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交叉裂隙几何特征对溶质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乔丽苹 庞利磊 +1 位作者 王者超 任梦梓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2-1170,共9页
交叉裂隙溶质运移特征是岩体裂隙网络溶质运移的基础。对流与水动力弥散是非反应性溶质运移的主要控制机制,佩克莱数被用来评估两者在非反应性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占比影响。通过改变注入流体的流速,改变交叉裂隙的粗糙度、交叉角、开度比... 交叉裂隙溶质运移特征是岩体裂隙网络溶质运移的基础。对流与水动力弥散是非反应性溶质运移的主要控制机制,佩克莱数被用来评估两者在非反应性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占比影响。通过改变注入流体的流速,改变交叉裂隙的粗糙度、交叉角、开度比等几何特征,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得了佩克莱数与交叉裂隙几何特征对溶质运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流体流速增大,溶质运移由弥散主导转向对流主导,实际工程中全面考虑弥散效应有助于准确评估交叉处溶质的混合程度;粗糙度仅影响溶质到达出口处的运移时间;交叉角、开度比通过影响溶质分子扩散到不同出口分支的概率、优势流的流动路径,显著改变了交叉处溶质的混合程度;不同流量比通过影响交叉处流向出口分支的优势流位置,影响了交叉处溶质的混合。研究结论可为油气地下储存、垃圾填埋、核废料处置等地下工程中地下水污染物的防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裂隙 溶质运移 佩克莱数 水动力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天气下湄洲湾海域溢油扩散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橙 林宏坤 +1 位作者 危闽坚 邓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71,共11页
[目的]湄洲湾位于福建沿海,是台风频发区域,每年夏季和秋季常受到路径复杂、风速强劲的台风影响,这种天气特点为溢油扩散研究带来了独特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究台风天气下海上溢油的扩散规律.[方法]以湄洲湾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小模型双重... [目的]湄洲湾位于福建沿海,是台风频发区域,每年夏季和秋季常受到路径复杂、风速强劲的台风影响,这种天气特点为溢油扩散研究带来了独特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究台风天气下海上溢油的扩散规律.[方法]以湄洲湾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小模型双重嵌套的方式,采用MIKE21软件以二维浅水方程作为基本控制方程,以非结构化网格为基础建立福建沿海海域和湄洲湾海域的水动力模型.溢油模型以水动力模型为驱动条件,基于油粒子法建立二维溢油模型,研究溢油扩散的过程与规律.通过耦合潮流场和风场,研究夏季盛行风、冬季盛行风、静风和台风天气条件下4个特征潮时刻的油膜面积和油膜厚度变化规律.[结果]研究表明湄洲湾的溢油膜运动主要受潮汐涨落和风场的共同影响,短时间内潮汐对溢油膜瞬时运动的影响更大,而长期漂移过程中风场起主导作用,且油膜扩散方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在台风条件下油膜第一次抵岸时间显著缩短,在涨急、涨憩、落急、落憩潮时刻分别最大缩短1.7,0.5,30.0,3.5 h.[结论]该研究总结了台风天气下溢油在湄洲湾海域的扩散规律,发现溢油膜的运动主要受涨落潮和风场的综合影响,台风天气能显著缩短油膜抵岸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湾 溢油扩散 水动力模型 台风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浮选流体动力学特征阈值传感器系统对泡沫浮选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3
作者 张炜 管孝强 李腾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78,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浮选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仅局限于表面化学和流体力学领域,忽略了从控制层面去分析浮选流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动态特性和控制模型,而且缺乏对气泡运动行为的深层次剖析和总结。针对上述问题,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浮选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仅局限于表面化学和流体力学领域,忽略了从控制层面去分析浮选流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动态特性和控制模型,而且缺乏对气泡运动行为的深层次剖析和总结。针对上述问题,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打造一种针对固液气三相流的新型浮选流体动力学关键参数基准类工具,研发成型了新一代浮选流体动力学特征阈值传感器系统,通过多维度测量浮选设备,以及浮选回路的表观气体速度等核心参数,从浮选气泡运动行为和调控机理出发,建立起浮选流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策略和模型,形成先进可靠的浮选流体动力学控制方法,设计打造与之配套的浮选流体动力学特征阈值传感器系统,对完善浮选理论体系、提高浮选设备和工艺的进步,以及促进细粒和微细粒矿物的有效分选和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新一代浮选流体动力学特征阈值传感器系统,首次搭建了起泡剂类型和浓度、表观气体速度、海拔高度(海平面以上)、矿浆黏度等关键操作变量与平均气泡尺寸(D_(32))、气泡表面积通量(S_(b))等浮选流体动力学参数的关联度模型。通过在选矿厂开展模型仿真验证,证明了新一代流体动力学特征阈值传感器具备较为精准测试与评价浮选性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度 泡沫浮选 流体动力学 气泡尺寸 气泡表面积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重变化对土壤溶质运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吕殿青 王宏 +1 位作者 潘云 王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湖南红壤和陕西塿土为试验土样,测定了不同容重条件下的Cl-的穿透曲线,并应用对流弥散溶质迁移模型和CXTFIT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平均孔隙流速和水动力弥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Cl-的运移穿透转折点和平均穿透点... 以湖南红壤和陕西塿土为试验土样,测定了不同容重条件下的Cl-的穿透曲线,并应用对流弥散溶质迁移模型和CXTFIT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平均孔隙流速和水动力弥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Cl-的运移穿透转折点和平均穿透点的时间越长,平均孔隙流速呈幂函数递减,而水动力弥散系数以幂函数递增.容重变化对红壤中溶质运移的影响明显大于塿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重变化 穿透曲线 对流弥散 平均孔隙流速 水动力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庞晋山 张海燕 +3 位作者 曹标 宋传旺 毛凌波 陈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2,116,共6页
