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
作者 史艳宇 刘金华 +1 位作者 逄晓阳 刘俊会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在ISO 14902:2001《动物饲料—大豆制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改进与补充,为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提供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提取... 在ISO 14902:2001《动物饲料—大豆制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改进与补充,为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提供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提取方法、样品脂肪含量、提取液过滤与否影响、结果计算公式等进行相应改进研究,使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变异系数小,适用性强、计算方式简单、计算结果准确、检测速度提高并具有足够高的重复性等优点,适宜日常豆制食品检验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食品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苦荞麦种子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特性及其抗虫活性(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转花 赵卓慧 +3 位作者 张政 袁静明 NOBACK Dan WIESLANDER Gunilla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0-965,共6页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且具有一定防御作用的蛋白种类之一.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从苦荞麦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Ⅱ) .SDS-PAGE分析表明,TBTI-Ⅱ的分子量约9·0 kD,...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且具有一定防御作用的蛋白种类之一.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等方法,从苦荞麦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Ⅱ) .SDS-PAGE分析表明,TBTI-Ⅱ的分子量约9·0 kD,由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中含有较多的Glu, Asp和Arg. TBTI-Ⅱ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当在100℃加热处理10 min后,仍保留有67·6 %的抑制剂活性.动力学测定显示,来自苦荞麦中的TBTI-Ⅱ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常数(Ki)为1·01×10-4mol/L.另外,将含有不同活力单位的苦荞麦蛋白酶抑制剂掺入到棉铃虫的饲料中进行饲养试验显示,TBTI-Ⅱ具有明显的抑制棉铃虫生长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来自苦荞麦种子中的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胰蛋白酶抑制剂 纯化 抗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英 张政 +1 位作者 李晨 王转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根据文献报道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氨基酸序列及本研究室先前已获得的部分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过RT-PCR扩增,获得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编码区基因全序列.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M15,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可... 根据文献报道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氨基酸序列及本研究室先前已获得的部分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过RT-PCR扩增,获得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编码区基因全序列.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M15,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目的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该目的蛋白经Ni2+-NTA柱亲和纯化,SDS-PAGE分析显示,在大约9kD处出现明显的目的条带,与预计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鉴定证实,目的蛋白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活性测定表明,目的蛋白具有专一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抑制活性约为77U/mg纯化蛋白.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胰蛋白酶抑制剂 表达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阮景军 唐自钟 +1 位作者 陈惠 程剑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6-830,共5页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lipore离心超滤等分离纯化方法,从核桃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WTI。测得纯化的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为0.3,对白腐病病原真菌(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和叶斑病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WTI蛋白浓度的增加对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愈加明显。结果表明,来自核桃种子中的蛋酶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病因子。WTI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病原真菌中的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或其他种类的蛋白酶活性部分代替了损失的胰蛋白酶活性。该研究成功获得了WTI蛋白,证实WTI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体外抑菌试验为其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真菌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胰蛋白酶抑制剂 分离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测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燕方龙 华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胰蛋白酶对苯甲酰-dl-精氨酸-p-硝基酰替苯胺盐酸盐(BAPA)水解的催化作用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效应而使水解反应产物在410 nm波长处的吸收减弱,其减弱程度反映了有关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基础于此原理建立了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剂活... 