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AA-MMA-BA共聚乳液的稳定性
1
作者 周新华 蒋旭红 +1 位作者 廖列文 崔英德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研究了聚合工艺对HEA-AA-MMA-BA(HAMB)共聚乳液聚合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其失稳机理,并提出了适合HAMB体系的乳胶粒总势能修正公式。结果表明,采用预乳化单体滴加工艺,比补加乳化剂的净单体滴加工艺聚合稳定性更好。适当降... 研究了聚合工艺对HEA-AA-MMA-BA(HAMB)共聚乳液聚合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其失稳机理,并提出了适合HAMB体系的乳胶粒总势能修正公式。结果表明,采用预乳化单体滴加工艺,比补加乳化剂的净单体滴加工艺聚合稳定性更好。适当降低聚合温度和预乳化单体滴加速率,有利于提高乳液聚合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透射电镜和中和实验证明,富含羟基乳胶粒之间的氢键作用力是HAMB乳液失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乳液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丙烯酸多元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材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研究
2
作者 熊泉波 谷雨 +2 位作者 孙伟祖 景传明 许幸洪 《涂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3-39,46,共8页
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由于其环保性、绝缘性、保温性和性价比优异,逐步取代传统的铝合金型材,被应用在光伏边框、门窗边框上。采用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主要原材料,搭配颜填料、功能助剂配制出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在各... 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由于其环保性、绝缘性、保温性和性价比优异,逐步取代传统的铝合金型材,被应用在光伏边框、门窗边框上。采用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主要原材料,搭配颜填料、功能助剂配制出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在各厂家生产的玻纤增强聚氨酯环保型材上具备优异的附着力及物化性能,符合多种环境对型材涂层的性能要求。本文探讨了固化剂类型、分散体类型、pH等因素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活化期、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是较适合应用在环保型材上的涂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丙烯酸分散体 环保型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研究——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5,62,共6页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涂膜的机械性能较好,但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较差;羟值在100mgKOH/g时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分散体 涂膜性能 丙烯酸 双组分 性能研究 涂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扫描电镜观察 多异氰酸酯 红外光谱仪 耐化学品性 亲水改性 羟基组分 表面形态 机械性能 固化膜 聚氯酯 耐水性 羟值 配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单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盼 张杰 +1 位作者 张纯子 汤嘉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159,163,共4页
以羟乙基双酚A(BPEA)作为水性聚氨酯(WPU)的新型扩链剂,聚环氧丙烷三醇(PPG310)为交联剂,利用透射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万能仪、铅笔硬度计对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WPU乳液粒子分散性良好,粒子呈20nm左右球形... 以羟乙基双酚A(BPEA)作为水性聚氨酯(WPU)的新型扩链剂,聚环氧丙烷三醇(PPG310)为交联剂,利用透射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万能仪、铅笔硬度计对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WPU乳液粒子分散性良好,粒子呈20nm左右球形,聚酯型WPU比聚醚型软硬段相容性高,且储能模量、杨氏模量、铅笔硬度、耐水性能均优于聚醚型WPU。交联后的WPU热稳定性提高,当BPEA质量分数为28.7%,PPG310质量分数为13.6%时,所得涂膜的拉伸强度为49.1MPa,铅笔硬度可达2H,吸水率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单组分 高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迪 吴国民 +2 位作者 刘贵锋 陈健 孔振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4,共6页
利用阴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ASTP)水分散体与亲水改性己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复合制备了聚硅氧烷(HTPDMS),并将其用于改性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EP)/聚氨酯(PU)复合聚合物。分析表明:ASTP水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在70℃... 利用阴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ASTP)水分散体与亲水改性己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复合制备了聚硅氧烷(HTPDMS),并将其用于改性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EP)/聚氨酯(PU)复合聚合物。分析表明:ASTP水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在70℃加热5 h可完全交联成膜;HTPDMS分子链段接入树脂基体中,在固化交联的过程中硅氧烷链段向聚合物表面富集,当HTPDMS的用量为多元醇质量的10%时,硅氧烷在聚合物表面达到饱和,降低了聚合物表面能,提高了表面接触角,改性后表面接触角为95°,疏水性增强。由于硅氧烷链段热稳定性好,添加HTPDMS提高了复合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然而硅氧烷链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且易与聚氨酯基体树脂形成微相分离,添加HTPDMS降低了复合聚合物Tg和储能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烯基环氧树脂 聚硅氧烷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疏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对单组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南博华 郑水蓉 +2 位作者 孙曼灵 王红丽 郑高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一缩二乙二醇(DEG)和DEG与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BPA)的混合物分别为扩链剂,研究了扩链剂对单组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BPU)乳液粒径、乳胶膜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EG和BPA的混合物为扩链剂时制得的乳液平均粒径较大... 以一缩二乙二醇(DEG)和DEG与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BPA)的混合物分别为扩链剂,研究了扩链剂对单组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BPU)乳液粒径、乳胶膜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EG和BPA的混合物为扩链剂时制得的乳液平均粒径较大,分布宽;乳胶膜的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小;乳胶膜的吸水率降低,且在浸泡48 h后已基本趋于饱和。制得WBPU乳胶膜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9.09 MPa、453%;酸、碱处理后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7.41 MPa、8.36 MPa和479%、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 阴离子 水性聚氨酯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丙烯酸酯杂合乳液的合成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瞿金清 罗春晖 陈焕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OH的乳胶粒P2组成。纳米粒度分析表明:相对于常规羟基聚丙烯酸乳液(HPAE),PAH的粒径分布更宽,平均粒径更小。针对PAH配制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的综合性能测试说明:当—COOH和—OH在P1和P2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0和1∶3时,涂膜性能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涂膜固化过程中—NCO与—OH完全反应仅需3 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显示:2K-WPU涂层结构致密且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聚丙烯酸酯 杂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PA核壳乳液/水分散异氰酸酯交联成膜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岳杰 沈一丁 赖小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1-854,共4页