纳米粉体的分散性能对提高分散体系的导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用纳米粒子在水介质中的Zeta电位和水合粒径来表征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探讨不同分散剂种类及其浓度以及不同pH条件对ZnO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纳米粉体的分散性能对提高分散体系的导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用纳米粒子在水介质中的Zeta电位和水合粒径来表征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探讨不同分散剂种类及其浓度以及不同pH条件对ZnO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Zeta电位与水合粒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水合粒径越小,表明体系分散稳定越好。pH值、分散剂种类及加入量是影响纳米ZnO水相体系分散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分散剂最佳分散条件不同。在0.1%ZnO-H2O纳米流体中,在pH=11.4,加入0.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散剂,悬浮液的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分散剂 ZETA电位 水合粒径 分散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的室内测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邵爱军 刘广明 杨劲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用粉砂壤土进行了室内非饱和水动力弥散试验 ,依据质量守恒原理 ,推导了水动力弥散系数的计算公式 ,根据垂直土柱法测定的土壤水盐动态数据 ,计算了非饱和粉砂壤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 ,并建立了该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与孔隙流速之间的关系... 用粉砂壤土进行了室内非饱和水动力弥散试验 ,依据质量守恒原理 ,推导了水动力弥散系数的计算公式 ,根据垂直土柱法测定的土壤水盐动态数据 ,计算了非饱和粉砂壤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 ,并建立了该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与孔隙流速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 ,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弥散系数 溶质通量 非饱和土壤 土壤 室内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爆性气体泄漏扩散时均湍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7
作者 孟志鹏 王淑兰 丁信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κ-ε湍流模型的研究可爆性气体泄漏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文中对乙炔气体扩散试验的风场和质量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将质量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可爆性气体 扩散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渣库岩溶渗漏水动力弥散污染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坚平 鄢贵权 王伍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96,共6页
通过对工业废渣库岩溶渗漏形式以及渗漏污染特征的探讨,根据岩溶地下水的水动力弥散条件,应用动态系统模型和水动力弥散叠加模型,模拟和预测了岩溶渗漏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提出了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 渗漏污染 水动力弥散 岩溶渗漏 工业废渣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磊 朱伟 +1 位作者 屈阳 包建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8-1312,共5页
污染土的治理中通常采用降低渗透性的措施来控制其二次污染。通过获得其水动力弥散参数可以对其二次污染进行评价和预测,但是现有的土柱试验以及求解方法不适用于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参数的测定和求解。针对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 污染土的治理中通常采用降低渗透性的措施来控制其二次污染。通过获得其水动力弥散参数可以对其二次污染进行评价和预测,但是现有的土柱试验以及求解方法不适用于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参数的测定和求解。针对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参数试验和求解的问题,提出采用改进的柔性壁渗透仪测定其污染物的穿透曲线,根据所获得的穿透曲线,采用数值反演的方法计算污染土的水动力弥散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柔性壁渗透仪和数值反演的方法,能够满足低渗透污染土水动力弥散参数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污染土 水动力弥散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明远 郭亚梅 +3 位作者 贺辉宗 林梅钦 彭勃 郭继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测定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流体力学直径和ζ电势,以此考察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当磺甲基酚醛树脂的质量浓度小于0.05g/L时,体系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为105nm,其表面带负电;当磺甲基酚醛树脂质量... 