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时空重构单元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
1
作者 方巍 王淏西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时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建模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空重构单元(SRU)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SRU-Former。首先,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新设计的时空重构单元,通过分离...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时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建模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空重构单元(SRU)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SRU-Former。首先,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新设计的时空重构单元,通过分离、变换和重构的策略来提取雷达图像精细化时空特征;其次,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引入Transformer的变体架构模型Poolformer,用全局平均池化操作代替自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对高度动态变化的雷达序列进行建模;最后,在江苏省气象雷达数据集和上海市气象雷达数据集上训练和测试,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2 h外推任务中,CSI、FAR、MSE和SSIM 4个指标均取得最优值,在江苏省数据集上CSI提升了0.020,上海市中数据集上CSI提升了0.048;SRU-Former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外推后期对强回波区域的捕捉更加精确,细节纹理更加丰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雷达回波外推 transformer 时空重构单元 全局平均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蒲晓云 杨靖 +1 位作者 杨兴 宁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采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子模态数,将具有较强随机波动性的原始风电功率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从而更加充分地提取时序特征。其次,构建Transformer-BiGRU模型,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多个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利用BiGRU捕捉时序序列间的前后依赖性,从而提升预测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采用融合Singer混沌映射、透镜折射反向学习和单纯形法策略的改进斑马优化算法(IZOA),对Transformer-BiGRU模型的隐藏层神经元数、初始学习率、正则化系数和多头注意力头数四个关键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IZOA-Transformer-BiGRU对分解后的各子序列进行预测,经过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BiGRU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决定系数提升了5.10%,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56.17%、54.58%、54.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transformer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能量差值法 斑马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ormer融合CNN-SRU的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史长鑫 宗学军 +2 位作者 何戡 连莲 孙逸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2,共8页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的现有方法只关注网络流量的局部特征或全局特征,以及网络流量数据分布不平衡导致入侵检测模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Transformer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简单循环单元(CNN-SRU)的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方法。采用...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的现有方法只关注网络流量的局部特征或全局特征,以及网络流量数据分布不平衡导致入侵检测模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Transformer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简单循环单元(CNN-SRU)的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方法。采用自适应合成采样方法(ADASYN)和高斯混合模型(GMM)对少数类样本进行过采样,达到样本平衡。通过CNN-SRU捕获网络流量数据的时空局部特征,Transformer编码器部分捕捉全局联系进行深层次特征提取。在NSL_KD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模型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9.61%,高于对比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天然气管道控制系统数据集和本实验室油气集输全流程工业攻防靶场上进行实验,总体准确率分别达到98.58%和96.89%,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中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网络 入侵检测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简单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庆荣 谭小泽 +1 位作者 朱昌锋 李裕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 为增强自动驾驶车辆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及其道路行驶安全性,提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和Transformer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TGTF,使用GRU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通过双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提取车辆的时空交互特征,生成预测轨迹。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7.3%,STGTF在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transformer 车辆交互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快速Transformer安全推理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伟欣 管晔玮 +3 位作者 霍嘉荣 丁元朝 郭华 李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8-1229,共12页