胰蛋白酶对苯甲酰-dl-精氨酸-p-硝基酰替苯胺盐酸盐(BAPA)水解的催化作用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效应而使水解反应产物在410 nm波长处的吸收减弱,其减弱程度反映了有关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基础于此原理建立了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大豆标准品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度,10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值为3.0%。分析了一件大豆样品,10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2 527 TIU/g,RSD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大豆制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大豆饮料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乾初 梁汉华 秦卫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本研究详细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各种经现代技术加工的大豆饮料产品、东方传统大豆食品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以每克蛋白质所抑制的纯胰蛋白酶毫克数表示)是66.4mg/g蛋白质,... 本研究详细测定了未经热处理的生豆奶、各种经现代技术加工的大豆饮料产品、东方传统大豆食品豆腐等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其中生豆奶的TIA(以每克蛋白质所抑制的纯胰蛋白酶毫克数表示)是66.4mg/g蛋白质,经巴氏杀菌的商品大豆饮料TIA是23.7mg/g蛋白质。检验了经超高温灭菌处理的7种不同商标大豆饮品,结果表明这些饮品的TIA在13.3~31.6mg/g蛋白质之间。另有两种已知是经灭菌的大豆饮料,其TIA最低,分别为4.1mg/g蛋白质和7.7mg/g蛋白质。又分析了一种采用东方传统加工方法生产的豆腐,其TIA仅为6.4mg/g蛋白质。上述这些分析结果反映了某些经现代加工方法生产的商品大豆饮料,在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处理上是不够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活性 大豆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乳清蛋白废水预处理及在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晓 任南琪 陈兆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考察不同条件下大豆乳清蛋白废水预处理效果及在饮料中的应用,对不同温度下活性炭脱色、脱嗅效果、不同树脂交换流量下脱盐效果(进水中盐浓度为0.268%)以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进水中含量为0.086TLU)进行研究,同时以酸度(以... 为考察不同条件下大豆乳清蛋白废水预处理效果及在饮料中的应用,对不同温度下活性炭脱色、脱嗅效果、不同树脂交换流量下脱盐效果(进水中盐浓度为0.268%)以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进水中含量为0.086TLU)进行研究,同时以酸度(以柠檬酸和苹果酸1:1的混合酸添加)、糖度、香料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以乳清蛋白液为原料调配饮料的最优条件,得出该饮料的最佳配方。废水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10%体积的活性炭在45℃水浴中30min时脱色脱嗅效果最好;采用离子交换脱盐法,流速选择4.28mL·min-1时效果最佳。TIA试验结果表明,黄桃味清型大豆乳清蛋白饮料所用的TIA低于市面上销售可食用商品的TIA。饮料最优配方为:2.0g·L-1的混合酸(苹果酸:柠檬酸=1:1)、8.0%浓度的蔗糖、0.01%的黄桃香精和0.004g·kg-1的柠檬黄色素为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乳清蛋白 废水预处理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 最佳配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类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傅翠真 吕耀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其它食用豆中也有存在。供试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最高(20.30~26.30TIU/g),菜豆次之(2.93~6.41TIU/g),蚕豆、豌豆为2.01~2.87及1.66~2.38TIU/g。大豆中抑制剂活性与粗蛋白及粗... 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其它食用豆中也有存在。供试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最高(20.30~26.30TIU/g),菜豆次之(2.93~6.41TIU/g),蚕豆、豌豆为2.01~2.87及1.66~2.38TIU/g。大豆中抑制剂活性与粗蛋白及粗脂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测定结果表明:国内选育的不含SBTI—A_2基因大豆材料,抑制剂总活性为17.40TIU/g,低于其栽培品种亲本21.20~21.60T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 胰蛋白酶 抑制剂 活性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野生大豆中的一个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变异的纯化与活性测定(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克晶 海妻矩彦 +2 位作者 高畑義人 山下哲朗 平秀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63-669,共7页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现已报告有6个电冰形态,Tia、Tib、Tic、Tia-s、Tib-f和一个最慢的电泳移动度形态。Tia、Tib、Tic的活性已被报道。Tia和Tic有相似的活性,Tib的活性低于前两者。本文使用DEAE-cellulose层析纯化了Tia和Tia-s... 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现已报告有6个电冰形态,Tia、Tib、Tic、Tia-s、Tib-f和一个最慢的电泳移动度形态。Tia、Tib、Tic的活性已被报道。Tia和Tic有相似的活性,Tib的活性低于前两者。本文使用DEAE-cellulose层析纯化了Tia和Tia-s蛋白和测定比较了这两个形态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ia-s形态比Tia有较高的活性,即使在尿素存在的条件下,Tia-s也表现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抑制活性 野生大豆 大豆蛋白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油工艺过程中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岩民 王向阳 +1 位作者 吴迪 李忠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研究分别对压榨、预榨—浸出和直接浸出三种大豆制油工艺进行工艺测定 ,通过测定各工序大豆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TIs)活性 ,研究比较不同制油工艺过程对大豆TI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压榨和预榨—浸出工艺中的蒸炒工序对TIs活性... 本研究分别对压榨、预榨—浸出和直接浸出三种大豆制油工艺进行工艺测定 ,通过测定各工序大豆样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TIs)活性 ,研究比较不同制油工艺过程对大豆TI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压榨和预榨—浸出工艺中的蒸炒工序对TIs活性影响最大 ,TIs失活率分别在 90 %和 95%以上 ;而直接浸出工艺因各厂家现行操作条件差异较大 ,TIs活性变化趋势不一 ,成品粕中TIs活性亦有较大差异。