制备了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探讨了羟基组分聚丙烯酸酯(PA)含量和固化剂用量对涂膜强度以及耐溶剂性、硬度和抗冲击性能等影响,并根据粒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羟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和固化剂的... 制备了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探讨了羟基组分聚丙烯酸酯(PA)含量和固化剂用量对涂膜强度以及耐溶剂性、硬度和抗冲击性能等影响,并根据粒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羟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和固化剂的反应情况及树脂结构。结果表明,PA含量为15%,固化剂加入量为5%时得到稳定性、涂膜硬度、韧性、耐溶剂性较优的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份 水性木器漆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活化期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孔霞 罗春晖 +1 位作者 瞿金清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9,94,共6页
分别采用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PAD)和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通过黏度、硬度、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等测试,研究了2K-WPU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的物理化学行为.结果发现... 分别采用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PAD)和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通过黏度、硬度、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等测试,研究了2K-WPU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的物理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随放置时间的增加,PAD型2K-WPU的黏度降低,涂膜的起泡程度逐渐增加,涂膜硬度先降低后增加,3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PAE型2K-WPU的黏度变化无规律,涂膜硬度逐渐降低,4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气泡相对较少;PAD型和PAE型2K-WPU的粒径和光泽均无明显变化;PAE型2K-WPU的活化期一般在4h以内,而PAD型的更短,但涂膜的综合性能更优.因此施工前不能根据2K-WPU的黏度变化来判断其活化期,而须根据涂膜耐化学介质性能和外观变化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活化期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 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国民 王旭林 +4 位作者 陈健 叶义英 李小平 肖亚亮 孔振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备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交联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多元醇分子结构中引入苄胺基加快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交联反应速度。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制备成水性木器涂料,漆膜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附着力、柔韧性、光泽、耐液体介质、硬度、丰满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多元醇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念以亭 张志英 +3 位作者 单建林 唐亚新 董知之 肖长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预聚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层,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表面以研... 采用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预聚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层,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表面以研究涂层对棉织物耐水性能的影响,对涂层织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接触角和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织物表面纤维束都被涂层黏附在一起,表面具有很好的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30°,而且织物吸水率降至9%;另外经过处理的织物还具有很好的耐水洗性,在反复经过水洗12次后,其接触角仍能达到90°以上,吸水率比处理前也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双组分 纯棉织物 疏水性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明吉 矫庆泽 +1 位作者 赵芸 崔文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以自制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分别合成含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并以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羟基丙酸(DMPA)的用量、-OH/-NCO比... 以自制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分别合成含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并以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羟基丙酸(DMPA)的用量、-OH/-NCO比例等与涂料的稳定性、铅笔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耐刮伤性以及耐化妆品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所用的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DMPA质量分数为6%,合成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OH/-NCO=1.6,固化过程中-NCO/-OH=1.5~1.6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双组份 柔感涂料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丙烯酸乳液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用羟基丙烯酸乳液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中乳化剂用量、羟值、酸值、n(—NCO)∶n(—O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应用配方:乳化剂用量在1%以下,羟值为100 mgKOH/g,酸值... 用羟基丙烯酸乳液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中乳化剂用量、羟值、酸值、n(—NCO)∶n(—O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应用配方:乳化剂用量在1%以下,羟值为100 mgKOH/g,酸值在15 mgKOH/g以下,n(—NCO)∶n(—OH)=1.5∶1。用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固化前后膜的结构,表明大部分乳液聚合物已经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但还有部分异氰酸酯没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涂料 双组分涂料 羟基丙烯酸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的制备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任娜娜 胡哲辉 +2 位作者 刘志平 曹银祥 刘娅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30,共6页
