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LAP5和Simulink的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耦合仿真研究
1
作者 赵冉 林萌 +2 位作者 贺军 黄仕龙 林俊义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2,共8页
为准确计算核电厂热力系统与内外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需建立核电厂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耦合分析模型。由于RELAP5热工水力系统程序不具备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功能,而Simulink具备强大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功能。据此本文提出将R... 为准确计算核电厂热力系统与内外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需建立核电厂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耦合分析模型。由于RELAP5热工水力系统程序不具备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功能,而Simulink具备强大的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分析功能。据此本文提出将RELAP5中的汽轮机模型与Simulink中的同步发电机模型进行耦合从而实现核电厂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联合仿真计算功能,精确计算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瞬态过程相互扰动和影响,同时利用现场实验数据对耦合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耦合计算方法可以准确模拟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瞬态过程参数变化趋势及规律,研究成果可拓展RELAP5应用功能并更好地完善核电厂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P5程序 simulink程序 耦合仿真 电力系统 汽轮机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TPS短舱低速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凯礼 姬昌睿 +3 位作者 谭兆光 张堃元 张慧骝 司江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为了评估民机低速带动力试验时进排气效应的影响,选取大涵道比发动机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短舱和真实发动机短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起飞、进近状态的低速气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PS流量低于真实发动机... 为了评估民机低速带动力试验时进排气效应的影响,选取大涵道比发动机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短舱和真实发动机短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起飞、进近状态的低速气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PS流量低于真实发动机需求,其唇口、外罩流场特征和真实发动机短舱有所不同,阻力特性也有差别;在进气道处于亚临界状态时,TPS短舱阻力系数比真实短舱大了约1.7个阻力单位,又由于唇口当地气流攻角更大,使得TPS短舱失速攻角相对降低了约1.0°;当进气道工作于超临界状态时,TPS短舱虽然也可以反映真实短舱的流动特性,但由于捕获流管收缩情况和气流驻点随攻角的变化,使得在0°~20°攻角时TPS短舱的阻力系数高于真实短舱,而在20°~30°攻角时其阻力系数略低,差量最大约为1.8个阻力单位。对于研究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未经唇口及外罩修正的TPS短舱其低速气动特性基本可以反映真实进排气效应的影响,但在气动特性分析中可以考虑进一步修正进气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动力模拟器 进气道 短舱 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m跨声速风洞TPS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芮伟 易凡 +1 位作者 杜宁 秦建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
带涡轮动力模拟器(TPS)实验是一种先进的进/排气一体化动力模拟实验技术,该技术能为大型军用运输机、战略轰炸机、大型民用飞机、巡航导弹等推进/机体一体化设计提供必须的实验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TPS测控系统主要是为TPS单元... 带涡轮动力模拟器(TPS)实验是一种先进的进/排气一体化动力模拟实验技术,该技术能为大型军用运输机、战略轰炸机、大型民用飞机、巡航导弹等推进/机体一体化设计提供必须的实验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TPS测控系统主要是为TPS单元驱动气体流量提供精确控制和测量并且负责TPS单元的安全监控工作。笔者介绍了2.4m跨声速风洞TPS测控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调试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整个实验系统运行稳定,工作可靠,TPS涡轮驱动气体的流量波动可以控制在0.001kg/s以内,可应用于型号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风洞 涡轮动力模拟器 安全监控系统 流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米×6米风洞TPS反推力试验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勇 胡卜元 +2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勋年 章荣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53,共8页
TPS(涡扇动力模拟器)试验技术是风洞中模拟发动机反推力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开展反推力试验的目的是获得反推力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确定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为满足我国大飞机研制的试验技术需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 TPS(涡扇动力模拟器)试验技术是风洞中模拟发动机反推力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开展反推力试验的目的是获得反推力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确定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为满足我国大飞机研制的试验技术需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在8米×6米风洞发展了全模TPS反推力试验技术。自主研制了TPS反推力试验专用的高精度六分量杆式应变天平、大流量空气桥和流量控制单元、TPS监视报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综合显示系统等TPS反推力试验系统,制定了试验模拟准则、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建立了完善的全模TPS反推力试验技术。利用TPS反推力试验技术,开展了国内首期全模TPS反推力风洞试验,研究了某型飞机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特性,获得了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反推力 涡扇动力模拟器 试验技术 低速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TPS试验内式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卜元 黄勇 +1 位作者 章贵川 章荣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8,共5页