Transformer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有着突出的表现.在Transformer的推理应用中用户的数据会被泄露给模型提供方.随着数据隐私问题愈发得到公众的关注,上述数据泄露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对Transforme... Transformer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有着突出的表现.在Transformer的推理应用中用户的数据会被泄露给模型提供方.随着数据隐私问题愈发得到公众的关注,上述数据泄露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对Transformer安全推理的研究,使用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MPC)实现Transformer模型的安全推理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Transformer模型中存在大量非线性函数,因此使用MPC技术实现Transformer安全推理会造成巨大的计算和通信开销.针对Transformer安全推理过程中开销较大的Softmax注意力机制,提出了2种MPC友好的注意力机制Softmax freeDiv Attention和2Quad freeDiv Attention.通过将Transformer模型中的Softmax注意力机制替换为新的MPC友好的注意力机制,同时结合激活函数GeLU的替换以及知识蒸馏技术,提出了一个MPC友好的Transformer转换框架,通过将Transformer模型转化为MPC友好的Transformer模型,提高Transformer安全推理的效率.在局域网环境下使用安全处理器(secure processing unit,SPU)提供的隐私计算协议,基于所提出的MPC友好的Transformer转换框架,在SST-2上使用Bert-Base进行安全推理.测试结果表明,在保持推理准确率与无近似模型一致的情况下,安全推理计算效率提高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推理 transformer 安全多方计算 安全处理器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短时交通流时空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国亮 习浩 +1 位作者 龚家仁 温钧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3,225,共6页
现有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未能全面获取路网的空间依赖,忽略了周期性对交通流量的影响,且缺乏对全局时间依赖的建模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合Transformer的动态扩散卷积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动态扩散卷积网络和门控循环... 现有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未能全面获取路网的空间依赖,忽略了周期性对交通流量的影响,且缺乏对全局时间依赖的建模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合Transformer的动态扩散卷积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动态扩散卷积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对交通流的近期、日周期和周周期三个时间进行时空建模;使用Transformer层获取全局时间依赖关系;将各组件输出进行加权融合,生成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基准模型能有效降低预测误差,准确预测交通演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扩散卷积 门控循环单元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训练与Transformer的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方法
7
作者 王言国 吕鹏远 +4 位作者 兰金江 刘明哲 秦冠军 张硕桦 周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7-384,共8页
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严重影响风能发电效率,传统的人工方法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已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环境中易受数据噪声干扰而表现不佳。为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的分类性能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 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严重影响风能发电效率,传统的人工方法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已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环境中易受数据噪声干扰而表现不佳。为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的分类性能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对抗训练与Transformer的故障分类方法。首先通过引入一维卷积与门控线性单元(GLU)增强注意力机制对局部特征的学习,保留易被忽略的局部信息,提升模型对于局部特征的敏感度。其次结合限制因子约束对抗样本,提高对抗样本产生的准确性。最后在消除错误样本的同时反馈生成过程,使其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5种常用的分类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分类性能平均提升7.76%,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最小。局部增强的注意力机制和所提的对抗训练方法分别使模型的分类性能平均提升4.51%、4.95%。所提模型在10%~20%噪声环境中仍保持较好性能,增强了其在真实环境中的稳定性。该方法在提高分类准确率的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对于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性能与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门控线性单元 transformer模型 对抗训练 故障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分析的跨模态Transformer组合模型
8
作者 王亮 王屹 王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4-135,共12页
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组合深度学习模型是多模态情感分析的主流模型。针对相关工作中此类模型存在的低资源(low-resource)模态数据的情感特征提取能力不足、不同模态非对齐数据的特征尺度差异导致对齐融合过程中易丢失关键特征信息... 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组合深度学习模型是多模态情感分析的主流模型。针对相关工作中此类模型存在的低资源(low-resource)模态数据的情感特征提取能力不足、不同模态非对齐数据的特征尺度差异导致对齐融合过程中易丢失关键特征信息、基础注意力模型并行处理多模态数据导致多模态长期依赖机制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注意力聚合模块与跨模态Transformer的能使用多模态非对齐数据执行二分类和多分类任务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LAACMT。LAACMT模型提出采用门控循环单元与改进的特征提取算法提取低资源模态信息,提出位置编码配合卷积放缩方法用于对齐多模态语境,提出跨模态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已对齐的多模态数据并建立可靠的跨模态长期依赖机制。LAACMT模型在包含文本、语音和视频的三种模态非对齐数据集CMU-MOSI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较SOTA有稳定提升。其中Acc7提升了3.96%、Acc2提升了4.08%、F1分数提升了3.35%。