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和VEGF协同作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促伤口愈合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影 陈东升 +6 位作者 赵艾艾 何才蓉 陈凤娇 何运雪 郑梅 陆莹 丁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 皮肤伤口愈合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临床难题之一,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是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血管内皮修复和招募炎症细胞促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体内直接输送EPC低效且会损害细胞存活力和功能进而影响治愈效率。因此,改善EPC的生物学功能以促进伤口愈合很有必要。本研究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在10 ng/mL VEGF和5 ng/mL bFGF的作用下诱导获得CD133+CD34+EPC。以mESC衍生的EPC为研究对象,将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用于mESC-EPC,结果表明,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处理组相比于单因子处理显著促进EPC的黏附、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局部皮肤全层创伤模型,在创周处注射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协同EPC治疗明显加速伤口愈合(P<0.05),再生皮肤真皮层增厚(P<0.001),促进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介导CD31+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网络成熟。随着伤口愈合程度的加深,促炎因子TNF-α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下调(术后13 d,PBS组、EPC组、VE组、TE组和VTE组的TNF-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0.01、0.60±0.02、0.42±0.02、0.36±0.01和0.34±0.03),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炎症微环境。综上所述,10 ng/mL TNF-α和10 ng/mL VEGF的协同作用强化EPC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促进新血管生成和早期炎症反应加速小鼠皮肤伤口闭合和组织重塑,为细胞干预伤口愈合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祖细胞 伤口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何晓玲 邹凌云 +2 位作者 曹瑶 宋祎 徐锦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雌鼠乳腺癌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C)、低等强度运动组(L)、中等强度运动组(M)和高等强度运动组(H),每组8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雌鼠乳腺癌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C)、低等强度运动组(L)、中等强度运动组(M)和高等强度运动组(H),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大鼠均建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运动组大鼠分别接受10min、20min、25min的低、中、高三种不同强度的游泳运动,1次/d,6d/周,共6周。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其癌因性疲乏及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的值。结果:化疗后,与N组相比,C组和三个运动组大鼠均出现疲乏(P<0.05)。运动后,与C组相比,L组和M组大鼠癌因性疲乏缓解(P<0.05),H组大鼠癌因性疲乏增加(P<0.01);三个运动组IL-6含量均增加,其中M组和H组IL-6含量增加有显著性意义(P<0.01);L组和M组TNF-α和IL-1β的含量下降(P<0.01),H组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P<0.05)。结论: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缓解大鼠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抗炎性因子IL-6的水平,同时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水平。而高等强度有氧运动则会增加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运动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80
3
作者 丘创华 侯敢 黄迪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5,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一种具有多效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TNF的生物学效应都是通过细胞表面的2种TNF受体(TNFR)引发,其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caspase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衔接蛋白TRAF介导的转录因子NF-...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一种具有多效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TNF的生物学效应都是通过细胞表面的2种TNF受体(TNFR)引发,其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caspase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衔接蛋白TRAF介导的转录因子NF-κB和JNK蛋白激酶的活化.TNFR1和TNFR2的生物学功能不是独立的,许多生物学活性由二者共同完成.3条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及各通路内部含有各种调节机制,使TNF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协调发挥出来.本文评述了3条信号传导通路最新进展、关键激酶的研究状况及其在整个信号网络中的作用机理,如IKK的激活以及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RIP、TRAF2、TRUSS的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tnf受体(tnfR) NF-κB JNK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太溪穴降低SHR血压及调节延髓TNF-α、IL-6蛋白表达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晶 林晓杰 +2 位作者 罗晓舟 黄健婷 唐纯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太溪穴 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PCⅢ、TGF-β_1、TNF-α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惠珍 周晓萍 +3 位作者 弥建平 邓明得 李爱月 陈林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TNF-α、TGF-β1)的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以寻求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进一步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 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TNF-α、TGF-β1)的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以寻求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进一步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HA、LN、PCⅢ的含量,并进行了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N刀-α、**q-β、*A上厂、nm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具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TGF-β1、HA、LN、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血清中TGF-β1、TNF-α、HA、LN、PCⅢ水平同时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病毒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欣通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TLR4及TRAF6和TNF-α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丽娜 曹健 +6 位作者 朱国旗 范婧婧 丁玲 贾学锋 梁梦茹 王键 胡建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大鼠右侧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大鼠右侧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和脑络欣通组,每组30只;再分为3、7、14 d三个亚组,灌胃给药。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额顶叶皮质TLR4、TRAF6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侧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TNF-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7、14 d,TLR4、TRAF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3、14 d的TLR4、TRAF6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脑络欣通组7 d显著降低;与通心络组比较,脑络欣通组3、7 d的TLR4的蛋白水平降低,14 d的TLR4蛋白水平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7 d的TNF-α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7、14 d的TNF-α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显著降低,脑络欣通组3 d的TNF-α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显著降低;与通心络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各时间点TNF-α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脑络欣通通过降低TLR4、TRAF6、TNF-α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脑络欣通 Toll样受体4(TLR4)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党双锁 高宁 +3 位作者 程延安 边静 王顺达 孙明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0,18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诱导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形成过程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2周组、4周组、6周组,每组20只。... 