TPS试验技术是风洞中研究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最佳手段之一。作为发动机模拟器的TPS单元采用高压空气驱动,因此高压供气流量控制精度与试验精度直接相关。常用的外式流量控制方式由于风洞模型内部空间限制,无法对2台以上的TPS单元... TPS试验技术是风洞中研究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最佳手段之一。作为发动机模拟器的TPS单元采用高压空气驱动,因此高压供气流量控制精度与试验精度直接相关。常用的外式流量控制方式由于风洞模型内部空间限制,无法对2台以上的TPS单元进行流量控制。针对外式流量控制方式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喉道匹配设计的内式流量控制装置,集流量控制与测量功能于一体,可同时进行4台TPS单元的流量控制,满足4发运输机的动力模拟试验需求。为考核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地面校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流量线性控制能力,控制分辨率优于0.15 g/s,流量控制精度优于3 g/s;在8 m×6 m低速风洞进行了某型飞机全模TPS动力模拟试验,试验重复性精度满足国军标合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模拟 风洞试验 涡轮动力模拟器(tps) 内式流量控制 多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blade pitch angle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立勋 梁迎彬 +1 位作者 刘小红 郭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17-1427,共11页
Wind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for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reserves owing to its distinct... Wind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for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reserves owing to its distinct advantages, but suffers from poor self-starting and low power coefficient. Variable-pitch method was recognized as an attractive solution to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us majority efforts had been devoted into blade pitch angle effect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local flow field of S-VAWT,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outputs and pitch angl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blade were carried out and optimized pitch angle along the rotor were presented.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fixed pitch and variable-pitch S-VAWT were conducted, and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by the optimized blade pitch angle, in particular, a relative increase of the power coefficient by more than 19.3%. It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starting is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optimized blade pitch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blad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pitch angle numerical simulation self-starting power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峰 郭家虎 王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70,共5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功率的解耦控制以及在网侧三相短路情况下运行稳定,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风电场的仿真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桨距控制 风力机 轴系统 DIGSILENT powerFactory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余压发电透平发电机组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鑫 朱万炫 +4 位作者 李和平 张雪辉 许剑 韩汶昕 徐江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7-3298,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物理模型,重点详细介绍了透平膨胀机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据此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透平发电机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透平膨胀机及其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电力负载模... 本文研究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物理模型,重点详细介绍了透平膨胀机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据此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透平发电机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透平膨胀机及其调速系统、同步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电力负载模型等。