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ergy storage and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under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 被引量:19
1
作者 SU You-qiang GONG Feng-qiang +1 位作者 LUO Song LIU Zhi-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48-865,共18页
To study the energy storage and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rock under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the single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 To study the energy storage and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rock under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with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the single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granite specimens with two height-to-width(H/W)ratios under five confining pressures.Three energy density parameters(input energy density,elastic energy density and dissipated energy density)in the axial and lateral directions of granite specimen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area integral metho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for the specimens with a specific H/W ratio,these three energy density parameters in the axial and lateral directions increase nonlinearly with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s quadratic polynomial functions.Under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 compression,the linear energy storage law of granite specimens in the axial and lateral directions was founded.Using the linear energy storage law in different directions,the elastic energy density in various directions(axial elastic energy density,lateral elastic energy density and total elastic energy density)of granite under any specific confining pressures can be calculated.When the H/W ratio varies from 1:1 to 2:1,the lateral compression energy storage coefficient increa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xial compression energy storage coefficient decreases,while the total compression energy storage coefficient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H/W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on linear energy storage law single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height-to-width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noise sound recognition based on energy-frequency feature
2
作者 ZHOU Xiaomin LI Ying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0-819,共10页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non-stationary background noise affects the animal sound recognition directly.Given this problem,a new technology of animal sound recognition based on energy-frequency(E-F)feature is propos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non-stationary background noise affects the animal sound recognition directly.Given this problem,a new technology of animal sound recognition based on energy-frequency(E-F)featur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nimal sound is turned into spectrogram to show the energy,tim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The sub-band frequency division and sub-band energy division are carried out on the spectrogram for extracting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of energy and frequency,so as to achieve sub-band power distribution(SPD)and sub-band division.Radon transform(RT)and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are employed to obtain the important projection coefficients,and the energy values of sub-band frequencies are calculated to extract the sub-band frequency feature.The E-F feature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SPD feature and sub-band energy value feature.The classification is achieved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classifi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achieve better recognition effect even when the SNR is below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sound recognition sub-band power distribution(SPD) sub-band FREQUENCY featurE RADON