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DEM的斜面平台对下降管内混合颗粒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雪峰 张德俐 +5 位作者 刘浩 高豪磊 马瑞 王芳 金德禄 易维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249,共10页
为改善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混合颗粒在下降管热解反应器内部流动时生物质颗粒扰动较小、混合不充分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管内斜面平台对陶瓷球和生物质颗粒流动的影响。以斜面平台的位置、倾斜角度和高度为试验因素,以生物质颗粒管内离散度... 为改善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混合颗粒在下降管热解反应器内部流动时生物质颗粒扰动较小、混合不充分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管内斜面平台对陶瓷球和生物质颗粒流动的影响。以斜面平台的位置、倾斜角度和高度为试验因素,以生物质颗粒管内离散度为评判标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耦合仿真对混合颗粒流动过程进行模拟,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斜面平台高度对生物质颗粒离散度影响最大,其次为位置和角度,最佳工作参数为斜面平台底部距下降管拐角处245 mm,高度为27 mm,角度为149°,相较于无斜面平台工况,生物质颗粒离散度提高了50.24%,进而提升了混合颗粒的混合程度。斜面平台的引入使得下降管内生物质颗粒和陶瓷球的轴向平均速度分别降低了14.38%和11.43%,平均停留时间分别升高了20.00%和5.75%,改变了无斜面平台时混合颗粒的向心流动特性,表现为抛物线形流动特性,打破了上疏下密的分布状态,使混合颗粒偏析降低,混合更为均匀。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支持,有利于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下降管 计算机仿真 CFD-DEM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s phase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on simulation of gas-solids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riser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新宇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泵内含不同形状颗粒的固液两相流磨损
3
作者 程文洁 邵春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离心泵是输送固液两相混合物的关键设备,固体颗粒的存在容易导致泵磨损。为了研究固相性质对泵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特别是揭示固体颗粒在壁面上的磨损机制,采用EDEM-Fluent耦合方法研究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进行数... 离心泵是输送固液两相混合物的关键设备,固体颗粒的存在容易导致泵磨损。为了研究固相性质对泵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特别是揭示固体颗粒在壁面上的磨损机制,采用EDEM-Fluent耦合方法研究泵内的固液两相流,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清晰地显示了粒子的动态分布及其碰撞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对磨损影响较大,无论在何种流量工况下,大尺寸颗粒对蜗壳的磨损更为严重;在相同工况下,非球体颗粒对泵部件的磨损相对严重一些;在不同流量工况下,泵入口及出口段的颗粒分布差别较大,低流量工况下的叶轮入口位置颗粒分布非常不均匀,前盖板的磨损较严重;对大尺寸球体颗粒和非球体颗粒进行对比,在小流量工况下,无论是球体颗粒还是非球体颗粒,泵的磨损情况都非常严重,磨损曲线斜率很高,且呈现阶段性的陡增。研究结果可以获得准确的磨损位置,为改进离心泵的水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EDEM-Fluent耦合 球体颗粒 非球体颗粒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微通道内HFE-7100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4
作者 王迎慧 龚莹 王耀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423,共7页
为降低受热壁面温度、提升壁温分布均匀性,针对HFE-7100在波形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其结构、加密方式对工质在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微通道全程加密(增大波幅与波距之比,从0.04增至0.08),通道... 为降低受热壁面温度、提升壁温分布均匀性,针对HFE-7100在波形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其结构、加密方式对工质在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微通道全程加密(增大波幅与波距之比,从0.04增至0.08),通道出口段的汽泡等效直径减小,汽液两相的片段环状流得到抑制,但通道进出口压降增幅明显(最大增幅达140.54%);局部加密微通道的上游、中游或下游,均可有效抑制出口段片段环状流的出现,降低受热壁面温度,改善壁温分布均匀性;比较发现,下游局部加密方式降低微通道内的汽泡生长速率更为显著,壁温及分布的调控效果与全程加密方式相当,但进出口压降可减小34.23%.综合分析,微通道下游局部加密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波形微通道的流动沸腾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微通道 流动沸腾 汽泡 汽液两相流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场法的非等温气-水两相驱替特征研究
5
作者 左伟芹 崔佩雯 +3 位作者 刘彦伟 韩红凯 李利文 罗予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1-272,共12页
为了阐明在非等温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气-水两相动态驱替特征,使用一种基于Navier-Stokes方程、Cahn-Hilliard方程耦合下的两相流数值方法,与表面张力模型、传热模型相结合,完成了对流体动力学和传热的定量计算,同时利用表征真实孔隙特征... 为了阐明在非等温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气-水两相动态驱替特征,使用一种基于Navier-Stokes方程、Cahn-Hilliard方程耦合下的两相流数值方法,与表面张力模型、传热模型相结合,完成了对流体动力学和传热的定量计算,同时利用表征真实孔隙特征下的非均质模型,实现了多孔介质内非等温热-流耦合下两相流动过程的精准表征.通过求解Cahn-Hilliard方程精准模拟相分离的演化特征,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完成对流体速度及压力的相关计算,结合传热方程获取各个时刻的温度分布;联合流动耦合和温度耦合的节点,实现质量、动量及能量方面的全耦合;算法使用自适应网格法,使网格点分布始终与物理解耦合,提高了解的高精度性.研究表明:大孔中流体压力变化态势平稳,孔喉狭窄处流体速度较大且波动剧烈;注气压力增加,气体突破时间缩短,温度的热传导速率加快,驱替效率在气体突破后呈下降趋势;注气压力较高会加剧水对气体流动能力的干扰,当注气压差满足气相可进入细小孔隙,同时受流动干扰相对较小时,驱水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非等温流动 驱替 多孔介质 渗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耦合作用下渡槽冬季水温变化及结冰规律
6
