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Kind of PWM Pneumatic Servo Control System——Modulation Methods and Dynamic Responses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晓先 陈汉超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2年第1期50-58,共9页
Vibrations or dither's are features of the PWM servo control system in their steady outputs. On the grounds of analyses and experiments of a PWM pneumatic servo control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varietie... Vibrations or dither's are features of the PWM servo control system in their steady outputs. On the grounds of analyses and experiments of a PWM pneumatic servo control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varieties of PWM modulation methods, and conclud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thers and the different method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to the dithers. Results from experiments regarding the dynamic and static responses on the given system support the theorie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neumatic piston actuating mechanisms servo control servo valves FRICTION vibration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伺服阀指令与反馈偏差大致机组跳闸事件分析及启示
2
作者 陈鸿燊 《燃气轮机技术》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本文对S109FA燃气轮机MarkVIe控制系统LVDT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详细解析伺服控制卡内部原理、接线原理,对某机组燃料控制阀伺服阀指令与反馈偏差大致机组跳闸案例进行原因分析,从控制系统设计、冗余信号分布等方面分析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 本文对S109FA燃气轮机MarkVIe控制系统LVDT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详细解析伺服控制卡内部原理、接线原理,对某机组燃料控制阀伺服阀指令与反馈偏差大致机组跳闸案例进行原因分析,从控制系统设计、冗余信号分布等方面分析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相关事故预防措施,为同类型机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VIe控制系统 伺服阀 激励电压 伺服控制卡 三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燃油伺服系统定压活门正向频域设计方法
3
作者 赵文帅 王曦 +3 位作者 龙一夫 周龙 周振华 柴文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7,共13页
定压活门是为航空发动机燃油伺服系统提供伺服参考压力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油伺服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定压活门的正向频域设计方法,内容包括:基于线性系统理论,推导了定压活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频域设计理论,提出了... 定压活门是为航空发动机燃油伺服系统提供伺服参考压力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油伺服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定压活门的正向频域设计方法,内容包括:基于线性系统理论,推导了定压活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频域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定压活门的动态设计方法,完成了镇定控制增益的设计;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图谱的型孔设计、组合设计方法,指导规则型孔、组合型孔结构参数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幅值为1 MPa的进口油源压力阶跃扰动和大幅值的变负载出口型孔流通面积阶跃扰动下,设计的定压活门稳态特性满足1.5±0.01 MPa,稳态误差小于0.7%,动态调节时间小于5 ms,相角裕度基本大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伺服系统 定压活门 负反馈控制 状态空间模型 频域设计 型孔设计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抗电源失效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鸿基 郭海红 +1 位作者 江井跃 孙朝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1期97-100,共4页
为应对外部电源可能出现的失效问题,某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开展电子控制器储能电路设计,并选用具有零偏功能的电液伺服阀。通过改造台架电源配置、增加延时继电器,实现模拟电源短时中断50ms和完全失效功能。整机电源失效试验表明,某航空... 为应对外部电源可能出现的失效问题,某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开展电子控制器储能电路设计,并选用具有零偏功能的电液伺服阀。通过改造台架电源配置、增加延时继电器,实现模拟电源短时中断50ms和完全失效功能。整机电源失效试验表明,某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CPU在外部电源短时中断50ms条件下可保持稳定工作,可取消配套应急电源设备;在电源完全失效情况下可通过切断关闭主燃油、调节几何角度使发动机安全停车,发动机性能和操纵性未发生变化,满足飞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电源失效 控制系统 中央处理器 电液伺服阀 整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控缓闭蝶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宇新 王腾飞 李文明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文章以长距离输水工程运行为例,介绍了缓闭蝶阀在输水泵站中的应用,阐述了蓄能罐式液控缓闭蝶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增加液压伺服闭环系统,充分发挥电、液两类伺服的优点,使泵站及输... 