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adhesive layer properties on ceramic multi-layered ballistic armour systems: A review
1
作者 Ethan I.L.Jull Richard Dekker Lucas Amaral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292-303,共12页
The role of the adhesive layer in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ceramic multi-layer armour system is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often with trade-offs between single-and multi-hit performance.However,research focused on ... The role of the adhesive layer in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ceramic multi-layer armour system is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often with trade-offs between single-and multi-hit performance.However,research focused on untangling the underlying impact of varying adhesive cohesive or adhesion properties is limited and sometimes appears to provide conflicting conclusions.Comparison between the available studies is also often difficult due to variations in armour systems or ballistic testing being conducted.This review scrutinises the available research,identifying six critical properties of an adhesive layer in determining ballistic performance:elastic modulus,fracture strain,acoustic impedance,tensile bond strength,shear bond strength,and thickness.The impact of each of these properties on ballistic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in detail,with clear description of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involved,allowing clear optimisation goals to be established depending on the ceramic armour spec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BALLISTIC Armour adhesive EPOXY polyureth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木专用MDI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2
作者 陈晓松 周汉江 +3 位作者 李珊珊 蒋晓威 熊煦 马立波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以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软木专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基础配方,并在基础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氯代棕榈油甲酯用量、磷酸用量及二吗啉二乙基醚(DMDEE)用量对聚氨酯胶黏剂拉伸性能、黏度、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相... 以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软木专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基础配方,并在基础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氯代棕榈油甲酯用量、磷酸用量及二吗啉二乙基醚(DMDEE)用量对聚氨酯胶黏剂拉伸性能、黏度、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3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3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质量分数为70%,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比为4.5,氯代棕榈油甲酯用量为10.000 phr,磷酸用量为0.100 phr,DMDEE用量为0.050~0.075 phr时,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拉伸强度为1.10~1.16 MPa,黏度为4120 mPa·s,开放时间为88~96 min,固化时间为170~190 min,综合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胶黏剂 软木专用胶 正交试验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郭小雄 黄钦颢 +2 位作者 彭旸 袁超 李树忱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4-784,共11页
为分析有机-无机复合注浆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适用性,本文以水玻璃、甘油和催化剂为A组分,以异氰酸酯、塑化剂、阻燃剂为B组分,制备了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讨论了环境温度对新型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硅酸盐改性聚氨... 为分析有机-无机复合注浆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适用性,本文以水玻璃、甘油和催化剂为A组分,以异氰酸酯、塑化剂、阻燃剂为B组分,制备了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讨论了环境温度对新型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浆液强度的环境温度响应规律;以石英砂岩为注浆基体材料预制裂隙,采用新材料进行注浆加固,结合微观表征分析了浆-岩界面胶结特征。结果表明,受高温环境的影响,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浆液固结体的强度与弹性模量出现下降趋势,25℃下浆液固结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弹性模量与抗拉弹性模量分别达到48.16、15.47、507.47和520.10 MPa,当环境温度升高至90℃时分别降至38.13、9.63、387.57和410.84 MPa,材料对环境温度敏感性较低。环境温度升高打破了双组分之间化学反应的平衡,降低了有机相交联固化程度与固结体密实度,材料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氨酯 注浆加固 高温环境 力学性能 胶结特征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二苯甲酮的蓖麻油基UV减黏胶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崔宗晖 申洪刚 +4 位作者 韦敬旗 伊松龄 孙玉娟 刘少杰 赵松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92-5300,共9页
