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HBsAg清除的关系
1
作者 吴凤萍 何玲 +3 位作者 刘晨瑞 王文浩 李茹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HC)过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索其动态变化与HBsAg清除之间的关系,并评估TNF-α作为预测PEG-IFN-α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HC)过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索其动态变化与HBsAg清除之间的关系,并评估TNF-α作为预测PEG-IFN-α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IHC患者455例,分为治疗组210例,自愿接受PEG-IFNα-2b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IHC对照组245例,仅随访观察72周。分别于研究的0、12、24、48、72周时检测血清TNF-α水平,并在72周时将治疗组分为HBsAg清除组与未清除组。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TNF-α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NF-α对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的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s Ag清除的预测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TNF-α预测HBsAg清除的cut-off值。结果 72周时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46.2%)和血清学转换率(34.8%)均显著高于IHC对照组(HBsAg清除率为1.2%;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0.8%)(χ^(2)值分别为133.333、94.650,P值均<0.001)。HBsAg清除组和未清除组在治疗期间血清TNF-α水平较基线均显著升高,在停药后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F值分别为351.733、76.434,P值均<0.001)。组间比较显示,在12、24及48周时血清TNF-α水平HBs Ag清除组>HBs Ag未清除组>IHC对照组(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水平(OR=0.329,95%CI:0.189~0.571,P<0.001)、基线HBV DNA<20 IU/mL(OR=1.414,95%CI:1.057~1.787,P=0.045)、12周时ALT≥2倍的正常值上限(OR=1.127,95%CI:1.028~1.722,P=0.043)、12周时TNF-α水平(OR=1.336,95%CI:1.018~1.754,P=0.037)和24周时TNF-α水平(OR=1.879,95%CI:1.477~2.391,P<0.001)是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12周时血清TNF-α水平预测72周时HBsAg清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814~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3%、81.0%;24周时AUC为0.912(95%CI:0.758~0.9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96.2%。结论 PEG-IFN-α治疗可导致IHC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且治疗12周和24周时血清TNF-α水平可有效预测PEG-IFN-α诱导的HBsAg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L-2R联合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林萍 张雅兰 +1 位作者 谢若腾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最终确定符合诊断标准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MM复发为研究终点事件,随访至终点事件的发生或本研究随访截止日期。根据是否复发,将MM分为复发组(RG)和非复发组(NRG)。在初诊时和随访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或研究终止时)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IgG、IgA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各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初诊时和随访后sIL-2R与TNF-α、IgG、Ig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在治疗完全缓解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比较初诊时、完全缓解时和复发时sIL-2R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sIL-2R、TNF-α、IgG、IgA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IL-2R、TNF-α、IgG、IgA在MM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MM患者初诊时和复发时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时(P<0.05)。复发组初诊时的血红蛋白(Hb)含量低于未复发组,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高于未复发组(P<0.001),两组间的其他临床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初诊时和随访后的sIL-2R、TNF-α、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sIL-2R与TNF-α、IgG和IgA在初诊时和随访后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sIL-2R、TNF-α、IgG和IgA预测MM的AUC分别为0.919、0.850、0.766和0.795,随访后预测MM的AUC分别为0.890、0.815、0.760和0.794(P<0.001)。结论:血清sIL-2R对MM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可在特定的时间检测TNF-α、IgG和IgA水平来推断sIL-2R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IGG IGA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锡类散、黄连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3
作者 诸葛玮玮 丁银蓉 +1 位作者 郑林秀 周四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治疗14周,观察两组疗效、Moyo评分、黏膜愈合、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黏膜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法与英夫利西单抗联合治疗UC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英夫利西单抗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锡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李洪杰 兰茂卓 +4 位作者 王潇 冯冉冉 陶燕燕 刘佳庆 孙海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0、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处理的RPMI8226、U266及KMS28-BM细胞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U266和KMS28-BM细胞,分为对照组、 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 (MCL-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质蛋白(Bim)、磷酸化Bim (p-Bim)、P65、磷酸化P65 (p-P6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 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表达水平。U266细胞分为A20过表达组(A20-OE组)和空载对照组(EV组),2组细胞各分为对照组、BGB-311组、BTZ组和BGB-311+BTZ组,转染相应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A20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KMS28-BM细胞比较,U266、RPMI8226和H929细胞中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CK-8法检测,与0μmol·L^(-1)BGB-3111组比较,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RPMI8226和U266细胞比较,20、30和4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选取10μmol·L^(-1)BGB-3111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GB-3111组比较,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V组细胞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中A20-O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MCL-1、 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和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CL-1、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和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EV组比较,A20-OE组细胞中A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BGB-3111通过抑制BTK活性诱导MM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Btz的促凋亡作用,过表达A20增加MM细胞对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硼替佐米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zo a pyrene-3,6-dione inhibited VEGF expression through inducing HIF-1 alpha degradation 被引量:3
