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y Protein Isolate and Glycerol Using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1
作者 YAN Zhi-wei YANG He-li ZHANG Pu-du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5-86,共2页
A ser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PI)films plasticized by glycerol(Gly)were studied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Perturbation-correlation movingwindow two-dimensi... A ser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PI)films plasticized by glycerol(Gly)were studied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Perturbation-correlation movingwindow two-dimensional(PCMW2D)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2DCOS)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the amideⅠband and thus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between SPI and Gly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When Gly concentrations were in the range 0~35%,the hydrogen bond amongβ-sheets was replaced by the one between SPI chain and Gly molecule,which caused these protein chains being changed toα-helix.However,the transformation ofβ-sheet toα-helix was saturated and both of them tend to change to random coil when Gly concentrations were in the range 3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Soy protein isolate GLYCEROL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2
作者 Isao Nod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4,共2页
A number of usefu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and utility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last 30years.Evolution of these 2DCOS techniques,including... A number of usefu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and utility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last 30years.Evolution of these 2DCOS techniques,including some of the very recent developments,is reviewed with examples.Topics include merged or modified asynchronous 2Dcorrelation spectrum,two-dimensional codistribution spectroscopy(2DCDS),Pareto scaling,and null-space projection treatment of spectral data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2DCOS 2DCDS Merged 2D Pareto scaling Nullspace pro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
作者 乔璐 刘永红 +5 位作者 徐可可 余焕英 陈园杰 杨林林 董诚明 王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1,共9页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介导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差异性变化导致的连作障碍是制约丹参栽培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快速检测丹参根际分泌物组成及含量变化。采集同一地区本底土(未种植丹参CK)、正...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介导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差异性变化导致的连作障碍是制约丹参栽培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快速检测丹参根际分泌物组成及含量变化。采集同一地区本底土(未种植丹参CK)、正在种植丹参(19-ING)、丹参刚采收(19-ED、23-ED)、轮休1年(23-One)、轮休2年(23-Two)、轮休5年(19-Five)等7种丹参土壤样品的光谱,进行平滑降噪、一阶导数等,提取特征图谱,分析土壤化合物指纹图谱。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峰位和峰形相同,主要差异波段在特征吸收峰3622、3380、1638、995、777、693、524和463 cm^(-1)附近,分别表征酚酸中酚羟基—OH、酯类和有机酸类中羰基C=O、亚甲基、苯环的吸收取代、环状酮类等物质的官能团,轮休1年的土壤在各个特征峰处吸光度增强,表明种植过程中酚酸类、酯类等自毒物质不断积累。不同茬次丹参种植土壤2维相关光谱在波段3750~3600、2170~2145、2060~2030和530~585 cm^(-1)处吸收峰的位置、个数、以及颜色都不相同,清晰地表征出官能团的差异。表明采用红外光谱和2D相关光谱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和监测土壤化合物动态变化,为探索丹参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及消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土壤 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谱 酚酸类 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电子烟油中多种添加剂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研究
4
作者 黄若冰 刘易佳 郭亚勤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该研究选取160份市售及自配的电子烟油样本,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扫描,并通过与化学真实值对比,实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电子烟油中苯甲酸、尼古丁、WS-23、WS-3、丙二醇、丙三醇6种成分含量的准确预测。利用TQ Analyst... 该研究选取160份市售及自配的电子烟油样本,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扫描,并通过与化学真实值对比,实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电子烟油中苯甲酸、尼古丁、WS-23、WS-3、丙二醇、丙三醇6种成分含量的准确预测。利用TQ Analyst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以一阶导数结合SavitzkyGolay平滑进行光谱预处理,基于多重相关光谱确定波段区间,建立了6种添加剂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尼古丁、苯甲酸、WS-23、丙二醇、丙三醇5种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2)_(C))与预测相关系数(R^(2)_(P))均高于0.98,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电子烟油中5种添加剂的含量;WS-3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_(CV))为0.95,相对偏低,模型仍有优化空间。该研究建立的定量模型为电子烟油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电子烟油 添加剂 定量模型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昭通苹果的鉴别分析
5