然后根据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透平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进行了常规PID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模糊PID控制进行了空载启动和投切负载的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对比了常规PID和模糊PID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模糊PID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的启动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使得发电机组的响应过程更加快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压发电 透平发电机组 仿真模型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动力模拟器甩油盘热流模型与流场特性研究
9
作者 吴福章 段雪峰 +2 位作者 刘砚 黎旭康 张国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5-1292,1308,共9页
甩油盘作为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的重要零件,能有效地促进模拟器内循环系统润滑油的回流,提高轴承的润滑性并降低系统温升,为整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为了解决TPS内循环系统润滑油的回流问题,对TPS甩油盘及其内部循环流道进... 甩油盘作为涡轮动力模拟器(TPS)的重要零件,能有效地促进模拟器内循环系统润滑油的回流,提高轴承的润滑性并降低系统温升,为整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为了解决TPS内循环系统润滑油的回流问题,对TPS甩油盘及其内部循环流道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涡轮动力模拟器轴承发热量及散热系数随转速的变化、甩油盘内部流体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然后,构建了一类TPS甩油盘及其内部循环流道的完整内循环热流模型,并对比了轴承处温度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转速下内部循环流道的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研究结果表明:转速增加能显著引发系统内最高温度上升,甩油盘作用下的内循环流场温度变化较为平稳,典型工况条件下仿真与实验得到的最高温度相对误差最大为12.3%,表明了热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TPS甩油盘结构设计和提高整机运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动力模拟器甩油盘 热流模型 流场特性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型的液压动力轴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10
作者 王桃 董元诚 +1 位作者 黄腾飞 郭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8-204,共7页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切击式涡轮方案下,涡轮平均总扭矩最大,装置水力效率最大,达到了94.37%;切击式涡轮叶片的湍动能最小,流体速度梯度变化更加均匀;由于此方案中涡轮设计与流体流动的匹配良好,旋转域部件和整个模型的总熵产值均最小,降低了水力损失,能量转换效果更优。在同一工况条件下,切击式涡轮方案的液压动力轴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动力轴 涡轮型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山脉对风力机尾流和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子瑜 黄鹏 曹曙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更好地了解山地上风力机尾流和功率特性有助于山地风电场的布局设计。本研究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 LES)研究了上游山脉对下游山脉顶部风力机的尾流和功率性能的影响。在基于伪谱法的LES框架中,本文分别使用了滤... 更好地了解山地上风力机尾流和功率特性有助于山地风电场的布局设计。本研究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 LES)研究了上游山脉对下游山脉顶部风力机的尾流和功率性能的影响。在基于伪谱法的LES框架中,本文分别使用了滤波致动盘模型和浸入边界法模拟风力机和山脉对气流的作用。研究表明,LES结果与实验测量的速度和湍动能吻合很好,对湍动能的预测优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 RANS)方法。在山脉风力机尾流的模拟中,研究发现风力机尾迹中心轨迹在山顶下风处向下偏转。与孤立山地相比,双峰型山地的尾流恢复速度更快,其恢复速率随着山脉间距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对于有山脉情况,尽管由于气流的加速效应,高斯分布与尾流速度亏损分布在尾流下边缘存在差异,但高斯曲线仍然适用于近似风力机尾流的速度亏损。此外,因为上游山脉尾迹会扩散且到达下游山脉迎风面时会被抬升,所以当山脉间距达到一定距离时,风轮会完全浸没在上游山脉尾迹中,导致风力机功率性能受到上游山脉的不利影响,随着山脉间距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本研究加深了对山地风力机尾流特性和功率性能的认识,对山区风电场的布局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大涡模拟 大气边界层 山脉 风力机尾流 功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河流典型抽蓄电站取水防沙优化方案数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创 余明辉 +2 位作者 余飞 何鑫 王凯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取水河段水沙特点提出了拦排沙和停机避沙两种取水防沙方案,将上下水库冲淤与过机含沙量联算,建立取水防沙优化方案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沙河流上的某抽水蓄能电站,定量评估了两种方案的减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拦...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取水河段水沙特点提出了拦排沙和停机避沙两种取水防沙方案,将上下水库冲淤与过机含沙量联算,建立取水防沙优化方案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多沙河流上的某抽水蓄能电站,定量评估了两种方案的减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拦排沙工程措施后,该电站的多年平均过机含沙量减小39.7%~44.8%,上水库淤积率减小3.54%,下水库淤积率减小2.11%;采取停机避沙调度方案后,多年平均过机含沙量减小43.6%~44.8%,上水库淤积率减小0.73%,下水库淤积率增加2.02%。两种方案均可将过机含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水库的库容损失。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对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过机含沙量 取水防沙 方案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大兆瓦级半潜式风机基础运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检 易丛 +5 位作者 白雪平 葛晗 吕柏呈 高巍 付升雷 齐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7,共12页
