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ractivity estimations from an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小峰 黄思训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586-591,共6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ability of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estimation by using field measurements at an array of radio receivers in terms of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information is si...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ability of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estimation by using field measurements at an array of radio receivers in terms of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information is simulated by the ray optics model and refractivity is express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ideal tri-linear profile.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fractivity is organiz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a genetic Mgorithm is used to search for the optimal solution from various trial refractivity profiles. Theoret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retrieve the refractivity parameter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approach has a fair anti-noise ability and its accuracy performance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antenna aperture size and its 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activity estimation angle-of-arrival spectrum ray optics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get Localization Based on Angle of Arrivals 被引量:4
2
作者 Yi-Chao Cao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Mobile location using angle of arrival (AOA) measurement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ximation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MLE) for localizing a source based on AOA measur... Mobile location using angle of arrival (AOA) measurement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ximation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MLE) for localizing a source based on AOA measurements. By introducing an intermediate variable, the nonlinear equations relating AOA estimat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set of equations which are linear in the unknown parameters. It is an approximate realization of the ML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previous con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 of arrival (AOA)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location estimation Monte Carlo methods wireless loc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雷达高速目标回波相参积累和参数估计算法
3
作者 杨静 刘成城 +1 位作者 黄洁 张媛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8,29,共9页
针对无源雷达高机动匀速目标参数估计中长时间积累引起的距离徙动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ystone变换和圆阵干涉仪测向的高效相参积累和参数估计算法。首先,根据目标运动和外辐射源信号参数,对参考信号和监视信号进行分段处理,段内为... 针对无源雷达高机动匀速目标参数估计中长时间积累引起的距离徙动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eystone变换和圆阵干涉仪测向的高效相参积累和参数估计算法。首先,根据目标运动和外辐射源信号参数,对参考信号和监视信号进行分段处理,段内为快时间,段间为慢时间;然后,利用Keystone变换对各频率的时间轴进行尺度变换,校正高速目标的距离徙动,继而将目标回波信号能量积累至同一时延-多普勒单元;最后,对目标回波所在的时延-多普勒单元进行圆阵干涉仪二维测向,得到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实现高机动匀速目标微弱回波信号的相参积累和参数估计,计算复杂度更低,对目标时延、多普勒、方位角和俯仰角参数估计的稳健性和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高速目标 距离徙动 相参积累 参数估计 波达方向 均匀圆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建英 陈天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4-76,83,共4页
在宽频段内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例如,未知辐射源识别.有源对消等等的重要研究内容.信号频率与二维到达角、二维到达角与极化的联合估计已开展研究,但信号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提出... 在宽频段内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例如,未知辐射源识别.有源对消等等的重要研究内容.信号频率与二维到达角、二维到达角与极化的联合估计已开展研究,但信号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提出了利用交叉偶极子平面阵和ESPRIT算法实现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新方法.