文章以长距离输水工程运行为例,介绍了缓闭蝶阀在输水泵站中的应用,阐述了蓄能罐式液控缓闭蝶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增加液压伺服闭环系统,充分发挥电、液两类伺服的优点,使泵站及输水管线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对高扬程输水管线水锤危害及水泵的倒转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改进措施可供其他同类型输水工程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控缓闭蝶阀 伺服闭环控制系统 泵站 水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水轮发电机组集成化多冗余调速系统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田维勇 王秋晨 +1 位作者 钱波安 李谢宇清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提出集成化多冗余调速系统的研究方案,优化控制方式,增强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创新性提出油压系统、机械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三合一的集成化运行方式。提出双冗余配置与三选二配置配合运行的控制方式,实现导...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提出集成化多冗余调速系统的研究方案,优化控制方式,增强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创新性提出油压系统、机械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三合一的集成化运行方式。提出双冗余配置与三选二配置配合运行的控制方式,实现导叶位移传感器等装置的多位置、多冗余功能,大幅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调速系统 集成化 多冗余 三选二 伺服比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阀控缸动态特性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53
7
作者 江桂云 王勇勤 严兴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对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及仿真结果接近实际工况,能满足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负载特性的分析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控制 阀控缸 数学模型 MATLAB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独立闭环复合液压伺服控制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安高成 陈娟 +1 位作者 付永领 祁晓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
针对现有几种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基于高性能和节能这一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伺服电机、定量泵、蓄能器和伺服阀的双独立闭环的新型复合控制体系.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新型控制体系充分... 针对现有几种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基于高性能和节能这一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伺服电机、定量泵、蓄能器和伺服阀的双独立闭环的新型复合控制体系.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新型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了各个控制环节的效能,实现了流量适应,较现有的控制方案简单可靠,在综合指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适合机载液压系统和弹载液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 液压伺服控制 伺服电机 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对称液压缸鲁棒运动控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强 冯培恩 潘双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4-598,共5页
为实现对比例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高性能位置伺服控制,提出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新型鲁棒运动控制方法.在闭环控制中采用干扰观测器,对各种外部力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进行估计并引入相应补偿,从而提高系统运动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对于... 为实现对比例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高性能位置伺服控制,提出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新型鲁棒运动控制方法.在闭环控制中采用干扰观测器,对各种外部力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进行估计并引入相应补偿,从而提高系统运动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对于比例阀中位死区,基于名义模型位置输出信息的新型补偿策略,保证在不牺牲系统动态品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避免阀芯的频繁切换.对挖掘机器人关节液压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外部力扰动和参数变化均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新型比例阀死区补偿环节能明显增强液压系统运动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 控制 液压缸 比例阀 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泵联合大功率液压调速方案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丁海港 赵继云 李广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3-1709,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在对比分析目前阀泵串联、并联控制方案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控制结构依调速要求而变、阀控与泵控分时参与、协调控制,并分为补油式与泄油式两种形式,应用于煤矿... 为进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在对比分析目前阀泵串联、并联控制方案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控制结构依调速要求而变、阀控与泵控分时参与、协调控制,并分为补油式与泄油式两种形式,应用于煤矿液压提升机,可形成补油式/泄油式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液压提升机,同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形式各自的特点。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建立了调速方式依调速要求而变的灵活的控制机制,将丰富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望解决大功率液压调速系统中效率与响应的矛盾,并兼顾系统的低速稳定性和加减速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泵串联控制 阀泵并联控制 分时变结构控制 液压马达调速系统 液压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比例阀的非线性建模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锦辉 孔晓武 魏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4-790,共7页