作者 马殿旭 蔡彦 +4 位作者 李孝攀 程立君 杨海涛 单长吉 杜国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3-1550,共8页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1)等范围表现出了较强吸收峰,可以看出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脂质、有机酸、酚类和黄酮类等物质,且8种昭通苹果光谱非常相似,只在吸收峰的强弱和峰位置上有非常小的差异,依据光谱来区分鉴别8种昭通苹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温度为微扰,采集8种苹果的动态光谱,并对动态光谱800~1800 cm^(-1)进行2D-IR分析,在2D-IR的同步光谱中,可以清晰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D-IR在1010和1642 cm^(-1)附近出现了相对较强的自动峰,说明苹果中的酯类、酸类和蛋白质出现一定的分解,而且酯类和酸类分解较强,蛋白质相对较弱;另外在8种样品的2D-IR中,红富士片红中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642 cm^(-1)相对其他样品来说是最强的自动峰,出现的负交叉峰(1006,1642 cm^(-1))最弱;在阿克苏苹果中只出现了1010 cm^(-1)一个强自动峰;在秦冠苹果中出现了三个自动峰;另外在2001苹果和新世纪苹果中,最强自动峰出现在1020 cm^(-1),对比其他苹果有10个波数的移动,依据2D-IR,可以区分部分苹果样品。进一步对8种苹果216个苹果光谱进行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分析,随机选择152个样品光谱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一定迭代和训练,使得两种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的最优状态,再对64个样品光谱进行预测,在CNN分析中准确率为89.06%,而在RBF神经网络分析中准确率达到90.6%,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分类准确率。因此FTIR、2D-IR、CNN和RBF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苹果分析鉴别研究中相互补充,可以对昭通苹果进行准确分类,并且该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物质分类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苹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 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红外光谱性质差异及判别
6
作者 吴德光 张文娟 +5 位作者 卢君 王凡 冯海燕 夏亚 唐平 李长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防范酱酒市场以次充好的乱象,实现白酒工艺的快速判别。采集坤沙、碎沙、翻沙、串沙4种工艺白酒干燥物的红外光谱,考察其一维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的特征,并以温度为外扰,构建各工艺白酒的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光谱。另外采集酒体的红外光谱... 为防范酱酒市场以次充好的乱象,实现白酒工艺的快速判别。采集坤沙、碎沙、翻沙、串沙4种工艺白酒干燥物的红外光谱,考察其一维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的特征,并以温度为外扰,构建各工艺白酒的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光谱。另外采集酒体的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传统大曲酱香酒与复糟酒的判别模型。不同工艺酱酒干燥物在红外光谱上呈现出明显特征性,传统大曲酱香酒与复糟酒在1737 cm^(-1)附近特征峰为主要差异;在温度微扰下,不同工艺酱酒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上体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与分子间作用。以酒体红外光谱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校正集R_(Cal)^(2)为0.996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571,交叉验证集R_(Val)^(2)为0.966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902。不同工艺酱酒在红外光谱性质上具有明显特征,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工艺判别模型可对酱酒工艺进行有效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复糟酒 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二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pH值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畅 吴丹丹 +4 位作者 王宁 王睿莹 王立琦 刘峰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4,共9页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一化算法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提取特征波段,再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和算术优化算法-随机森林(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random forests,AOA-RF)建立不同pH值条件下SPI结构及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均值中心化和多元散射校正结合处理后,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模型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1.60%、1.37%、7.28%,两者结合对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效果最佳。预测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最优模型为AOA-RF(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350和0.9266,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568和0.8701;预测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最优模型为PLS(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154和0.8817,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913和0.7843。本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和工艺条件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大豆分离蛋白 二级结构 PH值变化 预测模型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向比例解析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8
作者 张晓兵 徐志强 +6 位作者 钟永健 朱宏福 李峥 张军 詹映 彭云发 刘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2-797,共6页
为解决光谱漂移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比例解析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以烟叶近红外光谱和烟碱含量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计算训练集光谱与测试集光谱的相关性并按照高低排序,选择前20%的光谱,运用... 为解决光谱漂移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比例解析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以烟叶近红外光谱和烟碱含量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计算训练集光谱与测试集光谱的相关性并按照高低排序,选择前20%的光谱,运用约束规划的方法,计算测试集的拟合系数,得到测试集光谱的估计值。结果显示,使用反向比例解析法建立的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466,预测标准偏差为0.4252,相关系数为0.7932,优于PLS模型。反向光谱比例解析可以有效解决光谱漂移问题,实现烟草中烟碱含量的准确预测,为烟碱的有效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比例 近红外光谱 相关性 拟合系数 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多重金属离子与DOM结合特性
9
作者 胡斌 陈婷 +2 位作者 张楠楠 施玥 包天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通过淬灭滴定实验,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探究Cu^(2+)和Cd^(2+)多重离子与溶解态有机质(DOM)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DOM与Cu^(2+)和Cd^(2+)结合稳定常数(lg KM)分别为4.75~5.18和3.71~4.... 通过淬灭滴定实验,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探究Cu^(2+)和Cd^(2+)多重离子与溶解态有机质(DOM)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DOM与Cu^(2+)和Cd^(2+)结合稳定常数(lg KM)分别为4.75~5.18和3.71~4.12,Cu^(2+)与DOM的结合能力要强于Cd^(2+)。(2)Cd^(2+)浓度为0和100μmol/L时,DOM点位与Cu^(2+)的结合顺序均为430~500 nm>330~420 nm,且Cd^(2+)存在时Cu^(2+)与DOM的lg KM为4.56~4.95。对比结果表明Cd^(2+)的存在并未影响DOM点位与Cu^(2+)的结合顺序,但减弱了DOM与Cu^(2+)的结合能力。(3)FTIR结果表明,Cd^(2+)浓度为0和100μmol/L时DOM官能团与Cu^(2+)结合顺序依次为酚类C-O>酰胺N-H>酰胺C=O>羧基C=O>芳香族C-H>多糖C-O和酰胺N-H>酰胺C=O>酚类C-O>芳香族C-H>多糖C-O。Cd^(2+)与酚类C-O结合后影响了Cu^(2+)与DOM中酚类C-O和羧基C=O官能团的结合。水环境中多重金属离子共存时的生物有效性和生态风险应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多重金属离子 有机质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思萍 岳纪成 +5 位作者 陈莹 黄翠红 周丹华 张惠娟 杨瑰丽 王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1-123,共13页
