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Under Different Lightning Current Models by Perfect Ground Assumption
1
作者 LIANG Jianfeng LI Yanm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12-2116,共5页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射频信号 放电量 高电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
2
作者 常勇 包广清 +1 位作者 陈俊全 杨巧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8,共14页
针对传统磁滞建模方法未考虑电工钢片等磁性材料在磁化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变化,导致在实际复杂磁化环境工况中对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模拟精度受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外加磁场与钉扎点对应的可... 针对传统磁滞建模方法未考虑电工钢片等磁性材料在磁化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变化,导致在实际复杂磁化环境工况中对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模拟精度受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外加磁场与钉扎点对应的可逆磁场的关系,然后通过矫顽力随磁滞回环峰值的变化曲线确定分布函数W(h)与不同磁场强度峰值的钉扎分布密度,根据钉扎分布密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峰值的关系计算钉扎场强及其所占权重,建立能量磁滞模型,将模型离散方程转化为连续方程,进行矢量化,并给出基于能量磁滞模型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解析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最后利用不同频率下测量的实验数据与解析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解析方法计算精度保持在95%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识别速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片 能量磁滞模型 钉扎分布密度 可逆磁场强度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绝缘结构的电场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招成 崔翔 +2 位作者 李学宝 马楚萱 赵志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30,I0018,共18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压大容量电力换流和控制装备中。然而,在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的研制过程以及工程应用中,器件内部局部放电现...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压大容量电力换流和控制装备中。然而,在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的研制过程以及工程应用中,器件内部局部放电现象乃至击穿现象频繁发生,给器件绝缘设计带来巨大挑战。要想实现良好器件绝缘设计,就需要获得器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因此实现器件内部电场的准确计算至关重要。文中全面回顾器件内部绝缘结构的建模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从封装绝缘电场计算、芯片绝缘电场计算以及芯片和封装绝缘耦合电场计算3个方面介绍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以及相应的不足,最后展望未来器件内绝缘结构电场计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绝缘 封装结构 芯片终端 电场计算模型 边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换流站阀厅内三维电场的分布式并行计算 被引量:53
4
作者 田冀焕 周远翔 +3 位作者 郭绍伟 聂琼 孙清华 梁曦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5-1210,共6页
直流换流站阀厅的三维电场计算对金具结构设计与厅内场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阀厅内部设备多、结构复杂,其几何建模与数值仿真较为困难。为此基于ANSYS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通过对ANSYS模型实体进行自动化相对编号,提出了... 直流换流站阀厅的三维电场计算对金具结构设计与厅内场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阀厅内部设备多、结构复杂,其几何建模与数值仿真较为困难。为此基于ANSYS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通过对ANSYS模型实体进行自动化相对编号,提出了模块化与独立化的建模方法,并使ANSYS模型的APDL(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代码具有重用性。基于该方法建立了直流换流站阀厅内部交流侧设备的模型。通过选择适合分布式并行计算的ANSYS求解器,计算出阀厅内部的三维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当前设计方案下,阀厅内部金具表面最大场强为27.51 kV/cm,以球-板电极起晕场强作为判据,阀厅内无起晕现象。该数据为换流站阀厅的设计规划提供了可靠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换流阀厅 ANSYS 分布式并行计算 三维电场计算 建模方法 起晕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象条件下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计算与档距选择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冬萍 何为 +2 位作者 杨帆 张占龙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81-2086,共6页
气象参数变化引起输电线路荷载、应力和弧垂变化,进而影响线下工频电场,该问题对特高压线路尤为突出。为此,讨论了架空悬链线方程及弧垂影响参数,建立了输电线下工频电场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模拟电荷法推导出包含气象参数和档距的... 气象参数变化引起输电线路荷载、应力和弧垂变化,进而影响线下工频电场,该问题对特高压线路尤为突出。为此,讨论了架空悬链线方程及弧垂影响参数,建立了输电线下工频电场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模拟电荷法推导出包含气象参数和档距的电场计算式。以紧凑型特高压输电线路为例,研究地面电场分布特性,重点比较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档距线路最大弧垂和距地1.5m处的最大电场强度。结果表明,三维模型能够定量计算不同气象条件和不同档距时特高压输电线下电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温度和档距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档距 特高压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弧垂 三维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板长空气间隙击穿电场稳态条件的仿真 被引量:8
6
作者 洪川 胡建林 +2 位作者 孙才新 莫登斌 张仁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79,共5页