分析了算法结构,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 算法 频率 二维到达角 极化估计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阵实现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的联合估计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建英 陈天麒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宽频段内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 (例如 ,未知辐射源识别 ,有源对消等 )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基于子空间方法的多信号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量的联合估计方法进行了论述。该方法采用 L阵和 ESPRIT算法来实现 ,避免... 在宽频段内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 (例如 ,未知辐射源识别 ,有源对消等 )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基于子空间方法的多信号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量的联合估计方法进行了论述。该方法采用 L阵和 ESPRIT算法来实现 ,避免了平面阵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阵 阵列 频率 雷达信号 极化估计 二维到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天线相位干涉仪的入射角估计及跟踪 被引量:4
6
作者 魏子翔 胡永芳 +1 位作者 崔嵬 吴嗣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69-2376,共8页
针对现有相位干涉仪角度估计算法在近场条件下性能不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远近场均性能良好的改进的导向矢量匹配算法。该算法采用对称结构天线接收来波信号,利用近场条件下对称位置天线的到达相位差中距离相关项对消的特性设计新的代... 针对现有相位干涉仪角度估计算法在近场条件下性能不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远近场均性能良好的改进的导向矢量匹配算法。该算法采用对称结构天线接收来波信号,利用近场条件下对称位置天线的到达相位差中距离相关项对消的特性设计新的代价函数。代价函数最大值位置对应的入射角即为目标信号的入射角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函数的梯度正比于角度误差的特性设计角跟踪环路。作为一种局部极值估计算法,角跟踪环路相比其它全局最大值估计算法具有更好的相位噪声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不同相位噪声以及远近场条件下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相位干涉仪 角跟踪环路 对称阵列 入射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空间域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估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菊池久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概率分布的分析算法。同时,利用多普勒累积函数分布,推导出三维空间域下的多普勒频移(DS)概率分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对比,本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参数估计更加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环境,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信道模型 上行链路 信道估计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多普勒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子空间映射的二维波达角快速估计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军 闫锋刚 +1 位作者 金铭 乔晓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6-282,共7页
为了降低二维MUSIC(Two Dimensional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2-D MUSIC)算法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实时处理能力,基于噪声子空间映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平面阵列结构的二维波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快速估计算法.... 为了降低二维MUSIC(Two Dimensional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2-D MUSIC)算法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实时处理能力,基于噪声子空间映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平面阵列结构的二维波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快速估计算法.新算法利用空间角度划分及非线性变换将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等价地压缩至某个角度分片内,使得真实DOA在该角度分片内产生虚拟镜像,通过搜索该角度分片得到虚拟DOA,最后利用数学式直接计算得到真实DOA.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成倍地提高DOA估计的速度,同时具有比MUSIC算法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IC 二维DOA估计 空间角度划分 噪声子空间映射 任意阵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形阵列天线超宽频带波达方向实时估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司伟建 万良田 +2 位作者 刘鲁涛 田作喜 蓝晓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3-918,共6页
为了解决航天飞行器系统中共形阵列天线超宽频带测向问题,提出了基于共形阵列天线的任意基线实时测向算法。该算法使用轮换比对的方法实现无模糊测向,将任意基线算法扩展到三维阵列中,结合虚拟基线方法,利用子阵分割技术和矩阵求逆的方... 为了解决航天飞行器系统中共形阵列天线超宽频带测向问题,提出了基于共形阵列天线的任意基线实时测向算法。该算法使用轮换比对的方法实现无模糊测向,将任意基线算法扩展到三维阵列中,结合虚拟基线方法,利用子阵分割技术和矩阵求逆的方法来获得二维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基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立体阵列和基于平面螺旋天线的平面阵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相同频率下具有相近的解模糊概率,在相同信噪比下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共形阵列天线 任意基线算法 虚拟基线方法 轮换比对 解模糊概率 测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误差对多参数联合估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英 解梅 尹忠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3-766,共4页