测定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流体力学直径和ζ电势,以此考察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当磺甲基酚醛树脂的质量浓度小于0.05g/L时,体系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为105nm,其表面带负电;当磺甲基酚醛树脂质量浓度高于0.05g/L时,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之间开始聚集,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不同电解质对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的聚沉作用不同,NaCl与CaCl2,MgCl2,AlCl3,Na2SO4聚沉值之比为1:0.032:0.66:0.00058:0.79;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ζ电势随之降低;pH=3.0时聚集体流体力学直径最大,ζ电势绝对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甲基酚醛树脂 聚沉 流体力学直径 ζ电势 分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贵明 常大海 +1 位作者 田娟 曹恩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3,25,共7页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弥散尺度效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展望:(1)验证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性;(2)研究弥散尺度效应的产生机理;(3)弥散尺度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弥散 尺度效应 弥散度 室内试验 野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三分量地震记录的FCT有限差分模拟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杨顶辉 滕吉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基于声波或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是数值模拟地震波场或合成VSP地震记录的有力工具。然而传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每一波长内采样太少时,会存在严重的数值频微,降低数位结果的分辨率。本文将流体动力学方法中的通量校正传输技术(FCT... 基于声波或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是数值模拟地震波场或合成VSP地震记录的有力工具。然而传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每一波长内采样太少时,会存在严重的数值频微,降低数位结果的分辨率。本文将流体动力学方法中的通量校正传输技术(FCT)与求解各向异性波动方程组的有限差分方法结合,获得了一种适用于求解各向异性介质中二阶声波和弹性波方程的FCT有限差分算法,有效地压制了传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的数值频微。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场快照和VSP三分量地震记录合成均表明这种FCT技术和有限差分法的结合不仅能消除粗网格条件下数值频微而引起的伪波动,而且还能有效地压制大梯度变化、间断等所引起的数位解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流体动力学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含水层的浆液低压运移及其井筒堵水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晓光 胡伏生 +1 位作者 钱家忠 万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2,共3页
采用液体溶质水动力弥散方程及其相应分析方法描述治理破裂井筒注浆的浆液运移过程 ,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径向水流条件下考虑吸附作用的浆液浓度解析公式。同时 ,结合一个煤矿风井堵水工程实例 ,介绍了如何根据现场观测资料 ,采用标准曲... 采用液体溶质水动力弥散方程及其相应分析方法描述治理破裂井筒注浆的浆液运移过程 ,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径向水流条件下考虑吸附作用的浆液浓度解析公式。同时 ,结合一个煤矿风井堵水工程实例 ,介绍了如何根据现场观测资料 ,采用标准曲线法分析流动浆液吸附性参数和指导注浆进程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 弥散 井壁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淤泥质黏土水盐迁移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明洲 王锦国 陈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我国沿海滩涂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作为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备受关注,研究土壤水盐运动规律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理论基础。以沿海滩涂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盐分静态迁移试验和室内一维土柱试验,对淤泥质黏土盐分迁移规律和机理... 我国沿海滩涂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作为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备受关注,研究土壤水盐运动规律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理论基础。以沿海滩涂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盐分静态迁移试验和室内一维土柱试验,对淤泥质黏土盐分迁移规律和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静置状态下,相同迁移时间内,水体体积越多,盐分迁移速度越快,盐分迁移率越高;在一维水动力弥散条件下,水力坡度越大,水动力弥散作用越显著,盐分迁移的速度越快,盐分迁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淤泥质黏土 水盐运移 水动力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fc(x)近似公式及其在求解地下水运移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军辉 周志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推导了erfc(x)近似公式 ,引进了求解地下水运移参数的新方法 .为验证该方法在实际求参中的可靠性 ,通过两个实例 ,用erfc(x)近似公式计算了压力传导系数和水动力弥散系数 。