消融实验结果数据证明所提模型解决了多模态情感分析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基于Transformer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的复杂度,提升了模型性能的同时避免了过拟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轻量级注意力聚合模块 跨模态transformer 门控循环单元 跨模态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玉萍 曾毅 +1 位作者 李胜辉 张磊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是人类行为理解的基础,但是预测出合理的三维人体姿态序列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利用多层长短期记忆(LSTM)单元和多尺度Transformer结构增强人体... 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是人类行为理解的基础,但是预测出合理的三维人体姿态序列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利用多层长短期记忆(LSTM)单元和多尺度Transformer结构增强人体姿态序列预测的准确性。首先,设计基于时间序列的生成器,通过ResNet预训练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其次,采用多层LSTM单元学习时间连续性的图像序列中人体姿态之间的关系,输出合理的SMPL人体参数模型序列;最后,构建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的判别器,利用多尺度Transformer结构对多个分割粒度进行细节特征学习,尤其是Transformerblock对相对位置进行编码增强局部特征学习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VIBE方法具有更好地预测精度,在3DPW数据集上比VIBE的平均(每)关节位置误差(MPJPE)低了7.5%;在MP-INF-3DHP数据集上比VIBE的MPJPE降低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transformer结构 LSTM单元 时间序列 注意力机制 三维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的Transformer-GRU联合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欣 李云伍 +2 位作者 梁新成 李法霖 张志冬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27-2936,共10页
针对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松弛效应导致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呈现非稳定退化并影响SOH预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变换神... 针对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松弛效应导致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呈现非稳定退化并影响SOH预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变换神经网络(Transformer)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的联合方法。首先将锂电池容量信息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分解,为避免分解程度不合理影响预测能力,使用中心频率法判断分解状态作为原数据信息有效解释依据;然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调整后的变换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结构的超参数,变换神经网络采用线性层代替解码器(decoder)更好适用时序数据,保留编码器(encoder)捕获数据全局特征及内部相关性,提升了单个Transformer及其联合模型预测精度;最后由Transformer和GRU分别对主趋势子序列和高频子序列预测,并将两种模型的预测进行融合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SOH的估算。利用NASA锂电池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并通过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等单一模型和高斯函数-GRU、Transformer-MLP等联合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预测模型无论在精度还是再生现象的拟合程度都优于其他单个模型或者联合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维持在0.62%和1.19%以内,决定系数在87.08%之上,验证了所提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估计 变分模态分解 变换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辅助的两阶段机组组合决策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新章 赵子巍 +4 位作者 代伟 谢代钰 郭苏杭 王泽宇 张冬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79,共8页
为了解决大规模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的“维数灾”问题,提出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两阶段机组组合决策方法,该方法兼顾求解精度与速度。在第一阶段,考虑机组组合时段耦合的特性,提出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向量构建方法,进而基于Trans... 为了解决大规模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的“维数灾”问题,提出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两阶段机组组合决策方法,该方法兼顾求解精度与速度。在第一阶段,考虑机组组合时段耦合的特性,提出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向量构建方法,进而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的全局视野与并行化优势,提出一种改进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来预辨识机组启停值。在第二阶段,基于预辨识的机组状态设计置信度阈值,并将机组启停判定可信度定义为启停可信与启停不可信状态,对于启停可信机组的状态进行直接确定,对于启停不可信机组的状态,通过机组组合物理模型进行求解来保证求解的可行性。IEEE 30节点和IEEE 2 383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机组组合 数据驱动 特征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ial target threat assessment based on gated recurrent unit and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被引量:3
12
作者 CHEN Chen QUAN Wei SHAO Zh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61-373,共13页