6
作者 Li, Z. D. Liu, L. Z. +2 位作者 Shi, X. L. Fang, J. Jiang, B. H.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2-1152,共1页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 血管发生 α-降解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M致炎细胞因子上调导致5-HT释放参与调控慢性术后疼痛 被引量:6
8
作者 代娟丽 王臻 +2 位作者 董超雄 李玉莹 魏绪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VM)内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释放增多导致5-羟色胺(5-HT)向脊髓释放增多在慢性术后疼痛(CPSP)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SD大鼠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皮肤/... 【目的】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VM)内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释放增多导致5-羟色胺(5-HT)向脊髓释放增多在慢性术后疼痛(CPSP)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SD大鼠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皮肤/肌肉切开和牵拉(SMIR)(1d,7d)组、SMIR+RVM内注射TNFα或IL-1β中和性抗体组、SMIR+RVM内注射TNFα或IL-1β组、SMIR+RVM内注射溶剂组,用up-down方法测量大鼠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免疫组化检测RVM内TNFα或IL-1β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方法观察RVM及脊髓背角内5-HT含量的变化。【结果】SMIR可引起大鼠机械痛敏,表现为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持续至少3周。SMIR后,RVM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TNFα或IL-1β中和抗体(每天一次行SMIR术前30 min给予,共4次))微量注射入RVM可阻断SMIR引起的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并可降低RVM及脊髓背角5-HT的含量。正常动物RVM内注射TNFα和IL-1β也可导致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下降,且引起RVM及脊髓内5-HT含量增加。【结论】RVM中致炎细胞因子增多可能通过引起5-HT释放增多参与调控SMIR后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术后痛 延髓头端腹内侧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米雪芹 王媛玲 +4 位作者 潘庆春 徐瑞 张琪 胡雯静 李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的围手术期管理
10
作者 盛梦迪 谢菡 +2 位作者 马旭东 张海霞 李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4-1439,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和暂停用药导致症状加重的相对风险,以提高围手术期用药安全性。目前中国尚无明确的临床指南指导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该文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适应证为出发点,系统梳理TNFαi在患者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中的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以期为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 围手术期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玲玲 张亚妮 +5 位作者 史婷婷 伍杨 高春 于晓辉 何昱静 张久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0-2325,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TNF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细胞癌(H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乃至化疗耐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同时,TNF-α还可发挥诱导HCC细胞凋亡的作用。部分TNF-α抑制剂已被证实可抑制HCC进展,延长生存时间。目...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TNF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细胞癌(H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乃至化疗耐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同时,TNF-α还可发挥诱导HCC细胞凋亡的作用。部分TNF-α抑制剂已被证实可抑制HCC进展,延长生存时间。目前,TNF-α在HCC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探究TNF-α与HCC的相互作用有益于更好地确定HCC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总结TNF-α在HCC中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以TNF-α为靶点治疗HCC的可能性,以期为HCC的防治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信号传导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婷婷 米娅莉 +1 位作者 王维娜 左晓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 探究牛蒡子苷元(ATG)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79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成功造模60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ATG低剂量组(ATG-... 目的 探究牛蒡子苷元(ATG)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室重构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79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成功造模60只大鼠随机分为CHF组、ATG低剂量组(ATG-L组,10 mg/kg)、ATG高剂量组(ATG-H组,20 mg/kg)、ATG+阴性对照(ATG+NC)组[20 mg/kg ATG+100μ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阴性对照质粒]、ATG+HMGB1组(20 mg/kg ATG+100μl HMGB1过表达质粒),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心功能、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TNF-α水平、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胶原体积分数、左心室心肌组织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大鼠心肌组织HMGB1(0.42±0.05 vs 0.15±0.02)、TLR4(0.70±0.09 vs 0.21±0.04)蛋白水平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0.73±0.09 vs 0.26±0.05)蛋白比值显著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比较,ATG-L组和ATG-H组大鼠心肌组织HMGB1(0.33±0.04、0.24±0.04 vs 0.42±0.05)、TLR4(0.56±0.06、0.41±0.05 vs 0.70±0.09)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0.61±0.08、0.49±0.06 vs 0.73±0.09)蛋白比值依次降低,LVEF、LVFS依次升高(P<0.05);HMGB1过表达能明显减弱ATG对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和CHF大鼠心室重构、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TG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炎性通路,抑制了CHF大鼠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HMGB1/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纵向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晶 王瑾 +2 位作者 刘文艳 蔡新旺 徐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2-905,共4页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纵向分析,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12、24、48、72 h测量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纵向分析,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12、24、48、72 h测量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16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在术后的72 