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field simulation and establishment for mathematical models of flow area of spool valve with sloping U-shape notch mach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兆强 顾临怡 +2 位作者 冀宏 陈家旺 李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n the spool, such as mass flow rates, flow coefficients, effiux angles and steady state flow force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t la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on the spool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ifice area curve deriv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the test.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bottom arc of sloping U-shape notch (ABU) should not be omitted when it is required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orifice area of ABU.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flow area of plain bottom sloping U-shape notch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 simulated mass flow and experimental flow area of ABU are both larger than these of PBU at the same opening, while the simulated flow force of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rior to adapt the ABU when designing the spool with proportional char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ol valve flow field simulation flow area steady state flow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sloping U-shape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two-dimensional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of solid propellant electrothermal-chem ical launch with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 被引量:6
2
作者 Yan-jie Ni Yong Jin +3 位作者 Niankai Cheng Chun-xia Yang Hai-yuan Li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49-256,共8页
Instead of the capillary plasma generator(CPG),a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DRPG)is used in the30 mm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gun to improve the ignition uniformity of the solid propellant.An axisymmetric two-d... Instead of the capillary plasma generator(CPG),a discharge rod plasma generator(DRPG)is used in the30 mm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gun to improve the ignition uniformity of the solid propellant.An axisymmetric two-dimensional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of the solid propellant ETC gun(2D-IB-SPETCG)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ETC launch.Both calculated pressure and projectile muzzle velocity accor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feasibility of the 2D-IB-SPETCG model is proved.Depending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nitial parameters,detailed distribution of the ballistics parameters can be simulated.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gas phase and the propellant,the influence of plasma 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 can be analyzed.Because of the radial flowing plasma,the propellant in the area of the DRPG is ignited within 0.01 ms,while all propellant in the chamber is ignited within 0.09 ms.The radial ignition delay time is much less than the axial delay time.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the radial pressure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5 MPa at the place 0.025 m away from the breech.The radial ignition uniformity is proved.The temperature of the gas increases from several thousand K(conventional ignition)to several ten thousand K(plasma ignition).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gas,we know that low dens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gas appears near the exits of the DRPG,while high density and low temperature gas appears at the wall near the breech.The simulation of the 2D-IB-SPETCG model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ior ballistics process of the ETC launch.The 2D-IB-SPETC model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thermal-chemical LAUNCH Interior BALLISTICS SIMULATION Two-phase flow two-dimension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 modeling on flexible cooling system in hot strip mill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良贵 刘相华 +1 位作者 赵宪明 吴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43-49,共7页