transform(RT) energy-frequency(E-F)fe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对煤岩组合体巴西劈裂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岩 王嘉豪 +3 位作者 邓良涛 洪紫杰 荣腾龙 侯志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煤岩组合体在采掘过程中的抗拉特性,方法以煤岩组合体为研究对象,利用RMT-150B实验机对其进行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巴西劈裂试验,分析加载速率对煤岩组合体劈裂破坏的强度特征、破坏形态、能量特征和裂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 目的为了研究煤岩组合体在采掘过程中的抗拉特性,方法以煤岩组合体为研究对象,利用RMT-150B实验机对其进行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巴西劈裂试验,分析加载速率对煤岩组合体劈裂破坏的强度特征、破坏形态、能量特征和裂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经历了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破坏阶段,其破坏模式与加载速率无关,均沿着圆盘交界面裂成两半;煤岩组合体的抗拉强度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加载速率较小时,试样的抗拉强度随加载速率变化十分显著;当加载速率增大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幅减小;不同加载速率下,煤岩组合体试样的能量集中在0.33~0.42 J,且试样抗拉强度越大,损伤所需的能量也越大;应力-裂纹应变峰前曲线经历裂纹闭合阶段、弹性阶段、裂纹扩展阶段,轴向裂纹损伤应力与抗拉强度值接近,裂纹参数具有明显的加载速率效应。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煤岩组合结构拉伸破坏机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巴西劈裂 强度特征 能量特征 裂纹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汽车涂装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
4
作者 李聪波 翟贺旺 +2 位作者 吴畏 董可 张祥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4-1874,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图注意力网络(TCN-GAT)与混合神经网络的烘干系统能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多尺度TCN和多头GAT分别捕获温度、压力等数据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然后联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变分自编码器(VAE)搭建异常检测模型;再次基于预测误差与重构概率构建能耗异常指标,并引入超阈值模型(POT)拟合Pareto分布建立异常阈值;最后在重庆某汽车工厂涂装车间开展案例验证,利用物联网设备(IoT)采集烘干系统能耗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系统 时空特征提取 能耗异常检测 能耗异常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
5
作者 王丽芳 吴荆双 +1 位作者 尹鹏亮 胡立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39,共6页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达到空间去冗余的效果;其次,将视觉Transformer(ViT)用于视觉特征的提取以减少时间冗余,同时利用ViT配合光流加C3D架构的组合以减少空间冗余,从而获得非冗余视觉空间;最后,为度量视觉空间和语义空间的相关性,实现能量评分评估机制,设计联合损失函数来进行优化实验。采用6个经典ZSAR算法及近年文献里的算法在两个数据集HMDB51和UCF101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CAGE(Coupling Adversarial Graph Embedding)、Bi-dir GAN(Bi-direc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和ETSAN(Energy-based Temporal Summarized Attentive Network)等算法,在平均分组的HMDB51数据集上,ARAAE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1±1.8)%,均明显优于对比算法;在平均分组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4±1.6)%,略优于对比算法;在以81/20为分割方式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40.2±2.6)%,均大于对比算法。可见,ARAAE在ZSAR中能有效提高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动作识别 能量函数 注意力机制 光流法 视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游程域模态分解理论与特征提取
6
作者 王学伟 杨江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高比例光伏新能源接入下的电能信号呈现出强随机、快时变、大波动特性,常导致电能表电能计量严重超差,影响电能交易的公正合理性。针对新能源电能信号敏感特征不清楚、对电能表电能计量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建立了游程域映射理论,解决了电... 高比例光伏新能源接入下的电能信号呈现出强随机、快时变、大波动特性,常导致电能表电能计量严重超差,影响电能交易的公正合理性。针对新能源电能信号敏感特征不清楚、对电能表电能计量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建立了游程域映射理论,解决了电能信号在游程域的表征问题;提出了游程域模态分解(R-EMD)方法,基于游程完成电流幅度在长持续时间下局部区间的自适应模态分解,得出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的2个全局重要特征;构建了游程域特征参量与特征函数,并提取得到光伏新能源电能信号的4个游程域敏感特征;通过实验验证了游程域敏感特征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新能源 电能计量 电能表误差 模态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波多特征交互融合的复材板损伤演化追踪
7