目的探讨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诱导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形成过程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2周组、4周组、6周组,每组20只。予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并在2、4、6周3个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和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IL-18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实验性大鼠,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2周时大鼠肝脏组织细胞肿胀变性,6周时有大量纤维增生,部分肝组织有假小叶的形成;②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实验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造模组肝脏组织匀浆中IL-18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过程中,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该3种细胞因子与肝硬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硬化 白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在LPS诱导大鼠雪旺氏(Schwann)细胞TNF-α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永伟 程纯 +3 位作者 王海波 高永静 邵晓轶 沈爱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2-387,共6页
研究P3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表达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P38激酶的活性;用P38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预处理细胞后,用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T... 研究P3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表达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P38激酶的活性;用P38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预处理细胞后,用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TNF-α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表达定位.LPS可显著激活雪旺氏细胞中的P38信号通路,其激活高峰在LPS刺激后15~30min,60min后,P38磷酸化水平开始逐渐下降,120min时又升高;用SB202190预处理细胞后,可显著抑制细胞TNF-αmRNA以及TNF-α的表达;LPS刺激细胞后通过与细胞膜表面Toll-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后引起P38磷酸化,SB202190可抑制该过程.P38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LPS诱导TNF-α表达的前提.通过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TNF-α及其它细胞因子的产生,为抑制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炎症以及免疫反应发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脂多糖 雪旺氏细胞(Schwanncell) 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TNF-α、IL-6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邓淑珍 孙东明 +3 位作者 付立军 尹薇 张凤薇 王瑞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0-361,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在KD并CAD组患儿亦高于无CAD组患儿(P<0.05),而IL-6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TNF-α和IL-6皆参与了KD的发生,而TNF-α在KD患儿CAD中,可能起到比IL-6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tnfΑ IL-6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NO及T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樊留博 马利中 田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个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性关节炎病理模型,以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利用兔跑跳装置给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个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性关节炎病理模型,以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利用兔跑跳装置给动物施加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后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兔膝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关节液中NO和TNF均呈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可降低KOA关节液中NO和TNF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关节松动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衣不下奶牛胎盘中TNF-α和IL-10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斌 周帮会 +3 位作者 韩旭东 邵宾 黄会岭 姜国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3-1553,1559,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胎衣不下奶牛胎盘组织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TNF-α和IL-10含量。[结果]胎... [目的]通过研究胎衣不下奶牛胎盘组织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TNF-α和IL-10含量。[结果]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的TNF-α含量高于健康组奶牛,差异极显著(P<0.01);IL-10含量低于健康组奶牛,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TNF-α和IL-10的含量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衣不下 奶牛 胎盘 tnf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中TNF含量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甄艳芬 罗文侗 李兵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关系。方法结核性胸腔积液26例,恶性胸腔积液30例。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的TNF含量为362.72±107.49pg/ml,恶性胸腔积液的TNF含量为129.30±17.79pg/ml,二者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关系。方法结核性胸腔积液26例,恶性胸腔积液30例。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的TNF含量为362.72±107.49pg/ml,恶性胸腔积液的TNF含量为129.30±17.79pg/ml,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TNF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检测胸水中TNF含量可能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水 肿瘤坏死因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通过JNK和AP-1途径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VEGF的表达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殷咏梅 束永前 +3 位作者 陈晓锋 李薇 刘凌翔 韩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以20 ng/ml TNF-α处理MCF-7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JNK,p38,ERK)信号通路中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以20 ng/ml TNF-α处理MCF-7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JNK,p38,ERK)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及AP-1家族(c-Jun,Jun-B,c-Fos,Fra-1,Fra-2,JunD)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激活后的AP-1存在形式;以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运用ChIP的方法验证p-c-Jun结合在VEGF启动子区。