A novel cooling system combining ultra fast cooling rigs with laminar cooling devices was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different cooling mechanisms,a serial of mathematic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 A novel cooling system combining ultra fast cooling rigs with laminar cooling devices was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different cooling mechanisms,a serial of mathematic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flow and spraying press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spraying heat flux and layout of nozzles installed on the top and bottom cooling headers.Model parameters were validated by measured data.Heat transfer models including air convection model,heat radiation model and water cooling capacity model were detailedly introduced.In addition,effects on cooling capacity by water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valve patterns were also presented.Finally,the comparison results from UFC used or not have been provided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Q235B steel grade with thickness of 7.8 mm.Since online application of the sophisticated CTC pro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se models,run-out table cooling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running stably and reliably to produce resource-saving,low-cost steels with smaller grain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 model ultra fast cooling laminar flow cooling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 coi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及空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方文 袁国辉 +2 位作者 翟树成 郑巢生 刘登成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共14页
空化流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它的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长期以来形成了流体力学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空化的相变本质进行了阐述,系统地介绍了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回顾了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空化模型国内... 空化流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它的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长期以来形成了流体力学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空化的相变本质进行了阐述,系统地介绍了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回顾了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空化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详细地推演了以输运方程为基础的蒸发冷凝空化模型和泡动力学空化模型,可为空化流动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空化流动数学物理描述 空化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及变井筒储集效应的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
5
作者 聂仁仕 张雨晴 +5 位作者 周杰 袁安意 蔡明金 张焘 卢聪 曾凡辉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1,共8页
考虑具有应力敏感特性的均质储层和井筒流体的变井筒储集效应,建立了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绘制了典型的试井样板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摄动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方... 考虑具有应力敏感特性的均质储层和井筒流体的变井筒储集效应,建立了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绘制了典型的试井样板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摄动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可获得真实空间中的数值解。(2)根据该模型得出的试井理论曲线可识别4个主要的流动阶段,即变井储和表皮效应影响段、早期径向流阶段、水平井线性流阶段及晚期拟径向流阶段。(3)变井筒储集效应主要影响早期渗流段,变井储系数越大总导流能力越强;水平井长度主要影响早期水平井线性流阶段,水平井长度越大泄流面积越大,压力降落幅度越小;应力敏感性主要影响晚期径向流阶段,随应力敏感系数增大渗透率下降幅度增大;含油饱和度越大,油气两相流流动阻力越大。(4)利用该模型拟合实测压力恢复试井数据,拟合精度高,解释的储层参数和地质认识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变井筒储集效应 油气两相流 渗流方程 水平井 试井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标横流作用下航道尺度加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浩东 童思陈 +2 位作者 张莹 孙开 王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3,共8页