随着半导体晶圆制造过程对缩小尺寸和引入全尺寸3D集成需求的高涨,对紫外光(UV)减黏胶固化后的残胶量和减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ABP)与常规丙烯酸酯单体溶液共聚制备了键合二苯甲酮(BP)光引发剂的丙烯酸酯... 随着半导体晶圆制造过程对缩小尺寸和引入全尺寸3D集成需求的高涨,对紫外光(UV)减黏胶固化后的残胶量和减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ABP)与常规丙烯酸酯单体溶液共聚制备了键合二苯甲酮(BP)光引发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主胶(ABP-PSA)。结果表明,ABP的引入可提高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其内聚强度和剥离力随ABP含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ABP的质量分数为3%时,ABP-PSA的常态剥离强度最高(9.9N/25mm),明显高于不含ABP的共聚物(6.2N/25mm)。UV照射时,BP基团夺取侧链中叔碳氢原子,使聚合物链自交联,剥离强度降低至3.8N/25mm,减黏率超过60%。本文采用ABP-PSA与具有热/光双固化功能的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CO-PUB-PETA)反应制备了UV减黏胶。借助CO-PUB-PETA中异氰酸酯基与ABP-PSA中羟基的热固化反应形成的网状结构,使得该减黏胶UV照射前的180°剥离强度可超过25N/25mm,同时赋予主胶光聚合功能。UV照射时,键合在主胶链上的BP,引发主胶与活性稀释剂光聚合的同时发生自交联,形成致密的全交联结构胶膜,180°剥离强度降至0.12N/25mm,减黏率超过99.5%,并显著降低了残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减黏胶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 二苯甲酮 自交联 残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溶性多用途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应用
5
作者 王玉杰 陈科宇 +4 位作者 孙诗琪 许小婷 翟嘉怡 聂慧芳 王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70-4077,共8页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1,4-丁二醇(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硬段中含有不同IPDI/HDI配比的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AS-PU)。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水...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1,4-丁二醇(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硬段中含有不同IPDI/HDI配比的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AS-PU)。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水接触角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IPDI/HDI配比对AS-PU结构、醇溶性、耐水性、热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中HDI含量的提高,AS-PU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强度增加,胶液在波长390nm处的透光率由94.1%降低至77.3%,即醇溶性有所降低;随着HDI的引入,AS-PU的水接触角由83.61°升高至95.05°,浸泡24h的吸水率由5.31%降至1.37%,T_(初始)由285℃升高至298~308℃,提高了胶黏剂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AS-PU对木材、玻璃、铁片、聚丙烯塑料的最大搭接剪切强度分别可达2.78MPa、2.33MPa、2.08MPa和0.51MPa,表现出对不同基材的优异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胶黏剂 醇溶性 硬段组成 多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聚氯乙烯贴合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刘亦曾 佘静丽 +3 位作者 徐微 李勇 马宇彤 李盛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用于铝与塑料复合的环氧型胶与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价格高、固化时间较长、含有有机溶剂及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等问题,文中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PHA)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原料通过无溶剂聚合... 针对用于铝与塑料复合的环氧型胶与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价格高、固化时间较长、含有有机溶剂及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等问题,文中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PHA)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原料通过无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铝/聚氯乙烯(PVC)贴合用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调整PHA和PTMG的用量比,使胶黏剂分子结晶和极性随着分子链中酯键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胶黏剂粘接性能的最优化。红外光谱表征证明了胶黏剂的成功制备。采用控制变量法确定了θ=80℃,t=2 h,R=2,反应物为MDI和n(PHA):n(PTMG)=4:6为制备PUR热熔胶的反应条件与配方,对该配方制备的胶黏剂进行了粘接性能、热稳定性及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胶黏剂的铝/PVC初粘强度为18.6 N/25 mm,终粘强度为49.7 N/25 mm,具有很好的粘接性能;热重曲线表明该胶黏剂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97℃,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流变曲线表明,120℃时该胶黏剂的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延长变化较小,在操作时间内(600 s)流变性能稳定,在施胶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聚氨酯 热熔胶 聚氯乙烯 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油基自修复木器涂层的构建及其界面特性