关键词 erfc(x)近似公式 地下水 运移 压力传导系数 水动力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填料塔研究新进展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杰 朱慎林 费维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脉冲填料塔(见图1)将脉冲引入填料塔,既保留了填料塔的结构简单、投资和设备费用低等优点,又能减小液滴平均直径,加速液滴的“破碎聚结”循环,大幅度提高传质效率。处理中、高界面张力体系时,脉冲填料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图... 脉冲填料塔(见图1)将脉冲引入填料塔,既保留了填料塔的结构简单、投资和设备费用低等优点,又能减小液滴平均直径,加速液滴的“破碎聚结”循环,大幅度提高传质效率。处理中、高界面张力体系时,脉冲填料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图1脉冲填料塔示意图1脉冲填料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填料塔 流体力学 轴向混合 传质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塘赤泥库岩溶渗漏水动力弥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坚平 鄢贵权 王伍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库 渗漏 岩溶 水动力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长江 白丹 +3 位作者 何凡 赵新宇 裴青宝 庞博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子扩散、机械弥散作用对不同质地土壤溶质扩散影响各不相同。本文以粉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形式水动力弥散系数计算公式(分子扩散作用、机械弥散作用、分子扩散与机械弥散共同作用)对溶质浓度进行数值模拟。以土壤... 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子扩散、机械弥散作用对不同质地土壤溶质扩散影响各不相同。本文以粉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形式水动力弥散系数计算公式(分子扩散作用、机械弥散作用、分子扩散与机械弥散共同作用)对溶质浓度进行数值模拟。以土壤含水率和Br^-浓度实测值与计算值均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溶质运移参数识别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将所得参数代入对溶质运移方程,计算1 345min时刻的Br^-离子浓度值。结果表明:分子扩散与机械弥散共同作用下的Br^-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最高、分子扩散次之、机械弥散最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0.916、0.793。在非饱和溶质运移的试验中,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共同影响着数值模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移 水动力弥散系数 数值模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粘土矿水动力弥散系数的室内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勇 郑军芳 贾海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19-321,共3页
使用室内水平土柱吸渗法测试了西北某粘土矿水动力弥散系数,根据测定的土壤中含水量动态数据,计算了非饱和粘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并建立了该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与质量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关键词 水平土柱 粘土 水动力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浓度对交联聚合物线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董朝霞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10 7~ 1.4× 10 7,LPS中HPAM与Al的质量比 2 0∶1,HPAM浓度 0 .1或 0 .2 g/L ,交联反应温度 40℃ ,时间 7天。实验结果表明 :①LPC的平均水力半径Rh(DLS测定值 )随交联反应时盐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盐浓度由 0 .5 g/L增加到 2 g/L时Rh 由 45 0nm迅速减小到 2 5 0nm ,盐浓度增加到 2 0 g/L时Rh达到最小值 16 0nm ,此后随盐浓度的继续增加Rh 有所增大 ;盐浓度 0 .5和 2 .0 g/L时Rh 的SEM测定值分别为45 0和 2 5 0nm ,与DLS结果一致。②交联反应完成后改变LPS的盐浓度 ,也可改变LPC的Rh 值 ,但改变幅度较小 ;盐浓度 0 .5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增加至 2 g/L时 ,Rh 值由 45 0nm减小至 35 9nm ,大于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2 46nm) ;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减少至 0 .5 g/L时 ,Rh 值由 2 46nm增大至32 6nm ,小于盐浓度 0 .5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4 5 0nm)。用盐浓度改变引起LPC水化层厚度改变 ,线团收缩或舒张解释盐浓度改变时Rh 测定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分子线团 分子内交联 线团尺寸 水力学半径 NaCl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水体系 胶态分散凝胶 油田化学剂 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