针对伺服比例阀中存在的多种非线性因素,提出包含滞环、磁饱和、时变参数、摩擦、液动力等特征在内的阀整体模型.基于非线性电路原理,建立比例电磁铁的集中参数模型.在多个不同固定气隙下进行电磁铁的阶跃电压动态测试,获取一系列磁化... 针对伺服比例阀中存在的多种非线性因素,提出包含滞环、磁饱和、时变参数、摩擦、液动力等特征在内的阀整体模型.基于非线性电路原理,建立比例电磁铁的集中参数模型.在多个不同固定气隙下进行电磁铁的阶跃电压动态测试,获取一系列磁化特性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和数据插值等方法建立电感、电磁力增益和耗散电阻等电磁铁关键参数的非线性函数式.根据动力学方程建立阀体机械运动部件的模型,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估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参数值.通过实验获取恒定压差下稳态液动力与阀芯开度的关系曲线,并提供拟合后的数学表达式.为验证伺服比例阀综合模型的准确性,设计开环和闭环2种测试方法.开环时直接给电磁铁施加恒定电压,并采集电流与阀芯位移的阶跃响应曲线;闭环时通过阀芯位置PID控制器,分别测试空载与加载时的阀芯动态响应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在同样的参数和测试条件下获得与实验相吻合的响应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针对伺服比例阀的控制器开发和故障诊断等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比例阀 非线性建模 磁滞模型 比例电磁铁 电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阀协调控制电动静液作动器方案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齐海涛 付永领 王占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针对典型的EHA(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系统存在的频响较低的问题,为了兼顾作动系统的效率和频响,将控制阀引入了EHA系统,提出了3种泵阀协调控制的EHA方案,分别是:采用EHSV(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的EHA系统,采用DDV(Dir... 针对典型的EHA(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系统存在的频响较低的问题,为了兼顾作动系统的效率和频响,将控制阀引入了EHA系统,提出了3种泵阀协调控制的EHA方案,分别是:采用EHSV(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的EHA系统,采用DDV(DirectDrive Valve)的EHA系统以及采用TPCV(Total Pressure Control Valve)的EHA系统.阐述了这3种方案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AMESim对这3种方案及典型的EHA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泵阀协调控制的EHA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频响,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效率.作为3种过渡方案,将对目前机载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的研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传 电动静液作动器 泵阀协调控制 电液伺服阀 直接驱动阀 总压力控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高精度智能电液伺服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延年 郭卫松 陈苗苗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采用了32位定点DSP TMS320F2812为核心处理器,在外围设计上采用高精度集成电路,进行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并扩展其RS232与CAN总线通信功能.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将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PID复合控制,在切换... 采用了32位定点DSP TMS320F2812为核心处理器,在外围设计上采用高精度集成电路,进行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并扩展其RS232与CAN总线通信功能.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将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PID复合控制,在切换点建立合理的模糊切换函数,在过渡区域使用基于切换函数的算法进行平滑切换,避免了由两种控制器算法的改变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实际的测试与应用表明,这种复合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特性,更小的超调,同时又比模糊控制具有更高的稳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电液伺服控制器 电液伺服阀 模糊PID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液压缸开关系统的模糊控制及SIMULINK仿真 被引量:6
14
作者 郜立焕 龚相超 卢堃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7,共3页
针对阀控缸系统的一般数学模型,结合模糊控制策略和三位电磁换向阀技术,形成离散模糊控制器,用普通的换向阀来完成满足工程需求的位置伺服控制.最后对受控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性能良好.
关键词 液压缸 开关系统 模糊控制 SIMULINK仿真 位置伺服系统 数学模型 三位电磁换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缸液压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玲珑 孙斌 张奇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1,共3页
结合水下液压机械手线性关节的阀控非对称缸位置伺服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只增加负载环节就可以构成新的液压伺... 结合水下液压机械手线性关节的阀控非对称缸位置伺服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只增加负载环节就可以构成新的液压伺服系统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位置伺服控制 阀控非对称缸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压电型电液伺服阀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淼磊 杨志刚 +3 位作者 高巍 田彦涛 程光明 沈传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0-163,共4页
