 漏磁检测 数据采集 传感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18
作者 徐向前 张波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3,共9页
针对磁轮吸附式管道机器人在铁碳管道中吸附力稳定性差、磁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磁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及Halbach阵列的理论提出4种不同充磁方式的磁轮,进行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设计与优化。采用Halbach阵列磁轮设计了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 针对磁轮吸附式管道机器人在铁碳管道中吸附力稳定性差、磁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磁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及Halbach阵列的理论提出4种不同充磁方式的磁轮,进行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设计与优化。采用Halbach阵列磁轮设计了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对机器人在管道中两种危险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采用COMSOL软件对4种不同充磁方式磁轮的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了磁轮结构参数对磁轮吸附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磁轮的最优结构参数。优化后,单个磁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小吸附力达32.6 N,磁利用率提高了9.2%。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安全地在直径为350 mm管道内工作,验证了静力学分析和磁轮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Halbach阵列 磁轮 管道检测机器人 吸附力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检测方法的便携式钻杆检测设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浩 张来斌 樊建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磁记忆探头的便携式钻杆表面损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高速、稳定地采集多种尺寸的钻杆表面磁记忆信号,并结合钻杆损伤磁记忆检测软件进行分析,实现对钻杆表面缺陷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对钻杆带伤表面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出钻杆表面各种缺陷,验证了磁记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钻杆表面缺陷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无损检测 磁记忆检测 检测装置 梯度信号 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R模体的磁共振射频线圈质控性能指标自动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雅文 尹红霞 +5 位作者 张禹 任鹏玲 胡艳军 徐辉 杨正汉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1-606,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模体的射频线圈质控性能指标的自动检测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稳定性及计算效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基于ACR模体进行MRI日常质控的扫描图像50例,根... 目的探索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模体的射频线圈质控性能指标的自动检测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稳定性及计算效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基于ACR模体进行MRI日常质控的扫描图像50例,根据信噪比(SNR)、图像均匀度百分比(PIU)及信号伪影百分比(PSG)的测量与计算方式,采用Python语言自编程序实现上述指标的自动测量。对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Bland-Altman分析计算差值的百分比,评估两种方式得到各指标的一致性和偏差。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消耗时间,分析其计算复杂度及效率。结果自动和手动测量得到的射频线圈性能指标SNR、PSG和PIU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914、0.9928、0.9098,P均<0.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数据均落在95%置信区间内,分布均匀。在计算复杂度及效率方面,与每例每次2~3 min的复杂手动勾画及测量相比,自动检测不到1 s即可同时得到SNR、PSG及PIU。结论自动与手动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自动检测方法操作简便、计算效率高,有助于磁共振射频线圈临床质控工作开展及性能指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质量控制 射频线圈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