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冷空气活动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于玉斌 彭思越 赵大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一直是热带气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干冷空气活动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快速增强和快速减弱过程。文章对国内外干冷空气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包括干冷空气的强度... 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一直是热带气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干冷空气活动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快速增强和快速减弱过程。文章对国内外干冷空气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包括干冷空气的强度、侵入位置,以及高空冷性天气系统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干冷空气影响热带气旋强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干冷空气 强度变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评估模型构建及其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淑贤 张立生 +3 位作者 刘扬 王维国 杨琨 张源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43,共13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带气旋(TC)作为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活动特征及灾害损失评估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组合赋权和k-means等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登陆我国的TC及灾害损失特征,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TC灾害等级评估...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带气旋(TC)作为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活动特征及灾害损失评估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组合赋权和k-means等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登陆我国的TC及灾害损失特征,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TC灾害等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从总体趋势来看,登陆我国的TC频数在逐年减少,但登陆风速的最大值却在缓慢增加;广东、浙江、福建、广西受灾较为严重,但整体上全国综合灾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与传统的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算法相比,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在TC灾害评估中效果最佳,准确率值为0.91,其中致灾因子是模型中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防灾减灾能力、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灾害等级评估 机器学习 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TC-WREM模型的热带气旋大风半径估算研究
3
作者 周必高 鲁小琴 +4 位作者 吴贤笃 仇欣 谢海华 朱忠勇 郑建琴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4,共9页
利用2001—2020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资料数据集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建立了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融合... 利用2001—2020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资料数据集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建立了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融合的TC大风半径估算模型(TC Wind Radii Estimation Model,TC-WREM)。该模型利用MLP和CNN分别对TC属性数据和卫星云图中与TC大风半径相关联的核心特征进行预提取,最终通过融合TC-WREM模型开展大风半径估算。融合的TC-WREM模型能实现对TC属性数据和卫星云图底层特征的深度客观挖掘,较单独的MLP和CNN模型的估算误差降低7%~24%。以TC近地面8级大风半径(R8)估算为例,针对2021年台风“烟花”的独立样本估算检验显示分象限R8估算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39、33、40和51 km,均值为41 km,误差中位值约40 km,优于业务估算精度(为大风半径的25%~40%)及西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类研究估算结果。由于融合TC-WREM模型的输入为易获取的TC属性数据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因此该模型易于在业务中进行推广,从而可改善国内TC大风半径估算模型缺乏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大风半径估算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 融合TC-WREM模型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带气旋快速增强预报
4
作者 罗通 洪加诚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7,共9页
极深对流云是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快速增强的前兆,为预报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使用极深对流云相关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机器学习模型整合了飓风强度统计预报快速增强指数(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极深对流云是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快速增强的前兆,为预报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使用极深对流云相关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机器学习模型整合了飓风强度统计预报快速增强指数(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Rapid Intensification Index,SHIPS-RII)数据与TC中心300 km半径范围内极深对流云的覆盖面积。基于2011—2019年的数据,对24 h内TC增强超过30 kn和35 kn的快速增强事件分别进行了预报,相较于仅使用SHIPS-RII数据的模型,该机器学习模型在皮尔斯技能得分(PSS)方面分别提升了5.66%和9.58%,在检测概率指标(POD)方面分别提升了8.41%和8.55%。用该模型对典型台风杜鹃(Dujuan,2015)进行预报,其结果证明整合了极深对流云覆盖面积的模型在快速增强预报中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TC初始强度较强时发生的快速增强预报。该模型对于强台风的预报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快速增强 云顶红外亮温(IR BT) 极深对流云 机器学习 台风杜鹃(Dujuan 2015) TC初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金芳 郝培章 +2 位作者 俞慕耕 江伟 尼建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的在热带气旋登陆前,有的 在热带气旋登陆后,多数在热带气旋登陆前后0~6h。台凤及风暴潮易造成舰船、码头等损 坏,形成非战斗力减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台风增水 最大增水出现时间 增水曲线类型 风暴潮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影响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丽花 邬惠明 +2 位作者 刘铭 冷典颂 李婷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5,共6页