h内持续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在术后48 h达到峰值;预后不良组出血至入院时间[(6.32±1.50)h vs(5.14±2.00)h]、血肿量[35.50(24.50,46.00)ml vs 30.00(21.00,41.50)ml]、破入脑室(28.07%vs 2.59%)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07±1.32)分vs(11.00±0.85)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IL-6、IL-1β、TNF-α水平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均升高,且不同时间的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均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6个月内不良预后风险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围手术期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朝蓬 罗福漳 +2 位作者 周俊彩 谭致君 潘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CRS患者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 目的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治疗对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CRS患者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尿素、胱抑素C、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26.29±1.19)mm vs(29.59±1.84)mm,(47.43±1.39)mm vs(51.81±1.34)mm,(30.74±1.15)mm vs(33.11±0.88)mm,(1034.74±313.61)ng/L vs(2634.02±853.67)ng/L,(16.69±3.57)mmol/L vs(32.67±4.54)mmol/L,(0.47±0.13)mg/L vs(0.61±0.15)mg/L,(254.74±41.15)μmol/L vs(394.09±38.61)μmol/L,(144.14±23.16)mg/L vs(183.97±23.37)mg/L,(4.09±1.03)μg/L vs(5.45±1.17)μg/L,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39.14±4.48)%vs(35.64±5.27)%,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心率及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动腹膜透析治疗能够改善老年CRS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腹膜透析 肾功能试验 心脏功能试验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蜂针剂量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莹 杨路 +2 位作者 冼培凤 吴春晓 王升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三蜂1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趾容积以及缩足反应,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结果:单峰1 min足趾肿胀程度低于模型组(P<0.01),缩足反应对应长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比其余治疗组改善足趾肿胀度以及延长镇痛效果要强,而对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影响,单峰1 m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好。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具有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加强镇痛效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跟抑制RA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而单蜂1 min可能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佳的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蜂针 足趾容积 缩足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内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余斌 黄华军 +2 位作者 林庆荣 王博炜 陈辉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研究臭氧水治疗感染性创面后,对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臭氧水抗炎修复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vista大鼠随机分成5组,洗必泰治疗组、低、中、高浓度臭氧水治疗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各10只。首先在大鼠背部造成实验性... 目的:研究臭氧水治疗感染性创面后,对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臭氧水抗炎修复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vista大鼠随机分成5组,洗必泰治疗组、低、中、高浓度臭氧水治疗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各10只。首先在大鼠背部造成实验性感染性伤口,感染成功后48h进行治疗,每天1次,9d为1个疗程。并在治疗前,治疗后3、6、9d后分别对感染伤口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切取皮肤、肌肉组织标本,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与臭氧水对创面修复作用的关系。结果:EGF含量在臭氧水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洗必泰治疗组,而TNF-α含量则是相反。结论:臭氧水对内源性的EGF以及TNF-α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抗炎以及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臭氧水 表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TNF-α和TNF-β的测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敏 何援利 +2 位作者 彭冬先 刘木彪 陈燕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水平以及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68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血清中...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水平以及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68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及49例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内异症组血清TNFα和TNF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表达量随病情加重有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Ⅰ~Ⅳ期患者血清TNFβ的含量随着内异灶的清除逐渐下降。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对术后随访、监测及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Β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沛 王大为 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不同配比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萌 张伯礼 +2 位作者 高秀梅 郭利平 杜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 目的 观察丹参的水溶性代表成分丹酚酸B(SalB)和脂溶性代表成分丹参酮ⅡA(Tan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cardiomyocyte ,CMC)的影响 ,探讨两者不同配比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采用CMC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TNF α的损伤模型 ,以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为评价指标 ,观察不同配比 (10∶0、8∶2、5∶5、2∶8、0∶10 )的SalB、TanⅡA对TNF α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SalB明显提高细胞活力 ,8∶2组显著降低LDH释放水平 ,TanⅡA抗氧化的作用最好。结论 SalB、TanⅡA的各配比组均能改善细胞损伤 ,因其作用靶点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配比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秀茹 苏茵 +49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小峰 王彩虹 王莉枝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王轶 王晓元 靳洪涛 刘金婷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刘湘源 孙琳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韩淑玲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穆荣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肿瘤坏死因子 问卷调查 药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