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干冷空气活动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于玉斌
彭思越
赵大军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2
|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评估模型构建及其活动特征分析 |
刘淑贤
张立生
刘扬
王维国
杨琨
张源达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3
|
基于融合TC-WREM模型的热带气旋大风半径估算研究 |
周必高
鲁小琴
吴贤笃
仇欣
谢海华
朱忠勇
郑建琴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带气旋快速增强预报 |
罗通
洪加诚
|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
刘金芳
郝培章
俞慕耕
江伟
尼建军
|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
6
|
热带气旋影响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分析 |
夏丽花
邬惠明
刘铭
冷典颂
李婷婷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7
|
近58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 |
胡娅敏
宋丽莉
罗晓玲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
8
|
山东省9216号强热带气旋风暴期间的海岸侵蚀灾害 |
王文海
吴桑云
陈雪英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9
|
|
|
9
|
登陆中国大陆、海南和台湾的热带气旋及其相互关系 |
任福民
王小玲
陈联寿
王咏梅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7
|
|
|
10
|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试验 |
姚才
金龙
黄明策
黄小燕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
11
|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
陈国民
张喜平
白莉娜
万日金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
12
|
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评定 |
占瑞芬
汤杰
余晖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9
|
|
|
13
|
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
陈国民
张喜平
白莉娜
万日金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
14
|
1949—2009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分析 |
朱业
丁骏
卢美
王晶
王勤
|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15
|
2001—2020年中国月尺度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赵珊珊
李莹
赵大军
周星妍
艾婉秀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6
|
海洋飞沫方案改进对台风“威马逊”强度预报的影响 |
段自强
李永平
于润玲
黄伟
郑运霞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7
|
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暴潮临近预报 |
刘媛媛
张丽
李磊
刘业森
陈柏纬
张文海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
18
|
基于多致灾因子相似的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研究:以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为例 |
栗健
方伟华
张晓宁
曹诗嘉
杨幸美
刘行
孙京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
19
|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
吴迪生
张娟
刘增宏
俞胜宾
周水华
张文静
王文娟
冯伟忠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20
|
强风暴潮对上海地区影响研究 |
胡德宝
龚茂珣
孔亚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