先采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与新戊二醇(NPG)反应制得聚酯中间体,再将一定量的聚酯中间体与多元羧酸和多元醇进行反应,同时引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10),制备了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用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 先采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与新戊二醇(NPG)反应制得聚酯中间体,再将一定量的聚酯中间体与多元羧酸和多元醇进行反应,同时引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10),制备了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用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5-SSIPA/NPG对聚酯中间体的影响及合成工艺、催化剂、聚酯中间体用量、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合成工艺或加入催化剂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聚酯中间体用量约为单体总质量的12%时,得到的产物稳定性较好;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引入能有效降低树脂的黏度、减小水分散体粒径,并提高涂膜最终的耐酸、耐碱及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聚酯中间体 水分散体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心亚 黄浩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80,共6页
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是水性双组分聚氨酯(2K-PU)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多异氰酸酯在水相的分散性、成膜过程中的扩散与交联以及涂膜的最终性能。本文综述了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液聚合、中和乳化及溶剂脱除)和水性羟... 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是水性双组分聚氨酯(2K-PU)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多异氰酸酯在水相的分散性、成膜过程中的扩散与交联以及涂膜的最终性能。本文综述了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液聚合、中和乳化及溶剂脱除)和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性能改进(包括高固含低黏度、高羟值低黏度、丙烯酸类功能单体的加入及氟硅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丙烯酸分散体 双组分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喜红 任娜娜 +3 位作者 李红星 曹银祥 刘建平 刘娅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通过耐溶剂擦拭实验、溶胀率实验、盖尔分率实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玻璃化温度(Tg)的羟基组分、n(—NCO)∶n(—OH)及不同固化时间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 通过耐溶剂擦拭实验、溶胀率实验、盖尔分率实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玻璃化温度(Tg)的羟基组分、n(—NCO)∶n(—OH)及不同固化时间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组分的Tg对涂膜的交联密度有较大影响,Tg为22 ℃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和水性HDI基固化剂交联的涂膜具有最大的交联密度;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在25 ℃条件下干燥7 d可达到最大的耐溶剂擦拭次数,异氰酸酯固化剂和羟基分散体的n(—NCO)∶n(—OH)值为1.5~2.0时制得的涂膜有较好的交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交联密度 玻璃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胶膜的热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维忠 刘波 +2 位作者 刘剑洪 涂伟萍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应用热质分析(TG)研究了单组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n(—NCO)∶n(—OH)增大,胶膜的耐热性能增强;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耐高温性能降低;用DEG扩链时的耐高温性能比用DEG/TMP时的好;TDI型水性聚氨酯成膜物的耐高温... 应用热质分析(TG)研究了单组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胶膜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n(—NCO)∶n(—OH)增大,胶膜的耐热性能增强;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耐高温性能降低;用DEG扩链时的耐高温性能比用DEG/TMP时的好;TDI型水性聚氨酯成膜物的耐高温性能优于IPD I型水性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阴离子 单组分 热质分析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延清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717,共7页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WPU)的多元醇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研究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WPU)的多元醇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研究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200~2 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300~2 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将多元醇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WPU胶黏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黏度、吸水率、黏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性能测试,分别对多元醇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组分的外观、稳定性、黏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胶黏剂 多元醇组分 固化剂 黏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离子型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交联反应与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国民 孔振武 +2 位作者 黄焕 陈健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阳离子型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EC385)配合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通过纳米粒径分析表明,水性阳离子型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对EC385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两者混合后,当固含量为30%~32%时,体系具有较理想的施工... 利用阳离子型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EC385)配合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通过纳米粒径分析表明,水性阳离子型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对EC385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两者混合后,当固含量为30%~32%时,体系具有较理想的施工黏度。FT—IR分析表明,两者交联反应速率较快,室温(25℃)下5h可完全反应。交联产物具有优异的柔韧性、附着力、抗冲击性能以及耐水、耐碱、耐污染、抗粘连性能:以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为扩链剂、提高-NCO与-OH物质的量之比可增强交联产物的硬度及耐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萜烯酯型环氧树脂 水性多元醇 双组分聚氨酯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羟值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春晖 瞿金清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极性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羟值(98.8mgKOH/g)和高固含量(≥45.0%)的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考查了羟值对聚合稳定性...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极性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羟值(98.8mgKOH/g)和高固含量(≥45.0%)的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考查了羟值对聚合稳定性、乳液粒径和涂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合适的-NCO和-0H物质量的比。研究发现:羟值的提高会增加乳液聚合的凝胶率,降低单体的转化率,使乳液聚合稳定性下降,乳液粒径变大,分布变宽;涂膜硬度和交联度随羟值的增大而提高,涂膜光泽和耐介质性能分别在羟值为65.9mgKOH/g和82.4mgKOH/g时达到最佳;当n(-NCO):n(-OH)为1.5~1.8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涂膜形成过程中-NCO与-OH的固化反应完全需7d,TGA分析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膜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高羟值 极性单体 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