支流入汇常导致支流口干流航道局部横流加大,进而影响船舶通航安全。为研究超标横流入汇对干流航道尺度的影响,采用Fortran语言自主开发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后,通过模拟横流... 支流入汇常导致支流口干流航道局部横流加大,进而影响船舶通航安全。为研究超标横流入汇对干流航道尺度的影响,采用Fortran语言自主开发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后,通过模拟横流作用下的船舶运动,研究了超标横流对船舶横漂速度和漂角的影响,提出了超标横流安全范围和航道定量加宽值。实例应用表明:在传统航道尺度设计下,当支流口超标横流范围较小时可通过调整舵角实现航行安全;而当超标横流范围较大时则难以保障船舶安全通航,需进行河道加宽设计。提出的超标横流条件下航道加宽确定方法基本合理,对船舶操纵运动和航道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横流 航道加宽 水流数学模型 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支流入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输水系统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文学 穆祥鹏 +1 位作者 崔巍 谭水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0页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状分层流,利用一维水气两相流模型可以模拟分析复杂输水系统的水流运动特性和气流运动特性。本文以一维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为基础,提出了水气两相流耦合迭代算法,利用追赶法计算复杂输水系统内的水流和气流运动特性。案例分析表明,对于长距离输水隧洞而言,应考虑气流运动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设置通气孔,可改善隧洞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建议今后开展低流速输水隧洞洞顶余幅阈值研究,为低流速输水隧洞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输水系统 水气两相流 数学模型 通气量 洞顶余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船舶追越操纵运动数值模拟
8
作者 吴漫 童思陈 +3 位作者 孙开 王祥 蒋聘凤 张倩倩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为研究船舶追越引起船间效应的问题,以MMG模型为基础,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考虑船间效应的船舶追越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并进行不同横向距、水深、船速及船长的船舶追越仿真,结果显示,一定条件下,两船初始横向距离越小、水深越浅、两船船... 为研究船舶追越引起船间效应的问题,以MMG模型为基础,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考虑船间效应的船舶追越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并进行不同横向距、水深、船速及船长的船舶追越仿真,结果显示,一定条件下,两船初始横向距离越小、水深越浅、两船船速比越小及两船船长比越小,船间效应越明显。以典型河道为例,开展非均匀流影响下考虑和不考虑船间效应的仿真模拟。研究表明,不考虑船间效应时,两船追越时不存在碰撞风险;考虑船间效应时,两船横向偏移、横向流速、艏向角改变量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碰撞风险。因此,内河航道船舶追越模拟如不考虑船间效应影响,模拟结果或偏于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 数值模拟 船舶追越 船间效应 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多阶明渠工程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鸣 贾明灏 +4 位作者 张弘强 李彦卿 孙仲谋 栗琪程 熊继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38,共11页
[目的]研究灌区多级阶梯明渠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泥沙淤积问题,并评价其对多阶明渠工程的影响.[方法]基于VOF方法,在Flow-3D平台上建立了山东省德州市牛角店输水工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三维多阶明渠水流,对比分析水流... [目的]研究灌区多级阶梯明渠水流的水动力特性及泥沙淤积问题,并评价其对多阶明渠工程的影响.[方法]基于VOF方法,在Flow-3D平台上建立了山东省德州市牛角店输水工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三维多阶明渠水流,对比分析水流流速分布、水面线变化及渠底泥沙淤积情况.[结果]水流流态平稳后,最大流速出现在第二级阶梯上,挟沙水流流速较清水流速大0.50~0.86 m/s;在挑坎及第二级阶梯上,水面线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泥沙主要淤积于挑坎前及第三级阶梯底部,200 s时淤积厚度最高达0.143 mm.[结论]在牛角店输水工程施工及后期运行中,适当加固第二级阶梯渠底,提升第二级侧墙高度,并通过调控下游水位以保证灌渠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明渠 三维数学模型 flow-3D 流速分布 水面线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加力燃油调节器的计量模块动态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郭再林 刘伟嵬 +2 位作者 祁俊征 王洋 张海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7-158,共12页
某型加力燃油调节器在流量测试中出现流量波动较大的问题。针对此,从计量模块的工作机制与结构特性出发,建立计量模块的数学模型和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流量测试结果验证两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探究计量开度和计前油压对主要参数的影响,仿... 某型加力燃油调节器在流量测试中出现流量波动较大的问题。针对此,从计量模块的工作机制与结构特性出发,建立计量模块的数学模型和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流量测试结果验证两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探究计量开度和计前油压对主要参数的影响,仿真分析计量模块的时域特性和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压差活门是抑制流量波动的主要元件,且流量波动主要受计前油压变化的影响。基于此,对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求解,利用传递函数分析计量模块的稳定性和影响流量波动的参数,并以影响参数为变量,在状态空间方程中引入干扰,观测影响因素的改变对抗干扰能力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压差活门弹簧刚度和压差活门弹簧腔受力面积,增加某节流口的过流面积、压差活门质量和压差活门阻尼系数,可提高计量模块的抗干扰能力,且将流量波动由最高的±7.68%降低到±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模块 数学模型 动力学仿真 动态特性 流量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水处理pH智能控制系统
11
作者 颜斌 段建峰 +5 位作者 孙钧 周文 郭荣华 颜峰 魏卓 杨晓林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进水流量波动作为扰动变量,通过数学模型动态预测补偿值,并结合PID反馈调节形成复合控制系统,提升了pH控制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同时,采用以智能计量阀为核心的精密流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RS485通讯方式实现各组件的协同和与上位机的连接,依据前馈补偿控制方法精准计算出的氢氧化钠投加量进行全量程范围(100∶1)内的精确调节,可将pH控制精度提升至±0.15以内,系统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氢氧化钠投加量大幅降低22%,具备超宽量程、低噪声、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精度 数学模型 智能控制 前馈补偿 精密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在塔里木河的应用
12