文中利用1990-2008年气象要素资料、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和福建沿海9个验潮站资料,从热带气旋登陆、路径以及福建沿海地理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福建沿海热带气旋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每年平均约有5.58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福建,风暴潮... 文中利用1990-2008年气象要素资料、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和福建沿海9个验潮站资料,从热带气旋登陆、路径以及福建沿海地理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福建沿海热带气旋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每年平均约有5.58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福建,风暴潮发生率为81.1%,福建沿海风暴潮主要出现在5-10月,风暴潮过程最多的是8-9月,平均每年有4.53次风暴潮过程。正面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和登陆浙南的影响热带气旋,最容易引发福建省沿海热带气旋风暴潮过程,且风暴增水最强,最大增水可达200cm以上,其次是登陆广东的影响热带气旋。由于闽江口的喇叭口地形作用,位于闽江入海处的闽江口岸段在全省4个岸段中风暴增水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热带气旋 福建沿海 地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8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胡娅敏 宋丽莉 罗晓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20,共8页
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及各区域热带气旋的频数、时间、强度及其与生成源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8年登陆热带气旋最多(少)集中于粤西西区(粤东中区),7-9月是各区登... 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及各区域热带气旋的频数、时间、强度及其与生成源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8年登陆热带气旋最多(少)集中于粤西西区(粤东中区),7-9月是各区登陆高峰期,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而粤东无明显变化趋势。②登陆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大部分热带气旋从5月开始生成,随后源地逐渐向东向北扩大,9月达到最东和最北位置,从10月开始逐步南移和西移。但各区登陆时间与发生源地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③登陆广东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其生成区域也不同:登陆时达到热带气旋等级的集中生成于南海、菲律宾海盆和加罗林群岛,登陆时达到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等级的主要生成于南海,登陆时达到强热带风暴和超强台风等级的生成于西太平洋。各区均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登陆居多、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较少,登陆粤东的强度强于粤西。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以登陆粤西最多,其次是珠三角,登陆珠三角和粤东的超强台风源地较粤西偏南偏东。登陆粤西和粤东的热带气旋源地分布于在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分布区间内,而珠三角较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广东 登陆位置 生成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9216号强热带气旋风暴期间的海岸侵蚀灾害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文海 吴桑云 陈雪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1-78,共8页
本文比较详细地报导了山东省沿岸在9216号强热带气旋风暴潮期间的海岸侵蚀灾害情况,分析了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最后讨论了与之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强热带气旋 风暴潮 海岸侵蚀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中国大陆、海南和台湾的热带气旋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47
9
作者 任福民 王小玲 +1 位作者 陈联寿 王咏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首先,针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资料仅为地名的现状,利用1951—200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和登陆中国热带气旋资料,研究制定了登陆资料信息化方案。该方案包括海岸线近似、登陆位置计算、其他特征量计算和误差订正4个方面。对... 首先,针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资料仅为地名的现状,利用1951—200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和登陆中国热带气旋资料,研究制定了登陆资料信息化方案。该方案包括海岸线近似、登陆位置计算、其他特征量计算和误差订正4个方面。对资料信息化结果的分析表明:信息化登陆资料效果是良好的。在此基础上,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基本气候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在大陆、海南和台湾登陆的3类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登陆热带气旋频繁的地区为台湾东部沿海、福建至雷州半岛沿海和海南东部沿海;台湾东部沿海和浙江沿海部分地区是登陆热带气旋平均强度最大的地区,平均登陆强度达到台风级别,其中台湾南端的平均登陆强度为最强,达到强台风级别;5—11月为热带气旋登陆中国季节,集中期为7—9月,8月最多;登陆热带气旋的强度主要集中在热带低压—台风,尤其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最多。对于全部大陆、海南和台湾三地,50多年来登陆热带气旋频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但只有登陆海南热带气旋的减少趋势是显著的;而所有登陆风暴(含以上强度)频数均无明显增多或减少趋势。总体而言,登陆大陆的TC最多、初旋最早、终旋最晚、登陆期最长;登陆海南的TC居中;而登陆台湾的TC最少、初旋最晚、终旋最早、登陆期最短。从登陆方式看,登陆一地的TC最多、登陆两地的TC次之,分别占总数的79.2%和20.6%,仅有1个TC登陆三地。在登陆两地的TC中,经台湾登陆大陆的TC频数最多、强度减弱最快,经海南登陆大陆的TC频数次之、强度减弱较慢,经大陆登陆海南的TC频数排行第3、强度减弱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资料信息化 登陆台风 气候特征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试验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姚才 金龙 +1 位作者 黄明策 黄小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9,共9页