7
作者 王钟 熊鹏飞 +2 位作者 李敏 陈小龙 汪钟凯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表面涂饰是提升木制品附加值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手段,研究开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绿色水性木器涂料是实现木材保护和提质增值的有效途径。以桐油为原料,通过油脂分子功能化可控合成及定向调控制备木器用生物基水性聚氨酯涂料,实现木质材料... 表面涂饰是提升木制品附加值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手段,研究开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绿色水性木器涂料是实现木材保护和提质增值的有效途径。以桐油为原料,通过油脂分子功能化可控合成及定向调控制备木器用生物基水性聚氨酯涂料,实现木质材料表面涂层的强化、高黏附界面和自修复功能集成。利用桐油脂肪酸长碳链段的疏水效应,有效降低聚氨酯体系中分子水敏感性,改善涂层耐湿黏附性能;侧链共轭双键的氧化交联特性可赋予涂层良好的自固化效能;采用硼酸酯键封端为聚氨酯网络结构提供动态响应单元,实现水性涂层在室温环境下高效自修复。通过系统研究涂层及其与木材间的界面特性,包括本体力学强度、界面黏附、耐磨性等,阐明涂层与木器表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桐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稳定且均一的分散特性,其Zeta电位绝对值均在30 mV以上;当引入纳米纤维素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有效提升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9.3 MPa、杨氏模量11.3 MPa、断裂能19.58 kJ/m2);室温修复效率可达98.4%(以断裂应变为参照);涂饰于木基材表面后表现良好的黏附及耐磨性能,在潮湿环境(RH 95%)下依然具有稳定的界面黏附强度(搭接剪切强度7.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水性聚氨酯 木器涂层 自修复 界面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孙诗雯 薛白亮 +2 位作者 袁悦 王文亮 李新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DPHU).首先,以二元胺(聚醚胺D-230)、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及盐酸多巴胺(DOP)为原料进行聚加成反应合成预聚物;然后与双醛淀粉(DAS)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D-DPHU.系统研究了DAS含量... 采用两步法合成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DPHU).首先,以二元胺(聚醚胺D-230)、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及盐酸多巴胺(DOP)为原料进行聚加成反应合成预聚物;然后与双醛淀粉(DAS)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D-DPHU.系统研究了DAS含量对D-DPHU力学性能、粘合性能、热稳定性能、再加工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DAS含量的增加,D-DPHU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DAS含量由0增加到10%时,D-DPHU的拉伸强度由7.04 MPa升高至8.29 MPa.D-DPHU的粘合性能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DAS含量为10%时,D-DPHU-10的搭接剪切强度最高可达8.38 MPa.D-DPHU-10经过两次再加工后的搭接剪切强度达到7.02 MPa,其再加工效率达到83.77%.此外,D-DPHU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自修复性能、形状记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淀粉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贵勋 李硕硕 +2 位作者 孔令辉 刘书潭 张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116,共6页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及环氧树脂用量对PUA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PUA的拉伸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加入5%时,PUA拉伸强度为103.0 MPa,材料呈强而脆的特性。环氧树脂加入提升了PUA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25 MPa增至1.60 MPa。同时,环氧树脂改性PU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耐溶剂性能、抗冲磨性能,5%环氧树脂改性PUA抗冲磨强度为800 h/(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涂层 黏结 抗冲磨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发泡胶血管止漏在人脑组织库建设中的应用
10