为推动以放电理论为基础的高电压与外绝缘学科从半物理到物理研究方向的发展,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棒-板长空气间隙的电晕云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带电离子和外加电压同时影响空间电场分布,空气分子的电离率α对电场分布... 为推动以放电理论为基础的高电压与外绝缘学科从半物理到物理研究方向的发展,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棒-板长空气间隙的电晕云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带电离子和外加电压同时影响空间电场分布,空气分子的电离率α对电场分布影响较大,附着率η、结合率β、解离率γ对电场影响较小;不同电晕云长度对空间电场分布的影响都具有相同规律性;空气相对湿度对击穿电压影响较大,空气湿度越小,空气越容易击穿;正极性棒-板长空气间隙击穿的电场条件为:放电起始后,电晕头部最高场强达到11.0kV/cm,电晕云内部最低场强达到3.0kV/cm,在该条件下对应的击穿电压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11%。以上计算结果可为超特高压外绝缘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板间隙 长空气间隙 电场计算 有限元分析 先导放电 电晕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间隙均匀复合绝缘子电压分布特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庆 谭威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罗兵 李锐海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10-1915,共6页
为了研究并联间隙装置对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用有限元法建立了22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三维电场计算模型来研究加装不同并联间隙装置后的绝缘子电压分布,并和加装均压环后电压分布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环形并联间隙对绝缘... 为了研究并联间隙装置对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用有限元法建立了22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三维电场计算模型来研究加装不同并联间隙装置后的绝缘子电压分布,并和加装均压环后电压分布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环形并联间隙对绝缘子的均压效果明显优于棒形并联间隙,环形间隙环径越小,管径越大,其改善复合绝缘子端部的电场及电压分布作用越明显,而罩入深度太大则不利于绝缘子端部电压分布的改善,不能有效屏蔽复合绝缘子根部。此外,通过和加装均压环后绝缘子电压分布的对比发现,利用环形并联间隙取代均压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间隙 复合绝缘子 有限元法 三维电场模型 电压分布 均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世松 袁燕岭 +3 位作者 董杰 甘景福 黄松岭 赵伟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9,共5页
因三芯电力电缆稳态运行时传输的三相电流之和为0,以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无法测量出其中各芯线即各相电流,该文从表征通流状态下三芯电力电缆中各处电磁特性的电磁场方程出发,提出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的解析计算方法,其不仅适用于对... 因三芯电力电缆稳态运行时传输的三相电流之和为0,以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无法测量出其中各芯线即各相电流,该文从表征通流状态下三芯电力电缆中各处电磁特性的电磁场方程出发,提出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的解析计算方法,其不仅适用于对称三芯电缆,还适用于其他电缆三芯任意分布的情形。基于该解析算法,通过测量三芯电缆表面的磁场,就可以较准确地实现对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电流的测量。以该解析模型进行计算和采用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的结果均表明,所提出解析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构建新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磁场计算 解析模型 电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引信目标电场建模 被引量:3
9
作者 付巍 陈曦 崔占忠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研究了飞机上安装的静电放电针空间电场分布。静电放电针是飞机上释放静电的装置,由于静电放电针在释放静电时具有特有的空间电场,因此为了使静电引信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探测目标,需要掌握静电放电针的工作机理和空间电场分布情况。在... 研究了飞机上安装的静电放电针空间电场分布。静电放电针是飞机上释放静电的装置,由于静电放电针在释放静电时具有特有的空间电场,因此为了使静电引信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探测目标,需要掌握静电放电针的工作机理和空间电场分布情况。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静电放电针空间电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得到了静电放电针空间电场电位和电场强度的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基本符合静电放电针空间电场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引信 静电场计算 目标电场建模 分离变量法 静电放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下埋藏点电流源有限差分正演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维琪 刘仕友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研究了地下埋藏点电流源三维地电介质的有限差分数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三维埋藏直流点电源场方程及边界条件;然后讨论了微分方程的离散化,对于数值求解时电导率应具有一定连续性的要求,采用斯托克斯定理将体积分化为面积分的方法来消除,... 研究了地下埋藏点电流源三维地电介质的有限差分数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三维埋藏直流点电源场方程及边界条件;然后讨论了微分方程的离散化,对于数值求解时电导率应具有一定连续性的要求,采用斯托克斯定理将体积分化为面积分的方法来消除,求解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技术构成。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以及避免由源奇异性引起的差分计算复杂性,计算时将电位分成二次异常电位和背景电位2部分。在背景场计算中,对地下均匀半空间和水平均匀层状模型的背景场对二次异常场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发现,将地电模型中各层的电导率和异常体电导率取加权平均,以此作为均匀半空间模型的电导率进行背景场计算时,二次异常场计算结果较差;利用水平层状模型计算背景场,以此为基础计算三维地电场,二次异常场的计算结果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进行复杂地电模型的正演计算,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模型 有限差分 数值计算 背景场 电导率 正演模拟 计算精度 计算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电场计算时模型表面网格精细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雨 杜志叶 +4 位作者 柳双 金硕 蒙绍新 金颀 周文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210,共6页
