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3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tal saponins of Aralia elata(Miq) Seem protect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via PI3K/Akt and NF-κB signal pathways 被引量:1
1
作者 Ping ZHOU Wei-jie XIE +1 位作者 Gui-bo SUN Xiao-bo S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2-272,共1页
It is now thought that atherosclerosis,although due to enhanced lipid deposition,is mainly the result of a series inflammatory process.Total saponins of Aralia elata(Miq) Seem(TASAE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 It is now thought that atherosclerosis,although due to enhanced lipid deposition,is mainly the result of a series inflammatory process.Total saponins of Aralia elata(Miq) Seem(TASAE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erb Longya Araliachinensis L.,a folk medicine used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increasing energy and improving the body′s ability to prevent hypoxia in Asian countrie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However,the ability of TASAES on inflammation-trigger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injury,a key early eve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this protection have never been demonstrated.The present study determined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activities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the total aralosides of Araliaelata(Miq) Seem(TASAES) ameliorat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duc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injury.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SAES pretreatment provided cytoprotective effects by suppressing TNF-α-induced HUVECs apoptosis,mitochondrial membrane depolarization,caspase-3 activation,and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IL-6,MCP-1 and VCAM-1),meanwhile inhibiting NF-κB transcription.Furthermore,the effect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PI3K/Akt signal pathway.Blocking Akt activation with the PI3K inhibitor LY294002 effectively revers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ASAES against TNF-α-induced cell apoptosis.Moreover,the PI3K inhibitor partially blocked the effects of TASAES on the increasing of Bcl-2 and Bcl-xl protein expression,and inactivation of Bax protein expression.In 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SAES decreased the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VECs caused by TNF-α treatment,and PI3K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cell sur.vival during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L-2R联合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林萍 张雅兰 +1 位作者 谢若腾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最终确定符合诊断标准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MM复发为研究终点事件,随访至终点事件的发生或本研究随访截止日期。根据是否复发,将MM分为复发组(RG)和非复发组(NRG)。在初诊时和随访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或研究终止时)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IgG、IgA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各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初诊时和随访后sIL-2R与TNF-α、IgG、Ig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在治疗完全缓解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比较初诊时、完全缓解时和复发时sIL-2R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sIL-2R、TNF-α、IgG、IgA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IL-2R、TNF-α、IgG、IgA在MM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MM患者初诊时和复发时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时(P<0.05)。复发组初诊时的血红蛋白(Hb)含量低于未复发组,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高于未复发组(P<0.001),两组间的其他临床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初诊时和随访后的sIL-2R、TNF-α、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sIL-2R与TNF-α、IgG和IgA在初诊时和随访后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sIL-2R、TNF-α、IgG和IgA预测MM的AUC分别为0.919、0.850、0.766和0.795,随访后预测MM的AUC分别为0.890、0.815、0.760和0.794(P<0.001)。结论:血清sIL-2R对MM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可在特定的时间检测TNF-α、IgG和IgA水平来推断sIL-2R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IGG IGA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3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Α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hs-CRP、IL-17、TNF-α指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俨 汪红艳 +1 位作者 蒋俊 张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脾胃虚弱、湿热上犯型和肺胃阴虚、邪毒滞留型的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4例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口服罗红霉素治疗,中药辨证组54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辨证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常规治疗组为85.19%(46/54),中药辨证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hs-CRP、IL-17、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辨证组治疗后hs-CRP、IL-17、TNF-α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纤毛传输速率、Lund-Mackay评分、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辨证组治疗后纤毛传输速率(4.58±0.61)mm/min高于常规治疗组,Lund-Mackay评分(3.89±0.54)分、疼痛评分(1.14±0.75)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纤毛传输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鼻咽癌 放疗 鼻窦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KIM-1及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疾病活动程度、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赵申 李俊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收集同期40例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SLE患儿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9分)24例和高疾病活动度组(>9分)18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LN组31例和非LN组11例。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RPR;ELISA法检测血清TWEAK、KIM-1水平。结果:SLE组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疾病活动度组SLE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度组(P<0.05);LN组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N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PR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TWEAK、KIM-1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RPR评估SLE高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744(95%CI 0.657~0.818),显著大于TWEAK、KIM-1评估的AUC分别为0.678(95%CI:0.588~0.760)和0.598(95%CI:0.505~0.686,P<0.05);TWEAK和KIM-1预测LN的AUC分别为0.847(95%CI:0.773~0.905)和0.773(95%CI:0.690~0.842),显著大于RPR预测的AUC为0.645(95%CI:0.555~0.727,P<0.05)。