作者 蒲勇华 王淼 +4 位作者 孙必强 罗宇涛 张琼花 严小新 潘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 观察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时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方法 复位颅盖,连续头皮缝合,用扎带沿下颌骨经耳后至颅顶环扎固定,颅内聚氨酯发泡胶填充;行股动脉双向插管,分别采用重力和微型泵灌注,测量颅骨... 目的 观察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时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方法 复位颅盖,连续头皮缝合,用扎带沿下颌骨经耳后至颅顶环扎固定,颅内聚氨酯发泡胶填充;行股动脉双向插管,分别采用重力和微型泵灌注,测量颅骨断面漏液量,评价聚氨酯发泡胶对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的血管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结果 颅骨断面漏液量占比灌注液总量较低,血管止漏效果显著;干固后的发泡胶紧密粘合颅盖骨,且均匀覆盖颅底各孔裂。结论 聚氨酯发泡胶在开颅取脑后新鲜大体标本防腐灌注止漏和颅盖骨固定效果理想,对捐献者遗容恢复有利,有助于人脑组织库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发泡胶 血管止漏 人脑组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氨酯胶制造轻质稻草板初探
11
作者 黄海兵 王春明 +2 位作者 王春霞 尚欣宇 潘宇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1期43-47,共5页
以稻草、聚氨酯胶粘剂为原料,利用建模设计构建试验,将整根稻草热压成轻质稻草板。通过对板材性能的检测,分析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子,建立部分性能的数学模型,得到了2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利用整根稻草和聚氨酯胶粘剂制造轻质稻草板... 以稻草、聚氨酯胶粘剂为原料,利用建模设计构建试验,将整根稻草热压成轻质稻草板。通过对板材性能的检测,分析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子,建立部分性能的数学模型,得到了2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利用整根稻草和聚氨酯胶粘剂制造轻质稻草板是可行的,制造的轻质稻草板密度范围在0.14~0.28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聚氨酯胶粘剂 轻质稻草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光敏树脂的合成及其UV-LED固化无影胶的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惠枝 韦代东 +2 位作者 曾娟娟 李士强 雍奇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9,26,共7页
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通过无溶剂法合成的一种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作为光敏单体。将自制的CO-PUA、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附着力促进剂、光引发剂以及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按比... 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通过无溶剂法合成的一种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作为光敏单体。将自制的CO-PUA、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附着力促进剂、光引发剂以及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按比例混合制得一系列UV-LED固化无影胶,并考察了PETMP的添加量对无影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PETMP的UV-LED固化无影胶具有巯基-烯“点击化学”的反应特性,消除了氧阻的危害,无影胶固化完全。当PETMP的添加量为0.5 g时,具有最佳黏结性能,以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不锈钢、玻璃-不锈钢为搭接基材测得黏结拉伸剪切强度分别为2.44 MPa、5.06 MPa和5.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ED固化 无影胶 聚氨酯丙烯酸酯 蓖麻油 巯基-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发泡胶热传导性能研究及其在110 kV电缆接头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栋 王琪瑄 +5 位作者 白晓烨 田正兵 张李程 吕泽鹏 吴锴 沈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3,共8页
聚氨酯发泡胶具有良好的膨胀填充特性、电绝缘性及防水性。为实现将其用于电缆接头保护壳内层的填充,本文首先测试了不同发泡倍率下聚氨酯发泡胶的热、电、力学性能,然后建立了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填充胶情况下电... 聚氨酯发泡胶具有良好的膨胀填充特性、电绝缘性及防水性。为实现将其用于电缆接头保护壳内层的填充,本文首先测试了不同发泡倍率下聚氨酯发泡胶的热、电、力学性能,然后建立了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填充胶情况下电缆接头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最后搭建了110 kV中间接头的实物模型,对不同填充胶的电缆接头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发泡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良好,发泡倍率越大,发泡胶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差,其中发泡倍率为3倍的发泡胶综合性能最优;不同填充胶接头内部各结构温度的仿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绝对值基本不超过10%,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填充发泡胶与填充传统防水胶的接头稳态温度场分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聚氨酯发泡胶 温度分布 电-热耦合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春婵 张劲峰 +4 位作者 徐云花 金杰 陈伟 段亚峰 樊武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共7页