作者 刘德仁 任玉刚 +2 位作者 窦顺 牛亚强 徐鹏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寒区引水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极易发生结冰堵塞等灾害,其输水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对渡槽冬季运行特性的研究尚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及结冰特性的深入探讨。针对该问题,研究建立了封闭式渡槽非等温流动传热三维... 寒区引水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极易发生结冰堵塞等灾害,其输水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对渡槽冬季运行特性的研究尚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及结冰特性的深入探讨。针对该问题,研究建立了封闭式渡槽非等温流动传热三维耦合数值模型。考虑气温、水流流速、进口水温、太阳辐射及风速的影响,以渡槽水流温降值(ΔT)和温降速率(Δf_(u))为表征参数,探究封闭式渡槽冬季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并构建了渡槽水温变化及冰点预测模型。此外,考虑冰水相变对水流流动传热的影响,建立了渡槽水流结冰瞬态计算模型,研究渡槽水流结冰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冬季低温环境中,沿渡槽长度方向的水温降幅整体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渡槽截面水流温降值随着流速的减小或初始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而水流流速对水温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且在0~1 m/s区间内温降速率最大。同一工况下,渡槽固壁附近的水流温降值约为截面中心的2~4倍,太阳辐射作用导致壁面周侧的夜间水流温降值高于白昼日照期间。根据对渡槽水流结冰规律的研究可知,凝结潜热对水流温度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以岸冰宽度为结冰量化指标,凝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沿程增加,渡槽背阴侧壁面附近水流比其他区域到达冰点的临界长度更短,且阴侧水体凝冰量约为阳侧的3倍。研究可为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流耦合 渡槽 冰水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HFM:基于WiFi信道特征的人流量监测方法
7
作者 杨志勇 卢超 王俊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32,共13页
随着人们对人数统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因其易于部署、保护隐私和适用性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现有的人流量监测工作中,人数识别的准确率容易受到人群密集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人数统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因其易于部署、保护隐私和适用性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现有的人流量监测工作中,人数识别的准确率容易受到人群密集程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精度,通常只能在人群稀疏的情况下进行监测,这导致了基于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缺乏实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连续性人流的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解卷绕和线性相位校正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相位补偿并消除随机相位偏移;然后通过标准差和方差提取连续性人流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包;最后将时域上的相位差信息作为特征信号输入到深度学习的CLDNN(convolutional,long short-term memory,deep neural network)中进行人数识别.经过实验测试,该方法在前后排行人距离不小于1 m的情况下,分别实现了室外96.7%和室内94.1%的准确率,优于现有的人流量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状态信息 人流量监测 连续性人流 相位校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nsen反应产物在微通道中的液-液两相混合特性
8
作者 张珂 任维杰 +5 位作者 王梦娜 范凯锋 常丽萍 李佳斌 马涛 田晋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3-636,共14页
为了解决热化学硫碘循环和硫化氢化学反应循环制氢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使用ANSYS-FLUENT对Bunsen反应产物(HI/H_(2)SO_(4)/H_(2)O/甲苯液-液两相混合物)在微通道内的流动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分析了微通道内两相混合与入口方... 为了解决热化学硫碘循环和硫化氢化学反应循环制氢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使用ANSYS-FLUENT对Bunsen反应产物(HI/H_(2)SO_(4)/H_(2)O/甲苯液-液两相混合物)在微通道内的流动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分析了微通道内两相混合与入口方式、入口流速、两相流速比的关系,探讨了微通道内加入障碍物后对两相混合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相以上下分层方式进入通道时,混合效果更佳;提高流速可以显著增大两相流的混合程度,但是通道压力损失随之增加;两相流速比为1∶1、流速为0.035 m/s时,混合程度达到最大值88.72%,同时压力损失相对较小;在通道内部设置障碍物可以形成周期性的涡流,有效缩短两相混合时间,强化两相混合。与半圆形障碍物相比,矩形障碍物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两相混合,但是压力损失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循环制氢 Bunsen反应产物 两相流 混合 微通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porous media using streamline simulation and IMPES methods and comparing results with a commercial software 被引量:7
9
作者 Mahmoud Ahmadpour Majid Siavashi Mohammad Hossein Doranehga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630-2637,共8页