以预榨—浸出工艺成品粕的TIs活性为最低 ,压榨饼的TIs活性变异最大 ,可见 ,我国现行大豆制油工艺的预榨—浸出法最为成熟、统一 ,直接浸出法则不够稳定 ,而压榨法最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制油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活性变化 大豆饼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胰蛋白酶自溶活性产物—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光莹 华子千 +9 位作者 周岚 金雷 卫新成 顾孝诚 郭虹 倪逸声 张龙翔 李根培 唐有祺 戚正武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报道了猪胰蛋白酶自溶活性产物——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生长及晶体学参数的测定。晶体衍射分辨率为2.8A,四方晶系,空间群I422,晶胞参数为a=b=121.6A,c=113.6A,V=1.680×10~6A^3,每个结晶学不对称单位中含一个复合物... 本文报道了猪胰蛋白酶自溶活性产物——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生长及晶体学参数的测定。晶体衍射分辨率为2.8A,四方晶系,空间群I422,晶胞参数为a=b=121.6A,c=113.6A,V=1.680×10~6A^3,每个结晶学不对称单位中含一个复合物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蛋白酶抑制剂 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钠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钝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学功 王海鹏 +1 位作者 安红波 吴志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探索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快速的钝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时间、亚硫酸钠浓度对抑制因子的钝化影响,采用酚红法和国家标准法(GB/T8622-2006)对钝化后大豆中脲酶活性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最优钝化工艺条件为:温度75... 探索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快速的钝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时间、亚硫酸钠浓度对抑制因子的钝化影响,采用酚红法和国家标准法(GB/T8622-2006)对钝化后大豆中脲酶活性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最优钝化工艺条件为:温度75℃、时间60 min、Na2SO3浓度0.03 mol.L-1。亚硫酸钠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钝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胰蛋白酶抑制剂 钝化 脲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鲁林 木泰华 孙艳丽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12期12-14,共3页
胰蛋白酶抑制剂(TI)是甘薯块根中一类特殊贮藏蛋白,该文从甘薯块根中TI组成分布、提取纯化、活性及影响因子、TI与蛋白含量相关性和TI功能性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T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甘薯 胰蛋白酶抑制剂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贮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英男 修建成 +1 位作者 富校轶 李家栋 《大豆通报》 2006年第2期31-32,共2页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抑制牛胰蛋白酶活性反应前后的吸光值差异制作差值曲线,从而得出斜率与抑制剂活性之间关系的方法。并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比,最终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大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关键词 豆制品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家蚕品系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种类与活性的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王凌燕 钟晓武 +4 位作者 张艳 董照明 王娟 夏庆友 赵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618,共6页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水解活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酶活性染色的方法,研究不同家蚕品系的丝腺、同一品系家蚕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丝腺中胰蛋白酶抑制...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水解活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酶活性染色的方法,研究不同家蚕品系的丝腺、同一品系家蚕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丝腺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和活性的多态性,以丰富家蚕丝蛋白的合成、分泌及保护机制研究的基础信息。在22个家蚕品系上蔟第2天的蚕体丝腺中,共检测到6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分别命名为TI-Ⅰ~TI-Ⅵ,其中大部分家蚕品系都有TI-Ⅵ,有TI-Ⅳ的品系也较多,而有TI-Ⅱ的品系最少,家蚕不同品系间TI的种类分布不一致;在幼虫5龄期,TI活性随着丝腺的发育逐渐增强;在家蚕品系大造上蔟第1天蚕体的7个组织器官中,只在血液、精巢和丝腺中检测到TI,其中血液和丝腺中各检测到2种TI,精巢中检测到1种TI,而且同一家蚕品系含有TI的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不一致。对茧丝中3种TI(TI-Ⅲ、TI-Ⅳ和TI-Ⅵ)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TI对温度及p H的适应范围不同,其中TI-Ⅵ的适应范围较广。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家蚕品系丝腺中含有的TI种类以及6种TI活性的强弱表现出多态性;同一家蚕品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具有多态性;温度和p H对不同TI的活性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种类 活性 家蚕品系 丝腺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酶活性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蛋白营养价值评价及其热处理后的消化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蓬凤 蔡芳 +7 位作者 王少华 何建军 黄师荣 施建斌 隋勇 蔡沙 熊添 梅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8-173,共6页