结论:SLE患儿存在TWEAK、KIM-1及RPR水平变化,其中RPR对SLE疾病活动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TWEAK和KIM-1对LN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 肾损伤因子1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 疾病活动度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李洪杰 兰茂卓 +4 位作者 王潇 冯冉冉 陶燕燕 刘佳庆 孙海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0、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处理的RPMI8226、U266及KMS28-BM细胞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U266和KMS28-BM细胞,分为对照组、 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 (MCL-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质蛋白(Bim)、磷酸化Bim (p-Bim)、P65、磷酸化P65 (p-P6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 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表达水平。U266细胞分为A20过表达组(A20-OE组)和空载对照组(EV组),2组细胞各分为对照组、BGB-311组、BTZ组和BGB-311+BTZ组,转染相应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A20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KMS28-BM细胞比较,U266、RPMI8226和H929细胞中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CK-8法检测,与0μmol·L^(-1)BGB-3111组比较,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RPMI8226和U266细胞比较,20、30和4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选取10μmol·L^(-1)BGB-3111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GB-3111组比较,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V组细胞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中A20-O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MCL-1、 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和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CL-1、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和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EV组比较,A20-OE组细胞中A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BGB-3111通过抑制BTK活性诱导MM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Btz的促凋亡作用,过表达A20增加MM细胞对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硼替佐米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7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美民 李文娟 +3 位作者 张雪红 杨丽晖 何娟 谭永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照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SF14、sIL-2R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2.55±1.20)ng/L,sIL-2R水平为(255.80±25.15)pmol/L,均高于对照组[(3.80±0.53)ng/L和(100.96±10.1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4,P<0.001;t=8.166,P<0.001)。化疗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痊愈10例(12.50%),有效55例(68.75%),无效15例(18.75%);预后良好合计65例(81.25%),预后不良合计15例(18.7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4.35±1.51)ng/L,sIL-2R水平为(275.64±27.10)pmol/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2.09±1.18)ng/L和(253.33±25.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1;t=3.055,P=0.003)。预后不良组的痰菌阳性比例为93.33%(14/15),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8.46%(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NFSF14水平升高(OR=8.913,95%CI:1.993~48.002)和sIL-2R水平升高(OR=7.132,95%CI:1.054~35.172)、痰菌阳性(OR=9.947,95%CI:1.233~80.253)均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TNFSF14、sIL-2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03(95%CI:0.549~0.857)、0.726(95%CI:0.579~0.873)和0.901(95%CI:0.818~0.999)。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均呈高表达,TNFSF14、sIL-2R表达升高会增加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二者表达,以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肿瘤坏死因子类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汪陶荣 邵玉宝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李文昊 李梦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法分别检测FLS细胞活力;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40、80、160μmol/L)进行处理FLS细胞24 h后,ELISA法分析FLS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FLS使其过表达cGAS,将细胞分为Control(对照)组、cGAS组(cGAS过表达)、Res+cGAS组(Res 160μmol/L+cGAS过表达)、Res组(Res 160μmol/L)。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FLS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24 h后的三组FLS细胞活力下降(P<0.01);ELISA结果也表明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也降低(P<0.01)。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μnmol/L的Res组相比,经过40、80、160μn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中STING和cGAS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cGAS后,CGAS组中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Res组相比,Res+cGAS组中FLS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及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Res能有效减少FLS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而这一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源于其对cGAS-STING信号传导途径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白藜芦醇 cGAS-STING信号通路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Relevance and Tumor Inhibition of KCNN3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10
作者 ZHAN Zi-Qing JIN Jia-Bei +3 位作者 LI Yu-Xuan SHI Jia-Xin YE Meng JIN Xiao-Fe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75,I0003-I0006,共20页
Potassium-calcium activates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ellular calcium signaling,muscle contraction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Dysregulation of the KCNN3 channel is asso... Potassium-calcium activates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ellular calcium signaling,muscle contraction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Dysregulation of the KCNN3 chann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umors.We us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 identify whether KCNN3 regulat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tomach adenocarcinoma(STAD)as a prognostic target.By analyzing 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database and 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database,we found that the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of KCNN3 were dramatically reduced in STAD,and TCGA database showed that KCNN3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TAD.