以1960-2001年共41a的7月和8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并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个例,将这种遗传一神经网络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与气候... 以1960-2001年共41a的7月和8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并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个例,将这种遗传一神经网络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与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遗传一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热带气旋 强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国民 张喜平 +1 位作者 白莉娜 万日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7-586,共10页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17年定位总平均误差为26. 7 km,比2016年略偏大。无论是主观预报还是...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17年定位总平均误差为26. 7 km,比2016年略偏大。无论是主观预报还是客观预报方法,近两年在72 h以内的路径预报整体水平并没有超越2015年。2017年,中央气象台除了对台风纳沙在台湾宜兰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差外,其余台风的24 h登陆点预报误差基本在65 km以下。采用不同机构的最佳路径或实时定位定强数据作为参考会对精度评定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定位误差 路径误差 强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评定 被引量:29
12
作者 占瑞芬 汤杰 余晖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1 km,平均17.1 km,较2008年有所改进。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5.8 km、217.5 km和357.1 km,与2008年相比有所偏大;客观预报方法略优于综合预报方法,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3.0 km和211.4 km;4个官方综合预报方法比较发现,中央气象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TC路径预报具有明显优势。强度预报仍然以统计方法为主,2009年24小时和48小时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90 m·s^(-1)和7.43 m·s^(-1),相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预报性能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定位 预报精度 路径误差 强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国民 张喜平 +1 位作者 白莉娜 万日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2-589,共8页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16年定位总平均误差24.9km,比2015年略偏大。主观和客观路径预报误差没有延...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16年定位总平均误差24.9km,比2015年略偏大。主观和客观路径预报误差没有延续之前持续减小的趋势,整体预报能力比前两年略有降低。ECMWF-EPS、NCEP-GEFS和UKMO-EPS三个集合预报系统的台风路径预报整体性能要好于其他集合预报系统。各主客观预报方法的台风强度预报性能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改进。主观方法对超强台风莎莉嘉在海南万宁的24h登陆点预报误差均非常小,误差在15km以下。全球模式的登陆点预报性能表现要优于区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定位误差 路径误差 强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2009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业 丁骏 +2 位作者 卢美 王晶 王勤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3,共6页
通过对1949—2009年61年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路径等的分析,发现在7—9月份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占登陆总数的92.5%,7—9月份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占影响总数的82%。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中登陆福建或在台湾海... 通过对1949—2009年61年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路径等的分析,发现在7—9月份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占登陆总数的92.5%,7—9月份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占影响总数的82%。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中登陆福建或在台湾海峡消失的热带气旋占的比重最多。虽然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生成个数近年来大幅减少,但登陆浙江的强台风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随着气候的变暖,海水温度的增高,热带气旋生成的时间提早,结束的时间偏迟。另外通过对热带气旋影响时各海岛、沿海和内陆站的大风、暴雨的分析,发现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容易引起大风天气的是大陈和嵊山站;容易引起暴雨天气的是温岭、临海和温州站。本文还分析了验潮站最大增水超过1m、2m、3m的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热带气旋 时空分布 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月尺度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珊珊 李莹 +2 位作者 赵大军 周星妍 艾婉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2-604,共13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移动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承灾体暴露度增加,中国TC灾害的时空分布呈现新的特征。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TC灾害损失资料,对比分析了前后10年中国月尺度TC灾...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移动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承灾体暴露度增加,中国TC灾害的时空分布呈现新的特征。利用2001—2020年中国省级TC灾害损失资料,对比分析了前后10年中国月尺度TC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7—9月的TC灾害损失占全年总损失的84%以上,大部分省(区、市)TC灾害损失峰值出现在8月,但广西峰值出现在7月,海南、内蒙古和黑龙江出现在9月;中国致灾TC(DTC)中有15%未登陆中国,未登陆DTC在海南发生频次最高,在黑龙江造成的损失最重;与2001—2010年相比,2011—2020年中国DTC年频数增加,其中未登陆DTC年频数增加,登陆DTC年频数减少,但8月登陆和未登陆DTC频数均增加;受西北太平洋和南海TC活动路径变化的影响,2011—2020年中国8月DTC灾害损失更突出,未登陆DTC影响增大,DTC影响范围向北扩展,给中国TC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台减灾工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TC) 灾害损失 热带气旋路径 月尺度 致灾热带气旋(D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飞沫方案改进对台风“威马逊”强度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段自强 李永平 +2 位作者 于润玲 黄伟 郑运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90,共16页