作者 陈沛东 李晓庆 艾尼瓦尔·牙生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24,共8页
塔里木河天然河岸状态造成了每年防洪抢险的巨大投入,如何依据河流演变规律形成有效的防洪抢险防护方案亟待研究。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建立适用于塔里木河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稳定河湾形... 塔里木河天然河岸状态造成了每年防洪抢险的巨大投入,如何依据河流演变规律形成有效的防洪抢险防护方案亟待研究。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建立适用于塔里木河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稳定河湾形态。塔里木河下游恰拉河段单位河长水流功率最小时,河湾曲率为4.02,此时河湾蠕动速率较小,河道相对稳定。河湾形态主要受来水输沙率与泥沙粒径的影响,随着泥沙粒径与输沙率的增加,河湾曲率增大,弯道平衡比降增大,河道趋向窄深。提出了有利于塔里木河河道整治的建议,在现水沙条件下,当恰拉段河湾曲率在3.8~4.1时,河道岸坡受水流冲击小,此时防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最小水流功率 塔里木河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对机载中空纤维膜装置分离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耿雷铭 江荣杰 +1 位作者 付子祺 冯诗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9-774,共6页
中空纤维膜气体分离装置是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分压差的推动下通过膜的传质速率不同来分离不同组分气体,其性能与流型、进气方式和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建立并验证了不同流程间通用的中空纤维膜数学模型,得到了膜分离过程中产品氮气... 中空纤维膜气体分离装置是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分压差的推动下通过膜的传质速率不同来分离不同组分气体,其性能与流型、进气方式和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建立并验证了不同流程间通用的中空纤维膜数学模型,得到了膜分离过程中产品氮气纯度、丝内压阻、渗透率等随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不同流程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管侧进气逆流时的产品氮气纯度比顺流高,两者差距随着高度上升先增大后减小;逆流流型下管侧进气得到的产品氮气纯度比壳侧进气高,分离效果更好。低空下流型对机载中空纤维膜装置性能的影响更大;高空下进气模式对机载中空纤维膜装置性能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 中空纤维膜 分离性能 数学模型 顺逆流 管壳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式膜元件内部结构设计与通量优化研究
14
作者 戴启军 康燕 +4 位作者 吴宗策 金焱 韩前武 张玲玲 唐伦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为了研究卷式膜元件产水量与膜片性能不匹配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卷式膜元件内浓网、淡网流道压力分布,通过建立卷式膜元件产水流量数学模型计算淡网流道的压力损失,评估不同构型膜元件产水流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产水流道... 为了研究卷式膜元件产水量与膜片性能不匹配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卷式膜元件内浓网、淡网流道压力分布,通过建立卷式膜元件产水流量数学模型计算淡网流道的压力损失,评估不同构型膜元件产水流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产水流道内的压降梯度沿涡旋线方向,且随汇聚的纯水增加压降梯度逐渐变大;在不同条件不同构型的八寸工业膜元件中,淡网流道总压力损失为60~170 kPa,当膜页长度减小、淡网流阻系数减小、淡网厚度增加时,淡网流道的总压力损失减小,膜元件产水量有所提升;对于低阻力膜,不同构型的膜元件的产水量差异最大达14%,而对于高阻力膜,不同构型的膜元件的产水量差异最大则只有4.8%,膜元件产水差异在低阻力膜中更显著。本文开发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定量计算不同构型、不同流阻淡网、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膜元件产水量,并评估其与膜片性能的差异,确定产水流量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式膜元件 组件构型 淡网流阻 压力损失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程度评价及补救思路分析
15
作者 周舜轩 吴春熠 +1 位作者 韦露斯 谢天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4,33,共5页
随着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监测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此,以广州市南沙区横沥立交连接线跨下横沥水道桥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水文站测验河段的壅水、河势、含沙量及河段冲淤变化情... 随着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监测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此,以广州市南沙区横沥立交连接线跨下横沥水道桥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水文站测验河段的壅水、河势、含沙量及河段冲淤变化情况,并系统性地评估了该工程对下横水文站监测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及运行对水文站测验河段特性、设施设备、测验方案及水文数据资料等关键方面均造成不利影响。为减轻影响,提出了水位对比观测、流量测验、含沙量加密观测、单段沙关系率定等补救措施。为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评估和补救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建设工程 水文监测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影响评估 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荣泽 卞亚南 +3 位作者 周舒 王楷军 吕琦 陈朝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80-1987,共8页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of nonlinear flow.The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was compiled based on black-oil model.A quarter of five-spot well unit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flow on the exploit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arcy flow,quasi-linear flow and nonlinear flow were provided.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flow degree.