Streamlin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waterflooding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uid flow simulation in large and complex reservoirs are very costly and time consum... Streamlin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waterflooding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uid flow simulation in large and complex reservoirs are very costly and time consuming. In streamline method, transport equations are solved on one-dimensional streamlines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time with less memory for simulation. First, pressure equation is solved on an Eulerian grid and streamlines are traced. Defining the "time of flight", saturation equations are mapped and solved on streamlines.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mapped back on Eulerian grid and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until the simulation end time. The waterflooding process is considered in a fractured reservoir using the dual porosity model. Afterwards, a computational cod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same problem by the IMPES method and the results of streamline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IMPES and a commercial software. Finally,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streamline simulator for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has been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flow porous media fractured reservoirs streamline simulation dual porosity implicit pressure-explicit sat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的油水两相流超声衰减特性规律分析
10
作者 苏茜 王金咯 刘振兴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3,共9页
油水两相流在水平管道中流动过程复杂多样,流体结构复杂多变,流态转化机理尚不明确。为实现油水两相流动过程可视化检测,本文建立了研究油水两相流动过程复杂相间界面效应及相间相对运动的多相流超声测试仿真平台,利用有限体积法(FVM)... 油水两相流在水平管道中流动过程复杂多样,流体结构复杂多变,流态转化机理尚不明确。为实现油水两相流动过程可视化检测,本文建立了研究油水两相流动过程复杂相间界面效应及相间相对运动的多相流超声测试仿真平台,利用有限体积法(FVM)的三维流体仿真软件,构建油水混合输入的动态流动过程模型。通过提取多相界面横截面坐标,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中基于有限元法(FEM)构建被测场二维几何剖分模型,建立FVM-FEM耦合的多相流可视化仿真平台。在超声波激励作用下研究油水两相流与超声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管道动态水包油与油包水流型中,离散相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但由于聚拢作用离散相数量会有所减少,超声衰减系数与离散油泡或水泡数量为正相关。最后,对水包油向油包水流型反相的过渡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油水两相均以非离散形式存在,超声衰减系数随分层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反相过程 过渡流型 相含率 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 超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5×5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的丝网传感器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夏雪艳 刘莉 +2 位作者 包睿祺 罗皓天 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5-1716,共12页
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堆芯棒束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呈现复杂的多维瞬态特性,因此,精确测量棒束通道中的两相流动参数对于反应堆设计优化至关重要。丝网传感器(WMS)作为一种基于电导法的流动成像技术,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采集不同通道截面... 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堆芯棒束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呈现复杂的多维瞬态特性,因此,精确测量棒束通道中的两相流动参数对于反应堆设计优化至关重要。丝网传感器(WMS)作为一种基于电导法的流动成像技术,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采集不同通道截面气-液两相流的全流场信息。本文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丝网结构参数对5×5棒束通道WMS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实验和模拟结果,在综合考虑WMS的空间分辨率及串音效应的情况下,选择电极丝直径为0.1 mm、横向间距为2 mm、纵向间距为2 mm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为WMS技术在复杂流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棒束通道 -液两相流 丝网传感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faceted dendrite growth of non-isothermal alloy in forced flow by phase field method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志 郝丽梅 陈长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780-1788,共9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new regularized phase field model wa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dendritic shape of a non-isothermal alloy with strong anisotropy in a forced fl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ry...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new regularized phase field model wa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dendritic shape of a non-isothermal alloy with strong anisotropy in a forced fl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rystal nucleus grows into a symmetric dendrite in a free flow and into an asymmetry dendrite in a forced flow. As the forced flow velocity is increased, both of th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upstream arm and the inhibiting effects on the downstream and perpendicular arms are intensified, and the perpendicular arm tilts to the upstream direction. With increasing the anisotropy value to 0.14, all of the dendrite arms tip velocities are gradually stabilized and finally reach their relative saturation valu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an undercooling parameter and a forced compound flow on the faceted dendrite growth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field method forced flow strong anisotropy faceted dendrite steady state tip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quations of two-phase flow in spray chamber