建立了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阵列误差信号模型,分析了阵列误差对用ESPEIT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在阵列误差模型下,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算法中各参数估计结果的均方误差。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分析... 建立了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的阵列误差信号模型,分析了阵列误差对用ESPEIT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在阵列误差模型下,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联合估计算法中各参数估计结果的均方误差。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误差 二维到达角估计 极化估计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L-ESPRIT算法的多维参数快速联合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争 张旻 刘圆 《电子科技》 2015年第3期44-49,共6页
将确定性最大似然估计准则的多维参数估计能力与ESPRIT算法的高时效性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二维DOA-功率-频率快速联合估计方法——DML-ESPRIT算法。利用双L阵列的空间特性,通过引入空间锥角,将多维空间搜索问题转换为一维角度估计,并基... 将确定性最大似然估计准则的多维参数估计能力与ESPRIT算法的高时效性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二维DOA-功率-频率快速联合估计方法——DML-ESPRIT算法。利用双L阵列的空间特性,通过引入空间锥角,将多维空间搜索问题转换为一维角度估计,并基于确定性最大似然估计准则推导得到了多信源的空间锥角、功率和频率联合估计的数学模型;然后在对子阵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TLS-ESPRIT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避免了谱峰搜索问题,实现了多维参数的快速联合估计。实验结果表明,DML-ESPRIT算法在保持高估计精度的同时运行耗时约35 ms,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DOA估计 功率估计 空间锥角 最大似然估计准则 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AOA节点定位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梓有 周宪英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13期61-64,共4页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AOA)的定位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算法通信开销低,定位精度较高。由于各种原因,估测的多个节点位置可能存在不可靠位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到达角的定位方法,通过过滤误差较大的估计位...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AOA)的定位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算法通信开销低,定位精度较高。由于各种原因,估测的多个节点位置可能存在不可靠位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到达角的定位方法,通过过滤误差较大的估计位置,来提高定位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很好地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到达角 估计位置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表示框架下无需参数配对的二维到达角估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野 徐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现有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大多基于子空间理论及需要参数配对,针对这一问题,在稀疏表示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参数自动配对的二维到达角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在L阵列下构建阵列互相关矩阵的稀疏表示模型,利用奇异值分解降低复杂度并基于群LAS... 现有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大多基于子空间理论及需要参数配对,针对这一问题,在稀疏表示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参数自动配对的二维到达角估计新算法。该算法在L阵列下构建阵列互相关矩阵的稀疏表示模型,利用奇异值分解降低复杂度并基于群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获得方位角估计。在方位角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向量化操作构建稀疏空间谱匹配模型,然后利用LASSO获得俯仰角估计。与参数配对ESPRIT和改进的传播算子方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无需参数配对过程,而且可以提供改进的估计精度。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二维到达角估计 稀疏表示 参数配对 互相关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定位最大似然估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轶超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提出一种近似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用于基于测量波达角进行目标定位.通过引入一中间量,即和波达角估计相关的非线性方程可以转换成一组未知参数的线性方程.这就是近似的最大似然估计.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点:误差小,鲁棒... 提出一种近似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用于基于测量波达角进行目标定位.通过引入一中间量,即和波达角估计相关的非线性方程可以转换成一组未知参数的线性方程.这就是近似的最大似然估计.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点:误差小,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最大似然估计 波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子阵列合成的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文龙 蒋伟 +1 位作者 尚勇 项海格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71-1577,共7页
在卫星通信中,由于星上资源有限,导致星载信号处理接收机的数目一般少于阵列天线的阵元数.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DOA估计:信号达波数大于星载信号处理接收机数目但是可能小于阵列天线的阵元数.实质上是要求能够用较少数量... 在卫星通信中,由于星上资源有限,导致星载信号处理接收机的数目一般少于阵列天线的阵元数.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DOA估计:信号达波数大于星载信号处理接收机数目但是可能小于阵列天线的阵元数.实质上是要求能够用较少数量的接收机进行接收、处理含有较多阵元的阵列天线上的信号.针对这类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阵列合成的DOA估计算法.通过子阵列输出协方差矩阵合成等效的大阵列输出协方差矩阵,基于等效大阵列输出协方差矩阵实现达波DOA超分辨率估计;讨论了子阵列天线选择优化问题.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DOA估计 子阵列合成 时分复用TDM 特征空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舷外有源诱饵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业民 李永祯 +2 位作者 邢世其 王明珠 黄大通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7,共10页