【目的】构建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317份水稻种质资源,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一阶平滑求导(SG1)、二阶平滑求导(SG2)、标准正态变量(SNV)、去趋势算法(Detrend)4种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 【目的】构建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317份水稻种质资源,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一阶平滑求导(SG1)、二阶平滑求导(SG2)、标准正态变量(SNV)、去趋势算法(Detrend)4种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稻谷、糙米、精米3种不同形态稻米蛋白质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结果】预处理方式以复合式的SG1+SNV+Detrend、SNV+Detrend+SG1建模效果最佳。用于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82、0.926,标准偏差(SEP)分别为0.239、0.213;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校正R2分别为0.900、0.925,SEP分别为0.267、0.224。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9、0.917,内部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分别是0.266、0.226;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R^(2)分别为0.880、0.916、SECV分别是0.296、0.238。测定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2、0.923、外部验证SEP分别为0.422、0.311;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外部验证R2分别为0.950、0.981,外部验证SEP分别为0.364、0.197。【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所构建的稻米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可用于大样本育种材料的蛋白质含量初筛,为稻米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检测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解析牛肉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11
作者 谢安国 王廷敏 +2 位作者 张芹华 李超 王满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生位移,N—H和C—N的振动增强。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β-转角相对含量降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时序为β-转角、β-折叠、α-螺旋、无规卷曲。此外,基于NIR光谱数据构建的牛肉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预测模型具有高精度的预测能力(校正相关系数>0.9)。本研究基于大量样本揭示了牛肉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而且为实现快速、无需复杂预处理的肉类产品蛋白质结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加热 二级结构 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南荻生物质品质快速分析
12
作者 李杰 李蒙 +4 位作者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生物质品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光纤液滴分析法检测蓝莓综合品质
13
作者 冯国红 周金东 +1 位作者 朱玉杰 王甜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6-224,共9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进行蓝莓的二维相关分析,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检测。本研究采集8个贮藏时间‘绿宝石’蓝莓的近红外光谱图和液滴指纹图,综合分析硬度、花青素、VC、固酸比等15个理化指标,发现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进行蓝莓的二维相关分析,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检测。本研究采集8个贮藏时间‘绿宝石’蓝莓的近红外光谱图和液滴指纹图,综合分析硬度、花青素、VC、固酸比等15个理化指标,发现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对15个理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联合主成分分析计算蓝莓的综合得分,以此划分综合贮藏品质的等级。对光谱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矫正和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预处理,经对比分析,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结果为82.67%。对液滴数据取平均进行数据降维后进行移动平均平滑、SG卷积平滑、高斯滤波和中值滤波预处理,经过对比分析,经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结果为86.67%。以蓝莓的综合得分作为外扰,对光谱数据和液滴数据分别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分别优选出879、1019、1220、1636 nm波长和789、1653、2386、2703 ms自相关峰所对应的位置作为特征变量,以光谱和液滴特征数据融合后作为输入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8.33%,均高于以单个特征作为输入的预测准确率,且SVM模型预测效果更优,之后用‘蓝宝石’‘莱克西’和‘蓝丰’等9个蓝莓品种进行验证,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建立SVM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于不同品种蓝莓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果。综上,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可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预测,为蓝莓的品质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可见-近红外光谱 液滴分析 二维相关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子炒制过程的红外及二维相关光谱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郁露 孙素琴 +1 位作者 周群 秦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1-2185,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羧酸酯相对较稳定;而1 657 cm-1附近酰胺Ⅰ带峰和1 546cm-1附近的酰胺Ⅱ带的吸收峰相对强度显著减小,是因为白芥子在高温炒制过程中,蛋白质(酶)发生了热变性;1 055 cm-1附近的纤维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在炒制10 min后明显减弱,这与药材表皮纤维多糖加热分解相关联。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与红外谱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白芥子药材在炒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及多糖的分解。该方法揭示了药材在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从分子光谱水平上奠定了白芥子药材炮制的目的“杀酶保甙”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炒制 红外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红霞 马芳 +2 位作者 杜玉枝 孙素琴 魏立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73-2977,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方法对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溶液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川西獐牙菜中含量相对较高的药用成分龙胆苦苷作为不同溶液提取物的对照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分析;同时对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进行二维相关... 