Aerial threat assessment is a crucial link in modern air combat, whose result counts a great deal for commanders to make decisio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existing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difficulties ... Aerial threat assessment is a crucial link in modern air combat, whose result counts a great deal for commanders to make decisio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existing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difficulties in dealing with high dimensional time series target data, a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and gated recurrent unit(SAGRU) is proposed. Firstly, a threat feature system including air combat situations and capability features is established. Moreover, a data aug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is applied to extract more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ime series situation features. Furthermore, aiming to captur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battlefield evolution, a bidirectional GRU and SA mechanisms are designed for enhanced features.Subsequently, after the concatenation of the processed air combat situation and capability features, the target threat level will be predicted by fully connected neural layers and the softmax classifier. Finally, in order to validate this model, an air combat dataset generated by a combat simul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for model training and testing.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s show the proposed model has structural rationality and can perform threat assessment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other existing model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threat assessment gated recurrent unit(GRU) self-attention(SA)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璐 祝松祥 +2 位作者 田卿燕 林海山 郭逸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等领域。为了充分挖掘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提高FFT的计算效率,该文针对矩阵形式的Stockham FFT,提出了一种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计算方案。在计算优化方面,该方案利...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等领域。为了充分挖掘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提高FFT的计算效率,该文针对矩阵形式的Stockham FFT,提出了一种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计算方案。在计算优化方面,该方案利用Matrix Core加速FFT计算中的矩阵乘运算,同时通过编译器内部指令完成小粒度的矩阵乘加,使得Matrix Core支持更多尺寸的FFT计算。在内存优化方面,该方案使用2层迭代策略,以充分利用共享内存,减少与全局内存的数据交换;根据Matrix Core的矩阵数据在各个线程寄存器中的分布规律,直接在寄存器上完成FFT计算中大量存在的矩阵逐元素乘操作;通过对共享内存中的数据进行重排来缓解存储体冲突,并采用双缓冲策略缓解访存瓶颈。该文还提出了高效的矩阵转置策略,以加速多维FFT计算。在AMD MI250 GPU平台上将该方案与GPU上主流的高性能FFT计算库rocFFT和VkFFT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AMD MI250上的1维、2维和3维FFT平均计算效率均优于rocFFT和VkFFT,3维FFT的平均计算效率为rocFFT的1.5倍,为VkFFT的2.0倍,具有较好的性能提升;mcFFT的计算精度与rocFFT和VkFFT保持在相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Matrix Core 快速傅里叶变换 矩阵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蒸汽压缩与储热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研究
14
作者 周霞 李建锋 +1 位作者 周宏 高云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5,I0016,共13页
为降低调峰期间的能耗水平,该文提出热电联产机组与蒸汽压缩储热系统耦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中抽出部分蒸汽,利用多级压缩机对抽汽进行压缩,利用储热装置对压缩过程中蒸汽进行冷却,储热装置所储存的热量可用于加热... 为降低调峰期间的能耗水平,该文提出热电联产机组与蒸汽压缩储热系统耦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中抽出部分蒸汽,利用多级压缩机对抽汽进行压缩,利用储热装置对压缩过程中蒸汽进行冷却,储热装置所储存的热量可用于加热再热蒸汽或锅炉给水。该文建立热电联产机组耦合蒸汽压缩储热系统以及耦合电锅炉储热系统的调峰性能计算模型,并以某350 MW超临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为例进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机组本身负荷保持在50%额定负荷甚至更高情况下,耦合两种系统的机组供电功率均可大幅降低,能够低于35%额定负荷;在机组耦合蒸汽压缩储热系统后,相比较机组50%额定负荷的能效指标,综合热效率提高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热电联产 蒸汽压缩 灵活性改造 深度调峰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心音分段
15
作者 卢官明 许梦悦 +3 位作者 卢峻禾 戚继荣 赵宇航 王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技术提取各个时间步短时窗口内心音信号的瞬时频率特征;然后,将各个时间步提取的瞬时频率特征构成序列并输入到Bi‑GRU网络,利用Bi‑GRU网络挖掘特征序列的上下文依赖关系,提取心音信号的上下文时频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将心音信号分成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S1‑S2间期、S2‑S1间期4种状态类别。在PhysioNet/CinC Challenge 2016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心音分段算法总体准确率为93.30%,S1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538,S2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450,优于基线心音分段算法LR‑HSMM的性能指标,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为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段 短时傅里叶变换 同步挤压变换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
16