为了提高电液伺服阀的静、动态性能,采用压电叠堆执行器作为电液伺服阀的前置驱动级,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精密压电型电液伺服阀.针对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自调整函数模糊控制方法,将系统偏差和偏差变化量在同一闭区间... 为了提高电液伺服阀的静、动态性能,采用压电叠堆执行器作为电液伺服阀的前置驱动级,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精密压电型电液伺服阀.针对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自调整函数模糊控制方法,将系统偏差和偏差变化量在同一闭区间内分成若干等级完成归一模糊量化,将调整因子变为调整函数,并对比例因子进行自调整,从而避免迟滞非线性带来的系统振荡问题,提高模糊控制器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压电型电液伺服阀的静态迟滞环<0.1%,分辨率优于0.03%,闭环控制时,幅频宽>70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非线性 电液伺服阀 压电叠堆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延皓 康硕 +2 位作者 王凤聚 李长春 黄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针对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的计算与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矩形喷口和接收器的前置级节流模型,推导得出了液动力简化计算公式。从射流角度出发,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的二维流场模型,提出了两种基于仿真离散数据的稳态液动力的计算... 针对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的计算与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矩形喷口和接收器的前置级节流模型,推导得出了液动力简化计算公式。从射流角度出发,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的二维流场模型,提出了两种基于仿真离散数据的稳态液动力的计算方法,即动量定理法和压力差法,进行了某型伺服阀的液动力计算。设计了前置级液动力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对液动力的测量。仿真与试验表明,理论公式、基于离散数据的数值计算以及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为此类伺服阀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 前置级液动力 节流模型 流场仿真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锻液压机液压驱动系统泵阀复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静 曹晓明 +1 位作者 王佩 孔祥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14,共9页
针对锻造液压机电液比例阀控系统快锻工况时传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频调节的快锻液压机泵阀复合控制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给出了位移闭环控制和泵口压力负载敏感控制相结合的泵阀复合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 针对锻造液压机电液比例阀控系统快锻工况时传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频调节的快锻液压机泵阀复合控制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给出了位移闭环控制和泵口压力负载敏感控制相结合的泵阀复合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泵阀复合控制的0.6MN液压机快锻系统,理想的快锻频次能够达到60次/分钟,位置控制精度为0.5mm。与传统的电液比例阀控系统相比,装机功率降低至18.6%,传动效率提高了25%。并分析了泵口与液压缸工作腔压差Δp大小和锻造频率f变化对其控制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 泵阀复合控制 伺服控制系统 负载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伺服阀的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锦辉 魏建华 孔晓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4-1059,1066,共7页
针对大型振动台和线性摩擦焊机等设备对液压伺服系统的大流量和高频响要求,以及现有伺服阀随着额定流量增加频响大幅降低的矛盾,提出多个伺服阀并联使用的方案.为克服伺服阀在通径、制造和电气等方面差异所导致的阀并联工作时阀芯过零... 针对大型振动台和线性摩擦焊机等设备对液压伺服系统的大流量和高频响要求,以及现有伺服阀随着额定流量增加频响大幅降低的矛盾,提出多个伺服阀并联使用的方案.为克服伺服阀在通径、制造和电气等方面差异所导致的阀并联工作时阀芯过零位出现同步误差、造成流量降低和油路冲击等问题,通过监测伺服阀在不同频率、不同幅值正弦信号下和变幅值的类正弦信号下阀芯的位移,得出阀芯运动的若干非线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移相和变幅相结合的同步控制策略,解决了阀芯运动的不同步问题.通过对相对滞后阀的指令信号进行超前移相,消除了大部分的同步误差;缩小相对滞后阀的指令信号幅值同时增大相对超前阀的信号幅值,进一步削减了阀并联运动的同步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策略效果良好,两阀阀芯穿越零位的相位差可控制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阀 并联控制 同步控制 振动台 移相 变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伺服控制中特性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辨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剑 朱笑丛 陶国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9-573,共5页
为获得气动伺服系统比较精确的模型参数,有必要对中位电压、固定容积和泄漏流量进行参数辨识.根据相同控制电压下端口A和端口B的稳定压力不同的物理现象,通过2条压力稳定比值曲线求取偏移量的最小值来获得比例阀的中位电压;根据无杆气... 为获得气动伺服系统比较精确的模型参数,有必要对中位电压、固定容积和泄漏流量进行参数辨识.根据相同控制电压下端口A和端口B的稳定压力不同的物理现象,通过2条压力稳定比值曲线求取偏移量的最小值来获得比例阀的中位电压;根据无杆气缸始端和末端的压力响应曲线不同但稳定压力相同的物理现象,通过压力相同则泄漏的质量流量相同来求取无杆气缸的固定容积;同时,为描述阀口开启交界处的快变的质量流量且克服泄漏流量公式与阀口质量流量公式的不连续问题,将泄漏流量转化为一种泄漏面积意义的拟合.试验表明,上述结构参数和特性参数的辨识,减小了模型不确定,提高了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且控制量非常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伺服控制 比例换向阀 中位电压 泄漏模型 固定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