为防止复合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胶现象,文章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的贴合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摩擦因数和比表面积,增加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热熔胶在复合织物间的贴合牢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复合织物经向剥... 为防止复合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胶现象,文章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的贴合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摩擦因数和比表面积,增加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热熔胶在复合织物间的贴合牢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复合织物经向剥离强力提高了796%;纬向剥离强力提高了1050%;经30次水洗,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为15.2 N,纬向剥离强力为9.4 N,仍符合国家标准。在电压25 kV、作用时间5.5 min、作用间距2 mm的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下,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达到18.3 N,纬向剥离强力达到12.6 N,贴合牢度达到最佳。因此,等离子体预处理为解决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能够同时满足市场对环保和高性能纺织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复合织物 热熔胶 水性聚氨酯 贴合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15
作者 高帅 赵力漩 +5 位作者 赵佳慧 唐磊 张安 杨学禄 傅英娟 王兆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聚氨酯是一种产品形态较多、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出现了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木质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非食用价值较高、功能性较强,可作... 聚氨酯是一种产品形态较多、性能较好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应用。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出现了环境问题,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木质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非食用价值较高、功能性较强,可作为羟基提供源,替代石油基多元醇合成聚氨酯,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木质素作为多元醇替代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聚氨酯领域(泡沫、涂料、胶粘剂),证明了木质素或改性木质素能赋予聚氨酯材料额外的功能,例如,提升了材料力学性能,赋予了材料疏水性、耐候性和热稳定性等。通过概述木质素结构、性质的多样性及木质素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分析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中的潜在方法及其发展潜力和挑战,得到木质素应用于聚氨酯领域的潜在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将木质素添加至聚氨酯产品(聚氨酯泡沫、涂料、胶粘剂)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提升了聚氨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氨酯 泡沫 涂料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交联水性聚氨酯油墨连结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香 杨智慧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144,共7页
分别采用二官能度的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磺酸钠(A95)、多官能度的二亚乙烯三胺(DETA)和三亚乙烯四胺(TETA)作为扩链剂或交联剂,合成了3种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结果表明,DETA能显著提高WPU的相对分子质量、粘接性能及耐水性能... 分别采用二官能度的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磺酸钠(A95)、多官能度的二亚乙烯三胺(DETA)和三亚乙烯四胺(TETA)作为扩链剂或交联剂,合成了3种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结果表明,DETA能显著提高WPU的相对分子质量、粘接性能及耐水性能。但是,单独采用DETA制备WPU的储存期较短(>4个月)。因此,利用A95与DETA的协同作用,采用不同摩尔比的A95/DETA(4:1、3:2、2:3、1:4)作为混合扩链剂(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WPU。结果显示,WPU分散体的固含量约为33%、pH=7~8、平均粒径为117.8~372.3 nm。当A95/DETA的摩尔比为2:3时,WPU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粘接性能、力学性能、抗水抗油性能及较高的相分离程度。WPU制备在过程中仅需添加3%~4%的有机溶剂,可以直接用作水基油墨连结料,避免溶剂的回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二亚乙烯三胺 交联改性 油墨连结料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的混合黏附破坏分析
17
作者 鲁雯雨 宁志华 +2 位作者 彭焘 陈海燕 金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8-254,共7页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 在仿生学领域壁虎因具有优越的攀爬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对壁虎仿生微结构的垂直攀爬功能进行设计,本工作对壁虎仿生微纤维与垂直表面之间的黏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聚氨酯(PU)蘑菇状仿生微纤维与刚性基体之间的界面黏附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压缩+剪切、剪切加载、拉伸+剪切分别模拟壁虎足部的附着、滑移及分离等爬行动作,探讨壁虎爬行过程中的黏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剪切加载、拉伸+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均发生法向和切向的混合黏附破坏;在压缩+剪切混合加载下,界面发生切向脱黏或混合黏附破坏取决于压缩载荷的大小。法向载荷通过改变微纤维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对切向黏附承载力的调控。斜向加载下界面的黏附承载力与载荷倾角有关,对于所选用的聚氨酯蘑菇状仿生微纤维,当斜向压力的倾角小于52°时,界面的切向黏附承载力随着斜向压力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的斜向拉力方向为17°,沿该方向可用最小的拉力实现界面的脱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仿生黏附 聚氨酯(PU)蘑菇状微纤维 黏附机制 混合黏附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PET资源化低聚物多元醇制备聚氨酯胶黏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利 陈美 +5 位作者 刘晓慧 徐玥阳 李德祥 孙乐天 张璇 周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共12页