作者 刘小峰 周曾亮 柏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损伤量化评估困难与其演化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交互融合的复材板疲劳损伤演化追踪方法。通过构建Lamb波信号多域特征交互融合的损伤指数观测方程,结合应变能释放模型与粒子滤波算法实现了复材板损伤状... 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损伤量化评估困难与其演化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交互融合的复材板疲劳损伤演化追踪方法。通过构建Lamb波信号多域特征交互融合的损伤指数观测方程,结合应变能释放模型与粒子滤波算法实现了复材板损伤状态的追踪。通过提取Lamb波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动态时间规整特征和传递熵特征等多域特征,全面表征复合材料板疲劳损伤状态,并以此作为损伤状态观测量,建立了复材板的损伤状态空间模型。在研究多域特征与复材板损伤程度的线性相关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多变量交互预测模型,对多域损伤特征进行交互融合,建立了Lamb波信号特征与复材板损伤评价指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了损伤指数观测方程。在复材板应变能释放率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损伤演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了对复材板裂纹密度与脱层大小等损伤状态的追踪。通过有限元仿真及T700G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制成的复材板疲劳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追踪和预测复材板损伤状态方面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损伤指数的演化规律,还为复材板损伤的实时监测和演化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材板 特征交互融合 应变能释放率模型 粒子滤波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与自适应三支密度峰值法的多元负荷聚类及用能行为刻画
8
作者 赵振宇 郭丽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4-1953,共10页
随着向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加速,亟待开展对多元负荷用户的复杂用能特性分析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电、冷、热多元负荷耦合特性的用户用能特性标签库构建技术及用户画像方法。首先运用快速相关性滤波算法剔除高冗余低相关特征,... 随着向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加速,亟待开展对多元负荷用户的复杂用能特性分析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电、冷、热多元负荷耦合特性的用户用能特性标签库构建技术及用户画像方法。首先运用快速相关性滤波算法剔除高冗余低相关特征,并通过随机森林和递归式特征消除算法精选出具有强区分能力的用能特征。在聚类阶段,改进的自适应三支密度峰值聚类算法(three-way adaptive density peak clustering,3W-ADPC)通过结合自适应近邻搜索和三支聚类算法提升负荷聚类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在计算效率和聚类精度上的双重优势,能够精准揭示多元负荷用户综合用能特性和深层次信息,证实所提方法在多元负荷用户行为研究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类 多元负荷 用能行为特性 特征优选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
9
作者 王德文 安涵 +1 位作者 张林飞 赵文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70,共13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将全年数据按季节划分,分析各季节下电、冷、热负荷间耦合强度;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分量,可以更好挖掘多元负荷的深层时序特征;渐进式分层提取多元负荷的耦合特征,并动态分配耦合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权重,避免耦合特征无效时模型预测精度下降。实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的多元负荷耦合强度下,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多任务负荷预测在精度上有更好表现。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综合能源多元负荷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 多任务学习 多元负荷 渐进式分层 特征提取 最大信息系数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饱腹感研究及其测试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孟丽 韩晓峰 +8 位作者 王若永 韩小伟 韩忠 曾新安 黄京美 刘义凤 苑鹏 柳嘉 段盛林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饱腹感,即为进食后满足感和不再渴望进食的状态,在维护正常食欲、控制体质量、预防肥胖及改善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分析影响饱腹感的多种因素,包括食物成分、感官特征、能量密度、心理因素及饮食行为等,并阐述这些因素... 饱腹感,即为进食后满足感和不再渴望进食的状态,在维护正常食欲、控制体质量、预防肥胖及改善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分析影响饱腹感的多种因素,包括食物成分、感官特征、能量密度、心理因素及饮食行为等,并阐述这些因素对饱腹感的作用机制。同时,重点介绍模拟视觉量表、胃肠道激素检测及闪烁扫描等新兴技术在饱腹感测试中的应用,展示这些技术在评估饱腹感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文章还讨论饱腹感及其测试技术的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旨在为饱腹感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饱腹感测试技术的创新以及高饱腹感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腹感 食物成分 感官特征 能量密度 心理因素 饮食行为 模拟视觉量表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特性的电-氢混合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宇歌 任洲洋 +2 位作者 程欢 董朝阳 吴秋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41,I0040-I0043,共13页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基于改进的IEEE-118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电解槽利用率,充分发挥电-氢储能互补优势,促进新能源高效经济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效率 电-氢混合储能 电解槽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秀媛 张国福 张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提高损伤程度识别精度,提出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建立齿轮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在变转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能量法求出齿轮裂缝损伤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以便对不同损伤程度展开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表... 