大型复杂模型有限元电场求解过程中,所关注设备表面网格的精细化控制往往难度较大。为此,对有限元电场数值计算时网格划分的相关基本原则进行讨论,考虑实体模型的基本几何结构,提出了基于多层外包实体实现设备表面网格精细控制的思想,... 大型复杂模型有限元电场求解过程中,所关注设备表面网格的精细化控制往往难度较大。为此,对有限元电场数值计算时网格划分的相关基本原则进行讨论,考虑实体模型的基本几何结构,提出了基于多层外包实体实现设备表面网格精细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限元建模方法。以简单三维模型为例,分别介绍了外包实体生成算法、区域划分原则及相关操作流程。以标准模型为例介绍了所提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同时对外包实体的参数设定进行了讨论。将该方法应用于±1100 kV特高压换流站直流阀厅设备表面电场计算中,计算所得模型表面电场过渡平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3.8 kV/cm。该方法有效实现了模型表面网格的精细控制,对大型复杂有限元模型的高效、精确建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实体 网格控制 有限元法 电场计算 特高压阀厅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脉冲诱导细胞内电处理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登斌 米彦 +2 位作者 姚陈果 李成祥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脉宽为ns级、场强≥10 kV/cm的脉冲电场能够对细胞内部结构产生影响而不会导致细胞外膜穿孔,即细胞内电处理效应。尽管细胞内电处理效应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细胞内电处理的根本原因是ns脉冲电场在细胞内膜上诱... 脉宽为ns级、场强≥10 kV/cm的脉冲电场能够对细胞内部结构产生影响而不会导致细胞外膜穿孔,即细胞内电处理效应。尽管细胞内电处理效应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细胞内电处理的根本原因是ns脉冲电场在细胞内膜上诱导出的跨膜电位超过了穿孔临界值,从而导致内膜穿孔。基于以上研究详细介绍了目前关于细胞内外膜跨膜电位的计算模型、方法及仿真计算结果,探讨了细胞内电处理的机理。宽脉冲电场难以透过外膜进入细胞内部,主要作用在外膜上,导致外膜发生电穿孔。随着脉冲宽度变小,电场对内膜作用增强。当脉宽减小到ns级时,脉冲电场感应出的内膜跨膜电位比外膜大,电场主要作用于膜内细胞器,诱导内膜穿孔,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即进行细胞内电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电场 细胞内电处理 跨膜电位 计算模型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符荣 窦满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43,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既要满足低速区大转矩输出,同时又要满足高速恒功率区宽弱磁调速范围的特殊需求,提出采用V型转子磁路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通过对影响这种结构电机运行特性的主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提高内置式永... 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既要满足低速区大转矩输出,同时又要满足高速恒功率区宽弱磁调速范围的特殊需求,提出采用V型转子磁路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通过对影响这种结构电机运行特性的主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交轴电感Lq参数值,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机恒功区弱磁扩速范围,而且同时也满足低速区的大转矩输出要求。同时,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了30 kw电动汽车驱动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合有限元对样机主要性能进行了电磁场计算;并对样机进行了参数实验、空载实验、负载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样机实验测试结果与设计计算值、电磁场仿真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所研究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提高电机交轴电感Lq参数的设计方法是一种能够满足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输出特性需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电机设计 有限元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三维工频电场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留明 雷佳明 +1 位作者 马悦红 白晓春 《陕西电力》 2011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了研究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下三维工频电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计及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模型,采用改进模拟电荷法推导包含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电场计算式。以宫亭—兰州东Ⅱ输变电工程和哈密—... 为了研究西北地区750kV输电线路下三维工频电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计及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模型,采用改进模拟电荷法推导包含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电场计算式。以宫亭—兰州东Ⅱ输变电工程和哈密—安西输变电工程为例,检验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程序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西北地区典型气象条件下线路不同档距的导地线弧垂、距地1.5m处的最大电场强度、线下大于4kV和7kV电场强度区域占走廊面积的百分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模型能够定量计算西北地区各典型气象条件和不同档距的输电线路电场强度;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温度和档距的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气象条件 档距 750KV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弧垂 三维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逆变器供电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骆光照 李斐 +2 位作者 杨南方 陈哲 刘卫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电驱动系统的高效控制问题,构建一种三电平逆变器供电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减少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降低转矩脉动,提升驱动系统整体效率。针对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实现复杂的问题,通过对...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电驱动系统的高效控制问题,构建一种三电平逆变器供电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减少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降低转矩脉动,提升驱动系统整体效率。针对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实现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大、小电压矢量选择的归纳研究,利用矢量的对称性和归一化处理方法,提出一种易于通过可编程器件实现的简洁计算方法,实现不同扇区的统一计算;构建参考矢量的复数表达形式,利用极坐标相角信息简化扇角区间判别。采用Matlab/Simulink分别构建传统两电平逆变器和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减小电流谐波和削弱转矩脉动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三电平逆变器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 高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接触模型的锌电积用阳极电场分布仿真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红兵 蒋良兴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3,97,共5页