目的采用预处理后的废弃PET降解产物作为扩链剂,制备不释放甲醛、附着力强、耐久性好、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胶黏剂,以替代传统甲醛基胶黏剂。方法将废弃PET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进行洗脱预处理,再与异氰酸酯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得新型... 目的采用预处理后的废弃PET降解产物作为扩链剂,制备不释放甲醛、附着力强、耐久性好、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胶黏剂,以替代传统甲醛基胶黏剂。方法将废弃PET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进行洗脱预处理,再与异氰酸酯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得新型聚氨酯胶黏剂(PUa)。结果在低温/室温环境下,PUa对纸张、玻璃、木材等基材的黏附强度超过126 kPa;经过黏附-解黏附-黏附38次循环黏结后,仍保留至少39.2%的黏附性,具有优良的重复黏结性能。结论利用废弃PET制备的新型聚氨酯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和黏结性能较好,环境适应性好,在轻质缓冲包装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可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还可以为缓解石油资源短缺和胶黏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PET 聚氨酯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悦 赵伟 +1 位作者 李新平 薛白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两步法合成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PHU)胶黏剂。以二元胺和双(六元环碳酸酯)(BCC)为原料,合成氨基封端的聚羟基聚氨酯(NPHU)预聚物;进一步以双醛淀粉(DAS)为主要原料,与NPHU预聚物进行希夫碱反应合成D...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两步法合成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PHU)胶黏剂。以二元胺和双(六元环碳酸酯)(BCC)为原料,合成氨基封端的聚羟基聚氨酯(NPHU)预聚物;进一步以双醛淀粉(DAS)为主要原料,与NPHU预聚物进行希夫碱反应合成DPHU胶黏剂,详细探讨了二元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以及DAS添加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胺)聚醚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NPHU预聚物的粘合性能降低,当聚醚胺相对分子质量为230时,NPHU-D230预聚物的搭接剪切强度最高可达5.35 MPa;酰胺键的存在会提高其粘合性能。随着DAS添加量的增加,DPHU的搭接剪切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DAS添加量(以质量分数计)为30%时,DPHU-30的搭接剪切强度最高达到6.26 MPa。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通过调节DAS添加量,可使DPHU在韧性和刚性材料之间进行转化,DAS添加量为70%时制得的样品DPHU-70的拉伸强度高达6.74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12.59%。DPHU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自愈合性能及形状记忆特性。当DAS添加量从0增加到70%时,DPHU-0~DPHU-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从16.14℃升高至31.56℃;当DAS添加量为0~50%时,DPHU-0~DPHU-50的表面划痕在50℃下、3 min内的自修复效率可达90%以上;将DPHU-30样条进行折叠,重复加热-冷却循环过程,样条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粘合性能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席夫碱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反光织物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元鹏 师文钊 +4 位作者 刘瑾姝 陆少锋 董涧锟 刘怡 朱建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反光织物因能提供警示作用,在交通道路、户外运动、包装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胶黏剂对反光织物性能影响较大。分别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硬段和软段,制备水性聚氨酯(WPU)胶黏剂,并用于制备高亮反光织物。结果... 反光织物因能提供警示作用,在交通道路、户外运动、包装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胶黏剂对反光织物性能影响较大。分别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硬段和软段,制备水性聚氨酯(WPU)胶黏剂,并用于制备高亮反光织物。结果表明,当—N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5、亲水扩链剂和三羟甲基丙烷(TMP)质量分数分别为6.0%和1.0%时,制得的WPU胶黏剂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较好。制备高亮反光织物时加入KH560硅烷偶联剂,可提高WPU胶黏剂对玻璃微珠的黏接性能,提升反光织物的耐水性能,并可显著降低逆反射系数的变化率。当WPU胶黏剂中添加10.0%铝银浆、15.5%固化剂、5%KH560时,制得的反光织物在碱性环境下经5次水洗后,逆反射系数仍可达157.2 cd/(lx·m^(2)),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亮反光织物 水性聚氨酯 胶黏剂 玻璃微珠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