作者 王旭阳 章家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积网络(BiTCN)层,以捕捉模态信息的时序特征;最后,采用多模态门控模块来平衡模态间的重要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在公开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上表现优异,相较于现有模型,性能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卷积 多模态情感分析 多模态融合 门控单元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模糊理论的过电压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双亮 王庆峰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为了识别高速动车组列车过电压类型、给故障溯源及列车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过电压时域信号进行db4小波基下的17层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取各分解层数下的能量值,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获得过... 为了识别高速动车组列车过电压类型、给故障溯源及列车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过电压时域信号进行db4小波基下的17层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取各分解层数下的能量值,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获得过电压信号特征量.其次,基于模糊理论,建立起列车升降弓、进分相、出分相、高频谐振、铁磁谐振和VCB操作过电压的标准模型.最后,使用贴近度计算与择近原则完成对过电压的识别.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过电压的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过电压 小波变换 模糊识别 贴近度 择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主动学习空间变革:特征、形态与方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景玉慧 余城青 +1 位作者 王培均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主动学习空间作为主动学习发生的必要支持条件,其有效变革是推动学习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文章采用多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美国主动学习空间项目,揭示与呈现了主动学习空间变革的理路:首先,内涵特征方面,主动学习空间是以教室为辐射中心的... 主动学习空间作为主动学习发生的必要支持条件,其有效变革是推动学习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文章采用多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美国主动学习空间项目,揭示与呈现了主动学习空间变革的理路:首先,内涵特征方面,主动学习空间是以教室为辐射中心的新型校园空间,包括教室、通道、室外和孪生空间,具有去中心化、模块结构、分布联结、贯通校园、虚实镜像、复合功能六大特征。其次,表征形态方面,空间布局从教室内的灵活复合型布局,延展至融合校园的虚实联通型布局,呈现出复合与联通的全域校园结构。技术表征包括学习通路技术的组件式灵活搭配和学习展区技术的模块式分布联结,呈现出灵活与分布式联结的技术结构。最后,具体方略方面,思路上,秉承教学与空间双向赋能的设计;形态上,以校园为视点打造全域空间;功能上,以具身参与来增强学习体验;价值上,以主动学习靶向21世纪技能。以期为我国主动学习空间的高质量变革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主动学习空间 关键特征 表征形态 变革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FT-SE-CNN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
19
作者 魏学锋 姬升阳 +4 位作者 刘志辉 鹿明明 徐恺 肖龙 李超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1,共5页
针对基于单一传感器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易导致有效信息的遗漏不利于机组状态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SE-CNN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即首先将多个传感器数据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换(STFT)为二维时频特征... 针对基于单一传感器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易导致有效信息的遗漏不利于机组状态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SE-CNN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即首先将多个传感器数据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换(STFT)为二维时频特征图,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不同通道的深度故障特征;然后通过SE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的方式进行多通道特征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展平输入分类器获得故障诊断的结果;最后在帕德博恩轴承数据集和工业实际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在实际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中具有辅助判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故障诊断 短时傅里叶变换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多通道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电弧的产气特性
20
作者 穆泽渊 蒋泽赟 +3 位作者 王成龙 孟杨 张昱钊 丁卫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4-3442,共9页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油浸式变压器因电弧故障导致内部压力升高进而箱体破裂的事故,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和人员安全。电弧迅速气化、裂解绝缘油产生的高温气体是导致变压器内部超压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电弧故障产气特性的研究尚不深入。...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油浸式变压器因电弧故障导致内部压力升高进而箱体破裂的事故,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和人员安全。电弧迅速气化、裂解绝缘油产生的高温气体是导致变压器内部超压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电弧故障产气特性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搭建了油中工频电弧放电实验平台,探究了电弧电流幅值和弧长对油中电弧产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不同燃弧时段的电弧产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弧电流幅值对单位能量产气量的影响较小,而弧长的增加会增大单位能量产气量,同时也会增大电弧能量,因此导致了压力的显著增加;电弧燃弧过程中,绝缘油裂解均比较充分,H_(2)、C_(2)H_(2)、CH_(4)、C_(2)H_(4)为主要裂解产物;电弧电流幅值对气体成分影响很小,35 mm弧长条件下裂解气体成分为约64%H_(2)、21.1%C_(2)H_(2)、7.5%CH_(4)、6.5%C_(2)H_(4)以及0.9%的其他气体,而弧长的增加会导致H_(2)含量的略微增加;电弧燃弧过程中,受到气泡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H_(2)含量有一个逐渐下降至稳定值的趋势。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油中电弧压力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电弧故障 单位能量产气量 气体成分 压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