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in STAD reduced the IC 50 of several drugs in STAD cells,suggesting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correlated with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STAD.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biological mechanism,we identified a potential KCNN3 interaction factor,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7(CD27/TNFRSF7),which is expressed at low levels in STAD.RT-q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confirmed that KCNN3 and CD27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at protein and mRNA levels,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the two proteins interact and colocalize in the cytoplasm.Moreover,we confirm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KCNN3 on the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STAD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through subcutaneous tumorigenesis and cellular experiments.Furthermore,GO/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KCNN3 was enriched in signaling pathway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calcium or metal ion transport.Lastly,we verified through cell co-culture,RT-qPCR and CCK8 assays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 cell activating factor and the killing effect of T cells on STAD cells.Therefore,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KCNN3 is a potential inhibitory factor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ST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adenocarcinoma(STAD) potassium calcium-activated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7(CD27/TNFRSF7) drug sensitivit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m or necrosis factor (TNF) superfamily ligands and receptors
11
作者 NI Jian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TNF 配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TNF-α水平差异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12
作者 吉顺年 吉涵铭 刘爱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位点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海安市中医院及海安市人民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135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选取其中102例经B超及甲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位点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海安市中医院及海安市人民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135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选取其中102例经B超及甲胎蛋白检测为合并PHC患者作为心衰+PHC组,应用倾向性匹配积分在另外1248例未合并肝癌者中匹配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NF-α水平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产物片段进行酶切,根据电泳结果对两组TNF-α-238 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进行检测并统计。分别检测两组各基因型表达的TNF-α水平。结果心衰+PHC组TNF-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衰+PHC组基因型分布为:GG型84例(82.35%),GA型+AA型18例(17.65%);对照组GG型95例(95.00%),GA型+AA型5例(5.00%)。心衰+PHC组G等位基因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4(90.20%)、20(9.8%);对照组中分别为195(97.50%)、5(2.50%)。心衰+PHC组中GA型+AA型、A等位基因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心衰+PHC组GA型+AA基因型血清TNF-α水平[(164.83±23.32)pg/mL]明显高于GG基因型[(128.21±15.8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TNF-α水平与肝癌发病相关,TNF-α-238位点为GA型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PHC发病密切相关,该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并发PHC的易感基因,且TNF-α浓度和其基因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DKK-1、CTRP3水平对胸腰椎骨折的预测效能
13
作者 常乐 周丹微 顾小琼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07-1912,共6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Dickkopf-1蛋白(DKK-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对胸腰椎骨折的预测效能。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124例OP患者纳入OP组,根据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将OP患者分为无骨折组(70...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Dickkopf-1蛋白(DKK-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对胸腰椎骨折的预测效能。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124例OP患者纳入OP组,根据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将OP患者分为无骨折组(70例)、骨折组(5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DKK-1、CTRP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DKK-1、CTRP3对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P组血清DKK-1水平升高,血清CTRP3水平降低(P<0.05);与无骨折组相比,骨折组血清DKK-1水平、年龄、OP病程、OP分级Ⅲ级占比均显著升高,血清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DKK-1高表达是影响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CTRP3高表达是影响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DKK-1、CTRP3水平单独预测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AUC分别为0.790、0.753,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8,优于二者单独预测(Z_(DKK-1-二者联合)=3.351、Z_(CTRP3-二者联合)=3.172,均P<0.05)。结论OP患者血清中DKK-1表达上调,CTRP3表达下调,二者均是影响OP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因素,联合对OP患者是否发生胸腰椎骨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胸腰椎骨折 Dickkopf-1蛋白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GFA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田辉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6,I0015,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的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WL值、SPI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干预后大鼠PWL值、SPI值显著改善(P<0.01)。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 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在肌少症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磊 孔令俊 +5 位作者 李想 韩升龙 孟汉杰 邓叶龙 王植帅 孙兴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7-1371,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肌少症正在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社会问题,自2016年以来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临床疾病。肌少症是一类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的质量与力量出现进行性下降的老年性综合疾病,对老年人的生理及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许...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肌少症正在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社会问题,自2016年以来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临床疾病。肌少症是一类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的质量与力量出现进行性下降的老年性综合疾病,对老年人的生理及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许多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肿瘤坏死因子通过影响神经、激素、蛋白代谢及自噬途径,诱导肌少症发生的作用机制,以期对今后研究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肿瘤坏死因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M致炎细胞因子上调导致5-HT释放参与调控慢性术后疼痛 被引量:5
