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氯预氧化控制饮用水三卤甲烷生成势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坤 王启山 +2 位作者 刘艳芳 杨健康 孙晓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为了减少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取代传统的预氯化.采用自制的二氧化氯,其纯度在99%以上,在避光/封口的条件下,投加2 mg/L的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30 min.通过超滤膜法分析不同分子量区间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 为了减少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取代传统的预氯化.采用自制的二氧化氯,其纯度在99%以上,在避光/封口的条件下,投加2 mg/L的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30 min.通过超滤膜法分析不同分子量区间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的变化,发现大部分小分子物质被氯化生成THMs,经二氧化氯氧化后,发现不同分子量区间的THMFP均有所降低,且部分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较难与氯发生反应生成THMs,说明THMs的生成不仅与分子量有关还与分子结构相关.另外,二氧化氯预氧化对色度和浊度都有比较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预氧化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黄浦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璇 吕锡武 朱光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O3-BAC组合工艺一方面可以有效去除黄浦江原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减少后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臭氧 生物活性炭 三卤甲烷生成势 生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对三卤甲烷生成势去除效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安东 李伟光 +1 位作者 宋佳秀 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89-1491,共3页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随着氯化消毒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问题.由于THMFP主要由天然有机物(NOM)成分组成,因而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于将其有效的去除.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不仅具有臭氧氧化、提高溶解氧的优点,而且协同了活性炭的...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随着氯化消毒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问题.由于THMFP主要由天然有机物(NOM)成分组成,因而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于将其有效的去除.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不仅具有臭氧氧化、提高溶解氧的优点,而且协同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强化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了经该工艺处理后水质参数THMFP与溶解性有机炭(DOC)之间的关系,以及pH.对它们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长期稳定去除50.2~59.3%的THM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卤甲烷生成势 天然有机物 生物降解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的测定
4
作者 杨秀虹 李适宇 +2 位作者 仇荣亮 王鹏 李世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 通过模拟由土壤进入水源中的有机物质在自来水净化系统消毒条件下所发生的卤化反应,探讨了测定土壤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方法,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如水土体积质量比、振荡时间、加氯量等)的设定进行讨论,确定了各实验条件分别为:过 60目筛土样,振荡 4 h,水样 pH为 7.0± 0.1,反应温度20℃,投加的氯的质量浓度为8mg/L,反应时间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振荡浸出方法 测定 氯化反应 加氯量 水土体积质量比 振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水DOM在活性炭及土壤层处理中的迁移转化
5
作者 赵庆良 魏亮亮 +3 位作者 薛爽 由培远 贾婷 王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52,共7页
为有效控制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在回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及土壤含水层处理(SAT)实验,研究二级出水经GAC吸附后进行人工地下回灌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迁移及转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 为有效控制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在回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及土壤含水层处理(SAT)实验,研究二级出水经GAC吸附后进行人工地下回灌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迁移及转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HPO-A和HPI为二级水DOM中最主要组分(占到其DOC总含量的75%).GAC能有效吸附二级出水中HPO-A、HPO-N和TPI-A,而对TPI-N和HPI的去除率较低;后续的SAT能有效地去除GAC去除效果不佳的HPI,使DOM的去除率达到70.1%.GAC在有效去除总THMFP的同时(去除率为55.6%),能有效降低HPO-A、TPI-A、TPI-N的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后续的SAT处理使系统总THMFP去除率达到67.2%.与单纯的SAT处理相比,GAC+SAT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组分的STHM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层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有机物分级 三氯甲烷生成势 三氯甲烷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三卤甲烷前驱物质面源负荷估算模型
6
作者 李适宇 王鹏 +1 位作者 杨秀虹 仇荣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THMFP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 土壤 面源污染负荷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法对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蕾 孙贤波 +1 位作者 许雯佳 刘勇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6,共5页
采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O3/H2O2法对这4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O3/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O3法、H... 采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O3/H2O2法对这4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O3/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O3法、H2O2法。反应60min时,O3/H2O2法对溶解有机碳(DOC)和254nm波长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9%和82%。(2)生化出水经O3/H2O2处理后,一部分疏水性有机物(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亲水性有机物(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3)生化出水中71%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由疏水酸和亲水物质产生,特别是疏水酸,其产生的THMFP占总量的48%。反应60min时,O3/H2O2法对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产生的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64%、100%、88%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 生化出水 有机物分离 三卤甲烷生成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