以单脉冲测角系统为对象,从估计目标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 AOA)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对抗舷外有源诱饵干扰的问题.首先,建立舷外有源诱饵形成质心干扰条件下的信号模型,并分析目标和舷外有源诱饵干扰回波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以单脉冲测角系统为对象,从估计目标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 AOA)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对抗舷外有源诱饵干扰的问题.首先,建立舷外有源诱饵形成质心干扰条件下的信号模型,并分析目标和舷外有源诱饵干扰回波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目标AOA的估计方法:改进的最大似然角度估计方法和矩估计角度估计方法.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实验分析子脉冲数N、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SIR)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等因素对所提方法估计性能的影响.利用本文方法研究目标AOA概率分布函数的渐近统计特性,并与其他文献方法的算法复杂度以及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 CRLB)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目标AOA概率分布函数渐近服从于高斯分布特性,且随着子脉冲数N、SIR和SNR的增大,本文所提方法的估计性能越来越接近CRLB平方根.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到达角(AOA) 舷外诱饵 质心干扰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稀疏阵列的三维前视声呐方位估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天 沈嘉俊 +3 位作者 陈宝伟 周曹韵 李海森 王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0-1456,共7页
针对现有三维前视声呐存在二维方位估计性能差、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一维和Vernier联合方位估计算法。基于二维稀疏声呐基阵模型,由3个阵元间距互质的均匀线阵构成,因而相比二维面阵,阵元数大大降低;通过引入一维方位估计... 针对现有三维前视声呐存在二维方位估计性能差、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一维和Vernier联合方位估计算法。基于二维稀疏声呐基阵模型,由3个阵元间距互质的均匀线阵构成,因而相比二维面阵,阵元数大大降低;通过引入一维方位估计方法完成空间角预估计以替代直接二维方位估计方案,保证了前视声呐系统具备三维探测及较低计算复杂度的需求;依据子阵间的互质特性,采用Vernier法消除相位模糊;根据三维空间几何关系和最小角定理,完成目标二维方位估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且二维方位估计性能稍优于2D波束形成算法;水池和外场实测数据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估计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方位,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前视声呐 二维方位估计 稀疏阵 Vernier法 最小角定理 波束形成 相位差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径信号衰落特性的快速DOA估计算法
18
作者 张陆游 《上海航天》 2012年第3期6-10,53,共6页
针对低空测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径衰落特性的快速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域数据块平滑(TDBS)解相干方法,无阵列孔径损失,对阵列结构无要求,再分步分辨相干和非相干信源,用少数阵元进行迭代解相干处理,降低了算法的运... 针对低空测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径衰落特性的快速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域数据块平滑(TDBS)解相干方法,无阵列孔径损失,对阵列结构无要求,再分步分辨相干和非相干信源,用少数阵元进行迭代解相干处理,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可分辨更多信源。算法无需特征值分解,有较强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理论正确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测向 波达方向估计 特征值分解 时域数据块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时差和角度的MIMO无源雷达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东华 赵泽亚 赵勇胜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71-677,共7页
针对联合时差和角度测量的多发射站多接收站无源雷达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的目标位置估计算法。首先,根据时差和角度的测量方程,推导目标位置估计的似然函数。针对目标位置似然函数的非线性,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似然函数的极... 针对联合时差和角度测量的多发射站多接收站无源雷达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的目标位置估计算法。首先,根据时差和角度的测量方程,推导目标位置估计的似然函数。针对目标位置似然函数的非线性,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似然函数的极值点得到目标位置估计。推导目标位置的最小二乘解,并将其作为牛顿迭代的初始解,从而保证牛顿迭代的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算法的定位精度显著优于现有算法,在测量误差较小时定位误差可以达到克拉美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无源雷达 角度 时差 最大似然 最小二乘 牛顿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矢量阵的相干信号方位估计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卞红雨 王珺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5-610,共6页
为了实现相干信号源的空间方位估计,将计算到达角瞬态成像(CAATI)算法引入矢量线阵,提出了基于垂直矢量阵的CAATI算法。该方法不仅具有CAATI算法所需快拍数少、运算量小、精确度高的特点,并且兼具矢量传感器可以同步、共点测量声场中的... 为了实现相干信号源的空间方位估计,将计算到达角瞬态成像(CAATI)算法引入矢量线阵,提出了基于垂直矢量阵的CAATI算法。该方法不仅具有CAATI算法所需快拍数少、运算量小、精确度高的特点,并且兼具矢量传感器可以同步、共点测量声场中的声压和振速信息的性能,因而利用一维线阵即可实现目标的空间方位估计,实时性好,且有效降低了实际应用中的硬件要求。仿真分析了点源与非点源目标的方位估计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相干信号源 目标方位估计 垂直矢量阵 计算到达角瞬态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