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arcy flow,when considering nonlinear flow,the oil production is low,and production decline is rapid.The fluid flow in reservoir consumes more driving energy,which reduces the water flooding efficiency.Darcy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capability,and quasi-linear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resistance.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near the well and artificial fracture is strong while 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main streamline is weak.The nonlinear flow are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quasi-linear flow during the fl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ater propelling speed of nonlinear flow is greatly slower than that of Darcy 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racture,and the nonlinear flow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well pattern arrangement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nonlinea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对涡轮流量计的脉动误差上限的估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可薇 胡银春 张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在管道输运当中,非稳态流会使涡轮流量计的计量结果产生偏差。为了指导脉动流工况下的涡轮流量计选型和修正,需估算脉动工况对涡轮流量计产生的最大脉动误差。忽略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涡轮流量计的动态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在一... 在管道输运当中,非稳态流会使涡轮流量计的计量结果产生偏差。为了指导脉动流工况下的涡轮流量计选型和修正,需估算脉动工况对涡轮流量计产生的最大脉动误差。忽略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涡轮流量计的动态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脉动周期内计算脉动流和定常流对叶轮的做功比值,推导得出正弦脉动流误差上限公式。基于6DOF模型和UDF建立了涡轮流量计CFD仿真模型,搭建了空气流实验平台,以工作级流量标准装置作为标准表,被校表和标准表间采用内置整流器的管段相连。对比定常流下的流量值,计算各脉动工况下的误差限值。综合各脉动工况点,上限公式与CFD仿真所得脉动误差上限的最大差值为0.281%,与空气流实验所得脉动误差上限的最大差值为0.224%。经CFD仿真和空气流实验结果对比验证,脉动误差上限公式较为准确,可以直接用于脉动频率大于10 Hz的工况下误差值的估计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流量计 数学模型 CFD 正弦波脉动流 实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解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羽飞 蒋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32,共10页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混合交叉流线条件下,不同流向的客流难以实时观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车站客流解析方法。首先,利用来源于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视频、列车称重系统的客流监测数据,基于客流特性与客流时空关联关系...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混合交叉流线条件下,不同流向的客流难以实时观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车站客流解析方法。首先,利用来源于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视频、列车称重系统的客流监测数据,基于客流特性与客流时空关联关系,构建车站分向客流估计模型;进一步,运用计算图结构将模型抽象成一种具有时空维度的多层次客流网络,并提出基于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技术的模型循环迭代求解算法。最后,针对G市某换乘站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自多源监测数据中逐时段解析车站分向客流;全天72个时段客流估计结果与实际监测情况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不超过10.24%,平均值在0.4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估计 数学规划模型 反向传播 计算图结构 多源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水流对桥墩下游水流流态的影响与改进
19
作者 杨焘铭 王志国 +3 位作者 张才杰 李鑫垚 郑东 刘立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5-1213,共9页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将桥墩设置于弯道水流影响范围之内。当桥墩上游存在偏流现象时,桥墩下游漩涡脱落产生的低流速区与偏流相互影响,导致下游流速分布呈现极不均匀状态,从而对下游边坡与相关建筑物构成危害。为改善弯道水流引起的桥墩下...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将桥墩设置于弯道水流影响范围之内。当桥墩上游存在偏流现象时,桥墩下游漩涡脱落产生的低流速区与偏流相互影响,导致下游流速分布呈现极不均匀状态,从而对下游边坡与相关建筑物构成危害。为改善弯道水流引起的桥墩下游水流流态紊乱,基于ANSYS Fluent建立k-ωSST三维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桥墩尾部形态对下游流速分布的影响,并对下游偏流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上游来流发生偏移,偏流与桥墩尾部的低流速区之间相对流速差增大时,将导致下游水流紊乱增强;改进桥墩尾端形态可以改善下游流速分布状况,桥墩尾端长度与稳流效果在本研究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桥墩前端圆弧半径与稳流效果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成果可为弯道水流中桥墩修建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弯道水流 流速分布 尾部流态 分布影响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20
作者 王彦文 葛声宏 +3 位作者 陈志闯 吴河灯 杨瀚浩 朱玉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70,共9页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各组件以及整阀的输出特性。其中,力矩马达气隙初始值非对称产生的电磁力矩可以平衡一部分喷嘴液压力产生的力矩,考虑喷嘴腔的压力损失与不考虑时二者误差最大为11.4%。同时开展了多喷嘴阀实验研究,对比数学模型与实验得到的整阀流量特性曲线,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多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伺服阀 多喷嘴 数学模型 流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