17
作者 代娟丽 王臻 +2 位作者 董超雄 李玉莹 魏绪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VM)内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释放增多导致5-羟色胺(5-HT)向脊髓释放增多在慢性术后疼痛(CPSP)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SD大鼠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皮肤/... 【目的】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VM)内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释放增多导致5-羟色胺(5-HT)向脊髓释放增多在慢性术后疼痛(CPSP)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SD大鼠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皮肤/肌肉切开和牵拉(SMIR)(1d,7d)组、SMIR+RVM内注射TNFα或IL-1β中和性抗体组、SMIR+RVM内注射TNFα或IL-1β组、SMIR+RVM内注射溶剂组,用up-down方法测量大鼠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免疫组化检测RVM内TNFα或IL-1β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方法观察RVM及脊髓背角内5-HT含量的变化。【结果】SMIR可引起大鼠机械痛敏,表现为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持续至少3周。SMIR后,RVM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TNFα或IL-1β中和抗体(每天一次行SMIR术前30 min给予,共4次))微量注射入RVM可阻断SMIR引起的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并可降低RVM及脊髓背角5-HT的含量。正常动物RVM内注射TNFα和IL-1β也可导致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且引起RVM及脊髓内5-HT含量增加。【结论】RVM中致炎细胞因子增多可能通过引起5-HT释放增多参与调控SMIR后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术后痛 延髓头端腹内侧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小肠类器官生长、屏障功能和肠道功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文胜 谢文帅 +3 位作者 李顺康 匡雁玲 刘玉兰 王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1-499,共9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肠类器官生长、紧密连接蛋白及各种功能细胞标记基因的影响,以建立小肠类器官的疾病损伤模型。[方法]取小鼠小肠,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GCDR)消化液分离小鼠隐窝细胞并用肠道类器官培养基培养。选...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肠类器官生长、紧密连接蛋白及各种功能细胞标记基因的影响,以建立小肠类器官的疾病损伤模型。[方法]取小鼠小肠,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GCDR)消化液分离小鼠隐窝细胞并用肠道类器官培养基培养。选取0(对照组)、50、250、500 ng/mL TNF-α刺激小肠类器官48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Edu染色示踪细胞增殖的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增殖、屏障功能和肠道功能细胞标记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50和250 ng/mL TNF-α显著降低小肠类器官的出芽率(P<0.05),而对类器官形成率无影响(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导致小肠类器官坏死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250 ng/mL TNF-α显著降低小肠类器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量(P<0.05);500 ng/mL TNF-α显著提高小肠类器官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50、250、500 ng/mL的TNF-α均导致TNF-α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但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导致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4)250 ng/mL TNF-α导致增殖细胞标记基因Ki67和Pcn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5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Lgr5基因mRNA表达量(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Muc2、Chga和Lyz基因mRNA表达量;25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Alpi基因mRNA表达量(P<0.05)。[结论]250 ng/mL TNF-α刺激可抑制小肠类器官的生长,抑制肠道干细胞的增殖及各种功能细胞的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小肠类器官 出芽率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功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BPβ介导NPHP1敲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丹梅 刘雅清 +3 位作者 李丹彤 张静兰 杨翌晨 孙良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目的探讨NPHP1基因缺陷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信号通路激活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表达。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LV-NPHP1-RNAi构建敲低NPHP1表达的人近端肾小管细胞株(HK2)细胞(NPHP1^(KD)HK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NPHP1基因缺陷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信号通路激活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表达。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LV-NPHP1-RNAi构建敲低NPHP1表达的人近端肾小管细胞株(HK2)细胞(NPHP1^(KD)HK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各细胞株TNF-α表达、p38和C/EBPβ激活状态及其调控炎症因子CXCL5、CCL20、IL-1β、IL-6、MCP-1等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iRNA敲低野生型和NPHP1^(KD)HK2细胞C/EBPβ表达,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敲低NPHP1表达后,NPHP1^(KD)HK2细胞TNF-α、C/EBPβ、CXCL5、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hospho-p38、C/EBPβ表达上调(P<0.05);培养液上清IL-6水平增加(P<0.05)。使用siRNA敲低C/EBPβ表达后,NPHP1KDHK2细胞CSF2、CCL20、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Western blot显示phospho-p38表达下调(P<0.05);培养液上清IL-6水平下降(P<0.001)。结论NPHP1基因缺陷的NPHP1KDHK2细胞中TNF-α信号通路被激活,其调控的下游印证因子表达上调。C/EBPβ可能是介导NPHP1KDHK2细胞TNF-α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肾痨 TNF-Α C/EBPΒ 炎症因子 NP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管径特征及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庆元 袁伟锋 +1 位作者 陈沐 莫晓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动脉管径特征,研究肺动脉管径相关指标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筛查诊断HIV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动脉管径特征,研究肺动脉管径相关指标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筛查诊断HIV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观察组(23例,存在PAH)和对照组(42例,无PAH)。测量两组患者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直径(dPA)及主动脉直径,并计算dPA与主动脉直径比值(rPA),记录血清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早期筛查诊断HIV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PA、dPA、dPA与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以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TNF-α与dPA及rPA呈显著正相关。二列相关分析显示,HIV-PAH与PA、dPA、rPA及TNF-α显著相关(P<0.05)。血清TNF-α与dPA及rPA联合检测诊断HIV-PA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881。结论肺动脉管径组合指标联合TNF-α能更好地提示HIV-PAH的存在,可以对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或干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管径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