为了提高损伤程度识别精度,提出变转速工况下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建立齿轮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在变转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能量法求出齿轮裂缝损伤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以便对不同损伤程度展开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表征齿轮裂缝损伤程度的故障频带幅值和啮合频率幅值特征,根据关联性和一致性评价准则对其展开评估,验证其对于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的重要性;引入集成学习策略改进SVM,将故障频带幅值与时变啮合刚度作为模型的输入,集成模型将综合多个基础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最终的齿轮裂缝损伤程度分类识别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齿轮裂缝损伤程度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工况 齿轮动力学模型 能量法 特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释放分析探究膨化食品声学特征与感官脆度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成凯 胡新楠 +2 位作者 纪执立 沈汪洋 贾喜午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旨在寻找能快速提高膨化食品感官脆度和其声学特征相关性的方法。采用排序测试方法选取脆性区分能力较好的个体组成感官组,对不同类型的膨化食品进行感官评价。以1000 Hz作为能量切分区间,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 本研究旨在寻找能快速提高膨化食品感官脆度和其声学特征相关性的方法。采用排序测试方法选取脆性区分能力较好的个体组成感官组,对不同类型的膨化食品进行感官评价。以1000 Hz作为能量切分区间,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对膨化食品的声信号进行能量分割,观察其能量迁移过程,研究10种不同类型食品的感官评价与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具有较高“酥脆性”的样品更易获得较高的评价分数。脉冲因子(r=0.937)和峭度(r=0.889)在不同种类膨化食品之间显示出与感官脆度的极显著相关性(P<0.01),表明膨化食品的能量释放特征保持一致,较脆的食物释放的能量会产生突然而不稳定的信号。膨化食品的声信号频率更集中在总能量占比80%的低频区间内,不同类型膨化食品的低频区间与感官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从其固有低频区间提取的声学特征与感官脆度的相关性显著提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寻找膨化食品声信号最佳录制频率区间方法,提高了声学评价在食品感官质量控制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食品 声学特征 希尔伯特-黄变换 能量迁移 频率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预测精度提升和市场交易的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以恒 杨冬梅 +4 位作者 刘刚 叶闻杰 杨翼泽 钱涛 胡秦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9,共9页
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导致功率预测误差,造成新能源发电商因投标电量存在偏差而产生弃风损失和偏差惩罚.提出基于特征约束的多层感知机(MLP)功率预测算法结合储能双边交易提供电量支撑,降低投标偏差.首先,通过改进网络结构和自适应学习提高... 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导致功率预测误差,造成新能源发电商因投标电量存在偏差而产生弃风损失和偏差惩罚.提出基于特征约束的多层感知机(MLP)功率预测算法结合储能双边交易提供电量支撑,降低投标偏差.首先,通过改进网络结构和自适应学习提高MLP隐含层关联度,加强对输入数据非线性规则的表征能力,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其次,提出新能源发电商与储能商在进入日前市场之前进行双边交易的模式,进一步降低因功率预测误差引起的偏差惩罚和弃风损失.最后,算例证明基于特征约束的MLP有效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并且通过与储能商双边交易,有效提高新能源发电商的总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功率预测 基于特征约束的多层感知机 双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能量轨迹特征学习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5
作者 张宇驰 蔡国伟 +3 位作者 刘铖 张泽栋 王盈月 杨晶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28,共9页
快速准确的暂态稳定评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受扰后呈现多控制切换的非光滑系统特征,给现有暂态稳定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带来了挑战。围绕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电力系统,提出了... 快速准确的暂态稳定评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受扰后呈现多控制切换的非光滑系统特征,给现有暂态稳定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带来了挑战。围绕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能量轨迹特征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增广网络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研究网络能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暂态稳定的映射关系,提出支路脆弱度指标及稳定判别指标。然后,根据支路脆弱度指标引导注意力权重实现关键支路特征增强,以稳定评估函数及支路相角差为输入特征,提出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及包含197节点的CEPRI-TAS实际系统仿真分析了电力电子设备切换控制对稳定判别方法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能量 特征学习 暂态稳定 新能源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的铜矿石双能X射线图像预选方法研究
16
作者 冯灿翔 何剑锋 +7 位作者 李卫东 王文 聂逢君 钟国韵 汪雪元 袁兆林 瞿金辉 夏菲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9-1005,1034,共8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双能X射线图像分类中存在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融合不充分、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低秩双线性池化铜矿石预选模型LRBP-PDENet。该模型采用并行双编码器分别提取高、低能X射线图像特征,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方...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双能X射线图像分类中存在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融合不充分、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低秩双线性池化铜矿石预选模型LRBP-PDENet。该模型采用并行双编码器分别提取高、低能X射线图像特征,基于低秩双线性池化方法实现高、低能图像特征信息的完全交互,在适当控制计算参数量的同时,获得表征能力更强、信息更丰富的融合特征。结果表明,融合特征在分类任务上的效果优于单一特征,该模型在铜矿石预选任务上准确率达到91.88%,精确率达到92.39%,召回率达到86.71%,F1分数达到89.17%。