针对水深百米以上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需求,本文面向可搭载大兆瓦级(15 MW)风机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利用AQWA软件建立了该基础与系泊系统的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实际海况确定了风机塔筒的载荷,并开展了缩尺比为1∶6... 针对水深百米以上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需求,本文面向可搭载大兆瓦级(15 MW)风机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利用AQWA软件建立了该基础与系泊系统的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实际海况确定了风机塔筒的载荷,并开展了缩尺比为1∶64的水池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新型风机基础在南海恶劣海况下的运动特性及系泊张力,发现该新型风机基础的运动极值和系泊张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同海况下,新型风机基础与经典半潜式风机基础OC4-DeepCwind(三浮筒平台)的运动性能及系泊缆张力对比结果表明:发电工况下,新型风机基础的垂荡和倾角的极值较三浮筒平台的分别下降62.8%和81.3%;停机工况下,垂荡和倾角的极值则分别下降46.1%和41.4%,充分说明该新型风机基础具有优越的运动性能;而在停机工况下1、2号缆系泊张力最大值分别下降17.4%和9.6%,大大降低了系泊系统的设计难度。研究结果为中国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船型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半潜式风机基础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运动特性 系泊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气裂解油气向心涡轮气动性能分析
14
作者 王永杰 徐国强 +1 位作者 于喜奎 董苯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为解决低进气量条件下油气涡轮功率与效率提升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裂解油气物性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局部进气裂解油气向心涡轮设计方案。通过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向心式油气涡轮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特征,并总结了非设计工况下轮周效... 为解决低进气量条件下油气涡轮功率与效率提升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裂解油气物性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局部进气裂解油气向心涡轮设计方案。通过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向心式油气涡轮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特征,并总结了非设计工况下轮周效率随压比、转速以及正癸烷裂解度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油气涡轮在0.5 kg/s进气量条件下可实现38.8 kW功率输出,轮周效率为68%,能够满足油气涡轮气动设计需求。根据结果分析可知,随着压比的增大,轮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压比条件下轮周效率增大主要与转子入口攻角损失有关;高压比条件下轮周效率降低则主要是由于激波损失及其引发的附面层分离损失不断增大导致的。研究表明,轮周效率随转速、裂解度发生变化时与转子入口攻角有直接关系,其中,油气工质裂解度每提高20%,涡轮轮周效率可提高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气 油气涡轮 向心涡轮 涡轮发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航风力机尾流特性和功率性能的大涡模拟研究
15
作者 张子瑜 黄鹏 曹曙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1,共11页
对偏航风力机尾流特性更好地了解有助于风电场偏航策略的使用,本文开展了偏航风力机尾流大涡模拟研究.首先,建立基于伪谱法的大涡模拟耦合新发展的滤波致动盘模型的模拟方法,使用EPFL偏航风力机尾流风洞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 对偏航风力机尾流特性更好地了解有助于风电场偏航策略的使用,本文开展了偏航风力机尾流大涡模拟研究.首先,建立基于伪谱法的大涡模拟耦合新发展的滤波致动盘模型的模拟方法,使用EPFL偏航风力机尾流风洞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然后,模拟了不同偏航角下的风力机尾流,发现滤波致动盘模型对远尾流区的速度亏损、湍流度和尾流中心偏移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非偏航情形不同,偏航情形大涡模拟重现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卷曲尾流”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速度亏损和湍流度在垂直面出现不对称的分布.最后,模拟了两台风力机的尾流状况,并分析上游风力机偏航角对功率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风力机间距不宜过短,一方面,上游风力机尾流干扰造成下游风力机的功率下降,另一方面,在较短间距情况下上游风力机尾流中心偏移值在下游风力机处较小,总功率增加量减少.研究内容对在风电场使用偏航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大涡模拟 大气边界层 偏航尾流 功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规模化海上风电场站实时仿真的精细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逸凡 许建中 +1 位作者 赵成勇 贾秀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48-7659,I0013,共13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例迅速增长,电力系统发展呈现“双高”态势。电磁暂态仿真是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新能源场站的建模需要兼顾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要求。核心设备机理复杂、机组拓扑节点数多,使得风电机组建模困难,现有...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例迅速增长,电力系统发展呈现“双高”态势。电磁暂态仿真是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新能源场站的建模需要兼顾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要求。核心设备机理复杂、机组拓扑节点数多,使得风电机组建模困难,现有机组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占用大量实时仿真硬件资源。常用的聚合方法虽可扩大风电场站仿真规模,但却丢失了大量场站内部信息,精细程度不足。文中首先用离散化的方法建立直驱型风电机组各核心设备模型;然后,基于网络划分方法建立单台风电机组模型;最后,在RTDS实时仿真平台搭建海上风电场站测试模型进行多方面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阻抗特性与时域波形精度较高,波形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3%,仿真资源占用为详细模型的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核心设备模型 实时仿真 风电机组模型 精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风电集群的分群指标求解及自适应等值建模方法