结果:TNF-α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AP-1;被TNF-α激活后AP-1以p-c-Jun-c-Jun和p-c-Jun-JunB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TNF-α通过激活转录因子AP-1促进VEGF的转录,并增强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p-c-jun通过与VEGF启动子AP-1结合参与对VEGF转录的调控。结论:在TNF-α作用下,AP-1通过p-c-jun同源二聚体结合在VEGF启动子的AP-1结合位点上,直接对VEGF转录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激活蛋白-1 c-JunN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TNF-α、ICAM-1的表达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桂园 姜丽萍 +2 位作者 黄利全 刘庆伟 施红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静脉炎动物模型,探讨静脉炎形成机制,为其防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1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只。模型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在兔双耳缘静脉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连续5d静脉注射甘露醇10mL并... 目的建立静脉炎动物模型,探讨静脉炎形成机制,为其防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1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只。模型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在兔双耳缘静脉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连续5d静脉注射甘露醇10mL并在15min内完成,以形成条索状静脉(Ⅲ级静脉炎)为观察指标,拔除留置针,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正常对照组不进行静脉留置,但同样进行双耳包扎,共5d,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连续注射甘露醇能形成兔耳缘静脉静脉炎,其形成机制与TNF-α、ICAM-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甘露醇 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抑制TNF-α和IL-β在小鼠皮肤烫伤修复期间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江江 贾永芳 +3 位作者 李嘉雯 张亚捷 王坤英 李卫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创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皮肤深II度烫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烫伤...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创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皮肤深II度烫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烫伤部位组织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TNF-α和IL-1β的含量,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对小鼠皮肤烫伤修复期间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 mg/g EGCG膏剂涂敷烫伤皮肤,处理12 h可致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和TNF-α含量下降,处理24 h可致组织Il-1βmRNA表达水平和IL-1β含量下降.上述结果提示,0.2 mg/g EGCG处理能抑制烫伤组织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弱创伤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血清IL-6、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晓莉 于芳 乔德才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4,8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为实验组(EG),非运动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健康非运动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采用双抗...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为实验组(EG),非运动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健康非运动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CG1和EG受试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2(P<0.05,P<0.01);EG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1(P<0.05)。结论: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变化与污染物接触量有关。在污染环境中运动更易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运动 血清 白介素-6(IL-α)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抑制PBMC分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红波 涂盛豪 +1 位作者 盛冬云 胡永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刺激PBMC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法对41名健康志愿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或雷公藤甲素刺激培养... 目的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刺激PBMC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法对41名健康志愿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或雷公藤甲素刺激培养细胞,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TNF-α-308非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经LPS刺激后TNF-α的分泌量明显较TNF-α-308G/G纯合子高;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TNF-α-308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分泌TNF-α,而对TNF-α-308非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雷公藤甲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量存在一定的联系,推测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临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产生的个体疗效差异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肿瘤坏死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NF-γ和EPO与肿瘤伴ACD造血功能低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艳 刘新月 +1 位作者 张纯 刘革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肿瘤伴慢性病贫血(ACD)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肿瘤患者铁代谢参数;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EPO水平;观察3种细胞因子及患者血清对骨髓红系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肿瘤伴慢性病贫血(ACD)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肿瘤患者铁代谢参数;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EPO水平;观察3种细胞因子及患者血清对骨髓红系集落生成单位(CFU-E)生成的影响。结果:肿瘤伴ACD患者血清EP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而低于IDA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血球压积、血清铁水平负相关;TNF-α、IFN-γ可抑制正常骨髓CFU-E生成,患者血清可抑制自身骨髓CFU-E生成,rhEPO可部分纠正细胞因子对CFU-E的抑制。结论:TNFα-、IFN-γ和EPO与肿瘤伴ACD造血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红细胞生成素 肿瘤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12-1013,101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抑制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RBP4 被引量:3
20
作者 未友能 青华 +3 位作者 段炼 梅玫 程庆丰 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75-577,591,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视黄醛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待细胞完全融合后两天进行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重组TNF-α...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视黄醛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待细胞完全融合后两天进行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重组TNF-α干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量。结果:(1)不同浓度TNF-α(0.2、1.0、5.0、10ng/ml)对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RBP4水平降低越加明显。(2)各实验组随着干预时间延长,RBP4虽有降低之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差异。(3)二元回归分析提示TNF-α对RBP4有影响。结论:TNF-α能抑制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其抑制效应有剂量依赖性,而与干预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醛结合蛋白4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