基于ANSYS 12.0软件对锌电积过程中阳极电流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一次电场分布模型改进为考虑电化学反应的二次电场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次电场分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优化后的电接触模型计算结果能更精准反映锌电积过程... 基于ANSYS 12.0软件对锌电积过程中阳极电流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一次电场分布模型改进为考虑电化学反应的二次电场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次电场分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优化后的电接触模型计算结果能更精准反映锌电积过程中阳极电流密度的实际分布情况,阳极内部电流密度由非线性下降变为以恒定梯度下降,阳极电压降由0.015 V变为0.034 V。该模型的引入可以更好地通过模拟计算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阳极电流密度 电接触模型 仿真计算 电场 阳极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芯AFSPMSG磁场解析与优化设计
17
作者 朱军 李少龙 +3 位作者 宋丹丹 韩巧丽 封海潮 许孝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16-3323,共8页
针对传统轴向磁通永磁同步发电机(AFPMSG)表贴式磁极采用均匀气隙产生非正弦气隙磁场引起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动,使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定子无铁芯轴向磁通阶梯形永磁同步发电机(AFSPMSG)结构,以提高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 针对传统轴向磁通永磁同步发电机(AFPMSG)表贴式磁极采用均匀气隙产生非正弦气隙磁场引起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动,使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定子无铁芯轴向磁通阶梯形永磁同步发电机(AFSPMSG)结构,以提高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建立阶梯型永磁体结构二维解析模型,采用分层模型法将磁场进行叠加,计算电机的气隙磁场、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和效率,通过有限元验证解析法的有效性。根据气隙磁场中基波含量及反电动势波形畸变率选取最优的转子结构,优化后发电机反电动势THD为0.53%,比传统均匀气隙减少90%,能使发电机反电动势趋于标准正弦形,提高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永磁体 解析模型 轴向磁通 阶梯型 有限元 磁场叠加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沉积银原子实验中的应用
18
作者 祝宇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80-81,85,共3页
文章介绍了在均匀带电硅油基底表面沉积银原子的实验研究中,利用MATLAB语言对均匀带电硅油基底表面电场分布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 MATLAB语言 电场分布 理论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的数值模拟及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律方成 刘宏宇 +4 位作者 阴凯 李志兵 董蒙 曹东亮 谢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98-2806,共9页
明确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及其引发的间隙放电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微粒运动的三维电-力学瞬态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基于静电场原理,获得了微粒的电荷量及电场... 明确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不均匀场中金属微粒运动及其引发的间隙放电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微粒运动的三维电-力学瞬态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基于静电场原理,获得了微粒的电荷量及电场力;结合力学方程与拉普拉斯光顺方法给出了运动的动网格模型;为抑制微粒与壁面接触时网格拓扑改变引起的计算失败,提出了虚拟接触壁面条件。对楔形平板电极中典型的微粒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获得了微粒表面的场强畸变,并根据流注起始判据对其引发的典型间隙放电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粒向电极运动时,表面场强畸变最严重部位总是分布在靠近电极一侧的顶端;微粒紧邻高(低)压电极而与低(高)压电极的放电由微放电引起;起跳阶段与高压电极的放电可能会立即引发整个间隙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L不均匀场 金属微粒运动 电-力学瞬态耦合计算模型 场强畸变 间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间隙改善35kV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旭辉 唐谟懿 +1 位作者 刘嘉怡 石凯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为研究并联防雷保护间隙装置对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基于Ansoft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建立35kV配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二维电场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间隙结构及安装位置下的间隙均压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并联防雷保护间隙装... 为研究并联防雷保护间隙装置对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基于Ansoft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建立35kV配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二维电场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间隙结构及安装位置下的间隙均压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并联防雷保护间隙装置可改善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不均的情况,提高其闪络电压。其中,球形防雷保护间隙具有最优绝缘子串均压效果,其电压差比例R及电压方差百分比σ2相比安装保护间隙前分别下降13.9%和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并联间隙 二维电场模型 电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