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地铁隧道近接施工及旁穿全装配高层壁板居民楼施工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蔡永立 冯晓科 +1 位作者 曾德光 陈英盈 《隧道建设》 2008年第3期314-317,共4页
介绍了北京地铁10号线麦子店一三元桥站一亮马河站区间(左右线净距离仅为1.7~3m,平行穿越长度为235m)及旁穿12层全装配壁板居民楼(与其基础水平净距离3.7~5m左右,垂直距离为11.7m)的施工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其中首次提出了... 介绍了北京地铁10号线麦子店一三元桥站一亮马河站区间(左右线净距离仅为1.7~3m,平行穿越长度为235m)及旁穿12层全装配壁板居民楼(与其基础水平净距离3.7~5m左右,垂直距离为11.7m)的施工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其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松散系数K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给出了K的实测方法。在合理使用铰接装置和超挖刀、控制盾构推力、及时复拧管片螺栓等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盾构曲线段施工的两个新措施:一是考虑到盾构机的惯性,曲线段提前3—5m开始转弯,并提前3~5m结束转弯;二是考虑到曲线段盾构在管片脱出盾尾后产生扭转而非平移,对盾构进行预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近接施工 曲线段施工 旁穿全装配壁板居民楼 十字钢支撑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输水隧道对北京地铁五棵松站的影响之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刚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1期908-913,共6页
2条平行暗挖输水隧道从北京地铁五棵松站下方穿过,2条隧道中心间距为9.4 m,隧道毛洞顶部距离车站底板仅3.717 m,属于近接施工问题。为了确保输水隧道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安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输水隧道开挖全过... 2条平行暗挖输水隧道从北京地铁五棵松站下方穿过,2条隧道中心间距为9.4 m,隧道毛洞顶部距离车站底板仅3.717 m,属于近接施工问题。为了确保输水隧道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安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输水隧道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地表位移和车站顶、底板位移随开挖过程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需要对输水隧道扩大段、注浆通道和下穿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才能确保地表和轨道位移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并提出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两侧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扭矩,需要在车站两侧采用对称施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道 地铁车站 近接施工 数值模拟 暗挖法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施工和监测技术 被引量:30
3
作者 朱红霞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755,共8页
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家墩北站—范湖站盾构区间为背景,研究在未进行加固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和量测技术,提出对既有线路隧道进行补充加固体系及相应的参数,同时提出土压平衡盾构在下穿位于软弱地层中的既有地铁线隧道... 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家墩北站—范湖站盾构区间为背景,研究在未进行加固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和量测技术,提出对既有线路隧道进行补充加固体系及相应的参数,同时提出土压平衡盾构在下穿位于软弱地层中的既有地铁线隧道的掘进参数体系和控制难点,采用既有线内沉降监测及隧道结构收敛监测技术对既有隧道进行变形和沉降监测,确保既有隧道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弱地层 土压平衡盾构 近距离下穿 既有隧道 掘进参数 沉降变形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铁盾构隧道接收端近距离下穿既有线加固技术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国庆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地铁盾构隧道端头加固,不仅要保证盾构出洞时地层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涌水坍塌,还要防止加固施工及盾构掘进出洞施工引起既有线路的沉降超标。尤其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而言,其对轨道变形高度敏感,产生的位移超过一定... 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地铁盾构隧道端头加固,不仅要保证盾构出洞时地层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涌水坍塌,还要防止加固施工及盾构掘进出洞施工引起既有线路的沉降超标。尤其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而言,其对轨道变形高度敏感,产生的位移超过一定标准将会对铁路车辆的运营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以深圳地铁7号线和9号线盾构区间为例,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对静压循环注浆控制技术、扩散性好凝胶时间可控的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应用,并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盾构端头井加固达到了要求,确保了盾构安全出洞,还使临近既有线变形量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盾构隧道 接收端 既有线 注浆加固 结构变形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