以鄂10、鄂11、米拉3个品种马铃薯蛋白为原料,评价了马铃薯蛋白营养价值,探讨了热处理对蛋白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鄂10、鄂11、米拉3个品种马铃薯蛋白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44.72%、42.65%和4... 以鄂10、鄂11、米拉3个品种马铃薯蛋白为原料,评价了马铃薯蛋白营养价值,探讨了热处理对蛋白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鄂10、鄂11、米拉3个品种马铃薯蛋白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44.72%、42.65%和44.25%,与鸡蛋蛋白贴近度分别为0.865、0.858和0.884;未经处理的鄂10、鄂11、米拉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28.80%、42.95%和48.42%,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分别为537.81、527.28和471.41 mg/g,高压热处理马铃薯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常压热处理、微波和干热处理(P<0.05),随着常压热处理时间延长,马铃薯蛋白消化率呈上升趋势,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呈下降趋势;常压热处理60 min后,鄂10、鄂11、米拉的蛋白消化率分别达72.47%、82.55%和83.75%,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降至20.24、20.07和13.41 mg/g,相同处理时间下,米拉马铃薯蛋白的消化率高,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营养价值评价 消化率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豆象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理化性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艳平 张耀文 +1 位作者 赵雪英 张仙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6-1704,共9页
以4个抗豆象绿豆品系B18、B20、B24和A22为试材,以感虫绿豆品种晋绿1号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绿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其在高温、酸碱及超声波下绿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稳定性。结果表明,4个抗豆象绿豆品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显著高于对... 以4个抗豆象绿豆品系B18、B20、B24和A22为试材,以感虫绿豆品种晋绿1号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绿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其在高温、酸碱及超声波下绿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稳定性。结果表明,4个抗豆象绿豆品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感虫品种,且均与对照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其中B18活性最高,高达70.2TI U g–1,B20和A22活性次之,B24活性最差,但仍高达55.2 TI U g–1。4个抗豆象绿豆品种在不同温度、不同p H和不同振幅超声波下,残余活性均比对照高,且残余活性均随温度升高、温浴时间延长而降低,p H在2~12之间,随p H值的升高,残余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p H值为6~8之间残余活性最高,残余活性也随超声波辐射强度升高、时间延长而降低,且4个抗虫品种中B18的耐高温性、耐酸碱性和耐辐射性最强,B20次之,B24的耐高温性、耐酸碱性最差,A22耐辐射性最差,说明在不同温度、p H和超声波处理后,B18、B20是抗豆象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残余活性保存最高的2个品种,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豆象绿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活性 温度 PH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处理对大豆乳清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以及大豆乳清蛋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玉梅 郭顺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81,84,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了加热对大豆乳清蛋白的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与没有经过加热的对照蛋白相比,适当的加热处理可以提高蛋白的体外消化率,80℃,10min处理的体外消化率达到最高。加热对抑制剂的破坏是正相关,加热处...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了加热对大豆乳清蛋白的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与没有经过加热的对照蛋白相比,适当的加热处理可以提高蛋白的体外消化率,80℃,10min处理的体外消化率达到最高。加热对抑制剂的破坏是正相关,加热处理的程度越高,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的百分比就越大。1000℃,50min处理以及120℃,8min处理可以将其活性降低到90%以下,达到充分消除豆制品中抗营养因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乳清蛋白 热处理 体外消化 胰蛋白酶抑制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不同组分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宪雷 张泉霖 +1 位作者 杜林方 刘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118-121,共4页
以豇豆种子为材料,经脱脂、乙酸钠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粗提物。再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FPLC,分别得到了豇豆蛋白酶抑制剂的不同组分,并进行了SDS-PAGE分析。同时通过明胶活性电泳,证实了各部分均具备专一的胰... 以豇豆种子为材料,经脱脂、乙酸钠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粗提物。再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FPLC,分别得到了豇豆蛋白酶抑制剂的不同组分,并进行了SDS-PAGE分析。同时通过明胶活性电泳,证实了各部分均具备专一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分离纯化 活性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以及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庆 朱晓鸣 +3 位作者 韩冬 金俊琰 杨云霞 解绶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37,共6页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水产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特别是胰蛋白酶抑制剂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饲料中的利用。试验旨在研究加热法处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对胰蛋白酶抑...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水产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特别是胰蛋白酶抑制剂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饲料中的利用。试验旨在研究加热法处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对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钝化效果及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采用60、80、100、120℃,分别加热1、2 h。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含有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两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都随加热温度升高而降低,非转基因大豆TIA对温度更敏感;120℃、2 h能有效抑制大豆TIA,在该条件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73.64%和78.79%,且不影响其蛋白质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非转基因 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蛋白质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