17
作者 李东晟 沈沉 +1 位作者 吴林林 杨艳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6-173,共8页
大规模风电集群通常包括多个风电场,分析时需要对其进行等值建模来提高仿真效率。当风电集群内部发生故障时,需要对集群内各风电场等值点进行选择,实现在保留内部故障线路的同时使等值机组数量尽可能少。当风电集群内部还含有其他有源... 大规模风电集群通常包括多个风电场,分析时需要对其进行等值建模来提高仿真效率。当风电集群内部发生故障时,需要对集群内各风电场等值点进行选择,实现在保留内部故障线路的同时使等值机组数量尽可能少。当风电集群内部还含有其他有源设备时,现有针对风电场的等值建模方法将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预想故障分析的风电集群自适应等值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等值模型迭代仿真的方法得到其他有源设备的输出特性及风电机组的分群指标,并基于此对风电集群进行等值建模;然后,提出了各风电场等值点自适应选择方法。将该方法与等值方法相结合实现了风电集群等值模型的自动构建。最后,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等值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风电场 风电集群 等值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项异性多项式分布的风力机三维尾流模型
18
作者 凌子焱 赵振宙 +3 位作者 刘惠文 马远卓 刘一格 王丁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1,共9页
针对风切变效应及风切变与均匀流的风速差产生的质量亏损,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先进的三维尾流模型,不同于以往高斯模型,该模型假设速度分布为多项式形状,采用了更加直观的物理尾流边界。此外,考虑到尾流边界的各向异性膨胀,给出了横向和垂... 针对风切变效应及风切变与均匀流的风速差产生的质量亏损,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先进的三维尾流模型,不同于以往高斯模型,该模型假设速度分布为多项式形状,采用了更加直观的物理尾流边界。此外,考虑到尾流边界的各向异性膨胀,给出了横向和垂向尾流边界扩展率的表达式,这使得该模型仅根据入流风条件及风力机参数即可确定2个方向上的扩展率。通过陆上(I0=13.4%, 9.4%)和海上(I0=6.9%, 4.8%)风况的大涡模拟数据对本文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研究。与传统模型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风力机的垂向和横向的尾流分布,最大和最小误差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电场 风力机 解析模型 风速 高斯分布 大涡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融合算法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灵活性运行优化研究
19
作者 包哲 张潇方 +2 位作者 李薇 许野 王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0-2344,共1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模拟精度,在建立燃气轮机机理仿真模型和BP仿真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替代技术、BP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最优加权法、动态权重分配法,分别建立了3种燃气轮机串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和2种并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模拟精度,在建立燃气轮机机理仿真模型和BP仿真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替代技术、BP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最优加权法、动态权重分配法,分别建立了3种燃气轮机串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和2种并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通过将上述仿真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遴选出模拟效果最优的仿真模型;以燃气轮机智能融合仿真模型作为燃气轮机的出力约束,建立了考虑热电解耦技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灵活性运行优化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仿真结果的模拟精度,而且通过对出力设备的灵活性调整,可有效应对负荷侧能源需求量的动态变化,避免出现能源浪费现象,提升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融合算法 燃气轮机 仿真模型 热电解耦 灵活性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分析 被引量:65
20
作者 曹娜 赵海翔 戴慧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91-94,共4页
分析了以鼠笼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定速风电机组和以双馈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对不同控制模式下使用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电压和无功控制特性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恒电压控制的变... 分析了以鼠笼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定速风电机组和以双馈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对不同控制模式下使用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电压和无功控制特性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恒电压控制的变速风电机组在维持风电场并网后的系统电压稳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并网 电压特性 无功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