13
作者 李新禹 张志红 +1 位作者 金星 徐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140-144,共5页
The downstream water-air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system in a moving coordinate wa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meter of the misted droplets and the spray pressur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downstream water-air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system in a moving coordinate wa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meter of the misted droplets and the spray pressur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ve velocity,the two-phase flow mode of the spray chamber and the efficiency equation for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 were established. Correc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efficiency equation with spray pressure of 157 kP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 When the spray pressure is less than 157 kPa,better coincidence is noticed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test results with the error less than 6%. Greater error will be resulted in the case when the spray pressure is beyond 157 kPa. After the correction treatment,the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grea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Y CHAMBER TWO-phase flow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DEM-IMB的流体-颗粒系统的曲线边界识别方法
14
作者 翁杰弟 姜永正 +2 位作者 傅佳豪 陶恋 杨景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1-699,共9页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拟技术模拟生物质颗粒在曲线管道中与流体混合流动时易卡阻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边界识别方法来识别复杂的自定义曲线边界,并通过自定义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的流动验证LBM-DEM-IMB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拟技术模拟生物质颗粒在曲线管道中与流体混合流动时易卡阻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边界识别方法来识别复杂的自定义曲线边界,并通过自定义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的流动验证LBM-DEM-IMB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曲线边界识别方法在获得光滑曲线边界方面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准确性,且合理反映了曲线边界对颗粒流动行为的影响,如颗粒在管道凹坑中的滞留和弯管内颗粒自由沉降时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为提高IMB对曲线边界中流体-颗粒系统的计算能力及研究颗粒流动和提高如生物质颗粒的运输和加工效率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计算流体力学 液固两相流 格子玻尔兹曼法 离散元法 曲线边界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发动机MMH/N_(2)O_(4)喷雾-燃烧-耦合传热过程模拟研究
15
作者 许建国 陈赟 +1 位作者 张禹 王园丁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为探究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内自燃推进剂喷雾、燃烧和传热特性,首先对现有MMH/N_(2)O_(4)(甲基肼/四氧化二氮)详细燃烧反应机理进行适当简化,提出适用于三维模拟的MMH/N_(2)O_(4)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在不同工况下对简化机理的准确性进行... 为探究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内自燃推进剂喷雾、燃烧和传热特性,首先对现有MMH/N_(2)O_(4)(甲基肼/四氧化二氮)详细燃烧反应机理进行适当简化,提出适用于三维模拟的MMH/N_(2)O_(4)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在不同工况下对简化机理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随后,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对空间发动机内MMH/N_(2)O_(4)射流撞击雾化过程进行了非稳态模拟,并重点分析了直流互击作用下扇形液膜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基于以上化学反应机理及液雾分布模拟结果,在欧拉-拉格朗日体系下构建了离散液滴初始分布,并结合部分搅拌反应器湍流燃烧模型,开展了空间发动机内MMH/N_(2)O_(4)喷雾燃烧及流固耦合传热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发动机内推进剂湍流喷射雾化燃烧过程对壁面冷却液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冷却液膜主要出现在燃烧室直线段,在高温燃气与固体域之间建立了一个明显的温度缓冲层,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壁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轨控火箭发动机 液体推进剂 雾化燃烧 湍流燃烧模拟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转速及颗粒粒径对浮选机固-液两相流场特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牛福生 窦念舟 张晋霞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共7页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采用欧拉方法模拟XFD型浮选机内部颗粒流动行为,探究叶轮转速及颗粒粒径对浮选机固-液两相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浮选机内的流体运动规律;从速度场、湍流度等方面揭示浮选机的浮选动力学特点。