模型分类性能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铜矿石预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预选 图像识别 双能X射线透射技术 低秩双线性池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重压缩和激励与多头特征注意力机制的电-热负荷协同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强 韩静娴 +4 位作者 杨子梁 宋济东 杨德昌 齐海杰 于芃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8,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多样且存在耦合,为提升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分组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短期电-热负荷协同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压缩和激励注意力为各输入通道加权,再对其进行分组卷积;利用多头特征注... 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多样且存在耦合,为提升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分组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短期电-热负荷协同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压缩和激励注意力为各输入通道加权,再对其进行分组卷积;利用多头特征注意力对卷积结果进行赋权,并利用输入门控循环单元模型对负荷进行预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低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预测 分组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改进的压缩和激励注意力机制 多头特征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受拉破坏能量演化规律与失稳灾变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世龙 孙文洋 +6 位作者 刘君奇 龙昭熹 汪官腾 薛兴卓 刘扬 尚少康 钮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研究煤炭开采过程诱发的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开展了原煤试样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受拉破坏过程中煤体的能量演化规律,对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煤体受拉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能够判识煤体破坏的... 为研究煤炭开采过程诱发的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开展了原煤试样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受拉破坏过程中煤体的能量演化规律,对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煤体受拉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能够判识煤体破坏的临界点、失稳点、破坏点;受拉损伤破坏各阶段,煤体的能量演化特征差异显著,在弹性变形阶段,输入能主要转化为弹性能,耗散能保持稳定,而在失稳破坏阶段,耗弹比呈跳跃式增长;能量释放速率与能量耗散速率在煤体受拉过程的临界点、失稳点、破坏点处均具有异常响应特征,且特征点的出现均有显著的前兆信息。煤岩失稳破坏的本质是能量积聚与耗散的结果,煤体能量指标能够揭示试样损伤破坏过程中能量演化的异常特征,进而判识煤体发生灾变的前兆信息,有利于超前预警,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拉伸破坏 能量演化 灾变特征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良恩 谢东颖 +5 位作者 陈志远 袁丹丹 聂洋 黄绮 杨乐 梁忠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5,共13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数据暂时缺失)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能源碳排放效率。在分析能源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To...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数据暂时缺失)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能源碳排放效率。在分析能源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Tobit回归模型,运用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能源碳排放效率的改善,得到如下结果。1)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在研究时段呈现小幅度波动变化趋势,2013年为最高点(0.529),2021年为最低点(0.501)。各地区能源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能源碳排放效率的改善。其中,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3)从控制变量看,基础设施水平对能源碳排放效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城镇化水平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国家数字金融相关政策,建立“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能源碳排放效率 时空特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与分析
20
作者 官宏 熊茜 +1 位作者 马辉 汪伟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8,共9页
为了实现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首先,基于Mindlin-Reissner壳单元建立含呼吸效应的裂纹叶片有限元模型,求解裂纹叶片在离心载荷与气动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为故障特征提取提供激励信号输入.然后,建立基于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 为了实现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首先,基于Mindlin-Reissner壳单元建立含呼吸效应的裂纹叶片有限元模型,求解裂纹叶片在离心载荷与气动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为故障特征提取提供激励信号输入.然后,建立基于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的故障指标以及能量指标.最后,分析各种指标对于旋转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贡献率指标F_(e)(n)以及加权贡献率指标R_(n)(n)对叶片裂纹故障进行诊断时稳定性较差且不敏感,而能量指标在共振与非共振状态下均能有效提取叶片裂纹故障特征.所得结论可以为旋转叶片裂纹故障的特征提取、分析及指标筛选提供工程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呼吸裂纹 故障特征提取 能量指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