本文采用分粒径段组合方式改进海气耦合模式海洋飞沫方案,并利用耦合模式对1409号台风"威马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海洋飞沫方案改进对台风结构、强度以及海气动量通量、热量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耦合模式中海洋飞... 本文采用分粒径段组合方式改进海气耦合模式海洋飞沫方案,并利用耦合模式对1409号台风"威马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海洋飞沫方案改进对台风结构、强度以及海气动量通量、热量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耦合模式中海洋飞沫方案可通过改变海表面粗糙度影响海气动量与热量通量;海洋飞沫还可以通过沫滴向大气输送感热和水汽而直接影响海气热通量,进一步影响台风的强度。模拟结果显示改进后海洋飞沫方案的台风强度更接近观测。改进海洋飞沫方案后粗糙度的计算结果小于原始方案,相应地海气热通量以及下垫面耗散作用也弱于后者,海表面风场是海气热交换与下垫面耗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海洋飞沫 海气耦合 海气通量 台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暴潮临近预报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媛媛 张丽 +3 位作者 李磊 刘业森 陈柏纬 张文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9-694,共6页
台风的风暴潮是台风引发的一种重要次生灾害,对沿海城市带来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及时准确地预报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采取合理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气压等... 台风的风暴潮是台风引发的一种重要次生灾害,对沿海城市带来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及时准确地预报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采取合理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因素和前时序的潮位数据,建立了风暴潮的临近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临近预报模型具有相当的预报技巧,利用前时序的风速和风向数据以及潮位数据建立的模型可对风暴潮潮位进行准确地预测。研究还表明,仅考虑前时序潮位的预测模型误差最大,考虑气压后的模型预测能力有一定进步,而考虑风的要素以后,预测的效果提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神经网络模型 热带气旋 风暴潮 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致灾因子相似的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研究:以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栗健 方伟华 +4 位作者 张晓宁 曹诗嘉 杨幸美 刘行 孙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60,共12页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似的热带气旋是快速、准确地预评估风暴潮-海浪灾害的重要方法。面向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致灾因子的相似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用于相似检索的致灾因子数据包括:从中国气象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提取并经处理得到的1949-2013年影响湛江市的112场热带气旋的路径中心点位置、中心气压、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及移动速度数据,112场热带气旋的模拟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数据。首先,利用相似离度方法对热带气旋进行路径相似性检索;其次,利用最优相似系数方法计算中心气压、最大风速半径、最大风速、移动速度、风场、风暴潮及海浪强度指标的相似系数进行一次检索;然后,根据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模拟数据的获取情况,分别基于路径-强度及风场-风暴潮-海浪综合相似性指标进行二次检索;最终给出历史热带气旋的综合相似排序。以2013年尤特热带气旋为例,利用上述方法检索了与其最为相似的5场历史热带气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热带气旋路径及多种致灾因子的相似,兼顾了检索的速度及质量,是进行快速、准确的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相似性 路径-强度 风暴潮-海浪 损失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迪生 张娟 +5 位作者 刘增宏 俞胜宾 周水华 张文静 王文娟 冯伟忠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9,共8页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A滞后5~7个月影响西太平洋...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A滞后5~7个月影响西太平洋的TC;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1月的SOTA出现正(负)距平值时,当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TC生成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是主要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当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位置偏北(南),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对流加强(减弱),对台风生成有(不)利,台风生成平均位置偏西(东),TC的个数偏多(少)、偏强(弱),易于出现西行(东北转向)路径为主;南海中北部2月SOTA出现偏暖(冷)年,当年南海TC生成日期偏早(晚)、数量偏多(少)、偏强(弱)是主要现象。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对TC影响明显,时间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海洋基础科学 统计特征 预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暴潮对上海地区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德宝 龚茂珣 孔亚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7-182,共6页
选取1949~1999年影响上海沿海的强风暴潮过程及其所造成的相应灾害资料,研究强风暴潮过程和特强风暴潮过程的时空分布,并进行灾情分析.得出影响上海的强风暴潮过程特征和规律如下:1)严重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风暴源地主要分布在7~20... 选取1949~1999年影响上海沿海的强风暴潮过程及其所造成的相应灾害资料,研究强风暴潮过程和特强风暴潮过程的时空分布,并进行灾情分析.得出影响上海的强风暴潮过程特征和规律如下:1)严重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风暴源地主要分布在7~20°N,122~165°E的范围内,占总数83.3%;2)严重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风暴潮过程主要发生在8月和9月,它们均占总数的38.3%;3)强风暴潮及特强风暴潮过程遇天文大潮汛的频率很高,这将大大增加超越警戒水位和致灾的可能性;4)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风暴潮过程,主要以沪、浙登陆型台风和海上中、西转向型台风为主,它们占强风暴潮过程总数的90%以上;特强风暴潮过程一般均属台风在上海、浙北登陆型和西转向型;5)侵袭上海的特大潮灾平均约10a出现1次,而其中2次是在最近3a出现的,说明该地区风暴潮灾害有加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暴潮 台风路径 灾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