模拟结果表明...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采用欧拉方法模拟XFD型浮选机内部颗粒流动行为,探究叶轮转速及颗粒粒径对浮选机固-液两相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浮选机内的流体运动规律;从速度场、湍流度等方面揭示浮选机的浮选动力学特点。模拟结果表明:转速1800 r/min时,存在液相速度最大值5.32 m/s,转子区域与下循环区域流体运动速度和湍流动能较高且流场相对稳定,适合矿物浮选分离;微细粒矿物颗粒粒径对浮选机内部固-液两相流场特性影响较小,转子表面压力分布与颗粒粒径密切相关,且在定子与转子间的区域,湍流动能显著增强,促进了赤铁矿颗粒的有效分散。通过赤铁矿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叶轮转速下精矿品位以及回收率的变化,叶轮转速1800 r/min时精矿Fe品位为66.35%,回收率为85.34%,结合浮选流场模拟结果,叶轮转速1800 r/min比较适合于浮选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机 数值模拟 -液两相流 浮选试验 湍流动能 叶轮转速 流场特征 颗粒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 of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17
作者 Mi Zihao Zhou Daqing Mao Yuant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scheme show that sediment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forebay of pumping station because of poor flow pattern therein. In order to improve hydraulic configuration in the forebay,one modified measure reconstructs water diversion weir shape,and another measure sets a water retaining sill in the approach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scheme prove that back flow in the forebay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region has also been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ing station FOREBAY sediment deposition Eulerian two-phase flow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三端口DC-DC功率变换系统研究与设计
18
作者 熊栩巍 徐松 +2 位作者 聂鹏强 王苗 蒋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15-3827,共13页
为了提高光伏储能及直流微电网中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性能并降低系统成本,该文设计一种集成LCL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三端口直流变换拓扑。首先采用混合功率流控制方法,两个半桥逆变器提供双端输入,负载通过LCL谐振网络实现无线耦... 为了提高光伏储能及直流微电网中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性能并降低系统成本,该文设计一种集成LCL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三端口直流变换拓扑。首先采用混合功率流控制方法,两个半桥逆变器提供双端输入,负载通过LCL谐振网络实现无线耦合。该拓扑允许双输入源之间共用一个LCL谐振网络自由传输功率,无需额外开关元件。然后通过脉宽调制(PWM)法控制谐振网络中的直流平均电流,实现功率潮流控制;移相调制(PSM)法则用于调节负载端输出功率。该系统允许双输入源具有不平衡电压等级。最后详细分析拓扑结构,在PSIM环境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闭环仿真以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了系统分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系统峰值效率为93.6%,并验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 谐振网络 无线电能传输 混合功率流控制 移相调制 多端口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刘卫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问题,引入了两步迭代方法;改进了正则化矩阵,提高了解估计的精确度;考虑到Gauss-Newton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加入了同伦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两步正则化 Gauss-Newton迭代算法 正则化矩阵 同伦算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流化床内静电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斌 范林达 +1 位作者 王太 刘鹏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28-435,共8页
气固流化床由于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化工、煤燃烧和煤炭分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流化过程中,颗粒与颗粒或壁面间频繁接触、碰撞,导致颗粒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发生颗粒黏附到反应器壁、颗粒团聚和静电放电等现象,影响... 气固流化床由于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化工、煤燃烧和煤炭分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流化过程中,颗粒与颗粒或壁面间频繁接触、碰撞,导致颗粒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发生颗粒黏附到反应器壁、颗粒团聚和静电放电等现象,影响颗粒运动状态、空隙率、混合程度等特性,甚至引发生产事故。为探究静电效应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开发的双网格CFD-DEM模拟程序,耦合静电力模型,对单孔射流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床层整体和典型区域示踪颗粒2种角度对考虑静电力前后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静电力后,颗粒分布更加分散,床层空隙率增大,床层膨胀高度增加,相同初始位置颗粒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及速度分布近似呈轴对称分布,滞止区颗粒竖直和水平速度始终接近于零;随着颗粒携带电荷量升高,流化床内喷泉区颗粒速度矢量逐渐稀疏,喷射区颗粒速度矢量逐渐密集,Lacey混合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减缓。以上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两相流 CFD-DEM 静电效应 双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