利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方法对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溶液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川西獐牙菜中含量相对较高的药用成分龙胆苦苷作为不同溶液提取物的对照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分析;同时对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进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龙胆苦苷红外光谱中1 611和1 075cm-1处的两个主要特征峰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川西獐牙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提取溶剂极性相近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相似;随着提取溶液极性的逐渐降低,提取物的红外谱图中2853,1 733,1 464,1 277和1 161cm-1等处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提取物中酯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逐渐增加;红外光谱图极为相近的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在二维红外光谱图中有很明显的差异。龙胆苦苷特征峰强度的变化趋势和不同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说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能体现分析对象中所含有成分的含量变化;川西獐牙菜原药材,水提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谱图的相似性和相似度的变化规律,说明传统用药水煎液和低浓度醇提物的科学性;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川西獐牙菜不同提取物后期药理活性成分宏观控制,和多以复方入药的藏药研究中准确、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牙菜 提取物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用于肉苁蓉属中药鉴别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荣 孙素琴 +3 位作者 刘友刚 陈君 刘同宁 陈士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7-900,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位均极其相似,相似系数达0.904 8,仅从一维图上无法看出两者的成分差异,但通过二阶导数谱中1 730(1 738),816 cm-1处的峰形差异可发现二者的一些成分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异。二维相关谱更直观地反映出三者的差异,它们的自动峰个数均不相同。可见,红外光谱法基本可以实现了对肉苁蓉属3种药材的鉴别,而且具有快速、有效和无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 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盐生肉苁蓉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头和归尾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吕光华 孙素琴 +1 位作者 梁曦云 陈金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在红外的一维谱图上较为相似 ,但由于氨基酸和挥发油在当归的根头部分和归尾部分的分布不均一而引起二维相关红外谱的不同而可方便的加以区分鉴别。该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头 归尾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当归 中药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气体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司福祺 刘建国 +5 位作者 刘文清 王亚萍 张玉钧 黄书华 方武 汪世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测量CO气体浓度的方法-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GFC)的非分散红外法(NDIR),以及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根据该方法设计出新型CO监测仪,实验表明,设计的基于GFC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监测系统在0-200 ppm的测量范围内有10...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测量CO气体浓度的方法-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GFC)的非分散红外法(NDIR),以及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根据该方法设计出新型CO监测仪,实验表明,设计的基于GFC技术的非分散红外CO监测系统在0-200 ppm的测量范围内有10 ppb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气体相关滤波 非分散红外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加皮和五加皮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鉴别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浩 相秉仁 +1 位作者 屈凌波 徐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ed.Methods:Near infrared spectra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as used for computation of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and comparison of th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2D correlation spectra.Results:Two of the analytes had simila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in one-dimensional near infrared while quite different in 2D correlation spectra.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ere identified visually using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in region 5 600~4 700 cm-1and 7 200~6 600 cm-1.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e that 2D correlation spectra could 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a and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identifi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llow a new and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medicinal her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香加皮 五加皮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不同产地仙鹤草原药材及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23
20
作者 武晓丹 金哲雄 +2 位作者 孙素琴 金蕊 宛春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22-3227,共6页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七种不同产地的仙鹤草原药材及其总鞣酸提取物进行了鉴别分析。仙鹤草原药材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151,1 101,1 032 cm-1的淀粉特征峰,同时还出现了1 618,1 318,780 cm-1的草酸钙...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七种不同产地的仙鹤草原药材及其总鞣酸提取物进行了鉴别分析。仙鹤草原药材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151,1 101,1 032 cm-1的淀粉特征峰,同时还出现了1 618,1 318,780 cm-1的草酸钙特征峰,说明在原药材粉末中同时有淀粉和草酸钙存在。原药材丙酮提取物中所含淀粉等基本成分大为减少,而总鞣酸等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增加,因此不同产地仙鹤草丙酮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中均出现1 711与1 447 cm-1的鞣酸特征峰。应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仙鹤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不同产地的仙鹤草药材进行很好的区分。因此红外光谱法是考察中药资源的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